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牵引操作记录

颅骨牵引操作记录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省骨科医院

操作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区:床号:病案号:

操作日期:年月日

操作名称:颅骨牵引

操作者:指导教师:

麻醉方法:局麻

操作经过:协助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剔去头发,头位摆正,暴露头皮耳上2cm皮肤周围15cm,确定进针点:耳上2cm。在预定的穿入的部位以5%碘伏消毒,以2%利多卡因从皮肤直至骨膜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用牵引弓部位于穿入部位垂直于骨面拧入,拧紧牵引弓上两个相对的螺丝进行固定,防止松脱或向内挤紧而刺入颅内,穿刺针眼以无菌辅料覆盖。以6kg重物拉紧牵引。

术毕,查患者神清语利,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患足四肢活动可,感觉同入院查体。

P:第页医师签名:

骨牵引护理常规9

骨牵引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患肢末梢血:观察足背动脉、皮肤温度和色泽。 2.牵引状态是否正常。 3.有无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褥疮、足下垂、肌肉萎缩等。护理措施 1.包括观察肢端皮肤温度.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 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指活动情况及倾听病人主诉.如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 2.协助病人生活护理.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病情许可.可教会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 3.冬季注意肢体保.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裸患肢.防止受凉。 4.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对不良的心态反应及时疏导和帮助.使之愉快的配合治疗.可引导病人开展读书活动及音乐等.以丰富其文化生活。 5.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牵引绳上下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6.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告诉病人及家属,不能擅自改体位,不能自己增减重量,否则易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 7.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用拉手练习

起坐等,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在骨突出部位安置棉圈、气垫等,并定时按摩,防止发生褥疮;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定时按摩腹部,以防止发生便秘;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要覆盖任何敷料,每日滴酒精两次,以防止发生针眼感染。 健康教育 1.向病人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2.早期主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2周后开始练习关节活动,逐 步增加活动范围,增大活动强度,以防止肌肉萎缩,但要以活动后病人不感到疼痛、疲劳。 3.应用足底托板或沙袋将足底垫起,以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鼓 励病人主动伸曲踝关节,或被动做足背活动,以防止足下垂和关节僵硬。 4.病情许可时应联习全身性活动,如扩胸、深呼吸、用力咳嗽、 抬起上身等,改善呼吸功能。

骨牵引术(非常实用)

骨牵引术(非常实用)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重量为反作用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四肢和脊柱某些疾病的治疗,或者作为术前准备、术后制动的手段。 牵引疗法分为皮肤牵引、骨牵引及布托牵引等。临床应用时,尚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考虑。牵引重量要适宜,牵引力太重,易使骨折端发生分离,造成骨折迟延愈合或不愈合;牵引力不足,则达不到复位固定的目的。 牵引用具 包括牵引床架、牵引支架(勃朗毕-毕洛支架、托马架)、牵引附件(三级梯、三高度床脚垫、靠背架、足蹬箱、牵引工具)等。 骨牵引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和休息的作用。其优点是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牵引后便于检查患肢;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配合夹板固定,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情况下,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

关节僵直、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缺点是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若处理不当可引起针眼处感染;进针部位不准确,可损伤关节囊或神经血管;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作骨骺。 1.适应证①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②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③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④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⑤颈椎骨折与脱位;⑥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⑦手术前的准备;⑧关节挛缩畸形者;⑨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禁忌证①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②牵引局部骨骼有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③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 骨牵引前的准备包括骨牵引器械包、牵引弓、局部麻醉用品、皮肤消毒剂、患肢皮肤准备及2%龙胆紫等。 肢体各部位骨骼牵引 (1)颅骨牵引: ①适应证:颈椎骨折脱位。 ②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作好皮肤准备。用龙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前后矢状线,再以两侧外耳孔标志,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交为中点,开颅骨牵引弓两臂,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线即颅骨钻孔部位。另一方法是由两侧眉弓外缘向上述额状线画两条平行的

骨折复位技术基本操作

骨折复位技术操作规程 一、定义 复位就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和支架作用。骨折的治疗包括复位、固定、药物和功能锻炼四个方面。在治疗中应遵守四个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二、骨折的复位要求 骨折复位有非手术(闭合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之分。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有时可结合局部外固定)以及持续牵引复位。 临床上绝大多数骨折都可用手法复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法复位要求及时、稳妥、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力争一次手法整复成功。 三、复位的准备 麻醉:采用麻醉止痛以便于复位操作。一般对于简单骨折可不用麻醉。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或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可用2%的普鲁卡因10毫升~20毫升注入血肿内,一般10分钟后即可开始整复。 四、基本手法 骨折复位必须掌握“以子求母”,即以远端对近端的原则。 手摸心会:为施用手法前的必要步骤,即在整复前必须先用手触摸骨折部,触摸时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近到远,两头相对,确定骨折断端在肢体内的方位,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拔伸牵引:目的是为了克服肌力,矫正重叠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然后沿着肢体纵轴由远近骨折段对抗牵引,把刺入骨折部周围的软组织内的骨折断端,慢慢地拔伸出来。而后再按照整复步骤,改变肢体方位,用力牵引。牵引力的大小应

