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国庆练习)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国庆练习)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国庆练习)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习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周末习题 知识回顾(识记知识点后再填写)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2)结构:身体由口、、消化腔和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状,体壁仅由构成,消化腔有。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2)主要特征:身体,有口的动物。(3)举例:涡虫、和等。 2.线形动物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中,有些种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或,两头尖,有口。(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等。 三、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和的陆地。(2)主要特征:身体由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4)蚯蚓是通过和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5)我们一般根据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的一端是端,远离的一端是端。(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对称、无、能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和。 四,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为贝壳。贝壳能随着,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乌贼和等。 五、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三部分。b.胸部具有三对、两对。c.体表有,其作用是和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的蒸发。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两对运动。b.呼吸:用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和触角节均分,体表有。其他节肢动物:蝉、、蟹、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水螅通常能捕食到与其体积相当的水蚤,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2.(2012·泰安学业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3.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 ) A.猪肉绦虫 B.钩虫 C.姜片虫 D.肝片吸虫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蜜蜂 B.蚊 C.园蛛 D.蟋蟀 5.(2011·菏泽学业考)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济南版生物七上《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5)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营养方式. (重点) (2)尝试列表比较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异同,理解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 (难点) (3)认识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中的代表动物,以及它们和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观察、比较、分析、联系生活等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动物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加快生物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树立爱护的自然、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 (3)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只关注生活中常见、熟悉的动物. 对于生活在淡水溪涧或浅海水域中个体微小的动物关注甚少. 对于动物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并没有系统、规范的理解. 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要观察的几类动物实物、图片或资料,通过观察,归纳出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几个类群的特征,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以后学习脊椎动物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几类动物的比较、观察,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不同动物类群的区别.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无脊椎动物大多个体较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利用生活实例将教学内容拉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恍然大悟”和“茅塞顿开”的感觉,不仅丰富了生活经验,同时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本节课主要介绍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的生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将三种动物对比起来,主要抓住各类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其代表动物进行介绍,同时也认识到各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而树立人与生物和谐发展的生态学概念. 同时应用“激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进行分组实验增加对无脊椎动物的感性认识. 让小组成员讨论,找出三种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及各自的代表,探讨过程中,会很深刻的记清三者的区别.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实验蚯蚓、解剖盘、清水、棉球、木板、玻璃板. 各种蠕虫动物的图片.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助学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课前一周,布置任务,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准备蚯蚓.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3

课时课题:第二章第1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3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常见软体动物及主要特征。(重点) (2)说明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难点)(3)描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阐明蝗虫形态结构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进一步强化环保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难点:描述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蝗虫、放大镜、镊子、解剖盘、课件等。 学生:兴趣小组搜集贝壳,准备关于观察蝗虫的实验材料。 四、教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知识的升华和内 化。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现未知,并在“动脑、动手、动口”状态 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体验互动法: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实现学生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 机结合。 学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观察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蝗虫的结构实验,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

2、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合起来又称为什么动物?以上四类动物都是 什么动物?无脊椎动物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学生认真回忆,复述四类动物的代表动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营养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学生了解了一部分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后继续深入思考,无脊椎动物在进化到环节动物后,又进化到哪类动物?它们比环节动物高等在哪里?继而展开第一个活动: (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展示小螺号的图片并播放《小螺号》歌曲。 探究活动一:软体动物(5分钟) 1、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 (1)常见软体动物有:、、、。 (2)软体动物身体,外壳为,可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出年轮般的花纹,乌贼的贝壳退化为,蜗牛的运动器官是,河蚌的运动器官是,古代用的贝壳作为货币使用。 2、引导学生归纳常见的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及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外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生活环境:水中或潮湿的陆地。 进一步探究: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软体动物大都有坚硬的贝壳,有保护功能,更能适应外部环境。软体动物大多有坚硬的贝壳,节肢动物也有坚硬的外壳,节肢动物的外壳与软体动物的贝壳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节肢动物比软体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的生活呢?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三)实验探究,互动交流 1、探究活动二:观察蝗虫、虾(5分钟) (1)轻轻地捏一下蝗虫和虾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无脊椎动物习题

