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知识点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201609 感觉器官

生理学知识点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201609 感觉器官
生理学知识点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201609 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考查内容:

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

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知识点1:感受器及其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生物体内一些专门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刺激能量→感受器电位(局部电位)→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编码作用:刺激所包含的信息(类型、部位、强度、持续时间)→动作电位的序列

适应现象:若以一个强度恒定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某一个感受器,相应的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频率逐渐降低

A型题

1.(1995)正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感受器最容易适应:

A 肌梭

B 伤害性感受器

C 触觉感受器

D 内脏化学感受器

E 肺牵张感受器

答案:C 层次:理解考点: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解析:感受器根据是出现适应现象的快慢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快适应感受器对刺激的变化非常灵敏,适于传递快速变化的信息,有利于机体接受新的刺激,对于探索外界环境新异物体或障碍物具有意义,例如环层小体(触觉

感受器,选项C);慢适应感受器有利于机体对内环境指标以及功能状态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并根据其变化随时调整机体的活动,例如伤害性感受器、肌梭、关节囊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和肺牵张感受器等。

2.(2007)当刺激感受器时,如果刺激仍在持续,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

A 传导阻滞

B 衰减性传导

C 疲惫

D 适应

答案:D 层次:记忆考点:感受器适应现象的概念

解析:若以一个强度恒定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相应的感觉神经上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X型题

3.(1993)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涉及:

A 将刺激能量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B 先产生发生器电位,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产生动电位

C 发生器电位是"全或无"的

D 发生器电位传入中枢一定部位,就会产生主观感觉

答案:AB 层次:记忆考点: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解析:感受器首先将刺激转化为感受器电位或者发生器电位(选项B正确),再在感觉神经上产生动作电位(选项A正确),动作电位沿感觉传入通路传递至中枢特定部位,可产生主观感觉(选项D错误)。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均为局部电位,不具有“全或无”特点(选项C错误)。

4.(2009)下列感受器中,属于慢适应感受器的有:

A 环层小体

B 关节囊感受器

C 肌梭

D 颈动脉体

答案:BCD 层次:理解考点: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解析:感受器根据是出现适应现象的快慢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慢适应感受器有利于机体对内环境指标以及功能状态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并根据其变化随时调整机体的活动,例如伤害性感受器、肌梭(选项C)、关节囊感受器(选项B)、化学感受器(选项D)、压力感受器和肺牵张感受器等;快适应感受器对刺激的变化非常灵敏,适于传递快速变化的信息,有利于机体接受新的刺激,对于探索外界环境新异物体或障碍物具有意义,例如环层小体等。

知识点2:眼的折光功能

一、折光系统:角膜(折射主要部位);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A型题

5.(1988)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最大的界面是:

A 房水-水晶体前面界面

B 角膜后表面-房水界面

C 水晶体后表面-玻璃体界面

D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

E 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

答案:E 层次:记忆考点:折光系统

解析:空气-角膜前表面折光力最大。

X型题

6.(1994)从物体射向视轴右侧的光线:

A 被双眼中央凹左侧的视网膜所感受

B 产生的冲动沿着右侧视束传导

C 产生的冲动在额叶视区内引起有意识的感觉

D 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像

答案:AD 层次:理解考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从物体射向视轴右侧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中央凹左侧视网膜(选项A正确),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影像(选项D正确),产生的神经冲动经左侧视束(选项B错误)传导至左侧大脑皮层枕叶距状沟上下缘(选项C错误),产生视觉

二、简化眼:与正常眼折光系统等效的简单模型

三、眼的调节

晶状体变凸

→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意义:增强折光能力

近点:眼做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

老视

原因:晶状体弹性变差

矫正:凸透镜

瞳孔缩小

意义: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瞳孔对光反射: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双侧性

视轴会聚

意义:使物像始终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应点上,以避免复视

A型题

7.(1993)人眼的近点表示:

A 视力

B 眼的折光能力

C 眼的调节能力

D 视杆细胞的功能

E 视锥细胞的功能

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近点

解析:近点是指眼做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代表了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

8.(1994)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

A 瞳孔近反射

B 直接缩小反射

C 瞳孔对光反射

D 直接光反射

E 减弱的瞳孔开大反射

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瞳孔对光反射

解析:瞳孔对光反射是指瞳孔的大小随入射光量的多少而改变的反射活动。

9.(2002)眼球前后径正常的人,眼的近点愈近,说明其:

A 角膜愈呈球形

B 晶状体弹性愈好

C 缩瞳能力愈强

D 双眼球会聚能力愈强

E 对光反应能力愈强

答案:B 层次:理解考点:近点

解析:近点是指眼做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代表了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眼的近点越近,提示晶状体弹性越好,调节能力越大。

10.(2005)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

B 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C 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

D 双眼球会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

E 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加强

答案:D 层次:记忆考点:眼的调节

解析:当眼注视6米以内的物体(选项A错误)时,眼需要进行调节才能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产生一个清晰的像,包括晶状体变凸以增加折光能力(选项B 错误)、瞳孔缩小以减小球面像差和色像差(选项C错误)、视轴会聚以避免复视(选项D正确)。眼的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选项E错误)。

11.(2007)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眼进行调节的折光异常是:

A 近视

B 远视

C 散光

D 老视

答案:B 层次:理解考点:远视

解析:远视是指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若,导致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方,无法形成清晰的像。因此,远视眼视远物和近物时均需进行调节。

12.(2010)正常情况下,用手电筒灯光照射左眼时出现的反射性反应是:

A 左侧瞳孔缩小,右侧瞳孔不变

B 右侧瞳孔缩小,左侧瞳孔不变

C 左侧瞳孔明显缩小,右侧瞳孔略有增大

D 左、右侧瞳孔同等程度缩小

答案:D 层次:理解考点:瞳孔对光反射

解析: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为双侧性。因此,用手电筒灯光照射左眼时,可使双侧瞳孔同等程度缩小。

13.(2012)老视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玻璃体透明度改变

B 晶状体弹性减弱

C 角膜透明度改变

D 房水循环障碍

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老视

解析:老视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减小,眼的调节能力降低,近点远移。

14.(1992,1996,2013)当睫状肌收缩时/当悬韧带放松时,可引起的生理效应

是:

A 睫状小带紧张性增加

B 角膜曲度增加

C 瞳孔增大

D 晶状体曲度增加答案:D 层次:理解考点:晶状体变凸

解析:当眼睛视近物时,副交感神经兴奋,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

15.(2014)因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产生复视的原因是

A. 物像发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B. 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

C. 入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

D. 物像落于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

答案:D 层次:应用考点:视轴会聚的意义

解析: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机制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视轴会聚。其中视轴会聚的生理意义是使物像始终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应点上,以避免复视。因此,当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导致视轴不能正常会聚时,物像落于双眼视网膜的非相应点上,产生复视。

X型题

16.(1989)眼的调节能力大小的指标是:

A 远点

B 近点

C 焦距

D 焦度

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近点

解析:近点是指眼做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代表了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

17.(1998)眼的视近物调节机制包括:

A 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译放ACh

B 晶状体前后面变得更凸

C 内直肌收缩

D 瞳孔括约肌松弛

答案:ABC 层次:记忆考点:眼的调节

解析:眼视近物时,动眼神经兴奋,其中副交感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ACh),一方面使睫状肌收缩(选项A正确),晶状体变凸(选项B正确);另一方面瞳孔括约肌收缩(选项D错误),瞳孔缩小。此外,动眼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兴奋,支配内直肌收缩(选项C正确),使视轴会聚。

知识点3:眼的感光换能功能

视杆系统视锥系统

分布视网膜周边视网膜中央

数量多少

会聚联系多少,单线联系

光敏度高低

视敏度低高

色觉无有

功能晚光觉(暗视觉)昼光觉(明视觉)

感光机制视紫红质三色学说

A型题

18.(1995)光线刺激视杆细胞可引起:

A Na+内流增加和超极化

B Na+内流增加和去极化

C Na+内流减少和超极化

D Na+内流减少和去极化

E K+外流停止和去极化

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

解析:大多数感受器产生的均为去极化的感受器电位,但是视杆细胞受光线刺激后产生的为超极化的感受器电位,其机制是由于暗电流(Na+内流)减弱。

19.(2003)下列关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而视锥细胞分布于中心部

B 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较视锥细胞低

C 视杆细胞不能分辨颜色,而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

D 视杆细胞对被视物结构的分辨能力较视锥细胞低

E 视杆细胞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较视锥细胞高

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感光细胞的特点

解析: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其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会聚连接较多,因此光敏度较高,但是视敏度(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较低,并且无法形成分辨颜色;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部,其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

会聚连接较少,因此光敏度较低,但是视敏度较高,并且能够分辨颜色。

20.(2004)下列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B 能产生感受器电位

C 视敏度高

D 光敏度高

E 司暗视觉

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视杆细胞特点

解析:视杆细胞与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的会聚连接较多,因此光敏度较高,但是视敏度较低,负责暗视觉。经光线照射后,可产生感受器电位,最终在视神经上产生动作电位。

21.(2008)与视锥细胞相比,视杆细胞的特点是:

A 数量少

B 对光敏感度高

C 能产生色觉

D 分辨能力强

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视杆细胞的特点

解析:视杆细胞数量较多,其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会聚连接较多,因此光敏度较高,但是视敏度(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较低,并且无法形成分辨颜色。

22.(2009,2011)视网膜中央凹视敏度明显提高/视网膜中央凹对光的感受高的

主要原因是:

A 感光细胞密度大

B 感光细胞兴奋性高

C 感光细胞中感光色素含量高

D 传入通路的汇聚程度小

答案:D 层次:理解考点:视锥细胞的特点

解析: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部,其与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的会聚连接较少,光敏度较低,但是视敏度较高,因此视网膜中央凹视敏度较高。

B型题

A 视盘

B 视盘的周边部

C 中央凹

D 中央凹周边部

E 视网膜周边部

23.(1997)视网膜上既无视锥也无视杆细胞的部位是:

答案:A 层次:记忆考点:感光细胞分布

解析:视盘处既无视锥细胞也无视杆细胞。

24.(1997)视网膜上仅有视锥细胞的部位是:

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感光细胞分布

解析:中央凹处多为视锥细胞。

知识点4: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一、视敏度: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

二、明适应和暗适应

三、视野:用单眼固定的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知识点5:听觉

一、听阈:对每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

A型题

25.(2006)正常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最敏感范围是:

A 20 ~ 20000 Hz

B 100 ~ 6000 Hz

C 1000 ~ 3000 Hz

D 1000 ~1 0000 Hz

E 5000 ~ 20000 Hz

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听阈

解析: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20000 Hz,其中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1000~3000 Hz

二、中耳的功能:将声波刺激能量传给内耳

准确:鼓膜(较好的频率响应;较小的失真度)

高效:听骨链(惰性最小;效率最高)

增压作用:减小振幅,增大压强

鼓膜面积> 卵圆窗面积

听骨链长臂> 短臂

A型题

26.(2011,2013)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传播的变化:

A 压强增大,振幅不变

B 压强增大,振幅减小

C 压强增大,振幅增大

D 压强减小,振幅减小

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中耳功能

解析:中耳在将声波刺激能量传给内耳的过程中具有增压减幅的作用。

X型题

27.(2000)鼓膜:

