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区美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2015年山区美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2015年山区美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2015年山区美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xx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的新安江上游,既是山区、库区又是革命老区。全县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xx县境内“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特殊的地理条件体现出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决定了xx县要走一条符合山区发展特点、符合群众生活需求的乡村建设之路,也决定了山区农民对美好乡村建设有更多的向往和期盼。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xx县人大工作研究会年初就将全县山区美好乡村建设作为今年的调研课题,发动全体会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10月下旬,研究会由程德球会长带队,组成山区美好乡村调研组。调研组一行不仅到雄村、徽城、璜田、绍濂、街口等乡镇,实地考查了卖花渔村、南源口、蜈蚣岭、小溪、前山等中心村的美好乡村建设情况,还到祁门县渚口村、黟县芦村和徽州区潜口村、坤沙村参观学习,然后到县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专题座谈会。通过调研,不仅了解了xx县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和好的经验做法,也思考了不少积极建议和期待。

一、开局良好初见成效

1、宣传发动进村入户,美好乡村建设逐显氛围。为有序推进全县美好乡村建设,xx县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立“美好乡村建设”专栏,下设“政策文件、领导讲话、要闻动态、工作简报、乡村风貌”等5个栏目,为美好乡村建设宣传造势。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了《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专栏,已播出广播、

电视新闻100余条次。xx县美好乡村建设动态和典型报道上省、市新闻媒体45篇。成立美好乡村建设宣讲团,对全县28个乡镇和16个县直单位进行宣讲,总计80场次,听众1万余人。县美好办编发《美好乡村建设简报》14期,分发到各乡镇和省、市级中心村。全县还组织开展了“美好乡村建设”征文比赛、“七美家庭”创建、“庆三八──美好乡村我先行”农村妇女文艺调演等活动。配合开展为“寻找最美乡村”摄影拍摄,组织成立首批乡村文化专家志愿服务团。通过县、乡、村三级组织干部培训,为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培训了一支500人的骨干力量。全县征求对美好乡村建设意见建议1687条。深渡、上丰、三阳、霞坑、坑口等乡镇还组织村干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美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巩固与升级,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理念、内容及水平的全面提升,是在新的起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的基础性工程。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找准美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全县按照古村落保护型、优质生态型、产业带动型、异地安置型、综合提升型、扶贫示范型等六种类型,结合县情,明确重点,突出特色,发动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大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2013年,xx县着力培育建设21个中心村(其中省级19个,市级2个);力争7个省重点示范村达标,打造2—3个美好乡村亮点;治理改造100个自然村。在抓好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落实《关于加快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见》,力争第一批中心村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中心村平均水平,

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中心村40%以上的村集体年经营性纯收入达到20万元,10%以上的村超过50万元。

3、科学编制规划,奠定美好乡村建设基础。规划编制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原则,首批21个中心村精心编制出规划并完成评审,于2013年5月29日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复。《xx县村庄布点规划(2012—2020年)》已完成评审并通过县政府审查,5月31日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报市政府审批。第二批14个中心村建设规划初稿完成,并通过评审。

4、努力整合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县里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整合住建委、环保、水利、农业、林业、财政、民政、国土、移民、扶贫、发改等部门涉农资金9909万元世行贷款2815万元,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元,总共1.57亿元。按照中心村“11+4”、自然村“2+1”要求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加强道路、电力、电信、饮用水安全建设。2013年全县拟实施美好乡村建设项目254个,总投资1.8625亿元。在项目建设中,强化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管制、竣工验收制“六制”管理,加强项目建设督查和指导,实行项目推进月报,重点项目旬报制度,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全县已开工建设项目229个,完工项目134个,

完成投资1.3950亿元。其中首批省、市级中心村完成投资9423.05万元,100个自然村完成投资2401万元。

5、“三生”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思路,以“三清”、“四修”、“五化”(即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修整危旧房屋、猪圈、旱厕、院墙,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为重点,开展“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月”活动。以评比“示范村”、“示范户”为抓手,带动农民进行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结合“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村庄保洁全覆盖。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开展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加快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在有条件的中心村逐步建立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结合“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年”等活动,加大拆违控违力度。投入1366.4万元,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整治村庄风貌。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深入开展“五林四园”(即围村林、护路护堤林、庭院林、水口林、休憩林及小果园、小竹园、小菜园、小桑园)建设,实施了2645亩,投入资金940万元,力争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

