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恩洪先生的讲座记要

冯恩洪先生的讲座记要
冯恩洪先生的讲座记要

建设中国好课堂,为大国教育奠基

冯恩洪

补充自己的四次双流之行:剑桥大学与棠湖中学签约

在棠湖中学听了自己的第4793-4794节课

中国教育的问题:就是课堂的问题

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就是解决课堂的问题

高端,智慧,大气的创举

用8分钟讲清楚中国教育的第一人

E21工程:左手中国好课堂:右手

中国好课堂:人类社会发展中,苹果成为智慧,科技的象征,金苹果成为卓越的象征。本图案像一棵树,寓意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像一片叶,寓意中国好课堂是绿叶陪衬红花的事业,颠倒的苹果是成功的标志。

从JDP看各国教育:大国崛起

中国有大国经济,有大国外交,亚投行,中国缺什么:文化软实力不足

中美文化交流:600:1 这是一个耻辱的数字

社会两极分化已经扩散到学生群体当中

伊顿公学:每年到亚非国家招收免费学生

未来的上流社会要学会和下层人民交流

美国一所学校:20%的残疾人尊重理解残疾人

二人转在美国被痛批:不能代表中国文化

大国文化离不开大国教育,中国教育呼唤中国好课堂

中国出国留学46万人

两会:中国老百姓最不满意的是医疗和教育

双流推进聚焦课程课堂

中国好课堂管理培训研发中心

中国好课堂专家委员会

中国好课堂公益基金会

中国好课堂公益网站

中国好课堂,走进寻常百姓家

尊重差异: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每一个生命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等都是不同的,差异的形成是资源配置的不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与其埋怨差异,不如尊重差异。没有对差异的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山东省教育厅厅长)。

控制合适:

控制有效教学率

国家课程校本化

没有第二次决策力的校长不会产生适合学生的教育。

不针对学期,不考虑学期,这不是忠诚,这是平庸

释放潜能:这是教育中普遍的管理问题

今天老师的优秀是通过学生的卓越来显现的。

司马光砸缸:每个组提一个问题

相信学生有潜能。以释放学生潜能为己任,关注社会发展需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杜郎口:释放了学生50%的教育

一只手抓课堂,另一只手抓课程建设

北京11中:42位特级教师,4950名学生,4950张课表,196门课程,没有固定班级。释放了学生70%的潜能。

学会合作:有品质的教育是审时度势的教育。(新加坡:50年前规定英语为新加坡的母语。新加坡立国之本是学会合作。)聚焦课堂和课程,怎么实现发展?

培养合作意识,诱发合作需要,享受合作成果,养成合作习惯

好课堂的三个支点:有效预习,发现更好的问题,建设学习共同体人和书本的问题。

教师集体的建设比学生集体的建设更重要。

1999年建平建立教师共同体和班班通。

人和人的关系:生源不一样,过程不一样,结果不一样

关于建模:不能一个模型定天下。

有效预习:解决一般问题的前置。

导学案:是手段不是目的,导是过程不是全程。既要导知识又要导能力。用简案不要用繁案。

学生在哪里?—学生到哪里?

强调10分钟有效预习。

双流教育的缺失:没有发现更好的问题。

中国教育的现状:胸中有书,目中无人

演绎推理的课都不能算是好课。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可以训练的。教学案例:小组筛选问题。

创新从疑惑开始。教学过程是矛盾运动过程。

问题的质量决定教学的质量。(中国老师:平均每人提150 -200个问题/周)

问题是教学起点,合作是能力平台,展示是生成关键,导学是教师水平。

中国有校园文化建设,有班级文化建设,但是小组文化建设是空白。课堂展示歌: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

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

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

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

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

演讲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组长的领导力,共同的目标和纪律,合适的问题,及时的评价。

激情导入—发现更好问题—导学路径—组内检测,组际展示—检测反馈

课堂导入(10分)合作探讨(30分)

小组展示(30分)反馈验收(20分)教师素养(10分)

合作探讨:

组长领导力强,能组织,调动组员进行探讨,完成学习任务。

组员参与度高,各抒己见。

探讨有质量—学生能够发掘更深入的问题。

合作有效率—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达标。

合作重效果—流动巡视对小组合作和探究给予指导。

小组展示:

展示人数适当。

展示内容有质量,思想有碰撞,组间有启发。

展示规范,组间竞争有序,情绪饱满,态度端正,气氛友好。

展示形式有创意。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肯定和鼓励。

我们的教育者应该具备:教育理想,道德良知,实验精神

一位美国的一流大学的校长在回答“你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时,这样回答:知识、能力、美德。(美德:自我认同并且被他人认同。)美德是:将心比心的胸怀,谦虚谨慎的态度,慷慨大度的气魄,一往无前的勇气,真诚无私的情操,探索未知的渴望。

左宗棠: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我们教育者:要有所不为有所为,要有实验精神

推荐读书:《学校的挑战》《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三个途径:读书、考查、实践

能力的发展。学校应该注意学生选择天地的出现。

对双流教育的愿景:“三分”示范教育区(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

类指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