根据病人而定,要持续稳准。 旋转屈伸:主要是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及成角移位,因为有些近关节部位的骨折,牵引越重,成角畸形就越大。 端挤提按:当旋转、成角及重叠移位得到矫正后,侧方移位就成为主要畸形。以指直接用力,作用于骨折断端迫使复位。以人体的中轴线来讲,前后侧移位(上下侧)用提按的手法;内外侧(左右侧)移位用端挤的手法。即上提下按,外端内挤。 摇摆触碰:以上手法,一般骨折即可基本复位,但横断或锯齿型骨折的断端间可能有间隙,则采用摇摆触碰法。一般经过上述手法,骨折整复即可结束。 按摩推拿:主要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亦可舒展通达,尤其对骨关节周围的骨折更为重要。操作时手法要轻柔,按照肌肉、肌腱的行走方向,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顺骨捋筋,达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夹挤分骨:凡是两骨并列部位发生骨折,骨折段因骨间膜或骨间肌的收缩而相互靠拢,复位时应以两手拇指及食中环三指,由骨折的背侧夹挤骨间膜,使靠拢的骨折段分开,远近骨折段即相应稳定,并列双骨折就能象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折顶回旋:对于横断或锯齿型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手法[如图].回旋的手法多用于骨折断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的股骨干或肱骨干骨折,或经过不正确处理造成背向移位的斜面骨折。五、注意事项 整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整复效果。

手术分级1

骨科手术分级 一级手术 缩窄性腱鞘炎切开术 腱鞘囊肿切除术 掌筋膜挛缩切除术 侧副韧带挛缩切断术 小肌肉挛缩切断术 手部皮肤撕脱伤修复术 手外伤清创及取皮植皮术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术 掌骨间动脉倒转皮瓣术 前臂桡尺动脉倒转皮瓣术 肌腱粘连松解术 屈伸指肌腱吻合术 锤状指修复术 侧腱束劈开交叉缝合术 “钮孔畸形”游离肌腱固定术 甲床修补术 肌肉、肌腱、韧带手术 骨骼肌软组织肿瘤切除术 上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 肱二头肌腱断裂修补术 股骨头骨骺滑脱牵引复位内固定术 四肢骨切除、刮除手术 尺骨头桡骨茎突切除术 移植取骨术 髂骨取骨术 取腓骨术 四肢骨骨关节成形术 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 截肢术 残端修整术 截指术 手部骨切除术 掌指骨软骨瘤刮除植骨术 掌指结核病灶清除术 手外伤皮瓣术 手外伤清创术 腕管综合症切开减压术 骨关节其他手术 手法牵引复位术

皮肤牵引术 骨骼牵引术 颅骨牵引术 颅骨头环牵引术 石膏固定术 石膏拆除术 跟骨钻孔术 二级手术 髂窝脓肿切开引流术 髂腰肌脓肿切开引流术 经皮椎间盘吸引术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摘除术 腰椎横突间融合术 腰椎骶化横突切除术 脊柱内固定物取出术 周围神经手术 神经吻合术 神经移植术 神经瘤切除术 周围神经嵌压松解术 闭孔神经切断术 闭孔神经内收肌切断术 四肢骨肿瘤和病损切除手术胫骨上段肿瘤刮除+植骨术 骨肿瘤切开活检术 内生软骨瘤切除术 四肢和脊椎骨结核手术 骨髓炎病灶清除术 骨髓炎切开引流灌洗术 桡骨头切除术 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 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 四肢关节损伤与脱位手术 膝关节单纯游离体摘除术 关节滑膜切除术 半月板切除术 膝关节清理术 踝关节稳定手术 腘窝囊肿切除术 骨骺固定手术 软组织肿瘤切除术

腰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腰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一、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造成脊神经损害者;腰椎退行性疾患;腰椎小关节功能障碍、腰椎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或紧张等。 二、禁忌症 下胸腰段脊髓受压、马尾神经综合征、腰椎感染、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拉伤扭伤、腹疝、裂孔疝、动脉瘤、严重痔疮、严重骨质疏松、急性消化性溃疡或胃食道返流、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未控制的高血压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肺功能障碍、孕妇。 三、操作方法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仰卧位和俯卧位等体位。 (2)、腰椎的角度:通常以髋/膝的位置改变腰椎的角度,髋/膝的位置可在全伸展位到90°屈曲范围内调节。 (3)、应用模式:根据需要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应是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通常首次牵引力量选择>25%体重,适应后逐渐增加牵引力量。常用的牵引力量范围为20-60kg。 (5)、治疗时间:大多为10-30min。 (6)、频度和疗程:频度为1次/d或3-5次/周,疗程为3-6

