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启示---思考

职业教育启示---思考
职业教育启示---思考

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启示

中国制造2025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否已经响应?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对德合作历史悠久,由中德双方共同建成的国内首

家工业4.0实验室,无疑走在了这方面的前列。通过探访这一新型实验室,我

们力图探讨中国制造2025从概念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中国职教而言,有

哪些经验可学?

“当前世界工业发展进入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

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业4.0实验室

主任陈明教授说,工业4.0由德国政府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提出,寓意人类将迎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

工业革命。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研究与实践热潮。中国政

府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追赶世界工业先进步伐。

2013年,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与德国科研机构合作,历经1年时间共

同建成了国内首家工业4.0实验室。实验室采用开放模式,服务于同济大学教

师教学与科研、大学生科技创新及校企合作,着力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日前,《工人日报》记者探访了这一新型实验室,寻觅工业4.0从概念走

向工程实践的历程。

学科交叉,打造一流实验室

工业4.0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有何不同?记者在实验室看到,这里有机器人、数控车床、数控加工等中心加工设备、机器人滑行导轨、变频传送带和服务软

件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

“一条流水线上所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各不相同。”陈明介绍,各加工工件

携带了电子标签,内置了所有用户定制化的加工任务,它可自行与机器人、机

床等加工设备进行通讯,完成既定的加工任务,“这种方式改变了原有大规模

的批量生产、大规模有限定制,实现了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

在“流水线”的另一侧,记者看到一个迷你型的“仓库”正在安装调试中。“这是实验室引入的智能立体仓库、AGV自动导向车等硬件,实现工业4.0实验室的横向集成。”陈明说,这一版本纳入了当前工业生产领域主要的生产元

素与资源,建立起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力争成为我国生产制造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工程。

在教学方面,中德工程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学科交叉,让不同

学科的人组成智能制造项目组。“在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的二期建设中,

来自机械学院、电信学院、软件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将共同参与实

验室建设。”陈明介绍,在课程设置中,学院已经率先开出了全国第一门工业4.0课程——《工业4.0导论》,并陆续推出《工业大数据》《智能工厂架构

与实践》《智能物流》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动态调

度系统、预测性维护、智能测量等。

“目前,4.0实验室与西门子、库卡等德国工业4.0先锋企业和艾默生、美国国家仪器等美国工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合作,力争成为具有国际一流的应用技

术研究院和培训的智能制造实验室。”陈明说。

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

从时间和进展来看,中德工程学院的工业4.0实验室无疑紧跟了“第四次

工业革命”的步伐。陈明将其称为“一种国际化高校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卓越

工程师的办学新模式”的结晶。

此前,中国教育部在德国考察时,非常推崇德国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并从

中看到了自身教育的短板。“在很长一段时间,工程学院不再被称为工程师的

摇篮了。工科生毕业时不做毕业设计,而改写毕业论文。”陈明苦涩地说。

中国学生差的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最后一步。(导线捆绑简单的丁香结照书上图画演示到实操一节课无一人准确操作)陈明举例说,比如在做实验车中,学生运用动力学知识完成设计,拿到车间加工时,问题就出现了:车

间工人告知无法加工,因为设计没有考虑工艺制造,即便加工出来,也不一定

能装配起来,装配起来又可能开不动,甚至连调整需要使用工具的空间也没有……“这些问题,仅靠课堂教学是很难讲清楚的,设计1小时,生产往往需

要四五个小时,要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就需要强化实验实践。”

用所学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中一直贯穿这些观点,如讲到调压问题,问学生解决办法—神回复-买一个调节器—个别同学提出一些思路沾边,然后再讲原理知识,大家记忆深,收到的触发强。

在中国教育部和德国联邦科教部的倡议和支持下,2004年,同济大学建立了中德工程学院,开启了“借鉴德国工程师培养经验,发挥同济特色,利用两

国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受跨国

企业欢迎的中德双学位工程和管理的专门人才”的教学实践之旅。

学院原汁原味嫁接德国工科教学模式,强化项目管理与项目实践。在实践

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自行搭建实验平台,实验室所有设备、

部件与企业相同。大学三年级第二个学期,每周安排1天在实验室做项目。项

目一半就来自企业,另一半才是来自实验室系统。企业深度参与大学本科教学,有三分之一的师资来源于企业,企业乐意把项目放到本科教学中实验,学生必

须在企业里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才能回校答辩。

指着实验室里林林总总的数控机床、雕刻机和3D打印机,陈明颇为自豪

地说,这些都是学院本科生的作业。“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维护教

学内容细化10个项目,电机教学将无刷电机原理制造出模型。强化知识转化

能力培养),实验室晚上也对学生开放,学生有想法,经过申请,可获得5000元至10000元的经费支持”。

记者了解到,中德工程学院已毕业的1000多名学生,63%继续在德国深造,其余的也在跨国企业中就业,并跨过实习阶段,直接获得工程师岗位。学

院也获得中德两国政府“教育领域的成功合作典范”的高度评价。

重视职教,培育工匠精神

“在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各自表述中,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都强调人才与教育的重要性。”陈明认为,人才培养对智能制造的发展有重要的、突出的意义。现阶段缺乏智能制造人才,尤其缺乏一线技术力量,因此特

