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模式的柔性制造系统实验室建设

基于OBE模式的柔性制造系统实验室建设
基于OBE模式的柔性制造系统实验室建设

柔性制造系统FMS方案

柔性制造系统(FMS)方案 一、建设目标 采用工业标准的主流设备和器件,以真实工程零件为加工对象,构建一个企业型的高精度、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的柔性制造生产、教学平台。 二、功能要求 1. 加工对象:以工程零件为加工对象,在该系统下能实现转向螺母的全自动加工,加工的零件符合图纸的各项精度指标要求。同时,该系统还能完成同类型5-6个真实零件的加工。 2. 操作模式:具有“联机/单机”两种操作模式,可单机训练也可整体控制。即系统中的每个加工执行单元(物流传输线、机器人、立体仓储、检测设备等)既能独立完成加工,利于学生的参与;又能联机自动加工,生产出合格的零件。 3. 软硬件接口:系统具备开放兼容的软硬件接口,在每个控制电控柜单元都留有扩展接口,以便系统有条件通过外接其它品牌的PLC 或单片机对系统进行控制与通讯。整套系统从软、硬件到结构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便于扩展更多模块或外接外部工业设备。 4. 管理模式:采用数字化系统管理模式,每一台设备均采用网络型式对外联接,由服务器统一管理生产过程当中的各种数字联接任务,具有现代化柔性制造加工系统的特征,可进行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加工、无人值守加工。 5. 硬件性能:核心元器件均采用进口知名品牌,如机器人、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视觉系统、传感器、气动原件、伺服电机、继电器、人机界面、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以确保设备的高精度、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可以最终实现从综合控制监控中心、加工装配自动线、检测分拣系统、到最终的整套物流循环系统功能。可将大型现代化制造自动化现场的技术应用与工程项目完整涵盖。

三、加工零件及技术要求 图1 零件图1

基于模式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doc

基于CDIO模式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 的创新- [摘要]在高等教育形成趋势的状况当中,学校已经确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进一步对学校实验室建设以及管理的相关模式加以总结,提出了实验室管理以及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为了使实验室发展层次和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南京邮电大学对管理模式和建设方法进行探索,使其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创新平台。 [关键词]CDIO模式;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68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3 0 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产物,教育模式的创始人Edward Crawley因此而得到了2010年美国工程院“戈登奖”,此奖项含金量极高,属工程领域的诺贝尔。该模式理念不但是欧美二十多年教育改革的继承以及发展,也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实施、能力培养等标准内容。 CDIO当中包含了构思、设计、实现以及运作等过程,从21世纪开始,由麻省理工学院主导,与其他四所大学共同展开了跨国研究,并在四年的时间当中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这项模式不但继承了欧美在二十年以来的教学改革理念,还进一步提出了结果检验、实施过程以及能力培养的理念,并在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当中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如今,CDIO模

式在很多高校得以实施,培养的学生也受到了社会以及企业的需要。 因为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方面有一定的需要,高校对实践教学方面的重视状况也得以提升,实验室作为重要基地,在高校教学、人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更多高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始推行CDIO教育模式,而实验室管理以及建设也同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渐渐倾斜于工程教育模式方向。 1 如今实验室管理建设过程中的状况 如今高校专业实验室在环境、人员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和体制都有很多题需要进行解决。 1.1 人员 1.1.1 实验室缺乏稳定的人员队伍 因为历史和体制等因素,高校实验室往往是教辅单位,而实验室人员也属于编制内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的定位,让这些实验室人员没有受到更多的重视,待遇和地位相对较低,实验室没有更为稳定的队伍。特别是物理实验室人员往往在实验教学和实践等方面有较大的负担,同时也有较大的工作强度,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因为工作回报和工作价值不相对应,往往会导致实验室人员情绪得不到释放,无法加入到实验室的工作过程当中,因此有很多人开始进入理论教学以及行政等工作的进程当中。 1.1.2 实验室人员缺乏合理的结构 我国高校实验室的专职人员往往是技术辅助类人员,具有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技术人员数量并不多,甚至有些专职人员缺乏学科背景。

