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影响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影响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影响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7), 989-995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2677/ap.2018.87119

The Influence of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on Creativity

Junfang Lai, Guikang Cao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ul. 1st, 2018; accepted: Jul. 16th, 2018; published: Jul. 23rd, 2018

Abstract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refers to all the experience gained by individuals in their contact with other cultur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creativity research and explores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affects crea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gnition, stereotype, realism and archetypal inspiration. Based on the diversity of expe-rience to selectively enhance creativity, future research to overcome the differences in experi-mental tasks and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the lack of a single, but also shou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inspiration, contro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clear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af-fect the creative mechanism to bui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odels.

Keywords

Creativity,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Culture Initiation Paradigm, Stereotype Threat, Prototype

Inspiration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影响

赖俊芳,曹贵康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7月1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23日

摘要

多元文化经验是指个体在与他种文化进行接触时,所获得的所有经验。本文论述了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从认知、刻板印象、实在论信念以及原型启发角度探讨了多元文化经验影响创造

赖俊芳,曹贵康

性的机制。针对多元文化经验有选择性地提高创造性,未来研究在克服实验任务差异化以及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的基础上,还应控制个体差异,从原型启发角度出发,明确多元文化经验影响创造性的内在机制,建构二者的关系模型。

关键词

创造性,多元文化经验,文化启动范式,刻板印象威胁,原型启发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当今社会,一味地模仿和复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无论在哪里,好的新创意和新想法,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得到最大的认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为了寻求新的想法,会前往一个新环境,从新环境中获取不一样的刺激和信息,从而迸发出灵感。在现代社会,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人们将自己出生地或常住地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或国家、民族文化带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中,同时也接触或融合新环境中的生活方式、信仰特征以及民族文化,这就形成了多种行为特征、多种文化出现在同一环境下的新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多元文化(杨晓莉,李卉青,2015)。与之相关联的多元文化经验是指个体在与他种文化的成员或者元素进行沟通接触时,所获得的所有直接或间接的经验(Leung, Maddux, Galinsky, & Chiu, 2008)。这些经验为个体带来了新的创意和想法。比如,乔布斯七个月的印度之旅和多次日本游学经历,让他找到了灵感,从而设计出广受消费者喜爱的苹果手机;海明威游历欧洲各国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开创了他的独特文风(陆冠南,2017)。

随着创造力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创造力发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在多元文化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中,以往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研究者通过考察被试在国外生活、学习或旅居的时间(Lee, Therriault, & Linderholm, 2012),或者采用多元文化经验调查表(MES) (Leung et al., 2008)来测量被试的多元文化经验,考察多元文化经验的丰富程度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多元文化经验启动范式和多元文化学习范式。多元文化经验启动范式通常是寻找具有在国外生活经验的被试,让被试在实验室中回忆并写下自己在国外生活、学习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发生的事件,以及当时自己的想法和感受(Maddux, Adam, & Galinsky, 2010)。按照多元文化经验的概念定义,通过接触不同种族、不同地域文化所获取的经验,也被包含在多元文化经验范畴内。而多元文化学习范式主要是由Leung & Chiu (2010)开发的一种在实验室情境下进行多元文化学习的方法,他们认为,同时向被试呈现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材料将激活相应文化的想法和行为(Chiu et al., 2009)。

2. 多元文化经验可以提高创造性水平

有研究发现国外学习或生活的经历不仅会影响特定领域的创造性,还会影响一般领域的创造性(Lee et al., 2012);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创造性,还能促进集体创造性的流畅性与新颖性水平(Tadmor et al., 2012)。

早期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知名发明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并且有1年移民经历者的创造性思维流畅性得分显著高于无移民经历者(Fee & Gray, 2012),流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得分也显著高于农村对照组。这些研究结果从时间维度上为多元文化经历促进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的新证据,也为

赖俊芳,曹贵康

前人的早期研究提供了可靠性的支撑。

针对有出国经历的人,有研究表明,长期的多元文化经历能显著促进个体创造性,且以认知流畅性的提升最为明显。具体来说,处于二元文化的个体在AUT任务中提供的答案更加新奇,思维风格更加复杂,在工作情境中的创新能力更强(Tadmor et al., 2012)。长期的留学经历能促进个体艺术创造性的提高(Yi, Hu, Scheithauer, & Niu, 2013)。居住在国外的个体与住在国内的个体相比,会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水平。如果个体在国外长期居住过,当启动个体适应国外文化的经历时,能使创造性水平得到暂时的提高。Leung 和Chiu以欧洲裔的美国大学生为被试进行文化启动,结果表明中美文化交替呈现和融合呈现组的被试故事创作的创造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启动在华留学三个月以上学生的中国文化经历,其创造力测验成绩也显著高于未启动组(邓小晴,2014)。有研究发现,居住在国外的个体比居住在国内的个体更能接受多元的外国文化,在解决认知难题上,得分更高(Benet Martinez, Lee, & Leu, 2016),这从认知角度为多元文化促进创造性提供了证据。

