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简明笔记

政治学概论简明笔记
政治学概论简明笔记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什么是政治?

一、代表性的政治界说

?1、道德政治说:认为政治是一种追求高尚道德的活动。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在此是不谋而合的。儒家有“政者,正也”之说,强调“为政以德”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得均将政治视为一种善业。

?2、法律政治说: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活动就是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的过程,政治必须符合法律的精神及其程序。这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流思想。

?3、权术政治说:认为政治是一种争权夺利,玩弄权术的活动。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基雅弗利、俾斯麦、韩非、拉斯韦尔。

?4、工具主义政治说: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角度来界定政治,认为政治就是补缺和维护市场秩序,就是界定产权、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个人权利。这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流行的观点

?5、利益分配政治说:认为“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以戴维·伊斯顿为代表,主要强调政治活动的内容及其强制性。

?6、公共管理政治说:孙中山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

?7、马克思主义政治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是参与国家事务;政治是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二、系统地把握政治的科学内涵

?

?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及其关系,它以国家为主体,以法律为准则展开活动。

?具体而言,政治的含义是由以下几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构成的:

?1、政治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因为,有社会生活才会产生公共事务,才会有政治活动之需求。其中的经济生活主导着政治发展的方向。

?2、政治活动的内容是管理公共事务。公共事务有层次区分,相应地,政治活动也有层次区分,如社区事务—团体政治、地方事务---地方政治、国家事务---国家政治、国际事务---国际政治。

?3、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公共权力的产生、分配、运转、监督及相互间关系。其中有五大关系构成了政治生活的框架,即公民间的平等资格问题、人权与主权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公共权力的分配及各权力部门的关系、国际关系。

?4、政治生活的准则是法律,也就是说政治活动应在法律的范围内展开,这是现代政治与传统政治分别所在。

?5、政治的主体十分广泛,但主要是国家。所以一般意义的政治都是指国家政治。当然,这不意味着其他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无足轻重。事实上,公民、政党、社团、公共舆论、财团等在政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中,政党、公共舆论和财团(跨国公司)是未来政治的主宰力量。

第二节政治学体系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政治学的体系

?1、什么是政治学?

?政治学就是研究公共权力运作规律的科学,围绕公共权力活动的一切政治现象,如国家、公共事务管理、政治制度、公共政策等等,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内容体系

?政治学基本理论

?政治主体政治过程政治制度政治发展

?

?政治关系

二、西方政治学的产生、发展

?西方政治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罗马时代,依据其不同的特点,共分为四大阶段:

?1、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政治学奠基

?(1)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

?(2)主要研究内容:城邦生活、政治理念、政体理论

?(3)主要研究结论及特征:A、强调政治、国家是一种正义、道德的实体,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仍深受伦理学的影响;B、以城邦民主制为背景,形成了经典的政体理论;C、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将法律、分权与政治活动联系起来。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1)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2)主要研究内容:教权与王权的关系

?(3)主要研究结论及特征:A、政教合一,教权高于王权;B、信仰高于理性,推崇禁欲主义愚昧政治;C、君权神授;D、政治开始丧失作为德性的内涵。

?3、近代政治学,由于其内容繁杂,又可分为三个小阶段。

?(1)文艺复兴时期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基雅弗利、布丹

?主要研究内容:理性与神性的关系、权力

?主要研究结论及特征:A、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思考政治问题;创立了国家主权理论,数起俗国的权威;C、将政治世俗化,政治完全脱离道德和神学的意义,突出了权术研究。

?(2)大革命时期----西方政治学繁荣时期

?代表人物众多: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杰弗逊、汉密尔顿等等。?主要研究内容:政治方案、政治原则、制度设计

?主要研究结论及特征:

?A、确立了法学政治观;

?B、创立了众多的民主理论和原则,如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与制衡、法治。?C、探索了公共权力的建构、配置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3)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主要代表人物有: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康德、黑格尔等。

?主要研究内容:政治合法性、政治整合与调和

?主要研究结论及特征:A、强调自由与功利,冷落民主原则;B、提出政府少干预;将合法、合理与现存的东西等同起来。

?4、现代西方政治学----科学政治学时期

?现代西方政治学发韧于美国,这是一个将政治问题作为学术问题加以研究的时期,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出现了传统政治哲学、行为主义的科学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以法律制度研究、定量研究和综合研究为特色。

第二章政治权力与合法性

第一节政治权力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所谓政治权力,就是指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或原则,在政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支配能力。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基础

1.政治权力主体(组织、公务管理人员)。(行政权力)

2.客体(管理什么?)

3.组织载体和规章制度。(法律权力,组织管理策略)

4.暴力。(军事权力)

5.能力素质。

6.身份资格。

7.理论(意识形态权力)

综上所述可见,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十分复杂,并且以具体时间和条件为转移,不过,在这其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始终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任何政治权力主体要想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势必要把生产资料的获取和占有列于首要日程。

三、政治权力获得的途径

1.暴力。

2.血缘。联姻。

3.财富。

4.学识。

5.权术。

6.机遇。

7.选举。

8.组织。

9、象征

四、政治权力的特征

1、公共性

2、垄断暴力的合法使用

3、具有广泛性、深入性(时间、空间)、弥散性、强制性、

4.阶级性。

5.排他性。

6.工具性。

7.动态性。

第三节、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一、什么是政治合法性?

