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及其评价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及其评价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及其评价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五个区别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五个区别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年龄的区别: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起病时体重的区别: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的区别: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4)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区别: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5)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区别: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对于那些通过临床表现很难判断是那种类型糖尿病的患者,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些检查包括: 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或C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体内胰岛素是绝对缺乏还是相对缺乏。 各种免疫抗体的检查:如GAD抗体、ICA抗体等,这些抗体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糖尿病是否于免疫有关。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要求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填表说明 1.本表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每年的综合评估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体检表。 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体重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 3.生活方式指导:询问患者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主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估算主食(米饭、面食、饼干等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为每天各餐的合计量。 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 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4.辅助检查:为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若患者在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过糖化血红蛋白或其他辅助检查,应如实记录。 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6.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上述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 7.低血糖反应:根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患者出现的低血糖反应情况。 8.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4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控制满意”意为血糖控制满意,无其他异常、“控制不满意”意为血糖控制不满意,无其他异常、“不良反应”意为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意为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并存几种情况,填写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同时结合上次随访情况,决定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 9.用药情况: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为患者开具处方,填写患者即将服用的降糖药物名称,写明用法。胰岛素具体写明胰岛素的种类、时间、剂量。 10.转诊:如果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 11.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所有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用胰岛素治疗

所有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用胰岛素治疗。根据病情的需要,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型、剂量、次数也各不相同。现谨向您介绍胰岛素的十种用法: 1.一天用一次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其药效持续的时间约为12小时,故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注射两次。但若患者的胰岛功能损害较轻,仅仅是白天三餐后的血糖较高,而夜间不进食情况下的空腹血糖控制得较好,可于早餐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相反,若患者白天的血糖控制的较好,仅空腹血糖高,如肥胖、晚餐进食过多或清晨时血糖明显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可在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注射的剂量按每公斤体重0.2单位计算。患者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使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正好出现在早餐前。这有利于患者控制清晨高血糖。 2.睡前用一次中效胰岛素,白天口服降糖药:身体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容易发胖。此类患者若血糖不太高,白天可口服3次双胍类降糖药,以降糖、降脂、降体重,然后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以对抗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清晨高血糖。 3.一天用两次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轻度升高的患者。这样使用胰岛素后,若患者的空腹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餐后血糖仍然高,可改用诺和灵30R,一日注射两次。 4.一天用两次诺和灵30R或50R:此用法适用于大部分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该制剂为人胰岛素,其优点是:吸收性能好,作用强。患者可根据餐后血糖的高低,适当增减胰岛素R的比例,一般该制剂一天只需注射两次。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即对午餐后的高血糖控制不佳,故午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在使用诺和灵的同时,还需加用一次口服降糖药。 5.一天用3次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血糖很高且初次使用胰岛素、或出现严重感染及刚做过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其优点是:患者可根据餐前血糖和进食量来调节胰岛素的用量,且用药后患者较少出现低血糖;其缺点是:对夜间和清晨高血糖控制不佳。 6.早餐前和午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晚餐前用诺和灵30R:此用法适用于一天使用两次诺和灵30R的血糖控制不佳者。此用法的优点是: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提高疗效,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早餐、中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可控制两餐后的血糖,用诺和灵30R来控制晚餐后和夜间的血糖比较符合人体分泌胰岛素的生理状况。 7.三餐前用短效胰岛素,睡前用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老年或劳动强度大、饮食不规律的糖尿病患者、或早餐前和午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晚餐前用诺和灵30R的清晨血糖控制不佳者。三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睡前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因重组胰岛素(甘

糖尿病随访记录 2

附件3 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填表说明 1.本表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每年的综合评估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体检表。 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体重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 3.生活方式指导:询问患者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主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估算主食(米饭、面食、饼干等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为每天各餐的合计量。 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 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4.辅助检查:为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若患者在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过糖化血红蛋白或其他辅助检查,应如实记录。 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6.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上述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 7.低血糖反应:根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患者出现的低血糖反应情况。 8.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4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控制满意”意为血糖控制满意,无其他异常、“控制不满意”意为血糖控制不满意,无其他异常、“不良反应”意为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意为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并存几种情况,填写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同时结合上次随访情况,决定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 9.用药情况: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为患者开具处方,填写患者即将服用的降糖药物名称,写明用法。胰岛素具体写明胰岛素的种类、时间、剂量。 10.转诊:如果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 11.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及其评价