除此之外,短期的多元文化经历同样能促进个体创造性水平的提高。有研究显示,创意总监的出国学习经验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催化剂,适当的文化广度和文化距离与创意创新的最高水平相关联,随着文化深度的增加,创新水平在下降,但是也不会呈负相关(Godart, Maddux, Shipilov, & Galinsky, 2015)。具有短期出国经历的被试个体在图画方面的创造性也高于单一文化经验的个体(邓小晴,2014)。甚至,仅仅两周的旅居经历也能显著提高个体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水平(Bloom et al., 2014)。有学者运用顿悟测验、远距离联想测验以及创造性观点生成等多种任务探讨了美国和欧洲的商业管理者与大学生的海外旅居经历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稳定观测到海外旅居经历或旅居文化认同与适应启动能有效促进海外旅居者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探讨海外旅居、计划出国和未曾计划且未出国的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启动条件下创造性思维的差异,发现海外旅居者的创造性思维测验成绩显著优于其他两类被试,且海外旅居时间与创造性思维测验得分呈显著正相关(Lee et al., 2012)。

针对没有出国经历的个体,也有研究发现,多元文化经验的启动能促使被试倾向于对信息进行整体加工,与正确解决创造性问题存在显著正相关(杨阳,2014),还能对言语创造性任务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启动美国文化组被试的AUT任务和编故事任务的新颖性得分显著高于启动中国文化组和控制组(周婷,2012),被启动灵活的多种族身份的多种族被试在RAT任务上的表现明显好于没有被启动的多种族被试和被启动单一种族身份的单一种族被试(Gaither, Remedios, Sanchez, & Sommers, 2015)。有研究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和学习多元文化,结果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水平、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显著提高。不仅如此,更有趣的是,有跨国文化恋爱经历的学生毕业时的创造力表现比没有类似经历的学生出色得多,并且,对于既有过跨文化恋爱经历又有过本国文化恋爱经历的成年人来说,仔细回想一段跨文化恋爱经历在当下所展现出来的创造力水平显著高于仔细回想一段本国文化的恋爱经历(陆冠南,2017),这都为证明多元文化经历能显著提高个体创造性提供了证据。

3. 多元文化经验有选择性地提高创造性

前文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多元文化经验会对创造性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积极影响是有条件的。

对于有在国外生活经验的个体来说,有研究发现在德籍两组被试内和中国籍两组被试内创造性得分均无差异(Yi et al., 2013)。与生活在巴黎的法国儿童相比,香港法国儿童在EPOC的形象发散探索指标上得分则显著更低;与中国儿童相比,拥有双文化经验的巴黎中国儿童在EPOC的形象聚合综合指标上得分显著更高,但在言语和图形各指标方面得分都显著更低(Lau, Cheung, Lubart, Tong, & Chu, 2013)。有出国经验的个体在图画创造性上显著高于单一文化经验个体,但在言语创造力上没有差异,让被试学习多

赖俊芳,曹贵康

元文化,与预期相反,中国文化组被试的创造性成绩显著高于中美文化并置组(邓小晴,2014)。

对于没有在国外生活经验的个体来说,多元文化经验能促进科学发明问题的更好解决,但是对于字谜任务的完成却没有促进作用(石丁宇,刘兰,柯亚,2012)。多元文化的启动能够对言语创造性任务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对图形顿悟问题没有影响,且这种有限的积极影响还依赖于个体对新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多元文化经验中包含有促进创造性任务的原型(周婷,2012)。

这些结果似乎说明拥有多元文化经验对个体的创造性表现存在的积极影响是有选择性的。只有当在国外居住过的个体回顾一个功能性的多元文化经验时,才有助于促进观点的灵活性、增加对潜在的连接和关联的认识以及克服功能固着(Maddux, Bivolaru, Hafenbrack, Tadmor, & Galinsky, 2014)。有研究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被试对异国文化的幵放性不够,多元文化经历对创造性的积极效应总体上受个体的认知闭合需求、人格开放性、同一性识别和整合程度(Tadmor et al., 2012; Tadmor, Hong, Chao, Wiruchnipawan, & Wang, 2012; Viki & Williams, 2014)、及其诱发情绪(Bloom et al., 2014)的调节。其中,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促进效应会因个体认知闭合需求的提高而削弱,因个体人格开放性程度、及其所诱发正性情绪的增强而增强。

所以,想要具体了解多元文化经验对于创造性的影响,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我们在个体差异这个大框架背景下,从刻板印象和实在论信念两个角度入手,进行相应的机制探索和解释。

4. 多元文化经验影响创造性的机制

4.1. 刻板印象

从刻板印象角度来说,个体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接触的文化不同,获取的文化经验也不同,接受的社会评价也有所区别。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的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想法,在判断群体中的个体成员时,刻板印象被概念化为严格坚持对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信念。非洲裔美国人报告说,不管实验条件如何改变,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被他人评判的感觉比白人学生更强烈,Steele和Aronson把这种心理负担称为“刻板印象威胁”,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威胁是一种生理唤醒,且通常会导致智力表现的大幅下降。例如,黑人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的标准化考试中获得较低的分数,西班牙裔学生学业成绩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往往落后于白人和亚洲学生,启动亚洲女性的性别身份会降低其数学成绩。