A 使传人耳内的声波频率明显改变

B 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

C 咽鼓管阻塞时,可使其内陷

D 是一个平面膜

答案:BC 层次:理解考点:鼓膜

解析:鼓膜呈椭圆形,其形状如同一个浅漏斗,顶点朝向内耳(选项D错误),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鼓膜位置受外界大气压和鼓室内压的影响,咽鼓管阻塞时,鼓室内空气被吸收,鼓室内压降低,可造成鼓膜内陷。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气传导(主要):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淋巴液

骨传导:耳蜗骨壁→内耳淋巴液振动

A型题

28.(2005)声波传入内耳最主要的途径是:

A 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B 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

C 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圆窗膜耳蜗

D 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蜗

E 外耳道鼓膜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声波传入内耳途径

解析:声波传入内耳包括气传导和骨传导两条途径,其中气传导为主要途径,即声波经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鼓膜-听骨链振动,再经卵圆窗传入内耳外淋巴。

四、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行波理论

基底膜底部:高频声音共振

基底膜顶部:低频声音共振

临床联系:一公司职员长时间加班后,只能听到女同事的说话声音,不能听到老板和男同事的说话声音。

A型题

29.(1993)按照行波理论,低频振动(低音调):

A 只引起耳蜗顶部基底膜发生振动

B 只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发生振动

C 整个基底膜均有振动,振幅大小相同,终止于顶部

D 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振幅逐渐增大,近顶端达到最大振幅

E 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开始较大而后逐渐调小,近顶端处逐渐消失答案:D 层次:理解考点:行波理论

解析:声波频率越低(低频振动),行波传播距离越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蜗顶。

30.(2004)听觉感受器官位于:

A 耳蜗

B 鼓膜

C 半规管

D 椭圆囊

E 球囊

答案:A 层次:记忆考点:耳蜗

解析:耳蜗的主要作用是把传递到耳蜗的机械振动转变为听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

31.(2009)听觉器官的感应装换装置——螺旋体所在的部位是:

A 盖膜

B 卵圆窗膜

C 基底膜

D 前庭膜

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螺旋体

解析:声音感受器螺旋器(柯蒂器)位于基底膜。

32.(2012)关于耳蜗声波频率分析的行波学说,错误的叙述是:

A 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均从基底膜底部开始

B 声波频率愈低,行波的传播距离愈远

C 行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

D 高频声波的最大行波振幅出现在蜗顶部附近

答案:D 层次:理解考点:行波理论

解析: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都是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选项A正确),但声波频率不同,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也不同(选项C正确)。声波频率越高,行波传播越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卵圆窗(选项D错误);声波频率越低,行波传播的距离越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蜗顶(选项B正确)。

X型题

33.(2010)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

A 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一致

B 不发生适应

C有一定的阈值 D 有一定的不应期

答案:AB 层次:理解考点:耳蜗微音器电位

解析:耳蜗微音器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一致,不发生适应,没有阈值和不应期。

34.(2014)下列结构中,受损后可产生感音性耳聋的有:

A 血管纹

B 听骨链

C 咽鼓管

D 螺旋器

答案:AD 层次:应用考点:耳的感音功能;耳的传音功能

解析:外耳和中耳(包括听骨链、咽鼓管)主要负责传音功能,其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传音性耳聋;内耳(包括血管纹、螺旋器)主要负责感音功能,其病变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感音性耳聋。

知识点6:平衡感觉

一、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

半规管壶腹脊:角加速度

身体绕纵轴旋转:水平半规管

头部绕冠状轴旋转:上半规管;后半规管

椭圆囊、球囊囊斑:直线加速度

二、前庭反应

前庭姿势调节反射:椭圆囊、球囊

自主神经反应:半规管(晕船:上半规管、后半规管)

眼震颤:半规管(水平半规管:水平震颤)

慢动相:对侧

快动相:同侧

A型题

35.(1995)冷水进入一侧耳内,可引起下列哪一变化,从而导致出头晕和恶心等植物性功能改变:

A 冷却了耳石器官

B 壶腹嵴的运动减弱

C 前庭传入神经放电增加

D 前庭传入神经放电减少

E 内淋巴液流动

答案:E 层次:应用考点:前庭器官

解析:冷水进入耳内后,可使内耳的内淋巴冷却,而导致内淋巴液流动。内淋巴液流动可刺激前庭感受器,引起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例如头晕、恶心等。

X型题

36.(1991)椭圆囊:

A 是一个重力感受器

B 与半规管和耳蜗的内淋巴液相通

C 囊斑处的毛细胞的纤毛埋植在含有碳酸钙的耳石膜内

D 能引起肌紧张的反射性改变

答案:ABCD 层次:记忆考点:椭圆囊

解析:球囊和椭圆囊与半规管和耳蜗的内淋巴液相通(选项B正确),囊斑处毛细胞的纤毛埋植在含有碳酸钙的耳石膜内(选项C正确),感受直线加速运动(包括重力加速度)(选项A正确),可反射性的引起躯干和四肢不同肌肉的紧张度发生改变,保持身体平衡(选项D正确)。

37.(2008)发生晕船反应时,受到过度刺激的感受器有:

A 上半规管

B 外半规管

C 后半规管

D 椭圆囊和球囊

答案:AC 层次:应用考点: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解析:晕船反应就是因为船身上下颠簸及左右摇摆刺激上、后半规管的感受器导致的。

