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选调生行测备考精析:数量关系制胜策略

2015选调生行测备考精析:数量关系制胜策略
2015选调生行测备考精析:数量关系制胜策略

2015选调生行测备考精析:数量关系制胜策略

一、反复做真题,把握出题动向

数量关系模块是大家公认的最难的部分,想攻克数量关系这一部分,必须弄透这部分的常考的题型和出题动向,解决的首要渠道就是做历年真题。通过反复做真题,不仅仅可以了解高频题型,还可以体会出题人的意图,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知识的短板,进而找到学习的方向。下面就以离现在最近的2014年国考真题为例,分析数量关系模块的几大出题动向:

1、经典旧题型有重新考查趋势

2014年国考数量关系部分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旧题型新现”。比如溶液问题、容斥原理、分段计费问题在最近几年国考行测中没考过,但在2014年又重新出现了,因此,应引起广大考生的关注。其中,溶液问题在2009年国考中考过,容斥原理在2011年国考中考过,分段计费问题在2010年国考中考过。

【2014-国家-64】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每次向该烧杯中加入不超过14克浓度为50%的盐水,问最少加多少次之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能达到25%?(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

A. 6

B. 5

C. 4

D. 3

【答案】B

【解析】

【解法一】方程法。设x次后能满足题干条件,则根据题意有(10+7x)

/(100+14x)=0.25,解得x=4.3,则至少需要5次。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解法二】方程法。设最少加x次能满足题干要求,结合溶液混合基本公式可得:

100×10%+14x×50%=(100+14x)×25%,解方程可得x=30/7=4.3。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解法三】十字交叉法。如下图,100/x=0.25/0.15,解得,x=60,60/14=4.3,所以至少需要5次。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2、题目注重对小细节的考查

2014年的真题总体上对考生考查得非常细致,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灵活的数学解题思维,还要注意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细节性问题。

【2014-国家-63】搬运工负重徒步上楼,刚开始保持匀速,用了30秒爬了两层楼(中间不休息);之后每多爬一层多花5秒,多休息10秒,那么他爬到七楼一共用了多少秒?()

A. 220

B. 240

C. 180

D. 200

【答案】D

【解析】刚开始30秒爬了两层楼,所以最初爬一层楼需要的时间是15秒。各层爬楼的时间分别如下:1楼至2楼(15秒),2楼至3楼(15秒),3楼至4楼(20秒+10秒=30秒),4楼至5楼(25秒+20秒=45秒),5楼至6楼(30秒+30秒=60秒),6楼至7楼(35秒),共用时间15+15+30+45+60+35=200秒。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易错】边端计数爬楼梯问题要注意首尾:前30秒爬了两层楼,是已经到3楼了;最后一次爬到7楼了,不用再计休息时间,否则容易错选成B选项。

【2014-国家-70】8位大学生打算合资创业,在筹资阶段,有2名同学决定考研而退出,使得剩余同学每人需要再多筹资1万元;等到去注册时,又有2名同学因找到合适工作而退出,那么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几万元?()

A. 3

B. 4

C. 1

D. 2

【答案】D

【解析】设原计划每人需筹资x万元,则有8x=(8-2)(x+1),解得x=3,共需筹资3×8=24万,剩余6人时每人筹资4万,再走两人剩余4人,那么每人需要筹资6万,所以要在第一次多筹资1万的基础上,还得再多筹资6-3-1=2万元。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易错】本题问的是“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多少万”,所以要减去原来已经多筹资的1万,结果是2万,而不能错选成A选项6-3=3万。

3、题型考查更加综合化

2014年国考数量关系增加了不同题型间的杂糅性和思考问题的灵活性的考查力度。只有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在考场上碰到“新”题目才不会手忙脚乱,做到从容应对。下面我们以一道真题进行举例说明:

【2014-国家-75】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如果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两个项目,则最后一天两队需要共同工作多长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

A . 1/12天B. 1/9天

C . 1/7天D. 1/6天

【答案】D

【解析】赋A、B两项目的工作总量分别为143和63,甲乙效率如下表所示,由于甲干B项目的效率高于乙,乙干A项目的效率高于甲,因此要使完成的时间最短,先让甲做B,乙做A。七天后B工程结束。甲乙都做A,此时A已经完成13×7=91,剩下143-91=52,还需52/(11+13)=13/6天,则最后一天两队共同工作时间为1/6。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题目注重对小细节的考查

2014年的真题总体上对考生考查得非常细致,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灵活的数学解题思维,还要注意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细节性问题。

【2014-国家-63】搬运工负重徒步上楼,刚开始保持匀速,用了30秒爬了两层楼(中间不休息);之后每多爬一层多花5秒,多休息10秒,那么他爬到七楼一共用了多少秒?()

