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克莱夫·贝尔的《艺术》

解读克莱夫·贝尔的《艺术》
解读克莱夫·贝尔的《艺术》

解读克莱夫·贝尔的《艺术》

摘要:“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在二十世纪被很多人看作是解释现代艺术的最令人满意的理论。本文从“有意味”和“形式”两个词入手,对《艺术》这本书做一个简单概括的解读,并由此引发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关键词:艺术;审美;形式;意味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6-0090-01

《艺术》这本书,结合了贝尔对艺术独到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提出了著名的美学观点“艺术的本质属性乃是有意味的形式”,阐述了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社会、艺术创造与自由等问题。阐述这个观点分为六各章节:“审美假说”、“美学与后印象主义”、“形而上学的假说”、“基督教坡段”、“运动”与“未来”。这个观点将艺术从历史故事、社会背景、道德劝诱、生活情感、技巧迷宫或者浪漫联想中解放出来,给艺术界定了自身的价值和标准。

人们一直以来对“艺术”是个怎样的存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奋斗”宗白华①如是说。罗曼罗兰②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可以说,每个进行艺术创作的人,不管他从属与哪个领域,都会在心中产生属于自己的艺术见解,从而指导自己的艺术生命。笔者非常喜欢英国诗人兰德的一句话:“我不和人争斗,

《国际服务贸易》试卷集(含)答案

《国际服务贸易》试卷集(含)答案 试题1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经过“_____________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将服务贸易逐步纳入国际规范中。 2.定义“服务”应考虑三个主要因素:(1)_____________,即主要体现为一种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即涉及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即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服务贸易总协定》所涵盖的“服务”包括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外。 4.在反映国家(地区)之间交易的国际经济统计中,主要有三种统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入世法律文件虽然有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到服务贸易,但最主要、最直接的是下列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5个附件(即附件1A、附件4、附件5A、附件5B和附件9),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优势”(OLI)理论是邓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的核心。邓宁把_____________理论、_________理论和________理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说明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即三类优势及其相互作用。这三类优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7.1968年,维克托·富克斯发表了第一部有关服务理论的经典性著作 《_________________》。富克斯在书中指出,________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1.怎样理解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为什么说它超越了中心论和相对论? 答:(1)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中轴原理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 贝尔认为,从中轴原理观察到的主要问题应当随视野不同而发生变化。理论视野的转换导致了面对主要问题的转换,同时也必然引起理论观念的变化。因此,中轴原理不追求稳定不变的普遍性原则,而是在动态变化中不断概括和回答各种新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贝尔把自己的方法称为“旋转着的中轴”。 ②用这种“旋转着的中轴”研究社会问题,可以避免决定论。 决定论同因果论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社会现象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因果联系。由于贝尔认为社会因素或社会结构是中心与环绕的相互作用关系,不能判断一种因素是另一种因素的决定因素。不同的社会层面中有不同的中心因素或中轴原理,因此,不能用同一种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 ③中轴原理可以克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严重错误绝对论。 社会科学中最严重的错误是想通过一个凌驾一切的单一概念去观察一个社会的特点。任何社会都混合了各种不同的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体系(有些特征是所有体系所共同的,而有些特征则是历史的和特殊的),要根据人们心中的问题,从不同的有利点加以分析。 ④中轴原理在贝尔社会学理论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划分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研究后工业社会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基本尺度和方法原则。从中轴原理出发,贝尔关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研究,是关于主要问题的提出和中心结构的阐述,它给出的是如何看

待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新视角和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的新方式。 (2)它超越了中心论和相对论的原因: ①它突破了以往社会学家在社会问题研究中多采取单一因果决定论或突出主要因素的影响,中轴原理力图说明的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趋中性。 ②它突破了中心论可能导致的片面决定论,中轴理论认为不能用一种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 2.丹尼尔·贝尔关于社会中心任务已经由物质生产转向为人服务的论断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答: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如下: (1)贝尔以生产和技术为中轴,将人类社会分为3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他认为后工业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变化是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贝尔指出后工业社会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因此,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这里主要考虑的不是纯粹的体力或者能源,而是信息,主要人物是专业人员。这里,虽然贝尔没有沿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概念,但是他讨论的问题在内容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指的社会基本矛盾问题。 (2)无论怎样说,社会的主要任务或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居于基础地位的。如果贝尔关于后工业社会的主要任务或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发生变化的结论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则意味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发生变化。 (3)在后工业社会,当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再是社会主要任务,而处理人与人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任务时,正像贝尔所论述的那样,为人服务的产业取代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并且原先建立在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之上的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和文

