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综述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综述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综述

对我国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Reviewing & Pondering About Our Study of th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OCB)作为组织行为学领

域一个重要而新兴的课题,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樊景立教授在1997年以台湾员工为样本,展开了OCB研究。目前的研究具

体而言体现在个体水平上、群体水平上、组织水平上以及针对组织公民行为本身的研究。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变现为研究者队伍构成、理论方法、研究内容、学术规范等方面。

关键字:组织公民行为、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水平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and new filed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has won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academics.Dated from 1990s,Our Study of th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began in 1997 when professor Jiing-Lih Farh took employees in Taiwan as his research sample.Specifically, it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ree respects,one is based on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one is based on the level of group ,anther is based on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 .Besides there are studys about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 itself. Deficiencies exist mainly in researchers, theoretical approach,content and academic standards.

Key word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the level of individual,the level of group,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

在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孙健敏认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因变量是生产力、缺勤、流动,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自变量是个体水平的变量、群体水平的变量以及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1]组织公民行为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重要因变量,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学术界比较关注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多种角度出发来研究组织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梳理目前学术界对组织公民行为学的研究现状,并将对组织公民行为本身的研究作为补充论述,以总结目前研究中的成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进相关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

1.个体水平基础上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个体水平上的研究就是把重点放在组织中员工的行为和活动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与个体有关的个性、价值观、知觉、学习、激励、传记特点等。在这一水平的研究上,学术界主要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个性与知觉、态度与价值观、工作满意度等方面。

1.1个性与知觉

个性的差异能明显影响到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李靖使用企业管理人员人格量表、中国人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103对上下级关系的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测量,验证了个人特征异同与组织公民行为评价之间密切关系。[2]郭晓薇通过对188 名企业员工及其同事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分层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论证了当员工对分配的过程感到公平时,其中权力距离感强的员工的OCB 增加幅度明显大于权力距离感弱的人;而当员工对分配的结果感到公平时,不同权力距离感的员工OCB 的增加幅度是相同的。[3]陈启山、温忠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进行检验,指出印象整饰和心理控制可以来解释利他行为和个人主动性的变异,印象整饰、内控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而外控则相反。[4]郭晓薇、李成彦以188名企业员工及其主管和同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分层回归分析考察了印象管理独立于组织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5]

1.2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员工的价值观会影响其工作态度,进而影响工作满意度,再此基础上对其工作绩效发生影响,而这些都会影响到组织公民行为。秦启文等人以52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工

作价值观调查表、中国组织公民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企业员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6]胥兴春通过对64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文教调查,来论证教师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田荷梅以重庆市民营企业为例,通过文献分析、开放式调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探讨了民营企业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内在结构因素及其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离职倾向的关系。[8]潘文哲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国有企业中,员工的个人一组织价值观匹配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帮助同事行为、敬业精神行为、认同组织行为和人际融洽行为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一组织在科学求真取向、员工团队取向、绩效取向、创新发展和社会责任这五个维度的价值观上的匹配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明显影响。[9]顾姗姗以浙江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从个人因素和企业因素两个方面来考察我国员工的心理所有权状况。[10]

组织承诺与心理契约作为工作中的态度也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张健东针对TI这一新兴行业内的员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论证TI行业员工在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11]燕超等人通过构建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模型,来论证满意度会影响组织承诺继而影响组织公民行为。[12]苏方国,赵曙明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在此基础上来考查员工的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与离职倾向多个潜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和因果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组织公民行为与离职倾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13]张兴国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杭州、济南、广州、青岛等城市的企事业单位282名员工进行调查来论证心理契约、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正相关,组织支持感也是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变量;心理契约对组织支持感有显著影响;程序公平、信息公平、人际公平对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影响,分配公平无显著影响;心理契约通过组织支持感这个中介变量影响组织公民行为。[14]陈学军等人设定假定前提上级支持感是心理契约违背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变量,然后通过对16 家企业的225 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心理契约违背对上级支持感存在显著负面影响;上级支持感在关系型契约违背与员工组织认同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交易型契约违背对组织公民行为不存在影响。[15]余琛通过对159名在职人员的调查比较全民的考察了心理契约的内容,并指出不同的心理契约的内容能到来不同方面的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16]

赵燕对北京、深圳、杭州、郑州、开封等城市的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认为组织公民行为与角色模糊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能够预测角色模糊;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家庭冲突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能够预测工作家庭冲突。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各维度在性别、婚姻和教育程度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方面,利他行为维度存在显著差异。[17]俞彬彬,钟建安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验证了组织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情绪智力与组织公民行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及情绪智力对组织公平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

[18]

2.群体水平基础上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群体水平上的研究就是把重点放在组织中的部门、群体、或小组的活动上,而群体水平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沟通模式、领导与信任、权力与政治、群体与团队等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水平的研究上,学界主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领导与信任、群体与团队这二个方面上。

2.1领导与信任

不同的领导风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也不同,梁祖晨、陈甲引入中介变量心理授权,分析了变革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他们认为变革型领导确实通过心理授权这个中介变量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变革型领导者能让员工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员工更加充满信心和热情,从而做出组织公民行为。[19]李超平等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4家企业以及某高校在职班的管理人员和下属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证明了变革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该行为与显著的正向影响。[20]李财德以心理授权为中介变量,研究了家长式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证明

了仁行领导和德行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要比权威领导的影响作用更显著。[21]张爽通过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员工和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论证了改造型领导相对于交易型领导更有效的预测组织公民行为。[22]苏海林研究了S烟草公司领导的领导风格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并分了参与型、指导型、支持型、成功导向型的领导风格对组织共鸣行为影响的差异性。[23]梁巧转等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在控制工作满意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上司领导风格对分配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不同维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24]