当个体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下,其所处的群体构成会更加突出个体的社会身份,如果个体的社会身份(黑人、女性、亚洲人)与一定的刻板印象相关联,那么这种多元文化经验的启动更容易触发个体与自我社会身份相关的刻板印象,更容易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刻板印象威胁作为一种心理负担,无疑会给个体带来压力和自我怀疑,这种消极的情绪和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利于个体的创造力表现的,甚至还会降低个体的创造性表现。

4.2. 实在论信念

从实在论信念角度来说,持有种族实在论信念的个体认为,种族群体拥有一种潜在的反映他们的特质和能力的本质,这种本质是生物的或者遗传的,是根深蒂固和不可改变的。支持种族实在论的人们将他们的社会世界划分为不能组合或改变的种族类别。启动被试关于自己种族的实在论信念(Essentialist beliefs)会降低被试在联想任务和顿悟任务上的成绩,被试在实在论信念被激活条件下正确解决RAT问题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和控制组,且封闭性思维在实在论信念影响创造力中起到中介作用(Tadmor, Chao, Hong, & Polzer, 2013)。

实在论来源于导致习惯性封闭思维、超越了社会领域并会阻碍创造性的本质论,它具有严格的界限和固定,可能会引发一种普遍的封闭性思维,使思维具体化,阻止激活扩散到更远的概念。个体在这种

赖俊芳,曹贵康

封闭性思维的指引下,难以从认知上接纳来自外界的信息,即使个体获取了大量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封闭性思维也会使个体仅仅局限于文化经验的表面,不会从多角度寻找不同文化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不会突破自己的认知范围,将这些从外界获取的资源与自身的认知进行融合。很显然,实在论信念阻碍了个体内外信息的连接和融合,这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 从原型启发角度探讨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影响

“原型启发”理论认为,顿悟的本质在于激活原型中所包含的关键启发信息,其原型是指人们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它能对当前的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起到启发作用,这一理论得到了一系列实验的证实(吴真真,邱江,张庆林,2008)。原型启发包括两个阶段: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激活,关键启发信息是指原型中所包含的会指导当前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激活是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型(及关键启发信息)形成一种新的联系。

个体在解决科学发明问题时,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实现某种功能目标的有效手段,形成一个“构造?–功能”的语义表征;当原型表征中的“特征性功能”和问题表征中的“需求性功能”在语义上相近时,大脑“自动响应机制”就会自动发生联接,将原型表征中的“构造–功能”映射到问题表征的“构造?–功能”之中(张庆林,田燕,邱江,2012)。有研究表明,高功能语义相似度的原型激活率高于低功能语义相似度,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更高、反应时更短,也就是说,解决问题所要实现的功能目标与原型的特征性功能在语义上相似度越高,原型表征激活越容易发生,问题越容易得到解决(Yang et al., 2016)。

个体在与他种文化的成员或者元素进行沟通和接触时,会获取许多新信息。当个体接触或吸收了两种或多种文化经验时,往往会对不同的文化经验加以比较,概括其异同,这一信息加工让个体透过事物表面,觉察其内在的本质和功能。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使个体将头脑中已有的信息和新纳入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整合,促进了似乎不相容信息的整合,解体了常规的知识结构。个体所获得的多元文化经验使个体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外界事物的语义表征,具体来说,个体在接触他种文化获得多元文化经验时,形成了一个个“构造–功能”的抽象原理的语义表征,即某一物体具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功能,我们称之为“特征性功能”,这些语义表征通过信息加工和重新编码、整合后,并不是外部原型在头脑中的简单复制,还包含了个体对原型的主观认知。多元文化经验的积累,使得个体练就了从不熟悉的资源中获取新思想的心理准备,在问题解决情境中,个体能从多元视角思考问题,明确问题解决的关键,找准问题表征中的“需求性功能”,并从不同文化经验中提取已整合的相关信息,即原型,并激活原型中的关键启发信息。当原型表征的“特征性功能”与问题表征的“需求性功能”在语义上一致时,这些对原型的语义表征就能为个体解决特定创造性任务提供相应的信息,个体受到了原型的启发,促使问题得以解决。

但是多元文化经验并不是总能给创造性带来积极影响。因为文化冲击的影响,不同的个体在与他国文化的成员和元素进行沟通接触时,其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个体从他国文化中得到的是积极的体验,那么个体可能倾向于对从他国文化中所获取的多元文化经验进行回忆和深加工,促使人们追求新颖且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如果个体从他国文化中得到的体验是消极的,那么个体可能倾向于遗忘从他国文化中所获取的多元文化经验,从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生(延辉,2016)。