别需要重视职教与工匠精神。(维护10个项目实训结束后,用两次课组织工

匠精神研讨,虽然讲的浅显简单生涩,但基本认同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陈明说,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定位,一个维度是人才的类型,包括研发工程师与现场技术人员;第二个维度是专业,涉及如何跨专业培养;第三个维度是行业,不同行业对三类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特点。智能制造既需要对某一领域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型人才,也需要对几个学科有较深了解的跨专业人才,以及具有全局观,能够领导复杂技术开发和实施的“复合式”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及资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合作。”陈明建议,政府方面需要鼓励高校进行交叉学科建设,如有些学校设立的智能制造学院,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放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学校方面需要大胆创新,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能够适应智能制造专才、跨学科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校与企业充分合作,在实验与实践环节中提供保障。企业应该与学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建议:教学安排考虑生理极限,连4节讲,后边必然打折,疲于奔命必然造成疲于应付。

教育失败在哪里?从传授智慧沦为传授知识

近几年,教育走向了一个极端,出现了“教育思想热”或者说“教育思想泛化”,一个局长就有一个教育思想,一个校长就有一个教育思想。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甚至批评,唿吁教育要回归到原点。教育的原点是什么?教育界的共识是“促进人的发展”,问题在于促进“人的什么的发展”。

只关注学生知识传授,是培养工具不是培养人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原点是什么?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首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

获得的过程。”我认为,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说出了教育的要义,“精神成长”应当是教育的原点。

教育,首先是一个德育概念。如果我们只是关注怎样把学生需要学习的知

识教给他,那么我们还只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工具来培养,而不是当做一个人来

培养。如果我们的教育思想再先进一点,开始关注他的能力,我们还是把学生

当做工具即先进工具而不是人在培养,因为能力还是将来从事工作的技术手段。只有关注了学生的精神成长,我们才是真正的把学生当做人在培养而不是工具。

人到这个社会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所学的技能技巧有时候差别不是

太大,但是人的发展差别在哪儿?在于他的精神力量,在于他的精神世界。我

们的教育理想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要办成学生理想起步的地方,要办成一

个影响学生一生的地方。影响学生一生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成长,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名利,这都是精神世界的内容和选择。

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这个定义,或者说他揭示的教育的要义,在今天更

凸显生命力,它比当年更有针对性。一个省的教育厅长给我讲过当地省委宣传

部长的真实故事:宣传部长有一次给她的女儿进行励志教育,说爸爸现在是省

委宣传部长,当年当知青的时候,在农村如何艰苦,如何奋斗,他以为可以激

发女儿向他学习,结果他女儿淡淡的回答说:“老爸,你们当年是生理之苦,

我们现在是心灵之苦!考大学竞争那么激烈,上了大学以后就业那么激烈,这

种精神上的压力,你们有过吗?”

培养聪明的孩子远不够,要培养追求智慧的孩子

我认为,教育的原点有两个重要构成。除精神成长之外,另外一个是英国

教育家怀特海关于教育教学的经典论述——智慧成长。

2010年12月在世界经合组织的初中生基本能力测试当中,上海学生获得了3个第一。时隔两年,上海学生又获得了这项测试的3个第一。当年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2011年11月《中国青年报》报道,世界经合组织国际学生水平测试项目(PISA)创始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在北大附中座谈时说,上海学生获得这3个第一,并不代表上海拥有最好的教育体系。他认为,

一个好的教育体系的评判标准不是你拿了几个第一,而是是否注重学生的思维

能力培养。

这就涉及到我主张的教育原点的第二个构成,也就是怀特海关于教育教学

的经典论述。怀特海说:“在古代的学校,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现

代学校降低了标准,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各门学科的课本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怀特海用了一个刺目的词“沦落到”,表达了对现代教

育追求课本知识的痛心疾首!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列了一个表:聪明的孩子和智慧的孩子的10项比较,从中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按说聪明的孩子就已经很令人羡慕了,但他认

为还不够,还要追求智慧的孩子。

他认为,聪明的孩子能够知道答案,而智慧的孩子能够提出问题;聪明的

孩子能够理解别人的意思,而智慧的孩子能够概括抽象的东西,有概括能力;