一、解释名词 1、生物发生律 2、伸缩泡 3、完全变态 4、原肾管 5、角质膜 6、疣足 7、外套膜 8、凯伯尔式器(Keber’s organ) 9、书肺 10、化性 11、双名法 12、刺丝泡 13、皮肌囊 14、不完全变态 15、后肾管 16、混合体腔 17、刚毛 18、黄色细胞 19、外套腔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 21、原口动物 22、生物圈 23、实质组织 24、马氏管 25、后口动物 26、外套膜 27、分类阶元 28、龄期 29、原口动物 30、实质组织 二、选择题 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A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A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3、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A多足纲 B 甲壳纲 C 昆虫纲 D 蛛形纲 4、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A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5、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 A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6、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 B )。 A体壁突起 B 口器 C 生殖器 D 听器 7、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B )。 A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两侧辐射对称 D 无对称 8、蝼蛄的前足是( C )。 A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初中生物_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识别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说出各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寄生的含义,认识有关寄生虫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认识常见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三、教学准备 蛔虫标本、《动物世界》视频、《水螅的捕食过程》视频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腔肠动物 二、扁形动物 三、线形动物 学情分析 通过对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已有所了解;通过对本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学习生物类群的规律和方法。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学习无脊椎动物的各类群奠定了基础。生活中,有些同学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对个体较大、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蜗牛、蚌、乌贼、蝗虫、虾等)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等已有了整体感知。有些学生通过阅读或观看视频等多种途径,对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受地域所限,内陆地区的学生不易采集到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从而导致学生对某些无脊椎动物(如海蜇、沙蚕等)缺乏感性认识。 效果分析 一节课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感受很多,首先,动物类群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章节,毕竟和身边事物联系较近,但是它们的特有名字对学生们来说较陌生,

对于“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容易混淆,所以就让小组成员讨论,找出三种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及各自的代表,探讨过程中,会很深刻的记清三者的区别,并让他们能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合作的方式。对于“软体动物”让学生记清它们是最“外强中干”的一群,典型代表贝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同学们思维活跃,对于这些常见但是没几个能叫上名字的无脊椎动物有了一个很好的感性结合理性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逐门、逐纲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做法,而是依据《标准》的要求,重点阐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本节安排了三个观察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究动物的形态结构、讨论归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这节是最能展现生物世界丰富多彩、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内容之一。为学生学习动物行为、动物的运动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1、下列腔肠动物中生活在淡水中的是() A海蜇B珊瑚虫C桃花水母D海葵 2、水螅在生物分类上属于() A腔肠动物B环节动物C扁形动物D线形动物 3、下列有关水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触手可以帮助捕获食物 B只能生活在淡水中 C有口无肛门 D呈圆筒状,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运动 4、在观察水螅的演示实验中所用工具与其目的搭配不一致的是() A放大镜—水螅外部形态 B吸管—吸取水螅 C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存放水螅 D高倍镜—水螅纵切片 5、下列关于水螅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螅先用刺丝麻醉食物,然后用触手送入口中 B水螅捕获的食物经口送入消化腔进行消化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精品文档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

标题:无脊椎动物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学:通常以除脊索动物门外的其他所有动物门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物种:它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双名法:它规定每一种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属名,后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本名第一个字母不须大写。学名之后,还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属名和种本名印刷时用斜体,姓氏不用斜体。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包括细胞和细胞间质,功能多样。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接合生殖:为纤毛纲动物所特有的,当接合生殖时,2个草履虫口沟部分互相粘合,该部分表膜逐渐溶解,细胞质相互连通,小核脱离大核,拉长成新月型,接着,大核逐渐消失。小核分裂2次形成4个小核其中有三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2个核,然后两个虫体的较小核互相交换,与对方较大的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用作。 此后两个虫体分开,结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个中有3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分裂为2次,再分裂为4个;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是原来2个相结合的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每个都和亲本一样,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动物,每一个细胞即是一个个体,它与多细胞动物整体相当,有些原生动物则是群体。 运动:以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 营养:有光合、吞噬和渗透3种。 呼吸:主要由体表进行。 排泄:主要由体表或伸缩泡进行。 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在环境条件不良时,大多数原生动物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重要纲。即: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划分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营养方式3种。有光合、吞噬和渗透;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 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繁殖为二分裂。 孢子纲:全部寄生,大多数有顶复合器,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的交替。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复分裂),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是无性的孢子生殖。 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无性繁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4.简要说明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答: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 红血细胞前期:当被感染的雌按蚊叮人时,其体内的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液到达人体肝脏,在肝脏中进行裂体生殖,危害肝细胞。放出裂殖子。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导学案 【教学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扁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达,有简单到复杂,由水生 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难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导学】(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72、73页,填空。 1、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体壁仅有、两层细胞构成, 消化腔有 无。多生活在,少数生活在。代表动物有、、等 2、填图 图一水螅纵切面图图二蚯蚓结构图 3、阅读分组实验:观察水螅,思考: (1)用什么仪器吸取水螅? (2)为什么要把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3)并且要静止几分钟? (4)由图可知,水螅的体壁有层细胞构成,体壁围城的空腔叫,身体呈状, 一般有两个。 二、仔细阅读课本第74、75页,填空。 1、扁形动物是一类有无的多细胞动物,身体,生活在、、的陆地上, 多营生活。代表动物有、、等。 2、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为或,,有和。多生活在或,也 有些种类营 生活。代表动物有、等。 3、环节动物生活在和的陆地环境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构成,使 它们的身体更灵活。蚯蚓的身体分和,靠近有一环带。 4、填2.2-7图: 5、观察第75页图2-.27,填空: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组成,身体靠近前段有一个,前段较后 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的感觉,触摸其腹部则有的感觉。蚯蚓的运动形式 是爬行。 (三)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1 2、常见的环节动物举例:。 3、概括环节动物的定义:。 4、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在生活中你认识哪些节肢动物呢?举例说明 节肢动物是最多,最广泛的一类动物。 2、探究实验:观察蝗虫 A: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B: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C: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D: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3、归纳总结: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相适应的功能。 4、观察图2。2——10 填空: (1)蝗虫体表有身体分、、,头上有,身体胸部长有足,翅。 革质,狭长,()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行。 (2)蝗虫足和触角均,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腹部长有,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 的门户。蝗虫的运行方式为和。 【课后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葵 B珊瑚虫 C水母 D沙蚕 2蚯蚓、沙蚕、水蛭都属于()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3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类群是(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 鱼类 D鸟类 4.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相同之处是()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足和触角分节 D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尔雅生命科学章节测验答案