即使个体获取了大量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也对其进行了信息的编码和整合,并在头脑中形成了多个对外界事物的原型表征。如果个体的社会身份(黑人、女性、亚洲人)与一定的刻板印象相关联,并且个体在接触他国文化时,受到了刻板印象威胁,那么多元文化经验的启动更容易触发个体与自我社会身份相关的消极刻板印象。在问题情境中,这种消极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心理负担,会给个体带来压力和自我

赖俊芳,曹贵康

怀疑等消极情绪,消耗个体的部分认知资源,使个体难以从已有的多元文化经验中激活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原型,难以获取原型中的关键启发信息,无法正确解决问题。

当人们能够超越现有的联想,产生新奇的想法,并以多种方式灵活地构建同样的问题,或者将现有的想法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联系,那么创造性行为就已经发生了,若人们能将多种类别和表现都考虑进去并加以结合,那么创造性过程更容易发生(Tadmor et al., 2012)。对于持实在论信念的个体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种族的特质和能力是遗传的,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观念会引发封闭性思维,使思维具体化。个体在这种封闭性思维的指引下,难以从认知上接纳来自外界的新信息,即使从他国文化中获取了大量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没有对其进行重新编码和整合,并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融合,没有形成对外界事物“构造-功能”的抽象原理的语义表征。面临问题情境时,多元文化经验并没有起到为个体解决问题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源的作用,头脑中没有形成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关键启发信息的原型表征,个体难以正确解决问题。

6. 未来研究构想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思维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是有选择性的。想要充分利用多元文化经验带来的积极影响,需要明确其产生作用的途径。未来研究可以从原型启发角度出发,深入探究个体所获取的多元文化经验如何在创造性思维中为个体提供正确解决问题的原型。

第一,注重多元文化经验的获取。那未来研究应该明确应以何种方式获取多元文化经验更有效;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多元文化经验积累的数量是否和创造性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联。

第二,个体如何才能将所获取的多元文化经验形成头脑中的一个个原型?我们认为,个体需要对获取的知识进行良好认知加工,做到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取和应用这些知识,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未来研究应该明确个体在解决创造性任务时,所涉及到的多元文化经验有哪些,且这些经验是如何为顺利完成创造性任务服务的。

第三,个体如何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速提取相应的原型及其关键启发信息?可以让被试在测试结束后自我报告在解决创造性任务的过程中,如何思考问题,提取了头脑中的哪些信息,最终是哪些关键信息的激活让创造性任务得以完成的。

第四,除此之外,未来研究还应该严格控制额外变量、缩小探究范围,从更具体、更细化的角度入手。需在控制刻板印象、实在论信念、人格特质等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明确不同类型的创造性测验的用途、适用范围以及其影响因素,避免因实验材料和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采用多种指标对多元文化经验影响创造性的相关心理机制进行探讨,应用同步脑电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来研究多元文化经验影响创造性背后的精确过程,明确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影响的机制,更深入地探索如何才能让多元文化经验真正地促进创造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邓小晴(2014). 中国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的关系. 硕士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陆冠南(2017). 深度多元文化经历激发创造力. 清华管理评论, 6, 64-71.

石丁宇, 刘兰, 柯亚(2012).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9, 16-18.

吴真真, 邱江, 张庆林(2008). 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机制探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4(1), 31-35.

延辉(2016). 论全球视野下的文化冲击与反向文化冲击. 高教学刊, 9, 257-258.

杨晓莉, 李卉青(2015). 多元文化经验价值研究述评. 当代教育与文化, 4, 26-32.

杨阳(2014). 多元文化经验对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 硕士论文,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

赖俊芳,曹贵康

张庆林, 田燕, 邱江(2012). 顿悟中原型激活的大脑自动响应机制: 灵感机制初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4(9), 1-10.

周婷(2012).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影响. 硕士论文, 西南大学, 重庆.

Benet Martinez, V., Lee, F., & Leu, J. (2016). Biculturalism and Cognitive Complexit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7, 386-4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0022022106288476

Bloom, D. E., Cafiero-Fonseca, E. T., McGovern, M. E., Prettner, K., Stanciole, A., Weiss, J., Rosenberg, L. et al. (2014).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 and India: Estimates, Projections, and Comparisons. Th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Ageing, 4, 100-11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016/j.jeoa.2014.08.003

Chiu, C. Y., Mallorie, L. A., Keh, H. T., & Law, W. (2009). Perceptions of Culture in Multicultural SpaceJoint Presentation of Images From Two Cultures Increases In-Group Attribution of Culture-Typic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0, 282-30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0022022108328912

Fee, A., & Gray, S. J. (2012). The Expatriate-Creativity Hypothesis: A Longitudinal Field Test. Human Relations, 65, 1515-153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0018726712454900

Gaither, S. E., Remedios, J., Sanchez, D., & Sommers, S. (2015).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Multiple Identity Mindsets Af-fect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6, 596-60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1948550614568866

Godart, F. C., Maddux, W. W., Shipilov, A. V., & Galinsky, A. D. (2015). Fashion with a Foreign Flai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Abroad Facilitate the Creative Innovations of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8, 195-22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5465/amj.2012.0575