周。 (7)、辅助的理疗: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可用超短波、红外线等放松局部肌肉。 2、治疗操作 (1)、治疗前 ①根据处方,确定选择患者牵引体位,并使患者体位处于正确的牵拉力学列线上。 ②固定牵引带,骨盆牵引带的上缘应恰好处于髂前上嵴,反向牵引带固定于胸廓(或双侧腋下),分别将牵引带系于牵引弓和牵引床头。 (2)、治疗中 ①设定参数:包括牵引力量、牵引时间、间歇牵引时的牵引间歇时间及断续比例。 ②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变,相应调整牵引力量、时间,一般用渐增力量,根据牵引力的大小相应调整时间,牵引力大则时间要短。 (3)、治疗后 ①牵引绳完全放松、控制参数回零后关机。 ②患者状况再估价。 ③记录本次牵引的参数,作为下一次治疗的依据。 四、注意事项 1、患者须知

骨牵引的护理

骨牵引的护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骨牵引的护理 一、概念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即将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部位,使牵引力量直接通过骨骼而达损伤部位,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随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 二、骨牵引的适应症 (1)适用于成年人下肢不稳定骨折、石膏固定有困难者,如股骨干骨折、胫腓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 (2)颈椎骨折合并脱位者应用颅骨牵引,骨盆骨折同时伴有错位,中心性髋关节脱位,需作骨牵引。 (3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复位前行骨牵引可解除软能组织挛缩。 (4)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擦伤,软组织缺损有伤口时。开放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损伤者,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而肢体不宜做其它固定者。 (5)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宜其它固定者 三、骨牵引的种类 (1)颅骨牵引 (2)尺骨鹰嘴牵引 (3)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4)股骨下端牵引

(5)股骨结节牵引 (6)跟骨牵引 颅骨牵引适应于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伴有脊髓损伤者。 尺骨鹰嘴、尺桡骨牵引适应于肱骨颈、干、肱骨髁上与髁间粉碎骨折移位和 局部肿胀严重,不能立即复位固定者,以及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者。开放性尺桡骨 骨折及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股骨下端牵引适 骨折、有移位的骨 盆环骨折、髋关节 中心脱位和陈旧性 髋关节后脱位等; 也可用于胫骨结节 牵引过久,牵引钉 松动或感染,必须换钉继续牵引时。。 胫骨结节牵引适应于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 髋关节脱 胫腓骨远端牵引适应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或膝部骨折不宜用胫骨结节牵引 者,或用于骨外固定,进行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跟骨牵引适应症于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某些跟骨骨折及髋关节和膝关节轻 度挛缩畸形的早期治疗。 四、各部位牵引重量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操作目的: 1. 复位 注意事项: 1. 均在局麻下进行,即在进针和出针部位用1%普鲁卡因溶液局部注射浸润麻醉 2. 小儿慎用骨牵引,因小儿有骨 3. 在牵引针两头分别安上一个小玻璃瓶,以免牵引针头刺伤患者或划破床单 4. 牵引时尽量让创面悬空、暴露,以免产生组织压迫和粘连 观察要点: 1. 经常注意牵引是否有效

2. 注意预防褥疮 3.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牵引过度导致血管、神经损伤 质量控制 【关键点1】 协助医生牵引工作,合理选择牵引重量 【风险点】 1.有牵引感染的风险 2.牵引重量达不到预期效果,牵引过度或牵引力度不足 【控制点】 1.规范无菌操作,牵引皮肤处严格消毒;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洁,以无菌敷料覆盖。 2.对骨折或脱位病人,部位不同,牵引重量也有所不同。股骨骨折时,为体重的1/10~1/7;小腿骨折为体重的1/15~1/10;上臂骨折为体重的1/20~1/15。应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牵引过度。 【关键点2】 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加减牵引重量,改变体位 【风险点】 1.体位改变,与牵引轴线不一致 2.依从性差,不能保持有效牵引 3.知识缺乏,不能有效功能锻炼 【控制点】 1.告知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也不可有其他外力作用,以免影响牵引力; 2.告知病人和家属牵引期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 3.作牵引的病人,应列入交接班项目,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人患肢末

梢血液循环情况,检查局部包扎有无过紧,牵引重物是否过大。 4.应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和足趾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中期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膝关节伸屈拉牵引锤运动,后期拆除牵引后可据医嘱双拐不负重锻炼。 牵引操作考核标准

骨牵引相关知识

骨牵引相关知识 骨牵引 1.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2.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 3.方法主要有: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 4.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骨牵引的护理(2008-09-15 18:50:00)标签:杂谈 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牵引目的和作用 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主要作用如下: 1、使骨折复位,尤其是矫正骨折缩短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窟转移位。 2、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 3、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

