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第七章

毛概复习第七章
毛概复习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d )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改革 D对外开放

3、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b )

A科教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稳定的( c )

A前提 B基础 C目的 D手段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c )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6、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 )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

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

7、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8、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d )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

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9、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d )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d )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11、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c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发展高科技

12、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d )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13、扩大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a )

A、发展对外贸易 B. 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1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b )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5.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 a)

A、所有国家

B、周边国家

C、与中国友善的国家

D、发达国家

16.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

18.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bcd )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三个有利于”标准(abcd)

A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B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C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E是对改革不问姓“社”姓“资”的标准

D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e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目的 D发展是手段E稳定是前提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bc )

A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E是因为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5、我国引进外资应遵循的原则是( abd )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B利用外资规模要适度,同偿还能力相适应

C尽量吸收短期商业贷款 D外资利用保证发展重点地区、产业的需要

E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6、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 abd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动力

D、稳定是前提

E、三者相辅相成

7、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ac )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

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

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bcde )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E、发展国际旅游业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9、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bde )

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厦门

E、汕头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从性质来讲,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从作用来讲,改革是社会主必须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4)改革是全面的改革;(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2、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2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3)“三个有“社”的标准,而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2)保持改革、发相互促进;(3)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重要结合点。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2)是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越性的需要;(4)当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证明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1、试述“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①相对义革命而言,我国的改革就是第二次革命;②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起着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这个意义上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的;④改革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改革是革命,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会主义基本制度;②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等,不能改变,而其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不少是需要改革的;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正确把决策。①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②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③在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①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作出的正观要求,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越性的需要。④当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证明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 b)

A、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大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D、公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体制

2.、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b )

A.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要求D、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走资本主义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

A 公有制经济B国有经济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私有制经济

5.到1999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已有3160万户。1999年8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年来,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在税收、土地征用、企业开办进出口业务等方面,逐步取消一切不利于个人资本投视性规定。这一材料主要表明,我国(b )

A.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B.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鼓励资本主义发展

6.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b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C.我国的基本国情7.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 d)

A.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收分配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公平和效率并重

8.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b )

A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 B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C科技创新 D、人的自觉性

9.苏州市乡镇企业和县级市、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已全部完成。私营个体经济迅速成长,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跃居全省第一。这表明我国在努力( a )

A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使更多的人有就业机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0.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产出不足全球的4%,但一年中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27%的钢材、40%的水A、自然资源数量丰富B、人均占有资源量少 C、资源利用率不高 D、将会有能源危机

11.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a

A、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C、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放慢工业发展速度

1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是(b )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坚持一党专政

13.“九五”期间,我国初步确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施了扶贫攻坚计划,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表明(a )

A.实现共同富裕是做好上述工作的根本目的

B.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C.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14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b )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公有制经济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15.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b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16.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一论断(b )

A指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C.要求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D、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贫穷

17.下列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关系,说法有误的是(c )

A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B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

C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导致资源过量消耗,环境的恶化D经济发展不一定以环境恶化为代价

18.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a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B.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C.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 D.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19.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述论断A.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B.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特色C.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市场经济是立国之本

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家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时,坚持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按劳分配 C.公平竞争 D.合法致富

21.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指(b )

A.既要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又要防止平均主义

B.既要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提倡先富帮后富

D.人民生活水平既要不断提高,又要依法纳税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表现在(b )

A.实现共同富裕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国家的宏观调控 D.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23、政府之所以要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是因为(b )

A.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灵敏 B.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C.政府的行政命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D.政府是公有制经济的代表

24.我国在“十五”时期完成或开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四大工程。这四大工程激活东南发展。这表明(d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基本标志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

D.社会主义国家能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

25.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26.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c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干预的经济

27.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b )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C.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D.社会成员中还存在着不同阶层

28、加快反垄断立法的经济学依据是,市场经济的发展(c )

①要求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②必须有严肃、健全的法律作保证

③国家必须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④要求有充分、有序的市场竞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下列材料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项是c

①2001年,我国税收突破1.5万亿远,比2000年增长19.7%

②国家预计投资5000亿元,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③到2010年末,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

④我国于2001年12月21日启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有a

①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②与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④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自己显著的特点,表现在d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②在发展目标上,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在竞争机制上,通过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④在宏观调控上,能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在于:a

①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②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③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④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促进和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A.统筹兼顾

B.因地制宜

C.发挥优势

D.分工协作

E.协调发展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E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承包经营

D.租赁经营

E.合作制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abe)