Lau, S., Cheung, P. C., Lubart, T., Tong, T. M. Y., & Chu, D. H. W. (2013). Bicultural Effects on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Chinese and French Childre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5, 109-11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080/10400419.2013.752281 Lee, C. S., Therriault, D. J., & Linderholm, T. (2012). On the Cognitive Benefits of Cultural Experienc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ying Abroad and Creative Thinking.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6, 768-77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002/acp.2857

Leung, A. K., Maddux, W. W., Galinsky, A. D., & Chiu, C. (2008).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Enhances Creativity: The When and How. American Psychologist, 63, 16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037/0003-066X.63.3.169

Leung, K. Y., & Chiu, C. Y. (2010).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Idea Receptiveness, and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1, 723-74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0022022110361707

Maddux, W. W., Adam, H., & Galinsky, A. D. (2010). When in Rome ... Learn Why the Romans Do What They Do: How Multicultural Learning Experiences Facilitate Creativity.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 731.

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0146167210367786

Maddux, W. W., Bivolaru, E., Hafenbrack, A. C., Tadmor, C. T., & Galinsky, A. D. (2014). Expanding Opportunities by Opening Your Mind: Multicultural Engagement Predicts Job Market Success through Longitudinal Increases in Integra-tive Complexity.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5, 608-61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1948550613515005 Tadmor, C. T., Chao, M. M., Hong, Y. Y., & Polzer, J. T. (2013). Not Just for Stereotyping Anymore: Racial Essentialism Reduces Domain-General Creativ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 99-10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0956797612452570 Tadmor, C. T., Hong, Y. Y., Chao, M. M., Wiruchnipawan, F., & Wang, W. (2012).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Reduce In-tergroup Bias through Epistemic Unfreez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03, 75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037/a0029719

Tadmor, C. T., Satterstrom, P., Jang, S., & Polzer, J. T. (2012). Beyond Individual Creativity: The Superadditive Benefits of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for Collective Creativity in Culturally Diverse Team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3, 384-39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0022022111435259

Tadmor, C. T., Satterstrom, P., Jang, S., & Polzer, J. T. (2012). Beyond Individual Creativity: The Superadditive Benefits of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for Collective Creativity in Culturally Diverse Team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3, 384-392.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177/0022022111435259

Viki, G. T., & Williams, M. L. J. (2014). The Role of Identity Integration in Enhancing Creativity among Mixed-Race Indi-vidual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48, 198-20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002/jocb.48

Yang, W., Dietrich, A., Liu, P., Ming, D., Jin, Y., Nusbaum, H. C., Zhang, Q. et al. (2016). Prototypes Are Key Heuristic Information in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8, 67-7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080/10400419.2016.1125274

Yi, X., Hu, W., Scheithauer, H., & Niu, W. (2013). Cultural and Bilingual Influences on Artistic Creativity Performances: Comparison of German and Chinese Student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5, 97-10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10.1080/10400419.2013.752260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273,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360docs.net/doc/692809045.html,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的最具影响和成效的成果,人类文明的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的力量。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1)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的分化与显著的界限。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和最具决定性的明证。(2)在近代,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的兴起。自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一系列的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后成为江泽民强调的“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2)文化使科技更具人性。文化是科技进步的引导因素,为科技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是科技进步创新的思想基础,成为主导科学家的价值取向、激发他们创新力、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关键力量。尽管任何一项科技在其开发过程本身只是一个科技问题,但在其开发的背景、目的和过程背后,又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实际上,“高技术”更需要靠“高文化”来支撑。“高技术”人才必须通过“高文化”凝聚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的,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而且要驾驭它们实现结合并在结合中发挥各自积极作用。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增强文化的现代传播力与表现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

(推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学习中 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 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 行的动力。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精神源泉,需要传承和发扬。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1 初学《弟子规》,看到首孝悌,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好像真没怎么尽过孝,惭愧!想起小时上学,教师就讲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总以为是自己有钱了,有能力了,才能尽尽孝心。在外上学了,上班了,结婚了,有孩子了,感觉跟父母离的更远了,也更少了关怀与孝顺。以前每次回去都很少跟父母沟通,很少做过什么家务,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让干个什么也懒的去干,就是做也不及时,仿佛是个外人一样的处之。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跟他们顶嘴,闹矛盾,拍拍屁股就走了,根本没有顾及他们的心情。 现在读了《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感觉很无地自容。教养自

