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

1、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和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如病毒)没有染色体,不进行减数分裂。

2、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只有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才

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

变化而呈现规律性遗传。

4、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

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且他们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特殊性状分离比规律总结归纳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特殊性 状分离比规律总结归纳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遗传定律的特殊性状分离比 规律1: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起遮盖作用。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9:3:4,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2。 规律2:积加作用: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6: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规律3:累加作用:两基因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积累越多,性状表现得越明显。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会有5种情况(分别为4个显性基因、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0个显性基因),其比例为1:4:6:4: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规律4:显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无论显隐性)有遮盖作用,即当一对基因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另一对基因为显性而第一对基因为隐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1:1。 规律5:抑制作用: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但其本身并不控制任何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3:3,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 规律6:显性互补: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无论纯合还是杂合),表现为一种性状;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无论纯合还是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7,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3。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

第2课时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 一、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及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一对到多对 ①生物的性状多种多样,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如果有n对性状自由组合,后代的性状组合会有2n种,这是很难统计的。 ②孟德尔采取了由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孟德尔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从而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比例,并最终解释了这些现象。 (4)运用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 (5)创新地验证假说 孟德尔创新性地设计了测交实验,证实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并归纳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①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②基因型:指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等。 ③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 (2)孟德尔被后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1)孟德尔把数学方法引入生物学的研究,是超越前人的创新() (2)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 (3)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答案(1)√(2)×(3)×

现有甲、乙两株高茎豌豆,分别对它们做了以下实验,据此分析生物的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1)在适宜的田地里分别种植两株豌豆,让它们自然受粉,种子收获后再分别种植,发现甲的后代都是高茎,乙的后代有高茎也有矮茎,如果用D、d表示等位基因,甲、乙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提示不相同。甲的基因型是DD,乙的基因型是Dd。 (2)将甲后代的高茎豌豆种子种植在土壤贫瘠、缺水少肥的田里,结果都表现为植株矮小,是它们的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吗?若不是,是受什么的影响? 提示不是。是受环境的影响。 (3)综上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1.杂交育种 (1)概念: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2)优点:可以把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 2.医学实践 人们可以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1)杂交育种不需要筛选就可获得优良品种() (2)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可以推断遗传病患病概率() 答案(1)×(2)√ 1.思考有关培育显性纯合品种的问题: (1)在家兔中黑毛(B)对褐毛(b)是显性,短毛(E)对长毛(e)是显性,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褐色长毛兔、褐色短毛兔三个品种。 ①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 第一步:让基因型为BBEE的兔子和基因型为bbee的异性兔子杂交,得到F1。 第二步: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计算-

高二生物——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计算 一对相对性状的常见组合方式: 两对相对性状的常见组合方式 例题1: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下表是4种不同的杂交组合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请在表格内填写亲代的基因型。

①黄皱×绿皱034036 ②黄圆×绿皱16171415 ③黄圆×绿圆217206 ④绿圆×绿圆704314 ⑤黄皱×绿圆0161817 例2: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 ×aabb ×AABB ×AABb 例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自交和自由交配: 例1: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 A. 1/9 1/6 B. 3/8 1/9 C. 1/6 5/12 6 1/9 例2:已知果蝇的灰身(AA)和黑身(aa)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灰身果蝇和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1:1B:5:1C:3:1D:8:1 关于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正常情况 (1)AaBb自交→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 =9∶3∶3∶1 (2)测交:AaBb×aabb→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1∶1∶1∶1 2.异常情况 例8、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3、1:2:1、3:1 :1、4:1、1:3 :2:1、4:1、3:1 :1、3:1、1:4 总结规律:一一对应列出F1自交所得F2以及F1测交所得后代各种特殊分离比: 序号原因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

