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考试题

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考试题
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考试题

美术课程标准考试题

1、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

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2、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3、课程设计思路: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

综合性和探究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

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

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4、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5、美术学习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6、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

个学习领域。

7、“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

表现,大胆创新,外化自己的感情和认识。

8、“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

调形成创意,有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

9、“欣赏〃评述”注重关注感受、欣赏和表达的活动方式,

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机构。

10、“综合〃探索”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

能力。

11、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

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1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13、“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体和手段,表达

感情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

习领域。

14、“设计〃应用”领域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

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

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15、“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

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什么趣

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16、“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包括:融合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

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17、课程内容

各学段各领域学习活动建议(具体参考课标相关页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

学习时间:2013.6.14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 20% 1、 《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 ( 加强学习活动的( ) 和( 联系。 )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 ),注重( )与( )的紧密 2、 美术学习应当从( )层面提高到( 3、 《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 )、( )。 4、 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 ( )、( )或( 中进行,也可以在( )后进行。 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 )。 )的层面。 )( )的方式,既可以在( 5、 ( 1、 A 、 2、 A 、 3、 A 、 4、 A 、 5、 选择: 24% 美术课程具有( 综合 B 、人文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 德育 B 、美育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 )的性质。 C 、审美 )的主要途径。 C 、智育 )、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 、 6、 A 、 标准 B 、阶段目标 C 、学习方式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学习性 B 、探究性 C 、综合性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 听觉世界 B 、视觉世界 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 B 、两个 一个 通过感受、 思想和情感是 A 、美术表现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 手能 力。 设计意识 B 、审美意识 问答题: 30% 基 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7、 A 、 1、 C 、触觉世界 )个层次。 C 、三个 )。 、游戏性 进行欣赏和评述。 、知觉世界 、四个 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 ) B 、艺术风格 C 、美术创作 学习领 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 )和提高动 、探究意识 2、 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考试题(答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2、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2、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3、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4、美术课程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 5、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 6、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7、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 8、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9、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0、美术课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方式有( ABCD ) A.学生自评 B.小组互评 C.教师评价 D.座谈交流 2、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 AD ) A. 教科书 B.美术学习档案袋 C. 美术学习工具 D.教师参考用书 3、“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它分为三个层次( ABD ) A.融美术各学习域 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C.美术教学 D.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4、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 ABCD )的现代公民。 A.人文精神 B.创新能力 C.审美品位 D.美术素养 5、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 AD )两类。 A.创作 B.工具 C.媒材 D.欣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要说明“造型一表现”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顿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2、美术课程设计思路是什么?

(完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例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五)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

最新美术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美术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和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 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三个维度设定。 3、美术课程分目标从“”“”“”“”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相综合,三是相联系。 5、重视和不仅是内容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6、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和客观事实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评价和评价。 7、在针对具体的美术作业、作品评价时应该考虑和两个方面。 8、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总原则是不“伤筋动骨”,而着力于使之更、更、更、更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9、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可以从、、和四个方面来理解。 10、一般来说,评价的时机可以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切入,包括学习开始、学习过程、学习结束三个阶段。 第一、学习开始时进行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第三、学习结束进行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B、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C、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D、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2、下列资源中:①、学校资源②、自然资源③、社会资源④、网络资源⑤、物力资源属于美术课程资源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3、下列说法中:①形式大于内容②一味地“鼓励”产生误导③重结果轻过程④对学生的评价是错误的。属于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4、关于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关注文化与生活 D、注重审美精神 5、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要点三部分组成。 A、评价 B、反思 C、总结 D、交流 6、()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综合性学习 7、对于美术课程的性质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B、美术课程具有理论性 C、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D、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8、下面选项中不是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是()。 A、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B、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C、反思教学的负效应。 D、学生课上的表现情况 三、简答题(48分) 1、美术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是什么?(4分) 2、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具体原则是什么?(6分) 3、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分) 4、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分)

美术课程标准(三年高职)