6、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xx县成立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规划建设、资金整合、产业发展、土地整治、公共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等6个指导组。县委、县政府还制定了《关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的实施意见》,各指导组及相关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乡镇亦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美好办”。建立健全领导挂点联系制度,每个县领导联系一个美好乡村建设点,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县直结对帮扶单位职责明确,年终考评。县民政局联系璜田乡璜田村,当了解到村里有意中药材黄蜀葵项目后,立即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并帮助璜田村与苏中药业公司洽谈,签下了600亩黄蜀葵中药材种植收购意向书。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能为璜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483元。借力省属企业,加快美好乡村建设。xx县推介南源口、小溪、方村、宋村4个中心村分别作为省交通投资集团、省国元控股集团、省盐业公司、海螺集团等省属企业结对共建点,争取省属企业结对共建资金65万元。省国元集团支持小溪村50万元,用于小溪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农民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县民营企业协会共建帮扶资金达15万元。浙江大学亚欧旅游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武斌一行,专程赶到璜田乡蜈蚣岭村,帮助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7、突出文明和谐,建设美好乡风。xx县在有序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注重把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和文明乡风培育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全县广泛开展“绿色家园”示范村、示范户创评、“七美家庭”创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评比、“乡村好青年”竞赛、“小手拉大手”公益环保宣传、“保护母亲河”等活动。xx县已登记在册的巾帼文艺宣传队百余支,共2000余人。全县183个村“妇女之家”中,有50%以上组织了巾帼文艺宣传队。坑口乡拥有6支农民文艺

宣传队,今年组织汇演20余场,观众6000余人。该乡积极倡导“好人文化”,相继涌现出了“中国好人”张金善和“黄山好人”江卫平。郑村镇棠樾村注重发挥徽文化“忠、孝、廉、义”的教化功能,深入开展“七美户”、“十星文明户”评选。徽城镇南源口村常年组织农民广场舞蹈,经常组织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风尚。

8、严格督查落实。根据省考核办法,xx县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了任务分解。制定了县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和考核奖励办法,建立了美好乡村建设交办、督办机制,由县“两办”、纪委(监察局)和美好办联合督查落实。到年底,由县“美好办”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对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其考核结果作为拨付“以奖代补”资金和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深渡镇还出台奖励办法,决定对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的村给予20—30万元奖励。

二、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美好乡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因此,须全民发动,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同时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加大各方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哪些是国家投入,哪些是投工投劳,哪些是自己投入,以提高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特别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只有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美好乡村建设才有活力,才有后劲。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美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巩固与升级,必须广造舆论,人人参与。要始终坚持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激发农民热情的基础上,自觉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克服“等、靠、要”等依赖思想。,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主动为群众解疑释惑,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进一步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农民成立理事会,用村规民约来约束、规范村民的行为。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了,美好乡村建设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丰硕成果。只有让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发挥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解决好美好乡村建设中“主体缺位”的问题,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

2、因地制宜,尊重民意,找准美好乡村建设定位。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搞好规划,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城乡发展特点,符合群众生活需求的乡村建设之路。结合山区特点,应努力打造一批古村保护型、优质服务型、产业带动型、异地安置型、综合提升型、扶贫示范型的美好乡村。千万不可贪大求洋,一味打造“新村”。xx县是个深山区,人多地少,过去村庄均依山傍水而建,村庄狭长,村头有水口,村内房屋密集,老房子多,新房子少,且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可从三方面疏导:一是保护利用规划前建的新房,通过穿衣戴帽(改徽),减少对古村落整体破坏;二是对古宅允许改内不改外,提高使用

率;三是经审批后,允许在空的宅基地上按仿古风格进行新村建设,也可引入市场机制保护开发古村落(认购保)。对高山移民下山、地质灾害点搬迁,可以就近选择地块建设新村(如小川村、金竹村),移民后靠(如深渡镇新杨村)等。总之,要以民为本,保持和塑造村镇特点,保护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狠抓风貌整治,突出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要结合“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年”活动的进程,扎实开展拆违控违、改徽建徽、非法采砂、“白化”坟等专项整治。大力开展“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月”活动,带领群众整治房前屋后各种乱象,提升人居环境。结合农村清洁工程、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确保年底前实现村庄保洁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对居住较集中的大村镇,可集中建设管网和终端处理设施,统一管道集中处理;对没有条件集中处理的村庄,主要是改水、改厕,改变不良卫生习惯,进行分散处理。

4、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第一要务。特别要筑牢产业支撑,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民富、集体空的现象仍较普遍。村集体无积蓄就谈不上为民办事,唯一只能向上伸手。因此,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抓好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茶叶、黄山贡菊、蚕桑、果蔬、花卉、盆景、山核桃、油茶、养殖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势在必行。创新机制,广开门路,在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要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乡村规划 调研报告2017