4、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 5、使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6、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7、肢体制动减少了局部刺激,减轻了局部炎症扩散。 8、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9、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10、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 11、便于病人的护理。 牵引治疗的适应证 1、骨折包括新鲜骨折和陈旧性畸形愈合的骨折。 (1)新鲜骨折轻、中度移位可选用皮牵引或颌枕带牵引,移位明显时宜选用骨牵引。 (2)畸形愈合的骨折手法折骨后可选用骨牵引。 2、关节脱位主要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新鲜关节脱位。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若手力牵引复位失败,可持续牵引2~4周后,再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 (2)新鲜关节脱位手法牵引复位后辅以皮肤牵引,防止关节再脱位。 3、关节及其周围的”包括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炎症,如髂窝脓肿、肢体蜂窝组织炎等,用皮肤牵引可预防和矫正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4、骨骼”包括骨肿瘤、瘤样病损、骨髓炎和骨结核等,用皮肤牵引可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胫骨结节牵引术操作规程

胫骨结节牵引术操作规 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胫骨结节牵引术操作规程 [概述] 对暂时不能手术的膝关节近端的骨折和脱位进行的临时固定措施。 [适应症] 适用于有移位的股骨,骨盆骨折,髋关节脱位。 [禁忌症] 局部感染,肿瘤,血友病,局部骨折,骨质疏松者,小儿或老年不能耐受牵引者。 [操作前准备] 向家属及病人交代牵引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牵引工具,麻药等。 [操作程序] 1.患者取平卧位。 2.选择适宜进针点: (1)胫骨结节与腓骨小头连线中点的外侧位为进针点,进针点的内侧对应点为出针点。 (2)胫骨结节下方1.0 -- 1.5cm处画一条垂直胫骨轴的直线(青壮年偏上,老年人偏下,儿童避开骨骺)以此交点为中心,向内外侧各2 — 3cm 处画一交线,即为进针部位。 (3)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为进针部位。 3.进针方向:由外向内,垂直胫骨轴线进针。 4.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巾,自皮肤,皮下,骨膜以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5.助手将进针点皮肤固定并向近心端提起后自麻醉处进针,针长一般14 – 16cm,双侧对称。 6.安装牵引弓,双侧针尾以物品保护防止划伤健肢。 7.牵引:床脚提高20cm左右以对抗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患者体重的1/7 -- 1/10。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进针方向由外向内。 3.每日针孔点酒精,预防感染。

4.牵引后3天 -- 2周经常测量患侧肢体长度X线检查以及时调整牵引重量。 5观察患肢足趾感觉,血运,运动。 6防止关节过伸。 [并发症及其防治] 1、牵引处感染。每日点酒精消毒,感染严重时拔针。 2、神经血管损伤。及时手术探查。 3、骨劈裂。手术固定。

骨牵引病人的注意事项观察要点及护理

骨牵引病人的注意事项观察要点及护理 牵引是骨科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它是利用适当的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以达到复位的目的。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常用方法包括股骨踝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由于牵引时间一般较长,患者须长期卧床休息,生活上不能自理,容易发生多种生理或心理不适,也容易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做好骨牵引患者的护理对骨折的愈合有重要的意义。 1 骨牵引术前的心理护理 对牵引患者了解治疗目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患者受伤后多表现为情绪低沉,对骨牵引成功与否存有质疑的心理,还有些患者因为担心疼痛或是牵引后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而不愿配和医护人员。为解除患者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认真做好疾病知识的宣教,及牵引过程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明白牵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从而建立起战胜疾病信心和决心,配合各项护理工作的进行。另外,牵引病人卧床时间长,生活不能自理,协助患者做好各种生活护理,使其增强信心,消除顾虑,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2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是护士在牵引术前应高度重视的,做好以下几点与配合医生下一步的牵引术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直接的联系。 (1)牵引前先用肥皂水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减少皮肤感染机会。 (2)了解骨牵引禁忌证,如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性创伤、污染严重,牵引局部骨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等均不适宜做骨牵引。 (3)向患者详细说明牵引后配合事项,包括维持牵引体位,不随意增减牵引重量,若牵引肢体出现局部疼痛、麻木应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 (4)注意牵引肢体保暖,特别在本地区冬季更应注意这一点。 3 护理措施 在本科数十例骨牵引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笔者认为以下护理措施及临床观察值得同行相互探讨和重视,细致的观察和处理对促进此类患者的康复有着一定的意义。 (1)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包括肢端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叙述,如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如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桡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

关节松动术操作流程 一、基本概念 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其操作速度比推拿速度慢,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1.关节的生理运动 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 2.关节的附属运动 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叫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般不能主动完成,需要其它人或对侧肢体帮助才能完成,如关节分离,髌骨的侧方移动等。 任何一个关节都存在着附属运动,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活动时,其生理及附属运动均受到限制。在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可能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通常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而附属运动的改善,又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二、基本方法