己那么大,怎么我依然像个孩子一样的不懂事呢?现在自己孩子也上学了,自己做的榜样在哪里呢?深深自责的同时,我因为工作原因,争取一星期或两星期回去一次。说实话,看到父母不知何时变白的头发,累弯的腰,我的心像是被揪一般,不用再叫我,我主动去抢着干家务,只要他们能干动的,我也一定能干动。其实他们也不图我多有钱多有能力,健健康康,和和睦睦,有时间一家人陪着吃顿饭,聊会,就已经很满足了。这点为人子的,我一定要努力尽心做到,这也是《弟子规》让我学会一个做人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对“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的思考,以前一直觉得,人比人气死人,人家有才华,比什么,再学也赶不上,就这样吧,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安慰自己。学了这几句后,觉得自己很颓废,很堕落,怎么会没有上进心呢?就算不如别人,也应该努力的去充实自己吧,如果自己不努力,那永远赶不上别人,天资短浅,勤能补拙吧。自己跟自己的昨天比,一天一小步,水滴石穿,总算努力过吧! 然后是对“宽有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的理解。联系到工作当中,感觉没有个计划。这也急着做,那也等着完成,这个没做完就忙于另一个,眼高手低,结果一件也不能圆满完成,还会给工作造成麻烦,不能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反而还感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它会带你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美。 我觉得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 的得失了。我想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那么心胸会开阔很多。文化是一个太深厚的主题,我无力探讨什么。但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我觉得,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或是说站在 一个历史的角度,我们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 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

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中国人只讲求实用的技术,而缺乏真正的科学。我们到底应当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的科学是非常发达的。比如,在数学方面,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墨经》中光学部分,虽然只有八条,但次序安排合理,逻辑严密,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在化学方面,西汉时的《淮南万毕术》发现了金属置换反应。东汉末年的《周易参同契》认识到了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时配方比例关系。东晋时的《抱朴子》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而中国人在天文学、地学和医药方面的成就,更是有口皆碑,就不必细说了。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与如何定义科学有关。李约瑟认为,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的区别是将数学与实验结合起来。他分析伽利略方法的特点是:(1)从所讨论的现象中,选择出几个可用数量表示的特点;(2)提出一个包括所观察各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在内的假说(模型);(3)从这个假说推出某些能够实际验证的结果;(4)观察,然后改变条件,再观察即进行实验(反复实验),尽可能把测量结果用数值表示出来;(5)接受或否定第二步所作的假说;(6)用已经接受的假说作新的假说的起点,并让新的假说接受考验。如果按照这样完整的六步进行才算是科学研究的话,不仅中国古代没有,西方也没有,就连文艺复兴的巨人达·芬奇也还没有做到这一步。 上世纪80年代有位留美学者说中国古代一无对科学的兴趣,二无科学教育,三无科学的思想方法,四无对科学作用的认识。我认为,这种看法过于偏激。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为了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就必须发展生产,必须去认识自然界,去发展自然科学,只是关注的程度有所不同,发展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中华民族能够持续发展几千年,没

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心得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心得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 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 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 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 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 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 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 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莫 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 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 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 载万物,容受万物。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 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 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 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现在一样和平,不用我 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多关心关心我们的亲人吧。

【作文365】从李子柒视频看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作文365 】从李子柒视频看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四川绵阳90 后姑娘李子柒制作的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衣食住行展开的从手工阿胶、桂花酿酒到文房四宝、手工造纸等系列视频走红。有网友认为李子柒的视频展现的生活太过理想化,也有网友认为其体现的是中国落后的生活。对此,有媒体评论:李子柒的视频内容体现了中国文化交流的自信,是一种生活的新方式;也有媒体评论,每一个新媒体都有自己的定位,喜欢与否是双向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规范,他人无需苛责;还有媒体评论,每一个文化作品的成功都凝结着精益求精的探索、持之以恒的努力?? 兴德中学准备就李子柒的视频内容,开展一场有老师、家长、学生参加的讨论会。请结合材料内容,从老师、家长、学生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 实践创新: 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劳动意识、问题解决 审题限制性

1. 具体情境的限制。四川绵阳90 后姑娘李子柒制作的视频内容,引发了网友和媒体的广泛评论,不同的声音传递出不同的价值观,这是题目设置的真实写作情境。考生要始终紧扣这一真实情境展开联想和思考,发表有针对性的言论。 2. 典型任务的限制。“从老师、家长、学生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题目要求先确定写作身份,即考生要有明确的身份意识。“发言稿” 决定了写作要体现出交流意识,还要体现读者意识,明确这是“一场有老师、家长、学生参加的讨论会”。发言稿的内容要针对“李子柒的视频内容” 展开,而不是大谈李子柒。“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限定文体为议论文。另外,在“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的同时,还要“提出希望与建议”,传递正能量。 3. 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中,网友和媒体对李子柒的视频内容有不同态度,有的持肯定和褒扬态度,有的表达了否定与批评,有的则是中立客观。命题者重在借此考查考生对视频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及相关社会评论的认知,引导考生体会新生活方式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自信,及文化作品的成功背后需要付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开放性 1. 立意角度自由。“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考生可针对网友和媒体的相关评论, 对李子柒视频走红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就“中国文化交流的自信”谈自己的认识;也可以就李子柒视频对传统文化“精益求精的探索、持之以恒的努力”谈文化传承与创新;还可以体现自己的辩证思考,或综合看问题的能力。