A. 220

B. 240

C. 180

D. 200

【答案】D

【解析】刚开始30秒爬了两层楼,所以最初爬一层楼需要的时间是15秒。各层爬楼的时间分别如下:1楼至2楼(15秒),2楼至3楼(15秒),3楼至4楼(20秒+10秒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30秒),4楼至5楼(25秒+20秒=45秒),5楼至6楼(30秒+30秒=60秒),6楼至7楼(35秒),共用时间15+15+30+45+60+35=200秒。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易错】边端计数爬楼梯问题要注意首尾:前30秒爬了两层楼,是已经到3楼了;最后一次爬到7楼了,不用再计休息时间,否则容易错选成B选项。

【2014-国家-70】8位大学生打算合资创业,在筹资阶段,有2名同学决定考研而退出,使得剩余同学每人需要再多筹资1万元;等到去注册时,又有2名同学因找到合适工作而退出,那么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几万元?()

A. 3

B. 4

C. 1

D. 2

【答案】D

【解析】设原计划每人需筹资x万元,则有8x=(8-2)(x+1),解得x=3,共需筹资3×8=24万,剩余6人时每人筹资4万,再走两人剩余4人,那么每人需要筹资6万,所以要在第一次多筹资1万的基础上,还得再多筹资6-3-1=2万元。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易错】本题问的是“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多少万”,所以要减去原来已经多筹资的1万,结果是2万,而不能错选成A选项6-3=3万。

3、题型考查更加综合化

2014年国考数量关系增加了不同题型间的杂糅性和思考问题的灵活性的考查力度。只有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在考场上碰到“新”题目才不会手忙脚乱,做到从容应对。下面我们以一道真题进行举例说明:

【2014-国家-75】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如果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两个项目,则最后一天两队需要共同工作多长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

A . 1/12天B. 1/9天

C . 1/7天D. 1/6天

【答案】D

【解析】赋A、B两项目的工作总量分别为143和63,甲乙效率如下表所示,由于甲干B项目的效率高于乙,乙干A项目的效率高于甲,因此要使完成的时间最短,先让甲做B,乙做A。七天后B工程结束。甲乙都做A,此时A已经完成13×7=91,剩下143-91=52,还需52/(11+13)=13/6天,则最后一天两队共同工作时间为1/6。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行测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字特性汇总

行测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字特性汇总 一、整除性 整除性在公考中用的非常的频繁,更多体现在速算上,结合公考数算的特性,根据选项,不通过计算,直接出答案,整除性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思维,而不是方法;带余除法可以结合到这里,理论依据为同余问题,剩余定理。 1、(国家2007-5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A、84 分 B、85 分 C、86 分 D、87 分 解析:此题的方法很多,有常规的方程法,也有稍微好点的十字交叉法,但这些都不是这里所要表述的利用数字的整除性。 因“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即女生的平均分是男生的1.2倍。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公考),分数只会是整数,所以我们只需要在选项中找一个12的整数倍的数即可,只有84符合题意。 2、(国家2006 一类-40)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于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此时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A. 甲组原有16人,乙组原有11人 B.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6∶11 C. 甲组原有11人,乙组原有16人 D.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比为11∶16 解析:此题的最佳思路还是利用数字的整除性,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推出甲组的人数为4的倍数,排除掉CD,然后结合逻辑学的包含关系,排除掉A,选B。因为A成立的话,B也成立,答案只会是1个的,所以A是错的。 3、(天津2008-7)农民张三为专心养猪,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60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 A.125头 B.130头 C.140头 D.150头

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语文有效备考复习策略建议(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语文有效备考复习策略建议 学法指导 0221 08:27 :: 统筹安排注重细节有效备考 ——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语文有效备考复习策略建议 一、复习规划的有效性 四条原则 1.整体性:讲究统筹安排注重全面考虑 内容的整体性:涉及各个考点,关注各种题型 时间的整体性:避免前紧后松,出现高原反应 避免前松后紧,缺失强化训练 2.系统性:建构知识系统形成整体能力 内容分散复习:高考四大题内容穿插复习——学生具有新鲜感 内容集中复习:高考四大题内容逐一复习——知识系统,刺激强烈 3.层递性:体现认知规律呈现复习梯度 由单项复习到综合复习由系统复习到重点复习 由掌握知识到培养能力由群体指导到个别辅导 4.操作性:内容安排具体责任分工明确 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选编高质的训练材料 实施有效的复习研讨体现集体的教学智慧 三轮复习 第一轮:系统复习(2015届高考模拟8月中旬——2015届高考模拟三月上旬) 以考点为序逐一复习,突出教师的全面引领和具体指导,使学生全面把握 高考内容及要求,初步形成各类高考试题的解题能力。 第二轮:重点复习(三月中旬——四月底) 以学生的薄弱点和复习的增长点为内容,突出学生的强化演练和自我反思, 规范解题要领,提升解题能力。 第三轮:综合复习(五月上旬——高考前夕) 以优质模拟试卷为训练材料,突出试卷讲评和个别指导,查漏补缺,追求 高考实战效果。 二、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1.复习内容的有效性 针对高考要求:杜绝游离高考要求的训练(诗歌改写、学生拟题) 减少边缘性知识的讲解(诗词知识、虚词作用)

