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反馈型运放

电流反馈型运放
电流反馈型运放

电流反馈型运放之【1】

刚开始使用电流反馈型运放时,总会从资料上看到这样的信息:电流反馈型运放直流特性不好,适合放大高频的交流信号;带宽不因频率增加而减小,也就是没有增益带宽积的概念;再深一点,CFB运放的反馈电阻需为恒定的值。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看过很多英文应用手册。但看完之后,总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终有一天,认真推导了电流反馈运放传递函数后恍然大悟,从理论上明白了电流反馈运放的原理。现在整理总结一下我的学习过程,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们开始研究电流反馈型CFB运放就从下面这个原理框图开始。

首先,CFB运放的输入端不是电压反馈型放大电路的差分输入端,而是一个从V+到V-输入端的一个增益为的跟随电路,这个增益非常接近于1,实际约为0.996或更高的值,但肯定小于1.00。(如下图

所示的CFB与VFB输入级的对比)这个跟随输入极有一个输出电阻

Ri,理论上这个电阻应该等于0,但实际上为几欧到几十欧的水平。用于反馈的误差电流信号就从Ri上流过从V-端口流出或流入。关于CFB运放的输入级以后会专门拿出一小节来分析,且耐心等待。这里只要理解为电流反馈运放的输入级是一个从V+至V-的跟随器就好了。

(a)VFB运放输入级 (b)CFB运放输入级

误差电流通过镜像到第二级的增益阻抗Z(s)上形成电压。注意,CFB运放的第二级不是电压增益G,而是互阻增益Z(s)。这是因为运放的输出是电压,而误差信号是个电流,只有通过互阻抗来实现I-V 变换。Rg和Rf是用于设定增益的反馈网络电阻。与VFB运放很相似,很好理解。

电流反馈型CFB运放之【2】

上一小节从CFB运放的原理框图解释了CFB的内部原理。这一小节我们就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推导一下CFB运放的传递函数,从而揭示为什么CFB运放为什么需要固定反馈电阻的值。

还是看着下面的图,请拿出笔来纸来,如果想真正搞明白电流反馈运放的传递函数公式,明白的像电压反馈运放那样的话,一定拿出笔来,一步一步的推导。

(1)对V-输入端建立KCL方程,可得下式,这一步很容易理解。

对方程进行整以,乘以Rf,并移相把V-移到右边,得到方程式1:

(方程式1)

(2)又由于V+输入端到V-输入端是一个增益为,输出阻抗为Ri的跟随电路。可以得到V-输入端的电压值:

(方程式2)

(3)又由于运放的输出电压等于,误差电流Ierr乘以第二级的互阻抗:

这样我们得到下面的误差电流的表达式:

(方程式3)

(4)将方程式2和方程式3代入方程式1得到下式:

(5)对上式进行整理得出Vo/V+, 即电流反馈CFB运放的闭环增益:

到了上面的这一步,推导成功了一大半了。请再耐心的分析一下,我们用CFB理想模型来简化上式:其中,Ri=0。则上式就可以简写为:

其中为外部电组网络构成的电压反馈系数。之所以这样写是方便与电压反馈型运放进行对比。到这里,我们可以放下笔,仔细端详一下这个公式,并联想一下VFB运放的传递函数,还没看出门道,那就再看看。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电流反馈型CFB运放之【3】

这一小节我们将回顾电压反馈型运放的传递函数的特性,并与电流反馈CFB运放的传递函数与相对比。最后阐述VFB运放存在增益带宽积GBW的根本原因。且向下看:

我们先回顾一下电压反馈型运放的传递函数,也就是闭环增益:

其中第二步到第三步的变化就是将分子分母同进除以AF,(AF也称之为放大电路的环路增益)。我们将VFB运放的闭环增益方程与CFB运放的闭环增益方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仔细端详上面的式子,分子上都一样,不同的是分母上的部分。我们把VFB的分母中的AF称之为环路增益,也是我们管他们叫这个,而是他们本来就是环路增益。因此CFB运放的Z(s)/Rf,也就是CFB运放的环路增益loop Gain。

下面我们就仔细分析一下运放的环路增益,并揭示VFB运放的增益带宽积的本质。记得在大学学模电时,学到VFB闭环增益时,会这样讲,AF相对于1是一个很大的值。因此1/AF的近似为0,则增益就近似等于1/F。也就是外部电阻设定的增益值。但上面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运放的开环增益会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如下图:

因此随着频率的增加开环增益总能下降到与反馈系数1/F的倒数相同的时候。此时的AF=1,并且对于不同的反向系数F(也就是不同的闭环设定增益),使AF=1的频率也不同。此时的闭环增益如下式,看上去,增益下降为设定增益的1/F二分之一了。这一个点就是放大电路的闭环带宽。本质由运放的开环增益随频率上升而下降所决定的。

电流反馈CFB运放之【4】

这一小节我们将深入分析CFB运放的传递函数,并从环路增益出发,阐述CFB运放的带宽与反馈系数F无关。

对于CFB运放的环路增益为Z(s)/Rf,如果我们假设Z(s)在任何频率都是恒定的。只要选定Rf,则CFB运放的环路增益也会是恒定的,如下式:

当然Z(s)也不可能是完全恒定的,它也有像VFB运放开环增益Aol的特性,如下图是电流反馈运放的互阻抗的曲线。只是它的主极点频率偏高。当Rf(下图的R2)选定后,环路增益的带宽也就确定了,不会随着反馈系数F的改变而改变。

OA-31

因此,我们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CFB运放的带宽不随增益而改变这一问题了。本质原因就是,CFB运放的带宽不是由运放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F与开环增益Z(s)所决定。而只是由反馈电阻Rf和开环增益阻抗所决定。

在第2小节里我们为了便于分析将负向输入端V-的电阻Ri假设成理想的0欧。这一假设便于分析,但并不能反应事实。因此,现在我们再把Ri考虑进去。刚CFB运放的环图增益就表示为:

因此,前面提到的要使CFB运放的带宽恒定,需要将Rf设定为恒定的值。实际情况是将下式设定为常数: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不同增益下,需要设置不同的Rf值,并且增益越高,反馈电阻Rf值选取的越低。如下图是THS3001运放在不同增益下的推荐电阻值:

电流反馈型运放之【5】

在接下来的小节里,主要写一下电流反馈型运放独特的地方。第一个独特的地方要说它的输入级。对从模电课本学习过运放知识的同学都知道,运放的输入级是差分输入电路。而电流反馈型运放的输入级刚不然,是一个近似跟随器的电路。第一小节中也稍提到过。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输入级的同向输入端(+IN)为第一级Q1的基级,这与电压反