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创新实训教学

收稿日期:2008-08-29 作者简介:庄焕伟(1981-),男,广东潮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助教。研究方向:机器人控制、电机运动控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12,2008 基于柔性制造系统的创新实训教学 庄焕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广东广州510665) 摘 要:本文介绍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实训中心利用柔性制造系统进行实训教学的模式,探讨了通过创 新实训,充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际能力。 关键词:实训教学;综合素质;柔性制造系统中图分类号:G 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08)12-0088-03 1引言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自动生产加工系统中的控制和操作技术越来越复杂,往往综合了机械、气动、液压、传感器技术、PLC 及伺服驱动、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通信技术、柔性制造及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多门学科;在传统的工程学科教学中,通常各门课程单独讲授,每门课程虽然都有相应的实验,但基本上是原理性的验证,一般都是某一特定知识点的实验,而且使用的设备一般是特定的实验平台,与实际工业生产用的设备有着较大的差异,致使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各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被综合运用的,也致使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后,仍不具备有实际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仍不能达到现代企业生产对人才的要求水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工业实训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学校各系师生的实操训练中心和职业素质训导中心,工业中心按学科区域建设为艺术学部、工业工程学部、专业技术考证学部、信息技术学部、中文经管学部以及教育与外语学部等,已建有58个文理科实训室。学生在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再到工业中心参加专业相关项目的实训,通过实训,不仅能使得学生掌握一些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增强学生对工厂、企业、公司等环境的深入了解,并熟悉对对口专业基本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同时有利于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首先,满足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使学生走 上工作岗位后,能快速适应实际生产工作。 在柔性制造系统的实训教学中,我们进行创新的教学实践的尝试,围绕的中心思想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学的方法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系统地提高他们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科学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柔性制造系统的实训教学上,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训练方案、自行编写加工程序、自行操作加工、自行检验,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设备的组成和功能 柔性制造系统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 -tem )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依各种生产要求的不同,柔性制造系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学校工业中心微型自动生产线实训室的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实训设备系统组成

(完整版)创新实验室建设规划

创新实验室建设规划 1.指导思想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旨在促进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本科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室计划得实施,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增强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1 突出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院“高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力行“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项目实践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探究; 在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专业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进行人才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有效地实施我院推行的“一体二翼”人才培养模式,为形成“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提供平台和实践环境。 1.2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培养兴趣、鼓励创新、突出重点和注重过程逐步全面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验”的要求,以项目为研究载体,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注重学生自主实验和过程训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1.3 突出特色,营造品牌 通过提供电子制作、课题设计、项目开发和科学研究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师生联系与交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进而形成我系鲜明特色的——软硬件一体化开发设计能力和项目开发和管理能力,创设品牌。 1.4 抓住机遇,进行师资队伍全面建设 计算机系有一支具有计算机应用软硬件技术和应用信息电子方向技术基础的老,中,青年技术骨干教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独具特使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计划的实施,教改推进和项目的开展,全面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 2.现有基础 2.1 初步建立了供学生实践应用的“创新实验室”。 创建了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进行计算机软件与电路电子设计的有利条件,是在校学生课内、课外进行作品设计开发,开展实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用自带的计算机,电子部件及各类工具在该实验室进行单片机应用技术,嵌入式ARM7,ARM9等芯片应用技术进行各类智能化应用实验系统可进行各种应用性实践实验,培养同学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柔性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a

柔性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FMS)系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目前所谈及的FMS通常是指在批量切削加工中以先进的自动化和高水平的柔性为目标的制造系统。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FMS发展颇为迅速,并且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也促使柔性制造技术日臻成熟,80年代后,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即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制造(CIMS)时代,FMS已成为各工业化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制发展重点。 一、规模 按规模大小FMS可分为如下4类: 1.柔性制造单元(FMC) FMC的问世并在生产中使用约比FMS晚6~8年,它是由1~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FMC可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 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和一种产物,其特点是实现单机柔性化及自动化,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2.柔性制造系统(FMS) 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与车削中心等),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