避免空洞说教的学法指导(练前提示、普适方法)调整练习难度:难度过低——课内材料、单一材料、浅表材料(新闻、语病) 选好复习材料:印证性材料——供解析题型用(权威性) 演示性材料——供提炼方法用(典型性) 训练性材料——供学生练习用(一致性) 示范性材料——供比较评析用(指导性) 2.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引领性指导 精要解析考点:内容要求范围题型难度状况 具体分析题型:呈现试题归纳类别指出特点 ▲示范性指导 (1)提炼解题策略:练前提示练后归纳同步实施 (感性领悟,注重内化;理性认知,掌握规律)(2)突出重要环节: 学生的难点——影响答案正误的主要问题(如现代文阅读题:信息 的辨析与归类;如新闻概括题:要点的提取与整合) 解题的终点——影响答案优劣的主要问题(构建成要点完备、语言 规范的优质答案) (3)用好优质答案 对答案的剖析:答案的内容要点答案的语言表述 对答案的推导:答案的文本依据答案的建构策略 (4)运用直观教学 呈现复习资料:短小的训练材料宜与纸质同时呈现,便于讲评指导 体现解题思路:结合训练材料的分析解答,感性呈现答题步骤方法 突出答案要点:直观分析答案的内容要点,精细指导答案的语言表达(运用不同字体、色彩、符号,突出材料中的要点和重点) ▲评析性指导 提出评析标准——试题的阅卷评分标准(得分的依据,扣分的理由) 实施科学评析——先评分(造成震慑、体现实战、方便讲评) 再评析(正误评定、优劣甄别、答案修正) 3.学生训练的有效性 (1)训练要求明确 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做什么) 形式——独立、合作;书面、口头(怎样做) 时间——根据训练量限定训练时间 结果——如何反馈是否上交 (2)训练形式高效 书面训练——对应高考,扩大参与;书面反馈——反馈清晰,保留时间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目秒杀技巧大全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目秒杀技巧大全

————————————————————————————————作者:————————————————————————————————日期: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1 (国家真题)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8 天可以完成,而乙队每天可铺设50 米。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 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 / 3 ,这条管道全长是多少米?( )。A. 1 000 B . l 100 C . l 200 D . 1 300 ?常规做法及培训班做法:?方法1 :假设总长为s ,则2 / ' 3 只s , 5 / 8又4 + 50 只4 则s = 1200 方法2 : 4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 , / 3 ,说明完成共需要6 天。?甲乙6 天完成,1 / 6 一1 / 8=1 / 24 说明乙需要24天完成,24* 50 二1200 秒杀实战法:数学联系法?完成全长的2/ 3 说明全长是3 的倍数,直接选C 。10秒就选出答案。?公考很多数学题目,甚至难题,都可以直接运用秒杀实战法,快速解出答案,部分只需要做个简单的转化,就可以运用到秒杀实战法。大大的简化了题目的难度。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2 ( 09浙江真题)1 3 11 67 629 ( ) A . 2350 B .3130 C. 4783 D . 7781 常规及培训班解法: 数字上升幅度比较快,从平方,相乘,立方着手。 首先从最熟悉的数字着手6?29 = 25 *25 + 4 =54十43+ 43= 67??从而推出 l =l O + O 3= 2 l + l 11 =32+ 2 4 5= 629? 3+ 3 4= 67? + 4 ?=6 5 + 5 二7781 从思考到解出答案至少需要1 分钟。?秒杀法: 1 3 11 67629 ( ) 按照倍数的上升趋势和倾向性,问号处必定是大于10倍的。 ABCD选项只有D项符合 两两数字之间倍数趋势:?确切的说应该是13 倍,可以这么考虑,倍数大概分别是3, 4 , 6 , 9,( ? ) ,做差,可知问号处大约为13 . ?问号处必定是大于十倍的。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3 1 上海真题: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 是比10 小的自然数,丫是零,一定能同时被 2 、 3 、5 整除的数是多少?( ) ?A . XXXYXX B . XYXYXY C .XYYXYY D . XYYXYX 答案:B ?【解析』能被5 整除的末尾是0 或者5 ,同时这个六位数能被2 整除,所以末尾肯定是0 。BC 当中选择,同时能被3 整除,说明各位数字相加是3 的倍数,B 是3X ,很明显是3 的倍数,所以选择B。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3 1 上海真题: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 是比10 小的自然数,丫是零,一定能同时被 2 、 3 、5整除的数是多少?() A . XXXYXX B . XYXYXY C . XYYXYY D . XYYXYX 答案:B 【解析』能被5 整除的末尾是0 或者5 ,同时这个六位数能被2整除,所以末尾肯定是0 。BC 当中选择,同时能被3整除,说明各位数字相加是3的倍数,B是3X ,很明显是3的倍数,所以选择B。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4 2 在招考公务员中,A 、B两岗位共有32 个男生,8 个女生报考。己知报考A 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 : 3 ,报考B 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 : 1 ,报考A 岗位的女生数是()。 A . 15 B . 16 C . 12 D . 10 [答案]C 【解析』报考A 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 : 3,所以报考A 岗位的女生人数是3 的倍数,排除选项B 和选项D;代入A ,可以发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C 。 方法2:报考A岗位总和B岗位比是8 : 3 ,报考AB岗位总人数是50 , 可知8*X十3*Y=50,根据数字特性,可以看出,只有当X = 4 的时候才满足条件,所以答案为3*4 =12.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