?所谓政治合法性也就是政治的正当性,它是指政治的运作不仅要合乎法律规定,更要得到公民的普遍认同。所以,公民对一种政治秩序的接受是政治合法性的本质涵义。政治形态的转换有革命和选举两类方式,不论以何种方式取得政权,都要时刻接受公民认同的考验。任何政治的合法性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

二、政治合法性的类型

?马克斯·韦伯对历史上出现的政治合法性类型进行过系统的分析,他将政治合法性总结为三种类型:传统型、克里斯玛型和法理型。

(复旦大学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二版50-52页)

?

?1、传统型,是指政治主体依据传统的习惯或惯例、文化、出身等获得公众的认同。(“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2、超凡魅力(克里斯玛)型,指政治主体依据个人的魅力,如天赋、气质、风格等因素获得公众的认同。古往今来许多领袖刻意塑造形象,吸引更多追随者。(“我们相信他是对的”)

?3、法理型,指政治主体依据法律的授权获得公众的认同。(“我们相信法律是对的”)

三、政治合法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1、政治合法性的意义表现为三个方面:

?1)任何政治体系都没有强权,都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

?2)政治过程必须代表公共利益,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行使权力;

?3)政治合法性需要有政治有效性来支撑。

?2、政治合法性的形成(转型)一要靠有效,二要靠建构:

?政治有效性指的是政治过程的绩效和公正,其终极表现是民众普遍受惠。“主要是指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变动的。这种变动可能挑战政治合法性,从而产生政治危机。

?合法性的建构指的是政治主体采取的影响公众认同政治的各种行为。如灌输一种意识形态、形成一种有利于政治当局的文化、对政治危机的化解、对有社会影响力的事件的控制等等。

?一般来说,越是现代化的国家,政治合法性对政治有效性的依赖就越高,而传统意义

浓厚的国家的合法性等多的是依赖建构。

第三章国家与社会

第一节、关于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一、国家的定义

?围绕国家现象形成了许多国家学说,代表性的有

?(1)社会共同体说。人是群居性的社会动物。从国家的形式角度来界定国家,认为国家是许多家庭及村落的联合体。

?(2)国家要素说。从国家的构成来界定国家,认为国家=人口+土地+主权(三要素),国家=人口+土地+主权+政府(四要素)。汉字之“家國”。

?(3)国家暴力说。从国家的功能角度来界定国家,认为国家是对暴力和税收的垄断。?(4)社会契约论。从国家的起源角度来界定国家,认为国家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们为摆脱自相残杀和混乱无序的生活,按理性原则,让渡部分权利,订立的社会契约。

?(5)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集团为维护和实现其利益,以暴力为后盾,按区域划分居民,并实行管理的组织。恩格斯的经典定义(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58页注释①),

二、国家的特征与本质

国家的5个特征,美国学者查尔斯·蒂利总结(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57页)。

?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阶级性就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但这一本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家就意味着阶级斗争。国家是在与氏族、社团、政党等各类社会组织的比较中体现出其本质涵义的。

?(1)国家表现为以集团为单位的利益对抗关系。

?(2)国家是按区域来划分国民的,不同于氏族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3)国家有专门的公共权力机构。它拥有对暴力和征税的垄断权。

必须辨析的概念:民族、政府

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在古典含义中,“市民社会”、是指建立了国家的“文明社会”,是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的;到了近代,则是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是指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独立于国家权力控制的自主社会领域。

第四章政体

第一节政体的一般理论

一、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参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83-84页)

国家,是本质和形式的内在统一。

国家本质(国体),就是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和地位;

国家形式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需要有合适的管理体制来组织其机构,履行其功能。国家效能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采取的体制关系密切。国家形式也是国家体制。

国家管理体制就是通常讲的国家形式,它是指掌握政权的集团,为有效地实现其统治和管理功能而制定和实施的关于政权组织、国家结构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总和。它包括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和具体的社会管理体制三方面的内容。

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它是指取得政权的集团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其政府机构、分配国家权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是决定政体的基本要素,政体反映并服务于国体,一般来说,国体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来实现其意志;但影响政体的因素是多元的,随着国家管理、服务职能的突出,不同国体的国家在政体运用上有越来越多的共同性。

国家结构形式

所谓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模式。它主题包括性质区划和权力的层级配置两重内容。

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1)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织的统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拥有单一的宪法和统一的法律体系;高度统一的国家机构及权力运转机制;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两者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单一的国籍制度;先有国家,后有地方。

?(2)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组织起来的拥有统一主权的国家联合体。其主要特征是联邦及其组成单位各有其法律及机构体系;公民拥有联邦及所在成员单位的双重国籍;联邦拥有同意的外交、国防权,成员单位用一定的外交独立性;联邦与成员单位的关系是依据联邦宪法分权治事的关系,它们不属于上下级关系;成员单位的权力是依据宪法的保留权,不是联邦授予。

?(3)邦联制是由若干主权国家为共同的利益组成的国家联盟,邦联不是真正的国家,因为它没有主权资格。

第二节政体的基本类型

(参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100-110页)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政体划分不同的类型。

一、君主制与共和制

?政体划分的传统标准:最高国家权力的执掌人数(集体或个人),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及任期。据此,政体可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

?(一)君主政体又有专制君主政体和立宪君主政体之分。

君主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世袭君主手里的政体形式。

?(1)专制君主政体是指一人不受制约的执掌国家元首职权,国家元首不由选举产生,而由世袭确立,且任期无限制的政体。

?(2)立宪君主政体是指一人执掌国家元首职权,但国家元首行使职权受到国家法律的有限制的政体。它分为二元君主立宪政体和议会君主立宪政体。两者的区别在于,在二元君主立宪政体中,君主仍为国家的核心,执掌实际的行政权。(参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100-101页);而在议会君主立宪政体中,议会取代君主成为国家政治的核心,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组阁执政(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

