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纬线:(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经纬线长短比较)

(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W以

9.23)21、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2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作等高线地形图)

23、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1)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2)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3)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4)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

(5)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24、五种陆地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2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黄褐色表示丘陵、山地、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水域。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属临海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上邻国有14个(熟悉);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3、我国陆上国界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内海有:渤海、琼州海峡。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等,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

5、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南北跨纬度为49个纬度。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东西跨经度约62个经度。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桂、粤、台

6、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7、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设立)。(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省会中心。)

8、面积最大的是:新疆面积最小的是:澳门人口最多:广东人口最少:澳门

跨纬度最大(南北距离最大)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大(东西距离最大)的是:内蒙古纬度最高(最北):黑龙江纬度最低(最南): 海南

9、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12月底为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1%。

10、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战略是:科教兴国。

11、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12、中国的人口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13、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91.6%,其他55个民族共占了8.4%,为少数民族。在55

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14、民族节日、活动:⑴傣族:泼水节、孔雀舞⑵朝鲜族:长鼓舞、跳板⑶彝族:火把节⑷蒙古族:那达慕大会⑸壮族:三月三歌会⑹穆斯林(维吾尔族、回族等):古尔邦节、开斋节⑺瑶族:盘王节

15、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1、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其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山区面积占2/3 。

2、中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为三大高原、三大盆地,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为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能在图上找出)

3、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我国最低处:吐鲁番盆地

4、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有: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5、我国的四大高原:(1)青藏高原----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2)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广布。

(4)云贵高原----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6、我国的三大平原:(1)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黑土广布,多沼泽和冻土。“黑土地”

(2)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成。“黄土地”

(3)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物产丰富,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美誉。

7、我国的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沙漠广布,最大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2)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内部平坦,多沙漠、戈壁分布。

(3)柴达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为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4)四川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仅成都平原较平坦,但物产丰富。称为“紫色盆地”。

8、我国的三大丘陵为: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9、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

10、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12、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海洋推迟一个月。

13、我国冬季(1月份)的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纬度影响)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最热的地方在海南省。

我国夏季(7月份)的气温: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青藏高原较低温(地形影响)。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最冷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14、中国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也叫青藏高原气候区)

15、我国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我国的年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中国年降水量:⑴最多:台湾火烧寮⑵最少:新疆吐鲁番托克逊降水:主要为锋面雨

16、我国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17、判断天气和气候:时间不足一个月的为天气,一个月以上的为气候。

18、一般来说,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团。云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19、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简图)

20、夏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高温多雨。

冬季风:(东北季风、西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来寒冷干燥。

21、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1)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降水总量多。如:海南岛、云南南部西双版纳。(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如:中国南方地区。(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如:中国北方地区。(4)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如:新疆、内蒙古一带。(5)高原、高山气候:气候垂直变化。如:青藏高原。

2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与4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同)

23、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台风:在东南沿海一带影响比较明显,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

寒潮:我国北方一带影响比较明显,带来急剧的降温。主要出现在冬季。

24、我国主要河流的分水岭:1、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秦岭 2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南岭

25、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青海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湖,是一个咸水湖(内流湖),分布在青海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分布在江西省。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分布在湖南省,太湖分布在江苏省。世界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26、长江:(1)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2)干流流经11个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主要的支流有岷江、嘉陵江、汉江、赣江等。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

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有利于航运。“黄金水道”

(4)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二滩、丹江口

27、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2)干流流经9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主要的支流有:湟水、汾河、渭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3)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旧孟津,

上游---多峡谷急流,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

下游---流域面积狭窄,形成“地上河”。

(4)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5)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6)治理黄河的关键: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