孟德尔遗传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月考4 16 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牛的黑色对红色是显性,现有一头黑色公牛,若要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的杂交组合是() A.黑色公牛×黑色母牛B.黑色公牛×红色母牛 C.黑色公牛×杂色母牛D.黑色公牛×白色母牛 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说明() 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B.黑色为隐性性状 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D.说明不了什么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性状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4 16 和 6 16 B. 9 16 和 2 16 C. 1 8 和 3 8 D. 2 4 和 3 8 4.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数量分别是() A.280 和1 000 B.1 000 和250 C.1 000 和4 000 D.4 000 和2 000 5.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6.基因型为Dd的植物体,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应该是() A.l∶1 B.3∶1 C.无一定比例,但雄多于雌D.无一定比例,但雌多于雄 7.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血友病的男孩,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8.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1/16 D.1/32 9.牵牛花的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显性,阔叶基因(B)对窄叶基因(b)显性,它们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红花窄叶纯系植株与白花阔叶纯系植株杂交,F1 植株再与“某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植株数分别354、112、341、108,“某植株”的基因型为()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10.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种子圆滑与子叶黄色B.狗的黄毛与兔的黑毛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4)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恰好是反交种的母方和夫方。 5)回交:(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再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回交的目的是使亲本的优良特性在杂种后代中慢慢加强,而把非轮回亲本的某一优点转移到杂种。 2.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非等位基因: 5)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 6)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纯合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例如:AA aa 4)杂合子: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Aa 5)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6)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二、显隐性状的判断 1. 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2. 性状分离法: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A→A、B,B为隐性性状 3、用以下方法判断出的都为隐性性状

大学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第二章 1. 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更有重要意义? 答案: 分离现象反映了遗传现象的本质,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各生物中,也是孟德尔定律的基础。显隐性现象是随条件、环境而改变,它不过是一种生理现象,因此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分离现象更有重要意义。 2. 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 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RR×rr(2)Rr×rr(3)Rr×Rr(4)Rr×RR(5)rr×rr 答案: (1) Rr 红(2) Rr rr 红黄 1∶1 (3) RR Rr rr 1 ∶2∶1 红黄 (4) RR Rr 1∶1 全部红 (5) rr 黄 3 ∶1 3. 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 (1)Rr×RR(2)rr×Rr(3)Rr×Rr 粉红红色 答案: 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1) RR∶Rr (2) Rr∶rr (3) RR∶Rr∶rr 红粉红粉红白红粉红白 1∶1 1∶1 1 ∶2∶1 4. 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WWDD×wwdd 答案: (2)WwDd×wwdd (3)Wwdd×wwDd(4)Wwdd×WwDd (1) WwDd (2) WwDd Wwdd wwDd wwdd 全部白盘白盘白球黄盘黄球 1 ∶1∶ 1 ∶ 1 (3) WwDd wwDd Wwdd wwdd 白盘黄盘白球黄球 1 ∶1∶ 1 ∶ 1 (4)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1 ∶ 2 ∶ 1 ∶2∶ 1 ∶ 1 3(白盘) ∶3(白球) ∶1(黄盘)∶1(黄球) 5. 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

精品新教材人教生物必修二 第2课时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第2课时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 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课 标 解 读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1.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2.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掌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 3.归纳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4.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探究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方面 的应用,培养设计和分析实验的能力。(科学探究) 2.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他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社会责任) 3.运用遗传定律知识指导农牧业生产,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社会责任) 1.根据豌豆花的特点、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与验证,理解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2.围绕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应用杂交育种法培育新品种、如何预防传染病。 3.结合实例、根据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归纳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学习任务一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①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首先针对②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③两对或多对性状进行研究。 (3)对实验结果进行④统计学分析。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按“实验→提出问题→⑤假设(解释)→演绎推理→⑥验证→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进行。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⑦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作“基因”,并 且提出了⑧表型和⑨基因型的概念。 a.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⑩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基因型:指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等。 c.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 (2)孟德尔被后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1.孟德尔在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时,曾用山柳菊进行了杂交实验,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收获,试从山柳菊的 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 2.表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是否一定相同?为什么? 答案不一定,因为生物的表型除了受基因控制之外,还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归纳总结 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辨析

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总结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2.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非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4)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组成的个体。例如:AA aa 5)杂合子:由等位基因组成的个体。例如:Aa 1.(2008上海)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HH B.AAHh C.AAHH D.aaHh 2.(2015年江苏高考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3.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5.(2014新课标卷)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状)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二、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 自由交配是各个体间均有交配的机会,又称随机交配;而自交仅限于单个个体间的配子结合。 运算方法:自交可以直接使用分离定律的常见分离比,而自由交配遵循基本运算公式(p+q)2,其中p 和q分别代表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计算.docx

