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教材 整理笔记

《文化生活》教材  整理笔记
《文化生活》教材  整理笔记

《文化生活》整理笔记

天水一中卢老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P4-P21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4-P11

一、体味文化 P4-P9

1.文化现象的特征:P4--P5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文化特色:各具特色

2.文化的含义:P6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涵)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外延)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特征:P6-P7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非自然)

(2)每个人的文化是一种素养,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中逐步培养而成的。(非天生)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非纯在)(4)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非物质)

4.文化的实质:P8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5.文化的形式:P8

(1)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成果)(2)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P9-P11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P9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P10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

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P10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的作用中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从国内讲)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从国际讲)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P11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P13-P21

1.文化对人的作用。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4)塑造(优秀文化):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P28-P55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P28-P38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28-P33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P29

(1)民族节日:

①形成: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30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2.文化多样性的作用:P31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P31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P32

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5.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P32

(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6.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P33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P34-P37

1.文化传播的含义:P34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由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怎么传播):P34-P35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3)教育。

(4)小到亲朋好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靠什么传播)P36

(1)含义:传播媒介(2)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4.大众传媒:P36-P37

①产生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②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地位: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P37

(1)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6.面对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P37

(1)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2)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P39-P46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P39-P42

1.传统文化的含义:P39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P39-P41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传统文化的特点:P42

(1)相对稳定性。既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继承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着现实生活中。

4.传统文化的作用:P42

(1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2)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P42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展。

(2)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P43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的加以改造或剔除。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P43-P47

1.继承与发展的联系?P43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P44-P46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根本因素

(2)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

①特点:

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功能: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作用:

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五课文化创新 P48-P55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 P48-P51

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P37

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B.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P51-P55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

(1)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P52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2)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53

要求:①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P55

(1)处理好两对关系: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P61-P81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P62-P70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P62-P66

1.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P64

2.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P65

(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P65-P66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P66-P70

1.博大精深的表现: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P66

①文学艺术独树一帜。P66

A.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B.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C.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古代科学技术独领风骚。P67

A.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B.特点: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C.贡献: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P68

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各区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P69-P70

(1)表现:①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②优秀的民族文学③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2)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①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A.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B.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1)含义:①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P70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P71-P81

1.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P72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2.永不泯灭的中华民族精神?P72

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7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爱国主义P74-P75

(1)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鼓舞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着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4)新时期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作用:P72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历史的角度,凝聚作用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现实的角度,支撑作用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未来的角度,激励作用

(2)原因:P78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必要性:P78-P80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6.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P81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P86-P113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P86-P94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P86-P89

1.当代人们文化生活呈现的特点:色彩斑斓P86

2.文化市场色彩斑斓的原因:P87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大众传媒的发展3.色彩斑斓的表现(有喜有忧)P87

(1)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①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②表现:A.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B.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D.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文化生活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①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②表现:A.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B.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

C.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的传播绯闻轶事。

4.对策:P88

(1)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商品生产者: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3)消费者:自觉抵制、拒绝不良文化的影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5.现阶段我国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特点及原因:P88

(1)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2)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6.文化产品的类型:P80

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等。

7.大众文化:P80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P90-P94

1.文化选择的必要性(文化生活的双重表现):P90

(1)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找各种机会蔓延,污染环境,危害社会。

(3)置身于文化生活的海洋之中,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正确的航向,是非观念模糊,良莠不分,就会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2.怎样进行文化选择?P90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3.落后文化:P90

(1)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2)表现形式: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3)对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4.腐朽文化:P91

(1)分类:①政治思想上的腐朽文化。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等。

②邪教文化。“法轮功”文化③对个人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性的文化:黄赌毒文化。(2)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3)态度: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5.为什么我国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P92

(1)首先,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2)其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3)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

6.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P93

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93

(1)特点: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作用: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地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8.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P94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P95-P103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P95-P99

1.历史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P96

2.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P96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96

(1)基本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P96

(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为什么)P96

(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3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4.文化强国:P96

(1)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P96

(2)特点:P96

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3)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97

必然性:

①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4)二者关系:(中特文化发展道路)路径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P98 5.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P98-P99

(1)必要性:P98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2)表现:P98

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要求:P99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P100-P103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P100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2.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P101

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101-P103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P101

①原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P101

①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要求: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P102

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4)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102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P104-P112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P104-P112

1.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P104

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04-P107

(1)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2)搞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P107

3.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P105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意识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05

(1)地位: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2)基本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P106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P106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7.当代中华文化的“魂”与“体”:P106

(1)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体: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P108-P112

