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一、酸雨污染

酸雨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5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如煤一般含硫0.5%~5%,汽油一般含硫0.25%。这些硫在燃烧过程中90%都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而排放到大气中。据估计,现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约1.5亿吨。其中燃煤排放约占70%以上,燃油排放约占20%,还有少部分是由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造排放的。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缓慢地转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汽接触,就生成硫酸。硫酸随雨雪降落,就形成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一般正常大气降水含有碳酸,呈弱酸性,pH值小于7而大于5.6。但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使雨雪中含有较多的硫酸,使降水的pH值小于5.6,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毁坏森林,使湖泊酸化。如“千湖之国”的瑞典,已酸化的湖泊达到13000多个;另外加拿大也有10000多个湖泊由于酸雨的危害成为死湖,生物绝迹。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雕塑。例如北京的故宫、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雅典的卫城、印度的泰姬陵,都在酸雨的侵蚀下受到危害。酸雨的危害也是跨国界的,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酸雨纠纷。

酸雨污染已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一个环境问题。目前我国长江以南的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区已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贵州是酸雨污染的重灾区,全区1/3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省城贵阳出现酸雨的频率几乎为100%。其他主要大城市的酸雨频率也在90%以上。降水的pH值常为3点多,有时甚至为2点多。我国著名的雾都重庆,雾也变成了酸雾,对建筑物和金属设施的危害极大。四川和贵州的公共汽车站牌,几乎全都是锈迹斑斑,都是酸雨造成的。另外,酸雨还会使农作物减产。

二、温室效应或气候变暖

1989年环境日主题为“警惕全球变暖”。为什么要警惕全球变暖?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变暖又有什么危害?

大家知道在大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就是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开绿灯,允许它们通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后,会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温度升高后,就要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热量。而二氧化碳对于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则能吸收,不让其通过,同时把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又反射给地面。这样就使热量滞留于地球表面。这种现象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作用,所以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甲烷、氧化亚氮等。

大气温室效应并不是完全有害的。如果没有温室效应,那么地球的平均表面温度,就不是现在的15℃,而是一18℃;人类的生存环境将极为恶劣,不适宜人类的生存。但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目前人类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徘放的二氧化碳每年高达65亿吨。中国是排放二氧化碳的第二大国。因此中国对目前的温室效应具有重大的贡献。科学监测表明,最近10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确实升高了。19

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万分之二点八,目前已上升到了万分之三点五。二氧化碳增加将会使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变暖将带来哪些危害呢?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而冰盖融化以后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5℃,海平面将升高30~100厘米,由此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海拔低的岛屿和沿海大陆就会葬身海底,如上海、纽约、曼谷、威尼斯等许多大城市可能被海水淹没而成为海底城市。

现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多,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那全球是不是在变暖呢?据观测,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确实上升了,上升了大约0.3~0.6℃,尤其是自80年代以来特别明显。1986年以来,地球年平均气温连续11年高于多年平均值、且呈逐步上升趋势。我国也是如此,自1986年以来已连续出现11个暖冬。现在在北京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冬天已远不如过去冷了。据科学家观测最近100多年来,地球上的冰川确实大幅度的后退了,海平面也确实上升了14~15厘米。当然,气候变化因素是特别复杂的,那么全球变暖这个现象究竟是自然的波动还是温室效应所致?科学界还存在争论。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就是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积累确实会导致气候变暖。例如,九大行星中的金星上的温度高达四五百度,为什么金星的温度这么高呢?这是因为金星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特别高,温室效应非常强大,导致金星气温很高。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积累肯定会导致全球变暖。如果人类不及早采取措施,不防患于未然,将会后患无穷。

三、臭氧层破坏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首次发现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一个空洞,当时轰动了世界,也震动了科学界。臭氧层空洞一下成为当时的热点。那么臭氧层对人类究竟有多重要呢?大家都知道在太阳辐射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它对生物有很大的杀伤力,医学上用紫外线杀菌。在距地表20~30千米的高空平流层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99%的紫外线,就像一层天然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受紫外线的杀伤。因此臭氧层也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近年来,科学家又进行调查,发现全球的臭氧层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有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臭氧层空洞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臭氧层破坏最受发达国家的关注,因为发达国家大都是白种人,他们的皮肤癌发病率特别高。另外,紫外线辐射过度还会导致白内障。科学家发现臭氧层中的臭氧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将增加2%,皮肤癌发病率将会增加7%,白内障的发病率将会增加0.6%。紫外线辐射增强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那就是氟氯烃类化合物。自然界中是没有这种物质的。它被发明于1930年,作为制冷剂、灭火剂、清洗剂等,广泛运用于化工制冷设备,如我们使用的空调、冰箱、发胶、喷雾剂等商品里面都含有氟氯烃。氟氯烃进入高空之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激化,就会分解出氯原子,氯原子对臭氧分子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把臭氧分子变成普通的氧分子。人类万万没有想到,氟氯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会跑到天上去闯祸。