论著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及其评价 程渝1,侯远文1,杜静2(1.四川省南充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南充637000;2.泸州医学院, 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 A)、A1微球蛋白(A1M)、转铁蛋白(T Rf)、免疫球蛋白G(IGU)以及血中 肌酐(SCr)和胱抑素C(SCys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IM M A EG测定 已确诊的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M A、A1M、T Rf、IGU以及血中SCr和SCysC,对按尿M A含量分成5个组的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尿M A<19mg/L组,尿A1M含量均值(13.3mg/L)和异常率(22%) 高于对照组,SCysC异常率(1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 A21~55mg/L组中M A、A1M、 T Rf的含量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率从大到小分别为M A(100%)>A1M(72%)> SCy sC(55%)>T R f(26%)>I GU(18%)>SCr(0%),除SCr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 A 69~150mg/L组M A、A1M、SCy sC的异常率均达到100%,高于SCr异常率(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尿M A、A1M、T Rf、IGU以及血中SCr和SCysC均可反映出不同进程的肾损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时,部分 患者肾小管损伤要早于肾小球损伤。尿M A、A1M、SCysC分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小球、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的早期指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 DIO:10.3969/j.issn.1672-9455.2010.15.016 中图分类号:R587.2;R446.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10)15-1567-03 Laboratory indexes and their evaluation of early renal injury in type2diabetes mellitus CH EN G Y u1,H O U Yuan- w en1,D U J ing2.1.D ep ar tment of L abor ator y,Centr al H os p ital of N anchong City,N anchong,S ichuan637000, China;2.Luz hou M edical College,Luz hou,S ichuan64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study t he v alue of the deter mination of ur inary m1A LB,A1M G,T R F,Scr and Cys C for diag nosis of ear ly renal disease in t ype2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T he ur inary m1A L B,A1M G,T RF,Scr and Cy s C in226cases o f t ype2diabetes mellitus w ere deter mined w ith auto matic biochemistry analyzer and IM M A EG. T he results in five g ro ups divided accor ding to ur ina ry micr o-albumin(M A)co ntent wer e analy zed statistically and co mpar ed w ith those in the contr ol g roups.Results In the gr oup of urinar y M A<19mg/L,the mean value(13.3 mg/L)of urinar y m1A LB co nt ent and the abnor mal rate(22%)wer 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 ntr ol g ro up(P< 0.01).T he abnorma l rat e(11%)of Cys C w as hig her than those o f contro l gr oup(P<0.01).T he mean value o f co nt ent o f the ur ina ry m1A LB,A1M G,T R F in the g ro up o f urinar y M A21-55mg/L wer e all higher than tho se in the contr ol gr oup(P<0.01).T he abno rmal r ates w ere listed fr om hig h to low as ur inary m1AL B(100%),A1M G (72%),Cys C(55%),T RF(26%),IG U(18%)and Scr(0%),w hich w ere higher than t ho se in the contr ol g ro up ex- cept for Scr(P<0.01).T he abno rmal r ate o f m1A LB,A1M G,Cys C in the g ro up of urinar y M A69-150mg/L w ere 100%and hig her than24%of Scr(P<0.01).Conclusion T he m1A LB,A1M G,Cys C,T RF,IG U and Scr all r ef lect the differ ent pro cesses of the renal injur y.T he renal tubular injury in so me patients is ea rlier than g lo merular injury at the early stage of DM,ur inary m1A LB,A1M G,Cys C are the ear ly indexes reflecting g lo merular injury,renal tubu- lar injur y and reductio n o f glomer ular filtr ation r ate respectively. =Key words>ty pe2diabetes mellitus;r enal injury;g lo merular filt ratio n rate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若能及时检出和早期诊断,可阻断病情向不可逆蛋白阶段发展。尿特定蛋白测定已广泛用于临床,通过测定患者尿中的微量清蛋白(M A)、A1微球蛋白(A1M)、转铁蛋白(T Rf)、免疫球蛋白G (IG U)来诊断和监测早期肾小球或肾小管的损伤。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 FR)的金标准虽亦确立,但在临床上难以推广。因此临床上普遍用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来评价GFR。近年来较多研究表明血中胱抑素C(SCysC)是一种比SCr、CCr能更灵敏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理想指标。本文通过测定226例糖尿病患者尿中特定蛋白和SCysC及SCr,探讨其在诊断肾小球、肾小管的早期损害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试验组:选择2009年1~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26例(诊断指标符合W HO 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或餐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 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 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空腹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居民健康档案 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三、服务流程 (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 医药方法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五、工作指标 (一)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已 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二)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 作者黄德锋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即我们常说的“胰岛素抵抗”,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只是一种相对缺乏,还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来达到治疗作用。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点: 一、年龄的区别: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二、起病时体重的区别: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