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惟一调节者

E.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4.公有制经济包括( acd )

A.国有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E.民营经济

5.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 ABCDE )

A.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市场B.资本市场C劳动力市场D.技术信息市场E.房地产市场

6.我国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有(abce )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股份制度 E.管理科学

7.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abce )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D.产值增加快 E.环境污染少

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ce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制在各行业居主导地位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D.国有经济有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优势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 abce )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资历 E.管理

10.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主要目标是(abce)。

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C稳定物价D.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E.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1.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b )。

A.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E.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12. 江泽民十六大政治报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必

A.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C.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

D. 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

E. 在巩固公有制进三资企业的发展

13.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指的是(ade )。

A.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有利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D.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

E.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 abcde)。

A. 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B.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C.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D.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E. 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bcd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技术入股所获得的收入

E.按社会保障制度获得的收入

16.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必须abc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

B.由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主要进行宏观管理

C.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变为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好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

D.从对经济管理为主转变为对社会管理为主

E.从对企业管理为主转变为对行业管理为主

17.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abce )

A.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要求

B.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E.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18.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和调节功能,主要包括abc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宏观调控机制

E.企业经营机制

19.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发展(ABCDE)

A.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B.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C.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D.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E.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

20下列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项中,正确的有(acde)

A.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B.集体经济、混合经济都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C.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D.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E.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9、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是如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答: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与生产力

不相应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0、简述邓小平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思想。

.答:(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又不能使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实现同等程度的富裕,只能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是手段

和目标、途径和目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2)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②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

不搞两极分化。

三、简答题

1、.请简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答:(1)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3)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请简述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注意什么?答: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3、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请简述就其内容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4、请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5、请简述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答: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等。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请简述如何统筹区域发展

答: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统筹区域发展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7、请简述如何积极扩大就业

答: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为劳动者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按照“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好就业难问题,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

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政府促进就业,就是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

能,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

8、答: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它们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正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9、答: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与生

产力不相应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0、答:(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又不能使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实现同等程度的

富裕,只能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

是手段和目标、途径和目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2)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

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②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

取暴利;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

不搞两极分化。

第八章论述题2012.6.20

?编辑

?删除

?转为日志

?字体:中

上一篇 | 下一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

(1)、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4)、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5)、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

答:(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答:(1)、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主体地位:一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是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4、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5、如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答: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

现阶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

6、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2)、资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3)、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发展循环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7、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2)、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3)、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8、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1)、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2)、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5)、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要任务。(6)、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材料分析题

1、表一和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共同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国情?(1)表一说明了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少,科说明了我国原材料消耗多,能源利用率低。共同说明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客观依据是什么?(1)我国实行以公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客观依据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你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会。我国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

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生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主要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正是由于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才取得了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巨大成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的,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也证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

毛概选择题(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概选择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3.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以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共同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统一的全球性资源流动、配置的(世界市场体系) 4.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5.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6.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 9.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2、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 13、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1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毛泽东) 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12月) 1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在于(争取国际比较利益) 20.温州和福建的鞋业生产型企业,将国内运来的半成品鞋,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这反映了(贸易全球化) 21.日本生产的SONY,其电子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的神户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反映了(生产的全球化) 2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吸收消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主要是通过(①④)来实现的①外资企业的发展④对外贸易的增长 23. 2007年11月23日,正在为总统之梦努力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博客上写道:“如果我当上总统,我将立即要求独立的第三方检查玩具;增派产品检察官的数量;对儿童产品立法……”。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这警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做到(①②④)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质量②促进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④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市场选择方向

毛概习题第五章

自测习题一 本测试题包括5道判断题,5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 一判断题(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对错 2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对 3 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革命必须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这一问题的认识才变得逐渐明确而坚定起来。 对错 4 根据国情,中国应走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道路。对错 5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两面性已经消失。对错 二单选题:(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指(ABCD)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于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规定的中心任务是(ABCD) A.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B.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D.实现国家工业化 3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ABCD)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 4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BCD)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5 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是在(ABCD) A.实行统购包销后B.委托加工订货后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D.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三多选题(5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新中国建立后的头几年,中国社会是(ABCDE) A.社会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因素的社会 E.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份有(ABCDE)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毛概第一章到第七章的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邓小平理论 D、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答:()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社会主义建设 D、第三世界兴起 5、“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是() 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2002年党的十六大 6、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7、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载入宪法是在() A、党的十四大上 B、党的十五大上 C、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8、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2002年党的十六大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提出来的。 A、党的历史方位 B、当今国际形势 C、我国的经济形势 D、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答:()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高经济效益为 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发展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革命性 2、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认识路线 D、基本路线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表明:答:() A、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B、马克思主义没有需要始终坚持的原则 C、马克思主义是向实践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 D、马克思主义只能让理论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而不能反过来推动实践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开拓创新 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答:() A、提出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 C、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7、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 D、与时俱进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习题 第七章