骨的杠杆样的运动叫~,即生理运动,摆动时要固定关节近端,关节远程做往返运动。摆动必须在ROM>60%(正常时)才可应用。例如,肩关节前屈的摆动手法,至少要在肩前屈达到100°时才应用,如果没有达到这一范围应先用附属运动手法来改善。 2.滚动 当一块骨在另一块骨表面发生滚动时,两块骨的表面形状必然不一致,接触点同时变化,所发生的运动是成角运动,其滚动的方向总是朝向成角骨运动的方向,常伴随着关节的滑动和旋转。 3.滑动 当一块骨在另一块骨上滑动,如是单纯滑动,两骨表面形状必须一致,或是平面,或是曲面(两骨面的凹凸程度必须相等)。滑动时,一侧骨表面的同一个点接触对侧骨表面的不同点。滑动方向取决于运动骨关节面的凹凸形状(凸出—滑动方向与成骨角运动方向相反;凹陷—骨动方向与成骨角运动方向相同) 关节表面形状越接近—滑动就越多,关节表面形状越不一致—滚动就越多。临床应用时,由于滑动可以缓解疼痛,合并牵拉可以松解关节囊,使关节放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因此应用较多。

骨科手术分级

骨科 一级手术1、一般清创、肌肉肌腱修补术;2、四肢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3、骨牵引术;4、肩、肘关节复位术;5、腱鞘囊肿切除术;6、关节腔切开引流术;7、筋膜间隙综合征切开减压术; 8、颅骨牵引术;9、胸锁乳突肌切断术;10、椎板外异物取出术;11、软组织清创、探查术; 12、软组织脓肿切开引流术;13、简单植皮术;14、腱鞘切开、松解术;15、肌腱缝合术;16、瘢痕松解术、手部“Z”字改形术;17、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切除术;18、赘指切除及软组织病损切除术;19、小关节脱位手法复位;20、小关节腔切开引流术; 二级手术 1、单处四肢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2、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单肢体、单处);3、复杂的清创、肌腱修复术;4、肌腱移位术、肌腱延长术;5、上肢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关节囊修复术;6、急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7、关节脱位的复位内固定;8、多处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9、多处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0、需特殊技术要求的四肢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1、六大关节的病灶清除术; 12、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及滑膜切除术;13、骨移植术,关节移植术,带血管的骨、肌肉游离移植术;14、内植物取出术;15、后路椎板、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术;16、椎管外良性肿瘤切除术;17、后路

颈、腰椎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18、颈、胸、腰椎结核单纯病灶清除术;19、掌、指骨骨折内固定;20、指、掌骨病损切除;21、腕、掌、指关节融合术;22、腕骨脱位切开复位;23、关节离断与截指术;24、周围神经吻合术,松解术;

25、手指肌腱的晚期修复;26、肌健移位术,跟健延长术;27、手部健鞘囊肿切除术;28、拇指外翻矫形术;29、闭合性骨折复位固定术; 30、低毒性骨脓肿病灶清除术;31、骨牵引术; 三级手术 1、拇(足)外翻矫形术;2、股骨颈骨折固定术;3、骨骼的矫形手术、骨延长术;4、关节融合术;5、关节镜下结构重建手术;6、关节成形术、半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7、四肢截肢术;8、脑瘫SPR手术;9、影响关节功能的近关节粉碎性骨折处理; 9、后路腰椎间盘髓核常规摘除术;10、后路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1、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间接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2、后路颈椎椎板扩大成形术; 13、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4、后路胸椎管减压术;15、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6、后路胸、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7、腰椎滑脱后路切开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8、胸、腰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9、胸腰椎损伤后路切开复位360゜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0、上颈椎损伤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1、椎管内肿瘤切除术;22、断指再植术;23、肌皮瓣转移术;

骨牵引的操作规范

骨牵引的操作规范 一、穿针原则 1、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2、熟悉穿针部位的血管神经走行。原则是在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以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结果。 3、遵循无菌操作的技术进行皮肤准备。 4、麻醉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但要告知病人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在操作中可能会有疼痛。 5、皮肤切口穿针前,应用小尖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再行穿针,针眼处每日以酒精消毒,可减少针道的感染。 6、尽量用手摇钻而不用动力钻,以避免高温高热造成骨坏死。 7、穿刺针最好位于干骺端避免损伤骺板,理想的穿刺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 8、不要破坏骨折血肿以免人为将闭合骨折变为开放状态。 9、不要穿入关节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 10、其它如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要选择合适的牵引弓;牵引的力线要与骨折的纵轴一致;要注意牵引重量,不要过牵;随时给予X线检查。 二、常用部位骨牵引 1、胫骨结节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内穿针。 2、跟骨外踝顶点下2㎝,再向后2㎝或内踝顶点下3㎝,由内向外穿针。 3、股骨下端髌骨上缘2㎝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4、尺骨鹰嘴由鹰嘴尖端向远端⒈5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5、指骨指骨远节基底远侧。