5感觉器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 1. 下列有关人眼的正常调节中,正确的是(D)√ A 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 B 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C 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 D 双眼球汇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 E 调节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得到加强 【正确答案】 D 2. 下列有关瞳孔对光反射反射弧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感受器是角膜 B 中枢位于枕叶皮层 C 效应器是视网膜 D 传入神经是动眼神经中的感觉纤维 E 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 【正确答案】 E 3. 散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是(B)√ A 眼球前后过短 B 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C 眼内压增高 D 晶状体弹性减退 E 折光能力减弱 【正确答案】 B 4. 晚光觉系统(B)√ A 对光明敏感度高,视物有视觉,分辨能力弱 B 对光明敏感度高,视物无色觉,分辨能力弱 C 对光明敏感度低,视物有色觉,分辨能力强 D 对光明敏感度高,视物无色觉,分辨能力强 E 对光明敏感度低,视物无色觉,分辨能力弱 【正确答案】 B 5. 远视眼(A)√ A 近点大于正常眼,看远物时需眼调节 B 近点小于正常眼,看远物时需眼调节 C 近点大于正常眼,看远物时不需眼调节 D 近点小于正常眼,看远物时不需眼调节 E 近点大于正常眼,看远物时不需眼调节 【正确答案】 A 6. 下列有关视杆细胞外端膜电位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B)√ A 未经光照射时为-70--90mV B 光照射后出现一种超极化型慢电位 C 光照后出现一种超极化快电位 D 光照后出现一种去极化型慢电位 E 光照后出现一种去极化快电位 【正确答案】 B

高等数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高等数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一、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了解)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了解)极限的性质,掌握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会)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1

1、掌握(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二、内容提要 1、函数(1)函数的概念: y=f(x),重点:要求会建立函数关系、(2)复合函数: y=f(u), u=,重点:确定复合关系并会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3)分段函数: 注意,为分段函数、(4)初等函数:通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复合运算且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的函数。(5)函数的特性:单调性、有界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注: 1、可导奇(偶)函数的导函数为偶(奇)函数。特别:若为偶函数且存在,则 2、若为偶函数,则为奇函数;若为奇函数,则为偶函数; 3、可导周期函数的导函数为周期函数。特别:设以为周期且存在,则。 4、若f(x+T)=f(x), 且,则仍为以T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5、设是以为周期的连续函数,则, 6、若为奇函数,则;若为偶函数,则 7、设在内连续且存在,则在内有界。 2、极限 (1) 数列的极限: (2) 函数在一点的极限的定义: (3)

考研数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数学考点与题型归类分析总结 1高数部分 1.1高数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求极限题最常用的解题方向: 1.利用等价无穷小; 2.利用洛必达法则 型和 ∞ ∞ 型直接用洛必达法则 ∞ 0、0∞、∞1型先转化为 型或 ∞ ∞ 型,再使用洛比达法则; 3.利用重要极限,包括1 sin lim = → x x x 、e x x x = + → 1 ) 1( lim、e x x x = + ∞ → ) 1(1 lim; 4.夹逼定理。 1.2高数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章《定积分》 第三章《不定积分》提醒:不定积分?+ =C x F dx x f) ( ) (中的积分常数C容易被忽略,而考试时如果在答案中少写这个C会失一分。所以可以这样加深印象:定积分?dx x f) (的结果可以写为F(x)+1,1指的就是那一分,把它折弯后就是?+ =C x F dx x f) ( ) (中的那个C,漏掉了C也就漏掉了这1分。 第四章《定积分及广义积分》解题的关键除了运用各种积分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差异——出题人在定积分题目中首先可能在积分上下限上做文章: 对于?-a a dx x f) (型定积分,若f(x)是奇函数则有?-a a dx x f) (=0; 若f(x)为偶函数则有?-a a dx x f) (=2?a dx x f ) (; 对于?20)( π dx x f型积分,f(x)一般含三角函数,此时用x t- = 2 π 的代换是常用方法。 所以解这一部分题的思路应该是先看是否能从积分上下限中入手,对于对称区间上的积分要同时考虑到利用变量替换x=-u和利用性质0 = ?-a a奇函数、? ?= - a a a0 2偶函数 偶函数。在处理完积分上下限的问题后就使用第三章不定积分的套路化方法求解。这种思路对于证明定积分等式的题目也同样有效。 1.3高数第五章《中值定理的证明技巧》 用以下逻辑公式来作模型:假如有逻辑推导公式A?E、(A B)?C、(C D E)?F,由这样一组逻辑关系可以构造出若干难易程度不等的证明题,其中一个可以是这样的:条件给出A、B、D,求证F。 为了证明F成立可以从条件、结论两个方向入手,我们把从条件入手证明称之为正方向,把从结论入手证明称之为反方向。 正方向入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类:1.已知的逻辑推导公式太多,难以从中找出有用的一个。如对于证明F成立必备逻辑公式中的A?E就可能有A?H、A?(I K)、(A B) ?M等等公式同时存在,

《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模板】

《动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动物生理学是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报考动物学类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XX大学动物学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生理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神经肌肉组织生理的一般原理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神经肌肉细胞的电位变化、细胞电信号传递的功能基础、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过程、肌肉收缩的生理基础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机能的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 第四章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与味觉器官 第五章血液与血液循环 血液的生理机能与组成特性、体液免疫系统、心脏的生理活动、血管的生理活动、血液循环的调节 第六章呼吸生理