自测习题四 本测试题包括5道判断题,5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 一判断题(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是阶级斗争。1 对错 2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错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3 对错 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非对抗性矛盾,不存在对抗性矛盾4 对错 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过渡时期便结束了。5 对错 二单选题:(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提出“向科学进军”口号的会议是(AB C 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大 C.1956年1月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2建国后,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起点是(A BCD)A.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B.庐山会议错误批判彭德怀 C.“反右倾”运动 D.“大跃进”运动 3提出生产关系采取何种形式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标准的重要思想的领导人是 (ABC D) A.毛泽东B.周恩来 C.刘少奇D.邓小平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所有制结构呈现的状况是(AB C D)A.完全的公有制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C.基本单一的公有制D.以国营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A BCD) A.人民内部矛盾B.敌我矛盾 C.对抗性矛盾D.不可解决的矛盾 三多选题(5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论述了政治方面要处理好的关系有(ABCD E)A.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B.党与非党的关系 C.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D.是与非的关系 E. 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2毛泽东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正确方针是 (A BC D E) A.全盘吸收B.古为今用 C.洋为中用D.对外来文化一律排斥 E.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B C DE)A.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B.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不平衡,有自己特殊的国情 C.中苏关系破裂 D.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E.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需要 4在八大的报告和决议中,中共中央提出了(ABC DE)A.第二个五年计划B.反对个人崇拜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向科学进军” E.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矛盾的正

毛概选择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3.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以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共同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统一的全球性资源流动、配置的(世界市场体系) 4.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5.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6.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 9.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2、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 13、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1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毛泽东) 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12月) 1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在于(争取国际比较利益) 20.温州和福建的鞋业生产型企业,将国内运来的半成品鞋,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这反映了(贸易全球化) 21.日本生产的SONY,其电子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的神户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反映了(生产的全球化) 2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吸收消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主要是通过(①④)来实现的①外资企业的发展④对外贸易的增长 23. 2007年11月23日,正在为总统之梦努力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博客上写道:“如果我当上总统,我将立即要求独立的第三方检查玩具;增派产品检察官的数量;对儿童产品立法……”。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这警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做到(①②④)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质量②促进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④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市场选择方向 24.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前提) 25、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改革)

毛概题第五章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4.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5.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论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时间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尚未建立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只要党的政策正确,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可以逾越的,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7.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的阶段,是由( )决定的。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B.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状况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8.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9.我们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的确定。

毛概复习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对外开放选择2012.6.20 编辑 删除 转为日志 字体:中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d) A 敌我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 A 阶级斗争 B 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革D对外开放 3、我国改革的重点是(b) A 科教体制改革 B 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 文化体制改革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稳定的(c) A 前提B基础 C目的 D手段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c) A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6、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 、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 D 、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 7、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c)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 增强我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8、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d) A 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B 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 C 互不相干、相互排斥 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9、我国改革的性质是(d)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d)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11、我国的强国之路是(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对外开放 C 、改革开放 D 、发展高科技 12、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d)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 、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13、扩大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 、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14.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b) A. 合理、互惠互利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 发展对外贸易 D.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毛概复习题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单选题 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江泽民 B.毛泽东 C.胡锦涛 D.邓小平 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 B.举办世博会 C.汶川地震 D.举办奥运会 3.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 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外交问题 D.发展问题 4.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5.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 B.十六大 C.十四大 D.十八大 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 B.国际金融危机 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 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经济升级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改善投资 D.发展金融 8.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科技进步和创新 B.加大投入 C.科技人才 D.经济环境 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 B.综合国力增强 C.文化繁荣 D.保障和改善民生 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 力点。 A.经济增长型 B.文化繁荣型 C.政治昌明型 D.环境友好型 11.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毛概第七章