尔雅——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一) 1 生物大爆炸发生的时间大概是(D)。A、2亿年前B、3亿年前C、4亿年前D、5亿年前 2 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可以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条件是(A)形成以后。A、臭氧层B、植物C、水蒸气D、肺 3 根据考古所得的化石,地球上的生命大概产生于(C)。A、20亿到30亿年前B、30亿到35亿年前C、35亿到38亿年前D、38亿到40亿年前 4 原核生命大概经过了10到20亿年形成了真核生命。(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二) 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D)。A、它是自然变异和选择的协同B、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的C、它是从水生到陆生的D、以上都对 2 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产生于(D),A、2亿年前B、5亿年前C、6000万年前D、400万年前 3 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否)4 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三) 1 人体的细胞大概有(D)。A、50万亿个B、100万亿个C、150万亿个D、200万亿个 2 生物体是由()等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D ()A、水和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和核酸C、碳水化合物和核算D、蛋白质和核酸 3 在各类元素中,地球上的生命以(A)作为骨架。A、碳B、氧C、氢D、硅 4 人类的身体中间有(C)是水。A、.5 B、.6 C、.7 D、.8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四) 1 下列关于克雷格·温特尔说法不正确的是(C)。A、他测序出了人类基因组B、他合成了生命C、他合成的人工支原体没有借用天然的支原体外壳D、他参加过越战 2 生物的基本属性是(D)。A、生长发育B、新陈代谢遗传繁衍C、应激性、运动适应性和内稳态D、以上都对 3 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指生物的一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是) 4 高等生物都有内稳态,以此适应外界的变化。(是)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五) 1 人类的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 2 文明的一个基本点是财富积累。(是)生物多样性与 生物系统演化(一) 1 (D)的变异系数大,种间隔离多,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种。A、哺乳动物B、鱼类C、植物D、昆虫 2 生物多样性是(D)。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都对 3 突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B)。A、物理机制和化学机制的自然选择B、物理机制和生物机制的自然选择C、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D)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 A、营养 B、运动 C、防御 D、生殖 (B)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 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C)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C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C)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C)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A)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绵 B、海蜇 C、珊瑚 D、海葵 (A)8、下列属于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水螅 B、涡虫 C、海星 D、文昌鱼 (B)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D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C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B)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D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C )14、在进化过程中,真体腔首先出现于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C )15、下列生物中,身体属于同律分节的是 A、沙蚕 B、蝗虫 C、蚂蝗 D、河蚌(不分节) (C)16、蚯蚓的运动器官是 A、纤毛 B、鞭毛 C、刚毛 D、疣足 (C)17、蜘蛛排泄废物的器官为马氏管,这种器官起源于 A体壁 B 前肠 C 中肠 D 后肠 (B )18、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 1 -

尔雅生命科学考试答案(已更新)