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5月30日

摘要:经过近段时间就青年(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关心,但认知的程度非常有限,接受态度不积极,很多的人连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不清楚。其主要原因有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社会价值出现差距、教育体制欠缺、青年学生缺乏有效的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等。这种情况警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调整政策,创造氛围,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青年个人而言,他们追求新鲜感,追求新事物,喜欢过洋节日,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慢慢淡化,但是作为炎黄子,传承是他们的使命,我们需要重新唤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字:青年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对当代青年也产生了影响,使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出现了很大变化,部分青年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黄淮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思考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唤醒广大青年,乃至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

_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_简介

科学学研究000321 科学学研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0 Vol.18 No.3 P.107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全面展示和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大促进作用”的论著.尽管当代文化和文化史学界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现代价值的研究,但是至今只承认其对当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近10多年来也开始注意其对当代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较普遍的观点则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已十分先进的今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对当代科学技术不可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历史的发展常是出人意外的,科学技术新的综合性潮流的崛起和面临越来越多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然史问题的探索,已越来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的意义就在于组织了多学科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对近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集大成的工作,向学术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全新的学术领域,必将有助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科技领域中自觉地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本论文集主要是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所积累的学术成果.1990年创办此"讲座”至今已有290多讲,共组织近600次学术报告.其中约有150个报告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内容的.在此"讲座”基础上,1995年以"中国传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的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并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呼吁书,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又出现不少论文和笔谈. 鉴于上述成果,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这部专著性论文集问世了.本书分七编,百余篇论文对此全新学术领域进行系统展示和全面论述:第一编,总论;第二编,系统思维与当代科学整体化;第三编,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第四编: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五编: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第六编: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第七编: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本书前六编,主要谈中国传统科技的光辉成果在当代和21世纪科学技术中的作用;第七编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不足,并提出了系统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任务.本论文集的出版,将助于这一领域的系统深入研究,并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投身于这一领域,以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真海松 出版日期:2000年9月19日 万方数据 file:///E|/qk/kxxyj/kxxy2000/0003/000321.htm2010-3-23 2:54: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和文化竞争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民族存在主体的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相互之间角逐,被置于一个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广阔和开放的世界历史舞台上,这种竞争和发展的共存使各个国家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空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各个领域,无时无处不在进行着激烈地碰撞与磨合,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作用被凸显出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技术的实力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这个世界历史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其所处的地位。 当今的世界大舞台无疑是全球化的,从有形的人口、产品、资本到无形的理念、文化、意识形态,这些介质在世界范围内无比自由的得以流通。这种流通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物理概念的消失,世界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在这里,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受到了冲击,每一个个体与世界整体无比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人类面临着的是全球问题,接触到的是全球资讯。而这样的世界地球村的形成无疑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伴生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指数函数速度的增长,把人类从记忆中的农耕劳作、手工经济、祭天祈福、兵车马行的古代社会带入到了如今的现代化大生产、电子化生活、交通便利的全球社会。 然而,国家仍然是民族的存在主体,仍然是国际活动的主体,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仍然是各个国家民族不变的主题。各国在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武器强大自己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同样成了各个民族用作保护自己的特色化发展、抵制全球化浪潮的另一件武器,科学技术和文化成了新的国际形势下各国维护国家主权的两把利器。 传统的国家主权主要是指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肆虐、大国关系的新的变化,国家主权问题更涉及到信息主权、生态主权、文化主权等更广阔的范围。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需要军事实力、经济水平、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共同的保障。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都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历史总是有章可寻,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国际竞争形势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强者生存有着可以比照的相同历史痕迹。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潮流中仍然具有普适性。 各个国家只有在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硬实力提升的同时,用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来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在适者生存的国家丛林中立足。 二、不平衡发展下的文化侵略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目前存在于国际交往中的仍然是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各国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不同的形式依旧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世界的永久和平,“弱肉强食”在经济繁荣、世界大同的面具下悄然进行。 文化帝国主义成了让世人担忧的新的名词,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所谓“新帝国主义”,指的是在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文化控制为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心得体会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心得体会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绵延至今。我们应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真正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足中华文化根脉,唤醒文化基因。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深刻理解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意义,立足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着眼于世界大势,让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密切结合。文化是软实力,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认同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对我们加强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等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建设和党

性修养起着借鉴和启示作用。现实中出现的精神空虚、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现象警示我们,必须唤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扬光大。 传承创新中华文脉,肥沃文化土壤。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作用、影响要有新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立竿见影的“神丹妙药”,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在“十三五”期间,首先要做好传承的文章。要加大整理、开发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着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普及推广和传承保护,推动形成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比如,源于春秋,确立于汉代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和礼、义、廉、耻“四维”是我国古代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我们要在筛选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其次,要做好创新的文章。文化随着时间的更迭,不断地延续和衍进,进而形成新的传统。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为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力。要让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让文化的传承与当代人接轨,提升当代人的生命认识和精神境界。我们要大力创造文化的新的当代表达形式,借助大众传媒和现代传播技术以求繁荣和发展,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摘要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发展与积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封建性、专制性、宗法性和保守性也制约着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创新。另一方面,它又对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本文从解析传统文化入手,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阻碍因素,指出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着新的科学、新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产生和发展起着有益的导向作用,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势必在未来的时代取得成功。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技制约推动影响