3.柔性制造线(FML) 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非柔性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 之间的生产线。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专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柔性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它是以离散型生产中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连续生产过程中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生产线柔性化及自动化,其技术已日臻成熟,迄今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4.柔性制造工厂(FMF) FMF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它包括了CAD/CAM,并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投入实际,实现生产系统柔性化及自动化,进而实现全厂范围的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及物料贮运进程的全盘化。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它是将制造、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的自动化连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的智能制造系统(IM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工厂柔性化及自动化。 二、柔性制造的关键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 未来CAD技术发展将会引入专家系统,使之具有智能化,可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当前设计技术最新的一个突破是光敏立体成形技术,该项新技术是直接利用CAD数据,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系统,将三维数字模型分成若干层二维片状图形,并按二维片状图形

柔性制造单元(FMC)

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简称FMC)是在制造单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柔性制造系统部分特点的一种单元。通常由1至3台具有零件缓冲区、刀具换刀及托板自动更换装置的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与工件储存、运输装置组成,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和柔性,可以作为FMS中的基本单元,也可将其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的一种产物。柔性制造单元适合多品种零件的加工,品种数一般为几十种。根据零件工时和组成FMC的机床数量,年产量从几千件到几万件,也可达十万件以上。FMC的自动化程度虽略低于FMS,但其投资比FMS少得多而经济效益接近,更适用于财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国内外众多厂家都将FMC列为发展的重点。 一、柔性制造单元的基本功能 1.自动化加工功能。在柔性制造单元中,有完成自动化加工的设备,如以车削为主的车削柔性制造单元,以钻、镗削为主的钻镗柔性制造单元等。同时辅以其他加工,如车削柔性单元中可以有端铣或钻削、攻螺纹加工等,这些自动化加工设备由计算机进行控制,自动完成加工。 2.物料传输、存储功能。这是柔性制造单元与单台NC或CNC机床的显著区别之一。柔性制造单元配备有运行物料存储容量所需的在制品库、物料传输装备和工件装卸交换装置,并有刀具库和换刀装置。

3.自动检验、监视等功能。它可以完成刀具检测、工件在线测量、刀具破损(折断)或磨损检测监视、机床保护监视等。 4.单元加工的其他功能。单元加工的其他功能包括清洗,检验,切屑处理等。 二、柔性制造单元的基本组成 1.由加工中心或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含CNC)混合组成的加工设备。加工回转体零件的车削单元的设备一般不超过4台,大多数加工非回转体零件的单元选用一台加工中心作为基本加工设备。 2.单元内部的自动化工件运输、交换和存储设备。具体随工件特点及其在单元内的输送方式而定,工件在单元内的输送方式有以下两种。 1)托板输送方式。适用于加工箱体或非回转体类零件的FMC。为便于工件输送及其在机床上夹固,工件(或工件及夹具)被装夹在托板上,工件的输送及其在机床上的夹紧都通过托板来实现。具体设备包括托板输送装置、托板存储库和托板自动交换装置。 2)直接输送方式。适用于加工回转体零件的FMC。工件直接由机器人或机械手搬运到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或车削中心上被夹紧加工。机床邻近设有料台存储坯件或工件。若FMC需要与外部系统联系,则料台为托板交换台,工件连同托板由外部输送设备(如小车)输入单元或自单元输出。 3.信息流系统。该系统实现对于加工中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输。托板存储库式FMC。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 一、基本简介 简称,,,,是一组数控机床和其他自动化的工艺设备,由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和物料自动储运系统有机结合的整体。柔性制造系统由加工、物流、信息流三个子系统组成。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 m),英文缩写为FMS。 FMS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它按照成组的加工对象确定工艺过程,选择相适应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件、工具等物料的储运系统,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故能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种工件的成批高效生产(即具有“柔性”),并能及时地改变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编辑本段] 二、主要功能和技术效果 FMS兼有加工制造和部分生产管理两种功能,因此能综合地提高生产效益。FMS 的工艺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可以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和质量检验等。8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FMS,大都用于切削加工,也有用于冲压和焊接的。