精品文档 项目亲本表现型及比例基因型及比例 1AA× AA 2AA× Aa 3AA× aa 4Aa× Aa 5Aa× aa 6AA× aa 高二生物——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计算 一对相对性状的常见组合方式: 两对相对性状的常见组合方式 项目亲本组合表现型及比例基因型及比例 1YyRr× YYR 2YyRr× YYRr 3YyRr× YYrr 4YyRr× YyRR 5YyRr× yyRR 6YyRr× yyRr 7YyRr× yyrr 例题 1: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 y)是显性,圆粒( R)对皱粒( r )为显性。下表是 4 种不同的杂交组合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请在表格内填写亲代的基因型。 亲代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 基因型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①黄皱×绿皱034036 ②黄圆×绿皱16171415

精品文档 ③黄圆×绿圆217206 ④绿圆×绿圆704314 ⑤黄皱×绿圆0161817 例 2: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Abb × 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 AABb 例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 B)对卷毛( b)为显性,黑色( C)对白色( 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BbCc的个体与“个体 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 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 1∶ 1。“个体 X”的基因型为 A. BbCc B. Bbcc C. bbCc D. bbcc 自交和自由交配: 例 1:基因型为Aa 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 成两组, (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一、二组的植株上aa 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 A. 1/9 1/6 B. 3/8 1/9 C. 1/65/12 D.1/6 1/9 例 2:已知果蝇的灰身(AA)和黑身( aa)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 灰身果蝇和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 全为灰身。 F1 自由交配产生 F2。将F2 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1:1B: 5:1C:3:1D:8:1 关于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正常情况 (1)AaBb 自交→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9∶ 3∶ 3∶ 1 (2) 测交: AaBb× aabb→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1∶ 1∶ 1∶ 1 2.异常情况 例 8、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 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 9:6:1 、15:1,那么F1 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 1:2:1 、 3:1 B.3:1、 4:1、 1:3 C.1:2:1、 4:1、 3:1 D.3:1、 3:1、 1:4 总结规律:一一对应列出F1 自交所得 F2以及 F1 测交所得后代各种特殊分离比: 序号原因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 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 (A 或 B)时表现为 同一种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2A、B 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 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在1858~1865年的8年间做了大量豌豆杂交实验。他把子叶为黄色和绿色的豌豆杂交,第1年收获的豌豆的子叶都是黄色的;第2年,当他把第1年收获的子叶为黄色的豌豆再种下时,收获的豌豆的子叶颜色既有黄色也有绿色。同样地,他把圆粒和皱粒豌豆杂交,第1年收获的都是圆粒豌豆;第2年,当他把这种杂交圆粒豌豆再种下时,收获的却是既有圆粒豌豆又有皱粒豌豆。实验的具体数据如下: 为什么表面完全相同的豌豆会长出这样不同的后代呢?而且每次试验第2年收获的结果比例都接近3:1,非常稳定。孟德尔认为其中一定有某种遗传规律,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研究,终于找到了规律,并提出了一种遗传机理的概率模型。这一发现为近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孟德尔本人也成了遗传学的奠基人。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且是随机组合的。用DD表示子叶为纯黄色的豌豆的一对遗传因子,用dd表示子叶为纯绿色豌豆的一对遗传因子。当这两种豌豆杂交时,子一代(第一年收获的豌豆)的遗传因子全部为Dd。当把子一代杂交豌豆再种下时,子二代(第二年收获的豌豆)同样是从父本和母本各随机地继承一个遗传因子,所以子二代的遗传因子有三种类型:DD,Dd,dd。 对豌豆的颜色来说,D是显性因子,d是隐性因子。当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结合时,表现显性因子的现状,即DD、Dd都表现为黄色;当两个隐性因子集合时,才表现隐性因子的性状。即dd 表现为绿色。

由于子代的遗传因子是父本和母本的遗传因子等可能随机组合,因此在子二代中,DD,dd 出现的概率都是0.25,Dd出现的概率是0.5,所以子二代中子叶为黄色的豌豆(Dd,DD)与子叶为绿色的豌豆(dd)的比例大约是3:1。 在孟德尔豌豆实验中,设A等于“子二代豌豆中随机选择一粒子叶是绿色的豌豆”,则A是一个随机事件。孟德尔的实验试验(次数为8203)表明,事件A发生的频率约为0.2494。请问: (1)孟德尔是依据什么猜想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0.25,从而构造遗传机理概率模型的? (2)如果对某个随机现象,我们先提出一个理论概率模型,如何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呢?