聪明的孩子能够完成作业,而智慧的孩子是寻找课题;聪明的孩子是吸收知识,而智慧的孩子运用知识。在他们的研究中,区别了聪明和智慧。很显然,他们

强调的是更要培养智慧的学生,或者说更要培养学生的智慧。

什么是智慧成长?进行了10多年的新课程改革,究竟改什么?我认为,

新课程改革要改变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我们

经常讲提高学生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什么?智力的核心是思维。

现在流行的“中国式的教学”是,备课的时候备知识点,上课的时候教知

识点,考试的时候考知识点。我觉得,知识点的学习确实十分重要,我们不否

定知识的传授。这是学习的基础。但我们要把它变成一个智慧的教学。物理学

家劳厄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知识,重要的发展思维能力。”他说,离开

学校之后忘掉的都是知识,留下的就是素质。

综上所述,教育的本义、原点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与智慧成长。我认为,教育的本义亦即教育的责任。因此,可以表述为“教育的责任”就是促进学生

的精神成长与智慧成长,这应当成为教育服务业是否履行“教育责任”的价值取向和评估标准。

作者系教育部国家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责任编辑: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最新)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最新)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方案》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愿景,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努力奔跑的线路图。《方案》直面问题,突出问题导向,从问题根源着手,从核心环节发力,以国际视野准确定位,以体制机制为支点,从根基上撬动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到70%。 然而,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职业教育存在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未真正落实、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人才培

养质量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也制约了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多年来,虽然国家层面一直在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矮人三分,低人一等”的问题始终存在。去年,某省份大幅提高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还要不要中职”的热议。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也引来了“还要不要继续发展高职”的质疑。对此,《方案》给出了响亮的回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进一步深度融合,要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在“标准”的引领下将会更加完善。用“标准”引领发展,是《方案》的一大亮点。《方案》明确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问题在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现代化?对此,《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定向定量的举措,如要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实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摘要】以美军的新军事变革为背景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情况及其重要意义,进而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战争军事变革我军信息化建设一、前言 过去12年间,美军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一战争,三场战争前后递进,不断创新,不仅验证了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在三场战争的基础上,美军又于今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依托C4ISR系统,验证网络中心战理论; 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验证精确闪击战、快速决定性作战; 依托数字化改造后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验证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和越点突袭的新战法,同时确认地面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看,伊拉克战争实践并检验了“先发制人”战略和“震慑”理论,把作战理论和战法聚焦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四个方面,从而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确定了新的模式。 二、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

新军事变革的技术支撑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是系统集成、技术融合,新军事变革的最终实现是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全面革命。没有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就没有信息化,没有作战空间的网络化就没有一体化,没有信息化和一体化也就没有信息化战争。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要素。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基础在于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作战空间的网络化。 1. C4ISR系统的作战运用 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支柱,没有信息化武器装备,就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建设信息化战场,主要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和监视(C4ISR)系统的建设,其主要功能是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指挥和控制,主要作用是粘合剂和力量倍增器,其核心是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作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全球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C4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区分概念。 发现目标就意味着打击目标,而打击目标就意味着摧毁目标。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是精确打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发现目标,主要由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实现。美军的侦察、监视和预警体系非常健全,基本覆盖了所有维度、所有空间、所有频段。对地面目标的侦察、监视和定位,主要是依靠空天一体的C4ISR系统。电了信息装备在作战中的运用效能,主要是看信息化和一体化程度的强弱。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最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成为对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贡献。比较X年和2006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职业教 育体系升级趋势明显,总体规模稳定,外延发展进入瓶颈期,内涵建设正当其时。主 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学校数量来看,高职(专科)院数增长18.5%,中等职业教育减少25.9%,职业初中数减少95.2%,应用技术大学诞生,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经济协同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其二,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总数减少 了24.2%,但在校生总数浮动不大,10年来仅增长2.1%,表明职业教育总体规模比较稳定,在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两个要素的制约下,职业教育外延发展道路开 始进入平台期;其三,教职工总数增长5.2%,专任教师增长16.0%,总生师比从15.9 : 1下降到15.4 : 1,专任教师生师比从20.3 : 1下降到20.5 : 1,表明教师队伍总体规模稳中略升,虽然距离18 : 1甚至更低的生师比,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但是限于 教师编制数量和准入资格等要求,教师队伍数量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因此,仅从这

10年的数据即可知道,职业教育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外延型发展,已经为转向质量型 发展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动能转换积累了深厚基础。 纵观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全球化浪潮起伏波动,多元文化交流激荡,国际竞争有增无已,价值链升级更加频繁,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转换,人民内部矛盾发生转变。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密切关注国家发展规划战略的导向,加大深层改革力度,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释放更加强大的人才供给能力。 首先,加速构建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积极创新中央部门联席合作的职业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尽快组建相对独立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局,改革国家教育督导局作为国务院特设机构,形成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局、国家教育督导局、各类教育举办主体和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尽快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专业认证制度,系统化改革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税务法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制度,确保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法理基础和制度依据;改革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学分和技能积累制度,运用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学分银行系统,搭建各类学习成果能够顺畅互换互认互转、异地通存通兑的机制,保障各类职业教育生源能够自由转换学习类型和学习权利,促进现代职业教