馈运放(VFB)是一样的。但反同输入端(-IN)则不同,它是Q2的射极跟随器输出端。注意:Q2的基级接到Q1射极跟随输出级,它比+IN 电压高一个PN节电压(Q1发射极),它又比-IN端也高出PN节电压(Q2发射极)。这样+IN通过不同管子的两个射极跟随器就到了-IN。这样保

证了两者的电压一致。并具有射极跟随器的优点。弥勒电容小,响应速度快。但-IN由于是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端,因此这一点的阻抗特别小。我们仔细观察(其实也不用太仔细),就会发现电流反馈型(CFB)运放的输入级不是对称结构的。这也就决定了CFB运放的直流特性不会特别好。(注:运放的直流特性好坏,是由输入级的严格对称所决定的)。对于电流反馈型运放的失调电压有两个:一个是输出失调,它定义是在无输入信号时,为了使输出电压为,运放的同向输入端需要加的调零电压。另一个是输入失调,它是指同向输入端(+IN)与反向输入端(-IN)之间的失调电压。这是由Q1与Q2的射极压降不同所决定的。在早期的电流反馈运放中,调零电路是相当复杂的。要针对不同输入端设计不同的调零电路,如下图:有些小复杂吧。

电流反馈型CFB运放之【6】

这一小节来说说电流反馈型运放的另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反馈电阻,这也是与电压反馈型运放最大的不同点之一。本节深入聊聊这个电阻,并给出一组测试结果。

在一些资料中,常给出这样一句话,就是电流反馈型运放的反馈电阻要设成固定值。其实不然!严格来说,应该是把电流反馈型运放的环路增益设成固定值。如下式。关于这公式的推导,在第4小节中有详细的描述

这就要求不同的增益(1+Rf/Rg)下设定不同的Rf的值。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果Rf设定不合适带来的问题。下图就是在不同的增益下,使用固定值的Rf的频谱响应。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不同增益下使用同一固定的Rf的值,会使得频谱响应不平坦。

那么我们就得让Rf随增益动起来,从而得到平坦的频谱响应。这也就是要固定环路增益原因。

为了使增益平坦,我们不得不优化Rf值。其实也都是这样设计的。对于一个固定的增益,如果反馈电阻Rf偏大那会怎样呢?反馈电阻Rf偏大,会带来了个好处,增加带宽,但也带来一个坏处,高频响应不平坦

(peak)。反馈电阻Rf偏小,会降低或消除高频增益不平坦,但也会

降低电路的带宽。这些文字说的太抽象了,还是看看测试结果。下图是LMH6702在增益为2时,不同反馈电阻对应的频谱响应曲线。这一测试结果很好的说明了上面的一段话。

(注:在Rf=270ohm时,频响曲线应该在高频时衰减并平滑的衰减下去,后面的尖峰是由于电路板分布电容的影响。后面小节会详细聊分布电容)

我们同时测量了PCB layout做的很好的OPA653的频响,在合适的Rf 下,带内非常平坦。

电流反馈型CFB运放之【7】

这一小节开始,将介绍电流反馈型运放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大问题:带内频率响应平坦。电流反馈型运放一般都是用在高速放大电路中。在宽带宽电路中的频响平坦度成为主要考量的问题。影响带内平坦的主要原因,除上一小节讲到的环路增益,反馈电阻外。分布电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负向输入端的分布电容,反馈分布电容,负载分布电容等。

对!“分布电容”

这一小节先介绍负向输入分布电容的影响。这个分布电容,主要是由于走线及引脚与地平面或电源平面而形成的电容。初接触高速放大电路的

工程师,可能会想,这么小的分布电容不会引起什么问题吧。但事实上,

它确实能引起问题。下面先看一下运放负相输入端的分布电容在电路中的模型。

Cpi可以等效成负相输入端的杂散电容。先从理论上分析,它将带来两个影响。

1. 它与Rg并联形成新的阻抗Zg=Cpi//Rg。这个Zg可就不再是一

个恒定值了。它将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这将使这个放大电路的增益随频率而增加。因为这个放大电咱的增益为G=1+Rf/Zg,而Zg随频率增加而降低。

2. 我们再回头来看CFB运放的放大电路环路增益,如下式中的Rg

都要换成Zg。这将使得环路增益成为二阶系统。二阶系统哦,放大电路中多可怕的字眼啊。为什么呢?因为,它少则降低放大电路的相位裕度。多则嘛,就是把相位裕度给降低没了。这样放大电路就震荡起来了。总而言之,它将影响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to

电流反馈型CFB运放之【8】

上一小节从理论上分析了CFB运放负向输入端的分布电容的影响。大家可能觉得还是很空洞。下面将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上面的理论。(我总是喜欢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一个问题,然后再用实验来验证。有了实验结果,会让理论更形象,也更让人记忆深刻)。

下面是工程师Michael Steffes用老的CFB运放做的实验结果。它在上一小节的输入电容的位置,分别用0.5pF和5pF的电容做的实验。当负相输入电容为5pF时。带内就非常不平坦了。这个实验被发表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论文上。

同大家一样,我也觉得论文中的曲线很空洞。对分布电容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影响,还是持怀疑态度。我自己用运放的通用评估板

DEM-OPA-SO-1A做了测试。如下图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22194511.html,/DEM-OPA-SO-1A-DEM-OPA-SO-1A-P833.aspx

这块评估板的输入走线下面的地,没有开窗挖掉,因此它与地层形成分布电容。我先测试LMH6702在这块评估板上的频响曲线。然后再把负向输入引脚走线的地层铜皮挖掉。再次测试频响。结果不出所料,高频过冲得到了很大的减弱。如下图。看到了吧,仅仅是负向输入引脚及走线与地平面形成的毛毛雨量级的电容,就成带来这样的影响。因此得出第一个得重要结论,在CFB放大电路PCB layout时,为了降低输入分布电容的影响。要把负向输入引脚及走线下方的地层开窗挖掉。

最后再聊一点,如果CFB运放负向输入引脚的分布电容非常非常小,它一般只会使得高频增益变大。如果这个分布电容变大了这么一点点,它可能会引起相位裕度明显降低,甚至震荡。怎么评估呢,看放大电路对阶越信号的响应,如下图。不多说,一目了然。