乡村规划调研报告2017 导语:乡村规划是(rural planning)乡村的社会、经济、科技等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依据。 乡村规划调研报告2017 为全面了解我市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市乡村建设2017。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度的监督工作安排,4月上中旬,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就我市美丽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叶华副主任的带领下,实地察看了小桥镇、迪口镇等一些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召开座谈会,与镇村干部群众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听取镇、村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 1、乡村村庄规划设计:2015和2016年我市共有26个村列入全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建设工程,大部分村编制了乡村规划或节点整治方案或乡村旅游规划,其中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的有际村、叶坊、长汀、九匡、巨历口、可建、店村、敷锡、阳泽、后塘、湖头、龙村、慈口、党城、墩上、江墩、白水源等17个村,编制节点整治方案的

有太平、穆墩、定高、安国寺、桂林、大房等6个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的有新桥等1个村,未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有北津和桃源等2个村。 2、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设计费:我市美丽乡村规划编制由乡镇或村直接委托规划设计单位设计,据了解,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费(不含施工图)一个村约5万元,节点整治方案设计费一个村约0.6-2万元,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费一个村约10万元。初步统计,我市26个美丽乡村共投入规划设计费约110万元,大部分资金从“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省级以奖代补资金中列支,市、乡、村三级基本无规划设计经费投入。 3、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情况:26个美丽乡村建设村基本按美丽乡村规划进行建设,其中美丽乡村规划实施较好的有湖头、慈口、际村、桃源、可建、后塘、墩上、敷锡、九匡等9个村,实施一般的村庄有江墩、安国寺、党城、上范、桂林、大房、定高、巨力口、太平、龙村、店村、叶坊、阳泽、白水源等14个村,实施相对较滞后的有北津、穆墩、长汀等3个村。 二、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实施难。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设计单位目前南平市仅一家符合资质,因此,我市大部分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是委托省外设计单位

美丽乡村考察心得体会2篇

美丽乡村考察心得体会2篇 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下,去桐庐县学习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实地探访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看精品,使我受益非浅,拓宽了视野。不单单是整洁的村庄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更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论是他们的创新理念,还是对特色乡村文明的挖掘和提升,尤其是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那种责任和激情,都深深的触动了我。 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管理及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交流美丽乡村建设的心得与经验,实地感受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切实了解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不论是自绘、自建、自管的君山村,富有才文化的狄浦村,莲文化的环溪村,还是发展农家乐旅游文化的芦茨村,桃文化的阳山畈村,这些村庄都有它们共同点。 一是因地制宜,挖掘村庄自的古文化内涵,非常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尊重民俗、民风,结合村庄的特色文化脉络,打造出符合本土文化的农村景观。 二是以美丽乡村为有力抓手,为发展特色经济及文化旅游搭建平台,如阳山畈村桃产业,芦茨村山水旅游带动农家乐的发展,使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建管并举,一方面要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维护,如环

溪村,他们的理念是以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做法,实行对农户月检查,季通报制度,并开展“大手牵小手”等活动,这些做法都是对居住环境提升的有效手段。 这些精品村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整改、提升,在青山秀水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令人流连忘返,让人直观感受到一是发展速度快,农民的收入水平,均是在继续保持高速度的增长,表明发展的潜能巨大;二是城乡无差别,所到之处,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无差别;三是建设水平高,感觉到都是高标准,又风景如画;四是精神风貌好,与时俱进精神无处不在;五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 以上是我这次去桐庐学习考察后所汲取的精髓所在,既有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更深认识,也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具体总结如下: 一、做好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 对我们乡镇干部而言,要发挥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作好美好乡村建设宣传工作,以村民理事会为推手,扎扎实实做好推动工作,并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学习群众的创新精神,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按规划要求改善提升居住环境,做到实实在在做工作,持之以恒抓落实。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考察报告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乡村休闲旅游理论: 城市人都在做着“返乡”的梦。 都市人,都很向往乡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乡野趣味,休闲式旅游市场是将来的关注重点。 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 现代城市人对休闲乡村的渴望,包括田园绿色景观、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有机健康食品、朴实的民风、适当参与体力劳动等。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休闲资源70%集中在乡村。 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全域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以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农村。美丽乡村的公共配套服务程度和城市是一样的。农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没差别,而农村却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 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经过对浙江省桐庐县县城及4个村庄的考察,总结桐庐县美