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各类题型汇总

例2: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B.144 C.177D.192 【中公解析】此题与第一题的区别在于所给条件多出两个字变为“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虽然只多出了至少两个字,但是它代表的含义就有所不同。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表示的是参加两种考试和参加三种考试的人数之和,即文氏图中两层和三层之和,所以减去46后,两层减了一次,三层也减了一次,因此三层只需再减一次就够了。所以列示就应该是63+89+47-46-1×24+15=144,选B。 例3: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将“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条件改为“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这三个数值代表的是文氏图中两个圆相交的区域,每一个相交的区域都包含一遍三层的区域。所以它们加起来的代表的两层的区域之和以及三遍三层的区域,所以减去这三个数之和需要加上三层的一遍,列示应该是63+89+47-16-13-17+24+15=,选D。 例4: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仅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仅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仅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描述的是“仅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仅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仅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多了一“仅”字,那么这三个数值代表的是文氏图中三个两层的区域。它们加起来的和正好是代表的两层的区域之和,所以减去这三个数之和需要减去三层的两遍,列示应该是63+89+47-16-13-17-2×24+15=120,选A。

2015有机大题的考点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5有机大题的考点分析及备考策略 近五年广东省新高考有机题研究 五年来,广东高考化学试题风格稳定,强调能力考查,强调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新高考更注重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反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凸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 本文以近五年的广东高考化学有机试题为研究题材,研究题型的常考知识点、能力点、难度、命题角度、试题风格等,提出相应的复习备考策略,为2015年高考备考提供参考。 1、有机题近五年考查内容 2、有机大题考查的特点 第30题是有机大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基础,注重能力是近五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中有机化学部分归纳出的主要特点,这一道题秉承了广东有机试题考查的风格,也体现出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近五年有机题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双基的考查。 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包括a、有机物的分类、组成、结构、性质,b、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c、分子式、结构简式的书写,等。 考查基本技能,包括a、推测所研究的新物质的性质,b、判断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有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c、判断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去反应常考,d、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酯化、水解、消去等方程式常考,e、高聚物与单体的互相推导。 考查有机计算能力,求1mol有机物的耗氧量、耗氢量、耗NaOH的量等。