四、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沙漠化已经影响到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地球上的沙漠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扩展。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现在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现在世界各地都是沙进人退,土地不断被蚕食。科学家们呼吁,如果人类

再不制止沙漠化,半个地球将成为沙漠。

那么沙漠为什么会如此无情地向外扩张呢?本来沙漠是气候干旱的产物,像北非的撒哈拉,西亚的一些大沙漠,那些地方的降水量很少。在半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是不应该出现沙漠化的,因为沙漠化是干旱的产物,在半干旱地区应该是草原景观。但是现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也出现了大片的沙漠。例如我们国家的内蒙古和陕西的交界处的毛乌素沙地。当地的降水量并不少,在汉朝的时候这里还是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可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沙漠。其实引起沙漠化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自己。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在沙漠的外围是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是比较脆弱的,稍加破坏,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出现沙漠化的现象。人类在沙漠的外围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的植被,使草原不断的退化,从而变成沙漠。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有1/7的国土被沙漠覆盖,有1/3的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现在我们国家的沙漠在以每年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据观测,1000多年来,我国西北部的沙漠已经向南推进了100多千米。20多座有文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像楼兰都被淹没在沙漠之下,我们现在只能从这些古城的断壁残垣去推断他们过去曾经有过的繁荣。

五、森林面积减少

森林可以说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祖先正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过度采伐,现在世界上的森林资源在迅速的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就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的森林化为乌有。现在全世界森林锐减的地区都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所迫,他们不得已,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木材是他们外汇收入的一大来源,他们只要能挣到钱,就不会去保护森林资源。日本是世界上第六大木材消费国,然而他们很少砍伐自己的森林,现在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70%左右。他们从东南亚进口大量的木材,每年约1亿吨。虽然说日本的森林保护的很好,可是东南亚地区的森林以每年几百万公顷的速度减少。除了砍伐森林之外,森林锐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0多亿农村人口,他们是用木柴作生活燃料。为了得到薪柴,他们年复一年的砍树,最后连草皮也不放过。森林锐减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毁林开荒。沿着长江三峡从重庆到湖北宜昌,沿岸的山几乎都是秃的。由于人多地少,当地农民把坡度很陡的山坡都开垦为耕地。按规定坡度在25度以上就不能作为耕地了,必须退耕还林,但是当地农民一方面是愚昧,另一方面是人口太多,他们在坡度很陡的,甚至50度以上的地方耕种。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约13%,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处于第120位,我国的人均值仅为世界的1/6,由于长期以来的过量采伐,我国很多著名的林区森林资源都濒临枯竭。例如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西双版纳、海南岛、神农架,这些我国过去著名的林区,现在森林资源都枯竭了,有些地方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森林资源的减少,对人类的危害是严峻的,可以加剧土壤侵蚀,引起水土流失,不但改变了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剧了河流的泥沙量,使得河流河床抬高,增加洪水水患,例如1998年长江洪水就与上游的森林砍伐有着密切的联系。

六、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

在地球的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我们知道的6500万年前中生代末期,地球上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灭绝了,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这一次同前几次物种灭绝不