电流反馈型CFB运放之【9】

这一小节要说一说反馈电路的分布电容对电流反馈型运放电路的影响。在电压反馈型运放中,常有工程师在反馈电阻的位置再并联一个小电容从而构成一阶滤波器来降低放大电路的噪声。那位看官会问了,能不能给电流反馈型运放也在反馈电阻上并联一个电容来降低噪声呢?答案

是让人失望的,也就是常说的否定的。我们还是先从原理上说明原因。再给出一个测试结果。

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还得再看看环路增益。我们再哆嗦一遍:电流反馈型运放的环路增益为恒定值,恒定值啊。这被称作锁定环路增益。

那么Rf并联电容后的阻抗将变成Zf=Rf//Cf。众所周知,一个电阻与电容并联后将会产生这样的后果。随着频率的升高,Zf会随之下降。这将造成环路增益的变化。再深想一步,它会引起两个问题:

1. 首先,Rf//Cf会引起反馈阻抗的变化从而影响增益。

2. 再者,Rf//Cf随频率增加而减小,由第6节可以知道,如果反馈

阻抗减小,会引起高频过冲。这好像与上一点作用相反。

那么反馈电路中很小分布电容到底有什么影响呢,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

分布电容太小了甚至不足1pF。不会有什么影响吧。但别忘了,电流反

电流反馈运放电路设计

电流反馈运放电路设计 电流反馈放大器不受基本增益带宽积的限制,随着信号幅度的增加,带宽的损失非常小。因为可以在最小失真的条件下对大信号进行调节,这些放大器在非常高的频率下通常都具有优异的线性度。而电压反馈放大器的带宽随着增益的增加降低,电流反馈放大器在很宽的增益范围上维持其大部分带宽不变。 正因为如此,准确地说,电流反馈运放没有增益带宽积的限制。当然,电流反馈运放也不是无限快,其压摆率(Slew Rate)不受内部偏置电流的限制,但受三极管本身的速度限制。对给定的偏置电流,这就容许不用通常可能影响稳定性的正反馈或其方法来获得较大的压摆率。 那么如何构建这些电路呢?电流反馈运放具有一个与差分对相对的输入缓冲器,该输入缓冲器大多数情况下常常是射极跟随器或其它非常类似的电路。正相输入端具有高阻抗,而缓冲器的输出,即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具有低阻抗。相比之下,电压反馈放大器的输入都是高阻。 电流反馈运放的输出是电压,并且它与流出或流入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的电流有关,这由称为互阻抗(transimpedance)的复杂函数Z(s)来表示(图1)。在直流时,互阻抗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并且像电压反馈运放一样,它随着频率的增加具有单极点滚降特性。 电流反馈运放灵活性的关键之一是具有可调节的带宽和可调节的稳定性。因为反馈电阻的数值实际上改变放大器的交流环路的动态特性,所以能够影响带宽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加之具有非常高的压摆率和基于反馈电阻的可调节带宽,你可以获得与器件的小信号带宽非常接近的大信号带宽。在甚至更好的情况下,该带宽在很宽的增益范围内大部分都维持不变。而因为具有固有的线性度,你也可以在高频大信号时获得较低的失真。 如何发现最佳的反馈电阻R F 由于放大器的交流特性部分地取决于反馈电阻,这就让我们能够针对每一个特定的应用“量身定制”放大器。降低反馈电阻的数值将提升环路增益。为了保持稳定性和最大的带宽,在低增益时,反馈电阻要设置为较高的数值;随着增益的上升,环路增益自然降低。如果需要高的增益,可以利用较小的反馈电阻来部分地恢复环路增益。 图1:具有Z(s)和反馈电阻的电路示意图

电流反馈放大器

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s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电流反馈放大器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s 声明: 本文为中国电子网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622194511.html,网友NE5532翻译,在翻译中得到了中国电子网和广大社区网友的帮助,在这里一并致谢。 本文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并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欲索取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原版资料,请查询国家半导体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22194511.html,模拟技术大学栏目。 西南科技大学(SWUST) 江海波(NE5532) 2004-7

电流反馈放大器 1. The Conventional OP Amp (6) 2. Gain Bandwidth Tradeoff (10) 3. Slew-Rate Limiting (13) 4. The Current-Feedback Amplifier (16) 5. No Gain-Bandwidth Tradeoff (22) 6. Absence of Slew-Rate Limiting (25) 7. Second-Order Effects (27) 8. CF Applications Considerations (32) 9. CF Integrators (34) 10. Stray Input-Capacitance Compensation (36) 11. 译注: (37)

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s In their effort to approximate the ideal OP amp, manufacturers must not only maximize the open-loop gain and minimize input-referred errors such as offset voltage, bias current, and noise, but must also ensure adequate band-width and settling-time characteristics. Amplifier dynamic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applications like high-speed DAC buffers, subranging ADCs, S/H circuits, ATE pin drivers, and video and IF drivers (Reference 1) Being basically voltage-processing devices, OP amps subject to the speed limitations inherent to voltage-mode operation, stemming primarily from the stray capacitances of nodes and the cutoff frequencies of transistors. Particularly severe is the effect of the stray capacitances between the input and output nodes of high-gain inverting stages because of the Miller effect which multiplies the stray capacitance by the voltage gain of the stage.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that current manipulation is inherently faster than voltage manipulation. The effect of stray inductances in a circuit is usually less severe than that of its stray capacitances, and BJTs can switch currents much more rapidly than voltages. These technological reasons form the basis of emitter-coupled logic, bipolar DACs, current conveyors, and the high-speed amplifier topology know as current-feedback (Reference 2) For true current-mode operation, all nodes in the circuit should ideally be kept at fixed voltages to avoid the slow-down effect by their stray capacitances. However, since the output of the amplifier must be a voltage, some form of high-speed voltage-mode operation must also be provided at some point. This is achieved by employing gain configurations that are inherently immune from the Miller effect, such as the common-collector and the cascode configurations, and by driving the nodes with push-pull stages to rapidly charge/discharge their stray capacitances. To ensure symmetric rise and fall times, the NPN and PNP transistors must have compa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terns of cutoff frequency . Traditionally, monolithics PNP’s have been plagued by much poorer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ir NPN counterparts. Howev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ruly complementary high-speed processes makes it possible to achieve monolithics speeds that were hitherto available only in hybrid form. t 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feedback topology are best appreciated by comparing it against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OP amp (Reference 3, Reference 4).