主要措施:在上游进行水能开发,修建水库,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进行加固堤坝,疏通水道。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理解概念,能够区分哪些是自然资 ..........源.。)比如:微生物、阳光、空气是;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土地、水、生物等;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铁、铜、天然气、石油等) 3、水资源:①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水及地 下水等组成。 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28%。 5、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时间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 空间上(地区上):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即东南多,西北少。(所以华北和西北缺水) 6 7、南水北调总体方案是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到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三条线路: 东线:从江苏扬州附近通过京杭运河把长江的水调到华北。 中线:从湖北省的丹江口附近把长江和汉江的水调到华北。 西线:从长江上游四川青海等省直接调到黄河上游。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的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和戈壁等。其中,草地比重最大。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②总量丰富,人均少。③山地多,平地少。④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3、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叫水产养殖业)等 4、分布:①耕地和林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②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在西部内陆地区; ③林地主要分布东部的山地地区,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5、东部: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北方——旱地——棉花、小麦、玉米 6、西部:草地——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7、从农业发展来看,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粮食问题。农业生产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科技兴农)。 8、“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许多工业部门的原材料直接来自于矿产资源。 2、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3、煤炭:①我国煤炭总量世界第一;②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③煤炭最丰富的三个省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其中,山西省最多) 大型煤矿: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峰峰等;陕西的神府煤矿;内蒙古的东胜、准格尔。 4、石油:①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也有;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大油田。②大型油田:黑 龙江的大庆油田辽宁的辽河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5、铁矿:(炼钢的原材料) ①分布:分布广泛,以河北(冀)、辽宁(辽)、四川(川或蜀)储量最大。

中图版-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 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古代 (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 ②近代 ( 观察 ):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 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 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 (N ),反之为南极(S )。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 .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 .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 表示;赤道以南为 南纬,习惯上用S 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 和90°N 。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 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 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经线的特点: A .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地理 七年级(上) 第1节 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中图版) 初一地理上册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4—p11 一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邙阳关、空气、土地、水、生物等)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 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煤炭资源) 4、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而且68.7%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 5、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在时间上,河川径流夏秋季节丰沛,春冬季节水量减少。影响:水旱灾害。降水过于集中,夏季洪灾,春季旱灾;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径流年际变化大,连续几年的丰水或连续几年的枯水。 在空间上,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陆递减,总体呈现南方多水、北方少水的状态。 影响: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加剧北方缺水的状况。 3、水污染原因:工农业发展,部分地区的工厂、乡镇企业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水污染更为严重。淮河、海河和辽河是我国受污染最重的河流。 三、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 1、供水紧原因: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解决方法: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喷灌技术是农业节水及增产的重要措施。) 2、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3、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功能: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 4、防治水污染。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p12—p19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陆地区)。 2、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六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可供开垦的土地已为数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中图版

初一地理上册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 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1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水平着的,以赤道为分界线,分为北、南半球。)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 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 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中国的位置:所在半球: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领土四端: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北纬53度)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卷

上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第1.2章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图例表示高速公路的是:() 8848 A B C D 2、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行政中心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浙江省――杭州市 B、广东省――深圳市 C、台湾省――台北市 D、湖北省――武汉市 3、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 A、曾母暗沙 B、帕米尔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4、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热带 5.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区中最西的是( ) A. 新疆 B. 贵州 C. 广东 D. 台湾 6、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 海南岛 B. 青藏高原 C. 漠河 D. 吐鲁番盆地 7. 与我国以黑龙江为界的邻国是( ) A. 朝鲜 B. 韩国 C. 阿富汗 D. 俄罗斯 8. 下列省级行政区以河流作为简称的是( ) A. 湖北省 B. 湖南省 C. 四川省 D. 安徽省 9. 下列属于孔圣人的故乡山东省轮廓的是( )