同的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正是人类自己。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狂捕滥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到灭顶之灾,如亚洲的老虎、大象,非洲的犀牛数量都在锐减或濒临灭绝。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生物大约有3000万种,被人类所发现和鉴定的大约有150万种,也就是说,现在地球上很多物种还没有被人类发现。在交通不便的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地区,如巴西的亚马孙森林、东南亚印尼的热带雨林等人类很难深入进去,那些地区又是物种资源的宝库,很多物种还没有被人类发现。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可能有很多物种还没有被人类发现和鉴定,就已经从我们地区上灭绝了。这种情况是非常惊人的,原来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羊等野生动物在我国已经绝迹了;另外,华南虎、白金貉、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等野生动物也都面临濒临灭绝的威胁。如华南虎以前在我国南方数量很多,现在,据科学家调查,只剩下30~40只,可以说是危在旦夕。这一数量已经不足以使这个种群再延续下去了;再如,生活在长江内的白暨豚是一种淡水豚类,据调查,其数量只有20多头,如果再不保护,也会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因此华南虎、白暨豚都已被列为我们的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我国国民的环境意识很差,中国的饮食文化又很发达,大吃野生动物很兴盛,在很多餐馆里穿山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甚至一些一类保护动物都成了美味佳肴。人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很淡漠,如果这些动物不加以保护,在未来这些野生动物在地球上就绝迹了。物种的不断灭绝,将会导致生态的不平衡,或食物链的破坏,这种危害是人类所无法估计的。

七、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危机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有人说,不应该叫地球,叫水球才更加恰当。可是就是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水球上,水资源危机却越演越烈,现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闹水荒。那么我们这个水球为什么会闹水荒呢?在许多人看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地球上的水虽然多,其中97.5%却属于咸水,只有2.5%的水才是淡水。而且这2.5%中,70%被冻结在南北两极。因此全球水资源只有不到1%可供人类使用,见表1-1。

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全世界对水消耗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从20世纪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由每年的300亿立

方米增长到6300亿立方米,到80年代中期又翻了一翻,大约11000亿立方米/年,预计到2000年可达到19000亿立方米/年。早在1973年召开的联合国水资源会议上,科学界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资源问题不久将成为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上能源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危机!确实,当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时,还可以通过核能发电,甚至在大海里还可以有核聚变的能源,可以利用太阳能、潮汐能。也就是说,在一种能源发生危机时,我们可以找到替代能源。那么水资源发生危机了,有什么能替代水吗?没有,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物质能够替代水的作用。如果水发生危机,对人类将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国家的水资源从总量上说应当是不算少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5位,仅次于巴西、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但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因此我国人均占有的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仅相当于美国的1/5,加拿大的1/48。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多冬少的特点。这种不均衡造成我国本来稀少的水资源显得更加短缺。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1990年在全国467个建制市中,有223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40多个,某些城市已经到被迫每天定时定量供水的程度。全国农村有5000万人、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2000万公顷耕地受旱灾威胁,其中成灾面积每年约667万公顷。旱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有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东部和北部、云贵高原至广东湛江一带,其中尤以黄淮海平原地区旱灾最严重。我国的第二大河——黄河,几千年来从未发生过像当今这样频繁断流的现象。黄河的首次断流是在1972年,当时断流时间只有十几天。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的断流现象愈来愈严重,断流时间愈来愈长。1995年,黄河断流153天,断流的河段达700千米;1996年黄河断流136天;1997年的黄河断流现象最为严重,从2月7日开始断流,到年底一共断流13次,累计断流226天。这条中国的母亲河,在1997年有2/3的时间是没有水的!而且1997年首次出现了跨年度断流,也就是从1997年年底断流到1998年。这一无情的事实宣告,黄河已经成为一条季节性的河流!黄河断流给黄河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黄河下游的胜利油田,由于黄河断流造成缺水,1996年少产原油260多万吨,经济损失高达30多亿元。这仅仅是胜利油田一家的损失。

水环境污染,使中国许多本来就缺水的北方城市,雪上加霜,加剧了淡水危机;许多本来不缺水的南方城市,也不得不远距离引水。

据统计199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未含乡镇工业)由1985年的342亿吨增加到356.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2.5亿吨,占62.5%,其中COD770万吨,重金属1823吨,氰化物2504吨,挥发酚6366吨,石油类64341吨,悬浮物808万吨,硫化物排放4.3万吨。

目前,我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据不完全统计约40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之中,使我国80%的江河湖泊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流经城市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是干净的。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引以为自豪的世界上最长的运河。50年代时,河边的居民还常在河边淘米洗菜,而现在仅仅过了40年,两岸的大大小小的工厂排放的污水就已经使运河面目全非了。运河的许多河段都散发着臭气。云贵高原上的滇池,原来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现在由于污染,其原有的水产养殖功能和工农业用水功能完全丧失了。昆明市原来居民饮用水的水源也在滇池,昆明市民戏称:“我们每天喝的就是我们排泄出来的。”由于污染过于严重,自来水公司不得不耗费巨资,将取水口由滇池移到上游河段。滇池中原来有一种特产鱼叫银鱼,现产量下降了90%,另有许多鱼类也都绝迹或大幅度减产。