反馈控制电路

反馈控制电路 一、自动增益控制(AGC) 1、AGC电路的作用与组成 (1) 作用 当输入信号变化时,保证输出信号幅度基本恒定。包括: ①能够产生一个随输入信号大小而变化的控制电压,即AGC电压(±UAGC); ②利用AGC电压去控制某些级的增益,实现AGC。 (2) 组成——具有AGC电路的接收机框图 2、AGC电压的产生 (1) 平均值式AGC电路 中频信号电压经检波后,除得到所需音频信号之外,还得到一个平

均直流分量。音频信号由RL2两端取出。平均直流分量(反映了输入信号的幅度)从C3两端取出,经低通后,作为AGC电压,加到中放管上去控制中放的增益。

(2) 延迟式AGC电路 V1、R7和C4组成AGC检波电路,运放A为直流放大器,UREF为延迟电平。当输入信号较小时,AGC不起作用。当输入信号较大时,AGC将起作用。可见,该AGC电路具有延迟功能

3、实现AGC的方法 (1) 改变发射极电流IE 正向AGC 反向AGC (2) 改变放大器负载 由于放大器的增益与负载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改变负载就可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 (3) 改变放大器的负反馈深度 通过控制负反馈的深度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6.2 自动频率控制(AFC) 1、AFC的工作原理 2、组成 3、工作原理 4、AFC的应用:调幅接收机中的AFC系统 具有AFC电路的调频发射机一、AFC——电路组成

作用:自动控制振荡器频率稳定 组成:鉴相器、低通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 标准频率fr;输出频率fo;误差电压uD(t) ;直流控制电压 uC(t)。 二、AFC——工作原理 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fo与标准频率fr在鉴频器中进行比较,当fo=fr时,鉴频器无输出,压控振荡器不受影响;当fo≠fr时,鉴频器即有误差电压输出,其大小正比于(fo-fr),经低通滤波器滤除交流成分后,输出的直流控制电压uc(t),加到压控振荡器上,迫使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o与fr接近,而后在新的振荡频率基础上,再经历上述同样的过程,使误差频率进一步减小,如此循环下去,最后fo和fr的误差减小到某一最小值△f时,自动微调过程停止,环路

电压反馈放大器与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区别

1.电压反馈放大器与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区别: 1.带宽VS增益 电压反馈型放大器的-3DB带宽由R1、Rf和跨导gm共同决定,这就是所谓的增益帯宽积的概念,增益增大,带宽成比例下降。同时运放的稳定性有输入阻抗R1和反馈阻抗Rf共同决定。而对于电流反馈型运放,它的增益和带宽是相互独立的,其-3DB带宽仅由Rf决定,可以通过设定Rf得到不同的带宽。再设定R1得到不同的增益。同时,其稳定性也仅受Rf影响。 2.反馈电阻的取值 电流型运放的反馈电阻应根据数据手册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选取,而电压反馈型的反馈电阻的选取就相对而言宽松许多。需要注意的是电容的阻抗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因而在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应谨慎使用纯电容性回路,一些在电压反馈型放大器中应用广泛的电路在电流反馈型放大器中可能导致振荡。比如在电压反馈型放大器我们常会在反馈电阻Rf上并联一个电容Cf来限制运放的带宽从而减少运放的带宽噪声(Cf也常常可以帮助电压反馈型放大器稳定),这些如果运用到电流反馈放大器上,则十有八九会使你的电路振荡。 3.压摆率 当信号较大时,压摆率常常比带宽更占据主导地位,比如同样用单位增益为280MHZ的放大器来缓冲10MHZ,5V的信号,电流反馈放大器能轻松完成,而电压反馈放大器的输出将呈现三角波,这是压

摆率不足的典型表现。通常来说,电压反馈放大器的压摆率在500V每us,而电流反馈放大器拥有数千V每us. 4.如何选择两类芯片 a,在低速精密信号处理中,基本看不到电流反馈放大器的身影,因为其直流精度远不如精密电压反馈放大器。 b.在高速信号处理中,应考虑设计中所需要的压摆率和增益帯宽积;一般而言,电压反馈放大器在10MHZ以下,低增益和小信号条件下会拥有更好的直流精度和失真性能;而电流反馈放大器在10MHZ以上,高增益和大信号调理中表现出更好的带宽和失真度。当下面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时,你就需要考虑一下选择电流反馈放大器:1,噪声增益大于4;2,信号频率大于10MHZ。 编辑本段2.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 1、电流反馈型放大器不能用做积分器 2、电流反馈型放大器在反馈电阻两端不能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消除振荡 3、电流反馈型放大器的输出和反向输入端不能跨接电容 4、电流型反馈放大器的反馈误差量是运放负管脚的电流值,Vout=Zt×In 5、电流型反馈放大器的反馈电阻不能选择过大的值 6、电流型反馈放大器的反馈阻值会影响放大的稳定性和带宽 7、电流型反馈放大器不能用作电压跟随器的接法 8、电流型反馈放大器的压摆率比较高 9、电流型反馈放大器无增益带宽积这一个参数10、电流型反馈放大器的增益和闭环带宽可以分别的设置11、反馈电阻有一个最佳值,既可以保证最大带宽,也可以保证稳定的放大的不振荡。