丽乡村建设在规划上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供辽宁学习参考。 (一)结合旅游的全域乡村布局 中国已经从观光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而桐庐正是经过休闲乡村游成功实现美丽乡村梦。 结合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将县域内183个美丽乡村统筹规划,特别是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路线组织上,将美丽村庄贯穿在旅游线路中,如慢行绿道线路等。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来到农村,品味其美丽乡村,感受慢调生活。 (二)整洁舒适的优美乡村环境 1、基础设施 经过基础设施打造清洁村庄,污水处理是关键,而卫生厕所是农村污水收集的源头。经过生态污水处理方式将村庄原有水体恢复洁净,是村庄生态环境的基础。 安全饮用水。普及了自来水。 垃圾收集。实现了密集的定点收集和初步分类。 村庄道路及附属设施。主要交通道路采用黑色路面,并施划白色道路标线。所有道路上的架空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路面采用当地乡土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创新,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墩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向“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农村、幸福农村、和美农村的目标奋进。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累计已投入资金*万元元,对赵*、*墩、*场、*场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其中赵*作为省级美丽乡村进行了申报,并成功迎接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 一是乡村更加洁净。推行了农村垃圾处置和长效管理机制,全社区已配有保洁人员**人,人均保洁经费不低于40元,基本农村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置。 二是环境更加美化。以绿化为主要措施,加强村庄道路两侧和农户庭院的绿化,新种绿化乔木*万株,进一步改善了生活居住环境。 三是品牌更加响亮。赵*的村容村貌、*墩的雪梨种植等美丽乡村建设主品牌进一步打响,多次作为考察点迎接了各级领导的考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离上级

总体建设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亟待加以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进行改善。 (一)建设资金投入“量不足”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是向上争取资金难。虽然从中央到省里,无论是相应配套政策还是直接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都可谓是历史性的空前加大,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二是地方配套投入难。我镇是经济欠发达乡镇,地方财政紧张,难以完全足额配套到位。三是社会投资引入难。美丽乡村建设很多是公益性项目,没有回报,因而难以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即使如农业、旅游等产业项目也因回报周期较长,回报率不高,不能有效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四是资金筹集渠道拓展难。我社区农村大多集体经济薄弱,合作社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相对发达地区的多渠道投入差距明显拉大。 (二)乡村规划引领“力不强”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进行引导。一是规划特色性有待加强。乡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元素,缺乏乡村特色性;二是执行规划不严肃,存在有规划却不按规划实施,变更规划频繁等现象,规划统筹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有效发挥,乃至存在“边干边看”的现象;三是土地要素受制约,规划的实施需要土地

《关于后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2013级经济管理类创新实验班 姓名:谢璐 学号:3136309020

《关于后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姓名:谢璐学号:3136309020 前言 西天尾镇政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福建省莆田市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抓项目推进,抓气势成效,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美丽乡村”整治建设,莆田市按照“三整治三提升”的建设标准和“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在村落保全前提下,分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对于美丽乡村的理解,我们调查了近100名人员,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61.11%的被调查者认为美丽乡村“美”在良好的思想观念,另有38.89%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在优美的村容村貌。 调查对象当地村民,村委会干部,游客 调查方式随机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 正文 基本概况 走进后黄村,迎面是绿意盎然的山野田林、洁净宽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到村民在百年老榕树下悠闲地休憩谈天。一盏盏路灯、一处处花坛,天蓝、水清、景美,处处洋溢着整洁、恬后黄村位于西天尾镇以东2公里处,东临涵江区梧塘镇,南接本镇碗洋、澄渚村,北靠三山之首烽火台。全村方圆面积约1.5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254户,人口1010人。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枇杷、龙眼等为主,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 建设措施以及主要成果 1、因地制宜、注重规划。后黄村虽然还未成“处处都是一幅图卷、山山都是一幅美景”,各处条件不尽相同,自然差异较大,但都尽量不破坏原生态资源,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依据现有条件,提升已有基础,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特色化建设之路。梅岭根据村的地域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鲜果采摘园项目供游人采摘水果蔬菜,开凿知秋湖供村民,游人乘凉观光,开展民俗文化表演让游人更全面的了解莆仙文化。聘请福建农科院,完成了《后黄村建设规划设计思路》,确定了保护性开发后黄村;

XX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XX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5月底,市委农工委组织部分基层干部赴苏州市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学习调研。现将苏州市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期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启发思路、推陈出新之作用。 XX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并全面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更好地彰显农村特色、培育致富产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于XX年7月全面部署开展美丽镇村建设,努力打造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美丽村庄。当前,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正在快速、稳步、有序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推进有序。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点面兼顾,层次清楚。主要分为美丽村庄示范点创建、星级康居乡村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三个层面。XX年,以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全市选择了71个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村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XX年,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就是三年内力争创建100个有产业特色的美丽村庄示范点,提升1000个基础设施配套的星级康

居乡村。XX年,为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不高的问题,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以每年不少于1000个村庄10万农户的速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重点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到XX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规划科学,分类指导。苏州市在村庄布点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一方面从尊重村庄既有现状,保护山水田园风光出发,将上一轮1268个保留村目标扩展为5000个左右。一方面坚持按不同村庄类型和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指导。划定的一般村,必须按三整治、一保障标准搞好村庄整治,不搞重复建设;划定的重点村,必须按六整治、六提升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康居乡村划定的特色村,探索挖掘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完善旅游设施,创建美丽村庄示范点。尤其是重点村和特色村,必须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生产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规划和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公厕、绿化、停车场、小游园、社区服务分中心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 3、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苏州市积极探索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共同参与村庄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建立财政