路易·康的金贝尔美术馆与安藤忠雄的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构成同异比较试析。

路易·康的金贝尔美术馆与安藤忠雄的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构成同异比较试析 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郊区,于1972年建成。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在这样做的同时,康也流露出对建筑所在地段的关注与尊重。安藤忠雄设计的福特沃斯现代美术博物馆是一座收藏抽象主义艺术作品的博物馆。它坐落在得克萨斯州福特沃斯市文化区内,占地44000m2,并且邻近路易斯·康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 共同点关键词: 一、光 路易斯?康曾经认为: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由康所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也许可以为人们解读出康的建筑作品里所蕴含的“对话”情节。同样的,安腾忠雄也喜欢更多的采用自然光,他曾说过,“在我的作品中,光永远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他用光来展现建筑的美,以及其拥有的底蕴与文化。 二、混凝土 康在此展现了其个人对于建筑材料的偏好:将混凝土柱和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重墙则采用罗马灰华石及玻璃板,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求。灰华石及玻璃板同混凝土之间没有过强的对比,所形成的空间质感近同,肌理混合为一。安藤忠雄则更多的表现出对混凝土的钟爱,其建筑业同样的喜 欢表现为裸露的空间,其更被被称为了“清水大师”。 三、空间 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安腾同样希望它的建筑超越几个大小上的物理界限,希望唤醒人们身体中对生活的感觉。并且在金贝尔美术馆与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中,均采用

将建筑材料裸露的变现手法。 四、建筑形态 金贝尔美术馆从侧面看重复的6个拱顶,尽端的是一个门廊,连续的拱顶以相同的格调重复出现,构成空间主体的薄壳被采光中庭和可以灵活变动、拆换的展板所分隔。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由6个矩形的混凝土盒子所组成,每一个都覆盖着玻璃的表皮,被排列成平行结构。建筑东面是一片开阔的水庭园,茂密的树林庇护遮挡了博物馆,使其免受基地东南角繁忙嘈杂的交通影响。 异处关键词: 一、屋顶 金贝尔采用穹隆式屋顶,采用穹隆式天花,而采取这两种手法的目的是要将外部的自然光线自天顶引入室内。而福特沃斯现代美术建筑馆筑高两层,屋顶平缓轻盈,其高度与康的金贝尔美术馆的筒顶一致,建筑一层是公共空间、临时展厅、教育办公用房;二层则是永久收藏。这些体块在与外部水面及绿化协调的同时,内部也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并为创造一种人的精神家园提供了可能。 二、处理 路易·康在金贝尔美术馆力图通过制造公园,雕塑庭院等一系列来引导建筑的室外空间,而安藤忠雄的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则是完全通过简单的混凝土来变现空间的形态。 三、风格 两个美术馆同样运用混凝土啊,金贝尔美术馆表现得是一种古典建筑,而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则是表现的现代建筑,两种风格截然不同。 总结: 金贝尔美术馆和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座均落于德克萨斯州的福特沃斯,那是一座富足的城市,拥有相对悠久的历史,高校和其他的文化权利。在建筑中,清水混凝土上的光起着空间引导的作用,光引发空间的节奏感,室内空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丰富的表情。这种以洗练、平易的方式去表现光空间的手法,表现出建筑师沉稳的设计理性。