电压电流反馈控制模式

电压、电流的反馈控制模式 现在的高频开关稳压电源主要有五种PWM反馈控制模式。电源的输入电压、电流等信号在作为取样控制信号时,大多需经过处理。针对不同的控制模式其处理方式也不同。下面以由VDMOS开关器件构成的稳压正激型降压斩波器为例,讲述五种PWM反馈控制模式的发展过程、基本工作原理、电路原理示意图、波形、特点及应用要`氪,以利于选择应用及仿真建模研究。 (1)电压反馈控制模式 电压反馈控制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高频开关稳压电源刚刚开始发展而采用的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与一些必要的过电流保护电路相结合,至今仍然在工业界被广泛应用。如图1(a)所示为Buck降压斩波器的电压模式控制原理图。电压反馈控制模式只有一个电压反馈闭环,且采用的是脉冲宽度调制法,即将经电压误差放大器放大的慢变化的直流采样信号与恒定频率的三角波上斜坡信号相比较,经脉冲宽度调制得到一定宽度的脉冲控制信号,电路的各点波形如图1(a)所示。逐个脉冲的限流保护电路必须另外附加。电压反馈控制模式的优点如下。 ①PWM三角波幅值较大,脉冲宽度调节时具有较好的抗噪声裕量。 ②占空比调节不受限制。 ③对于多路输出电源而言,它们之间的交互调节特性较好。 ④单一反馈电压闭环的设计、调试比较容易。 ⑤对输出负载的变化有较好的响应调节。 电压反馈控制模式的缺点如下。 ①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动态响应较慢。当输入电压突然变小或负载阻抗突然变小时,因为主电路中的输出电容C及电感L有较大的相移延时作用,输出电压的变小也延时滞后,而输出电压变小的信息还要经过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补偿电路延时滞后,才能传至PWM比较器将脉宽展宽。这两个延时滞后作用是动态响应慢的主要原因。 ②补偿网络设计本来就较为复杂,闭环增益随输入电压而变化的现象使其更为复杂。 ③输出端的LC滤波器给控制环增加了双极点,在补偿设计误差放大器时,需要将主极点低频衰减,或者增加一个零点进行补偿。 ④在控制磁芯饱和故障状态方面较为麻烦和复杂。 改善及加快电压模式控制动态响应速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带宽,以保证其具有一定的高频增益。但是这样容易受高频开关噪声干扰的影响,需要在主电路及反馈控制电路上采取措施进行抑制或同相位衰减平滑处理。另一种是采用电压前馈控制模式。电压前馈控制模式的原理图如图1(b)所示。用输入电压对电阻、电容(Rt、Ctt)充电,以产生具有可变化的上斜坡的三角波,并且用它取代传统电压反馈控制模式中振荡器产生的固定三角波。此时输入电压变化能立刻在脉冲宽度的变化上反映出来,因此该方法明显提高了由输入电压的变化引起的动态响应速度。在该方法中对输入电压的前馈控

运放反馈电容的作用

■ 在相同工艺和功耗下,电流反馈型运放比电压反馈型运放的FPBW 更 高、失真更小 ■ 电流反馈型运放的反向输入阻抗低、同相输入阻抗高 ■ 电流反馈型运放的闭环带宽仅由内部主导极点电容C p 和外部反馈电阻 R 2决定,而与增益设置电阻R 1无关 图1.17 电流反馈型运放的特性总结 1.4 运放反馈电容的作用 在这里,需要给出噪声增益的定义。噪声增益是一个统计量,与运放的输入终端相连的小振幅噪声电压源经过放大电路后,在输出端测量得到的放大程度即为噪声增益。运放的输入电压噪声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模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直流噪声增益也可以用于将输入电压偏移(或者运放的其他输入误差源)反映到输出端。 噪声增益不同于信号增益。如图1.18所示,给出了反向和同相模式下的噪声增益和信号增益原理及对比。可以发现,在同相模式下,噪声增益等于信号增益;然而,在反向模式下,噪声增益不变,但是信号增益是–R 2/R 1。在此结构中,电阻作为反馈器件,可以对网络产生反作用。 信号增益211R R =+ 信号增益21R R ?= 噪声增益211R R =+ 噪声增益211R R =+ 对于VFB 运放:闭环BW= u CL f f G = 图1.18 反相和同相模式下的噪声增益和信号增益比较 如图1.19所示是噪声增益的另外两种结构图,在这种结构模式中,通过在运放的输入端增加一个电阻R 3,使得噪声的增益能够与信号增益相独立,即在信号增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噪声增益可以保持不变。一般互补运放在低噪声增益情况下不稳定,而通过采用这种技术结构后,可以起到稳定互补运放的作用,但是,此项技术也会使得对输入噪声和偏移电压的敏感性相应地增加。 单位增益带宽频率 噪声增益

DCDC电流反馈

DCDC电流反馈 电流模式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采样Nmos管的正向压降,(或者用一个采样电阻和他串联),这个采样电压经过电流采样放大器后就得到电压斜坡,即电压越大,斜坡越大;电压越小,斜坡越小;(这个怎么有点类似于电压前馈的作用)。PWM比较器的另一个引脚接误差放大器的输出; 注意上面是一个锯齿波,因此从P管才电流,只有D的时间导通,所以是锯齿波不是三角波。另外还要在加上Vramp,这个会改变,电压变化的斜率。保持稳定。 当斜坡电压达到控制电压是,PWM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从而将上管关闭,进而减小上管导通的时间,从而减小电流流过的大小; 从这个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到,这个过程中LC二阶网络不参与整个环路,因此电感L并不存在于二阶滤波网络中,就已发挥控制作用了。所以这个电流反馈的网络控制形式和电压反馈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电流环路中,没有了LC二阶的谐振点; 电感/开关管的斜坡电流和PWM比较器的输入电压斜坡成比例,因此电压和电流可以相互转换; 次谐波不稳定的发生条件:占空比接近或者大于50%,变换器工作在CCM模式,通常在最小输入电压时,尽力排除发生次谐波不稳定的可能性; 增益图中有个莫名的尖峰,这就是次谐波不稳定所导致的。这一点远大于穿越频率。 从电路上分析:那么需要引入的就是foundamentals of power eclectrics chapter 11.

那么之所以选择上面的电流模式分解, 第一步是说明在电流连续模式,且稳定的模式下,是怎么的情况,得到斜率和占空比的关系;第二步是说明在电流连续的模式,且不稳定的模式下,是怎么情况,由于电流反馈是在电流不稳定有扰动的情况下,那么就是在第二种情况下,所以要求D小于0.5; 所以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如果在电压输输出高的情况下,比如1.6V的时候,可能出现 不稳定的情况,通常电压都是在低压的情况0.9,1.8v,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电流反馈型运放

电流反馈型运放 刚开始使用电流反馈型运放时,总会从资料上看到这样的信息:电流反 馈型运放直流特性不好,适合放大高频的交流信号;带宽不因频率增加而减小,也就是没有增益带宽积的概念;再深一点,CFB运放的反馈电阻需为恒定的值。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看过很多英文应用手册。但看完之后,总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终有一天,认真推导了电流反馈运放传递函数后恍然大悟,从 理论上明白了电流反馈运放的原理。现在整理总结一下我的学习过程,希望对 大家有用。 我们开始研究电流反馈型CFB运放就从下面这个原理框图开始。 首先,CFB运放的输入端不是电压反馈型放大电路的差分输入端,而 是一个从V+到V-输入端的一个增益为的跟随电路,这个增益非常接近于1,实际约为0.996或更高的值,但肯定小于1.00。(如下图所示 的CFB与VFB输入级的对比)这个跟随输入极有一个输出电阻Ri,理 论上这个电阻应该等于0,但实际上为几欧到几十欧的水平。用于反 馈的误差电流信号就从Ri上流过从V-端口流出或流入。关于CFB运 放的输入级以后会专门拿出一小节来分析,且耐心等待。这里只要理