五招教你如何启发孩子思考

五招教你如何启发孩子思考 记得宝贝妈咪在哪本书上看过一句犹太人的格言:自己不去思考和判断,就是把自己的脑袋交给了别人去看管。正是由于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挑战自我,所以犹太人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沙漠中创造了奇迹----实现了让沙漠盛开鲜花的梦想!听起来很了不起是不是?其实这些只是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引出的思考:一位生活在以色列北部的农艺师斯迈哈·博拉斯,无意中看见自家花园一角有一片植物长得青翠茂盛。他细细观察发现,长势良好的植物下,一条浇花用的水管刚好有一个极为微小的破损,不断向外渗出水滴,使地表始终保持了湿润。他突然感悟到:小水滴一点点地渗出,不仅有助植物生长,而且还能减少蒸发,灌溉效果自然好,这就是农业上非常适用于沙漠缺水地带的滴灌技术。其实就是用一滴一滴的水来取代大面积自流灌溉,有效的减少了水分的挥发损失。(摘自凤凰网新闻) 由此可见,如何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对孩子的未来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只会背书本而不会实际应用的孩子以后的路显而易见不会很顺畅。对做父母的来说,如何引导孩子思考,其实可以从身边的一点点小事做起哦:

五招教你如何启发孩子思考 【鼓励孩子提问】善于提问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善于深入思考问题的人。有趣的是,随着人的年纪的增大,会越来越“羞于”提问----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的问题不够专业,不够有水平。宝贝妈咪一直在学校工作,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其实并不是每个专家的问题都是非常专业的,但每一个善于提问的专家肯定思考的更深刻。所以鼓励孩子提问实际上就是在鼓励他们动用自己的大脑做更多更广泛的思考。 值得庆幸的是每个小不点在接触新世界的时候都 是好奇的,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实在有太多的问题等着去发现和解答。其实做父母的不必做得太多,只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就好。比如我家宝贝,有段时间特别奇怪为什么电话听筒里会出现爸爸的声音,可是爸爸并不在眼前! 于是有段时间我家宝儿不停的问妈妈:为什么爸爸会钻到电话里? 妈妈每次告诉他正确答案:宝哎,你爸爸不在电话里,是通讯线把爸爸的声音传过来了!嘿嘿,貌似这个回答对2-3岁的宝儿来说太难理解了,于是干脆某天妈妈用家里的电话拨通了爸爸的手机,在宝儿听到爸爸的声音之后,再把电话线从墙上的接口里拔了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要办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359.6万人,2004年增长到821.5万人,增幅达128.4%;而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由519.5万人增加到548.1万人,增幅仅有5.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占高中阶段的59.1%下降到40.0%。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

柏林城市更新的思考与启示

柏林城市更新的思考与启示 ——谨慎更新策略 摘要:城市更新是城市研究与实践中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论题。本文以德国首都柏林市郊区的城市改造为例,分析了谨慎更新理念形成的脉络及其实践效果,以期在旧城更新流程、各方利益协调、历史遗产保护和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我国的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城市更新,谨慎更新策略,柏林 引言 如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柏林自战后重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活动。作为曾经因纳粹政权而分裂的城市,动荡的历史沉积在它的城市结构之中,也记录在柏林的建筑之中。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柏林积累了深厚的城市更新的经验。尤其在 1990 年东西德合并之后,柏林城市复兴逐渐走上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旧城更新之路,以持续稳定的投资和谨慎精细的改造方式结合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社会政策的支持,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将研究原属东德现处于柏林中心区中的施潘道郊区近 20 年的更新改造经验。20年时间,施潘道郊区从一个被忽视、破败衰落且很少有人居住、房屋空闲率持续增高的旧城区,变成柏林文化休闲、观光旅游的核心地带,成为了谨慎更新策略成功的代表,并推动了谨慎更新策略在柏林乃至全国更大范围的展开。本文将对德国谨慎更新及其实施保障系统进行全面介绍,以期在旧城更新流程、各方利益协调、历史遗产保护和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我国的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 柏林谨慎更新 1.1背景 从二战结束到 1960 年代,柏林同整个欧洲一样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推倒重建工作。到1970 年代,柏林的“城市推光式改造”使中心旧城区面临了基础设施、环境、交通等问题。而城市郊区拥有良好的环境,同时土地价格低廉,郊区化导致的人口外迁致使城市中心区住宅需求下降,生活服务设施萎缩,城市公共财政日益缩减,出现了大量无人居住使用的城市消极空间,并引发了居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城市更新的政策开始改变,加强如何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进行整修提升的探索。1984 年,德国举行了以“在内城中居住”为主题的“柏林国际建筑展”(IBA),并针对旧城区提出了“谨慎的城市更新”概念,探索如何改变欧洲城市在二战之后的城市重建中大规模破坏旧城区的状况。“谨慎的城市更新”在一系列的旧城更新项目实践中日趋成熟。1989年,柏林墙拆除,原东德人口开始大量迁入西德,原属于东德的城市旧区更新就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 1993 年开始,柏林旧城改造在与时俱进的“谨慎更新”理念下持续进行,20 年之后,柏林旧城基本成功复兴,形成了形态完整兼具现代活力的城区。