采用FMS的主要技术经济效果是:能按装配作业配套需要,及时安排所需零件的加工,实现及时生产,从而减少毛坯和在制品的库存量,及相应的流动资金占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数量和厂房面积;减少直接劳动力,在少人看管条件下可实现昼夜24小时的连续“无人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编辑本段] 三、发展历史 1967年,英国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据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制了“系统24”。其主要设备是六台模块化结构的多工序数控机床,目标是在无人看管条件下,实现昼夜24小时连续加工,但最终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而未全部建成。 同年,美国的怀特?森斯特兰公司建成 Omniline I系统,它由八台加工中心和两台多轴钻床组成,工件被装在托盘上的夹具中,按固定顺序以一定节拍在各机床间传送和进行加工。这种柔性自动化设备适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中使用,在形式上与传统的自动生产线相似,所以也叫柔性自动线。日本、前苏联、德国等也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开展了FMS的研制工作。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展出了由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简称FMC),为发展FMS提供了重要的设备形式。柔性制造单元(FMC)一般由1,2台数控机床与物料传送装置组成,有独立的工件储存站和单元控制系统,能在机床上自动装卸工件,甚至自动检测工件,可实现有限工序的连续生产,适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应用。 70年代末期,FMS在技术上和数量上都有较大发展,80年代初期已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以由3,5台设备组成的FMS为最多,但也有规模更庞大的系统投入使用。 1982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建成自动化电机加工车间,由60个柔性制造单元(包括50个工业机器人)和一个立体仓库组成,另有两台自动引导台车传送毛坯和工件,此外还有一个无人化电机装配车间,它们都能连续24小时运转。

柔性制造系统简述

柔性制造系统简述 1 前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向着多样化、新颖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自动线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必须寻找新的生产技术以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市场需求。同时,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CAD/CAM 、计算机数控、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生产管理科学的发展也为新生产技术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柔性制造技术应运而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的雏形源于美国马尔罗西(MAL —ROSE)公司,该公司在1963 年制造了世界上第1 条加工多种柴油机零件的数控生产线。FMS 的概念是由英国莫林(MOLIN)公司最早正式提出,并在1965 年取得了发明专利。FMS 正式形成后,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争相发展和完善这项新技术,使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柔性制造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在零件加工业以及与加工和装配相关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FMS 的定义和组成 FMS 指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软件科学, 把工厂生产活动中的自动化设备有机地集成起来, 打破设计和制造的界限, 取消图纸、工艺卡片, 使产品设计、生产相互结合而成的, 适用于中、小批量和较多品种生产的高柔性、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的制造系统。下图是典型的FMS 示意图。 从从图中可以看出,FMS 一般由5个功能系统构成: (l)自动加工系统。一般由2台以上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或柔性制造单元(FMC)以及其他的加工设备构成。 (2)自动物流系统。该系统包括运送工件、刀具、冷却润滑液等加工过程中所需“物资”的搬运装置以及装卸工作站。 (3)自动仓库系统。由设置在搬运线始端或末端的自动仓库和设在搬运线内的缓冲站构成,用以存放毛坯、半成品和成品。 (4)自动监视系统。由各种传感器检测和识别整个FMS 及各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释义 柔性制造系统的英文写作"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FMS。它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将物流和信息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加工系统从"刚性"过渡到"柔性",即柔性加工、输送等,用干高效率地制造多品种、中小批量产品。在此让我们从我国兵工企业的生产状况入手,来理解柔性的真正含义。 我国的兵工企业,基本上是在立足于打全面战争的战略形势下建设起来的。兵工企业的军品生产,主要是采用大批量生产的刚性生产模式,特点是"一个产品一个厂一条生产线"。 生产某种枪的生产线,就只能生产这种枪,对于别的产品就无能为力了。这种自动生产线生产效率高,批量大,但只针对单一或少量品种产品,缺乏或根本没有柔性。随着国防战略的转移,单一军品订货大幅削减,多品种、少批量的新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开发民用产品。面对新情况,当初追求产量规模的兵工企业,这时就很不适应了。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柔性化改造和建设成了兵工企业的必由之路。 柔性制造系统是能够适应生产中小批量各种零件的自动化系统,它具有对产品品种和批量变化的自动响应能力。它通常以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加工中心实质上是一台复合的数控机床,它复合了多台数控机床的功能,并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功能)为基本加工设备,由数控装置或计算机统一控制各加工系统的运行。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柔性和自动化上。 柔性主要表现在加工对象的灵活可变性。即可以很容易地在一定范围内从一种零件的加工更换为另一种零件的加工。柔性自动化加工是通过软件(零件加工程序)来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更换另一种零件时,只需改变有关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和少量夹具'甚至不必更换夹具),一般不必对机床、设备进行人工调整。这显著地缩短了多品种生产中的设备调整和生产谁备时间。 按柔性自动化程度不同,可把柔性制造技术分为以下3类。 (l)单机数控加工。是指用一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是柔性自动化加工中规模最小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柔性最强,但生产效率最低,适合多品种、极少批量或单件的加工。