解为电流反馈运放的输入级是一个从V+至V-的跟随器就好了。 (a)VFB运放输入级 (b)CFB运放输入级 误差电流通过镜像到第二级的增益阻抗Z(s)上形成电压。注意,CFB 运放的第二级不是电压增益G,而是互阻增益Z(s)。这是因为运放的输出是电压,而误差信号是个电流,只有通过互阻抗来实现I-V变换。 Rg和Rf是用于设定增益的反馈网络电阻。与VFB运放很相似,很好理解。 ?上一小节从CFB运放的原理框图解释了CFB的内部原理。这一小节我们就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推导一下CFB运放的传递函数,从而揭示为什么CFB运放为什么需要固定反馈电阻的值。 还是看着下面的图,请拿出笔来纸来,如果想真正搞明白电流反馈运放的传递函数公式,明白的像电压反馈运放那样的话,一定拿出笔来,一步一步的推导。

反馈电路详解

第六章反馈放大电路 第一节反馈的概念和分类 1. 反馈的基本概念 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 1.1 反馈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反馈是指把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用一定的方式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以影响输入电量的过程。 1.2 反馈的基本类型反馈的分类: ( 1)反馈产生的途径: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2)反馈信号: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反馈信号中只含有直流分量的称为直流反馈,反馈信号中只含有交流分量的称为交流反馈。 3)反馈的作用效果:负反馈与正反馈 反馈信号X F送回到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X I 共同作用后,使净输入信号X ID比没有引入反馈时减小,有X ID=X I -X F, 称这种反馈为负反馈;另一种是使净输入信号X ID比没有引入反馈时增加了,有 X ID=X I- X F,称这种反馈为正反馈。 反馈极性的判定——瞬时极性法, 步骤: (1)首先在基本放大器输入端设定一个递增( 或递减) 的净输入信号, (2)在上述设定下, 推演出反馈信号的变化极性。 (3)判定在反馈信号的影响下, 净输入信号的变化极性。若该极性与前面设定的变化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若相同, 则为正反馈。 (4)反馈的信号取样的方式: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a) 电压反馈反馈信号是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即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称为电压反馈, (b) 电流反馈如果反馈信号是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即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正比,称为电流反馈,。 (c) 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的方法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时,常用“输出短路法”,即假设负载短路 ( R L=0),使输出电压 v o=0,看反馈信号是否还反馈信号还存在。若存在,则说明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不存在了,则说明反馈信号不是与输出电压成比例,而是和输出电流成比例,是电流反馈。 判定方法之二——按电路结构判定:在交流通路中, 若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反馈网络的取样端处在同一个放大器件的同一个电极上, 则为电压反馈;否则是电流反馈。

运放的失调电流与失调电压

运放的失调电流与失调电压 先来介绍下失调电流与电压 如果运放两个输入端上的电压均为0V,则输出端电压也应该等于0V。但事实上,输出端总有一些电压,该电压称为失调电压VOS。如果将输出端的失调电压除以电路的噪声增益,得到结果称为输入失调电压或输入参考失调电压。这个特性在数据表中通常以VOS给出。VOS被等效成一个与运放反相输入端串联的电压源。必须对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施加差分电压,以产生0V输出。 VOS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漂移,漂移的大小随时间而变化。漂移的温度系数TCVOS通常会在数据表中给出,但一些运放数据表仅提供可保证器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安全工作的第二大或者最大的VOS。这种规范的可信度稍差,因为TCVOS可能是不恒定 的,或者是非单调变化的。 VOS漂移或者老化通常以mV/月或者mV/1,000小时来定义。但这个非线性函数与器件已使 用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例如,老化速度1mV/1,000小时可转化为大约3mV/年,而不是9mV/ 年。老化速度并不总是在数据表中给出,即便是高精度运放。 理想运放的输入阻抗无穷大,因此不会有电流流入输入端。但是,在输入级中使用双极结晶体管(BJT)的真实运放需要一些工作电流,该电流称为偏置电流(IB)。通常有两个偏置电流:IB+和IB-,它们分别流入两个输入端。IB值的范围很大,特殊类型运放的偏置电流低至60fA(大约每3μs通过一个电子),而一些高速运放的偏置电流可高达几十mA。 单片运放的制造工艺趋于使电压反馈运放的两个偏置电流相等,但不能保证两个偏置电流相等。在电流反馈运放中,输入端的不对称特性意味着两个偏置电流几乎总是不相等的。这两个偏置电流之差为输入失调电流IOS,通常情况下IOS很小。