课后反思和课堂启示

课后反思和课堂启示 职教中心许第翠 课堂是教师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在讲课技能技巧、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教师进行课后的及时反思,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漏点、遗憾、及亮点,及时地积累教学的经验和体验,进而提炼亮点、激发智慧。 如果我是当时上课的老师,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后反思: 一是是否真正认真备教案。于漪老师为自己拟定的一个基本的备课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这就是“一篇课文,三次备课,两次反思”,即第一次备课——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不难看出,于老师的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教案的预设计、课前反思、课堂验证、课后再备课,不断反思、不断调整。 二是是否认真备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课前必须清楚学生身心特点、学生知识储备、学生兴趣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因素。教

者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可能生成的新的东西,也必须尽可能考虑应对生成问题的策略。 三是是否达到课堂目标的达成度。课后的教学反思,必须对比教学的实际过程与事前的设计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任务是否完成。 四是课堂程序还有没有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前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准备好?课堂上我组织教学情况怎么样?课堂上“教”与“学”的氛围怎么样?学生在这堂课后有了什么收获?今天我的“得”与“失”在哪里? 五是可以通过些教后记丰富自己的见识和阅历。主要是记成功做法,记失败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问题,记学生见解,记学习心得。教后记虽然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但仅是反思教学的一小部分,真正要想通过反思教学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实践。 我上德育课经常遇到类似问题,应对策略是课前预设生成问题,课中冷静处理,尊重学生,巧妙引导。得出的启示是:首先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要想有所听,就得让学生有所说,那就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尽管思想政治课讲授的是相当严肃的内容,但教师也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反映和心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想学生之所想。例如,在讲授中职德育《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二课“意识的反作用”知识点时,前面已讲过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的观点,可是我们造房子时却是先有设计图后有房子,这是不是等于说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于是在一部分学生心中就会产

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的论文

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学生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适用型人才的教育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社会上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适用型人才的教育发展趋势,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并展示了良好前景。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职业教育理论也有了很大发展,但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问题。 1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重要,发展经济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需要大量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熟练工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迫在眉睫。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些专业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劳动岗位,就业者能较普遍地受到系统而严格的职业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从经济发展形态来说,我国现在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状态并存的状况,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的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很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提高的态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生产的发展和提高需要相当数量的在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是最终解决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关系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职业教育发展的限制条件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情况仍为普遍: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大多数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认为考取本科,上大学是学生的最好的教育方式,对于职业教育有的学生了解不多,学生家长更是认为职业教育多为民办,而且孩子考取学校时也不希望孩子上职业院校,这就造成了在教育观念上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家长不喜欢孩子上职业教育学校,那是由于这样的家长还是在一种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梦中,而且,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失业问题还是没有让他们从他们的一厢情愿中醒来,更有甚者,加重自己孩子上大学的负担,一定要上好大学,上好大学、重点大学。但到后来,自己的孩子还是不能够在职场一展风采,原因就是没有一技之长。 2、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中职教育近几年的生源很不乐观,在几乎取消分数线的情况下,招生仍然十分困难。对于高职院校,受传统观的影响,学生生源质量也在下降。近几年的职业院校招生显示,各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普遍高考分数比较低,这也加剧了学生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 3、在经费投入方面,普高和中职的投入极不平衡,中职学校的经费主要靠收取学杂费来维持运转,职教经费主要转移到学生身上来负担。以这种经费来源支撑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无法实现职业教育的长途发展。 3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 1、国家教育支持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务院先后三次召开或批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二00二年和二00五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

三个启发你商业思维的故事汇总

三个启发你商业思维的故事 故事一:“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 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 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企业管理 1 故事二:“便捷”还是“诱惑”?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希奇,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 它会努力去吃, 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启发思考: 看完这个故事,你大脑里想起的一个产品会是什么?小米手机! 没错,雷军就是那个老农夫, 把小米手机放在屋檐上,让你勉强可以够得着,让你欲罢不能地想去够着。 容易得到的,也会随手扔掉。太难得到的,有些人争取一会儿就放弃了。只有勉强得到的,意外得到的,人们就会感到惊喜,倍感珍惜。 故事三:他真正想要什么? 有一个富翁, 一个人住着一栋豪宅。年纪大了, 想回到老家居住, 与其他老人一起打打牌,下下棋,心灵上有个伴。 于是他想把这栋豪宅卖掉。很多有钱人都看上了这栋豪宅,来看的,报价的络绎不绝。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看房,看完房子后连连称赞。富翁问他:你决定要购买吗?你想出多少价钱? 企业管理 2 年轻人对老人家说:是的, 我很想购买, 但是我只有 1000英磅。富翁心想:那我怎么可能卖给你? 年轻人思考了一会儿,跟富翁说:我真的决定要购买。我们能商量另一个购买方案吗?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案例:方案开展过程中的启示与反思