柔性制造系统FMS教学内容

柔性制造系统F M S

柔性制造系统(FMS) 1.概述 1.1 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 1967年,英国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据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制了“系统24”。其主要设备是六台模块化结构的多工序数控机床,目标是在无人看管条件下,实现昼夜24小时连续加工,但最终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而未全部建成。 同年,美国的怀特·森斯特兰公司建成 Omniline I系统,它由八台加工中心和两台多轴钻床组成,工件被装在托盘上的夹具中,按固定顺序以一定节拍在各机床间传送和进行加工。这种柔性自动化设备适于在少品种、大批量生产中使用,在形式上与传统的自动生产线相似,所以也叫柔性自动线。日本、前苏联、德国等也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开展了FMS的研制工作。 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展出了由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简称FMC),为发展FMS提供了重要的设备形式。柔性制造单元(FMC)一般由1~2台数控机床与物料传送装置组成,有独立的工件储存站和单元控制系统,能在机床上自动装卸工件,甚至自动检测工件,可实现有限工序的连续生产,适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应用。 70年代末期,柔性制造系统在技术上和数量上都有较大发展,80年代初期已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以由3~5台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为最多,但也有规模更庞大的系统投入使用。

1982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建成自动化电机加工车间,由60个柔性制造单 元(包括50个工业机器人)和一个立体仓库组成,另有两台自动引导台车传送毛坯和工件,此外还有一个无人化电机装配车间,它们都能连续24小时运转。 这种自动化和无人化车间,是向实现计算机集成的自动化工厂迈出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若干仅具有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特征,但自动化程度不很完善的经济型柔性制造系统FMS,使柔性制造系统FMS的设计思想和技 术成果得到普及应用。 迄今为止,全世界有大量的柔性制造系统投入了应用,仅在日本就有175 套完整的柔性制造系统。国际上以柔性制造系统生产的制成品已经占到全部制成品生产的75%以上,而且比率还在增加。 1.2 柔性制造系统的定义 柔性制造系统(简称FMS)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储运装置和计算机控 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武器装备柔性制造系统术语)美国国家标准局(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认为是:“由一个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一些设备(通常是具有换刀装置的加工中心)。传输装置把工件放在托盘或其它联接装置上送到各加工设备,使工件加工准确、迅速和自动。中央计算机控制机床和传输系统,可同时加工几种不同的工件”。 它的出现标志了机械制造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克服了原来机械 生产线只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刚性特征,能够适应中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