(2)注重能力的考查 从近五年有机题分析发现:有机题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同时注重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处理、模仿信息的能力。试题以最新的科研动态为背景,10年以固定和利用CO2为背景,11、12、13年均是以偶联反应为背景,14年以在药物、涂料等方面应用广泛的不饱和酯类化合物为背景。题材新颖,信息量大,区分度好,五年均考查了学生运用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或产物的能力,考查了分析、推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机化学模块备考策略 参阅高中课标与2010--2014考纲及考试要求,在《有机化学》版块:无论是考试的范围、内容还是要求的层次,连续多年无变化: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是以了解为基准,以理解、掌握与应用为目标,既培养科学素养,又提升学习能力,真正实现课标、考纲、选拔三位一体。结合近五年高考试卷,突出备考思路:重基础、攻难点、研提高。 (1)夯实基本知识 有机物的性质由官能团的结构决定,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就具有相似的性质,因此复习时必须牢牢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归纳整理有机物的性质。 ①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甲烷、乙烯、乙炔、苯、溴乙烷、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这些重要代表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制取方法等,对于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等各类物质,整理其结构特征、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通过复习,能够做到一提到某一有机物,立刻能反应出它的各项性质;一提到某类有机特征反应,立即能反应出是哪些有机物所具备的特性;一提到某一官能团,便知道相应的化学性质。既关注物质的一般性质,也关注其特殊性。 ②以官能团为主线,理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以乙烯为中心,醇、醛、羧酸、酯一条线,构建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 ③要关注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如醇羟基、酚羟基、羧酸的羟基等几个羟基的对比,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甲基对苯环的影响,苯环对羟基的影响等等。 ④加强横向对比,对反应类型进行归类。按照有机化学反应的七大类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加聚、缩聚),理解各类反应的本质---断键与成键的位置,归纳出何种有机物能发生相关反应,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如取代反应,烷烃与气态卤素单质光照下取代、苯环与纯卤素在催化剂下取代,水解、酯化都属于取代。把握反应条件,如卤代烃水解反应的条件是NaOH溶液、加热,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NaOH醇溶液、加热,容易混淆,注意加以对比区分。 (2)归类专项训练 在有机化学这道大题中,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但是有两个小题往往会难住学生的,就是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有机信息的模仿。针对学生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专题训练。 例如,有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专题, 以2011 广东30.(3)为例,化合物Ⅲ(OHCCH2CHO)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 _。按照“观察结构或化学式(C3H4O2)确定各项参数(不饱和度2、碳原子数3、氧原子数2等),根据限制条件确定官能团(-COOH)及其它基团(碳碳双键),组装分子的结构(CH2=CH—COOH)”三个步骤。书写时,按照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的思维顺序,训练了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掌握了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经过训练,突破了难点,这一小题的得分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最新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概率问题中的定位法

概率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考试重点。在考试过程中,就像拦路虎一样挡 住了我们通往高分的道路。在这儿年考试过程中概率问题的定位法经常涉及。什 么是定位法呢?他有什么技巧呢?今夭和大家一起探讨这种方法,让你从此不再害 怕这种题型。 定位法是古典型概率里面的一种计算方法,所以依然脱离不了古典型概率的 公式:p(A)二A 包含的等可能事件数/总的等可能事件数。 说到这里很多同学就有疑惑了,古典型概率的题型不止一种,我们到底什么 时候能用定位法呢? 一. 定位法的应用环境 问题所求的需要同时去考虑两个互相制约的元素的概率时。 【例1】11个小朋友随机的绕桌而坐,屮乙两人座位相邻的概率是? A. 1/5 B. 1/11 C. 2/5 D. 2/11 【答案】Ao 解析:该题要求“屮乙作为相邻的概率”,则屮乙两人相互制 约,可以用定位法。假设屮先坐好,则甲占了其中一个位置,再考虑乙的坐法, 乙能在剩余10个位置中选择一个位置有10种坐法。所以总的等可能事件数是 而乙坐屮相邻位置的可能性为2种。代入公式即为:2/10=1/5。所以答案选 二. 定位法的使用步骤 1、固定其中一个元素 2、考虑另外一个元素的情况 3、确定最终概率 【例2】某单位工会组织桥牌比赛,共有8人报名,随机组成4队,每队2 那么,小王和小李恰好被分在同一队的概率是? A. 1/7 B. 1/14 C. 1/21 D. 1/28 【答案】A 。解析:该题要求“小王和小李恰好被分在同一队的概率”,则 小王和小李两人相互制约,可以用定位法。假设小王先排好,则小王占了其中一 个位置,再考虑小李的排法。小李能在剩余7个位置中选择,所以总的等可能事 件数是7,而小王和小李恰好被分在同一队只有一种可能性。代入公式即为:1/7。 所以答案选A 。 10, Ao 人。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华图数量关系公式(解题加速100%) 1.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 S=(3S1+S2)/2 两岸型 S=3S1-S2 例题: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 H 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 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 10 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 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A. 1120 米 B. 1280 米 C. 1520 米 D. 1760 米 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 米处相遇、距离乙岸 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选D 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 2.漂流瓶公式: T=(2t逆*t顺)/ (t逆-t顺) 例题:AB两城由一条河流相连,轮船匀速前进,A――B,从A城到B城需行3天时间,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A、3天 B、21天 C、24天 D、木筏无法自己漂到B城 解:公式代入直接求得24 3.沿途数车问题公式:发车时间间隔T=(2t1*t2)/ (t1+t2 )车速/人速=(t1+t2)/ (t2-t1)例题:小红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没隔6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10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倍? A. 3 B.4 C. 5 D.6 解:车速/人速=(10+6)/(10-6)=4 选B 4.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 例题: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A.24 B.24.5 C.25 D.25.5 解: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选A 5.电梯问题: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顺行运动所需时间(顺) 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逆行运动所需时间(逆) 6.什锦糖问题公式:均价A=n /{(1/a1)+(1/a2)+(1/a3)+(1/an)} 例题: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所有费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 每千克费用分别为4.4 元,6 元,6.6 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 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成本多少元? A.4.8 元 B.5 元 C.5.3 元 D.5.5 元 7.十字交叉法:A/B=(r-b)/(a-r) 例: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1.2X 1.2X 75-X 1 75 = X 1.2X-75 1.8 得X=70 女生为84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关键之找等量关系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关键之找等量关系 行测一直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大部分。其中数量关系一直是大家所恐惧的一个板块,大部分考生在备考阶段就直接放弃,这主要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适合题目的方法。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用方程来快速解决数量关系,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数量关系考情介绍 从历年考情来看,数量关系一直是行测考试中难度较高的、比较能拉开差距,为帮助考生全面有效地复习,现对每种题型的整体特点进行分析。目前公务员考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考试,考试内容和题量都比较固定,主要考查数学运算一种题型。从题型方面看,主要考查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同题、概率问题、极值问题以及几何问题等,总的来讲,数学运算部分题型多样、方法综合,命题愈发灵活、巧妙,日趋凸显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二、方程法解题 .

