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专栏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专栏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专栏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愈发艰巨复杂的转型发展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我们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才能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二者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国家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充满活力。

目标引领航向,目标凝聚共识。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深化改革总目标,从各个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一定能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汇聚起磅礴的力量,不断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

实现总目标,必须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要深刻领会中央《决定》中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搞清楚改革的路子往哪走、怎么走。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六个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1、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3、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5、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6、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在新一轮改革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个紧紧围绕”,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六个紧紧围绕”,凸显了市场的作用;凸显了党的领导;凸显了社会主义文化;凸显了民生民主;凸显了美丽中国;凸显了科学执政。

所以,只有把握好“六个紧紧围绕”的主旋律,才能在今后政策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不偏不倚的坚持改革之路。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强调要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主?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改进社会治理体制 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77643602.html,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解析 作者:齐卫平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04期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两句话”作为整体的统一性表现在: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指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强大动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做到总目标“两句话”相统一,应注重把制度科学化与治理现代化紧密相结合;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密相结合;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结合;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紧密相结合。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4-0017-06 [收稿日期]2015-05-16 [作者简介]齐卫平(1953—),男,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01)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谋划全面深化 改革,提出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讲话中,反复强调不能把这个总目标的两句话割裂起来,必须完整地加以理解。这一精神十分重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关系的实现,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本文拟围绕这个总目标的两句话进行一些解读,以期加深理解,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什么要讲“两句话”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时35年,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将国家建设带到一个新的境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将历史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继往开来的标志性话语。这两句话之所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第一,总目标讲“两句话”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是不断深入的推进过程,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全面”和“深化”的要求越来越凸显出来。从全面的角度看,以往的改革虽然也讲全面,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侧重从局部改革做起,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性和关联性的矛盾还不突出。从深化的角度看,先期改革的启动一般走的是先易后难的路径,深层次的问题往往放到后面去解决。当今中国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重要关头,新的部署势在必然。习近平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近日出版发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专题]。这本书分12个专题,摘录了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274段。这些论述涵盖广泛,思想深邃,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系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同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总目标和方法论的论述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和根本原则。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领会其精髓,对于我们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意义重大。 一、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3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曲折,但由于方向正确、驾驭得当,有了问题能及时纠正,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在,我国改革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

定力是不行的。因此,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同志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始终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目的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是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报告人将从四个方面回答以上几个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比如收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等,实际上关注我们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呢? 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历史起点上理解本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站在新的经济历史起点召开的,这个起点怎么理解?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 习总书记12号会议讲,我们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的治理我们应该有一套治理的办法。我给大家看一张表,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世界第四,前面有俄罗斯、有美国、有加拿大,我们排第四。我们人口在世界排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到2011年由国内生产总值总规模第十到第二位,人均国内收入

从1978年的第175位到现在我们已经排到114位。所以温家宝总理多次讲我们是一个大国,从总量上是世界第二,但是因为我们人口多,一平均成了114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进出口贸易总额在78年29位到去年我们是第一位。从1978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谁都不否认。 这个表大家看,1978年整个国内生产总值是3645亿,到去年我们到50多万亿。另外我们的发展速度在世界最快,这是世界公认的一些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大国。这是国际贸易基金组织对去年到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我们是,美国是,欧元区是负增长,日本是,俄罗斯是,印度,印度比较快。金砖四国,像巴西也没有我们快,我们不仅量大而且速度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我们在世界上,2013年统计的我们达到了5445美元,到去年年底我们实际上按我们国家的计算是62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稍高一点的水平。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9千美元,在世界上算中等发达国家。世界的平均水平是1万美元多一点,我们是9千多美元,当然和高收入国家比较,比如和美国和日本,包括和我们国家的香港比较,我们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低有低的好处,我们的需求在这。所以需求在这,因此发展的潜力就大,这是第一点。 我们这次的改革做出决定是站在一个发展,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很好改善以后,我们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讲义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点与举措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日至12日在京召开。 出席会议共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出席。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什么倍受关注? 中央公布会议召开时间之后,与会议相关的问题都成为社会热点,为什么引起媒体与社会的如此关注?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三中全会”已成为了一个划时代变革的符号。 35年前,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如春风吹拂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从那时起,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自己每届的三中全会上,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 也正因此,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三中全会”几乎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35年前的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伟大转变。同时也包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也包括清理了历史重大问题,恢复了民主集中制,作出了改革开放和农村改革的新决策,这一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历史转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从此,三中全会就成为了一个富有中国经济重大变革的重要会议。 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8年的十三届三中全会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价格、工资改革,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理。 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 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 标和基本原则 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精辟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用“六个紧紧围绕”深刻阐释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从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等一系列重大命题,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勾画了改革时间表、路线图。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决定》明确了到2020年的改革目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决定》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些既是35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完成各领域改革任务,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揭示了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是必须把握好的第一位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