2.2群体与团队

王韧等人认为组织公民行为被认为是工作团队或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并从群体(团队)层面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指出了未来该领域中值得研究的方向。[25]吴志明,武欣以42个高科技企业和科研组织的知识工作团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团队成员整体上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并指出助人行为、维护人际和谐、信息分享这些人际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26]邓红,夏建华通过分析组织公民行为和团队凝聚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成员满意感及团队凝聚力影响的重要的意义。[27]董秀丽采用了实证方法,以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179位员工为样本,研究了团队情形下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28]柯丽菲立足于中国本土企业,以正在日益兴起的工作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作为工具,研究了工作团队层次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变量。[29]丁美玲,童勋则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在了群体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上,他们认为,研究群体满意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提高群体的协作、自主和认同程度,提高群体效能开辟新的思路。[30]

3.组织水平基础上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组织水平上的研究则是把组织当做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涉及的主要变量有组织文化、工作设计,人力资源政策与实施等。目前学界所展开的研究主要是涉及到到人力资源、组织文化,工作性质等方面。

3.1人力资源

邓欣认为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有效策略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及全过程中,促使员工表现组织公民行为,可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加强员工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就长期而言,有助于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31]吴志明,武欣分析了中国背景下的组织公民行为,指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在在心理契约的层面上管理组织公民行为;运用全面报酬体系激励组织公民行为;发挥非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运用组织文化建设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综合考察员工的任务绩效与组织公民行为。[32]杜冰,梁镇在分析论述组织公民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维度的基础上并讨论了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动机他指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应扩大工作分析的内容;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三百六十度的评价机制;实施全面薪酬战略!的薪酬支付方式以充分发挥组织公民行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33]邓红,夏建华指出在绩效考评中要强化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量化考核,并对如何量化考核进行了设想。[34]李海等人则引入中介变量组织承诺,分析了绩效评价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35]赵红梅研究了南京地区企业为认为组织在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中,应该强化个人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即提高个人一组织价值观契合度;个人在工作选择上,也要加强对组织价值观的深度了解,寻求与自身契合度高的组织机构,以有助于个人绩效的提高,从而最终提升组织绩效。[36]

3.2组织文化

周海波认为组织文化与管理价值对组织公民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并指出这一结论仅仅局限于企业组织内部,对其他组织 (比如军队、非赢利组织 ) 同样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意义。[37]郭晓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C)独立于组织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与对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 OCB)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他认为 I/C对主管和同事评价的OCB都具有独立于公平感的预测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程序公平与同事评价 OCB之间

的关系,集体主义价值观越强,则程序公平感与同事评价 OCB之间的相关越弱。[38]王亚鹏、李慧以中国普通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吻合度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OBC)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组织文化队社会层面OBC的预测作用较强,就单一取向的组织文化来看,人本与创新取向的组织文化对OBC的预测作用最强,组织文化队OCB的调节作用在人本与创新取向以及规范与安定取向的组织文化下的影响更明显。[39]

3.3工作特征

王富祥认为织公民行为是系列非正式行为所构成的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如果企业使员工的工作特征的核心维度更加突出,员工就有可能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40]刘德鹏等人以中国企业的员工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工作自主权对激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他认为中国企业要想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应该首先提升员工个体的当责感和其与组织的联系,单独提高工作自主权难以真正激发组织公民行为。[41]

4.组织公民行为本身的研究

针对组织公民行为本身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组织公民行为的本质和维度,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效用。李效云,姜红玲从整体上论述了他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涉及到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维度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42]张小林,戚振江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背景,其次简要论述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框架包括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特征维度、影响因素等,接着分析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和测量,最后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应用研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讨论。[43]郭晓薇从社会视野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组织公民行为,她认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动因除了社会交换动机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之外,还包括印象管理。[44]张继如,王振涛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由主客观的因素形成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组织、完善公平机制、创建人本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来引导组织公民行为。[45]章小波认为引导组织公民行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考察员工的个人特质,选拔具有 OCB特征的人加盟组织;借助工作特性模式,培育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重视组织公平,营造员工展现组织公民行为的氛围;改善领导行为,鼓励员工展现组织公民行为;塑造团队导向文化,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推行。[46]

5.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5.1 研究者队伍构成方面

在知网上所检索到的97篇论文中,大约有50%的文章是高校的老师所著,有些文章属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研究者的学历普遍较高;但是研究者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是学习欧美国家,知识产生的背景与应用属于不同的文化;有研究者的文章出现一篇多发的情况。如此看来,研究者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强化在具体情境下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否则就会制约研究工作的进展。

5.2 理论方法方面

目前有些学者对变量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采用了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如柯丽菲等人进行了团队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特征、绩效关系实证研究,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47]姚艳虹,肖石英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有关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48]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来指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已经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认同,但是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大都是以某家企业为实例,进行的问卷调查,所采的分析方法无外乎是SEM模型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使用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往往限制了研究的有效性。所以,在实际的调研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先进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指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才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取得较高的成果。

5.3 研究内容方面

近些年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组织公民行为本身,更多的扩展到其影响变量方面。但是按照三个水平层次的划分,研究的内容还是过于集中在某一方面,比如说在组织水平基础上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中,更多的是集中在组织公民行为与绩效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研究;而其他譬如说技术、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某些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于其论点仅用一两句话带过,却用大量的笔墨来陈述与论文无关

的论据。某些文章有很严重的拼凑和抄袭的嫌疑。总之,研究内容不均衡、不深入,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立脚点缺乏创意是目前研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

5.4 学术规范方面

目前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中,有些论文出现出现一稿两发或一稿三发的现象,有些文章标题和内容虽有不不同,但其实只是文章文字的再次重组;再次,参考文献的引注方面缺少引文的页码,或者缺少出版地等。

6.结论

正确认识有关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现状,面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是有关组织公民

行为研究取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健敏,李原.组织行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8-30.

