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61-120)—学生版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61-120)

六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注释】①飙:暴风。这里指迅速。②盬(gū):吸饮。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⑴闻.崖上有声甚厉()

⑵渐近临.之()

⑶久之,蛇竟.死()

⑷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⑸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4分)⑴之

⑵以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⑴然审视殊无所见

⑵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十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③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

④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实味不同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晏子避席.对曰()

③齐人固善盗.乎()

④叶徒.相似()

⑤晏子入见,立有间.()

⑤逸.而知人之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 答: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4分) 答:

六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

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三国志 王粲传》

[注]①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⑤强(qiǎng)记:记忆力强。⑥属(zhǚ)文:写文章。⑦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加:超过。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争取停顿。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2.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①奇: ②一: ③识: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2分)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2分)

六十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道: 省: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译:

②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译:

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 答:

六十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è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

六十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 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②严:敬重。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1)闻.准入相()

(2)咏适.自成都罢还()

(3)准莫谕.其意()

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

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2分)

六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① 神:灵性。② 厮:相互。

1.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译文: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六十八、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匆忙。

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B

C

D

2.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2分)

太宗益刻意临学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又以问著,对如初。

译文:

4.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六十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题。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①苍头②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③,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④,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⑤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⑥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为天子今,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栗。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诅。下文又称“主”。

②苍头:奴仆。③骖乘:在车右边陪乘。④帝:即汉光武帝。

⑤黄门:指太监。⑥文叔:刘秀的字。

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而纵.奴杀人纵:放纵。

B.使宣叩头谢.主谢:感谢。

C.强使顿.之顿:指磕头。

D.宣悉以班.诸吏班:分发。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因.匿主家 (2)驻车叩.马

因.格杀之宣叩.头曰

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也相同。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相同。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不同。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也不同。3.下列语句翻译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藏亡匿死 (2)强项令出

A.(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

B.(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

(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

C.(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

D.(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

(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列举公主过失并打死了杀人犯,公主告诉皇帝,皇帝大怒,欲棰杀董宣。

B.面临被棰杀,董宣没有畏惧,借允许说话之机,阐明应严明法律才能治国之理。

C.董宣的一番话使皇帝醒悟,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的自杀之举更是使皇帝感动,而释放董宣并赐钱给他。

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为她出气,不能放过董宣。

七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2.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3.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七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2.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七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宋太宗赵匡义)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妄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1.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尤所眷遇

..眷遇:器重,宠信

B.有一朝士家藏古鉴.鉴:镜子

C.欲因公弟献以求知.知:了解,重视

D.其弟伺间.从容言之间:时间

2.请将文中“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

3.这个故事写出了吕蒙正怎样的性格特点?

七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岑文本官高而忧

岑文本①初仕萧铣②。江陵平,授秘书郎③,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④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江东之役,几所度支,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

(选自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①岑文本(595-645)。②萧铣(583~621),隋末起兵重立梁国号,建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③“秘书郎”“校省”(检校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侍郎”“中书令”,均为唐朝时的官职。④谙:熟练。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B.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C.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D.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称:称赞

B

迁:降职远调

C返:同“返”,返回

D卒:死

4.下列对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陵平,授秘书郎。

译文:江陵平定后,岑文本进入朝廷任秘书郎。B.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译文: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颜师古)就不再担任原职了。”

C.今日也,受吊不受贺。

译文: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D.非勋非旧,滥登宠荣。

译文:我既不是功臣,又不是皇帝的老朋友,却乱用职权得到了很多的恩宠。

5.下列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

A.岑文本一直都在唐朝当官,并多次受到朝廷的奖赏。

B.岑文本当上中书侍郎,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不想让颜师古官复原职。

C.岑文本被提拔到中书令后反而感到忧虑,可见他不是狂妄自大的人。

D.综观全文,岑文本的后半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

七十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

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分)

2.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2分)

3.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七十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解.衣欲睡解:

⑵相与步.于中庭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七十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卧席。④濡(r):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2分)

七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资治通鉴》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 涉猎:粗略的阅读

C 才略:才干和谋略

D 见事:认清事物

2.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蒙辞以军中多务。

A 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忙而告辞。

B 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推托。

C 吕蒙因为军中任务很多而拒绝。

D 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

3.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七十八、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随园主人”是()朝的()(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3分)

七十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4.扁鹊的话一是针对而言,一是针对而言。(4分)

八十、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3分)

(1而:

(2反:

(3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八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⑵忠之属.也。属.

⑶期年

..而有扈氏服期年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八十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网

口技(节选)学科网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3)几欲先走.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3分)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八十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网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

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

不同:

八十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3分)

(1伐:

(2牺牲:

(3狱: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

(2)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

翻译:

3.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答:

八十五、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暝:

(2)佳木秀.而繁阴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翻译:

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八十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1、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

②期年

..之后:

2、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未尝苟且

..