关于xx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xx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建设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重返巩固五强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近日,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一、基本情况 从XXX年开始,我区按照协调发展家园美、村强民富生活美、生态宜居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四美”要求,以提升生态文明为基础,以加快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保障,紧紧依托环保、农业、林水、交通、财政等相关区级部门的项目资金,发挥教育、民政、卫生、人社、文化、文明办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围绕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整治改变农村面貌、绿化亮化提升农村品位、完善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XX年,XX村获全市十大美丽乡村提名村;XX年,XX村获全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XX村、高家被评为XX年美丽乡村。 二、存在问题

一、认识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积极性不高,“等靠要”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主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调动和发挥,存在一定的“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导致部分群众对农村外立面改造、棚舍整治、村庄绿化等不配合、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强调村庄硬化、美化、亮化,但是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等方面则重视不够。 二、投入资金有限。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镇、村经济实力较弱,农民群众自投较少,财政资金有限,直接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 三、农村人气集聚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空心村”逐渐增多,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能充分凸显。以高家镇明泉村为例,户籍人口XX人,村内常住人口不到XX人,并以老年人居多,农村人气集聚不足。 四、建设特色不突出。美丽乡村的规划,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但是在挖掘农村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民俗风情、人文内涵和产业特色上还有待加强,存在“千村一面”的现象。 五、经济基础薄弱。我区后山村特别是XX乡的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美丽乡村建设缺乏有

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是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村建设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省制定了“绿色崛起”的发展方针,县大力打造“山水”的绿色品牌,我镇充分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以新农村建设点为依托,积极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既促进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又保证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武人常办字[2014]10号文件的指示精神,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本质”,现将我镇人大对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与成果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国土所、规划所、林管站、新农村办、“乐居家园”公司、各村

村委会为成员单位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根据各自承担的规划建设监管职责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的监管任务。 〈2〉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我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尊重村民意愿,引导和依靠村民的智慧与力量,逐步推进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 〈3〉乡村统筹,规划先行 以规划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乡村统筹发展体系。 〈4〉服务大局,加强整治 依据乡村统筹规划,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增减挂”政策,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严禁滥占耕地建房,加快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打造优美村容乡貌。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公路网络化、农村自来水普及、农村信息通讯推广和林区作业道路修建等建设工程,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完善小微型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水准。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个主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X月X日,x工作人员到X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梳理如下。 一、美丽乡村是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今年X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到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奋斗目标,农村美不美成为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为答好乡村振兴战略这张“试卷”,我们对X镇乡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研,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X镇美丽乡村建设风生水起。为响应国家政策,适时提出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行动。X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首先,通过开展村容靓化、阵地构筑、典型选塑、片区带动四项活动,不断提升农村文明指数和群众幸福感,极大地改善了群众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在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该镇积极申请上级支持,大力开展“五化四美”乡村建设,重点打造了省级美丽乡村刘庄村,市级美丽乡村X村、屈庄村、吴庄村,实施以广场、供电、排水、坑塘升级、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村庄标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另外还继续推进全镇域环境的综合提升,对镇域内坑塘及村周围

闲散地进行节点治理和绿化,通过疏通水系、清淤扩容、洗坡治理、栽种绿化树木等措施,对村内的废旧坑塘进行综合治理,恢复农村坑塘美化环境、调节水源、防涝抗旱、发展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改造村内闲散地,清理多年积存的垃圾,种植花草苗木,硬化道路,将之改造成为园林绿地,为村民提供了集休息、观赏于一体的休闲场所。截至目前,该镇X个行政村有X个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X个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乡村规划缺失、房屋设计凌乱。第一,房屋的建筑形式缺少规范,房屋的高矮大小不一,外立面设计得五花八门,外墙砖及屋顶的颜色不统一,房屋外观要么极其简单,要么千奇百怪,导致“只见新房不见村”。第二,房屋建设没有与本村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相结合,照搬城市住宅建设模式,导致乡村不像乡村,失去了原有的乡土特色。第三,房屋建设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没有形成有机的衔接、和谐的统一,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杂乱无章,无法满足当代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二是推动产业兴旺的步伐还需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长远之策。作为X镇,有万亩莲藕基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有隋海惨案纪念馆、民俗博物馆和党史教育馆、农家乐、文化产

美丽乡村筑梦基层调研报告初稿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暑期社会实践 “美丽乡村”筑梦基层调研报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课题报告 经贸学院嘉兴“美丽乡村”筑梦基层调研团 2013/8/15 为响应党中央对共筑中国梦的号召,调研团走入基层,深入了解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五年计划,赴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在该县争创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的关键时期,着重对建设征程中的生态整治现状和“美丽乡村”政策进行调研,让更多人了解最真实、最有实际参考价值的乡村建设筑梦历程,向社会大众展现最为真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在开展农村生态河道治理及土地科学整治方面为基层筑梦“美丽乡村”提供借鉴意义。