6、颅骨双侧外耳道经顶部的连线与两眉弓外缘向枕部划线的交点。 皮牵引 一、牵引机制 将胶布和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浅筋膜、深筋膜及肌间隔等传导到骨骼上。 二、牵引方法 胶布宽度为肢体最细周径的一半,上端在骨折部位,下端超过肢体远端10㎝。也有特制的泡沫塑料带牵引。 三、注意事项 1、适用于儿童、老人或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的治疗手段; 2、仔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 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 4、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具体因人而异; 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 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牵引力度。 五、常用皮牵引 1、上肢皮牵引; 2、下肢皮牵引。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1、牵引的肢体应抬高,高于心脏位置。 2、下肢牵引的肢体应外展位。 3、牵引的砣不可随意去除,砣应高于地面10·15厘米,不可接触地面。 4、牵引针眼处,每天滴酒精两次,预防针眼处感染。 5、被牵引的肢体应制动,避免大幅度活动,引起牵引针的移位。 6、牵引针的两端各有一密封瓶,是为了保护病人健侧肢体的皮肤不被划伤,和衣物被服不被刮破。如瓶子脱落,请告知医护人员。 7、下肢牵引的病人,脚后跟部应加垫一软毛巾,以保护皮肤。 8、病人可利用床上拉手训练抬臀。 骨牵引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骨牵引术是在患肢远端的特定部位,在无菌条件下,将骨圆针或牵引钳穿入骨骼内,系上牵引装置进行牵引的方法。骨牵引为直接牵引,因牵引是直接作用骨骼,故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牵引力较大,而且阻力小,并可持久,是持续牵引最常用的方法。 (一)适应证 多用于肌肉发达的成年人及需要较长时间或较大重量的牵引。如成人肌力较强大部位的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等。它能有效地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同时也利于肢体检查,局部伤口的处理,近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另外,某些手术前的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5岁以下的儿童骨折,如需采用骨牵引,骨圆针的贯穿处应避开骨骼,以免影响骨的生长发育。

(二)注意事项 1.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肌肉发达情况、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结合X线检查来决定。一般股骨牵引重量相当于体重的 1/7-1/10,胫骨、跟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上肢、颅骨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对骨折或脱位患者,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一旦复位后,即应将重量减至维持重量,牵引的最初几天,每日应测量肢体长度,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并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以防过度牵引。 2.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脚,充分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患者健肢抵住小木箱,可以加强牵引。 3.每日检查整个牵引装置1-2次,保持牵引绳与肢体轴方向一致。注意骨圆针是否松动,牵引绳有无障碍,以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是否正常。如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处理。 4.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5.骨牵引针眼处每天用酒精棉球涂擦1次。牵引时间一般为4-8周。 骨牵引的护理 二、牵引用具 (一)牵引床 (二)牵引架

骨科常规操作规范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一.石膏绷带固定 [包扎前准备] 1.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 (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 1.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8.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1)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坏疽及缺血性挛缩) (2)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3)不明原因的高热。(压疮,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

9.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二牵引术 [适应证] 1.长骨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如股骨干大斜形骨折。 2.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 3.需要矫正或预防肌肉痉挛所致的关节畸形。 4.软组织挛缩引起的畸形。 5.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 [牵引方法] 1.骨牵引:小孩易损伤骨骺,应慎用。 (1)穿针部位: 1)胫骨结节:由胫骨外侧,自腓骨头和胫骨结节连线的中点(自胫骨结节下1CM 画一条与胫骨结节纵轴垂直的横线,在纵轴两侧各3CM左右处,与垂线的交点)由外向内侧穿入,注意勿损伤腓总神经。 2)跟骨:踝关节置于中立位,自内髁尖端和足跟后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穿入,注意勿损伤胫后动脉及胫神经。 3)股骨髁上:内上髁内收肌结节上方一横指处进入(画髌骨上缘1CM处与股骨垂直的横线,画沿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与髌骨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线,两线交点)由内向外,注意勿损伤动脉。 (2) 操作方法: 1)放好体位,划标线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手术者在牵引针进出口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由皮肤直至骨膜下,助手固定患肢,皮肤轻向近心端牵拉。 3)术者用骨钻,将牵引针直接穿入皮肤,按进出口位置,垂直于骨干钻入。 4)用酒精纱块保护针的皮肤接触点。 5)安装牵引弓、牵引架,按所需重量进行牵引。床脚抬高。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 1. 素质要求:衣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2. 评估:病情、体重、骨折部位、局部皮肤情况、药物过敏史、意识、合作 程度 3. 告知:牵引目的、注意事项 4. 准备用物:无菌手套包、消毒牵引包(据需要内置颅骨牵引弓、手摇钻、 牵引 针、骨锤)、牵引工具(牵引绳、滑轮、重锤及锤托、肢架、牵引架) 5. 患者术前准备:药物(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备皮 1. 核对床号、姓名及普鲁卡因皮试结果 2. 解释操作过程及配合要求 3. 协助医生摆好牵引体位,下肢牵引抬高床尾,颅骨牵引抬高床头, 均使床整体倾斜15-30度 4. 协助医生消毒局部皮肤 5. 检查无菌手套包及消毒骨牵引包 6. 打开无菌手套包及消毒骨牵引包 7. 配合医生抽吸药液,作局麻准备 ★ 8.协助医生牵引工作,合理选择牵引重量 9. 待牵引完毕,外露的牵引针用小空瓶套上 10. 皮肤针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11. 抽出治疗巾 12. 安置患者,患者体位舒适 ★ 13.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加减牵引重量,改变体位 14.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均在局麻下进行,即在进针和出针部位用 1%普鲁卡因溶液局部注射浸润麻醉 2.小儿慎用骨牵引,因小儿有骨 3. 在牵引针两头分别安上一个小玻璃瓶,以免牵引针头刺伤患者或划破床单 4.牵引时尽量让创面悬空、暴露,以免产生组织压迫和粘连 观察要点: 1. 经常注意牵引是否有效 2. 注意预防褥疮 3.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牵引过度导致血管、神经损伤 操作目的: 1.复位 2.固定 操作后 1. 洗手、脱口罩 2. 记录 操作流程:

质量控制 【关键点1】 协助医生牵引工作,合理选择牵引重量 【风险点】 1. 有牵引感染的风险 2. 牵引重量达不到预期效果,牵引过度或牵引力度不足 【控制点】 1. 规范无菌操作,牵引皮肤处严格消毒;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洁,以无菌敷料覆盖。 2. 对骨折或脱位病人,部位不同,牵引重量也有所不同。股骨骨折时,为体 重的1/10?1/7 ;小腿骨折为体重的1/15?1/10 ;上臂骨折为体重的1/20?1/15。应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牵引过度。 【关键点2】 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加减牵引重量,改变体位 【风险点】 1. 体位改变,与牵引轴线不一致 2. 依从性差,不能保持有效牵引 3. 知识缺乏,不能有效功能锻炼 【控制点】 1. 告知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也不可有其他外力作用,以免影响牵引力; 2. 告知病人和家属牵引期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 3. 作牵引的病人,应列入交接班项目,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人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检查局部包扎有无过紧,牵引重物是否过大。 4. 应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和足趾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膝关节、 踝关节,中期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膝关节伸屈拉牵引锤运动,后期拆除 牵引后可据医嘱双拐不负重锻炼。

骨牵引

牵引用具:包括牵引床架、牵引支架(勃朗毕-毕洛支架、托马架)、牵引附件(三级梯、三高度床脚垫、靠背架、足蹬箱、牵引工具)等。 骨牵引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和休息的作用。其优点是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牵引后便于检查患肢;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配合夹板固定,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情况下,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缺点是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若处理不当可引起针眼处感染;进针部位不准确,可损伤关节囊或神经血管;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作骨骺。1.适应证①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②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③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④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⑤颈椎骨折与脱位;⑥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⑦手术前的准备;⑧关节挛缩畸形者;⑨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 禁忌证①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②牵引局部骨骼有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③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骨牵引前的准备包括骨牵引器械包、牵引弓、局部麻醉用品、皮肤消毒剂、患肢皮肤准备及2%龙胆紫等。 肢体各部位骨骼牵引 (1)颅骨牵引: ①适应证:颈椎骨折脱位。 ②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作好皮肤准备。用龙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前后矢状线,再以两侧外耳孔标志,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交为中点,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线即颅骨钻孔部位。另一方法是由两侧眉弓外缘向上述额状线画两条平行的矢状线,交点处即为钻孔的位置。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尖刀在两侧钻孔标志点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止血,选用带有安全隔板的颅骨钻头,在颅骨表面向内侧约45°角钻孔,以钻穿颅骨外板为度(成人约4mm,儿童为3mm)。要求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检查深度和方向,切勿穿过颅骨内板伤及脑组织。然后将牵引弓两钉齿插入骨孔内,拧紧牵引弓螺丝钮,缝合切口并用乙醇纱布覆盖伤口。牵引弓系牵引绳通过滑轮和重锤进行牵引。抬高床头,注意调整牵引方向。牵引重量一般第1、2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增加1kg。复位后维持牵引重量为3~4kg。为了防止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2)尺骨鹰嘴牵引: ①适应证:适用于难以整复或肿胀严重的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粉碎性肱骨下端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②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骨鹰嘴下2cm,尺骨嵴旁开一横指处进针。局麻后,将克氏针从内向外刺入直达骨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转动手摇钻,将克氏针垂直钻入并穿出对侧皮肤,使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以乙醇纱布覆盖针眼处,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儿童患者也可用大号巾钳钳夹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3)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①适应证:多用于拇指掌骨及其他掌骨或近节指骨的不稳定性骨折。 ②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后,在局麻下,将1细的克氏针穿过拇指末节指骨,通过塑形石膏与“U”形铁丝圈,置拇指于功能位牵引。其他四指牵引的操作方法同拇指牵引,安放后牵引弓,将“T”形铝制夹板用石膏绷带固定于前臂掌侧,保持腕、掌指关节功能位,在前臂石膏管型的掌侧放1铁丝钩,用橡皮圈连接牵引弓及铁丝钩进行牵引。 (4)股骨下端(髁上)牵引: ①适应证: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向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 ②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置患肢于牵引架上,屈膝40°,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在内收肌结节上2cm 处或者以腓骨小头与髌骨上缘连线的交叉点为穿针部位,从内向外穿针,以免损伤神经血管。穿针的方向与股骨纵轴在直角,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1/6~1/8,维持重量为3~5kg。 (5)胫骨结节牵引: ①适应证: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等。