重点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归纳.docx

精心整理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总结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 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 的基因型 2.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 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表现型 =基因型(内因) +环境条件(外因) 4)纯合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例如:AAaa 5)杂合子: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Aa 二、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 自由交配是各个体间均有交配的机会,又称随机交配;而自交仅限于相同基因型相互交配。 三、纯合子(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 个体为纯合子。例如: Aa× Aa→AA、 Aa(显性性状)、 aa(隐性性状) AA×AA→AA(显性性状) 2.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若 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 例如: Aa×aa→Aa(显性性状)、 aa(隐性性状) AA× aa→Aa(显性性状) 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 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是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自交法较简便。例如:豌豆、小麦、水稻。四、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第 n 代的比例分析 F n杂合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个 子个体体 所占1/2 n1-1/2 n1/2 -1/2 n+11/2 - 1/2 n+11/2+1/2 n+1/ 2-1/2 n+1 比例1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第三章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第一节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性状的表现,不只是受基因的控制,也受外界环境条件和生物体内生理条件的影响。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外界环境而生存。 所以说,任何性状的表现都是基因型和内外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基因型+环境 基因是通过控制生化过程而控制其性状表达的。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不是彼此之间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决定的生化代谢过程而控制不同性状的表现。 有一种太阳红玉米,红色对正常绿色为显性,但是红色只有在直射阳光下才能表现出来,若遮盖起来,就表现不出红色来,仍为绿色。说明这个显性基因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是显性,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是隐性。 又如人的秃顶,有一种解释认为秃顶基因在男人为显性,在女人为隐性,所以男人秃顶比女人秃顶多,这和男女生理条件不同,性激素水平不同有关。秃顶与雄性激素直接有关,据说太监没有患秃顶的。 兔子的皮下脂肪有白色和黄色之分,白色( Y)对黄色(y)为显性,白脂肪的纯合体与黄脂肪的纯合体交配,F1代(Yy)个体是白脂肪。让F1代中雌雄兔(Yy)近亲交配,F 2 群体中3/4的个体是白脂肪,1/4的个体是黄脂肪。若F2群体中的yy个体只喂给麸皮等不含叶绿素的饲料,则皮下脂肪就不表现为黄色,也是白色的。 第二节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完全显性: Mendel所研究的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F1所表现的性状都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既不是中间型,也不是双亲的性状同时出现,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为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不完全显性: F1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在这种情况下,显性纯合体与杂合体的表现不同,杂合体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体和隐性纯合体之间,所以又称为半显性。 经典的例子是法国人 Correns(重新发现Mendel论文的学者之一)提供的紫茉莉花色的遗传。 P 红花(雌)× 白花(雄) RR ↓ rr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特殊性状分离比分析

遗传定律的特殊性状分离比 遗传学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同时这部分题目的难度较大,是决定考生生物成绩高低的关键。命题的侧重点是遗传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考查的形式较多,如选择填空简答综合分析实验等。这就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遗传学部分的题型解题方法和技巧。运用遗传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仍为2011年高考的重点内容。 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作试验材料,最先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面从一道高考遗传题来看孟德尔比率的变化,掌握好孟德尔遗传定律,在高考中具有重要意义。以期同学们能从中获得启发。 高考对遗传基本定律的考查,历来是一个重点。其中对F2特殊性状分离比的考查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这类试题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变通思维能力等。下面试图对F2特殊性状分离比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以期广大师生能从中获得启发。 两对独立遗传的的非等位基因在表达时,有时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孟德尔比例,称为基因互作。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规律1: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起遮 盖作用。F2比例:9 : 3 : 4 【例题1】(2010全国新课标高考,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 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 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 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 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答案】(1)自由组合定律(2)如图 或 (3)9紫:3红:4白 规律2:积加作用: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只有 一对基因是显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F2 比例:9 : 6 : 1 【例题2】(2010全国理综I,33)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应用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应用 真题回放 1.(2019·全国卷Ⅲ,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解析]基因型为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B∶b=1∶1,若两亲本的基因型都为Bb,则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则理论上1 000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250、500、250,而在该特定环境中,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故A项正确。 2.(2019·全国卷Ⅲ,32)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显性性状_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_思路及预期结果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__ [解析](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同时具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表达后会掩盖隐性性状或抑制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杂合子通常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由于自然条件下玉米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存在纯合子和杂合子,所以可以通过杂合子自交或测交的方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②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结合本题题干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合理设计即可。 3.(2019·全国卷Ⅰ,32)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