论》第2版101页)。

?(二)共和政体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规定相应任职期限的政体形式元首或议会执掌的政体。它又可分为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和委员会共和制三种形式。(参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101页)

?(1)总统共和制:国家权力由总统和议会分享,他们均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政府和议会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2)议会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国家元首虽由选举产生,但没有实权,只具代表意义,议会与政府是一体的关系。

?(3)委员会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行政权和元首权,但议会不能倒阁,委员会也不能解散议会。

?(4)社会主义的共和制: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

二、民主政体、威权政体、极权政体

?(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103-110页)。

?政体划分的现代标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权运转方式和革命参与政治的程度三个方面。据此,政体可划分为民主政体、威权政体和极权政体。

?(1)民主政体的基本特征是宪法至上;建立议会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机构;政府权力受到大众的广泛制约;公民自治,公民与政府成为完全平等的法律主体。

?(2)威权政体的特征是宪法体系未受到真正的尊重;少数精英控制政权,政府在国家社会中起主导作用;政府介入经济生活的程度较重;公民监督政府的渠道少而无力。?(3)极权政体的特征

?国家权力体系以元首为中心;意识形态取代法律作为统治的准则;国家暴力机器运用用频繁。

A推行一个无所不包、渗透于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官方意识形态;

B实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

C实行有组织的恐怖;

D政府垄断大众传媒;

E实行统治型经济

第三节政体的民主化

民主政体将是人类走向政治文明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要实行民主政体?)1)民主政体的长处

与传统的君主专制政体、极权政体和威权政体形式相比,民主政体拥有其他政体形式无法企及的长处。主要是:

(1) 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

(2) 民主保证它的公民享有许多的基本权利,这是非民主制度不会去做、也不能做到的;

(3) 民主较之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为广泛的个人自由;

(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

(5)只有民主的政府才能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

(6)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

(7) 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8) 只有民主政府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的政治平等;

(9) 现代代议制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

(10) 拥有民主政府的国家(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社会富有活力),一般会比非民主政府的国家更为繁荣。

2)民主政体的内在优越性(素质):

(参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115-116页)

(1)、完成了国家政权合法性与制度合法性的分离与良性互动,并将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治下民政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之上;

(2)、具有较高程度的开放性;

(3)、建立了法治化的分权制衡的权力运行规则。因而民主政体一般效率较高,腐败较少。

第五章政府

第一节现代政府的内涵与职能

(参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第2版124-131页)

一、政府的基本涵义(广义、狭义)

二、政府的基本职能

三、政府职能的边界

第二节现代政府的权力格局

一、国家权力的分权制衡关系

二、立法机构(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2版131-135页)

三、司法机构(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2版136-144页)

四、行政机构(见复旦大学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2版144-152页)

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六章政党与政治意识形态

第一节政党与政治团体

一、政党的含义及特征

?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其中的积极分子通过革命或改良方式为控制或参与政权而结合起来的政治组织。

?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政党的几个基本特征:

?(1)政党的本质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它不是全民的,也不是中性的。其政治价值趋向集中地反映在政治纲领中。

?(2)政党的组织是围绕政治纲领形成的,较一般的政治团体严密,但政党之间的组织程度差异很大。

?(3)政党的目的直指政权,包括推举国家公职人员、获取组阁权、赢得总统和议会选举等。

?(4)政党的活动方式主要是暴力革命和组织选举,活动中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教强。

二、政治团体

?什么是政治团体?政治团体是以共同的利益为基础,按照共同认可的规则组织起来,通过介入政治过程表达集团利益,影响政府政策过程,以实现共同利益的团体。它与其他社会团体的根本差异在于是否介入政治过程。

三、政治团体与政党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介入政治生活来达到目标,但他们在组织目标、社会基础和组织规模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1)组织目标上,政治团体仅限于影响政策过程,不谋求掌握政权,不向普通民众负责;政党的目标十分鲜明,就是赢得革命或选举。

?(2)社会基础上,政治团体具有排它性,其成员一般限于特定的行业、志趣、种族身份。而政党则只要求认可其政治纲领,不论其身份来源。

?(3)组织的严密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政党的规章、管理制度比政治团体严密规范。

四、政党、政治团体的功能

?政党和政治团体都是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主体,从理论上说也是民主政治的推动力量,其主要政治功能表现为:

1、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如控制议会、组织政府、形成社会压力等。

2、表达和整合民意,集中表达民众意愿。

3、政治社会化

通过政党和政治团体组织政治活动、开展政治宣传,可以培养和教育一批批政治骨干分子,增强民众的政治热情,提升民众的政治技能。

4、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

5、监督完善政治运作。特别是在政党政治中,形成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的竞争。

第二节、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涵义及意义

?所谓政党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政党的地位、权利及其执政或参政的方式,又称政党政治。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党际关系模式,一是党内组织规则

?政党政治的意义:

?(1)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一起维系着西方现代民主政治生活。

?(2)政党政治是一种政治选择机制,为民众选择政权的主体及运作方式提供机会。?(3)政党政治是一种政治调和机制,通过政党竞争轮流执政,既可以调整旧的政策、纠正政治失误,又可以调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巩固和改善政治的根本制度。

二、政党制度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政党制度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区分

