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作业

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世界观是( B )。

A、关于世界的观点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世界上的所有观点

D、世界大观的简称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 )。

A、运动 B、静止

C、规律性 D、可知性



4.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C )。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5.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C )。

A、它的矛盾性 B、它的可知性

C、它的物质性 D、它的存在性



6.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7.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8. 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 B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

9.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C)。

A、矛盾特殊性原理

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10.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

A、事物的相对性

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C、事物的变化

D、人的自觉能动性



11.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 C)。

A、 砍伐树木

B、 碾碎谷种

C、 花朵开放时花蕾消失

D、 洪水冲毁庄稼



12.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B)。

A、大学的研究严重脱离社会的需要

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目的

C、科学发展具有独立的一面

D、人类实践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13. “从认识过程的程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这体现了认识论的( A)。

A、唯物主义思想

B、唯心主义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经验

论思想



1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B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15. 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D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D、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反应性;从刺激反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16.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作用机制的基础是( C)。

A、社会根本性质 B、社会物质基础

C、社会基本矛盾 D、社会存在



17. 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活跃的因素是(BC )。

A、经济基础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上层建筑



18. 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完全是( A )。

A、脑力劳动者 B、群体劳动者

C、体力劳动者 D、个体劳动者



19.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BD )。

A、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B、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C、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决定社会能否存在



20.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关系问题
D、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关系问题


二.主观题(每题10分,共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这就是自然科学由分门别类研究进入从联系上进行研究的新

阶段,其主要表现就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旧哲学已发展到最高

阶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矛盾的激化和无

产阶级独立走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三方面条件的具备,就使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了历史必然性。


2.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现代意义。
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现代意义有:
1.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既然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对僵化和无序的错误思想及其行为.
3.既然物质是运动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把发展和稳定统一起来.

3.论述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答:1.量变是数量的增减,是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
质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在量变的程中有着部分的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 有着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实践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认清事物的质,不至于混淆不同事物,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
注意事物量的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 关系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 ①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 的泉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就从根本上摒弃了那种求诸于神秘的 “第一次推动” 去说明运动发展的唯心主义观点,把辩证法的发展学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科学地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等特征,全面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提供了可能. ②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最突出的是系统联系,而所谓系统是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体现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即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之间的历史联系.离开对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运动的考察,便无从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及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量和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量变和

质变这两种状态的运动及其相互交替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运动引起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实质上也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否定之否定不过是事物由其内在矛盾所规定的“自己运动”的必然形式.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范畴都体现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④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这一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毛泽东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9页).离开对立统一的观点,就无从理解辩证认识和辩证方法的实质.

5.谈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6.如何认识群众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
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社会生活
各方面第、人民群众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历史创造者从根本上讲于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体现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要有吃、喝、穿、用等必需物质生活资料而都劳动群众创造第二人民群众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精神财富源泉科学产全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第三人民群众变革社会制度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仅劳动培育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革命时期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高级飞跃由上知人民群众历史发展决定性作用人作社会成员只要正常发挥人能力和水平能够社会做贡献无论物质方面还精神方面都对人社会作用积极肯定每人都能成社会历史英雄人物作普通人同样社会存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