前言 1.概述 1.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民创造的一切。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世代相传相继。所谓“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广义的文化是指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精神的表现,称为民族魂或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1.2科学技术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1、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

心得体会: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近日通过集中学习张承良教授《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张谨教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宋音希副教授《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课程模块,参加了现场体验式教学和学员论坛讨论等,本人对新时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启发了自身对推进新时代文化工作、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一、推动新时代文化工作,首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文化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兼顾经济效益;就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文艺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允许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多样发展;就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

时,也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凝聚中国力量,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 二、推动新时代文化工作,关键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人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新时代文化工作加快发展,关键要建设一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水平高、数量足的文化学者、文学家、艺术家队伍,按照德艺双馨标准选拔和发现人才,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要创新机制,激发这支队伍的创造性,鼓励创作者契合时代、深入生活、深入灵魂搞创作,注重原创性,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要力戒浮躁,走进生活深处,厚积薄发,多出精品;要适应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趋势,创造性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等手段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多样、更便捷的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产品和文化服务。 三、推动新时代文化工作,要深化文化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营造活泼丰富、蓬勃发展的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要遵循文化工作规律来管文化,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企业,拓展文化市场。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服务领域,鼓励文化企业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作精品,抢占市场,如近年热映的动画大片《功夫熊猫》

浅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浅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魏潇 (山东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2014秋汉语言文学专科·曹县电大分校) 【摘要】:活动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人们,郝会同时面对两个跺题,一是如何对待历史文化,一是如何审视现实文化,而后才能面向未来,从莱种意义上来说,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课题。在人类历支发展的某一阶段,总是受到来自自身过去的与来自外界周边的两种文化的影响。而积淀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往,不鲩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声灭迹。在进入电脑时代中,它应不断补充。、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和态度;批判扬弃;继承学习;包容发展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了数百万年,最开始是为了生息和繁衍,而现在,人们已经可以辛勤耕耘编织各自的理想,终于,人们一步步地从以木为巢、以地为穴的困境里走出,住进了高耸的楼房;一点点地从用结绳来记叙事请,发展到了发明了一秒钟能够计算数10 亿次的电脑。在文明方面,人们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方式,踏进了现代文明的殿堂。这些人类的变化,让我们不由得思考:我们走过了怎样的一条创造之路?这些创造能够说明什么?这些问题吸引着几千年来的思想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他们经过数世纪的探究和钻研,慢慢地开发了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文化学。 “文化”这个词语经常被刊载于报刊杂志。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新石器文化、埃及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海派文化等等。随着文化这门学科日复一日的发展,“文化”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含义不断的得到了充实和更新,因此当代中国人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关注着文化的发展介绍和钻研探究,使文化能够服务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那么,让人们衷情的“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这个单词源自于拉丁语。它的本意为耕耘、劳作,由此可见,从其最初的意思上来看,就包括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开拓的意图。而在《现代汉语词典》,“文化”的解释是: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件的符号

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特点,然后从解析传统文化入手,辩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阻碍因素,并就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传统文化,科技发展,展望 科学技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中存在和发展的,一定的文化基质构成科学技术发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合。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溶解在社会的各种制度之中,隐含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之中,并且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强大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构成了科学技术生长的土壤,它影响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进行科技创造的思维方式、从事科技活动的实践行为、社会的科技体制以及科技的发展状况。纵观中国各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不难看出科学技术打上的深深的文化烙印[1]。 1. 中国的科技发展 东方从前究竟有没有科学呢?东方为什么科学不发达,或者完全没有科学呢?对第一个问题,有些答案似乎确然是没有。薛尔顿教授说:“西方产生了自然科学,东方没有产生。”诺思洛浦也说:“(东方)很少有超过最浅显最初步的自然史诗的知识的科学。” 1.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就以技术为主 中国古代有很多令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科技成果。中国有四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这些发明传到西方,极大影响了世界的格局。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我们应该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这样的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世界领先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科技取得了令我们自豪成果,但是它们大多是技术成果,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到的一些技术改进,很多著名的发明创造都是直接从生产实践当中总结的经验而来的,并没有深入去研究理论性的东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刘德汉1109121091 11电信2班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 五千年华夏,泱泱哉大国。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整日挂在口边的这四个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头脑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意义?这四个字仅仅意味着京剧、诗词和书法吗?它究竟诠释着什么?能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什么?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吗?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19、20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潮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只有少数思想家仍然能在新旧体制交错的夹逢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固有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其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丧失了民众基础。今天,有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造诣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甚至超过我们大部分国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国内早已被锁入故纸堆无人问津,反而是在日、韩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中掀起热潮,然后外国人的关注学习热情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人提出,设立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而发问者并不在少数,实在发人深省。走在街上,无数年轻时尚男女的生活、思想内容里除了一些国骂,其余已相当“西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