呼吸道的结构与呼吸运动、气体的交换与运输、呼吸调节、肺的非呼吸功能第七章消化系统 消化道的运动与消化腺的分泌、消化吸收的调节、消化道各部位的功能与调节、摄食的调节 第八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能量代谢及影响因素、体温调节 第九章排泄系统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的生成过程、肾泌尿功能的调节、渗透调节的其他器官、排尿活动的调节 第十章内分泌调节 激素的分类与作用机制、下丘脑的内分泌调节机能、脑垂体的生理机能、甲状腺的功能、肾上腺的功能、其他内分泌腺与激素 第十一章生殖系统 雄性动物的生殖机能、雌性动物的生殖机能、受精、妊娠与生殖控制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各章节内容的有机联系;从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角度认识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生命活动规律及机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医学和应用动物学领域的一般生产实践问题。 四、试卷结构 (一) 基本概念:占总分 20%

考研数学知识点总结(不看后悔)

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函数 极限数列的极限特殊——函数的极限一般 极限的本质是通过已知某一个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去研究和探索另外一个量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由极限可以推得的一些性质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应当注意到由极限所得到的性质通常都是只在局部范围内成立 在提出极限概念的时候并未涉及到函数在该点的具体情况所以函数在某点的极限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并无必然联系连续函数在某点的极限等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 连续的本质自变量无限接近因变量无限接近导数的概念 本质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的比值在自变量增量趋近于零时的极限更简单的说法是变化率 微分的概念函数增量的线性主要部分这个说法有两层意思一、微分是一个线性近似二、这个线性近似带来的误差是足够小的实际上任何函数的增量我们都可以线性关系去近似它但是当误差不够小时近似的程度就不够好这时就不能说该函数可微分了不定积分导数的逆运算什么样的函数有不定积分 定积分由具体例子引出本质是先分割、再综合其中分割的作用是把不规则的整体划作规则的许多个小的部分然后再综合最后求极限当极限存在时近似成为精确 什么样的函数有定积分 求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若干典型方法换元、分部分部积分中考虑放到积分号后面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函数有不同的优先级别按反对幂三指的顺序来记忆 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高等数学里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微元法 微分和导数的应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凹凸性 微分中值定理可从几何意义去加深理解 泰勒定理本质是用多项式来逼近连续函数。要学好这部分内容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这些多项式的系数如何求二、即使求出了这些多项式的系数如何去评估这个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的精确程度即还需要求出误差余项当余项随着项数的增多趋向于零时这种近似的精确度就是足够好的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考研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将上册的一元函数微积分的概念拓展到多元函数 最典型的是二元函数 极限二元函数与一元函数要注意的区别二元函数中两点无限接近的方式有无限多种一元函数只能沿直线接近所以二元函数存在的要求更高即自变量无论以任何方式接近于一定点函数值都要有确定的变化趋势 连续二元函数和一元函数一样同样是考虑在某点的极限和在某点的函数值是否相等导数上册中已经说过导数反映的是函数在某点处的变化率变化情况在二元函数中一点处函数的变化情况与从该点出发所选择的方向有关有可能沿不同方向会有不同的变化率这样引出方向导数的概念 沿坐标轴方向的导数若存?诔浦际?通过研究发现方向导数与偏导数存在一定关系可用偏导数和所选定的方向来表示即二元函数的两个偏导数已经足够表示清楚该函数在一点沿任意方向的变化情况高阶偏导数若连续则求导次序可交换 微分微分是函数增量的线性主要部分这一本质对一元函数或多元函数来说都一样。只不过若是二元函数所选取的线性近似部分应该是两个方向自变量增量的线性组合然后再考虑误差是否是自变量增量的高阶无穷小若是则微分存在 仅仅有偏导数存在不能推出用线性关系近似表示函数增量后带来的误差足够小即偏导数存在不一定有微分存在若偏导数存在且连续则微分一定存在 极限、连续、偏导数和可微的关系在多元函数情形里比一元函数更为复杂 极值若函数在一点取极值且在该点导数偏导数存在则此导数偏导数必为零

生理学—感觉器官知识点

感觉器官 1感受器是专门感受刺激的特殊结构。感觉器官除包含感受器外.还有一些非神经组织的附属结构,这些附属结构有利于感受器实现其感受功能,如眼、耳、鼻、舌等感受器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2.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所组成,能够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眼视近物时的调节反应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三个方面 眼的折光异常有近视、远视和散光等。 近视近视眼多数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由于角膜和晶状体曲率过大,折光力过强矫正近视眼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眼的前面加一个合适的凹透镜。 远视远视眼主要是由于眼的前后径过短,多为遗传所致·矫正远视的办法是佩截合适的凸透镜 散光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折光面在某一方位上的曲率增大,而另一方位的曲率减小,这样透过角膜射入眼内的光线扰不能同时在一个平面上聚焦,造成物像变形或视物不清,这些情况都属于散光.矫正散光眼要佩截合适的柱面镜,使角膜的曲率异常得以纠正。 3.视网膜能感受光线刹激的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大部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位。 黄斑的中央凹处最为密集,而且这里的视锥细胞较为纤细,形成最强视力。 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周边部位,越近中央数量越少,在中央凹处,则几乎全无, 视神经乳头处没有感光细胞分布,聚焦于此处的光线不能被感受,形成生理性盲点。 当维生素A缺乏时,将影响人在暗光下的视敏度,引起夜盲症。 关于色觉的产生原理,现在广泛采用“三原色学说”。该学说认为视网膜上分布有三种视锥细胞, 能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称之为感红视锥细胞、感绿视锥细胞和感蓝说锥细胞 不同波长的光线刹激视网膜时,这三种视锥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兴奋,因而产生不同的色觉。 4.视力亦称视敏度,是指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也就是分辨距离最小的两点的能力。视力的强弱可用能分辫两点的最小视角为指针 5.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光所测得的视野大小不一样,白色视好最大,其次为青蓝色,再次为红色.绿色视野最小。 6.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有气导和骨导。 气导:声波经外耳、鼓膜、听骨链和前庭窗传入耳蜗,称为气导。这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骨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经耳蜗骨质部传入耳蜗琳巴液,称骨导骨导极不敏感,一般是振动的物体直接和颅骨接触.才能引起听觉。