[2]李靖.个人特征的异同与组织公民行为评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15-17.

[3]郭晓薇.权利距离感对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6(2):433-436.

[4]陈启山,温忠麟.印象整饰和心理控制源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5):1270-1272.

[5]郭晓薇,李成彦.印象管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5(2):480-482.

[6]秦启文,姚景照,李根强.企业员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7(4):958-960.

[7]胥兴春.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1

(3):14-17.

[8]田荷梅.员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9]潘文哲.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对国有企业的研究[D]南京:南京

师范大学,2008.

[10]顾姗姗.企业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晌—基于浙江企业员工的实证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7.

[11]张健东.IT行业员工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12]燕超,杨倩,周媛.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0(5):126.

[13]苏方国,赵曙明.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111-116.

[14]张兴国.组织公民行为与心理契约、组织公平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15]陈学军,章倩,陈刚.心理契约违背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人类工效学,2011(2):19-23.

[16]余琛.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7(2):458-461.

[17]赵燕.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角色模糊、工作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D].开封:河南大学,2007.

[18]俞彬彬,钟建安.情绪智力、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2):475-478.

[19]梁祖晨,陈甲.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心理授权为中介[J].经济论坛,2008(19):107-109.

[20]李超平,盂慧,时勘.变革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1):175-177.

[21]李财德.家长式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以心理授权为中介变量[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0.

[22]张爽.交易与改造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23]苏海林.领导风格与组织公民行为相关性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

[24]梁巧转,马宪文,黄英博,孙慧.上司领导风格对员工分配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

的调节作用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3):9-13.

[25]王韧,马文聪,朱桂龙,杨燕.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影响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2):108-111.

[26]吴志明,武欣.知识工作团队中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6):92-96.

[27]邓红,夏建华.组织公民行为与企业团队凝聚力[J].中国商贸,2010(4):67-69.

[28]董秀丽.团队情景下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9]柯丽菲.企业工作团队组织公民行为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30]丁美玲,童勋.群体工作满意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2005(6):134-140.

[31]邓欣.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公民行为价值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2):165-168.

[32]吴志明, 武欣.组织公民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6(7):105-108.

[33]杜冰,梁镇.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57-158.

[34]邓红,夏建华.企业绩效考评中组织公民行为量化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3-26.

[35]李海,张勉.杨百寅.绩效评价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J].管理工程学报,2010(1):145-151.

[36]赵红梅.个人一组织契合度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关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3):342-347.

[37]郭晓薇.两种价值观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及调节作用探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1-115.

[38]周海波.组织文化、管理价值和组织公民行为[J].科学管理研究,2007(6):228-229.

[39]王亚鹏,李慧.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吻合度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2):137-144.

[40]王富祥.工作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6(2):92-93.

[41]刘德鹏,汪丽,易志高.工作自主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J].预测,2011(3):37-

41.

[42]李效云,姜红玲.企业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2(4):57-59.

[43]张小林,戚振江.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4):352-360.

[44]郭晓薇.社会学视野下的组织公民行为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5(2):83-86.

[45]张继如,王振涛.论组织公民行为的成因及引导策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16-120.

[46]章小波.关于有效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5(2):85-86.

[47]柯丽菲,黄远仅,何国煜.团队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特征、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4):105-110.

[48]姚艳虹,肖石英.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3):324-328.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概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概述 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三、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出现 ?四、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 ?五、勒温创建的群体动力理论 ?六、莫雷诺创建的社会测量学 ?七、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泰勒:经济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工程心理学的发展,人——机关系,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战后,: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个阶段: ?经典科学管理理论(1900-1927) ?人际关系理论等(1927-1965) ?权变思想(contingency approach)、系统理论(1965-now)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 ?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是工业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装备的机械化,促进了工业心理学的发展。E.g.英国成立疲劳研究部、美国战后经验推广——人的重要性 ?重要贡献: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相适应 ?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及客观分析人的心理过程的方法应用于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型国防工程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 ?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

组织公民行为 综述

组织公民行为综述 1、序言: 贝特曼(Bateman)和奥根(Organ)于1983年正式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简称OCB)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和姿态,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的,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出的,而是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所构成。它是组织员工与工作有关的自主行为,既与正式奖励制度无任何联系,又非角色内所要求的行为,但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由于组织公民行为超越了正式角色的要求,管理者一般不易察觉员工是否实施了这类行为,也不易凭奖惩制度使员工实施这类行为。 2、综述切入 This article develops and empirically(以经验为主地) examines a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① whether procedural and interactional justice affect work-related outcomes through different social exchange relationships. The findings extend previous research by demonstrating that (1) interactional justice perceptions affect supervisor-related outcomes via the mediating variable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and (2) procedural justice perceptions affect organization-related outcomes via the mediating variabl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② An employee's trust in a supervisor is proposed to mediate(调节调停)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fairness in the supervisor's decision making and employee citizenship. Data from 475 hospital employees and their supervisors were consistent with our model. We discus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① 以social exchange为切入点,对组织公民行为做出综述。