?传统政党制度类型:根据参与政权竞争的政党数量和政党实力,将政党制度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一党制:一国政权掌握在一个政党手中,法律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与之争夺政权。它包括法西斯一党制和民族主义一党制两种形式。

?两党制:国家政权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竞争轮流执政的制度。它包括议会制两党制和总统制两党制两种形式。

?多党制:国家政权由多个政党竞争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两极多党制、多极多党制和一党独大多党制。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按政党制度的性质将政党制度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政党制度。

?现代政党制度类型:以竞争程度分为竞争性政党制度和非竞争性政党制度

?竞争性政党制度:一国的政党通过竞争总统职位或议会议席的方式执掌政权的政党体制模式。它包括两党制、有限多党制、极端多党制和一党独大多党制。

?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一国的政权通过法律规定由某个特定的政党执掌,不存在其它的政党或其它政党不得与执政当争夺政权的政党制度。它包括一党制和一党领导制。

第三节政治意识形态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所谓意识形态是一种认为通过变革,未来将会比现状更美好的信仰形式,即一种社会改造的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就是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依此形成了左、中、右不同倾向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不同于科学,它不是以平和的、理性的态度来理解政治系统,而是一味承诺要改变政治系统。一个是应然的思维,一个是实然的思维。左派的观点拥护平等、福利计划、适当时机的政府干预经济;右派的观点强调个人自主性、私营经济的创造力;中间派努力综合、调和二者的观点。

二、西方政党改革的背景及其措施

(1)背景:西方政党政治危机,党员减少,忠诚者减少;年龄老化;党费减少;政党腐败

(2)措施:

1)、政党法律地位平等;

2)、淡化党的意识形态色彩,对党的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解释

3)、广泛吸收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公共管理专业人士;

4)、扩大党的代表性和开放性

5)、扩大参与民主和社会民主

6)、改革党的组织方式、减少政党组织层级;

7)、改变传统的高度控制的执政方式,推行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8)、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严厉惩治腐败

第七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民主的衡量标准

R.达尔《论民主》的五标准说

何种政治方式是民主的,何种政治方式不是民主的,评判标准不一。R.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45页,)的五标准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

?(1)有效的参与;

?(2)投票的平等;

?(3)充分的知情;

?(4)对议程的最终控制;

?(5)成年人的公民资格(普遍性)

第二节、政治参与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征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形成、结构及活动过程、政策制定的行为。

?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是:

?(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由公民组成的团体,非公共职业人士,他们不是专业的政治管理人员,其政治活动是不连续的、业余的。

?(2)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影响政治组织及其过程,尤其是政府人事构成和政策制定的过程。

?(3)政治参与是一种政治行为。其复杂的兴趣、动机、意图等并不在政治参与概念的范畴之内。

?(4)政治参与的途径非常广泛,但仅限于合法的、体制内的方式。一般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游行集会、信访、与官员直接对话等等。一般是非暴力方式。?(5)政治参与的本质是公民维护其自身权益和履行公民义务与责任的统一。

1R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45页。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与方式

?根据公民政治参与的自主程度的不同,政治参与可分为三种类型:自愿参与、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自愿参与是一种无外力作用,有主见的参与;动员参与是一种有外力作用,有主见的参与;消极参与是一种有外力作用,无主见的参与。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是:

?(1)政治表决。包括重大人事罢免、议案复决、法案创制和全民公决等。

?(2)政治选举。投票、政治捐助、组织选民、宣传候选人等。

?(3)政治结社。组党、加入政治团体以形成集体政治力量。

?(4)政治表达。集会、游行、示威、请愿、散布政治言论。

?(5)政治交流。政治协商、政治对话。

?(6)政治监督。上访、申诉、举报。

三、政治参与的功能及意义

?政治民主是政治合法性的可靠源泉,政治参与又是政治民主的可靠源泉。政治参与是对政治生活公正、稳定运行的保障。其具体功能和意义:

?(1)政治学习功能,作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履行公民政治义务的有效途径。?(2)推动政治民主化,提供政治系统汲取合法性的重要途径。政治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民主政治的方式,政治参与有利于政治体系与社会广泛接触和交流政治见解,使政治行为更合乎民意。

?(3)促进政治社会化,公民在政治参与中不断地学习政治知识、总结政治活动的经验、提高政治技能,使全社会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得到强化。

?(4)有利于防治政治腐败。

?(5)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互动平衡机制,通过制度化的沟通,既有利于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张,又有利于化解政治动荡。

五、政治参与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政治参与的作用和意义是明显的,但并不意味着政治参与程度越高越好。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的社会基础和条件要求。

?(1)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关联性。经济发展既为政治参与提出诉求,又为政治参与准备条件。

?(2)组织生活化程度。高质量的政治参与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参与公众,政治社会化就是培育公民政治理念、政治技能的过程。在政治社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政治参与只能是低水平。

?(3)政治制度化水平。政治体系要有足够的渠道、机会和协调控制能力来满足和应对

政治参与的要求,否则,大规模的政治参与只能是混乱无序的,甚至会成为政治动荡的导火线。

第三节、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化

参见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2版),第210-217页。

一、政治民主化及其条件

?所谓政治民主化是指以民主的理念和精神改造传统政治制度的过程。其核心是使国家和社会各方面获得对民主价值的普遍认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民主的政权体系,实现民主的行为规则。民主化并非举行选举那么简单,也并非所有国家都适合西方的民主体制。推动有效的政治民主需要前提条件。

?