A B C D11. 下列图示中民族 10、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多少千米()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4、5万千米 D、6378千米 11.为朝鲜族的是( ) 12. 下面地区,省级行政单位正确的( ) A 辽宁 B 山东 C 云南 D台湾 13. 读我国主要河流干流形状图, 叙述名字正确的是( ) A 1、黄河 B 2、西江 C 3、长江 D 4、黑龙江 14. 东西半球以哪一组经线圈划分( ) A. 20o E和160o W组成的经线圈 B. 20o W和160o E组成的经线圈 C. 0o E和180o组成的经线圈 D. 20o和160o组成的经线圈 极昼和极夜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根据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回答问题: 15. 每年6月份会出现持续24小时白昼现象的是( ) A. 赤道附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 C. 南极周围 D. 北极周围 16. 这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赤道 B. 23.5o N C. 23.5o S D. 66.5o N 17. 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B麦哲伦 C 魏格纳 D 郑和 18.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A. B. C. D.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中图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得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与赤道;了解经线、纬线得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得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得艰难历程,培养学生得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得精神,形成正确得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得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得大小;经纬线得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得含义;经纬度得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就是什么样得?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您们知道地球就是什么形状得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就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得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瞧到地球得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得形状与大小就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得形状与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就是平得,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得一口巨大得锅,您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得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就是圆得,大地就是平得。随着人们活动范围得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就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得航船,先瞧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得影子边缘总就是弧形得。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得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瞧帆船到发生月食瞧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得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就是球体得假想。为了证实这样得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得另一端去瞧瞧,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得航行。您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得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著名得就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得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得故事。 总结:麦哲伦得环球航行得巨大意义就就是充分得证明了地球得形状就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得认识情况又就是怎样得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瞧到完整得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就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得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得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得现象到真理得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得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得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得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得态度与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得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就是球型得,那么她就是不就是真得就是一个标准得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得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得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得大小。大家瞧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 5C图地球得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得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得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精确得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得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就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得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得地球来比,还就是微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第一章 1.两极:地轴穿过的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赤道: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 4.(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地球上有哪五带?答: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23.5度)和北极圈6 6.5度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5..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6.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判读:(1)一般表示方向。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方向。(2)指向标表示方向。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通常指向北方。(3)经纬网表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形式:(1)线段式;(2)数字式;(3)文字式。(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尽,范围越小。) 9.按内容分: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如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和专题地图(如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资源分布图等)。 10.地图新成员:遥感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等 11.(1) 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它们的计量单位都是米。 12.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高、度和起伏大,海拔500米以上)、高原(外围陡内部和缓,海拔500米以上)、丘陵(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高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13.. [▲表山峰(顶);等高线重合表断崖;山脊与山谷的判读:指低的是山脊,指高的是山凹(山谷);鞍部指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 1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低平原;黄、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颜色越深则越高);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 第二章 15.我国地理位置?答:(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

七下地理知识点整理(中图版)

七下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气候、矿产、生物、水、海洋资源 等。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些)两大类,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 2、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 3、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 2.5%。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 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陆地上的淡水 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由于人口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5、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状况,首先要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解决水资源空 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修建水库。 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地少,难利用土地 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7、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常见的有: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耕地、林 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9、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和南北方的差异。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 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都是著名的畜种)(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 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种植业: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东南;渔业: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 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10、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11、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2、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我国的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被称为“乌金三角”。 1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14、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已经 建成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 其中,鞍山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15、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1)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沈阳、大连、鞍山 (2)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城市:北京、天津、唐山 (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 海 16、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表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17、我国目前初步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目前,我国共有53个高新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北京中关村。 18、现代交通运输的五种形式及其特点: (1)铁路:我国最重要的长距离运输方式,运量大,速度快,运价低。 (2)公路:最灵活的运输方式,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中国地图版】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概念: 地轴: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 两极:地轴穿过的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赤道: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 纬线: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特点:无数条,呈东西方向,形状为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特点:无数条,呈南北方向,形状为半圆。 2.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别是怎样划分的?P9 答:以20o W和160o 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一天);地球公转周期:一年。 5.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什么地理意义?(P11-12三点) 答:(1)产生昼夜更替;(2)产生时差;(3)使地球发生形变。[经度每相差15o,时间相差1小时。] 6.二分二至: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 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7.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四季?[或问:地球公转有何地理意义?](P13) 答:由于地球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各地在一年中不同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从而形成了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温和的春季和秋季。[产生四季更替;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8.地球上有哪五带? 答: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9.地图上的方向有几种表示方法?分别如何判读?(P18) 答:(1)一般表示方向。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方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最大周长4万千米(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地球卫星照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经线和纬线: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圆半圆 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相等(20000千米)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相互平行相交于极点 特殊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经度纬度 划分起点0°经线(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0°纬线(赤道)(基多赤道 纪念碑) 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 为南纬 数值范围0°—180°0°—90° 表达方式W或E N或S 半球划分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0°-160°E)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有0°的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 7. 判断半球位置: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 8.地球的自转方向: 下列图示地球自转方向错误的是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所以D选项表示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9.五带的划分:(不同纬度的地区,受太阳照射的不同,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也不同) 温度带范围气候特点地理现象 热带南北回归线间终年炎热太阳直射 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四季分明无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间四季分明无 北寒带北极圈以内终年严寒极昼、极夜 南寒带南极圈以内终年严寒极昼、极夜 10.高中低纬的划分(1)低纬:0°-30°(2)中纬:30°-60°(3)高纬:60°-90° 二、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4)户外定向:利用太阳、利用北极星、利用指南针(红色指针指示南方)、利用手表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 比例尺范围内容举例 大小详细图F北京动物园 小大简略图H中国地图 三、地形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 在复习地理资料过程中,还要求我们七年级同学掌握有效识记和复习的方法,科学地进行复习,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这是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一) 地球和地图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率船队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 千米;地球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固定不动,上端的交点代表北极,下端的交点代表南极。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 (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 圆。 (2)经度:0 180 0 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0 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纬线: (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经纬线长短比较) (2)纬度:0 90 0 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 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 S。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赤道标志。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中图版(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 1、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中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为三大高原、三大盆地,海拔1000 2000米。第三级阶梯为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 2、西高东低的地势,非常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这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极为有利。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中图版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计划