骨科手术分级

.骨科手术分级骨科工具2007-11-03 16:47:40 阅读108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 一级手术 缩窄性腱鞘炎切开术 腱鞘囊肿切除术 掌筋膜挛缩切除术侧副韧带挛缩切断术 小肌肉挛缩切断术手部皮肤撕脱伤修复术 手外伤清创及取皮植皮术 手外伤大网膜移植植皮术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术 掌骨间动脉倒转皮瓣术 前臂桡尺动脉倒转皮瓣术 肌腱粘连松解术 屈伸指肌腱吻合术锤状指修复术 侧腱束劈开交叉缝合术 “钮孔畸形”游离肌腱固定术 甲床修补术 肌肉、肌腱、韧带手术 骨骼肌软组织肿瘤切除术 上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 肱二头肌腱断裂修补术岗上肌腱钙化沉淀 物取出术 骨骺固定手术 股骨头骨骺滑脱牵 引复位内固定术 四肢骨切除、刮除 手术 尺骨头桡骨茎突切 除术 移植取骨术 髂骨取骨术 取腓骨术 四肢骨骨关节成形 术 肘关节叉状成形术 网球肘松解术 截肢术 残端修整术 上肢截肢术 截指术 手部骨切除术 掌指骨软骨瘤刮除 植骨术 掌指结核病灶清除 术 手外伤皮瓣术 手外伤清创术 肩袖破裂修补术 腕管综合症切开减 压术 骨关节其他手术 手法牵引复位术 皮肤牵引术 骨骼牵引术 颅骨牵引术 颅骨头环牵引术 石膏固定术(特大) 石膏固定术(大) 石膏固定术(中) 石膏固定术(小) 石膏拆除术(小) 各部位多头带包扎 术 跟骨钻孔术 二级手术 髂窝脓肿切开引流 术 髂腰肌脓肿切开引 流术 经皮椎间盘吸引术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 摘除术 2 腰椎横突间融合术

腰椎骶化横突切除术 脊柱内固定物取出术 周围神经手术 神经吻合术 神经移植术 神经瘤切除术 周围神经嵌压松解术 坐骨神经松解术 闭孔神经切断术 闭孔神经内收肌切断术 四肢骨肿瘤和病损切除手术 髌骨肿瘤截除术 胫骨上段肿瘤刮除+植骨术 骨肿瘤切开活检术 跟骨肿瘤病灶刮除 术 内生软骨瘤切除术 四肢和脊椎骨结核 手术 骨髓炎病灶清除术 骨髓炎切开引流灌 洗术 四肢骨折手术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干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肱骨内外髁骨折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 尺骨鹰嘴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桡骨头切除术 桡骨头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孟氏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桡尺骨干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科雷氏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股骨髁间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胫骨髁间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干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内外踝骨折切开复 位内固定术 三踝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切开植骨内固定术 尺桡骨骨折不愈合 切开植骨内固定术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 切开植骨内固定术 肱骨髁上骨折畸形 愈合截骨矫形术 尺骨上1/3骨折畸 形愈合+桡骨小头 脱位矫正术 桡骨下端骨折畸形 愈合矫正术 股骨干骨折畸形愈 合截骨矫形术 踝部骨折畸形愈合 矫形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目的: 1. 复位 4. 牵引时尽量让创面悬空、暴露,以免产生组织压迫和粘连观察要点: 1. 经常注意牵引是否有效 2. 注意预防褥疮 3.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牵引过度导致血管、神经损伤 质量控制 【关键点1】 协助医生牵引工作,合理选择牵引重量

【风险点】 1.有牵引感染的风险 2.牵引重量达不到预期效果,牵引过度或牵引力度不足 【控制点】 1.规范无菌操作,牵引皮肤处严格消毒;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洁,以无菌敷料覆盖。 2.对骨折或脱位病人,部位不同,牵引重量也有所不同。股骨骨折时,为体重的1/10~1/7;小腿骨折为体重的1/15~1/10;上臂骨折为体重的1/20~ 1/15。应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牵引过度。 【关键点2】 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加减牵引重量,改变体位 【风险点】 1.体位改变,与牵引轴线不一致 2.依从性差,不能保持有效牵引 3.知识缺乏,不能有效功能锻炼 【控制点】 1.告知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也不可有其他外力作用,以免影响牵引力; 2.告知病人和家属牵引期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 3.作牵引的病人,应列入交接班项目,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人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检查局部包扎有无过紧,牵引重物是否过大。

4.应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和足趾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中期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膝关节伸屈拉牵引锤运动,后期拆除牵引后可据医嘱双拐不负重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