②或.答人简札

5、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6、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八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王之蔽.甚矣

②时时而间.进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分)

(二)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纶:钓鱼绳。③是:正确。4.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

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其得鱼不几矣。

6.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八十九、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文后题。(8分)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臵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立有间.

②臣是以无请

..也

③达于汉阴

..

④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2、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甲:

乙:

3、(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九十、阅读下列文言文,做文后题。(5分)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前后类.如此

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⑵翻译下列句子。(1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3、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1分)

九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二)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

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臵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①克:约定。②白:告诉。③审:确实。④乖违:做事不合情理。⑤赍(ji):携带。⑥牒:文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二人并.游太学(一起)

B.元伯具.以白母(详细)

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给予)

D.勉许.为办事(赞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乃.共克期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请设馔以.候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C.而于此得疾而.死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将于.北都求官欲报之于.陛下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

②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4.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九十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做文后题。

不责僮婢(节选)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向.取白衫且止

(2)潜.觉其故

(3)奴以米易.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终不扬其过也。

3.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

九十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做文后题。

(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4分)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4分)

(二)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4

(3分)

(1

(2

(3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6、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3分)

九十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做文后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九十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做文后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陶后鲜.有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3.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 分)

九十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做文后题。

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⑧。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

【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售:卖出去。④直:通“值”。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方.得一车

②以.其贵故

③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3.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3 分)

九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做文后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腰.白玉之环()(4)余则袍敝.衣处其间()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翻译:

3、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2分)

九十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做文后题。

南霁云①威武不能屈

[唐]韩愈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④,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⑤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⑥。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出,即牵头,将斩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⑦!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释】

①南霁云:魏州顿丘人,安禄山叛乱时,从军讨贼,后成为防守睢阳的张巡的部将。②贺兰:贺兰进明,贺兰是复姓。当时任河南节度使,拥重兵驻临淮。③远:许远,睢阳太守,安禄山攻睢阳时,与张巡共同守城。④浮图:佛塔。⑤愈:韩愈自称。⑥相语:告诉我。⑦南八:即南霁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名。(3分)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具食与乐,延.霁云坐(请)

B虽.食,且不下咽(即使)

C贼以刃胁降.巡(投降)

D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罢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意思:

②此矢所以志也。

意思:

4、本文通过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顽强勇敢、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这三件事依次是:

、箭射浮图、。(分别用四字短评进行概括)(2分)

九十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做文后题。

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②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臵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④。

(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2)暇.日无聊

(3)元用素.强记

(4)取纸追书.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3、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3分

一00、阅读下面文言文,做文后题。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①富人之园,见其所蓄②,

自绝徼③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

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④,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

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⑤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

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⑥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笑

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侯家:王侯之家。②蓄:蓄养,收藏。③绝徼:极远的边地。④其为园:他们建造园子。⑤芟(shān):

割。⑥槁:干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⑵然.()有竹据其间

⑶或芟而去.()焉

⑷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一0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做文后题。

钟繇①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⑥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⑦,最妙者八分⑧。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o):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对文字书法很有研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如厕:到厕所去。⑦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⑧八分:汉字书体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诞惜不与.()

⑵及.诞死()

⑶遂.得之()

⑷皆书.象之()

2.理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或以.钱币乞之

B、皆以.美于徐公

C、卷石底以.出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文章写了钟繇痴迷学书的哪些表现?请作简要

概括。(3分)

答:

一0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题。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2.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

3.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主编的《》一书。(2分)

一0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⑥日昃: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腰.白玉之环( )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 )

⑶媵人持汤.沃灌( )

⑷感泣辞.母( )

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

3.翻译句子(2分)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

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

甲文宋濂是:①

乙文范仲淹是:②

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要求填写两个)

(4分):③

一0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卑鄙 (2)悉

2

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B. C.

D.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一0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年羹尧①

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

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

,令各

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

人方倚此

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

一夜漏④

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军中不解其故. (2)一霎而绝. (3)此去.

西南十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3、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B 、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C 、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

D 、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4、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一0六、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

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板桥集》

1.选文①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

选文②描写的主要内容是(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亦不详.其姓字详:

(2)用以慰.天下之劳人慰: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

4.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2分)

一0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14分)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4)不期年

..,千里之马至者三()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4.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乙文告诉我们:(2分)

一0八、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③其余。?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

罪死不舎。?

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栏,栏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

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

上曰:

⑧之,以旌⑨直臣。?

【注释】匡:辅助。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上:指汉成帝。张禹:汉成帝的老师。将:拿。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辑:连缀。旌:表彰。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廷.()已.()易.()

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2分)

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

一0九、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土寇:土匪。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⑤甫:刚。

1.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嗜:

(2)走.送之走:

(3)自谓可将.兵十万将:

(4)会.有土寇会: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一一0、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