另外还有大家较为熟悉的淮河问题,淮河在1997年年末的新闻媒介上都做了大量的报道。淮河是我国的七大水系之一,过去有一首民谣说道:“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也就是说,淮河两岸是非常富饶的。但是,曾几何时,这条养育了两岸一亿多人民的母亲河,

已经变成了一条藏污纳垢的毒龙,成了中国中原地区最大的下水道。据1996年的监测表明,淮河干流大部分时间的水质,都处于重污染的状态。淮河流域有191条支流,有一半以上的支流都已经变黑发臭。近年来淮河流域不断地发生重大的污染事故。每次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将工业和农业污水向下游倾泻,就会给沿岸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每次重大污染,造成沿河鱼类大量死亡,死鱼带一飘就是几千米,工厂也被迫停产。淮河下游的大城市蚌埠和淮南,多次由于水污染造成居民饮水困难。每次发生污染事件,自来水厂被迫关闭,蚌埠和淮南全市的矿泉水和饮料被抢购一空。居民上下班也挎着一个塑料桶,带水备用。淮河沿岸居民的癌症发病率特别高。有的地区比正常值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淮河流域的许多农村地区的农民,由于喝了污染的水,肝肿大非常普遍。有的地区十个儿童中,有九个的肝不正常,多年体检,几乎没有一个合格的。

然而,淮河污染并不是我国七大河系污染之首。下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水环境污染之严重。

1、国控河流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1996年我国国控河流受严重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城市河段占统计总数的26.81%,受中度和轻度污染的占48.55%;受污染的河段达到75.36%。

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氨氮和挥发酚。其中,石油污染最为严重的北方和南方河段分别为汾河太原段、合肥南淝河;氨氮污染最为严重的北方和南方河段分别是汾河太原段、上海苏州河;挥发酚最严重河段是汾河太原段、京杭运河苏州段。从流域范围来看,淮河和黄河的部分支流城市段河流污染严重,京杭运河江南段的污染也相对集中,从南、北方对照情况看,北方城市河段的污染大多重于南方城市河段。

2、七大水系普遍受到污染

1991~1995年度七大水系按污染轻重排序依次为:辽河,海、滦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其中辽河,海、滦河,淮河污染尤为突出,到1995年辽河超IV类以上水已达到94.5%;海滦河超IV类以上水也达到82.4%;淮河超IV类以上河段面达到88.8%。

八、水土流失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破坏森林,使全世界的水土流失异常严重,据联合国环境署的不完全统计数字,全世界每年流失土壤达250亿吨。例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到雨季,大量的表土就被洪水冲刷到印度和孟加拉国,使得尼泊尔耕地越来越贫瘠,人民越来越贫困。土壤被带入江河、湖泊,又会造成水库、湖泊的淤积,从而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加剧洪涝灾害。因此,我们说森林破坏

所造成的生态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有些科学家说,森林的生态效益比它的经济效益要大得多,道理也正在于此。

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400年的时间。我国每年由于水土流失所带走的氮、磷、钾这些养分,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化肥产量。水土流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河流域。黄河之所以称为黄河,就是因为泥沙含量相当高,黄河每年输送的泥沙达16亿吨,居世界之冠,这就是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有人测算,如果把黄河带走的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能绕地球23圈,可见黄河泥沙量之巨大。大量的宝贵土壤资源,就这样白白流走了。有人感叹道:“黄河流走的不是水,而是中华民族的血啊!”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正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在淤高。现在黄河的下游就是一条地上河,许多地段的河床高出两边的地面4~5米。如黄河的开封段,黄河河床和开封铁塔的顶端几乎是一样高的。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其实这一年的降雨量并没有超过1954年,但灾害的损失远大于1954年。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水土流失使得河道和蓄洪的水库湖泊严重淤积,降低了防洪能力,使洪水宣泄不畅,加剧了洪涝灾害。据科学家估计,目前灾害中受灾面积和人数增长最快的,就是水灾。这显然与水土流失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全世界每年都为防洪工程投入巨额的资金,其实是治标不治本。如果我们的江河上游都是郁郁葱葱的一片青山,那么洪涝灾害一定会大大地减少。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是一条棘手的黄河,可是我们现在正在把长江也变成一条黄河。现在长江中上游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减少,许多地方都变成了荒山秃岭,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正在不断地增加。目前,长江的输沙量已经相当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三条世界大河的总输沙量。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现在已退居为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而据监测,现在的面积还在不断地变小。据科学家估计,再过半个多世纪,洞庭湖就要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这样的描述:“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真的是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当时洞庭之大为全国之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湖,在不久的将来,就要不复存在了。