生理学笔记讲义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讲义】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精品课程——生理学 【讲义】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感受器: 感觉器官: 分类:分布的部位 刺激的性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眼的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前表面 该系统最主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 正常人眼处于静息状态而不进行调节时,眼的折光系统的后主焦距的位置,恰好是视网膜所在的位置。

对于人眼和一般光学系统,来自6米以外物体的各发光点的光线,都是平行光,可以成像在视网膜上。 (二)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简化眼(reduced eye) 是一个假想的模型。其光学参数和其他特征与正常眼等值。简化眼和正常安静时的眼一样,正好能使平行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 AB(物体的大小)/Bn(物体至节点的距离)= ab(物像的大小)/nb(节点至视网膜距离) nb固定不变,根据AB和Bn,可以算出物体成像的大小。 利用简化眼,可以算出正常人眼能看清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限度:视网膜上的像小于5 μm,一般不能产生清晰的视觉。 正常人眼的视力或视敏度有限度,该限度用人眼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表示。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 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一个视锥细胞的直径。 视敏度: 5米远处, .5mm缺口的方向, 视网膜像距为5μm, 眼视力正常定为1.0 (三)眼的调节 当眼看远物时(6米以外),正常眼不需任何调节物体就可成像在视网膜上。 看近物时,入眼内光线不是平行的,需进行调节: 1.晶状体前凸 2.瞳孔缩小 3.两眼轴向鼻中线会聚 (四)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1.近视近点前移 轴性近视 屈光近视 2.远视视近物或远物都需调节;近点远移。 3.散光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4.老视近点远移;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标 在了解人体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掌握人体及哺乳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则。理解机体的工作原理,即生命活动的过程,特别是机体适应于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控过程,涉及从分子到整体的多水平研究的整合。充分认识到生命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以及生命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性。并通过对人体功能的了解,科学和自觉地维护自身健康。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主要内容: 1.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2. 内环境及稳态。 3. 生命活动的调节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反馈系统:负反馈,正反馈。 教学要求: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以及体内控制系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稳态和负反馈的概念。 重点、难点:内环境及稳态的概念,负反馈和正反馈系统。 第二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3学时 主要内容: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离子通道和载体。 3.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钠钾泵等离子泵),继发主动转运。 4.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物质跨膜转运各种方式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和重要作用。 第三章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细胞膜的电生理学 3学时 主要内容: 1.静息电位:K+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Na+平衡电位,不应期,不衰减传导。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机制。 重点和难点: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机制。 第四章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 6学时 主要内容: 1.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终板电位,量子释放(微终板电位)。

2.神经元突触:突触的分类和结构,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活动的调节(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中枢递质。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区分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理解突触抑制的作用方式。了解中枢递质种类。 重点: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 难点:突触抑制。 第五章骨骼肌生理——肌肉细胞生理学 3学时 主要内容: 1.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肌丝滑行学说,横桥周期。 3.骨胳肌收缩的机械特性:单收缩和强直收缩,肌肉长度-张力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和骨骼肌收缩的机械特性,理解和掌握骨骼肌收缩原理。重点: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难点:横桥周期,肌肉长度-张力关系。 第六章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6学时 主要内容: 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器官反射,脊休克。 2.脑干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去大脑僵直。 3.脑的高级功能:脑电图,学习和记忆。 教学要求:了解脑的高级功能。掌握脊髓及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重点:牵张反射。 难点:去大脑僵直。 第七章感觉器官 4学时 主要内容: 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和感受器电位,适应。 2. 视觉器官:眼的折光成像系统和调节,视网膜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暗适应和明适应。 3. 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对声音的感受和分析:基底膜的频率分析,毛细胞的换能,微音器电位。 教学要求: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觉和听觉感受器的功能和换能机制。 重点: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杆和视锥系统的特点,暗适应,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析。难点:视色素的感光机制,听毛细胞的感音机制。 第八章血液 2学时

动物生理学作业(1)

第一章绪论 1、 兴奋性 刺激 反馈 基础代谢 脊动物 2、 无论何种动物,生理功能及机制需从(整体与环境)、(器官与系统)、及(细胞与分子)三个水平进行研究。 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为什么说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生命特征? 生理学机能调节方式有几种?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 内环境 稳态 第二信使 G-蛋白 Ach 钠泵

阈电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局部电位 局部反应 主动运输 2、 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细胞受到刺激后,局部产生的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从而引起动作电位。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大体有(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偶联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三类。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持续时间)、及(强度对时间变化率)。 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产机制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 骨骼肌细胞收缩时,终未池中的Ca++释放到肌浆中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其构型发生变化,后者又使(原肌球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产生肌细胞收缩。 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神经)、(肌肉)和(腺体)统称为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 Na+泵是一种(Na+-K+依赖式ATP)酶,它能分解(ATP )释放能量,将(3个钠离子)移出膜外,(2个钾离子)移入膜内。 (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但两者结合的起因是Ca2+先与(肌钙蛋白)结合,继而引起(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了肌纤蛋白上的结合位点。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静息状态下,膜对(钾离子)有较大的通透性,对(钠离子)通透性较低,所以静息电位