1.出现道德冲突的原因:P109

(1)社会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急剧变化

(2)个人原因: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2.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P109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P109

4.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联系:P110

(1)首先,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其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5.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P110

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6.为什么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P110

(1)加强自身的两个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2)只有形成正确的三观,才能切实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

7.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P110-P111

(1)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2)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中国文化读本笔记

1.天:孔子之前的商代和周代,流行天命论,将天看做是人格神,孔子将天看做自然界。 这个自然界不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与人分离的,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人的生命是这个大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孔子的“天”保存有某种神圣性,提出了君子应该“畏天命”,这都是因为天是生命创造之源,这种对天的敬畏和信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 2.仁:孔子的“仁”就是从“亲亲”出发,推广为普遍的爱,也就是从爱父母,推广到爱 天地万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它的实现方法就是“忠恕之源”,“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有什么欲求,要想着别人也有这样的欲求,满足自己欲求的时候,要想着使别人的欲求也能被满足。“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对我,也不要这样对别人。(忠,中人之心;恕,如人之心) 3.礼:“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最重视丧礼和祭礼,即“慎终”和 “追远”,也就是慎重送别死去的父母和追怀祖先。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定和谐。另外,是人的人生体现一种对生命的无限和永恒的追求,丧礼和祭礼可以使人真切体会到生命永恒延续的过程,使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慰藉。 4.艺:孔子说:“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指的是“六艺”,即 “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其中包括智育、体育、美育,但最重要的是德育。 5.美育:孔子重视美育,学习《诗经》,感发人的精神,产生美感,学习音乐使人感受到愉 悦。学习《周礼》使人行为规范、文明。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境界。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不仅要拓宽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 6.《老子》: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又成《道德经》,内容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据 此,中国古代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道家,和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道教。《老子》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思维倾向和审美情趣。是中国古代哲学代表之一。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 7.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反”的“反”,二是“复返” 的“返”,即世界的高下美丑是人的判断,其实是对世界的误解。真正对美的欣赏,是对美丑的超越。人应该归复于自然而然,回环往复的生命之道。老子通过反的两层含义强调,人不能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识的妄见,契入到后回返往复的生命之道之中,这才是发现世界意义的根本途径。 8.无为: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老子所谓“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消极等待 事情的成功。而是说,人的一切事业应该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去做,不许能强行改变自然的节奏。老子反对“人为”,并不是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老子所提倡的创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创造。 9.婴儿:老子说:“复归于婴儿。”婴儿的状态,无知,无欲,纯净,真实,老子的婴儿状 态就是拥有“童心”。就是不为名利所动,追求淡泊、宁静,面对诱惑,内心不起一点波澜。老子认为,欲望会使人迷失方向,扰乱人的心灵。 10.《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狭义的《周易》指《易经》,广义的《周易》除了 《易经》还包括解释它的《易传》。《周易》的内容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伏羲是这部著作的奠基人。后来周代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对其内容加以丰富。孔子将《周易》真正理论化。《周易》以阴阳为基础,讲求“变”的思想。 11.乾:中国人认为,宇宙中有两大势力,一为阳,一为阴。《周易》有64卦,前两卦是关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桂东一中政治组胡建新 提纲: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2)为什么要设置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2、《文化生活》课标解读 (1)课标呈现方式解读 (2)《文化生活》教学容分析 1)《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2)《文化生活》教材的呈现方式及主要容 3)《文化生活》教材的特点 二、《文化生活》处理建议 1、课程性质与理念 2、《文化生活》基本的教学原则 3、《文化生活》处理策略 4、教学案例分析 5、如何应对《文化生活》对教师的挑战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P24 P27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起,共同承担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促使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以十六大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课程所强调的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的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要求,这是课程全部目标设置与实施的核心容。 (2)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文化生活》容的设置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 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 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 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 世界文学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 文学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 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 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 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士与中国文化》①读书笔记 序 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知”,认为他们是人类得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平等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自序第2页 “知识分子”并不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首先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同时还必须深切的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于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厉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实际上具有一种宗教承担的精神。 自序第2页 康德“有勇气在一切公共事务之上运用理性”,乃为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 自序第4页 古希腊哲学家是否与西方近代知识分子是一脉相承的?答曰:“否。”古希腊哲学家向往的是“静观的人生”(由希腊文“理性”翻译而来),即以静观冥想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他们虽重视理性,但他们的“理论理性”不屑用于康德所谓的“公共事务”上,也就是说他们冥想的理论并不是拿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而西方近代知识分子,他们向往的是“行动的人生”,即把他们所研究出来的理论拿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旨在用实践来改变世界。 自序第5—6页 基督教教士与古希腊哲学家有什么不同?与近代知识分子又有什么关系?基督教是一种“救世”的宗教;它不但为西方文化树立了最高的道德标准,而且持此标准以转化全世界。从积极的一方面看,它在中古文化史上的贡献是无可否认的。基督教的教士之中有人教化了入侵的蛮族,有人驯服了君主的专暴权力,更有人发展了学术和教育。显然和希腊的哲学家不同,他们做的正是改变世界的工作。希腊哲学家并没有对奴隶制度提出怀疑,中古教士则明白的宣称奴隶制度是不道德的,因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就文化和社会使命而言,欧洲中古的教士确具有“近代知识分子”的性格之一面。但另一方面,基督教又有严重的反知识、轻理性的倾向;知识必须从属于信仰,理性也必须匍匐于上帝的“启示”之前。这便和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自序第6—8页 总而言之,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知识分子代表着一种现代精神。和基督教的传统不同,他们的理想世界在人间不在天上;和希腊的传统也不同,他们所关怀的不但是如何解释世界,而且更是如何“改变世界”。 自序第7页 ①①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部分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精读散文(一)社稷坛抒情(秦牧) 一、(抒情内涵)主题思想1、围绕社稷坛的特殊场所生发联想2、通过对五色土象征意义的阐发3、表达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和最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未来的祝愿 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征(秦牧散文特征:文思活泼,联想丰富) 1、结构似松散、行文流水,仿佛各种意象漫不经心的随意组合,但中心突出,主题明确①起始:描述社稷坛景象②中间:对照其他名胜,突出特点,展开想象③最后: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积累起来,才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这一中心 2、内在结构①显示了较为清晰的观念框架②论证的逻辑线索 三、重知识、重趣味,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问题风格 1、知识性(学术气息)①从社稷坛、五色土→古代五行观念②比较了古印度、古希腊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 2、趣味性与知识性紧密联系(五行观念) 3、运用杂文和随笔的写法调合到抒情散文中,夹叙夹议加强谈天说地的趣味性;涉古论今投入感情, 以丰富的知识,给人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精读散文(二)黄鹂——病期琐事(孙犁) 一、主题思想1、通过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观感回忆和描叙 2、对照童年时代和战争时代的回忆 3、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 4、揭示“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表达自己在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二、艺术特点1、构思看似自然随意、而实际富于匠心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表现主题 ②四次不同场合写黄鹂,看似娓娓道来,其实层层递进,不同侧面描写美的本质和意境 2、引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表现主题①渲染:开头童年的回忆→神气和美丽 ②烘托:第一次抗战时见的黄鹂→声音和色彩→烘托美丽 ③白描:第二次猎鸟场景→对“老史”描写→突出灵性 ④最后两次黄鹂不同处境的对比 3、质朴、自然间蕴含深长的意味(文笔朴实、语言简洁又带感情色彩 精读散文(三)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一、主题1、通过对台湾春寒斜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2、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子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青少年时代的大陆记忆给他带来慰藉和痛苦,相 隔25年催生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滋养了对故乡的想象 3、通过塑造这一形象传达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4、表现了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衷的赞美 二、结构特征(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多种意向会聚于统一意境) 1、以写诗的方法写散文,以情感和意境来组织和结构文章,将多种与雨有关的意向会聚于一体抒发情感①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工牺牲生命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③关心同志→给“我”馒头开饭 2、写台北的春雨,交叉运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幻想等联想和想象方式编织成