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三、临床症状的区别: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四、急慢性并发症的区别: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还常合并高血压病。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五、临床治疗的区别: 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对于那些通过临床表现很难判断是那种类型糖尿病的患者,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五个区别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五个区别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年龄的区别: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起病时体重的区别: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的区别: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4)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区别: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5)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区别: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指标

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指标 发表时间:2013-6-18 14:13:07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 作者:阿达来提·阿布都热合曼,胡艳,谢丽,哈晓文,刘忠作者单位: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内三科, 新疆独山子,8336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方法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正常组62例和CYS-C异常组155例。测定血、尿常规、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血液生化指标并分析其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CYS-C异常组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明显高于CYS-C正常组(P<0.05);CYS-C与MAU、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结论血CYS-C和MAU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联合检测简便、灵敏,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损伤;研究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进展至终末期肾衰,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明显延缓其进展。目前,主要通过尿微量白蛋白(MAU)、胱抑素C(CYS-C)、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了解肾损害的程度,但这些指标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就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内三科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共217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男115例、女102例,年龄45~64〔平均(50.2±6.5)〕岁。分为CYS-C正常组62例,CYS-C异常组155例,两组性别、年龄、血压具有可比性,病程、血压无显着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都测定血、尿常规,血清CYS-C、尿β2-MG、MAU、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清白蛋白(ALB)等。所有患者均无发热、心力衰竭、代谢紊乱等疾病,排除心肌梗死、脑梗死、严重泌尿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种族、体重指数(BMI)。 1.2.2 血液生化指标 所有病人空腹10 h后抽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G、TC、HDL-C、LDL-C、UA;留取晨尿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检测尿β2-MG、MAU;并用葡萄糖氧化酶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2017版)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随访日期 随访方式1门诊2家庭3电话□1门诊2家庭3电话□1门诊2家庭3电话□1门诊2家庭3电话□ 症状1无症状 2多饮 3多食 4多尿 5视力模糊 6感染 7手脚麻木 8下肢浮肿 9体重明显下降 □/□/□/□/□/□/ □/□ □/□/□/□/□/□/ □/□ □/□/□/□/□/□/ □/□ □/□/□/□/□/□/ □/□ 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体征 血压(mmHg) 体重(kg)/ / / / 体质指数(kg/㎡)/ / / / 足背动脉搏动 1触及正常□ 2减弱(双侧左侧右侧) 3消失(双侧左侧右侧) 1触及正常□ 2减弱(双侧左侧右侧) 3消失(双侧左侧右侧) 1触及正常□ 2减弱(双侧左侧右侧) 3消失(双侧左侧右侧) 1触及正常□ 2减弱(双侧左侧右侧) 3消失(双侧左侧右侧)其他 生活方式指导 日吸烟量 / 支 / 支 / 支 / 支日饮酒量 / 两 / 两 / 两 / 两 运动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主食(克/天)/ / / / 心理调整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遵医行为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 辅助检查 空腹血糖值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其他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日期:月日 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日期:月日 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日期:月日 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日期:月日 服药依从性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药物不良反应1无 2 有□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低血糖反应1无2 偶尔3频繁□1无2 偶尔3频繁□1无 2 偶尔3频繁□1无2 偶尔 3频繁□此次随访分类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 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 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用药情况药物名称1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药物名称2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药物名称3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胰岛素 种类: 用法和用量: 种类: 用法和用量: 种类: 用法和用量: 种类: 用法和用量: 转诊 原因机构及科别