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_冯敏侠

第31卷第8期2012年8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Vol.31No.8Aug.2012 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 冯敏侠,庄中华,劳 静 (广州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为实现学校建设规划,按照实验室建设的原则,我校每3年开展一次实验室建设规划及论证工 作,从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发展规模、管理模式、队伍建设、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组织专家对“规划”论证,制定实验室建设目标,促进实验室发展。关键词: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12)08-0423-04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 with Elaborate Construction Planning FENG Min-xia ,ZHUANG Zhong-hua ,LAO J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made every 3years in terms of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laboratory development scale ,management mode ,team construction ,condi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so on.The goal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s made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 Key word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2-04-05 作者简介:冯敏侠(1965-),男,广东番禺人,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Tel.:020- 39366263;E-MAIL :fmx1221@sina.cn 0引言 实验室工作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 此,抓好实验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以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是我校整个教学工作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真正体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做好实验室建设,必须从实验室建设规划抓起,根据国家建设发展规划,满足地方人才培养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实验用房、设备设施建设、管理模式、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制定的实验室建设规划。 1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 学校实验室建设要以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为导 向,以教育部《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和《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为依据,遵照《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 规程》 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自2000年并校以来,以学校专业调整为契机,以实验室建制为切入点,每3年开展一次实验室建设规划及论证工作,通过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重新整合、优化实验室,完善并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从而建立功能 强大、 结构合理、管理先进、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讲求效益”的基本原则。促进实验室工作朝着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出发,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为我校的发展和广州地区建设服务。 2实验室建设规划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的目 标,结合本学院(中心)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培养层次及重点发展学科等情况制订。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进行。 实验室规划重点是加强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工作,结合学科

DLMPS-800A模块式柔性制造系统

DLMPS-800A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实训系统 技术文件 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一、设备概述: 现代工业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先进工艺技术的综合与集成,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制造执行等多方面内容,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加强学生面向社会的挑战能力,提高机、光、电一体化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刻不容缓,重点建设机电类工程柔性加工系统的实验平台,更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1

DLMPS-800A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实训系统是将微电子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和系统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复杂技术、高度自动化系统,柔性制造技术更是当前机械制造业适应市场动态需求及产品不断迅速更新的主要手段,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 DLMPS-800A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实训系统是一套完整,灵活、模块化,易扩展的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研发并制造,从简单到复杂,从零部件到整机。采用铝合金结构件为系统的基本操作平台,利用多种机械传动方式模拟完成现代化装配过程的柔性加工系统,把实际工业生产中的电气控制部分、各种传感器和现代化生产中的组态控制,工业总线,充分展示在该系统中。 DLMPS-800A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实训系统是基于西门子工业自动化PLC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该模块化柔性生产线,是针对高等教育及科研机构而开发的综合性的实训平台,适用于各类高等院校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化、先进制造业行业等专业的教学和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综合应用,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提炼和浓缩,并针对实训教学活动进行专门设计,有机地融全了光、机、电、气、液于一体。该系统不仅可以作为自动化及网络的教学实训系统,还可以与子系统相配合组成网络化平台,并从中作为拓展使用。 传统的自动化教学系统大多是以单一模块设备为核心进行监测与控制的,这种模块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执行动作,但各模块之间缺乏复杂的连接和信息沟通,教师若想及时了解并指导每台设备的操作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各台模块设备之间容易形成“自动化孤岛效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的教学设备已经成为发展方向。同样,在工业现场的各种生产设备和检测系统都已经形成了网络化的通讯和管理调度。因此,对自动化网络通讯的学习已经成为自动化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DLMPS-800A模块式柔性生 2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自动化物流系统方案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而产品的市场寿命日益缩短,更新换代加速,中、小批量生产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面临这—新的局面,必须大幅度提高制造柔性和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柔性制造系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包括多个柔性制造单元,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以适宜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它通过简单地改变软件的方法能够制造出多种零件中任何一种零件。 系统主要由八个单元模块组成: 自动化立体仓库、码垛机单元 CCD形状识别单元; 柔性制造加工单元; 上下料搬运机器人单元; CCD工件尺寸检测及颜色识别单元; 气动分拣及条码打印扫描检测单元; 自动化输送线系统单元; 气动分拣搬运机器人单元。 所有模块单元通过工业总线控制联接。即还包含系统总控单元。 为了促进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和体会,我们立足于自己的技术优势,结合实际教学的需求,开发了一套完全模拟工业现场实际应用的柔性制造教学实训系统,并配备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 通过该系统,使学生可通过实验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技术,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系统