通过题干描述找等量关系解题可以说是大家都比较习惯、熟悉、容易理解的主要方法,它适用于每种题型,而且表达比较直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用方程快速解题。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方程的概念。 1、方程的基本概念 (1)定义: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类型:根据未知数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数量关系中常考的主要是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 2、方程法解题步骤 用方程解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我们一步一步来学习。 第一:通过阅读题干找到等量关系; 第二:根据等量关系从左向右进行列式; 第三:在列式的过程中把未知量用未知数来表示; 第四:解方程。 .

我们以下面的这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例1某抗洪指挥部的所有人员中,有的人在前线指挥抢险。由于汛情紧急,又增派6人前往,此时在前线指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5%,如该抗洪指挥部要保留至少10%的人员在应急指挥中心,那么最多还能再增派多少人去前线? A.8 B.9 C.10 D.11 中公解析: 第一:根据题干前半部分得到等量关系。 第二:已在前线的人数+新增派人数=此时在前线的人数。 .

行测数量关系常考题型及常用方法

数量关系 第一节代入排除法 一、什么时候用 1、题型:年龄、余数、不定方程、多位数 2、选项:一组数(问法:分别/各) 3、排除后剩两项 第二节倍数特性型 一、余数型:多退少补 二、比例型 A/B=m/n(均为整数,m,n是最简整数比) 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A±B=m±n 三、4看末两位 四、拆分 Eg:看528是不是22的倍数——拆成444+88,则很容易看出第三节方程型 第四节工程问题 一、给完工时间型:设工程量为完工时间的公倍数 二、给效率比例型 Eg:甲乙效率比2:3,则设甲2,乙3 第五节行程问题 一、基础行程 1、过桥:路程=桥长+一个车长 2、等距离平均速度=2*V1*V2/(V1+V2) 适用于:直线、上下坡往返等 二、相对行程 1、相遇(反向):S和=V和×T遇;环形相遇:相遇N次,S和=N圈 2、追及(同向):S差=V差×T追;环形追及:相遇N次,S差=N圈 3、多次相遇

(1)两端出发:相遇N次,S和=(2n-1)×S=V和×T (2)同端出发:相遇N次,S和=2n×S=V和×T 4、流水问题、扶梯问题 V水(水流速度)=顺逆水速度差÷2 V船顺/逆=V静水±V水 三、比例行程 第六节经济利润问题 一、数量关系的利润率=利润÷进价 二、函数最值 第七节最不利结构(至少……保证) 求至少保证有N个,要每种拿n-1个,然后+1。 第八节容斥原理 一、标准型 A+B-A∩B=全-都不 A+B+C+A∩B∩C-A∩B-A∩C-B∩C=全-都不 二、非标准型 全-都不 =A+B+C-满足两项的-2×满足三项的 =A+B+C-(Ⅰ+Ⅱ+Ⅲ)-2×Ⅳ 三、常识型:满足一项+满足两项+满足三项=全-都 第九节排列组合与概率 一、排列组合基础公式 =n……(n-m+1)即从n开始乘m个数 ()即从开始乘个数 =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各类题型汇总汇编