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1 学习型组织理论发展历程回顾 现在,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与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已经成为当今中外企业管理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十年以来,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在西方对组织学习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据粗略统计,近年来关于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文献呈直线增长态势。不仅有很多论文发表,而且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不仅有理论探讨,而且有大量的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并且出现了一些咨询公司专门辅助企业转变为学习型组织。 与理论界相呼应,大批优秀企业也纷纷表示了对学习型组织的兴趣,有的还积极推进组织学习或导入学习型组织辅导项目,如美国的福特汽车(Ford)、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摩托罗拉(Motorola)、康宁(Corning)、A T&T、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欧洲的塞恩斯钢铁(Sheerness Steel)、罗福(Rover)、ABB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初露锋芒。 实际上,学术界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时间,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纵观理论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萌芽期 最早关于组织学习的论述可追溯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中的个人学习上,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钱德勒(Chandler)、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萧恩(Schon)、马奇(March)、辛尔特(Cyert)等。 (2) 成长期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组织学习研究缓慢发展的时期。 80年代末期,一些学者开始对传统的理论假设与关系提出了质疑,如莱维蒂(Levitt)和马奇(March)于1988年、休伯(Huber)于1991年分别发表文章,回顾了美欧主流研究学派,一些杂志如《组织科学(Organizational Science)》也出版特刊,或发表评论文章(Cohen & Sproul, 1991; Meindl, Stubbart, & Porac, 1994)。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组织学习的研究领域,突破了一些思想束缚,而且对组织学习过程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这一时期,研究重点也开始由早期重视组织中的个人学习转移到组织中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连接上。如休伯和巴尼特(Barnett)分别于1991年、1994年对有关组织学习的文献进行了富有远见的综合,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人们对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界限的认识。休伯给学习下了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分阶段的学习过程模式,为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组织学习奠定了基础,并起了巨大促进作用。其它重要研究还包括科恩(Cohen, 1991)、科内等(Corner, Kinicki & Keats, 1994)、哈里斯(Harris, 1994)以及费罗(Fiol, 1994)。科恩论述了心理学研究对于人们理解组织学习的作用,并着重讨论了“学习转移”(transfer of learning)过程和程序化记忆与陈述性记忆在转移中的作用。科内等人探讨了战略决策环境,建立了一种“多层次并行过程模式”,使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再次概念化:并行流动伴随着特定点的交换。而哈里斯则认为,无论是个人学习,还是集体学习、组织学习,都可以统一纳入公司文化框架中去。费罗

组织行为学研究综述团队建设

组织行为学研究综述——对团队建设的研究 姓名:丁郡波 学号:09040501-30

组织行为学研究综述 ——对团队建设的研究一、对团队的认识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科学,而在组织行为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组织中的个体这一部分,这里我主要研究其中有关团队建设的部分。 团队是一种群体,其成员具有互补的功能,致力于达成一个共同的目的或一组业绩目标,并共担责任。显然,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素:成员具有互补功能、有完全共同的目标、能够相互分担责任,缺少人合体个因素都不能构成团队。 由于团队的广泛存在,其种类也就比较多。根据团队特征,科学家将团队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1.目标或使命。这是团队的主要特征。有些团队被称为工作团队,它主要关心 的是组织所作的工作,关心产品或服务。另一类被称为工作改进团队,它主要关心的提高组织流程的效率及有效性。 2.存续时长。这个特征与时间有关。因而团队被分为临时团队(存在的时间有 限)与长期团队(只要组织存在就能存续下去)。 3.自治程度。这个特征关系到团队管理的自主程度。如果是领导为成员作出决 策,则成为工作组。如果成员可以自由作出关键决策,则成为自我管理团队。 4.权力结构。指团队与整个组织权力结构的联系。如果团队成员在自己的专业 领域工作,这种团队成为单一职能团队。如果团队中包括有不同特长的成员,则称为交叉职能团队。 5.存在状态:如成员亲自参与,则称为尸体团队,这是现在团队的主 要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成员通过电子手段会面,构成了虚拟团队。 通过建立团队,可以缓解竞争压力,有效处理复杂问题,更好地相应技术革新、紧跟节奏变化,做到少开销多做事等等,所以说组建团队的作用很大。 二、组建团队 (一)组建团队前要考虑些什么? 如果想要组建一个成功的团队,组织层、管理层、团队成员需要考虑他们各自应该考虑的因素。 1.组织层考虑的因素 首先做整体规划斟酌的—这是组织层关注的方面,往往超出具体团队的负责重点,如: ?公司面临的挑战。 ?选择迎接挑战的最适合的团体框架,一般是工作组还是团队,为什么? ?如果选择团队,哪种类型的团队最好。 ?团队成员及领导者需要具备的技能。 ?其他的补充角色,如发起人和管理层指导团队,可帮助创建团队并支持其长久发展。 ?借鉴本机构内部其他团队的经验和教训。 ?团队工作中需加强或改进的相关习惯规程、奖励体制、信息流通体制。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确认的行为,但是就整体而言是有益于组织运作的行为的总和。对于组织公民行为各个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章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结构性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因素。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心理契约 1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 通常认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达到Barnard(1938)提出的“想要合作的意愿”。Katz(1964)提出组织有效运作依赖于员工的三类行为,其中涉及员工的自发行为,包括合作的行为、保护组织系统的行为和提高组织外部形象的行为等。随后,Kahn、Katz(1966)提出“组织公民”的概念。Bateman和Organ(1983)根据Katz的观点,将这种自发行为定义为“公民行为”。Organ(1988)正式将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定义为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者直接的确认,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运作的总和。随后,Organ(1997)对于OCB给予了重新定义,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能够对组织的社会和心理环境提供促进和增强的行为,与关系绩效相统一。Berman(2004)研究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员工自主决定的,不与特殊的任务和工作要求相关联的,可以改善消费者与组织员工关系、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以及竞争力的一种员工工作角色以外的行为。 2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 目前,对于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员工个体特征、工作任务特征、组织特征和领导行为特征四个方面进行的。 2.1员工个体特征 ①工作满意度。Organ和Bateman(1983)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相关,工作满意度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中的利他行为;Organ和Ryan(1995)认为工作满意度、公平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Berkowitz和Connor(1996)提出员工在积极地情绪状态下出现组织公民行为如利他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大,反之,可能性较小;陈曦(2003)基于文献研究提出,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呈正相关关系。然而,以往对于这方面的探究,主要是把工作满意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胡利利等(2009)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不同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同事维度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程度最高。 ②组织承诺。Shore和Wayne(1993)研究结果表明,情感承诺、组织支持知觉与组织公民行为呈正相关的关系,而持续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呈负相关的关系。