肾损伤标志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肾损伤标志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11-24T10:12:31.9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朱津津 [导读] 糖尿病患者中DN 的发病率为20%-40%,发病年龄以40 岁以上者居多,发病高峰期是在患糖尿病后15 年左右。 朱津津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检验科 301700 【摘要】DN 早期诊断的指标较多,单一检测无论从敏感性还是特异性来看都相对较低,依靠血、尿中的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肾损伤标志物;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联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R7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3-031-02 糖尿病可由不同途径损害肾脏,这些损害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但只有其中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故又称为“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 糖尿病患者中DN 的发病率为20%-40%,发病年龄以40 岁以上者居多,发病高峰期是在患糖尿病后15 年左右。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病死率是未并发肾病者的30 倍。由于DN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有一相当长的无症状期[1],易被忽视,而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提示肾功能不可逆恶化,病情将很难得到有效控制直至患者死亡[2]。临床常规诊断指标往往预示肾脏病变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且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以发现微量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为基点,早期诊断DN 并进行有效防护是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1 DN 的早期表现及诊断MA(≥30mg/d 或 ≥20μg/min)是糖尿病(尤其是 2 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损害的常见的首要临床表现,是DN 最早的临床迹象。当糖尿病患者出现MA 可称为初始肾病患者[3]。2007 年美国糖尿病协(ADA)明确提出:1 型糖尿病诊断后5 年、2型糖尿病诊断确立后应每年筛查尿微量白蛋白[4]。在临床工作中要强调定期测定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以利于早期诊治。 2 DN 的早期诊断方法DN 早期诊断的指标较多,单一检测无论从敏感性还是特异性来看都相对较低,依靠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1 血中的指标2.1.1 胱抑素C(CysC):是一种分子量为13KD 的低分子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能在所有有核细胞内表达,并以恒定的速度产生,在生理pH 条件下带正电荷,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且几乎全部被近曲小管吸收后降解,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CysC,是一种理想的反映GFR 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5]。当肾小球出现轻微损伤时,血CysC即可出现升高,并随病情的进展而升高。多项实验证明,CysC 与GFR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与血尿素氮、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相比,CysC可能更早反映肾功能损害。 2.1.2 同型半胱氨酸(tHey):tHey 是一种含硫的非必需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可反应性血管损伤性的氨基酸,Luis 等[6]指出,高tHey 血症可促进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tHey产生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加速脂质过氧化,具有自接损伤内皮的作用,可通过以上机制影响肾脏内皮及肾小管基底膜细胞的功能,引起DN 早期的变化,可作为早期肾脏损害的观察指标。 2.1.3 铜蓝蛋白(Cp):Cp 是肝脏转运铜的主要载体,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健康人尿中含量甚微,其不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多项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p 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有清蛋白尿者血清Cp 增高比无清蛋白尿者更显著,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测定血清Cp 有助于诊断早期DN。 2.1.4 糖基化终产物(AGEs):AGEs 是指糖的醛基与蛋自质的氨基端在非酶催化下生成的一类物质,可促进DM 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Thomas 等[7]研究显示,在高血糖状态下,体内产生的AGEs 可引起肾小球的滤过屏障损害,且损害程度与AGEs 含量呈正相关。 2.1.5 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炎症因子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糖尿病早期即可观察到炎症因子的明显变化,DN 早期亦可观察到多种炎症因子的改变,以IL-8,IL-10 为代表。刘莉红[8]研究显示,IL-8,IL-10 在DN 早期明显升高,并与肾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DN 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2.1.6 内脂素(visfatin):内脂素是近来发现的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促炎作用、免疫反应和烟酸胺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研究表明[9],内脂素与糖尿病早期内皮功能失调有关,DN 患者比糖尿病患者血内脂素水平高,早期即呈现明显改变,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2 尿中的指标2.2.1 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白蛋白分子,在正常状态下由于分子筛屏障和电荷屏障的作用,相对分子量>6900的蛋白基本不能通过滤过屏障。而糖尿病患者肾微血管损伤,肾小球基底膜结构蛋白的非酶糖化,基底膜电荷屏障缺陷,同时肾脏近曲小管受损均导致尿蛋白的产生[13]。正常mAlb 一般在20mg/L 以下,当mAlb 增至20~200mg/L 时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此时尿常规的蛋白测定通常为阴性,故定期测定mAlb 是诊断早期DN 的重要指标。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衰竭将是不可避免的。 2.2.2 N-乙酞-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一种酸性水解酶,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尿NAG 主要来源于肾,在肾小管细胞,尤其是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含量较多。当DN 患者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时,尿NAG 活性显著增高,且早于其他尿酶。故可认为尿NAG是反映早期DN 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可靠指标之一。随着对DN研究的不断增加,认识到糖尿病肾小管损伤可早于肾小球损伤。随着病情的加重,尿NAG 呈升高趋势,且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呈正相关,与GFR 呈负相关,说明尿NAG 的检查可估计糖尿病肾损害程度。尿NAG 是一种反映肾小管损害情况敏感且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10]2.2.3 β2-微量蛋白(β2-MG):是一种由99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肚低分子量蛋白质,其在血清和尿液中的浓度可以作为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直接反映出肾脏功能的好坏[11]。运用β2-MG 评价肾功能时应排除引起血β2-MG 增高的疾病。血β2-MG 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其中99.9%以上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和降解。苦血β2-MG 正常而尿β2-MG 增高,提示近端小管受损,当近端小管轻度受损时,尿β2-MG 即明显增高,且与肾小管重吸收率呈正相关。 2.2.4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血中维生素的转运蛋白,是一种低相对分子量的亲脂载体蛋白,由肝合成,广泛分布在血清、脑脊液、尿液中。血中游离RBP 被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和降解。 正常人尿RBP 的含量通常很低,约在0.1 mg/L。当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损,尿RBP 即出现升高,尿RBP 排出量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明显正相关。测定RBP 能早期评价肾小管功能的损伤情况,且能灵敏反映肾近曲小管的损害程度。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 名: 编号□□□-□□□□□