解读金贝尔美术馆

解读--金贝尔美术馆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建造背景 时间:1966年-1972年 地点: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市 概况:金贝尔既是一位工业家也是一位收藏家。金贝尔在沃思堡市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并把他的收藏品和财产捐给基金会来建造一个收藏馆。他希望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著名的建筑。1966年由基金会选出的博物馆执行官理查德·布朗博士决定委托康来做设计。金贝尔博物馆在1966年就开始设计,但一直到1969年中期才开始破土动工。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 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郊区,于1972年建成。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 象。路易斯*康在此展现了其个人对 于建筑材料的偏好:将混凝土柱和 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 重墙则采用罗马灰华石及玻璃板, 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 求。灰华石及玻璃板同混凝土之间 没有过强的对比,所形成的空间质 感近同,肌理混合为一。在这样做的同时,路易斯*康也流露出对建筑所在地段的关注与尊重。 路易斯·康认为,艺术作品应当在自然的光环境之中被欣赏,以便空间达到一种“人—美术—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促动的环境效果。美术馆建筑物的外观严谨、对称,在内部,建筑上部为尺度较高大的半筒形式,并且采用了穹隆式天花,而采取这两种手法的目的是要将外部的自然光线自天顶引入室内。顶部起到自然光漫射入内的作用,呈现出空间的丰富性和新颖性。空间中充满活跃生机,光弥漫其间,连续的拱顶以相同的格调重复出现,构成空间主体的薄壳被采光中庭和可以灵活变动、拆换的展板所分隔。在九米多长的空间中行进,可以体味空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其理论景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哲学理论都陷入偏激的争执和论战之中,各种理论群体和流派杂色纷呈,各种文化(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倾向更迭汰变。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露出自己的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 的“显学”。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因此,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轨迹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成为整个文化逆转问题的焦点。这个问题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后现代主义源起的时间及其分期;二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 现代主义在西方文化近半个世纪的激荡之后,西方文化氛围和思维逻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30年代以后,它的内部诸多流派的松散组合的离心力以及自我发难和颠覆,加速了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它一出现,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逆转和撕裂,引起哲人们的严重关注。后现代主义绝非如有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文艺思潮。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由这个高度去看文艺思潮,才会有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才会使其内在精神逻辑呈现出来。进一步说,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从此,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

贝尔的后工业时代理论

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摘要: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以同马克思讨论社会发展问题为起点构建的,他运用知识中轴原理的范式,建立后工业社会的知识-技术决定论,试图总结与预测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后果。对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进行解析,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动态,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选择和未来计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能人统治新型社会 1959年贝尔第一次提出“后工业社会”的名称。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到1973年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标志着“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成熟。 贝尔从工业社会出发,将社会分成三种类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所谓前工业社会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很低, 多数劳动力从事农林渔矿业等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的这种社会形态。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大机器工业生产取代一批以往的农业、手工业生产。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部门主要以制造业和加工业即第二产业为主,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 他认为,分析后工业社会,可分为技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三个部分。经济的中轴原理是效益原则,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工具理性是根本原则、科层制是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政治的中轴原理是平等原则,文化的中轴原理是自我实现、自我满足原则。 (1) 在经济方面,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在前工业社会中,主要的产业部门是农业、矿业、渔业、林业等行业。这些经济部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贝尔将其称之为“对自然的博弈”。工业社会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而后工业社会是一个服务社会,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开始从产品经济向服务性经济转变。 同时,贝尔借用科林·克拉克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中对经济进行区分的标准,认为:"后工业社会第一个、最简单的特点,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 据研究,1900年,美国有3/10的人受雇于服务业,其余7/10的人从事商品生产;1950年,这一比例接近平衡;而1980年同1900年正好相反,7/10的人从事服务业,3/10的人从事商品生产。贝尔因此得出结论,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尚依赖第一产业经济部门的时候,美国社会已率先具备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建立了第一个服务性经济国家。 (2)在政体即社会管理方面,贝尔的核心观念是“能人统治”。 围绕着知识组建起来的后工业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社会。科学不但与技术,而且与军事、社会技术和社会需要结下了不解之缘;社会政治单位布局的变化是社会中不可能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阶级;社会将由那些取得了成就,受到同行尊重的能人来统治。贝尔把专业技术阶级看作是后工业社会的统治阶级,把后工业社会看作是一种能人统治,即新的技术权贵统治的社会。 贝尔提出,在任何社会中,关键问题都是:由谁掌权?如何掌权?如何掌权是一种制度概念,由谁掌权是一个集团概念。后工业社会成为双重意义上的知识