2020年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0年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 和谐世界是继走和平发展道路之后,我国在国际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XX年4月,******参加亚非峰会时第一次提出这个理念。同年7月,******出访莫斯科,“和谐的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XX年9月,******在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时,系统阐述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在他发表的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中,对建立和谐世界提出四点基本主张。此后“和谐世界”这个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 (1)政治上,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建设各国和谐共处、公正、民主的世界。 (2)经济上,提倡进行互利合作,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 (3)文明方面,提倡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倡导开放、包容的精神。 (4)安全方面,提出实行全球新安全观,建立和平、稳定的世界。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依据 1.建立和谐世界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 进入新世界“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国际局势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加快。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机遇,也建立和谐世界提供了条件。我国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要争取和抓住世界和平与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2.推动建立和谐世界,是为了适应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遇到了新问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新挑战新威胁在增加。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重视和谐,强调和谐,促进和谐。 3.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在外交领域的延伸 我国在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在经济领域国内生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认到垄断资本主义 1.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世界70年代以前: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3.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形成: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垄断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垄断条件竞争的特点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5.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且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一战前开始形成,二战结束后至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积极作用:首先在一定程度中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再次,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 要注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4.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三种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各种国际垄断组织,同盟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5.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总结

各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4个水平上的研究: (1)细胞和分子水平 (2)组织和器官水平 (3)系统水平 (4)整体水平 2.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 (1)神经调节 ①机制:由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其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即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②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 ①机制: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的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运输调节全身各处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其调节方式是激素. ②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 ①机制: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局部的细胞、组织、器官本身自动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②特点:作用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部,有利于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 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 1.细胞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简单扩散):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①主动运输: A.原发性主动转运: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 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②被动运输 A.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 B.经通道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3)胞吞和胞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细胞间通讯和信号传导的类型: (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①cAMP-PKA途径 ②磷脂酰肌醇代谢途径 (2)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知识点 总结 本文为各位考生汇总了以时间线为主的周年纪念事件,希望帮大家更好的复习这一部分。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中国华北地区。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一二·九运动 在民族危机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正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经验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表现在: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 ③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⑤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案 华东师大

主讲教师简历 姓名袁崇刚性别男出生年月1953.5 学位博士 职称(职务)教授 专业:生理学,神经生物学 研究方向:细胞分子神经生物学 工作简历: 1987年起从事生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教学工作 1994年起担任本科生《动物及人体生理学》专业必修课的主讲教师。曾担任本科生、函授生的《人体组织解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工作。获得学生的好评。2002年,主持的《生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体系的构建》获上海市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工作: 科研主要运用生物化学方法、同位素示踪方法、离体细胞培养法以及电生理方法等,研究动物发育和衰老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内递质、受体、蛋白质代谢的变化。神经干细胞的体外诱导与移植研究等。曾参与和负责的研究项目有: 1、不同年龄大鼠脑内5-HT结合位点亲和力的变化,脑蛋白合成率的变化; 2、应激对大鼠中枢单胺类递质、脑内核糖体多聚态的影响和年龄差异; 3、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研究;腺苷受体拮抗剂对帕金森病动物的影响; 4、褪黑素对骨髓、胸腺细胞的影响; 5、神经生长因子模拟功能肽的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概述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以阐述人体及高等动物的基本生理为主,并按照人体的系统分类划分章节。 生理学主要研究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的生命活动现象或生理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内在机制的一门科学。根据某种生命活动现象探讨其内在的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的过程,或通过研究获得的分子或细胞水平结果阐述普遍存在的生命活动现象是生理学课程的重要特征。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任何生理机制的阐明都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因此,生理学具有严格的客观性和良好的逻辑性。 根据人体的系统分类,课程从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入手,首先阐明可兴奋细胞的一般生理活动过程及特性,为掌握和了解后面章节各系统的功能和功能调节打下基础。然后以人体的九大系统(除了运动系统外)为主线,按照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排泄、生殖的次序进行阐述。 学习建议: 1、生命活动过程和机理的统一。学习生理学,首先要了解有哪些生命活动过程 或现象,如血液流动、心脏跳动、呼气与吸气过程、消化与吸收过程、尿的形成与排泄过程等,同时,也要了解产生这些过程的内在机制。 2、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机制的阐明都依赖于科学研究的结果,了解各 种机制阐明的过程、实验背景及依据很重要,可以多阅读一些参考书。不仅有助于了解生理学的发展进程,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 3、对初学者而言,较难抓住生理学的重点内容。每章的思考题将围绕各章的重 点内容及重要概念提出,希望同学认真思考与复习。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 2、感觉器官 3、适宜刺激 4、感受器电位 5、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6、近视 7、远视 8、暗适应 9、气传导 10、微音器电位 11、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12、视力 二、填空题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 2、对一种感受器来说,最为敏感的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__________ 。 3、眼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项功能。 4、眼的折光组织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折光能力最强的是角膜,能使眼的折光度发生改变的是晶状体。 5、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反应有晶状体凸度增加、瞳孔缩小、两眼球会聚。 6、眼注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________ ,晶状体的折光力_______。 7、眼的屈光能力异常有近视、远视、散光。 8、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9、人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前者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

部,后者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 10、视杆细胞所含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在暗处又能重新分布。被消耗了的视黄醛则由维生素 A 补充。 11、视网膜中具有分辨颜色能力的感光换能系统是视锥系统。 12、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辨能力的色觉障碍称为色盲。 13、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不同,其中白色的视野最大,绿色的视野最小。 14、声波由外耳向内耳传入包括气传导与骨传导两条途径,其中以气传导为主,因为它有增压效应。 15、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传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称为 ________ 。 16、鼓膜和听骨链构成了声音由外耳传向耳蜗的最有效的传导途径。声波经此途径传入 内耳时,其振动幅度减小,振动强度增大,这种效应称为增压效应。 17、咽鼓管具有平衡咽鼓管内压压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对维持正常听力具有重要意义。 18、根据行波学说原理,基底膜底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基底膜顶部主要感受低频声波。 19、耳蜗管基底膜上的 _______________ 是声音感受装置。 20、基底膜的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以____________ 的方式向耳蜗顶部传播。 21、根据行波学说,声波频率愈低,基底膜上出现最大振幅的部位愈靠近________________。 22、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还可记录到一种具有交流性质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振动完全一致,称为____________ 电位。 三、选择题 1、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称为B A 、受体B、感受器C、分析器 D 、感觉器官E、特殊器官 2、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 D ) A 、痛觉感受器B、冷敏神经元C、本体感受器D、前庭器官E、触觉感受器 3、下列哪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会产生主观上的特定的感觉(E) A 、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 C 、嗅觉器官 D 、味觉器官 E、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高等数学考研知识点总结1