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评述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组织面临着裁员、重组、兼并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保持员工与组织关系和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组织行为学家所面临的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学者对员工、组织关系的研究有单极化倾向亦即仅仅关注员工对组织或主管的一种由下而上的承诺,而相对忽视了组织对员工的承诺问题。鉴于此,社会心理学家Eisenberger(1986)等人提出了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的概念,强调组织对员工的支持和忠诚是否可以让员工感受得到(即一种由上而下的承诺),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为解决员工组织关系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如今有关组织支持感的相关问题已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 2.组织支持感理论的提出及理论基础 2.1POS理论产生的背景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公司裁员、重组、兼并等情况对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际竞争激烈和技术进展迅速的情况下,许多组织都在思考如何处理员工—组织关系,以赢得竞争优势。1986年Eisenberger等提出组织支持理论(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eory,OST)和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的概念。这一现代管理理论的提出为解决员工—组织关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克服了以往研究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很少关注组织对员工承诺的局限性,强调组织对于员工的重视和关心才是员工愿意留在组织并为组织做出贡献的重要原因。 2.2POS理论的理论基础 POS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拟人性化思想。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社会交换概念(Blau,1964)和互惠原则(Gouldner,1960)。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关系是为了实现最大的个体利益,个体愿意回报帮助过自己或有恩于自己的他人。Levinson(1965)提出了组织拟人化的思想,员工常常把组织代理人的行动理解为组织的意图,而非仅仅归因于代理人个人的动机。由于员工将上级看作组织的代言人,如果能从上级那里得到良好的待遇,将加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 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评述 张树连 摘要:本文从组织支持感产生的理论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支持感研究的理论基础、组织支持感的概念和测量工具、组织支持感的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等方面,并指出了组织支持感理论在现代组织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理论组织承诺 作者简介:张树连,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理论研究·社会心理科学第26卷总第121期2011年第3期总第270页

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OCB)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构成。随着竞争加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越来越为组织管理者重视。近年来的西方,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是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组织公民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影响,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能平移到中国文化中。本论文旨在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组织公民行为缘何而起,为中国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回顾组织公民行为以往研究,我们发现公平感是被广泛认可的最强健的预测变量。本研究首先假设公平感在中国文化中仍然是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并进一步考察是否存在其他独立于公平感的预测变量,和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本研究假设印象管理和文化价值观是独立于公平感的另外两类预测变量,印象管理、文化价值观、和责任感对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起到调节作用。共有188对员工和他们的主管、同事参加本研究,通过主管、同事的他评手段获得被试的OCB评价。主要使用分层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在控制公平感的情况下,考察印象管理、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力距离、男性度/女性度、责任感等变量的主效应及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组织公平感在本样本中依然对OCB具有预测作用;印象管理对大部分主管评价OCB 存在独立于公平感的显著预测作用,但并未发现其调节作用:集体主