姓名:罗洁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5.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高尔基体的作用是()。 0.0分 ?A、 加工、浓缩、运输蛋白质 ? ?B、 合成糖类 ? ?C、 形成糖蛋白 ? ?D、 以上都对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2 下列关于氨基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 氨基酸分为碱性、酸性、中性 ? ?B、 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 ? ?C、 自然界中有上百种氨基酸 ? ?D、 蛋白质是组成氨基酸的原料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人体的生理调节主要是()。 0.0分 ?A、 激素调节 ? ?B、 神经系统调节 ? ?C、 免疫系统调节

? ?D、 以上都对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B 4 关于人类老年痴呆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 ?A、 脑细胞减少 ? ?B、 细胞之间的连接减少 ? ?C、 细胞的神经质减少 ? ?D、 细胞的动作电位减缓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生物体内的物质转化最终氧化产生()以及其他固体物。

1.0分 ?A、 二氧化碳和氧 ? ?B、 二氧化碳和水 ? ?C、 水和氧 ? ?D、 水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关于生态和生态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 生态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 ?B、 生态是一个耗散结构 ?

?C、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 ?D、 生态通过自我调节实现平衡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 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 核酸是由碱基加上糖组成的 ? ?B、 构成核酸的碱基一共有五种 ? ?C、 核苷酸主要分为DNA和RNA ? ?D、 DNA是双螺旋的,RNA是单链的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无脊椎动物的比较完整版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一、体制 指动物躯体结构的排列形式和规律。 一般分为有规律可寻(对称) 无规律可寻(不对称) ?原生动物不对称(尾草履虫、变形虫) 球辅对称(太阳虫、团藻虫) 辐射对称(钟虫) 球辐对称:通过身体中心点可分成许多相同的两半。 ?海绵动物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 辐射对称:指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对称面)。 主要适应附着、漂浮、及不太运动的生活方式。 两辐对称;通过动物体轴仅可分成两个对称面。(如海葵) ?扁形动物两侧对称;通过体轴只有一个对称面。 两侧对称的重要意义;(1)使动物身体明显地分为前后、背腹和左右,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2)使动物由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向水底爬行生活及陆地爬行奠定了基础。 ?扁形动物以后的各类群 全部是两侧对称。仅有两个特例; 1. 软体动物腹足纲;由于胚胎发育发生了扭转,因此成体不对称。 2. 棘皮动物早期发育的羽腕幼虫及短腕幼虫(两侧对称),成体由于适应不太运动的生活 方式产生了次生性的辐射对称。 二、胚层与体腔 1.胚层指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时期由于细胞分化而形成的特殊区域。 多细胞动物早期的胚胎发育; 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胚层分化 ?海绵动物没有明确的胚层分化,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由于胚胎发育的“逆转现象”,故不能称其为外胚层和内胚层(只称皮层和胃层)。 ?腔肠动物两个胚层(外胚层、内胚层) 中胶层不是细胞结构。 ?扁形动物以后各类群由于出现了中胚层,故都称为三胚层动物。 2. 体腔 指动物体消化道与体壁之间的腔隙。 ?扁形动物及以前各类群没有体腔 ?原体腔(线形动物)动物出现原体腔 原体腔指胚胎发育的囊胚腔演化形成的体壁与脏壁之间的腔隙。 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特点:(1)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2)腔内充满体腔液。(3)体腔对外没有孔道。 ?环节动物具有真体腔(次生体腔)蛭类除外。 真体腔指中胚层的脏壁与体壁分离后,形成的动物内脏和体壁之间的腔隙。 真体腔的重要意义:(1)肠壁出现了肌肉,为消化道的进一步分化打下了物质基础。(2)导致了循环系统的形成,改善了排泄、生殖、神经系统的功能。(3)体腔液有参与循环、运动、维持体形的作用。