电流反馈运放的一些问题

电流反馈运放大器工作原理的问题 问:与普通运放相比,我不太明白电流反馈运放如何工作?我听说电流反馈运放带宽恒定,不随增益变化而改变,那是怎么实现的?它与互阻放大器是否一样? 答:在考察电路之前,我们先给电压反馈运放(VFA)、电流反馈运放(CFA)和互阻放大器这三个概念下定义。顾名思义,电压反馈是指一种误差信号为电压形式的闭环结构。传统运放都用电压反馈,即它们的输入对电压变化有响应,从而产生一个相应的输出电压。电流反馈是指用作反馈的误差信号为电流形式的闭环结构。CFA其中一个输入端对误差电流有响应,而不是对误差电压有响应,最后产生相应的输出电压。应该注意的是两种运放的开环结构具有相同的闭环结果:差动输入电压为0,输入电流为0。理想的电压反馈运放有两个高阻抗输入端,从而使输入电流为0,用电压反馈来保持输入电压为0。相反,CFA 有一个低阻抗输入端,从而使输入电压为0,用电流反馈来保持输入电流为0。互阻放大器的传递函数表示为输出电压对输入电流之比,从而表明开环增益 Vo/Iin用欧姆(Ω)表示。因此,CFA可称作互阻放大器。有趣的是,利用VFA 闭环结构也可构成互阻特性,只要用电流(如来自光电二极管的电流)驱动低阻求和节点,就可产生一个电压输出,其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阻的乘积。更有趣的是,既然理想情况下,任何一个运放应用电路都可以用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来实现,那么用电流反馈也能实现上面的I V变换。所以在用互阻放大器这一概念时,要理解电流反馈运放与普通运放闭环I V变换电路之间的差别,因为后者也可表现出类似的互阻特性先看VFA的简化模型(见图1),同相增益放大器电路以开环增益A(s)放大同相放大原理图 波特图图1 VFA的简化模型差模电压(VIN+-VIN-),通过RF和RG构成的分压电路把输出电压的一部分反馈到反相输入端。为推导出该电路的闭环传递函数VO/VIN+,假设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为0(输入阻抗无穷大);两个输入端民位近似相等(接成负反馈且开环增益很高)。这样可得: VO=(VIN+-VIN-)A(s),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对例题3.8设计的双闭环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仿真时间10s 。具体要求如下: 在一个由三相零式晶闸管供电的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已知电动机的额定数据为:60=N P kW , 220=N U V , 308=N I A , 1000=N n r/min , 电动势系数e C =0.196 V·min/r , 主回路总电阻R =0.18Ω,变换器的放大倍数s K =35。电磁时间常数l T =0.012s,机电时间常数m T =0.12s,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i T 0=0.0025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n T 0=0.015s 。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U n * )N =10V,调节器ASR ,ACR 饱和输出电压U im * =8V,U cm =7.2V 。 系统的静、动态指标为:稳态无静差,调速范围D=10,电流超调量i σ≤5%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n σ≤10%。试求: (1)确定电流反馈系数β(假设起动电流限制在1.3N I 以内)和转速反馈系数α。 (2)试设计电流调节器ACR.和转速调节器ASR 。 (3)在matlab/simulink 仿真平台下搭建系统仿真模型。给出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过程中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不限幅与限幅时的仿真波形(包括转速、电流、转速调节器输出、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输出),指出空载起动时转速波形的区别,并分析原因。 (4)计算电动机带40%额定负载起动到最低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n 。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5)估算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时间,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6)在5s 突加40%额定负载,给出转速调节器限幅后的仿真波形(包括转速、电流、转速调节器输出、转速调节器积分部分输出),并对波形变化加以分析。

最新运算放大器设计总结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参数 1. 开环电压增益A OL 不带负反馈的状态下,运算放大器对直流信号的放大倍数。电压反馈运算放大器采用电 压输入/电压输出方式工作,其开环增益为无量纲比,所以不需要单位。但是,数值较小时,为方便起见,数据手册会以V/mV或V/ yV代替V/V表示增益,电压增益也可以dB形式表示,换算关系为dB = 20 xiogAVOL。因此,1V/ ^V的开环增益相当于120 dB,以此类推。该参数与频率密切相关,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相位也会发生偏移。 对于反向比例放大电路,只有当AOL >> R+Rf时,Vo=-Rf/RVi才能够成立。 Frequency (Hz) 2. 单位增益带宽B1 (Gain-Bandwidth Product) 开环电压增益大于等于 1 (OdB )时的那个频率范围,以Hz为单位。它将告诉你将小 信号(?土100mV )送入运放并且不失真的最高频率。在滤波器设计电路中,假定运放滤波器增益为 1V/V,则单位增益带宽大于等于滤波器截止频率f cut-off x 100。 3.共模抑制比CMRR 差分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比,CMRR=|Ad/Ac|。共模输入电压会影响到 输入差分对的偏置点。由于输入电路内部固有的不匹配,偏置点的改变会引起失调电压改变, 进而引起输出电压改变。其实际的计算方法是失调电压变化量比共模电压变化量,一般来说CMRR= △ Vos/ △ Vcom , TI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定义为CMRR= △ Vcom/ △ Vos。在datasheet中该参数一般为直流参数,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CCMMDN-MODE REJECTION RATIO vt. FREQUENCY 4. 输入偏置电流Ibias 输入偏置电流被定义为:运放的输入为规定电位时,流入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平均值。记为IB。为了运放能正常的工作,运放都需要一定的偏置电流。IB=(IN+IP)/2。 当信号源阻抗很高时,就必须关注输入偏流,因为如果运放有很大的输入偏流,就会对信号源构成负载,因而会看到一个比预想要低的信号源输出电压,如果信号源阻抗很高,那 么最好使用一个以CMOS或者JFET作为输入级的运放,也可以采用降低信号源输出阻抗的方法,就是使用一个缓冲器,然后用缓冲器来驱动具有很大输入偏流的运放。 在双级输入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对失调电流进行调零的方法,就是使从两个输入端看到的阻抗相互匹配。在CMOS和JFET输入电路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失调电流不是问题,也没有必要进行阻抗匹配了。 5. 输入失调电流Ios 当运放的输出端置于规定电位时,流入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之差的绝对值。 I OS=|IN-IP| 6. 电源抑制比PSRR 电源电压的改变量与由此引起的输入失调电压改变量之比的绝对值,单位是dB。对于双电源运放,PSSR= △ V cc士/ △ V os士。PSSR随着频率的增加而下降。开关电源产生的噪声频率从50kHz到500kHz或更高,在这些高频下,PSSR的值几乎为零,所以,电源上的 噪声会引起运放输出端上的噪声,对此必须使用恰当的旁路技术。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地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设计》论文 院(系)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理论设计与实际要求相差较大的现象,利用matlab/simulink 仿真平台对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论设计结果进行仿真;通过系统仿真以灵活调节各项参数,从而获得理想的设计结果;实践表明,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强度。 关键词:直流调速 理论设计 系统仿真 一、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论设计 1.1 系统组成及要求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装置供电,基本参数如下: 1、直流电动机:额定转速nN = 1200 r/min ,额定电压UN = 220V ,额定电流IN = 180A ,电动势系数Ce = 0.196V ·min/r ,电流允许过载倍数 λ =1.25;电动机电枢电阻Ra = 0.2Ω,回路总电感L = 20 mH ; 2、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Ks = 36; 3、电枢回路总电阻:R = 0.6 Ω; 4、机电时间常数:Tm = 0.22 s 。 设计要求:(1)稳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σi ≤5%,启 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 n ≤10%; 1.2、 电流调节器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 (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s T 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 s T s 0017.0=;(2)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oi T 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3.33ms ,为了基本滤平 波头,应该有 ms T oi 33.3)2~1(=,因此取 s T oi 002.0=;(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 i T ∑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s T T T oi s i 0037.0=+=∑。 图1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 图2转速和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 2、确定将电流环设计成何种典型系统 根据设计要求:%5≤i σ,而且 1011.80037.0/03.0/<==∑i l T T ,因此设计成 典型I 型系统。 3、电流调节器的结构选择 电流调节器选用比例积分调节器(PI ),其传递函数为