各组成部分,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在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并对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机电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均能得到综合提高。该系统设计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急停保护、限位保护、隔离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 二、系统特点 ●高度集成 通过Profibus-DP工业现场总线及开发型组态软件等网络通讯技术将系统中的所有单机模块设备进行高度的集成。与工业现场形式完全相同。 ●标准化 按工业标准设计,并可全面兼容标准工业级设备。 ●单元模块化 系统中的单元设备具有“联机/单机”两种操作模式。所有的单元设备的软硬件均可以脱离系统独立操作,可用单机设备为平台,进行单项技术的研发,易扩展。即方便教学又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教师进行科研、学生进行创新的需要。●机器人嵌入式系统控制 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及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等关键设备采用嵌入式系统控制。系统紧凑小巧,对实时和多任务有很强的支持能力,能完成多任务并且有较短的中断响应时间。具有功能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和系统维护。 ●开放性 开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源代码。此外,系统中以运动控制技术为主的单元装备需具有良好的硬件开放性,可以和工业上众多装备接口,进行系统集成。软件系统采用开放式源代码和通用软件开发平台(MS VC++和Borland C++),用户可以进行深层次的软件系统二次开发,以便于开发出适合用户需求的系统调度程序和单机运行程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师和同学课题研究工作。 ●网络化视频监控(选配)

柔性制造系统的定义

柔性制造系统的定义 制造是个需求启动的、包括给予信息、改变物性、实现增值的受控造物过程。获取最大的增值一直是制造技术所追求的目标。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市场竞争加剧、客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限制了大量生产方式的发展,迫使制造业不得不朝低成本、高品质、高效率、多品种、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方向转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自动化程度和制造水平的提高,使制造业的上述转变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在需求和技术两者的促使下,出现柔性制造系统,并迅速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的雏形源于美国马尔罗西(MALROSE)公司,该公司在196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加工多种柴油机零件的数控生产线。FMS的概念由英国莫林(MOLIM)公司最早正式提出,并在1965年取得了发明专利,1967年推出了名为“Molins System—24”(意为可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运行)的柔性制造系统,使FMS正式形成。此后,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争相发展和完善这项新技术,使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柔性制造系统的定义是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为:柔性制造系统;英文名称为: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缩写为FMS。 柔性制造系统在成组技术的基础上,以多台(种)数控机床或数组柔性制造单元为核心,通过自动化物流系统将其联接,统一由主控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控制和管理,组成多品种变批量和混流方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有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 柔性制造系统有以下三种类型: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自动生产线。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一台或若干台数控机床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加工单元,并能根据制造任务和生产品种变化而迅速进行调整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是一种能迅速响应市场需求而相应调整生产品种的制造技术。柔性制造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可以自动更换刀具和夹具,加工不同的工件,适合加工形状复杂,加工工序简单,加工工时较长,批量小的零件。它有较大的设备柔性,但人员和加工柔性低。 柔性制造系统是以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为基础,配以物料传送装置组成的生产系统,该系统由电子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满足多品种的加工。柔性制造系统适合加工形状复杂,加工工序多,批量大的零件。其加工和物料传送柔性大,但人员柔性仍然较低。 柔性自动生产线是把多台可以调整的机床(多为专用机床)联结起来,配以自动运送装置组成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可以加工批量较大的不同规格零件。柔性程度低的柔性自动生产线在性能上接近大批量生产用的自动生产线,而柔性程度高的柔性自动生产线,则接近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用的柔性制造系统。 由于FMS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它的内部组成根据使用目的而异,客观上也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直观地看,可以说FMS的基本组成与特征是:1)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和管理;2)系统采用了NC控制为主的多台加工设备和其他生产设备;3)系统中的加工设备和生产设备通过物料输送装置连接。 FMS有两个主要特点,即柔性和自动化。FMS与传统的单一品种自动生产线,相对而言的,可称之为刚性自动生产线,如由机械式、液压式自动机床或组合机床等构成的自动生产线)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具有柔性。有关专家认为,一个理想的FMS应具备8种柔性:(1)设备柔性指系统中的加工设备具有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其衡量指标是当加工对象的类、族、品种变化时,加工设备所需刀、夹、铺具的准备和更换时间;硬、软件的交换与调整时间;加工程序的准备与调校时间等。(2)工艺柔性指系统能以多种方法加工某一族工件的能力。工艺柔性也称加工柔性或混流柔性,其衡量指标是系统不采用成批生产方式