?(1)历史条件。主要是传统政治文化中对政治问题的理解和处理政治问题的方式要适合民主政治的发育。其中重要的方面的是:政治世俗化(政治知识化)和和平应对政治争议问题,使政治摆脱非理性的节制,告别斗争思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交流和协商不同的政见,诱发民主的氛围。

?(2)现实条件。存在最低限度的国家制度、政治秩序和政府对国民的有效统治;具备最低限度的经济发展能力。民主化是改造国家,不是新建国家,如果民主化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捆绑进行,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摩擦,顾此失彼。

?(3)直接诱发因素。包括:社会结构转型促进社会民主意识提升;前民主政权的政绩滑坡、合法性受到挑战;经济严重滞后对非民主体制的压力;发达民主国家的示范和压力;社会力量的成长等。

?(4)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人均收入3000美圆以上;

?(5)文化条件:民主文化、公民文化,政治文化转型

?(6)政治体系的吸纳能力

第四节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方式有政治选举、政党活动、政治社团活动、群众政治自治、政治接触等方式。

1、政治选举

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公民参与人大选举是最主要的政治参与方式之一。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方式相结合。

2、政党活动: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3、政治社团活动

4、群众政治自治

5、政治接触。

二、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

1、政治参与体现出广泛性;

2、公民不仅影响政府决策,而且参与国家管理;

3、政治参与是公民的义务;

4、从“微观”上,中国公民政治参与还具有以下特征:

(1)从教育程度上看,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超过受中等教育者,受中等教育者超过初等教育者,但在参与投票上,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反而越消极;

(2)从职业上看,干部、学生的政治参与要超过工人和个体劳动者;

(3)从年龄上看,30—49岁的公民政治参与超过15—2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政治参与最低;

(4)从政治身份上看,党员的政治参与超过非党群众;

(5)就都市公民与农民比较,城市公民的政治参与远远超过农民;

(6)从参与方式上看,依靠组织是多数公民最喜欢的政治参与方式,而游行不是中国公民最喜欢的参与方式。

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发展须解决的问题

1、公民政治参与必须由动员性向自主性转变;

2、民主政治文化急需构建;

3、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亟待提高;

4、应正确处理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

5、选举法规制度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第八章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

一、什么是政治发展?

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来的,政治体系由低级形态想高级形态变迁的过程,它发生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

狭义上讲,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是特指现代化开启后的政治体系的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

学术上对政治发展的关注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由地区政治(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推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系建构、改造和变革问题展开。所以,一般讲的政治发展又是指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这意味着发达国家不存在政治发展的问题了,是一种西方政治模式优越论的学术思想。

R·派伊曾从十各方面归纳了政治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相适应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标准、政治现代化、民族国家建设、有效率的政府、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政治民主化、稳定有序的政治变化、政治体系能力提高、政治多元化等(参见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2版),第219-220页)。

二、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政治发展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具有普遍性,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律。但政治发展又受各个国家自身具体国情的制约,所以,政治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不像西方中心论所预言的那样,政治发展必然导致趋同。

政治发展的共同性表现在:(参见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2版),第220-221页,特别是S·N·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引文)

(1)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和提升政府治理的有效性,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面临的共同主题。

(2)政治发展的方式和路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规律性。如政治生活领域的扩展、政治权力的强化、民主化(至少是采用民主的形式)和认可国民的权益。

(3)政治发展趋向的统一性,即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4)西方民主体制的世界性影响

但政治发展的相似性并不排除政治发展的特殊性。

?早发型国家的政治发展就出现过三条个具特色的道路,即:

(参见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2版),第229-231页)

英国的渐进---妥协模式、

法国的激进---革命模式

德国的保守---改良模式。

后发型国家,政治发展的差异性更加明显。归纳起来有:

拉美的模仿西化模式、

亚非的民族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模式,

在具体政治体制上,也存在民主制、威权制、集权制等多种形式。

三、政治发展的目标

政治发展必须服务与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又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需要决定的。但政治发展也有其内在的独立性和自身的发展目标。

政治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政治现代化。S·亨庭顿曾把政治现代化概括为:权威的合理化与统一化、政治职能及其执行机构的专业化、高度的集团参政三方面。(参见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2版),第225-226页;另见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第三编“政治现代化进程与发展目标”,第309-388页。)

结合政治发展的含义,我们可以用三方面的指标来衡量政治发展的状况,

(1)政治结构的分化度和专业化程度,政治机构与宗教、家族、部族等非政治体系区分开来,政治机构的设置以履行职能的效率、科学和合理为标准。

(2)政府执政能力和权力运行的有效性,突出权威合法性和有限政府的原则。

(3)政治文化的世俗化、理性化,体现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和平等自由精神。

?但必须注意到,构成政治发展目标的各要素间,并不总是协调的,有时会相互制约、阻碍(参见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2版),第226页),所以,政治发展的目标可能不可得兼,而需要有优先发展的顺序安排。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发展应谋求国家统一、权威成长、制度化和政治平等依次发展的的格局,体现经济增长优于政治民主、稳定秩序优于政治参与、效率先于公平和福利的目标顺序。但常常需要辨证地协调。

四、政治发展的方式

?(一)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参见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2版),第238-2241页)

(二)政治发展的一般策略

?(参见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第2版),第242-245页)

?(1)自由派模式。奉行现代化在增长物质条件的同时会解决不平等、暴力等问题,并促进民主参与。在具体实施上采取权威---技术性发展策略。一味依赖经济增长,通过高速经济扩张来掩盖(局部化解)社会分配问题、政治参与问题。