案例:方案开展过程中的启示与反思 在活动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孩子去体验、去发现、去尝试、去收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方案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喜欢,正是顺应了这个原则。作为一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展开以幼儿内在的需求做动力,课程常常表现为计划不及变化快。通过参与方案教学的实施,也使我们认识到,在方案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展开探索活动,另一方面要根据幼儿发展特点注重活动多元性,再次,教师的支持、帮助、引导,以及老师的观察力是激发孩子方案活动中生成新的活动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成生成和预设的相互转化,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首先,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展开探索活动开放、自由的探索型主题活动使幼儿的思维、言行等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而师生间的和谐、平等、互动,更激发了幼儿

自己去了解、去发现、去和同伴讨论。在方案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以集体活动为主的单一学习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如:按兴趣、需要、个性等分小组讨论、材料收集、实地参观、学当小记者、作记录、自由表达、作品展示和经验分享等,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找寻答案。如:有一组幼儿为了查找人的种类,他们有的请父母协助,从电脑上下载有关人种的资料;有的在父母带领下到书城收集资料;有的最后,共查到世界人种的分类、历史、异同令老师惊叹不已。这种共同收集、共同探索活动,让幼儿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在收集、交流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了解了世界人种。同时,老师在日常生活和活动开展中积极参与孩子们的讨论、操作、记录。老师的参与,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老师的鼓励,支持了孩子的提问;材料的不断充实,拓宽了主题内容。尽管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幼稚而主观,但这正是他们学习、研究的起点。如: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牙齿掉第一次后还会长出来呢?为什么人的血管那么多,血流起来不会混乱呢?人吃下去的食物究竟是怎么在人体内旅行的呢?大家各持自己的观点。通过再探索、分析、借助材料,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一个个问题的出现,一个个问题的解答,进一步促使孩子主动去收集资料,查询资料。平时,不管是自由活动,还是活动区活动,总会看到他们或翻看图书,或自由交流信息,求知欲望很强.探索型主题活动让孩

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考

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考 近年来,无锡市以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和接轨国际的技师大 市目标为引领,以增大投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职业教育资 源整合,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内涵质量,积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办学规模持续 扩大,办学体系持续完善,办学质量持续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和 城市转型发展的水平全面增强。 一、无锡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况 (一)职业院校基本情况。当前,全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所(其中省属4所、市属3所、民办3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等专 业学校20所(其中省属1所、市属8所、县区属10所、民办1所),技工院校14所(其中省属1所、市属3所、县区属2所、企业办3所、民办5所),职业院校在校生(含成人学历教育)达21万人。其中有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所,省示范性高职院校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5所,省 高水平示范性中职校12所,省重点技师学院1所,21个基地入选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立项,一批学校和专业被确定为国 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二)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多种形式,对职业中学、技工学校、 中专学校以及成人学校的资源实行整合重组,市区公办职业学校由37 所整合为17所,校均办学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真正实现了规模办学、集约办学、特色办学,全市省级以上重点职校招生数达到职业教 育招生总量的95%以上。优化职业教育空间布局,高起点规划建设无锡职教园。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建成范围达6 平方公里,已入驻中高职院校8所,师生8万余人,每年为无锡市和 长三角地区培养1万多名毕业生和3万名实习生。同时,建成启用了 功能水平先进的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中国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亚太经合组织技能开发促动中心在实训基地落户。 (三)展开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统筹发展中高等 职业教育。立足于探索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的人才系统培养, 积极参加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市教育局组织全市 职业院校研究起草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经市政府 同意后报送省教育厅审批。2012年,申报获批“中高职3+2分段培 养”“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等13个试点项目,招生计划近1500人;2013年,申报获批“五年制高职与本科5+2分段培养”“高职与 本科3+2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等28个试点项目,招生 计划近两千人。 (四)实施职业教育内涵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办学 水平。自2007年起,全市已连续组织实施了三轮增强职业教育内涵建 设的专项工程。2007—2009年,每年安排专项经费650万元,实施职 业院校课程、专业、师资“三项建设”。2010年—2012年,每年安排