后工业化社会和后现代管理

后工业化社会和后现代管理 一、后工业化社会 1.含义 后工业化社会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1973年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提出的,认为在今后30年至50年间将看到“后工业社会”的出现。他认为社会可以分为社会结构、政体和文化等三个部分。社会结构包括经济、技术和职业制度。以技术为中轴,将社会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形态。这种划分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共时性体现在这三种社会在目前世界上是并存的,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历时性体现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规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是当今世界上并存的三种社会形态。前工业社会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等国,这些国家基本上依赖第一类经济部门:农业、矿业、渔业和林业。这些经济部门完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它们的生产率低,并且由于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波动而使其收益大幅度摇摆。工业社会主要分布在西欧、北欧、日本和前苏联,其劳动力的大部分从事工业或产品制造业,围绕着经济增长这一轴心原则而运转,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保证,技术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美国将是第一个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国家。广泛地说,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主要经济部门是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第五产业,诸如运输业、公共福利事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卫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 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征 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用五个方面的特征来加以说明: 1 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 2 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 3 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 4 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 5 制定政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的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因此,后工业社会首要的也是最简单的特征就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 “如果工业社会的定义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标志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根据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艺——所计量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来确定的。”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方面,是职业分布的变化。所谓职业分布,不仅指人们在何处工作,还指他们从事何类工作。随着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工作重心转向办公室、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自然引起职业向"白领职员"转移。拿美国的职业结构来说,直到1956年,白领职员总数才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总数。此后这两者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到1970年已经超过5:4。然而最令人吃惊的变化是专业和技术职员的增长,这部分职员的增长率是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的2倍。还有一项统计数字更能说明全貌,这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他们是后工业社会的关键集团。整个技术阶层人数的增长率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2倍,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增长率则是劳动力总数增长率的3倍。 贝尔还对美国各学科的学位比重进行了分析。他发现,在1954—1964年中,72%~73%的学

【推荐下载】我国后工业时代即将来临 制造业比重下降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 张小只机械知识库我国后工业时代即将来临制造业比重下降 我国一直以工业实力著称。2012年,制造、矿业、公共事业和建筑占了我国GDP的45%。而在美国这些产业的份额不足20%。有人调侃:我国人制造,而美国人设计、宣传和销售。 一直以来,工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例都过重。不仅与后工业时代的美国对比起来是如此,与其他正处在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也是如此。根据世界银行Ejaz Ghani和布鲁金斯学会Homi Kharas的统计,2005年制造业在我国GDP的比重比国际标准高出18%;而服务业却落后八个百分点。 根据这些数据,不少评论家指责我国政策制定者过于偏爱工厂。对于耗资耗能的工厂,我国不仅补贴土地,提供信贷,在供能方面也特别优待。而人民币的汇率也对我国制造的产品有利,我国生产的工业品远销国外,但我国的服务业却往往走不出国门。 但是2013年可能是个分水岭:今年我国的服务业可能赶超重工业。根据官方数据,2012年我国服务业(包括交通、批发、零售、酒店、餐饮、金融、房地产和科学研究)占了GDP的44.6%,与重工业45.3%的份额相差无几,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快。 我国服务业的崛起也许表明我国的重心由出口转向了国内消费。服务业的兴起也可以帮助我国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因为服务业往往劳动力密集,所以可以带动就业,促进工资上涨和国内消费。 但是在我国后工业时代来临之前,有几点需引起我们的警惕。虽然服务业有所增长,但是它在GDP里的比重没有达到国际标准。2005年我国服务业的比重比其他新兴国家低八个百分点,与那时相比,服务业的地位是变得更重要了。但是与2005年相

博物馆展览馆调研报告

调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 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 南省会郑州市环境幽雅的农 业路中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 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河南博物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康教授主持设计的,其主入口面向农业中路,东面是文博东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临某住宅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56亩(合10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8840平房米,主馆及配楼面积约为55740平方米。 室外分析 省博位于五一路与东风西路的交界处,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省博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类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省博的外观并没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功能上来看博览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将个展区于放射式的方式分开。在解决客流货流等不同的功能流线上省博分设主次入口以疏导不同的人流。将主入口设在了城市次干道五一路上而不是主干道东风西路,这样尽可能的避免分叉入口车流过于拥挤而引起的交通堵塞情况。停车场位于博物馆前面即主入口的旁边,由于受场地的制约车流入口与人流入口并没有分开而是公用。室外种植了大量乔木植物于营造一种宏大壮阔的感,展厅里的天花板