柔性制造系统

第四章制造自动化技术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数控加工技术 3. 工业机器人技术 4. 柔性制造系统 1

4.4 柔性制造系统(FMS) 4.4.1 概述 1. FMS的产生 CNC、CAD/CAM/CAPP、机器人技术等新技术的 出现,对刚性自动生产线产生了冲击。所谓刚性自动 线,即物流设备和加工工艺是相对固定的,它只能加工 一个零件,或加工几个相类似的零件。如需改变加工产 品的品种,刚性自动线必须做较大的改动,在投资时间 方面的耗资很大,难以满足市场化的需求。但是刚性自 动线的设备利用率高,生产率高。 结合刚性自动线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英国Molins公司的David Williamson提出了“柔性制造系统”的概念。 2

柔性制造技术(flexib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MT)是为了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而诞生的一项制造自动化技术。所谓柔性是指制造系统(企业)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就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 应产品变化的能力。 FMS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部分。据统计,1985年投入运行的FMS有500多套,1988年800套,1990年1000套,目前约有3000多套FMS正在运行。我国1984年开始研制FMS,1986年从日本引进第一套FMS。 3

2. FMS的定义、组成和类型 (I)FMS的定义和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有关“武器装备柔性制造系统术语”的定义: FMS是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它包括柔性制造单元,能 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适用于 多品种、中等批量生产。 4

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项目}

《电子产品检验实训》实验室建设方案

第1章实现模式 充分考虑教学环境与生产实践的差别。 1.1 检验对象的选择 考虑教学条件、环境和进行检验的技术条件。 选择教学条件下检验技术条件容易满足的电子整机产品。 在已经建立的电子产品整机概念基础上,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其原理的产品。 1.2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专业内容紧密结合 与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内容紧密结合,尽可能选择学生已掌握的电子整机电性能指标。 考虑教学电子测量仪器通用性,检验仪器尽可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电子测量仪器。 综合以上考虑,选择以录音机和激光唱机为检验整机产品。 1.3 推荐检验项目 录音机:带速误差、放音频响、待机噪声、抹音率、录放失真、录放失真。 激光唱机:输出电平、失真率、频响。 第2章环境建设 总体设想: 以电子整机产品典型电性能为检验对象实习环境的模拟,参考先进电子整机生产企业的检验环境。 考虑教学条件和环境,可选择不同电子产品的典型电性能指标作为检验项目,每个项目可设立一定的组数(一般为两组),设置工位形式的检验岗位,并且在检验岗位上布置操作指导书、作业注意书和仪器操作规程三种工作类标准。学生检验时采用循环的方式进行。 第3章软件 3.1 师资培训 任课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电子测量知识和电子测量仪器使用的技能。 ?具有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基本理论知识。

相关国家标准的消化能力。 3.2 国家相关标准 3.3 管理标准 依据9000:2000标准,制定实训过程和检验过程的管理标准。 3.4 技术标准 依据国家标准,制定选择检验产品和项目的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3.5 工作标准 制定检验工作的工艺文件(操作指导书、作业注意书和仪器操作规程)用于检验工位的环境建设。 第4章硬件 4.1 电子测量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有电平指示)、电子计数器、双踪示波器、失真度仪。4.2 电子整机产品 录音机和激光唱机。 4.3 测试附件 标准信号源:测试磁带和测试光碟。 4.4 测试工装 整机产品假负载、测试低通和带通滤波器。 第5章费用 5.1 师资培训 ¥1000.00元 5.2 企业调研 ¥1000.00元 5.3 电子测量仪器 5.4 电子整机产品(12台) ¥5000.00元 5.5 实训环境改造 ¥3000.00元 5.6 测试附件 ¥1200.00元/12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