?(2)民主派模式,包括中产阶级和平民民主主义两派。前者着重民族新兴中产阶级的政治需求,集中关注城市经济增长和立法、选举制。后者强调大众化政治参与、经济平等,但以低水平的经济增长为代价。

?(3)专制派模式,当局利用强权压制中产阶级的政治诉求,而争取下层阶级的政治支持(愚民式的)。

?(4)技术派--科技治国模式,依赖外来资本、追求高速经济发展,压制政治参与和经济不平等,普通大众地水平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九章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一、政治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政治文化是阿尔蒙德等人提出的研究文化系统对政治体系及其行为的影响的概念。总体而言,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体系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它包括认知取向、情感取向和评价取向三个层面。

?具体说,包括以下构成要素:政治知识、经验积累、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心理、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等。

?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具有倾向性、稳定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1)倾向性。政治文化总是与其主体的政治目标、利益相关联,承载着主体的政治信仰,表现出民族性、阶级性和集团性。

?(2)稳定性。政治文化是一种心理沉淀,具有历史的继承性,那些模糊的政治认识不属于政治文化。

?(3)层次性。政治文化的层次性主要体现为主体层次、影响层次方面和功能层次。从主体看,政治文化有系统政治文化和亚政治文化之分;从影响看,政治文化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从功能层次看,有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分别表示文化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行为和政治产品的态度。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1.1复习笔记 一、政治的定义 1.中国的解释 (1)古代 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不以强制的手段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因此,政治是对国家的治理,有教导、指正的含义。 (2)近代 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西方 “政治”源于古希腊,是指有关国家的事务。 3.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主要有: (1)价值性解释:政治就是追求和实现“善治”的活动; (2)神学性解释:政治就是实现“天道”或“神意”的努力; (3)权力性解释:政治就是权力的分配和使用,如中国古代的法家、马基雅维利、马克斯·韦伯、拉斯韦尔等; (4)管理性解释:政治就是组织管理的活动或过程。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其具有如下特点: (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两重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国家政权决定和支配着经济需要的实现方式,所以,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斗争的核心主要围绕争夺国家政权展开。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政治也随着阶级斗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 5.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政治的主体多种多样,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二、研究政治的原因 1.确立基本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 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理念可能导致不同的实践。所以,研究政治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最基本的政治理念,识别各种既有观念的本质,尽可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笔记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政治生活与政治科学 一、人类生活中的政治关系 1、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禽兽:没有谈政治的能力,以本能存在,不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政治对其太高尚。 天使:没有谈政治的必要,其生存环境超越了政治,政治对其说太下贱。 人:为了规则,人有谈政治的可能与必要,人生存在世俗世界中,既有协调而又有排斥面,人们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又有不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具有排他性,会产生利益纷争,为了延续人类的种族和生存,就需要办法(政治、道德)去解决。 2、马克思对其命题的三个补充 ⒈社会性:把人看成政治动物,不能从抽象的人性去理解,而应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去理解。★政治关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事实。 ⒉历史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凝固、僵化地理解,而只能具体、历史地理解。 ★(宏观→人类)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就有也不永远存在下去,它是随国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而产生的具有严格意义的政治,会随着国家和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微观→个体)政治社会化、政治入伍。 ⒊复杂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而应综合、全面地理解。 ★从整个社会范围说,政治关系的表现可能是较为纯粹的,也可能是较为隐蔽的。 ★从主体承现者说,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政治关系,可能是直接的,但大量是间接的。 ★从实践活动说,个人认识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同他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可能是对应的,但也可能是有偏差的。 认识:深刻了解无知 参与:积极关心冷漠 二、政治生活的科学分析 1、政治学学科建构的论辨 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吗? 肯定答案:能像数学、物理一样作解释、预测。 否定答案:反对理由①政治行为的主观性 ②政治事件的非重复性,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③政治评判的价值倾向性 综合:政治学能成为科学。价值目标的提:客观根,价值目标的实现:客观条件,可以找到客观规律,但同时,政治必须考虑人的主观性、复杂性。 2、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定 ⑴道德(→天使)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孟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⑵权力(→禽兽)韩非子:“术异则事异,事异则务变”、“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君无术则*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必不可一无,皆帝天之具也”。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⑶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①政治的“受动性”政治由经济决定。 ②政治的“能动性”为获得自身利益而介入政治,掌握运用公共权力,掌握政权,分享政权,向政权施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 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D019·00312通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B. C.法家 D.墨家 2.提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观点的德国社会学家是 A.黑格尔 B.马克斯·韦伯 C.马基雅维里 D.康德 3.政治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A.伦理道德 B.执行政策 C.国家政权 D.政治活动 4.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权力结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地产权力等级制 D.官僚等级制 5.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A.《国家与革命》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区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水岭和出发点是 A.统治形式 B.政府机构 C.统治方法 D.国家本质 7.毛泽东指出:政府的组织形式是 A.君主制 B.复合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8.面向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日常管理的国家机关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监察机关 9.西方封建社会领主获得土地的方式是 A.购买 B.赠子 C.分封 D.继承 10.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力量,主要在于 A.有主权性 B.有道德约束 C.有影响力 D.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 11.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是 A.议事会 B.军事首领 C.陪审团 D.人民大会 1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联邦制 B.邦联制 C.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 D.共和制 13.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依法行政 C.人民民主 D.法制建设 14.在阶级社会里,产生民族压迫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习惯 B.剥削制度 C.民族差异 D.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 A.集权制 B.三权分立与制衡 C.议会君主制 D.分封割据制