《美术》课程标准 一、实践教学任务、性质 本课程是职业技能课程,是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美术素质与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 二、实践教学目的、要求 该课程在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主要课程;该课程是侧重于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适应学前教育工作的、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教师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及计划表 美术课程 学期理论学时实训课时考核方式内容周学时第一学期16周32查书法2 第二学期18周36查简笔画、手工制作、 美术字设计 2 第三学期18周36查色彩画、素描2第四学期18周32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第五学期18周 实训第六学期18周 实训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一)课堂教学具体环节如下 1、教师讲授、示范动作5分钟 2、分解、演示20分钟 3、课堂练习20分钟(二)作业环节 作业以实践训练要求为标准,旨在通过练习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开展课堂演练和指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巩固。 五、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美术》课程与《书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课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教学中应注意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幼儿认识事物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认识美术教学活动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美术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只有学好美术课,掌握好美术技巧和方法,对美术有教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上好美术课。实践教学中通过讲授法、演示法与练习法相结合,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练习,多参加一些实践,如:实习,上校内实训课时多上讲台进行讲授等,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实践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际绘写技能进行考核。 实践课的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作业、测试、提问、课内实验等)占30%,期末成绩占70%。期末成绩评定中对专业技能较强的课程应加大并确定技能考核的比例。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报告 一、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和目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自2001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教育部要求,对《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突出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应用性,注重增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的指导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与评价性。 修订参考的主要依据有:国家有关课程改革的方案、政策,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及会议研讨得到的各类调研结果;基础教育物理(科学)课程的国际比较结果;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课程提出的要求,等等。 《标准(实验稿)》五部分内容的修改原则如下: “前言”部分,根据教育部对所有学科统一的修改要求,调整表述; “课程目标”部分,保持原结构不变,调整表述; “内容标准”部分,保持原结构不变,微调“科学探究”,修订“科学内容”; “实施建议”部分,保持原结构不变,侧重修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附录”部分,补充学生必做实验,增加案例及评析,规范行为动词。 本次修订的主要目标是深化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修订保持了《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结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等,对部分内容进行完善性调整。 如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功能,突出该课程的定位,将“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另外,将原来的“课程标准设计”改为“课程设计思路”,突出课标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分别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科学探究及科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在“课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和(),注重()与()的紧密联系。 2、美术学习应当从()层面提高到()的层面。 3、《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或()的方式,既可以在()中进行,也可以在()后进行。 5、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 二、选择:24% 1、美术课程具有()的性质。 A、综合 B、人文 C、审美 《 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的主要途径。 A、德育 B、美育 C、智育 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 B、阶段目标 C、学习方式 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A、学习性 B、探究性 C、综合性 D、游戏性 5、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进行欣赏和评述。 A、听觉世界 B、视觉世界 C、触觉世界 D、知觉世界 6、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个层次。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 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是() A、美术表现 B、艺术风格 C、美术创作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三、问答题:30% 1、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 2、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3、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 四、实践题:26% 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一位教师围绕“花灯缭乱的元宵灯”这一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课例:首先调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来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 请你从教学观念及方法,对以上设计作出评价。 < $ )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 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 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 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 例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

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科学探究 二、科学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二、行为动词说明 三、科学探究实 例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

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011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 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

1 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救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艇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一、修订背景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源于2014年教育部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要中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本次修订也贯彻了该刚要的精神。 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04开始,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开始新课程改革,之后全国其他省市相继进入课改,到17年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这一轮的课改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对新课标的修订给出依据。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 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核心素养,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等进行了研究,我国也是同样,这次修订可以说是与世界同步。 本次修订物理课标内容和变化有哪些?→▲▲ 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pdf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40分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和(),注重()与()的紧密联系。 2.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学习层面提高到()的层面。 3.《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或()的方式,既可以在()中进行,也可以在()后进行。 5.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 二、选择:24分 1.美术课程具有()的性质。 A、综合 B、人文 C、审美 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的主要途径。 A、德育 B、美育 C、智育 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 B、阶段目标 C、学习方式 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A、学习性 B、探究性 C、综合性 D、游戏性 5.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进行欣赏和评述。 A、听觉世界 B、视觉世界 C、触觉世界 D、知觉世界 6.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个层次。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是() A、美术表现 B、艺术风格 C、美术创作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三、判断题:12分 1.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三个层次。() 2.美术课程有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美术课程具有审美的性质。() 4.基本的美术素养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四、问答题:24分 1. 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12分 答:1、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2011版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1]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阻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 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船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救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艇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 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阿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

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 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2)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3)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4) 一、科学探究 (5) 二、科学内容 (6)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7) 一、教学建议 (17) 二、评价建议 (22) 三、教材编写建议 (26)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0) 附录 (32) 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 (32) 二、行为动词说明 (33) 三、科学探究实例 (33)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础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