例2: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与第一题的区别在于所给条件多出两个字变为“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虽然只多出了至少两个字,但是它代表的含义就有所不同。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表示的是参加两种考试和参加三种考试的人数之和,即文氏图中两层和三层之和,所以减去46后,两层减了一次,三层也减了一次,因此三层只需再减一次就够了。所以列示就应该是63+89+47-46-1×24+15=144,选B。 例3: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将“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条件改为“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这三个数值代表的是文氏图中两个圆相交的区域,每一个相交的区域都包含一遍三层的区域。所以它们加起来的代表的两层的区域之和以及三遍三层的区域,所以减去这三个数之和需要加上三层的一遍,列示应该是63+89+47-16-13-17+24+15=,选D。 例4: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仅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仅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仅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描述的是“仅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仅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仅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多了一“仅”字,那么这三个数值代表的是文氏图中三个两层的区域。它们加起来的和正好是代表的两层的区域之和,所以减去这三个数之和需要减去三层的两遍,列示应该是63+89+47-16-13-17-2×24+15=120,选A。

201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行测数量关系专项猜题技巧

201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行测数量关系专项猜题 技巧 很多出题人为了“制造陷阱”故意设置一个干扰选项,所以就有了两个有关联的选项,可以肯定的是相关联的两个选项中必定存在一个正确选项,我们反而可以利用这个陷阱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情况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所以大家要重点关注有关联性的选项。中公教育专家下面举几个相关例子来具体说明: 【例题1】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2011国考第66题】 A.329 B.350 C.371 D.504 【答案】A 【中公解析】普通做法:我们可以设去年男员工x人,则今年男员工0.94x,去年女员工y人,今年女员工1.05y,去年总共830人,今年总共833人,列方程组求解,能求出来,但是相当复杂,这种方法不建议使用。 【秒杀方法:整除】今年男员工=0.94去年男员工,因此,今年男员工∶去年男员工=47∶50,说明今天男员工肯定能被47整除,故答案为A。 【秒杀方法:选项间的相关性】 此题问今年男员工多少人,题目已知今年员工人数一共是833人,知道总和,求其中的一个量。出题者往往会这样设置选项:求其中一个数,将另外一个数也在选项中体现出来,达到迷惑的效果。经过观察发现,A选项和D选项之和正好是833,就猜出这里面有一个是今年的男员工,有一个是今年的女员工,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可以说明女员工人数肯定比男员工人数多。故答案为A。 【例题2】某市气象局观测发现,今年第一、二季度本市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和9%,而这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刚好相同。那么今年上半年该市降水量同比增长多少? A. 9.5% B. 10% C. 9.9% D. 10.5% 【答案】C 【秒杀方法】如果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降水量一样的话,则上半年的降水量的增长率应该是10%,根据题意今年第一、二季度本市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和9%,而这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刚好相同,可以知道第二季度的降水量要比第一季度小,今年上半年该市降水量同比增长率比10%要小,更接近于9%,B、D选项排除,剩下A、C选项,就可以使用带入排除法解决,绝对增量相同,就可以对绝对增量设特值,为99,总的降水量是不变的,故答案应该是C。

【精品】高三年级历史学科备考计划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三备考复习采用二轮次复习策略,第一、二轮复习原则上在2016年3月底前基本结束,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全面扎实、问题中心、主题鲜明、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着眼能力;立足“纲标”,活用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重视使学生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考目标 (一)全市总目标:800分以上4人,700分以上30人。 (二)学科平均分:560分(原始分50分左右),各校集训班达到700分以上、重点班达到650分以上。 (三)目标分解:

三、学情分析 全市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答题不规范;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共

同努力,加强管理,积极配合,努力提高,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备考意识,提高复习效果和质量。 四、复习目标 通过二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最终实现抓基础、促能力、提分数、保上线的目标,保证历史学科在高考中成绩突出。 五、复习思路 学习科学理论,优化教学理念;依“纲”据“标”,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把握适度原则,优化训练过程;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六、复习依据 根据《考试大纲》、《2015届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和高三年级备考计划。 七、复习措施--教学进度的大体安排(见附表“教学进度安排表”) (一)研读考试说明,确立科组会诊制