九、城市垃圾成灾

与日俱增的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感到棘手的难题。尤其发达国家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更使得垃圾泛滥成灾,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美国有一个外号是“扔东西的社会”,什么东西都扔。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每年大约要扔掉旧汽车1000多万辆,废汽车轮胎2亿只。我国的城市垃圾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1年的生活垃圾量将近2亿吨,而这些生活垃圾几乎都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世界上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焚烧,用来发电。目前发达国家多采用这一方法。另外一种方法是卫生填埋;还有一种就是堆肥。我国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呢?大部分都没有处理,大都是垃圾搬家。如北京居民生产的生活垃圾,被环卫工人搬到郊区堆放起来了。仅首都北京就有4000多座大垃圾堆。目前北京每年增加的垃圾相当于两座景山。上海市也有一个统计,上海每天产生垃圾4万吨,每年产生的垃圾可以堆成360座12层的高楼。现在我国有2/3的城市都陷入了垃圾重围。

垃圾未经处理而集中堆放,不仅占用了耕地,而且污染环境,破坏景观。一刮大风,垃圾中的病原体和微生物等随风而起,污染空气;一下雨,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又会随雨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因此垃圾如果不处理,将会对我们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除

了占地之外,我国还屡次发生垃圾爆炸的事件。1994年8月1日,湖南省岳阳市就有一座2万立方米的大垃圾堆突然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15000吨的垃圾抛向高空,摧毁了垃圾场附近的一座泵房和两道防污水的大堤,具有很大的破坏性。1994年12月4日,重庆市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垃圾爆炸事件,而且造成了人员伤亡。当时垃圾爆炸产生的气浪把在场工作的9名工人全都掩埋,当场死亡5人。

还有白色污染问题。近年来人们大量地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快餐盒、农用塑料地膜等。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被人随意丢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其中仅一次性塑料快餐盒就有16亿只。塑料垃圾不像纸张、果皮、菜叶等有机物垃圾这样易于被自然降解。它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因此会长时间地留存在自然界中。这种污染是长期的,非常严重。有时出差,可以看到铁路两旁的垃圾场,塑料袋又轻又薄,被风吹挂在树上,白白的一片、就像进了殡葬场的感觉。这种塑料垃圾在环境中是几百年都不能分解的。

十、大气环境污染

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现有600多座城市,其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烟尘弥漫、空气污浊在许多城市已是司空见惯。例如北京,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很少能见到蓝天。从1997年开始,我国有20多座大城市,开始在新闻媒介上发布空气环境质量周报,让大家知道一周内空气质量的情况。北京是从1997年2月28日开始发布空气质量周报的。按照我国的规定,我国的大气质量分为五级,一级是最好,五级为重度污染。北京的空气状况大部分时候是在三级或四级,而且是以四级居多。也就是说,北京的空气常年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的程度。北京市的居民每天呼吸着这样污浊的空气,即使是不吸烟,也相当于每天吸一包烟了。

据世界资源报告,对世界50家选定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比,中国参评城市是:北京、广州、上海、沈阳、西安。评比结果:最差10个城市中中国占5个。

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之所以如此严重,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就是因为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是一种非常肮脏的能源,燃煤要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烟尘等等。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的,冬季采暖要烧煤,工业发电要烧煤,有些地方居民做饭要烧煤,而燃烧大量的煤会给大气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第二个就是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由于我国城市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这一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的城市汽车保有量每年在以13%的速度递增。过去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是煤烟型污染,现在也逐渐转变为汽车尾气型污染。如北京现在拥有130万辆汽车,并以每月1万辆的速度在递增。汽车尾气都是低空排放,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毒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铅。人体长期吸入含铅的气体,就会引起慢性铅中毒,主要症状是头疼、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儿童对铅污染特别敏感,铅中毒会损伤儿童的神经系统和大脑,造成儿童的智力低下,影响儿童的智商,有时甚至会造成儿童呆傻。广州市曾做过一个调查,广州市的汽车每年向大气中排放300多吨的铅,调查表明,广州市的交通干警和交通干道两边居住的小学生,血液中的含铅量都大大超过正常值,处于铅中毒状态。我国的汽车运行状况不佳,国产汽车质量较低,保养不好,造成在同样状况下,我国的一辆汽车,要比其他国家的汽车排放的污染物量要大得多。北京的汽车保有量仅为日本东京的1/10,但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与东京差不多。也就是说,北京一辆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东京10辆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如果北京也如东京一样有1000多万辆汽车的话,那么北京的空气污染状况简直就是不可想象了。