填表说明 1.本表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每年的健康体检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体检表。

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体重和体质指数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如果是超重或是肥胖的患者,要求每次随访时测量体重并指导患者控制体重;正常体重人群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 3.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主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估算主食(米饭、面食、饼干等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为每天各餐的合计量。 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 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4.辅助检查:为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若患者在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过糖化血红蛋白或其他辅助检查,应如实记录。 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概念是由急性肾衰发展而来。由于传统的AKI诊断标准缺乏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因此,近年来许多新型AKI早期标志物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文章就几种新型标志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Abstract:Acute kidney injury is a clinical syndrome that is caused by a sharp drop in renal function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due to various causes.The concept is developed from acute renal failure.Due to the lack of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raditional AKI diagnostic criteria,many new AKI early markers have attracted researcher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several new markers. Key words:Acute kidney injury;Biomarkers;Diagnostic criteria 急性腎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在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快速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尚无肾衰竭和已有肾衰竭的不同损伤阶段,其诊断标准为:肾功能在48 h内突然降低,至少两次血清肌酐(SCr)升高的绝对值≥0.3 mg/dl;或Scr较前一次升高50%;或持续6 h以上尿量<0.5ml/(kg·h)。近年来,AKI的发病率、病死率均有所升高[1]。且一旦发生AKI,患者于ICU的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延长[2]。有研究认为,AKI患者较高的死亡率与早期缺乏有效干预措施有关[3]。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降低AKI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实验室检查方法如:肌酐、GFR、钠排泄分数、尿液检查等在早期诊断AKI方面均具有局限性,会不同程度受到如:肌肉损伤、心功不全、肝功不全、利尿剂及尿中大分子物质的影响[4-6]。影响AKI早期诊断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监测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特异性指标。因此探寻稳定可靠,具有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国内外AKI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发现具有前景的AKI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 1肾损伤因子-1(KIM-1) KIM-1是一种1型跨膜糖蛋白,由3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表达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在正常成人肾、肝、脾中可有极少量表达,而在缺血或肾毒性损伤后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高度表达。既往研究已经证实,KIM-1在缺血性与肾前性氮质血症鉴别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中发现:当术后24 h时,尿中KIM-1已超出基线水平数倍,而此时BUN、SCr等检测指标尚无明显改变[7]。大量研究证实,在AKI患者尿液及肾组织中可检测到KIM-1显著升高,其中因缺血所导致AKI的KIM-1表达水平最高[8],故尿KIM-1有助于诊断因缺血所致的AKI。此外有研究表明,AKI1期、2期、3期相比,KIM-1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9],提示肾损伤的严重程度与KIM-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Szeto等研究提示肾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下降与与尿KIM-1表达显著相关,提示尿KIM-1可提供肾移植术后恢复及预后情况[10]。综上所述,KIM-1在早期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文章目录*一、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二、糖尿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三、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1、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1.1、年龄的区别: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1.2、临床治疗的区别: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1.3、临床症状的区别: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2、1型糖尿病的病因 2.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2、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6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2.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有病毒感染史,而且1型糖尿病的发生,往往出现在病毒感染流行之后。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4、其他因素 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3、2型糖尿病的病因 3.1、遗传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