多是黑色,配合星星点点的点状灯,有点像夜晚的星空,昏暗的灯光使得展厅优雅而神秘。展品柜上方则多使用白炽灯,跟黄色的灯光不同,白炽灯光线较好,使游客更清晰地观看展品,充分展示了展厅的用途。在儿童历史知识讲座的展厅里,则配合儿童的特点,放置了色彩鲜艳的桌椅,整齐的坐席,合适的间距,相应的设计,都显得清晰有序。三楼的明清珍宝馆里的隔断还特意做了清朝皇宫围墙的样式,贴合整个展馆的历史氛围。 整体造型 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 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 似大鹏的翅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 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 原再现历史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 和腾飞。 主馆造型特征分析 河南博物院主馆位于院区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馆的东西两翼分别有两个专题展馆,主馆后端直通文物库房,主馆前端为主入口及礼仪接待区。主馆前的院区正门、主馆及主馆后面的文物库房三者自然成为一中间序列,院区四角对称布置了两组风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培训楼、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电教楼。总面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满分答案

窗体顶端 2017社会学概论-任务4(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32)、个人、家庭或群体在其所属的社会中不及常态生活生活条件和享受的状态。 此为()。(2分) ?A、绝对贫穷 ?B、相对贫穷 ?C、短期贫穷 ?D、长期贫穷 (2/32)、提出“停止增加世界人口,限制工业生产发展,把地球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八分之七”是()中的观点。(2分) ?A、《人类的目标》 ?B、《人类处在转折点》 ?C、《超越浪费的时代》 ?D、《增长的极限》 (3/32)、“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2分) ?A、贝尔

?B、弗兰克 ?C、达伦道夫 ?D、奈斯比特 (4/32)、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业,其发展主要表现为()。(2分) ?A、经济的发展 ?B、物质文明的进步 ?C、政府的足够重视 ?D、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发展 (5/32)、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的观点是哪种社会现代化理论。()(2分) ?A、社会趋同论 ?B、依附理论 ?C、“后工业社会”论 ?D、全球发展理论 (6/32)、社会保险属于()。(2分)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人身、人寿保险 ?D、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7/32)、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村,残病者组成的家庭很可能陷入()状态。(2分) ?A、相对贫穷 ?B、个案贫穷 ?C、短期贫穷 ?D、长期贫穷 (8/32)、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是指()。(2分) ?A、充分就业 ?B、不充分就业 ?C、就业 ?D、隐性失业 (9/32)、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活动和专业是产生于()的西方社会。(2分) ?A、19世纪30年代

金贝尔美术馆资料

金贝尔美术馆 1外观《金贝尔艺术馆位于一个绿树成阴的公园内。建筑平面呈n字形,其西面开口朝 向公园绿地。n字形平面凹入部分铺满沙砾,上面是一片棋盘式的小树林,状如公园的绿化嵌入博物馆之中,使公园与博物馆两者的环境浑然一体,相互通融。然而,树林下的沙砾铺地却又不同于周围的公园草坪,它暗示着这里已进入博物馆的入口广场,公园内的步行观众由此抵达博物馆入口用彩印图片。连续平行的拱壳造型看似简单,灰白色的变质岩板填充在混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显得异常朴素,整个建筑犹如德克萨斯州大地上平凡的谷仓,给人以自然质朴的美感。》彩图俯视用文字 建筑的外观形状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 给人以刻板的印象。 2.长条型的圆拱:2100x22英尺(30.48x6.7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 构。每个拱单元由四个2英尺(0.61m)见方的柱子支撑,这样一来平 面的展览空间内没有柱子出现,为室内布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两 拱之间是混凝土平板,平板下面是布置通风管道和轨道灯的位置。