由于大气环境污染,同时带来了一系列其它环境问题,例如酸雨污染、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空洞等。

十大环境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十大环境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噪声污染 原因:交通、建筑 解决措施:为减低噪声对四周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主要噪声控制方式对噪声源、噪声的传播路径及接收者三者进行隔离或防护,将噪声的能量作阻绝或吸收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二、垃圾污染 原因:生活垃圾不经过处理而乱扔乱倒

解决措施:(1)改变生产方式,历行节约资源。通过电视、媒体等多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垃圾污染危害性,普及环保知识,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居民应当将垃圾分类收集,自觉减少垃圾产生量,积极使用可降解物品,比如纸制品、木制品等,使垃圾减量化方兴未艾。尽量购买使用绿色认证产品、无公害产品,形成一个绿色进家庭,家庭爱环保的良好氛围。 (2)政府实行收费政策 三、土壤污染 原因:(1)汽车排气: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2)固体废弃物: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3)撒放农药、化肥: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解决措施: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1)科学污水灌溉: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2)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和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和平。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和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一.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绳都绝迹了。 二2004 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造成此次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吨合成氨及氨加工装置进行增产技术改造时,违规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于2004年2月11日至3月3日对该技改工程投料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致使含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

十大环保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10起环境侵权典型案例支持环境资源保护 2015-12-29 10:25:00 来源:央广网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10起环境侵权典型案例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上午10点发布10起环境侵权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王旭光介绍,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法院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民事案件50331件,其中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2595件。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贵州、山东、江苏、福建等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法院共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5件。 最高法今天发布的十起典型案例中,有三起是环保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包括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全国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诉谢知锦等四人破坏林地民事公益

诉讼案;还包括中华环保联合会诉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诉储卫清、常州博世尔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等土壤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 其余七起是公民诉环境污染企业环境侵权案,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 典型案例包括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判断、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确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受理和审理等问题,还包括在普通环境侵权诉讼中界定环境侵权案件范围、适用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把握环境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和证明标准、合理准确界定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以及专业技术问题的判断方法等问题,通过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正确认定侵权责任,运用科学手段固定证据,及时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解决了实践中环境侵权案件的审判误区。 典型案例显示,2008年7月29日,谢知锦等四人未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擅自扩大采矿范围,采取从山顶往下剥山皮、将采矿产生的弃石往山下倾倒、在矿山塘口下方兴建工棚的方式,严重毁坏了28.33亩林地植被。2014年7月28日,谢知锦等人因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分别被判处刑罚。2015年1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四被告承担在一定期限内恢复林地植被的责任,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134万元;如不能在一定期限内恢复林地植被,则应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10万余元;共同偿付原告为诉讼支出的评估费、律师费及其他合理费用。 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谢知锦等四人为采矿占用林地,不仅严重破坏了28.33亩林地的原有植被,还造成了林地植被受损至恢复原状期间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依法应共同承担恢复林地植被、赔偿生态功能损失的侵权责任。遂判令谢知锦等四人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五个月内恢复被破坏的28.33亩林地功能,在该林地上补种林木并抚育管护三年,如不能在指定期限内恢复林地植被,则共同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10万余元;共同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127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总的状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 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土地荒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3)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 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耕地是制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人地关系始终非常紧张。根据统计数字,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自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由于国家基建、退耕造林、退耕改牧等原因,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进入90年代,更由于大搞“ 开发

(环境管理)轮复习:第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讲解] 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人类与环境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环境问题。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Array质和能量。物质如矿产、水、土地、生物等资 源;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有些矿产包含着能量,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 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如:工业生产中的 废气、废水、废渣等。 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了 的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 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 性的,以后我们将会学到。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修水库引发地震、土壤盐碱化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主要体现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国际水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物多样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气候变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臭氧的消耗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

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时粑N 镏置骋坠肌妨谐龅?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