义/个人主义不仅对OCB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而且与公平感相比,可以解释更多的OCB变异;这一变量还可以调节程序公平与同事评价OCB的关系,集体主义越强,同事评价OCB与程序公平感之间的相关越弱;权力距离对主管评价OCB-G和OCB-O存在独立于公平感的主效应,印象管理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权力距离还对程序公平与大部分OCB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权力距离观越大,程序公平与OCB之间的相关越大;男性度/女性度对解释大部分主管评价OCB存在独立于公平感的主效应,但其调节作用比较有限;责任感对OCB不存在独立于公平感的主效应,但可以极其显著地调节公平感与OCB之间的关系,责任感越强,其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与各种OCB之间的相关越小。西方已有的研究在讨论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因素时,对以公平感为代表的工作态度之外的变量重视不够,对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研究也颇为缺乏。总体来说,本研究对以往研究的突破在于: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中,公平感并非唯一的最强的OCB预测变量,在公平感之外还存在印象管理、文化价值观等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变量,并且发现公平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预测组织公民行为,它的预测力受到文化价值观和人格特质责任感的调节。【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OCB)组织公平感印象管理文化价值观责任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研究的进展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研究的进展 1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来源 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Barnard在1938年提出的“想要合作的意愿”(willingnesstocooperate),Katz和Kahn在1966年提出的“组织公民”的概念。Katz和Kahn认为有效的组织应该有三种基本功能:(1)必须吸引并留住员工;(2)确保员工以可信赖的方式符合组织特定角色的要求;(3)员工必须有创造性与自发性行为,其行为表现超越角色规范。Berteman等人在1988年将第三种行为称之为“组织公民行为”,并把它定义为职务外行为,主要指对帮助同事和对组织的责任感。Organ在1988年正式将OCB定义为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的确认,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运作成效的行为总和。后来,Organ在1997年对OCB又给予重新定义,认为它类似于Berman等人在1993年提出关系绩效,能够对组织的社会和心理环境提供维持和增强作用,从而把组织公民行为和关系绩效的内涵统一起来。 2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 综观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文献,发现已被确认的OCB种类有三十多种,而且它们中有不少概念相互重叠。通过归纳和总结可以认为,OCB至少可以由七个维度构成:助人行为(helpingbehavior),运动家道德(sportsmanship),组织忠诚(organizationalloyalty),组织尊从(organizationalcompliance),个人首创性(individualinitiative),公民道德(civicvirture)和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 2.1助人行为助人行为是OCB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指自发地帮助同事,预防和解决与工作相关问题的行为。它包括利他主义行为、保持和谐、善意调解、鼓舞团队干气、礼貌维度;人际互助;帮助同事、人际促进等。研究表明,这些内容都属于同一个维度。 2.2运动家道德运动家道德由Organ[1]在1990年首次提出,指个体对别人造成的不方便不仅不抱怨,而且仍然保持积极的态度,为了团体的利益甘愿牺牲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喜好,不轻易否决别人的意见等。目前关于这个维度的研究较少。 2.3组织忠诚组织忠诚包括忠诚于组织;保护组织和对组织的发展有良好意愿;支持和维护组织的发展目标;敬业精神等。组织忠诚有利于促进组织发展,保护和维护组织免于受到外来的威胁和损害,而且在组织处于逆境时个体对组织仍然保持着高度承诺。 2.4组织尊从早在1983年,Smith等人就对组织尊从进行了研究,并且将它称为一般化的尊从。它包括对组织的服从;OCB-O(organizationalobedience);组织的规章制度和程序等。组织尊从是指个体不仅接受组织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并加以内化,而且在行为中严格认真地遵守,即使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5个人首创性个人首创性是由Graham在1989年提出来的一种职务外行为,它包括自愿并创造性的从事与工作相关且超出了组织要求的行为。个体愿意承担额外的工作责任,以极大热情和努力持续工作,同时也积极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这种行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自愿的创造性,也有人将它称为责任心,提出建设性意见,自愿承担工作任务,工作奉献等。 2.6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最初是由Graham在1991年提出来的,也被称为组织参与、保护组织等。它指员工作为组织中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行为,包括对组织的工作感兴趣,节约组织资源,保护组织财产,愿意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组织战略计划制定,监控来自环境的威胁和机会等。 2.7自我发展自我发展这个概念最初是由Katz在1964年提出来的,由George等人将其发展成为OCB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个人发展即员工主动利用业余时间,通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作者:许学梅嵇东海许方维 摘要:回顾了关于激励的定义,不仅包括国内外对激励的一些典型定义,还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激励的看法。在激励定义的基础之上,叙述了国内外的激励研究,不仅包含了激励的理论研究,还囊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对激励的实证应用研究。并对激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源于需要,始于动机,引起行为和指向目标这几个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员工个体因为自身内在或者外在的需要和动机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需求,随后又由动机支配引导自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活动,借此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一行为刺激和行为强化了其原来的动机,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二、激励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激励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工作丰富化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Hackman和Oldham的工作特性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理论以及亚当斯(1963)的公平理论等。 西方的一些学者在对上述的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Lawel(1970)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钱只有在具备下列三种条件下才可以激励员工:第一,金钱的数目本身具有诱惑性;第二,员工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期望的金钱;第三,员工经过努力提高了工作绩效。Bandura(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后来经过修改成为社会认知理论(1986)。Latham(1986)认为,将实验室里的目标设置与工作中的目标设置结合起来,对员工激励更有效果。Greenberg(1986)提出了组织公平原则,回答了关于如何运用公平理论的问题。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同时,西方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对激励的实践应用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之中。经过整理,对激励的实践应用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特质与激励的关系应用研究。Tett(2003)研究表明,员工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和任务。Dweck(1999)认为,目标倾向是反应员工个体差异的稳定变量,与激励方式显著相关。Wiggins(1996)发现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工作的丰富化,神经质的人对他人及工作环境比较敏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喜欢自由度比较大的工作。Day,Schleicher等(2002)认为,具有自我控制人格的人适宜做领导的位子,他们解释认为,因为自我控制者们对他人的期望比较敏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可接受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给予其不同的任务,符合各自不同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很不错的激励措施。第二是关于工作本身特性与激励的研究。西方的学者认为,单调的工作使我们沮丧和委靡不振,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相反丰富化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利于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国内的激励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应用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广泛地分析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激励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大部分。 1.激励理论研究。在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上,主要是对国外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借鉴以及加以改进,以期适合中国的文化情境。张维迎认为,由于激励机制主要取决于产权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企业需要给予经理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肖耀国,赵飞(2007)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