高中政治教材修改《文化生活》部分细化

年高中政治教材修改《文化生活》部分细化

————————————————————————————————作者:————————————————————————————————日期: 2

2014年高中政治教材修改《文化生活》部分细化 评论发布者:刘洋发布时间:2014-09-25 17:05:49 1、 P22:“综合探究”标题“聚集文化竞争力”改为“聚集文化实力与竞争力”。 2、 P22:前两段修改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中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 P85:导言部分最后一句修改为:“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坚持先进文化,提高辨别、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应该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4、 P95:第九课标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标题“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改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删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框题内容,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文化读本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读本读书笔记——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是由叶朗、朱良志撰写的介绍中国文化的读本。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以介绍中国传统的历史文明和当代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主,力求用简洁平实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内容,加深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希望读者能够从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提高汉语水平。Featuring the distinctive height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authors share with you their insights into the concepts and pass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On reading through this historical range of remarkable creativity and flair for innovation, still evident today in living artistic masterpieces and folk traditions, you soon acqui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 life views, aesthetic pursuits and nation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rough every work of art or architecture, a fascinating story or legend unfolds……孔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ou)邑人,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生平言论、活动记录在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中。2.孔子是古代中国人心中的圣人。3.天:生命创造之源(天道为生,天德为一切生命之源、价值之源,天命为人的神圣使命)4.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概念:仁、礼。5.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最重视丧礼和祭礼。6.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精通六艺七十二人。被尊称为“至圣先师”。7.孔子追求天人合一。老子1.《老子》又称《道德经》,只有五千多汉字,共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以他为基础,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哲学派别道家;根据它的思想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道教。2.《老子》在15世纪左右被介绍到欧洲,它是译本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3.老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4.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中的“反”两层意思:一是相反的反,二是复返的返。老子的哲学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归复于自然而然,无往不复的生命流动世界。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2下载券45人已下载 下载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范例分析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范例分析 邯郸市教科所范凤菊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做出战略性规划。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首先就是明确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第二就是具体方法和途径;第三就是结果和目标达成。 以邯郸外国语学校李艳的《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教学设计为范本进行具体分析说明,供大家进行学习交流和研讨。首先,以单元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地分配教学时间。(展示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李老师在单元设计中分析了本单元的地位:处于起点的地位,所要解决的是“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文化现象,感受文化生活,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对“文化”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是整个教材展开论述的前提。这样安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逻辑结构和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逻辑线索:文化现象----(引出)-----文化内涵----(感受)----文化力量,这样整理出来逻辑结构对教学内容就有了很好的理解。 以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为例,围绕新课标要求,(第一步)情景导入:典型案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步方式方法)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学过的诗歌,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品质和心境;(第三步探究活动)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 【探究】1.文化对塑造人生起什么作用? 2.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3.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4.怎样理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统一的? 5.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里? 学生看书,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评补充完成探究。(第四步形成理念)形成基本的文化生活观点:这一课理论知识其实只有三句话-----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五步)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加深对文化生活理论观点的理解,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总体把握不错,但是如果让学生观看极具震撼力的一些视频,例如:汶川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应该说一次次的感人的事迹让我们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么这样的一些精神力量,在这个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体现,我觉得应该把它很好地补充到我们的教材中来。 视频:5月19号,各界群众在三分钟默哀之后,在天安门广场呼喊中国加油,汶川加油,汶川挺住。看后很多人都流下了泪水。还有成龙的《生死不离》中,我们听到了这样的话,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手拉着手,生死不离。那么通过上述的情境,感受这样几句,让人振奋的话语,让学生从中感受一下,它所含有的这种精神的力量,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能从中感受到精神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教学文稿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每个五分。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笔记 篇一:中华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华文化史》读书笔记 武汉大学历史系冯天瑜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 史的研究,且学术偏好为明清文化史。冯教授对中国文化生态、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诸多论题进行过考究。20XX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中国文化史》就是由冯教授领衔,并与何晓明教授、周积明教授在中国文化史领域共同创作的研究成果。 冯天瑜教授在其著作《中华文化史》(以下简称“冯著”)“导论”部分指出,“文化史是史学的一个分支,是文化学与史学相结合的一门历史科学”。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冯教授认为,文化史是“把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总体对象加以研究??”。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史就是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文化史是通过历史视角、借助历史理论和方法来解读人类文化的一门学科。对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学者们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文化史与学术思想

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也有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娱乐等。 从理论上讲,撰写通史性著作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专门史。而撰写跨越数千年专门史的难度又大于撰写某一个朝代、某一个阶段专门史的难度。因为人的学力、精力有限。具体到“中华文化史”领域,时间跨越数千年,内容包罗万象,如果不是在此领域潜心研究数十载,断然难以写出如此鸿篇巨制。大概是出于确保著作质量考虑,冯天瑜教授并未独自完成这一课题,而是选择与何天明、周积明等教授合作,以期达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冯著洋洋百万言,从“人猿相揖别”的上古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远古时期人类“质朴的精神之花”一直写到毛泽东思想,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正如作者在全书“题记”中所写的那样:本书以《中国文化史》拟题,意在研讨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成机制与发展历程。 一、“中华”的概念 作者在“题记”中首先对“中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作者称,“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并引用了成书于唐高 宗永徽年间的《唐律名例疏议释义》(似应为《唐律疏议·名例篇》释义——笔者注)中的文字: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 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 一、名词解释: 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 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 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2、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3、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4、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 2、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为文学研究会的力作。文学研究会也注重翻译,以译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为多,他们还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书笔记 (2)