此图用来手绘

经过多方案的比较,康在每个拱壳中间,做了一个0.9米的通长天窗。天窗下面铝制穿孔把反射板顶棚呈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这样使展室内既得到柔和的自然光,又避免了眩光的 困扰。康设计的是一套双向反射系统,透过拱壳沿顶端槽孔安装的透明天窗,天光和阳光会洒在一组有穿孔金属装置散发出了自身的光芒,然儿大部分的光线还是被反射到了混凝土拱壳的底侧,然后由此反射到绘画展品上。这样使展室内既得到柔和的自然光,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同时康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细长的弧形采光带。这给建筑朴素的外观增添了一分细腻,又使拱顶产生一种悬浮感,室内也因此而显得生动。 康还设计了三处光井,使观众参观时处在室内室外变换着的视觉感受中,由此而消除了疲劳。

15西交《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

西交《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的内涵均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A. 可持续发展 B. 发展 C. 社会发展 D. 经济发展 ? 正确答案:A 2. 多个社会地位在每个地位等级体系中都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如拥有较多财富的社会成员,往往拥有较大的权力、较高的社会声望是() A. “地位一致” B. “地位相悖” C. “首要地位” D. “地位冲突” ? 正确答案:A 3. 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是() A. 米德#马克思 B. 林顿 C. 库利 ? 正确答案:A 4. 文化人类学者()是结构功能论中角色概念的创始人,他也是角色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A. 库利 B. 威廉.詹姆斯 C. 米德 D. 林顿 ? 正确答案:D 5. 经济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A. 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 B. 是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 C. 是以不追求经济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 D. 是以追求社会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 ? 正确答案:A

6.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A. 城乡对立 B. 小城乡差别 C. 家村发展为城市 D. 城乡协调发展 ? 正确答案:D 7. 古典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孔德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舍勒 ? 正确答案:A 8. 在汉语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的古籍中 A. 宋代 B. 元代 C. 唐代 D. 隋代 ? 正确答案:C 9. 中国春节的民间文化活动就是一个(),在这些活动中,各种文化特质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人们贴春联、放鞭炮、吃年饭、守岁、敬神还愿、走亲访友 A. 文化 B. 文化群 C. 文化丛 D. 文化组 ? 正确答案:C 10. 现代化理论大体上说,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等三大体系。 A. 第二次工业化理论 B.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C. 第二次后工业现代化理论 D. 第二次经典现代化理论 ? 正确答案:B 11. ()是指社会中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其主要活动的组织 A. 政治组织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及答案