马工程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文化概述)【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政治文化概述 11.1 复习笔记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1.政治文化的含义 1956年阿尔蒙德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的概念,开创了政治文化研究领域。 “政治文化”包括三层含义: (1)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有关政治生活领域的公共政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包括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政治价值、信仰和象征符号等内容; (2)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指向政治体系的心理取向和行为模式的抽象,这可以从政治认知、政治评价、政治情感等方面进行测度; (3)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现实政治生活中所尊奉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精神,这在比较政治的意义上构成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典型的独特的政治样态。 概而言之,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长期和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政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共同体成员得自经验的政治心理取向和政治行为模式抽象,以及该政治共同体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奉行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精神这三者的有机整体。 2.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上述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引申出政治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

(1)政治文化的阶级性 在某一政治共同体当中,总是存在着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等政治人群的分化,不同的阶级或者阶层变现出不同的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与国别性 在不同的政治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相互区别的政治文化。 (3)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与变化性的对立统一 作为政治系统的主观方面,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总是与现实政治系统的发展同步变化。其中政治心理、政治行为模式作为政治共同体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的一种历史性积淀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过,政治文化的这种稳定性和延续性并不否定政治文化的变化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政治文化的结构与类型 1.政治文化的结构 结构是指构成某一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政治文化的结构就是指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政治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亚文化结构和内容结构等。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结构是指一个政治共同体整体性政治文化中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亚文化则是指政治共同体整体性政治文化系统中某一政治人群、组织、团体或机构的特殊的子文化系统,它表明某一政治共同体中政治态度的不同分布。 根据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在内容上包含了三层含义,即政治思想体系与价值体系、政治心理取向与行为模式、现实政治原则与政治精神,三者内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政治文化的内容结构。 (1)政治思想体系与价值体系 ①政治价值是政治主体对各种政治客体和政治现象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的一种评价,表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①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②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③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①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③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①实证范式②解释范式③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自考政治学概论(本科段)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 一、填空题。 1、“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它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________即城市国家。(古代城邦) 2、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撰写的名著_________,使用了政治概论。(《政治学》) 3、在古代中国,“政治”一词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典籍中就已出现。(《尚书》、《论语》、《周礼》) 4、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的活动,即依据某种道德原则管理社会、治理国家。(治国平天下) 5、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国家政权、国家政权) 7、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主要有:洛克的___________、卢梭的__________、孟德斯鸠的___________。(《政府论》、《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本身就兼具政治学和法学的双重性质。(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 9、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在我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儒、道、法) 10、由______创立的,_______完善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孔丘、孟轲) 11、儒家学派的主要典籍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论语》、《孟子》)两书。 12、儒家的政治学说首先是坚持“___________”的政治原则。其次,儒家学派提出“__________”治国之道,既所谓的“德治”思想。(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13、__________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____________一书。(韩非、《韩非子》) 14、法家主张“霸道”和“___________”。他把慎到的“____”、商鞅的“____”、申不害的“____”融为一体。(以法治国、势、法、术) 15、_____和_____各自坚持“德治”和“法治”以及“王道”和“霸道”两种治国原则。(.儒家、法家) 16、老子和庄子的政治思想则与儒、法两家相反,他们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实现___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__________的思想。(“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17、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________社会,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8、________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思想家,其代表作__________中提出了政治思想。(柏拉图、《理想国》) 19、亚里士多德的___________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政治学》) 20、神学政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神权高于主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于教权。(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21、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______________,他在《君主论》一书中,不仅提出了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著名论断,而且从国家的目的出发,第一次提出_________与________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马基雅维利、政治问题、伦理问题) 22、布丹在____________一书中,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共和六轮》) 23、莫尔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和康帕内拉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乌托邦》和《太阳城》) 24、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在个人主义基础上提出了近代资产阶级的___________原则,抽象德强调个人自由。(孔斯坦、边沁\功利主义) 26、________________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 27、恩格斯在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基础上整理和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私有制