第一讲 函数、极限与连续 一、考试要求 1.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 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 理解(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了解)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 限存 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 掌握(了解)极限的性质,掌握四则运算法则。 7. 掌握(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会)利用两个重要极 限求极限的方法。 8. 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 小量求极限。 9.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 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11. 掌握(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二、内容提要 1、函数 (1)函数的概念: y=f(x),重点:要求会建立函数关系. (2)复合函数: y=f(u), u=??()[()]x y f x ?=,重点:确定复合关系并会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3)分段函数: 注意,)}(),(min{)},(),(max{,)(x g x f x g x f x f 为分段函数. (4)初等函数:通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复合运算且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的函数。 (5)函数的特性:单调性、有界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 注:1、可导奇(偶)函数的导函数为偶(奇)函数。 特别:若)(x f 为偶函数且)0(f '存在,则0)0(='f 2、若)(x f 为偶函数,则?x dt t f 0)(为奇函数; 若)(x f 为奇函数,则?x a dt t f )(为偶函数; 3、可导周期函数的导函数为周期函数。 特别:设)(x f 以T 为周期且)(0x f '存在,则)()(00x f T x f '=+'。 4、若f(x+T)=f(x), 且0)(0 =?T dt t f ,则?x dt t f 0 )(仍为以T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5、设)(x f 是以T 为周期的连续函数,则

考研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22 2 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 2 = '='?-='?='-='='2 2 22 11)(11)(11)(arccos 11)(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 2 2 2 2 2 2 2 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 -++-=-+=++-=++=+=+-=? ???????arcsin ln 21ln 21 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 2 22 22 2 ? ????++ -= -+-+--=-+++++=+-=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 2 ln 2 2)ln(2 21cos sin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0π π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感觉器官的功能(6)-生理学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感觉器官的功能。 1.何谓双眼视觉,双眼视觉和单眼视觉有何不同? 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双眼都在头部的前方,两眼的鼻侧视野相互重叠,因此凡落在此范围内的任何物体都能同时被两眼所见,两跟同时视某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称为双眼视觉。有些动物的两眼分布在头的两侧,两眼视野完全不重叠,左眼和右眼各自感受不同侧面的光刺激,称单眼视觉。用单眼视物时,有时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立体感觉,这主要是通过调节和单眼运动而获得的。用双眼视物时,两眼视网膜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同一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物体时对它的左侧面要多看到一些,右服对它的右侧面要多看到一些,这样,来自两眼的图像信息经过视觉中枢处理后,便可产生一个有立体感的物体的形象。故双眼视觉可以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可产生立体视觉。 2.简述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发生原因。两者看物时在调节上有何区别?如何矫正? 近视眼与远视眼都属于非正视眼,近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使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近视眼看近物时,由于近物发出的是辐散光线,故不需调节或只作较小的调节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使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不经调节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视近物时,近物发出的辐散光线也聚焦在视网膜后方,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所以两者的区别在于近视眼视远物时需要调节而视近物时不需调节,而远视眼无论视近物或远物都需调节。因此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使平行光线经辐散后进入眼内,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与近视眼相反,远视眼则需戴凸透镜矫正。

考研线性代数知识点全面总结

《线性代数》复习提纲 第一章、行列式 1.行列式的定义:用n 2个元素a j 组成的记号称为n 阶行列式。 (1)它表示所有可能的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 n 个元素乘积的代数和; (2)展开式共有n!项,其中符号正负各半; 2 .行列式的计算 一阶I a |= 行列式,二、三阶行列式有对角线法则; N 阶(n 工3)行列式的计算:降阶法 定理:n 阶行列式的值等于它的任意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的和。 方法:选取比较简单的一行(列),保保留一个非零元素,其余元素化为 0,利用定理展开降阶。 特殊情况:上、下三角形行列式、对角形行列式的值等于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 0行列式值为0的几种情况: m 行列式某行(列)的元素对应成比例; IV 奇数阶的反对称行列式。 3■概念:全排列、排列的逆序数、奇排列、偶排列、余子式 M j 、代数余子式Aj =(-d+’M ij 定理:一个排列中任意两个元素对换,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奇排列变为标准排列的对换次数为基数,偶排列为偶数。 n 阶行列式也可定义:D =Z (-1)&4@22…a q n n , t 为q i q 2…q n 的逆序数 4. 行列式性质: 1行列式与其转置行列式相等。 2、互换行列式两行或两列,行列式变号。若有两行 (列)相等或成比例,则为行列式0。 3、行列式某行(列)乘数k,等于k 乘此行列式。行列式某行(列)的公因子可提到外面。 4、行列式某行(列)的元素都是两数之和,则此行列式等于两个行列式之和。 5、行列式某行(列)乘一个数加到另一行(列)上,行列式不变。 6、行列式等于他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 7、行列式某一行(列)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为 I 行列式某行(列)元素全为0; n 行列式某行(列)的对应元素相同; (按行、列展开法则)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