第七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改革 B 开放 C 矛盾 D 民主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 A强国之路 B 立国之本 C 力量之源 D 执政之基 3、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4、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D、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6、社会主义改革是() A、对旧制度的根本变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前提条件 D、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为终点的 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改革是目的、发展是手段、稳定是前提 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D、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8、下列不属于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北海 B、连云港 C、温州 D、厦门 9、()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1999年 10、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特色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现代化。 A、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B、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D、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毛概学生用复习题:第五章 复习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在( B ) A. 1949年建国初期 B.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和波匈事件发生之后 C.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D.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的( C )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是( A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C )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陈云 D.周恩来 5.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D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6. 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 B ) A、1978年 B、1980年 C、1992年 D、1997年 7.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A ) A.社会主义的本质 B.社会主义的特征 C.社会主义的目标 D.社会主义的原则 8.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 C ) A、1978年 B、1982年 C、1992年 D、1995年 9.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 D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 10.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D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是( B ) A. 生产关系的地位 B. 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D. 共同富裕的目标 12. 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B )

2018易班毛概第五章参考答案

1、[5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 A. 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 ? B.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C.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正确答案:B 2、[5分]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 A. 坚持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 C.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正确答案:D 3、[5分]第一次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是() ? A. 党的十五大 ? B. 党的十四大 ? C. 党的十六大 ? D. 党的十三大 正确答案:A 4、[5分]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的是()

? A. 十四大 ? B. 十三大 ? C. 十五大 ? D. 党的十二大 正确答案:B 5、[5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 A.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变革 ? C.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 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A 6、[5分]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 A. 生产力落后并且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 B.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 C.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 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 正确答案:C 7、[5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A.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C.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答案:A 多选题(共计35分) 1、[5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 A. 党的执政能力有待提高 ? B. 社会生产力落后 ? C.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 D. 人口多 ? E. 国家建设底子薄 正确答案:B、D、E 2、[5分]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 A. 社会的发展阶段 ? B. 国家的发展战略 ? C.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 D. 社会的性质 ? E. 国家的人口数量 正确答案:A、D 3、[5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A.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毛概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D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改革 D.对外开放 【正确答案是】:C 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五大 【正确答案是】:B 4、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 B.主要矛盾 C.阶级斗争 D.初级阶段 【正确答案是】:A 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是】:C 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B.解放思想新时期 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 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 【正确答案是】:A 7、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是】:B 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A.前提 B.基础 C.目的 D.手段 【正确答案是】:C 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手段 【正确答案是】:A 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正确答案是】:C 11、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 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 【正确答案是】:A 12、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正确答案是】:C 13、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 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 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是】:D 14.对外开放是()。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正确答案是】:C 1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毛概第七章考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 一、辨析题 1.实行对外开放就无法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矛盾了。 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4、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二、简答题 1.邓小平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3.当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如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4.如何认识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2.如何看待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3. 试论述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4. 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四、材料分析题 1. 下面是一组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处理国内矛盾问题的材料。 材料 1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材料 2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 3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1956 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1 ,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 ( 2 )在此之前,为什么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 3 )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是谁作的?材料 2 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4 )参照材料3 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2. 材料题1:以下是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材料 材料1: 我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地位从开放之初第32位上升为第3位,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6.3%,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发动机。1978年,中国贸易伙伴只有40多个,2006年已经发展到220多个,199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累计利用外资超过了7800亿美元。 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由1%上升到5%,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比例由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8%。外汇储备由不到两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底1.53万亿美元,同期我国对世界经过增长的贡献

毛概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 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 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结合起来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D.靠深化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3.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 4.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就是指() A.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B.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C.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和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 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 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与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毛概第七章第八章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的30多年,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和社会全面进步的30多年,是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和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3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

毛概第五章复习题测试题重点测试题章节测试题

毛概第五章复习题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A、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C、生产力落后并且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的答案: D 正确答案:D 2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B 3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B 4 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稳定 D、依法治国 正确答案:C 5 正确把握国情要求必须做到() A、把社会性质与社会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B、把社会性质与政党性质统一起来 C、把政党性质与社会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D、把人口数量与人口受教育程度统一起来 √我的答案: A 正确答案:A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B、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 C、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等客观条件决定的 D、它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的答案: A 正确答案:A 7 在我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是( ) A、1981 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 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C、1986 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1987 年十三大报告 √我的答案: A 正确答案:A 8 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基本路线的是() A、十三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我的答案: D 正确答案:D 9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的答案: C 正确答案:C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A、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向共产主义过度时期 D、发达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作者: ————————————————————————————————日期: ?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 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B.对原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 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 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5.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 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 D.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 6.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政治体制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C.经济体制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 7.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 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 D.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的目标 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A.改革B.开放 C.民主 D.矛盾 9.发展是社会主义的? A.目的 B.直接动C.结果D.前提 10.稳定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