世界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世界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世界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关键词:世界环境问题臭氧空洞酸雨破坏治理措施摘要:中文版:本文提出了世界上十大环境问题就其中两个做出分析。 总结了臭氧空洞与酸雨破坏的原因,综述了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危害,通过研究其构成成分和产生的人为原因,对如何治理环境问题提出了展望,提出了如何治理这两种环境问题。 英文版:In this paper, the world's top ten environmental issues on the two of them to analyze. Summarize the reason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zone hole and acid rain, the hazards of such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n human, by studying the composition and man-made causes, the outlook on how to gover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ow to govern these two environmental issues .正文: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持续消耗着世界上的资源,如煤炭,石油,但这也就是许多环境问题出现。 现在最明显的是个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酸雨,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而接下来将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分析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1/ 11

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一)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一个以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目前,最受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 全球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耗竭、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废弃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海洋污染等,这些都是发达国家特别关注的“热点”。 与此同时,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等区域性生态问题,由于其产生面广、影响深远,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 全球环境问题虽然是各国各地环境问题的延续和发展,但它不是各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的简单加和。整体上不寻常的特点有: 1.全球化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耗竭、温室效应和酸雨等涉及到高空、海洋、臭氧层,其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远非过去一般的环境问题所能比拟,其影响范围是全球性的,对人类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生态、环境变迁等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2.综合化 过去,人们主要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全球环境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涉及到了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代全球环境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三废”的治理,而是要将一个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作为一个完整的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活等在内的复杂巨系统来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才能较好地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 3.社会化 环境问题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文化、伦理等领域。所以,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全社会共同解决,这使环境问题同和平、发展一样,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关注主题。 4.政治化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各个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已演化为国家安全问题的一部分,成为需要政党和政治家出来解决的政治问题。 总之,环境问题成了需要国家通过其根本大法、国家计划和综合决策进行处理国家大事,成了国际政治、外交、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成为评价政治人物、政党政绩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环境是否安定、政治是否开明重要标志之一。 全球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全球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和内容 全球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当前全球环境管理的主要机构 当前全球环境管理的重要国际行动 全球环境管理行为效果的检查与监督

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解题思路和对策 一、荒漠化 1.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大陆内部 2.产生的原因: 3.治理措施: 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 ②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③退耕还林、还牧; ④建设人工草场; ⑤推广轮牧; ⑥禁止乱砍乱伐等 4.治理的意义: 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④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沙尘暴 1.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 ..容易出现。 2.形成条件 3.危害:

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 4.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 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建设人工草场; 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管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 三、干旱缺水问题 1.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2.产生原因: 3.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⑤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⑥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⑦发展节水农业;⑧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⑨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⑩海水淡化等。 四、土壤次生盐碱化 1.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2.产生原因: 3.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④农田覆盖;⑥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⑦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五、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1.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2.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3.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世界环境十大问题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2、臭氧层破坏 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1)、废气破坏臭氧层 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如N0和N02等),这些氮氧化物可以破坏掉大量的臭氧分子,从而造成臭氧层的破坏。 (2)、CFCs和哈龙对臭氧层的破坏 美国科学家莫里纳(Molina)和罗兰德(Rowland)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臭氧层被破坏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 3、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