开眼界,引思考,受启发——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开眼界引思考受启发 ——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上海的学习是我的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下仅是我个人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学习与参观考察的全貌。现与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交流一下: 一、名师引领,方向明确 在这个满是梧桐的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内,细心聆听专家、教授的讲课,使我再次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正所谓名师引领,一路收获。 在学习期间,通过专家与一线教师的零距离的互动交流,使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领着我今后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胡东芳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科研及论文发表的实用策略》。胡教授的风趣,幽默,诙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他的机智、学识征服了我的心。特别是胡教授讲述的“巧练内功,把握初搞研究的五大秘诀:就是学会“骄傲”,学会“抄”,学会“为我所用”,学会“小题大做”,学会“创新”。“苦练外功,运用论文写作与发表的五大秘诀”:秘诀一:刺激编辑的眼神经,标题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秘诀二:读透编辑的“心”,投稿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秘诀三:减少编辑的“麻烦”,写作要从编辑的角度进行!秘诀四:投编辑所好,选题要关心时代的关心,关心编辑的心!秘诀五:坦陈文章的研究层次,层次要让编辑知道!胡教授逐点剖析,深入浅出,从实际出发,把一个个典型而易懂的例子送进我们的耳际,生动形象且具体。让我们今后在教科研论文发表方面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此外,胡教授的至理名言“只要我不去TRY,我就永远不会成功”;他的TRY哲学:TRY1=尝试;TRY2=努力;TRY哲学=尝试+努力=成功,令我瞠目结舌,拍案叫绝。这不亚于爱因斯坦的名言: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智慧。胡教授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尝试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他鼓励了我们别把教科研当成是无法搬动的大石,只要我们勇于尝试,开动脑筋,即便是大如地球,也能利用杠杆原理把它撬起来。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均存在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也构成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 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凸显出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力与高技能的技师,导致生产资料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虽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高精尖的人才可以对外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与高级技师还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充分体现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步伐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作为不断提高个体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形式,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务农技能,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行业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其办学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和前提、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风格与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拓宽学科知识的范畴,满足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 2.依靠政府,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项目管理思考与启示

项目管理思考与启示 摘要:成功的项目管理使得我们必须关注时间、成本、质量三主要素,必须实现时间、成本与质量的平衡与期望的一致。 成功的项目管理使得我们必须关注时间、成本、质量三主要素。其一,时间,就是项目是不是在计划期内完成,所谓“凡事预则立”就是此意思;其二,成本,项目是不是在预算内准时完成承诺的成果;其三,质量,是指项目的成果水准是不是符合预期的期望,有没有实现预期的功能和得到预期的效益。作为成功的项目管理,必须实现时间、成本与质量的平衡与期望的一致。 在项目管理三要素中,最关键是“项目进度时间”的控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也是“时间”。从咨询项目运行的众多案例来看,项目延期达70%以上,而项目的延期必定会造成成本的增加,项目的延期也反映了执行力的低下,项目执行力低,就会造成项目的质量大打折扣。要做好“项目时间”的管控,要使项目管理三要素达到最佳状态,还是取决于项目管理中的很多因素,从项目准备到项目实施再到项目持续推动,都需要系统的管控。结合多年咨询项目推行的情况,我对企业在推进项目时,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项目管理的一些经验与启示。 (1)成立各级项目组 2007年,我们在做一家省级国企时,我们对省公司机关本部和两市级试点单位就本项目分别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组(下面成

立了工作组)及项目执行小组,明确了各个项目的职责与权限,并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措施。特别是工作组的设立,是我们这次项目的一个尝试,在前期与企业交流时,我们就提出这个想法,得到了该省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工作组全程参与,与顾问组一起办公,对项目的推动、实施和成功,工作组起到了非常重的作用。 例如:工作组的任职要求与职责如下所示: (一)项目组工作人员基本条件 1.具备大专及以上就业学历; 2.参加工作五年以上,且在本专业领域工作两年以上,熟悉本专业及相近专业主要业务和管理流程,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水平; 3.具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并能熟练使用office软件; 4.有参与绩效管理工程建设的强烈愿望,工作热情高,工作责任心强。 (二)项目组成员工作职责 1.接受相关知识培训; 2.在仝博咨询公司顾问师的指导下,进行部门职能说明书和标杆岗位说明书的编写; 3.指导各部门进行岗位说明书编写和业务流程梳理; 4.对各部门岗位说明书和业务流程进行初审; ……

职教中心发展思考

★序言: ▲百年修得同船渡,人世间多少次回眸换来了今天我们的擦肩而过。2017年9月6日,组织的安排让我们聚首在康平职教中心,命中注定了今生我们要心手相牵,同结一段情缘,共续一段佳话。几个月来我们彼此关照、理解包容、取长补短;几个月来我们心有灵犀、合作共赢、携手并肩;几个月来我们同心同德、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几个月来我们同频共振、和谐共生、彼此成全……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段话:“一生中最走运的是遇到某个人,他打破你的思维,改变你的习惯,成就你的未来,我们称之为贵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是遇到一群人,他们会点燃你的激情,觉醒你的自尊,支持你的全部,我们称之为团队;一生中最庆幸的是遇到一件事,唤醒你的责任,赋予给你使命,成就你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事业……”。相遇在康平职教中心是我们今生最大的缘!我相信这次遇见将是我们彼此人生中最美丽的邂逅!它会让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惜缘相伴、和衷共济、互助守望;它会让我们荣辱与共、守正出新、作为担当;它会让我们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圆梦杏坛…… ▲康平职教中心成立于1992年,有着辉煌的历史及丰厚的文化底蕴。康平职教人有着博大的胸襟和独特的人文情怀。一年多来,依托职业教育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自己10多年来对教育的思索,写出以下感悟与思考文字。零零散散、只言片语、不成体系,只求能给大家在教