目录 一、“美丽乡村”筑梦基层调研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一)介绍数据、资料来源——基层寻访 1、走入农村访农民 2、基层干部筑梦路 (二)美丽乡村调研分类 1、基层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2、基层实施现况 3、农村水利生态系统 4、农村土地整治管理 三、浙江省基层美丽乡村发展特征分析 (一)基层地域性实施差异特征分析 (二)乡村建设阶段性发展 (三)基层筑梦人文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四)科学创新促基层发展 四、水利、土管示范工程开展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统筹发展 (一)水利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二)土体整治科学规划示范工程 (三)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点促面 五、基层思想认识及需求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政策基层思想认识分析 (二)基层群众与基层干部需求表达分析 六、“美丽乡村”建设之满足农村生态面貌改造提升需求的政策建议 (一)农民基本利益是新农村建设最为基本的需求,相关的改造、保障制度建设应该加速 (二)在完善制度基础之上,以灵活自愿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广大农民意愿为先 (三)针对农村地区最为紧迫的经济发展及财政支出问题 (四)需求导向应该成为“美丽乡村”农村生态面貌改造提升的建设方向

苏州 美丽村庄建设调研报告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5月底,市委农工委组织部分基层干部赴苏州市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学习调研。现将苏州市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期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启发思路、推陈出新之作用。 2012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并全面 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提升村庄建设水平,更好地彰显农村特色、培育致富产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7月全面部署开展美丽镇村建设,努力打 造生态优美、设施配套、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美丽村庄。当前,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正在快速、稳步、有序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推进有序。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点面兼顾, 层次清楚。主要分为美丽村庄示范点创建、星级康居乡村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三个层面。2013年,以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全市 选择了71个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村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试点。2014年,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就是三年内力争创建100个有产业特色的美丽村庄示范点(含2013年开展试点的71个),提升1000个基础设施配套的星级康居乡村。2015年,为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不高的问题,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以每年不少于1000个村庄10万农户

的速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重点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到2017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规划科学,分类指导。苏州市在村庄布点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一方面从尊重村庄既有现状,保护山水田园风光出发,将上一轮1268个保留村目标扩展为5000个左右。一方面坚持按不同村庄类型和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指导。划定的“一般村”,必须按“三整治、一保障”(整治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疏浚村庄河道,保障农民群众基础生活需求)标准搞好村庄整治,不搞重复建设;划定的“重点村”,必须按“六整治、六提升”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康居乡村”;划定的“特色村”,探索挖掘历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完善旅游设施,创建“美丽村庄示范点”。尤其是重点村和特色村,必须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生产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规划和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公厕、绿化、停车场、小游园、社区服务分中心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 3、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苏州市积极探索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共同参与村庄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建立财政分级负担机制,根据不同项目性质明确不同投入主体。市级财政重点支持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2013年开展试点的71个示范村庄,市级财政根据打造标