专题3 考点1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1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1.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假说—演绎法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3.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的应用 (1)判断显、隐性的常用方法有杂交、自交。 (2)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有自交和测交,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但要注意后代个体数不能太少;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能自花授粉的植物用自交法,操作最为简单,且纯合性状不会消失。 (3)提高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方法是自交。 (4)推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的方法是测交。 (5)判断核遗传与质遗传的方法是正交与反交。 (6)验证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常用方法有自交和测交。

4.性状遗传中异常分离比的出现原因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 ×Aa →1AA ∶2Aa ∶1aa ①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 个体不存活。 ②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 个体不存活。 ③1∶2∶1?不完全显性,即AA 、Aa 、aa 的表现型各不相同。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Bb ×AaBb →1AABB ∶2AaBB ∶4AaBb ∶2AABb ∶1AAbb ∶2Aabb ∶1aaBB ∶2aaBb ∶1aabb ????? ①9∶3∶4?aa 或bb 成对存在时就和双隐性表现出同 一种性状②9∶6∶1?单显表现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正常③12∶3∶1?双显和某一种单显表现出同一种性状④9∶7?单显和双隐表现出同一种性状⑤15∶1?有显性基因就表现出同种性状 题型一 自交、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的辨析 1.(2018·江西师大附中、九江一中联考)猫的短尾和长尾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现让多只长尾猫自由交配,F 1中长尾∶短尾=55∶9,且雌、雄情况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让F 1中的长尾猫继续自由交配,F 2中的表现型之比与F 1相同 B .亲本长尾猫中杂合子占3/5 C .若让F 1中的长尾猫和短尾猫杂交,则F 2中的长尾∶短尾=8∶3 D .为获得更多的短尾猫,可让短尾猫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长尾猫 答案 C 解析 让多只长尾猫自由交配,F 1中出现短尾猫,说明短尾为隐性性状。根据题意,F 1中aa 基因型频率为9/(55+9)=9/64,故F 1中A 、a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8、3/8。由于亲本中只有显性个体(长尾猫),可设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x AA 、y Aa ,则a 基因频率=1/2y =3/8,A 基因频率=x +1/2y =5/8,即亲本中AA 基因型频率=1/4,Aa 基因型频率=3/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 1中AA 基因型频率=25/64,Aa 基因型频率=30/64,aa 基因型频率=9/64,若让F 1中的长尾猫(25/55AA 、30/55Aa)继续自由交配,由于a 基因频率=15/55,A 基因频率=40/55,所以F 2中长尾猫(AA +Aa)所占比为1-[(15/55)×(15/55)],短尾猫(aa)所占比为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篇一:孟德尔教案】 1.教材分析 1.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第1课时,从本章内容看,《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学生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再一次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地讨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也是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从整个《遗传与进化》模块看,本节内容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埋写了伏笔,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最重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之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再发现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呈现,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包括一明一暗两条主线: 一条明线──孟德尔是如何发现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一条暗线──假说演绎法的探究过程,科学方法的训练。 当然,这也将是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主线。 1.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可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2.1知识方面: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1.2.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1.2.3能力方面: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等-概念总结

必修二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一、基本概念 1.遗传:生物亲子代间的相似现象。 2.变异:亲代与子代间或子代个体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3.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4. 相对性状:每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5.显性性状: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6.隐性性状:F1未能表现的另一亲本的性状。 7.形状分离: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8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 9.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或虽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控制不同 性状的基因。 10.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11.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12. 基因型:体细胞或生殖细胞里,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13.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4. 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15. 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16.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 致的现象。 17.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18. 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性状 的现象。 19. 亲本:母本和父本统称亲本。 20.杂交: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相交配。 21.自交: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相交配。如:植物的自花传粉。动物常用“F1个体相互交配”这样的语言来描述。 22.测交:将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二、主要结论 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特殊性状分离比规律总结归纳

遗传定律的特殊性状分离比 规律1: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起遮盖作用。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9:3:4,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2。 规律2:积加作用: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6: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规律3:累加作用:两基因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积累越多,性状表现得越明显。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会有5种情况(分别为4个显性基因、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0个显性基因),其比例为1:4:6:4: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规律4:显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无论显隐性)有遮盖作用,即当一对基因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另一对基因为显性而第一对基因为隐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1:1。 规律5:抑制作用: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但其本身并不控制任何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3:3,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 规律6:显性互补: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无论纯合还是杂合),表现为一种性状;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无论纯合还是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