育教学中带来一些启发与借鉴。同时勉励大家不忘初心、踏歌寻梦、携手同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越。2019让我们情系教育、存异求同、与智者为伍、与善良同行;2019让我们心怀感恩、多与少取、成人之美、美美与共;2019让我们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凝心聚力、砥励奋进…… ★寄语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只有当教师与学生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追求,只有当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提升自我人格成了师生共同的愿景及自觉行动,师生的幸福人生才会触手可及。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让我们共同践行! ★工作总思路 夯实基础,立德树人;张扬生命,立业成人 ▲夯实基础——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基础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三底”:“底线(Base Line)”、“底色(Background)”和“底蕴(innerqualities)”。这是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我认为高中阶段特别是职业教育更应该继续坚定这一总目标。“底线”(Base Line),那就是懂得并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须有的准则,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 黑龙江省教育厅辛宝忠 去年春晚有一个节目是农民工子女的诗朗诵,题目是“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他们比明天”,听了以后让人感动感慨。城乡差别、贫富差别等社会不公平,让他们拿什么去和别人比明天?明天对于一些人来说很近,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会很远。我们能做的就是以高度的责任感,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平,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 我们高兴得看到,党和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没有教育的公平,谈国家崛起、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会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教育问题的时候,会场的掌声最密集。因为在报告中,温总理做出了庄严的承诺:“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诺千金。他还说:“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倾斜,才会让更多的或者所有的孩子

学会生存和就业的技能,让他们多一条路。 哈尔滨市政协的领导,专门把职业教育作为年度的工作重点,哈尔滨市把08年确定为“职业教育发展年”,我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今天专门举办“哈尔滨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借这个机会向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哈尔滨市政协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对策思路,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一、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过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三次分别是在1986年、1991年和1996年召开,后三次分别是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可以说,05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年底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6年11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温总理在座谈会上专门对职业教育做出了指示,并意味深长的说:座谈会就是要向全社会发布一个信号,职业教育列入了中南海的议事日程,职业教育走进了中南海。 陈至立同志在《近期社会动态专报》(第七期)批示:“今

安然事件的反思与启示

班级:注会Q1042 学号:100602084 姓名:吴海鸥

安然事件的反思与启示 一、安然事件内容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 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短短两个月,能源巨擎轰然倒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安达信公司作为安然公司多年的审计师,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大量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的收费也高于审计服务收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安达信未能及时发现安然公司的舞弊行为表示疑问。 而2002年1月10日,安达信公开承认销毁了与安然审计有关的档案,这就更加证实了人们的疑问。很快,安然公司丑闻转化为审计丑闻。2002年10月16日,休斯顿联邦地区法院对安达信妨碍司法调查作出判决,罚款50万美元,并禁止它在5年内从事业务。 但是事情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200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3年前对安达信公司所作的有罪判决。负责审理此案的全体法官一致认为,原陪审团作出的庭审说明太过含糊,当年对安达信“妨碍司法公正”的裁决是不恰当的。 二、美国社会各界对安然事件的反应 1、萨班斯法案的出台 美国相继爆出的造假事件,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 2、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公布 2004年9月,在该COSO的推动下,由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执笔完成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套内部控制规范正式公布。 3、“五大”立即发表联合声明 安然宣布破产后的第三天,前“五大”立即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安然的问题是现行财务报告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所致,这一声明所指出的财务报告制度的缺陷引起了空前的共鸣 三安然事件对美国会计产生的影响 安然事件对美国会计监管体制,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国际协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会计监管体制 安然事件不容置疑地说明:美国的会计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目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正面临巨大压力。SEC受到了监管不力的批评。 实际上,早在安然宣告破产之前,SEC已开始就会计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同“五大”和AICPA进行磋商。新的监管机构将享有调查和处罚权,即对审计师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一经确认,将视情节处以停业直至取消执业资格的处罚。这一监管机构的经费将由上市公司提供。 在安然事件之前,SEC就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的管理讨论和分析部分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由于SEC的要求比较笼统,“五大”曾敦促SEC尽快提供详细的指南,以便在2001年的年度报告中予以体现,尤其是关于表外融资、衍生工具和关联交易的讨论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