最新整理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最新整理乡村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是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村建设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党的xx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省制定了“绿色崛起”的发展方针,县大力打造“山水”的绿色品牌,我镇充分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以新农村建设点为依托,积极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既促进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又保证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武人常办字[20xx]10号文件的指示精神,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本质”,现将我镇人大对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与成果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国土所、规划所、林管站、新农村办、“乐居家园”公司、各村村委会为成员单位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根据各自承担的规划建设监管职责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的监管任务。 〈2〉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我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尊重村民意愿,引导和依靠村民的智慧与力量,逐步推进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 〈3〉乡村统筹,规划先行 以规划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乡村统筹发展体系。 〈4〉服务大局,加强整治 依据乡村统筹规划,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增减挂”政策,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严禁滥占耕地建房,加快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打造优美村容乡貌。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公路网络化、农村自来水普及、农村信息通讯推广和林区作业道路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报告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西湖区人大常委会日期:2013-12-02 为配合西湖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兴根带领部分农工委委员,先后赴区农业局、区风景旅游局、转塘街道、双浦镇等9个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根据省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在西湖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强统筹、强特色、强推进”的要求,抓规划、排项目、定资金、明措施,有序有力实施各项建设计划任务,自2011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以下几方面工作值得充分肯定:(一)突出特色,强化规划引领。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编制了《西湖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2015年)》,确立了“最美西湖·风情乡村”战略定位,提出了三墩平原湿地水乡、转塘龙坞和双浦湖埠山地茶乡、双浦东南部沿江渔乡等三大片区的村庄肌理规划理念,明确了转塘、双浦、三墩、留下所辖35个创建村社的相应整治模式和初步目标,以及环境改善、产业提升、特色培育和公共服务配套为重点的实施内容。二是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方案”,根据各村实际,因村制宜制定每个村的整治规划方案,切实增强整治方案的可操作性。三是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目录指南,提出了13个大项、46个分项、157个子项的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分级配置的内容和标准,在国内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进行规范化定义,为乡村整治提供了有效借鉴,也为后续单村整治规划的编制和项目设计提供了指导。 (二)落实保障,强化政策支撑。一是按照全方位全覆盖高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要求,出台了《关于推进西湖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西湖区分类推进村庄整治争创美丽示范乡村工程实施方案》这两个“龙头”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整治目标和原则、模式和标准、申报程序、实施步骤、保障措施,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激励作用。二是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制定了《西湖区创建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西湖区创建美丽乡村整治类项目以奖代补管理办法》,2011年-2015年区(含之江)财政将共计安排3亿元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功能提升、生态保护、产业扶持、文明创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大力整合支农项目,将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于创建村,积极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三是配套出台了《西湖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西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验收实施办法》、《西湖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西湖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指导组(现场办)及分组方案》等一系列的规范性制度,强化制度的约束保障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三)注重结合,强化统筹推进。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与“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都市农业精品区、休闲旅游示范区、文创产业示范区打造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统筹推进。一是狠抓项目推进。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加强协调,扎实推进整治项目建设,两年来,西湖区72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项目中,已完工37个,正在建设7个。二是加快产业升级。结合无公害茶叶精品园区、渔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休闲观光设施农业园建设,带动东江嘴村、灵山村、华联村等创建村的特色产业培育。发挥中国美院得天独厚的文创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外桐坞村文创产

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报告 近段,有幸到湖南、江西等地参观学习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其中,有靠投资、靠项目砸出的美丽乡村,也有靠群众参与、村民高度自治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美丽乡村,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整的来说,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文化贯彻始终。不管是浏阳的墙面宣传,还是江西的祠堂文化、红色文化,都有文化元素贯彻其中。各地充分挖掘当地名人、古建筑、有政治意义的地方,通过寻根、寻史、寻故事,使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加丰满,更加有内涵,提高了村民的自我归属感,激发了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 二、建设与环境和谐统一。在学习考察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整齐划一的街道,而是大家集思广益,根据当地的房屋、道路、田地、树木,进行的一些“奇思妙想”。譬如中洲屋场的瘦身栅栏、路旁轮胎上栽种的花草,东龙村的生态渠、石子路,大土楼村的竹制栅栏都很符合村情,都很有当地特色,并没有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水泥钢筋铸成的统一模式的城镇。 三、卫生整治情况好。在参观的点中,卫生情况都很好。一是村民高度自觉。在参观的点中,卫生维护的方式不一,有的是清洁人员长期打扫,有的是村民进行“三包”,但是根据当地村委的介绍,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大家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主动自觉维护家园卫生。二是垃圾处理设施齐备。除了常见的垃圾桶,

有的地方修建了漂亮的焚烧池,并专门修建了垃圾回收屋,对玻璃瓶、纸板、废旧电器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并通过奖励生活用品鼓励村民集中进行处理。三是修建了污水处理池。影响居民生活的不仅有垃圾,更有污水,特别是农村家庭养鸡、养鸭比较多的村落很有必要学习推广。 通过学习外地经验,我觉得可以抓好三项工作推进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抓好农村建房管理。受老思想影响,农村建房贪多、贪大的问题比较普遍,修围墙、多占面积挤占公共资源也是普遍问题,影响整个村(居)的外形外貌和出行方便。所以,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要首抓住房管理。一是制定建房规划。每村应预留地块进行房屋建设,同时预留公共地块,在确保建房集中的前提下,不过分拥挤,有一定的公共资源空间。如公路两旁修建房屋要距道路多远,前排和后排房屋应距多远。二是限制新建住房的申报。凡不符合宅基地申请的人员坚决禁止,同时,新申报的宅基地面积应该从严控制,按照人口数量限制宅基地面积。三是制定围墙修建标准。对村居比较集中,道路狭窄的村落不推荐修建围墙,如果修建围墙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如应距道路多远,围墙应限多高。四是对废旧房屋进行集中拆除。对新申报另址修建房屋的应要求村民将老房屋拆除。同时,对长期闲置、年久失修的房屋应组织村民拆除,特别是对已经弃用、倒塌房屋的宅基地进行集中拆除。