衡水中学高考状元的总结

衡水中学高考状元的总结 作者:王亚玉 曾就读于河北衡水中学、河北省理科状元 学习的过程,有酸有甜,有成有败,有彷徨,有失望,也有快乐和充实,这是每一个奔向未 来的人必经的。但我们因为有理想,而走得坚定。在高考的硝烟散去后,我站在曾经梦寐以 求的位置,回望,我的无悔三年。 失败后仍要奔跑 刚刚走进衡中,我便遇到了原本料想过的失败——年级196名。面对这个名次,我不禁想起 了《红与黑》中于连的197名,有点自嘲的意味。失败时,我也会痛苦,伤心,哭泣甚至绝望,我望着高中三年不知道要走向何方。但请注意,不要让失败过夜,否则便是懦弱。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失败带来的悲观情绪,但这不会是主流。失败了,痛苦了,就该再站起来,毕竟,大家都在奔跑,你停下来,就会被践踏。第二天,你又是全新的自己,没有人说你必 须背负失败,而我说,你必须背负理想。高尔基说过,当上帝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老师才是课堂焦点 要绝对相信老师,就如同崇拜一般。上课时,老师就是焦点,听课要虔诚。即使是老师一句 不经意的话,也可能正是你遗漏的知识点,可能对你来说是难点或重点。老师的课,都是精 心准备过的,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串连在里面。课堂,永远都是首要的。有的同学上课一边听课,一边做题。我是极其反对的,至少我从来不这么做。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十分注重做课堂笔记,记下来的比听过就算的来得更真切。我的每一张老师讲评过的卷子 都是有很多红字标记的。记笔记开始是一种要求,后来便是习惯。如果有时间,可以先记在 卷子上,课下整理在本子上,这样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时间整理,也可以直接写在本子上 (如果不妨碍听课)。另外,老师上课布置的内容和自己下课要整理的部分要记在小本子上 以免忘记,每天做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 每天你面对着很多卷子,这不是任务,而是机会,是阶梯。当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时,做题就是方法。当你没有学会取舍时,尽量多去完成。当你还不知道什么是重点,那就都当 做重点来记。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在高一、高二,老师发的所有卷子都绝对有时间认真完成。先做衡中老师组的卷子,再做课外题。做题无疑能拓宽你的视野。高三最后阶段,英语老师 笑称,我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老班在高考壮行会上说,我们三年什么题都见过,高考就是 去见老朋友。 总结改过是关键 但从更高的层次上说,总结改错是关键。我们做过很多题,也错过很多。然而对于错题,有 些同学太草率,不能进行及时整理和巩固,甚至有些同学只一味做题,不注重总结,但事实 上题海战术并不是最佳方法,只做题不改错便是舍本逐末,是无效的。每天做的很多题都是 容易题或重复题。本来会做的题,又做对了,意义不大;本来不会的题,做错了,才应该更 加重视,寻找错误原因,积累下错题,并写下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题错了也错得明白,错 得有价值。 每个人都应建立个性化的改错本,改错本是万万不能抄、不能补的。改错本上每一个错题都 应有它存在的意义,不是敷衍。每个错题都不能轻易放过,如果是因为马虎可以不积累,如

(完整版)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矗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形式,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阶级性和实践性是他的显著特点。 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的唯一特征,就是他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是一维的。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是

三维的。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2自觉的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改造自然界,变革社会关系,科学实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依赖于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依赖于意识的对象-客观存在,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与实事求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矗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辨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见解联系。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其他联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政治学概论】笔记(自己整理的便于记忆)

第一章绪论 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 5、西方政治学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1、氏族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2、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①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 ②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的管理组织。氏族制度的组织结构是议事会。 ③在氏族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3、原始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①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 ②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 ③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这是人类社会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①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 ②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③部落联盟出现。 ③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就产生了直接为交换的商品生产。由于交换的发展,从社会中分离出一 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 ①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品。 ②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 4、国家的起源 ①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③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5、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三种主要形式: ①雅典国家 ②罗马国家 ③德意志国家 6、国家与氏族的区别: ①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②公共权利的设立。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以及更替 1、国家的历史类型最早亚里士多德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2、奴隶制国家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表现为“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 古罗马、斯巴达——奴隶制国家的贵族制。表现为由元老院(古罗马)、长老院(斯巴达)掌权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在西欧(以这种资本运行和雇佣劳动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 (1)是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2)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二者缺一不可。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暴力 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典型形态的“圈地”运动。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②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③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 ④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 5、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共同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 6、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同点: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社会化)【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政治社会化 12.1 复习笔记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关心的是一个自然人如何向具有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的转变过程。 1.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1)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政治学者梅里亚姆和威尔逊所进行的公民教育研究。真正开始勃兴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之后,那时研究者开始对人们的各种政治行为类型感兴趣,并致力寻找影响其行为的因素。 (2)1958年,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赫斯发表论文《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首次提出政治社会化这一术语。 (3)1959年,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海曼出版了《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的心理研究》一书,对政治社会化进行系统梳理,标志着政治社会化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4)1977年,美国伦肖恩主编的《政治社会化手册:理论与研究》一书出版,使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走向体系化。 2.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一直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学者们关注的角度和研究侧重点不同,对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内容存在差异。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

(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这种定义方式从微观层面出发,将个体放在主体地位,偏重强调社会成员在形成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中的主动性,但忽视了政治系统在传播政治文化中的强制性。 (2)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这一观点强调了政治统治系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也意味着他们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识和政治学习当作是消极接受的过程,忽视了社会成员在政治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3)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 在这一观点影响下的政治社会化理论着重研究人们怎样获取以社会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信念、政治准则和政治价值。 (4)实际上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过程 ①就社会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形成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进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 ②对于政治体系来说,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过程,是社会统治阶级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通过各种途径把本阶级的政治文化传播到全体社会成员使之成为社会共同政治文化的过程。 (5)政治社会化含义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系统传播主导政治文化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3.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1)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①首先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个体在成长过程接触到政治生活,开始了解制度、习得政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政治学概论自考知识点

政治学概论自考知识点 《政治学概论》概述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等,是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等多个本科专业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接下来为你整理了政治学概论自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学概论自考知识点:国家与阶级名词解释: 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一家之长及其晚辈也包括一些奴隶。 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神权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利来源于神,及上天或上帝。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一、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 第二,氏族制度的决策组织是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议事机构 第三,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

务。 二、原始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第一,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 第二,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第三,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这是人类社会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第一,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第三,部落联盟出现。 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就产生了直接为交换的商品生产。由于交换的发展,从社会中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 第一,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品。 第二,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 三、国家的起源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的科学解释)(多选,简答)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 (1)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2)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6个): 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 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比较政治 ④公共政策 ⑤行政管理 ⑥国际政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多选)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多选): ■(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简答) 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⑤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多选)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制度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 (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