组织公民行为与其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研究

酒店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与其影响因素 关系模型研究 李 英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惠州 516100 【摘 要】选取了绩效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这两种最重要的职场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着眼点,通过研究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结合饭店行业的工作特点,探讨饭店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其影响因素及其个体工作绩效的关系,最终建立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从而对相关理论发展和饭店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绩效 关系模型 1、引言 在饭店业中,饭店服务产品的品质高低决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市场竞争力,饭店产品的特质决定了员工行为构成了产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员工行为直接决定了饭店产品的质量。因此,饭店员工的自愿贡献于饭店企业的行为对饭店的组织绩效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饭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工作绩效的归纳总结,明确组织公民行为在该行业背景下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情境下解析组织公民行为与其影响因素、工作绩效的相互关系,最终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后续的定量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2、饭店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2.1 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饭店人力资源是指饭店员工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综合,具体体现为员工的一种生产或服务能力。自古至今,饭店业内的服务行为和管理运作对从业人员的个体素质、职业技能和从业经验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就其具体工作开展方面而言,主要有局外性、替代性、跨越性、动态性、超前性、系统性和易损性等特点。 为了最大可能地向消费者提供快乐与福利,获取更大的利润和竞争力,人力资源在整个饭店运作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由于很多突发因素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很多正式工作内容说明里未能预料或规定的空白,而正是这些空白是否能够被员工自发自愿地填充以获得顾客的满意评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服务的是否高质量。组织公民行为的自发性、高质量完成任务性,恰恰在饭店日常工作环境中凸显了其重要作用,真正符合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要求与目的,因此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2 饭店员工绩效管理特点 对于员工绩效的涵义,很多研究表明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结果说,一种是行为说。前者将绩效看作是一种结果,通过评价员工完成组织所赋予的责任、目标、任务等的情况来判断绩效高低。行为说则把绩效看作是个体的行为过程,认为与既定目标有关的行为本身就是绩效。对过程性绩效的衡量结果获取较难,但其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当今的体验经济时代,员工个体的行为有时是无法获得一个具体可衡量的,因此需要结合行为性因素。目前广泛认可的“关键事件法”就是考核服务人员业绩的重要方法。 3、饭店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绩效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1 饭店组织情境下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 如若向消费者提供能够满足甚至超越其需求的饭店“产品”,个体乃至整个饭店员工的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硬件等物质性因素作为服务传递介质,将顾客深度参与的饭店服务“生产”作为饭店产品的主要构成,并将两者“打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消费者,才有可能真正获取高评价与顾客忠诚。 从情境的角度,饭店组织的意义就在于使用各种设施、设备,在饭店建筑内、通过员工的各种行为与顾客的深度互动,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难忘的消费体验,从而获取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饭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其能够时刻从顾客需求出发,想顾客所想。饭店组织的存在就是基于整个组织目标整合的必需性。饭店组织情景定义下的各种活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了能够在对客服务中上演一台完美的“演出”。社会和行业以及饭店本身都对饭店组织具有提供完美服务的期望,所有饭店组织的成员的一切努力和“表演”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将服务传递给顾客。 3.2 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 大部分学者认为,组织公民行为对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包含三方面,分别可以从组织、团队、个体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层面不同,绩效所包含的内容、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也不同。绩效。在字面上的意义指“表现的程度”,从管理学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组织行为的研究中,绩效则指效率、效能和效力三方面的整体表现。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不仅组织公民行为对其员工绩效具有影响作用,员工工作绩效对其前因变量之一,即组织公民行为,也具有影响作用。此外,两者之间除了直接相互作用以外还将涉及第三个变量,且第三个变量与组织公民行为也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 4、模型构建 4.1 模型的建立 组织特征变量与 OCB、工作绩效三者的关系模型建立如下: 图1 OCB影响因素、OCB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 4.2 模型验证 根据各维度的信度效度测验,及主成份因素分析,OCB分为助人行为、积极主动、人际和谐与组织忠诚四个关键要素;OCB的影响因素分为人格特质因素、工作态度因素及领导因素。根据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及拟合度测试,得出主要关系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OCB与其影响因素及工作绩效的主要相关关系 根据结论修改后的模型如图3 所示。 图3 修正后的、影响因素及其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 5 结束语 在饭店组织内探讨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探究OCB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获得更高的 (下转第290页)

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解读

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 传统知识观把知识看成是能打包的(package-able)、自给自足的实体,可由教育者传递给学习者。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习者与现实环境、知与行相分离,学校关注的是抽象的、简化的和去情境化的概念(Brown,Collins,&Duguid,1989),学生所解决的问题是结构良好的问题,一般能在3-5分钟内解决,CTGV(温特比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据此认为,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所获得的大量是怀特海在其《教育目的》一书中所提到的呆滞的知识 (inertknowledge),它们无法迁移到相关的情境中去。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研究者开始对学习者与情境、知与行相分离的观点进行了挑战,如Brown等人(1989)认为,知识是情境性的,它要受到知识所使用的活动、情境以及文化的基本影响,并且与它们不可分离。打个比方,知识就象不可能把已做好的整件衣服交给学习者一样,学习者必须参与到环境的给予中,去纺线、织布进而把布裁剪成某一款式的服装,只有通过真正的活动,学习者才能编织她自己的知识之服。 2 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Brown 等人(1989)认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它是学习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Barab 和Duffy(2000)指出,人们在某种现实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获得

了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形成了某一共同体成员的身份(identity),两者是不可分离的。Lave和Wenger(1991)把这种情境称之为实践共同体,并把它定义为“一群追求共同事业,一起从事着通过协商的实践活动,分享着共同信念和理解的个体的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空间上聚集在一起的任一群体并不一定都是实践共同体。它强调要有共同的任务,使用工具、利用资源并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任务,有共同的历史、知识基础与假设,以及各自担负的责任(Driscoll,2000)。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先是学习一套抽象的概念性知识,然后再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而Brown等人(1989)则把概念性知识看成是一整套工具,认为二者共享着若干重要的特征:它们都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通过运用不仅改变了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同时又适应了其所处群体的特有的文化信念体系。因为,概念性知识的涵义不是由概念本身独立决定的,而是由这一概念、使用者所在群体的文化以及活动共同决定的,因而在不同的群体中,对同一概念也许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对日落这种自然现象不同群体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而言,意味着要加强警戒以保护同伴免受野兽的侵袭;对天文学家可能意味着要准备好仪器以便观察夜晚的星空;而对一个在作画的艺术家而言,则可能会考虑到此时光线的变化。 因此,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Lave和Wenger(1991)把情境学习的这种过程称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合法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学习者经验的增加,学习者合法使用共同体资源的程度;边缘性是指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