最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项目概况 (4) 1.2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范围 (8)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0) 2.1背景 (10)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1)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 2.5总体判断 (17) 2.6可行性建议的主要结论 (17) 2.7价值延伸及综合评价 (18) 第三章市场分析 (20) 第四章项目规划方案 (21) 4.1项目定位方案 (21)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22)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7) 5.1投资估算 (27) 5.2资金筹措 (28) 第六章“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29) 6.1指导思想 (29) 6.2**村概况 (29) 6.3总体构想和规划原则 (31) 6.4目标任务 (32) 6.5实施进度与安排 (33) 6.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4) 第七章环境保护、安全消防与节能 (36) 7.1环境保护 (36) 7.2安全卫生 (38) 7.3消防 (39) 7.4节能 (40) 第8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 (41)

8.1经济效益分析 (41) 8.2社会效益分析 (41) 8.3生态效益分析 (42)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43) 9.1结论 (43) 9.2建议 (43)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县**乡**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位置 项目主管单位:**县**乡人民政府 项目位置:**县**乡**村 1.1.3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5100万元。 1.1.4项目由来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某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某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为全面掌握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了解存在问题,提出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月下旬,县政协成立调研组,深入卅铺、玄马、蔡口集、南庄等#个乡镇、##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年,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成立了庆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庆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年)》,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各乡镇、各相关部门按照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至目前,全县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亿多元,对###个村庄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 个,其中省级示范村#个,市级示范村#个,县级示范村## 个。 一是村容村貌深刻变化。各乡镇结合实施扶贫开发、易地搬迁、村容村貌整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紧紧围绕“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工作目标,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先后改造供排水管网、水沟###公里,新修、续建村组硬化道路##条####公里,栽植绿化苗木#.#万棵,新建、维修村部##处,建成农民文化广场

##处、景观亭廊##处,组建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个,新建规模养殖场#处,发展苹果、核桃等特色种植#.##万亩,创建了一批以马岭黄酒古镇、赤城苹果名镇、南庄休闲小镇、翟家河生态美镇、玄马观光农业示范镇等为代表的美丽乡村。 二是卫生环境整体向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长效保洁机制,县财政每年列支环卫保洁员工资补助###万元,固定乡村环境保洁员###名,新建垃圾仓###座,安装垃圾收集箱###个。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引导群众集中整治家居环境,清除垃圾杂物,种植花草,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洁、美观,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景的效果。 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过不断汲取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今年县上在做好####年已建美丽乡村后续完善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全县美丽乡村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通过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衔接,争取卅铺镇十五里铺、三十里铺、韩湾,玄马镇玄马,土桥乡王塬#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葛崾岘办事处天子村#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马岭镇、卅铺镇、庆城镇等#个乡镇##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力打造“庆华”“庆环”两条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线,努力改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 二、存在问题

XX县XX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实施报告书

XX县XX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项目概况 (3) 1.2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范围 (7)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8 2.1背景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0)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 第三章市场分析17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17 4.1项目定位方案 (17)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18)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3 5.1投资估算 (23) 5.2资金筹措 (25) 第六章“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5 6.1指导思想 (25) 6.2XX村概况 (26)

6.3总体构想和规划原则 (27) 6.4目标任务 (28) 6.5实施进度与安排 (29) 6.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0) 第七章环境保护、安全消防与节能 31 7.1环境保护 (31) 7.2安全卫生 (34) 7.3消防 (34) 7.4节能 (35) 第八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36 8.1经济效益分析 (36) 8.2社会效益分析 (36) 8.3生态效益分析 (37) 第九章结论和建议37 9.1结论 (37) 9.2建议 (38)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XX县XX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位置 项目主管单位:XX县XX乡人民政府 项目位置:XX县XX乡XX村 1.1.3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5100万元。 1.1.4项目由来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富裕XX、文化XX、生态XX、平安XX”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生态旅游体系、农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问题 20xx年5月27日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并于20xx 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指出,美丽乡村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其实,国家相关部门早几年就将安吉模式作为全国推行的样本。安吉样本内容丰富、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离上级的总体建设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亟待我市加以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进行完善。 (一)思想认识不够全面。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导致基层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 一方面是上级下达任务重、时间紧,政府存在追赶进度、大干快上的急躁情绪,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民生工程,而是政绩工程,是政府行为,导致群众对推进该项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靠、要”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主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调动和发挥,存在一定的

“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同时,政府主导与群众意愿不统一,对美丽乡村的理解不一致,导致部分 群众对农村外立面改造、棚舍整治、村庄绿化等不理解、不 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是少数乡镇、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全面,认为做好 好农村环境整治、农房立面改造就是建设美丽乡村,而对农 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应规划在先,市政 府应针对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通盘考虑,并结合各地的特性,编制完整、长远的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工作已开展多年,期间虽然聘请了相关院校的知名专家、团 队编制过建设规划,制定了的三年行动计划,也出台了相关 专项整治活动的方案,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工作 目标,导致这项工作推进缺乏系统性。 (三)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美丽 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污水处理 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重点线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 的建设,对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