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

资料_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及应用 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及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2信箱(100083) 郭荣祥郭吉祥 北京市英赛尔器件集团(100044)高工 摘要:介绍了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CFA)的原理、特性、应用考虑及典型器件。 关键词: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CFA) 电压反馈运算放大器(VFA) 1 概述 世纪之交,随着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速集成电路的要求不断提高。用电流模技术制造的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CFA)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性能,赢得了电子工程师们的极大关注。CFA与传统的电压反馈运算放大器(VFA)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最主要的特点是CFA的输入级抛弃了差动电路,而采用互补跟随电路,提高了输入级转换速率;CFA的闭环带宽与增益无关,不存在增益带宽积的限制。除了结构设计考虑之外,制造工艺的改进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高速CFA和VFA一般都采用流行的互补双极型(CB)工艺。近年来美国ADI公司推出了最新专利技术——介质隔离超高速互补双极型(XFCB)工艺,促使CFA 器件和应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XFCB与CB工艺相比,器件速度更快,是CB工艺的5倍,供电电源低,仅要求± 6V。功率为CB工艺的1/8,高集成度、小尺寸使XFCB工艺生产的芯片成本与CB工艺相当。用XFCB 工艺生产的CFA(AD8009)转换速率(SR)达到4500V/μs,-3dB单位增益带宽(fu)最小为1000MHz,而用X FCB生产的VFA(AD9632)SR为1200V/μs,-3dB单位增带宽为250MHz,可见 用XFCB工艺制造的CFA可以获得比VFA高得多的性能。对转换速率、大信号带宽要求较高的场合,通常用CFA代替VFA。 2 CFA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CFA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同相输入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其输入信号通过互补射极 跟随器Q1和Q2,直接缓冲输出到反相输入端。由于发射极电阻很小,所以反相输入端阻抗很低(一般为1 0~100Ω)。 图1 CFA的工作原理图 Q1与Q2的集电极驱动电流镜Q3和Q4,该电流镜把反相输入的电流传输给高阻节点T(s),该 高阻节点特性用RT和CP表示。假设给CFA同相输入端加一个阶跃信号,Q1立即把相应的电流输出供给外部反馈电阻,产生一个误差电流I,Q3同时把I加到高阻节点上。高阻节点电压等于电流I乘以等效阻抗RT‖ZC。可见CFA的开环增益T(s)是一个阻抗,而不是VFA中无量纲的开环电压增益A(s),所以CFA也可称为互阻放大器。因为误差电流I不受输入极偏置电流限制,所以理想CFA的SR不受限制,可以非常高。电流镜从电源上取得电流,供给高阻节点。负反馈环路迫使输出达到某个电压值,该电压值使反相输入的误差电流为0。CFA的等效模型和相应的波特图如图2所示。 输入缓冲单元的输出阻抗为RO,输入误差电流为I,运用负反馈原理列出节点方程,可 求得: V OUT V IN =1+R2/R11+jωCPR2(1+R0/R1+R0/R2) 在闭环-3dB带宽f CL 处满足下式:

电压电流反馈系统

技术创新 中文核心期刊《微计算机信息》(嵌入式与SOC)2007年第23卷第10-2期 360元/年邮局订阅号:82-946 《现场总线技术应用200例》 电子设计 1引言 对于调速指标要求不高(D≤20,S≥10%)的小容量直流调速系统来讲,在采用电压负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以电流正反馈补偿控制措施,可以使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接近转速负反馈的性能。因此,对该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讨论就尤为必要。 2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补偿调速控制 原理 由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转速方程可知,在转速不很低时,可忽略电枢两端压降,则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与端电压近似成正比。因此,采用电压负反馈能够代替转速负反馈的作用,而电压的检测显然要比转速检测方便得多,这是由于采用电压负反馈只是用一个起分压作用的电位器作反馈检测元件就可以了。同时在电路中加入电流正反馈补偿控制使系统的性能与原来转速反馈系统基本相同。带电压负反馈和电流正反馈的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带电压负反馈和电流正反馈的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图中,UPE为电力电子变换器,主电路中串入电流取样电阻Rs,由IdRs取电流正反馈信号Ui。另外串接Rs的位置须使 IdRs的极性与转速给定信号Un*的极性一致,而与电压负反馈 信号Uu=γUd极性相反。电压负反馈和转速给定通过输入回路电阻R0引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而电流正反馈通过输入回路电阻R2引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定义电流正反馈系数β为: β=RoRs/R2 式中R0---运放器输入端转速给定和电压负反馈输入回 路电阻; R2---电流正反馈输入回路电阻。 图2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补偿系统的静态结构图 当负载增大而使静态速降有所增加时,电流正反馈信号Ui也随之增大,通过运算放大器使可控硅整流装置控制电压随之增大,进而补偿转速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时电压反馈信号必须经过滤波以后才能引入到运算放大器,因为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输出除了直流分量Ud之外,还含有交流分量,如果把交流分量引入到运算放大器,不但起不到调节作用,而且还会产生干扰,甚至会造成放大器局部饱和,从而破坏系统的正常 工作。其次,本电路适合于小容量调速系统,对于电动机容量较大、电压较高的系统最好改用隔离变压器输出电压反馈信号,使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无直接电的联系,以确保系统能安全地 基于电压电流反馈的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 Stabilityanalysisofvariablespeedsystembasedonvoltageandcurrentfeedback (1.四川大学;2.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申 昕 1,2 周新志 1 SHENXINZHOUXINZHI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电压负反馈和电流正反馈的直流调速控制原理,分析了带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补偿控制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着重分析和讨论了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了全补偿的条件就是系统临界稳定的条件。并且就参数变化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作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电压负反馈;电流补偿;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P202+.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D.C.variablespeedcontrolprinciplebasedonelectriccurrentpositivefeedbackwithvoltagenegativefeedback,analysesthemathematicsmodelofvariablespeedcontrolsystemwithvoltagenegativefeedbackandcurrentcompensate, and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analysisanddiscussionofthesystem’ sstability,provestheconclusionthatconditionofcompletecompensateistheconditionofthesystemcriticalstability.andanalysescomprehensivelytheeffectofwhatthecontrolsystemaccept- edforparameter’ schange.Keywords:voltagenegativefeedback,currentcompensate,stability 文章编号:1008-0570(2007)10-2-0266-03 申昕:讲师硕士研究生 26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