工作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

工作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富祥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6期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也非劳动报酬合同所引起,而是一系列非正式行为所构成的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但它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本文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工作特征各维度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工作特征组织公民行为激励 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之外,组织成员是否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全力以赴也是企业致胜的关键。组织中的成员是否主动愿意并且积极地从事有助于组织绩效提高的行为,对于组织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其中不受正式职务规范、不受契约交换限制,却能对组织有正面影响的角色行为,即所谓的组织公民行为(简称OCB)。Organ指出组织公民行为包括五个维度,包括利他行为、文明礼貌、运动员精神、责任意识和公民美德。组织公民行为能使组织更有效地分配组织的财力与人力资源,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Podsakoff等人的研究发现工作特征(包括工作反馈、工作固化、工作内在的趣味性)与利他行为、运动家精神、公民道德等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将就工作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工作特征理论 工作特征理论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起源于Taylor在1911年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四原则”,即工作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和简单化。其后,Herzberg和Kibridge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积极从事工作扩大化和工作再设计的相关研究,两位学者认为增加工作的重要性及挑战性,可以避免由于工作单调或重复所造成的员工不满或离职,在该研究之后,有关工作特征的研究就成为工业心理学学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Tumer和Lawrence于1965年提出了必要任务属性理论,确定了工作特征的六个必要要素。在此之后,Hackman和Oldham 提出了工作特征模型,他们认为任何工作都可用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五个核心任务维度来描述。这五个工作特征会使员工产生三个关键的心理状态,即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和任务重要性使员工体验到工作的意义;工作自主性使员工体验到对工作结果的责任;反馈使员工了解工作活动的实际结果。而这三个关键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员工个人与工作结果。这一模型认为工作本身能给员工带来内在激励。 二、工作特征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在早期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实证研究中,Smith,Organ和Near(1983)指出,如果从事的是相依性较高的工作,人们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必须经常出现自发性的相互调整。于是逐渐养成合作、协助的社会规范,同时对他人需求的感知也比较敏锐,并产生一定的团队意识。由于团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 西方学界研究农村建设问题,最早源于19世纪40年代科尔等学者研究农村聚落的景观形态,即农民的住宅研究。进入20世纪以后,法国学者阿·德芒戎在《法国德农村住宅》的文中对法国农村居住形式与农业职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他提出以农业职能来确定和划分农村住宅类型,随后他又在《法国农村聚落类型》一文中,首次对农村聚落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村落形成与自然、社会、人口、农业之间的关系。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后,尤其在日本,在原有村落共同体被破坏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从而使得农村共同体的活力变得脆弱,如何重建有活力的农村成为了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研究点。在1994年,日本学者祖田修和大原兴太郎通过分析日本现代农村后揭示了因人口的过疏而弱化了农村共同体。他们指出,以前的农村自然管理体系的丧失招致了众多问题的发生,尽管近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还是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他们认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综合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活的价值,要更加重视农村居民的相互交流,满足农村居民的诸多诉求,尤其是社会与文化方面。2传统农业社会的村落主要还是零散特征为主。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工业产业的逐渐发达,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乡村集聚的趋势不断发展,以下国家为主要代表: 1.美国的郊区新村化 美国的新村建设主要还是以郊区为依托开始的。在二战以后,由于私人交通工具的发达和普及,美国郊区出现了低密度、空间上无计划地扩张,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和污染、空间浪费、地价和房租上涨、基础设施超负荷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开始在郊区规划了新社区或新村。其特点是土地混合利用、布局紧凑。 2.英国农村中心村 随着英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英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口减少,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随后,由干大都市郊区化的迅速发展,周边的许多乡村人口又急剧增加,因此乡村地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对乡村地区进行大规模规划,以促进其繁荣。 1(法)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 2王鹏飞等.近年国外有关可持续农村体系发展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5(9):166一167.

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调查问卷

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这是一份关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问卷调查,旨在对组织和员工的一些行为做出了解,该问卷仅用于学习,谢谢您的配合。基本信息: 1.性别:男 2.职务:教师 3.年龄: 24 4.您的工作年限: 待定 5.您目前所在企业的性质:A民营企业 B国有企业 C外资企业( B ) 下面的问题所给的选项代表不同的程度,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 1.在组织中,会经常主动承担工作之外的任务( B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2.在组织中,经常主动提出对组织发展有利的合理化建议( B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3.积极协助同事解决其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A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4.即使会引起领导不快,也会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B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5.对本职工作抱有钻研精神,精益求精( B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6.积极组织参与同事自发的联谊活动,如聚会及郊游( A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7.在被要求之前就主动解决工作问题,并且通常超出预期完成工作( C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8.与其他同事分享自己的特长及经验( B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9.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无限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 B )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不确定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10.领导决策前会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 C )

组织行为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得到恢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我国新型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组织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契机。社会组织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是社会自由发展面貌的充分体现。研究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对于突破当前社会组织面临的角色困境与今后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将对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行进一步合理探索。 关键词:社会组织;发展;文献综述 一.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概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政策造就的‘总体性社会’的逐步解体,由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转型需要所推动的我国各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1]“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这些组织中通常包括各种冠以‘学会’、‘研究会’、‘协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名称的会员制组织,以及包括基金会和各种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社会福利设施等各类公益服务实体在内的非会员制组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组织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与繁荣,90年代的转型与规范管理,近年来开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和趋势。”[2] 2006年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社会组织从数量增长转向结构优化。在2006年以前,社会组织在数量上呈现为快速增长,但近年来社会组织的数量增长明显放缓。在数量增长减缓的同时,社会组织发展中出现了较为显著的结构优化趋势:一是基金会等资助型组织、支持型组织发展迅速;二是城市基层的社区社会组织空前活跃;三是社会组织之间特别是草根社会组织的横向联系趋于紧密,社会组织网络化趋势加强;四是社会组织中的各种服务类组织发展较快,公益资源较多地向服务领域集中,政府购买服务也主要向服务类社会组织倾斜。 社会组织的资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被誉为“井喷式”的公益慈善捐赠与志愿服务热潮,带动了中国社会组织资源供给格局的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供给主体发生显著变化,多元主体开始取代单一主体;二是资源供给规模发生显著变化,开始出现大型乃至于巨大型基金会,政府购买服务的支出规模也在急剧增大;三是长期制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资源约束有所缓解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根本改善。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第一,“按照社会组织的角色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遭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一方面政府和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寄予很大的期待,或者说社会组织承担的角色期待很高;另一方面,从社会组织的角色实践来看,社会组织在现实中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性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动性有待发挥,行动力也多有不足,由此导致社会组织的角色功能难以实现。就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角色期待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组织常常被看作是政府管理的‘减肥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问题已经不能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