世界环境状况及建议

世界环境状况及建议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复当年了,恶疾缠身的他正日渐消瘦。让我们看看他都有些什么恶疾。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现今,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一、酸雨污染 酸雨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5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如煤一般含硫0.5%~5%,汽油一般含硫0.25%。这些硫在燃烧过程中90%都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而排放到大气中。据估计,现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约1.5亿吨。其中燃煤排放约占70%以上,燃油排放约占20%,还有少部分是由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造排放的。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缓慢地转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汽接触,就生成硫酸。硫酸随雨雪降落,就形成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一般正常大气降水含有碳酸,呈弱酸性,pH值小于7而大于5.6。但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使雨雪中含有较多的硫酸,使降水的pH值小于5.6,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毁坏森林,使湖泊酸化。如“千湖之国”的瑞典,已酸化的湖泊达到13000多个;另外加拿大也有10000多个湖泊由于酸雨的危害成为死湖,生物绝迹。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雕塑。例如北京的故宫、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雅典的卫城、印度的泰姬陵,都在酸雨的侵蚀下受到危害。酸雨的危害也是跨国界的,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酸雨纠纷。 酸雨污染已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一个环境问题。目前我国长江以南的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区已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贵州是酸雨污染的重灾区,全区1/3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省城贵阳出现酸雨的频率几乎为100%。其他主要大城市的酸雨频率也在90%以上。降水的pH值常为3点多,有时甚至为2点多。我国著名的雾都重庆,雾也变成了酸雾,对建筑物和金属设施的危害极大。四川和贵州的公共汽车站牌,几乎全都是锈迹斑斑,都是酸雨造成的。另外,酸雨还会使农作物减产。 二、温室效应或气候变暖 1989年环境日主题为“警惕全球变暖”。为什么要警惕全球变暖?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变暖又有什么危害? 大家知道在大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就是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开绿灯,允许它们通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后,会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温度升高后,就要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热量。而二氧化碳对于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则能吸收,不让其通过,同时把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又反射给地面。这样就使热量滞留于地球表面。这种现象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作用,所以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甲烷、氧化亚氮等。 大气温室效应并不是完全有害的。如果没有温室效应,那么地球的平均表面温度,就不是现在的15℃,而是一18℃;人类的生存环境将极为恶劣,不适宜人类的生存。但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目前人类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徘放的二氧化碳每年高达65亿吨。中国是排放二氧化碳的第二大国。因此中国对目前的温室效应具有重大的贡献。科学监测表明,最近10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确实升高了。19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就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就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与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与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就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就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就是越多越好,也不就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与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与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与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与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与平。 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与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与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面对国际与国内部分地区动乱的形势,您觉得中国应怎样去应对?1、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经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环境与发展失调的结果。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那么,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吗?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产生程度不同的环境问题。有些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等,已开始越出国家的界限而成为地区性、甚至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一、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气候变暖的效应。过去1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增加了55PPM,地球气温升高摄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2000年将达260亿吨,是1860年工业革命开始时的50多

倍。二、1984年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以来,人类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紫外线的困扰。最近,北极上空臭氧层也日益稀薄。臭氧层破坏产生以下后果: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多,皮肤癌患者每年增加30万,白内障患者每年增加170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水体浮游生物生长受破坏;引起光化学烟雾污染。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其后果是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食物来源;影响人类对疾病的斗争;影响生产原料供给。与我们一同生活的可爱生灵他们曾给予我们多少欢乐,而如今,却走在了灭绝的边缘…… 四、我们天天呼吸的大气,由于硫、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大气含水逐步酸化,形成酸雨。1990年,只美国自家排的SO2,NO2就有近4000吨。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酸雨危害:农作物减产;建筑物腐蚀;树木枯萎;鱼类死亡;湖泊酸化。五、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一)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3人被判环境监管失职罪 2 004年2—4月,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等5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估,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就达1569万余元。 9月9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分别对涉及沱江水污染事故的被告人何立光、吴贵鑫、李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和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等环境监管失职案做出一审判决。相关责任人最高获刑5年,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二)浙江东阳画水镇化工污染,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2005年4月10日,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爆发大规模冲突。东阳市政府将数家化工厂、农药厂迁到当地建成“化工工业园”。据农民投诉,自从化工厂迁入后,环境严重污染,稻田不生,山林被“毒死”。农民因不满化工厂污染环境,占据化工厂,与入厂警察发生冲突,致数十人被打死,逾千人受伤,遭推翻或破坏的警车多达数百部。 (三)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2 005年11月1 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 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保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四是吉林市环保

中国十大环境事件

一个环境问题产生,对普通公众或许无足轻重,而对受害者则可能是致命打击。因此,我们的评选谈不上有多科学,只是关注环境问题的一种表达而已。 1.《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事件: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意义在于,促进了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三者的结合。 污染减排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明确要求,通过总量控制制度推动各地和企业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这也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性保障。 这部法律明确了国务院和各省、区、市政府要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等;规定国家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并运用税收等措施鼓励进口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和设备,限制耗能高、污染重产品出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当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政府采购应优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 这部法律施行后,环保部相关官员也曾在媒体发表观点称,《循环经济促进法》需要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如一些重点污染的指标、强度回收名录、禁用物质的名录等。 12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中国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点评:这部法律对希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意义非同小可,也给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制度保障。需要防止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跟风行为,“促进”意味着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其复杂性和诱惑力不言而喻。现实中,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名大范围上马“两高”产业的例子并不少见,而本该充满朝气的新能源产业在某些区也出现过热苗头,这都是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