七下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德庆县官圩中学 时间过得真快,又一个新年过去了,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2、3、4、5、6、班地理教学,我将从以下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这个学期得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得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得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得读图、识图以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对地理学科基础内容有了一定得了解。从上个学期成绩来瞧,整体上每个班都考得不错。但有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得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读图、识图得能力欠缺,没有达到应有得水平。对于平时表现良好,成绩突出得同学我将继续鼓励,而对于学困生我将与她们多交流,发现闪光点多鼓励,在课后多辅导。我将本着认真,严谨得教学态度开展本学期教学工作,在新得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得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4章。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主要学习我国得各种资源与经济发展得关系,其中包括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与农业,从矿产资源入手引出工业生产了解我国工业得发展趋势,还有交通运输对经济得影响。第五章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由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与饮食得影响,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得影响,学习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三界内容组成,就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得最后一章,也就是前面四章知识得延伸与归纳。通过此节学生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得影响,还有培养学生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得意识。第六章认识我国得区域;本章节就是在学生具备地理基础知识得基础上学习得,涉及中国分区地理知识,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得划分依据与内部特征,通过本章得学习,可为以后具体得学习中国不同尺度得区域奠定基础。,认识我国北京、台湾、四川、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几个特殊地域得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等,学会分析一个区域得地域特征。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学生得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了解地理单元得知识。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这样得教学目标与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数据得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得储备。同时,在本学期得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得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地理能有一个系统得了解与掌握,也为她们今后地理知识得学习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得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得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得课堂学习氛围。 四、教学进度表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笔记归纳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古代(凭直觉):盖天说—新盖天说—浑天说; ②近代(观察):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③现在(测量计算):航天事业发展,卫星拍摄的照片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 3、由“站得咼,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6) 1、地球仪的概念: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2、地轴——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P8)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 ?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 ?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 ?方向指示东西

方向。—

3、 (3) 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 N 表示;赤道以南为 南纬,习惯上用S 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 S 和90° No (4)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 ~30° 中纬度:30° ~60° 高纬度:60° ~90° (5)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 于北半 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 (1) 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2) 经线的特点: A ?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 ?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 ?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 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 E ”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 W 为代号。 (4) 经线圈: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 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 经。(例:20° W 和160° E 组成经线圈;20 ° E 和160° W 也组成经线圈) (5) 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 W ffi 160° 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 半球的界限。20° W 以东到160° E 为东半球。20° W 以西到160° E 为西半球。 (切记:0° --20 ° W 虽为西经,但是处于东半球;160° E ―― 180°虽为东经, 但是西半球。) 3、经纬网定位: ( 特点:热带一一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一一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P11) 四、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范围: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1、 66.5 23.5 23.5 23.5 66.5 O O O O O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矿产资源) 2.淡水资源:存在形式: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 3.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布不平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 ◆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 游较稳定的流量。 ◆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1)最严重地区:华北——地多谁少,人口城市密集,需水量大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往华北、西北。(目标)P7图E (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至天津和北京。(可调水量最大) (2)中线: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自流供水至北京和天津 (3)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至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水质最好) 节水措施:农业用水:喷灌,滴灌,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污水达标排放,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