(A)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 A. 米德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的学者是( 严复 ) 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上海浸洗学院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美国 GNP是指( A )A、国民生产总值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时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C) C. 具体运算阶段 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是( C.制度化控制 ) 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的,是下列哪一种越轨行为理论。(B ) B. 社会失范论 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 C.政府 ) 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C.人口集中度高 ) 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冲突) 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样吃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 C.共享性 11.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 B.习得性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C )提出的。 C. 库利 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B.0—20 人 ) 初级社会关系是次级社会关系的基础,但社会关系大量表现为( 次级社会关系 ) 从社会制度的功能层次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可划分为:C 。 C、显功能和潜功能。政 达伦多夫是下列哪个理论流派的代表( B )。 B、冲突理论 当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时,这种现象称为(C)。 C. 角色冲突 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 的研究对象是(B)。 B. 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 .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吉登斯的( B.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 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B.非营利性) 度起源于( C.人类的需要 对贫困的定义最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 经济学定义 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学的( 解释性功能) 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过程,这种现象叫做( C)。 C. 逆城市化 反映并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的原始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的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制度,被称为(C.从属制度 )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 B、社会规范。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强调对获得新职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D.本人受教育水平 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B.文化模式根据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A)。 A.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 B.传统型 ) 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B、两人以上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后工业社会”论是由(A)提出的。 A. 贝尔 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D.专业与技术人员 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 A.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 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A.形式主义) 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家庭矛盾冲突的一种极端行为表现是( C.家庭解组 ) 教育制度的潜功能表现之一是(B.缩小收入差距) 阶级的生产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利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出现了(C.私有制) 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斯宾塞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读书报告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读书报告 1203408003 李慧敏 摘要:本文概括了丹内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对“后工业社会”的提出背景、特征、基本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通过联系中国实际,从解读当前政策指向和预测未来社会变化两个方面对“后工业社会”理论进行了实际运用,最后阐述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归纳;运用;启示 一、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后工业社会”思想的提出 二战以后,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思想就是对这方面问题进行的探索与研究。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思想始于50年代末,期间经过不断酝酿与完善,于1973年出版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对“后工业社会”思想作了全面的理论阐述和事例分析。 (二)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比较 资本主义与后工业社会是两个不同中轴所建构的不同概念图式,后工业图式涉及的是一个社会中的社会——技术面,而资本主义涉及的社会——经济面。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为中轴构建的一系列概念。 后工业与前工业、工业概念是处于同一种概念图式下的。前工业部门主要是资源采撷的,它的经济是以农业、矿业、林业、以及天然气或石油等其他资源为基础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利用能源和机器技术从事制造商品的。后工业部门从事加工处理,其中电讯和电脑对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流极其重要。广泛地说,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但是,后工业社会并不取代工业社会,就像工业社会并不消除经济中的农业部门一样。新的社会发展消除了原来社会的一些特征,但是也加厚了整个社会的结构。 (三)“后工业社会”的表现 贝尔以当前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作为出发点,从技术分析联系到产业结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权力中心、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未来西方社会进行了探索,他总结了后工业社会的某些新的方面: 1、理论知识的首要性。每个社会都是存在于知识的基础之上,从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工业可以看出,理论知识的系统汇编和材料科学成为技术创新的基础。 2、新知识技术的产生。通过以电脑线性规划等为基础的数学和经济新技术,可以利用模型、模拟等手段,对经济问题、工程问题制定更有有效和合理的解决办法。 3、知识阶级的扩展。在美国,技术和专业阶级是成长最快也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集团。 4、从商品变为服务。劳动人口中从事服务业的不断增加,在工业社会中,服务业主要是辅助商品生产的运输业、公用事业和金融业,以及个人服务。而在后工业社会中,新的服务业主要是对人服务(主要在医疗保健、教育和社会服务)以及专业和技术服务。 5、工作性质的改变。在前工业社会中,生活就是同大自然的竞争,人类要从土壤、水域或树木中夺取生计,受到自然变迁制约。在工业社会中,工作是和虚拟自然进行竞争,当机器生产出商品时人力就竞争

贝尔“后工业社会”论

丹尼尔·贝尔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在当代西方学术界,贝尔的名字始终和三个颇具影响的“大观念”紧密相连,它们是: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由贝尔第一次系统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随着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的出版,“后工业社会”一词很快在社会学界流行起来。 贝尔以生产和技术为中轴,把人类社会分为 3个阶段或类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他指出,1945~1950年间,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美国是第一个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国家。 第一,后工业社会是不同于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型社会。他认为,同社会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相比,后工业社会呈现出多方面的不同特征,主要有:第一经济形态从商品制造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第二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成为社会的主宰,技术能力是取得权力的基础。第三理论知识处于社会活动的中心地位。第四未来社会的方向是技术控制和技术评价。第五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成为制定决策的工具。决策方式使新的“智能技术”产生。知识阶级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变化。 第二,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的新发展,是工业社会和未来社会之间的过渡型新社会。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不是原来意义的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贝尔则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形式和道路。

完成工业化后,两者将共同进入后工业社会。 三、能人统治 在政体即社会管理方面,贝尔的核心观念是“能人统治”。根据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谁能掌握和供给主要的生产要素,谁就有权。由于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科学的作用不断增长,而科学作用的提高及其发展,必然引起这一领域就业人数的增加。目前科学技术人员虽然尚少,却是不断增长的社会阶层,他们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后工业社会”理论家正是利用了这种情况,强调科学理论的首要作用。贝尔指出:“后工业社会理论强调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因为它是新技术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基础。”贝尔和其他“后工业社会”理论家断言,理论知识正代替私有制而作为社会阶级结构形成的基础,新社会的主要工具不是工业公司,而是大学和科学研究中心。 四,社会阶级结构根本变化 在“后工业社会”中,社会阶级结构根本变化。社会阶级的阶级的划分不是以所有制,而是以知识、熟练程度为基础。在后工业社会,知识成为资源;大学、研究机构成为社会的主要活动场所;社会的统治人物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他们通过技术力量和政治权利的平衡来体现权力;取得权利的阶级基础是专门的技术和政治组织;人们通过教育、动员和吸收等途径来取得权力。 在他们看来,使用体力劳动范围的缩小,体力劳动者所占的比重降低,就等于工人阶级在经济上的作用降低,意味着工人阶级趋于消