普通动物学题库无脊椎动物部分

第1章绪论 1、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学名采用双名法,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C ) major Major major Major 2、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3、动物命名的双名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 属名),第二部分是该物种的( 种名),最后加上定名人。 4、双名法 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 5、分类阶元 在动物分类学上,按物种或类群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不同程度,主要由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级别等来划分它们的等级序列,这种划分称为分类阶元。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机能 1、组织(tissue)是指:( B ) A.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的细胞群; B.形态相似、机能一致的细胞群; C.形态相同、机能不同的细胞群; D.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细胞群。 2、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B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3、细胞周期: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 第3章原生动物门 1.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B)。 A:孤雌生殖B:营养与代谢C:纵二分裂D:横二分裂 2.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 D ) A:眼虫B:夜光虫C:草履虫D:变形虫 3.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B )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比较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比较 一、肠腔动物门:(网状神经系统)开始出现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神经网是动物 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由二级和多级的神经细胞组成。具有形态上相似的突起,相互连接成一个疏松的网叫神经网。有一个神经网的可以存在于外胚层的基部,有两个神经网的分别存在于内、外胚层的基部,还有的除此外中胶层也有神经网,神经网间可通过突触连接也可不通过突触连接,与内外胚层的感觉细胞、皮细胞等相连形成神经肌肉体系。没有神经中枢,神经传导是无定向的,称扩散神经系统。 二、扁形动物门:(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髓”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纵神经索间有横神经索相连。出现梯形神经系统。 三、假体腔动物:(管式神经系统)以线虫动物为代表,在咽部有一围咽神经环,其上 连有腹、侧、背神经节。神经环向前伸出的神经 到头端唇乳突等感觉器官,后面的神经在尾端汇 集。其中背神经索司运动,腹神经索司运动和感 觉,侧神经索司感觉作用于排泄管。 线虫的神经系统有围绕咽部的围咽神经环;与围 咽神经相连的主要神经节有成对的侧神经节和腹 神经节;神经环向前后伸出多条神经,以背神经 和腹神经最发达(筒式)。

四、环节动物:(索式神经系统既链式神经系统)脑(咽上神经节):1对 咽下神经节:l对 围咽神经环:连接脑和咽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每节有1个神经节 蚯蚓有简单的反射弧,包括3种神经元,即感觉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细胞体位于体壁表皮细胞中,感受刺激后经神经纤维传导到神经节内。联络神经元在神经节内,接受感觉神经传入的冲动,再传递到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位于中枢内,神经纤维将冲动传到肌肉等效应器。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蚯蚓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 3、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及观察描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2、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喜欢生物学、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重点: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三、难点 各代表动物的结构。 四、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谁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动物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本节课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边放录像边讲解。然后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 讨论: 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指导学生讨论。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无肛门,体壁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 扁形动物 设问:请同学们看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1)课件展示猪肉绦虫形态图. (2)出示血吸虫挂图,学生观察形态。 (3)观察涡虫形态。

无脊椎动物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无脊椎动物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部分 1.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答: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结构简单,但有由细胞质分化出的类似多 细胞动物的器官,即细胞器,能执行运动、摄食等功能,具备了多细胞动物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养:能通过虫体表面从外界直接摄取营养;有的种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呼吸:能通过虫体质膜扩散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排泄:体代废物能通过质膜扩散到体外;有的种类能通过体形成的伸缩泡排泄废物。 运动:能依靠身体上的鞭毛、纤毛或身体的变形来完成运动。 生殖:有的种类能进行二体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多体分裂生殖或抱子生殖等进行无性生殖;有的种类能进行同配生殖、异配生殖或接合生殖等进行有性生殖。对环境的适应性:许多种类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能形成包囊,以此度过恶劣环境。所以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是一个侧支? 答: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在原肠期,其外胚层发生 了翻转现象,即外层细胞被包在里面,而层细胞被转到外面。根据生物发生率, 这种胚层翻转反映了海绵动物的进化历史,所以这种现象说明了海绵动物与其他多细胞动物没有亲缘关系,是进化史上的一个侧支。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答: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型分水螅型和水母型;有 两个胚层及原始消化腔;仅有细胞和组织的分化,但尚未达到器官、系统的水平;网状神经系统。由于海绵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只是一个侧支,是一个死胡同,而腔肠动物才是真正的双胚层动物,以后的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过这个阶段演化而来的。因此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4.为什么说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次飞跃? 答:扁形动物从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两侧对称:使动物的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 (2)出现了中胚层:减轻了、外胚层的负担,为动物结构的复杂化提供了条件。使动物分化出了器官系统(达到了器官、系统的水平) ,体壁由于有肌肉参与,形成了皮肤肌肉囊,增强了动物的运动能力。 (3)出现了梯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趋于集中。 (4)出现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即原肾管,提高了排泄的效率。 (5)出现了生殖导管:即输卵管和输精管,增强了生殖能力。 由于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因此称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次飞跃,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5.为什么说原腔动物不是严格的动物分类阶元?它主要包括哪几个动物类 群? 答:原腔动物是动物界较庞大和复杂的一个类群,它们形态各异,亲缘关系也不很密切,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具有一个充满体液的假体腔(初生体腔),所以原腔动物又称假体腔动物,可见,原腔动物并不是根据亲缘关系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