行测数量关系七大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七大答题技巧 数学运算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该部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大多数考生耗费时间长、正确率低的一个部分,总体难度相对较大。 本章将重点介绍数学运算几种重要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快速准确解题。 技巧一:特值法 所谓特值法,就是在某一范围内取一个特殊值,将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对于只需要把握整体分析的数学运算题非常有效。其中“有效设‘1’法”是最常用的特值法。 例题:某村的一块试验田,去年种植普通水稻,今年该试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的水稻总产量是去年总产量的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2 :3 :1 :1 技巧分析:取特殊值。设普通水稻的产量是1,则去年的总产量是1,今年的总产量就是,今年普通水稻产量为2/3,超级水稻产量为3,而超级水稻只占1/3,所以如果都种超级水稻的产量就是3×3),那么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3×3):1=:1=5:2。故答案为A。 技巧二:分合法 分合法主要包括分类讨论法和分步讨论法两种,重点应用于排列组合问题中。在解答某些数学运算问题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而分步讨论法则是指有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一步是无法解决的,此时需要把问题进行分步,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解决。 例题:有一批长度分别为3、4、5、6和7厘米的细木条,它们的数量足够多,从中适当选取3根木条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个个个个 技巧分析:分情况讨论,(1)等边三角形,有5种;(2)等腰三角形,3为腰时,4,5可为底;4为腰时,3,5,6,7可为底;5为腰时,3,4,6,7可为底;6为腰时,3,4,5,7可为底;7为腰时,3,4,5,6可为底。(3)三边互不相等时,3,4,7不能构成三角形,共有-1=9种。综上所述,共有5+2+4+4+4+4+9=32个。故答案为D。 技巧三:方程法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行测80分蒙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行测80分蒙题技巧 行测80分蒙题技巧 众所周知,行测考试 题目量大,很多考生都来不及做 题目,更何况需要耗时思考计算的数学题。故有些时候大家需要掌握一些猜题技巧,抓住选项设置进行蒙题,下面是WTT整理的行测80分蒙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1、猜题基础答案在选项中 猜题可以考虑做题过程中的中间变量,从命题人角度分析的话,命题人要增加考试 题目难度,必然会设置一些陷阱,而其中一类比较常考的陷阱就是命题人往往把计算过程量设置成迷惑选项,以此增加题目难度,考察考生是否细心。通常有出卷老师会将存在和差关系以及比例关系的量设置为迷惑选项。 2、经典例题行测80分蒙题技巧 例1. 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中公解析】通常的解题方法是,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故今年男员工数是去年的94%,今年男员工人数:去年男

员工人数=94%:100%=47:50,所以答案应该是47的倍数,只有A 符合。 那么,这题该如何蒙题呢,在设置选项时,命题人一般会把去年的男员工数量加入,考察考生是否观察到了时间的不同;命题人也有可能将今年女员工数量设置成迷惑选项,因为很多考生会从女员工开始设置未知数,经常忘记最后一步。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猜题。 (1)加和关系:今年员工总人数=今年男员工+今年女员工 =833,而A+D=833,答案应该就在A和D选项中,根据题意判断女员工比男员工多,可以猜测答案为A。 (2)比例关系: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今年男员工人数:去年男员工人数=47:50,四个选项中A选项与B选项的比例刚好为329:350=47:50,从而猜测今年男员工应该选A。 例2.某单位的招聘考试有1000人报名,录取了150人,被录取者比未被录取者平均成绩高38分,两者总平均分是55分,录取分数线比录取者的平均成绩少6.3分,则录取分数线是()分? A.79.5 B.81 C.83 D.87.3 【中公解析】此题属于平均量的混合问题,很多考生会想到用十字交叉法,但此题用十字交叉法计算量相对较大,可以进行转换思维,问的是录取分数线,

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学习心得

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学习心得 高二接近尾声,高三即将到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是摆在所有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一轮复习是我们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因为一轮复习是否到位、是否扎实,将直接决定高考成绩的好坏,所以回顾紧张而又充实的前段复习过程,反思总结,感悟颇多。 一、 1、整合教材,形成实用性、高效性的教学素材。 总体思路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考纲、考题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为根本,达到体现核心,理清层次,彰显关联,化繁为简。具体做法如下: (1)以问题为导向,提炼要点,扣准高频考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疑点。 (2)立足学情(基础薄、能力低、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考情(重视核心主干知识、学科基本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进行内容的增与减。在精准把握学情和考情,高频考点、必考考点、学生易得分点的基础上,把握增与减的度。做到“两减两不减”,即:减难度不减落点,增加情景设置,解决能学问题;减题量不减题型,增加思维容量,解决学会问题。 2、科学编写导学案。 (1)、依据课标、考纲、近年高考考情及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明了高考重点考什么、怎么考、怎么来科学应考,做好科学预测,增强学生备考信心。 (2)、自主学习环节。通过问题设计梳理主干知识、限时熟记核心知识、构建思维导图三个层次来把握主干,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环节。问题导学突破重难点。对教学案例理解到位、分析到位,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达到降低难度,强化重点、破解难点、化解疑点的教学目的;同时训练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提升规范解题和规范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