西方社会学复习答案

西方社会学复习答案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 1.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与确立(第二、三、四章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第二章孔德的社会实证论 1.自1838年( D )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 2.孔德强调了社会学研究的(A D )原则。 A.客观性B.自主性C.能动性D.相对性 3.孔德认为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BCD )三个不同的阶段。 A.原始阶段B.神学阶段C.形而上学阶段D.实证阶段 4.孔德将(B )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B.秩序与进步C.效率与

公平D.个人与社会 1.社会物理学(孔德) 社会物理学的代表是孔德,他把社会看成是外在于主观意识的,可以用外部观察、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加以研究的物理现象,并自认为采取了一种纯客观的、确实可信的科学原则。 2.社会秩序(孔德) 在孔德那里,社会秩序是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间稳定的有序联系,并且是一种如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的社会联系。 3.实证阶段(孔德) 孔德认为,实证阶段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的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向经验事实的阶段。 第三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 1.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 A.社会主义B.自然主义C.主观主义D.唯物主义

2.斯宾塞站在(AB )立场阐述了他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A.自然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人文主义 3.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 )→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 第四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论 1.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 A.社会现象B.社会规律C.社会组织D.社会事实 2.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的主要特点是:(ABD ) A.不可还原性B.对个体的制约性C.主体能动性D.社会普遍性

路易斯康_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分析报告

我读路易斯·康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9级建筑学何安祺 2009020142 这个男人,神秘、富有诗意,多情又浪漫,才华横溢。 “Between the idea And the reality Between the motion And the act Falls the shadow.” 这首小诗来自于约翰·罗贝尔的《静谧与光明》一书, 其中引用了康的一首诗。就像书里引用的这句诗一样,康是充满矛盾的人。他太过于强大了,他的建筑和他本人,都成为了一种精神,给我带来感动。 路易斯·康——这个4岁随父母从爱沙尼亚迁居美国的犹太人,其貌不扬,年幼时脸上烫伤的疤痕伴随他终生,加之不善交际,致使他没有通过杰奎琳·肯尼迪的“面试”,在大项目上败给了衣冠楚楚、善于交际的贝聿铭;大器晚成,五十岁以前,别人都认为他只会纸上谈兵,年届六十,他为宾州大学设计的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忽然被人奉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佳作;命运多舛,虽然成了名,却因工作缓慢项目寥寥,印度、巴基斯坦客户的毁约又导致他背负重债,不久,他在纽约中央车站的洗手间里,死于心脏病突发,而他的尸体两天无人认领。当一切似乎都画上句号之后,2004年,他的私生子纳撒尼尔·康拍摄了名为《我的建筑师:一个儿子的追寻旅程》这样一部纪实电影,人们才知道,路易·康,长时间地,在三个家庭之间周旋……作为建筑师的康,作为父亲的康,重新在公众的视野里出现。 在现代建筑史上,路易斯·康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建筑师。他改变了现代建筑由其几何形体带来的生冷感,在静谧和光明之间寻求一种“道”(或者我们理解为秩序,order),赋予普通的材料触感和视觉效果。康的建筑在光影之间产生了令人愉悦和惊奇的诗意,反而却像是它们已经恰如其分地在那里很久了,与周边很好的融为一体。相比之前的现代建筑师们,我认为康更强调“人性”,更全力的在表达人性,他留下的那些为数不多的建筑,也都验证了这一点。 在康的作品之中,我最欣赏的是金贝尔艺术博物馆,我觉得它是那种带有古典味道的现代建筑。之所以欣赏,并不是因为我能很好的读懂、理解它,相反,我是在一种缥缈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