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 ——读《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理论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概念以来,不少文学史的专家、学者潜心学术,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深入考察,研究成果颇丰,但大部分学术型著作千篇一律,缺乏文学史研究的深度和锐度。诸多学术成果中仅有个别极富深刻见地和创新理念的佳作,陈思和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可谓不可多得的佳作中的有力代表。 陈思和潜心于当代文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极大热情,使其总能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去冲破已成定势的思维模式,而开拓出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教程》这本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文学史教材,再次体现了他个性化的研究视角和富有魅力的个人学术姿态,从而成为了当代文学史这门学科“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感性文学史”,它“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阶段,也是‘重写文学史’沉潜10年逐步积累显示的实绩”。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文学史的观念几乎僵化和凝固,众多文学史著作在内容、体例与编排上大同小异,“文学运动、思潮”+“作家作品”是一般文学史的通例。陈思和主编的《教程》则一反以往文学史的主流写法,极力打破那种一成不变的写作模式。它虽然也是集体创作之物,但始终贯穿着主编的文学史观念和个性化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教程》选取“以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视角,舍弃、压缩大量枯燥、乏味的文学运动思潮和文学史背景,把重点放

在分析解读各种文学作品上,让接受者直接接触活生生的作品,由自身的亲历体验构成对文学史过程中深蕴的精神传统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就使得作品得以从重重叠叠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包裹下解放出来,获得文学的本体地位。具体说来,书中深入探讨的数十种文学现象和七十五篇作品,使读者有种目不暇接之感,其中五六十年代的大量散文、随笔及“文革”时期的地下写作等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品都是第一次进入文学史的视野,这就显示了编纂者宏大的学术视野和开放性的研究格局,宏观和微观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中国当代文学丰富的精神内涵之中。 为了使《教程》作为一部通俗浅近的普及性文学史而能被阅读者更好地接受,陈思和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文学理论范畴: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理论、战争文化心理、共名和无名等等,它们使得人们对理解文学的发展、对现有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也构成了这部文学史叙述的核心观念。这里,笔者只就自己感兴趣的两个文学概念——“潜在写作”和“民间”相关概念,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潜在写作” 陈思和提出“潜在写作”,是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那个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很显然,“潜在写作”概念的提出是与研究者对以往当代文学史单一的性质感到不满、并希望有所改变的预想分

【新教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学案

第二节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相关知识】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 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讲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 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充足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级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在收集情况时,不应该像录音机一样不过脑子,而应该一边听情况,一边开始分析研究。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之后,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炼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 【任务设计】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默认分类 2008-09-06 15:14 阅读667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一鲁迅主要著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 《热风》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坟》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而已集》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南腔北调集》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三闲集》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二心集》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上篇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 (一)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 1、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 2、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药》华家的精神愚昧。《故乡》闰土的心灵麻木。《祝福》祥林嫂的恐惧。 《明天》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在酒楼上》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 《孤独者》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 《伤逝》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 ——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二) 格式的特别——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 1、情节结构模式 ○1看/被看 《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 《狂人》《孔》《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祝福》《长明灯》《铸剑》《理》《采薇》 ○2离去—归来—再离去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不完整版,根据本学期上课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 绪论 一、发展大势 1、十七年时期(1949——1966) “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2、文革时期(1966——1976) “地下文学”(张扬《第二次握手》)、“手抄本”民间流传 “潜在创作”边缘化的作家和诗人→艾青、牛汉 3、新时期文学(1976.10——现在) 二、当代文学发展的特征 1、从集团利益(阶级)到个人命运 2、从理想到现实 3、从一统到多元 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同时兼及文艺思想的论证 2、任务:通过对文学现象的分析和作家作品的评价,勾勒出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轮廓,探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发展中的某些基本规律,为促进我国当代文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第一章十七年的文艺思潮运动和创作概况 一、建国初的三次批判运动 1、关于《武训传》 周扬:忽略了革命武装斗争的作用,助长了文艺批评的不良风气。 这实质上关系到如何塑造中国劳动人民的性格和文化心理;关系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要以怎样的文化形象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关于《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的唯心论的批判 (1);旧:索引派(蔡元培) 蔡元培:《红楼梦》是隐射清朝政治的学说,反帝反封建的旧主义 胡适:敲响旧红学的丧钟,开辟新红学的领域 俞平伯:打破了索隐派的猜疑现象,将其还原成纯文学作品来分析,探讨其中的隐喻意义。对《红楼梦》原稿、译稿进行比较分析。 (2)关于批判 ①概况: ②俞平伯的错误:白传说→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流露(个人主义倾向) 色空问题(虚无主义) 怨而无怒、自然主义作品(未经过艺术加工) ③意义:A、他清算了胡适新红学对我国学术领域的映像,捍卫了文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加强了马列主义在学术领域的领导地位;B、他扶植了学术界的新生力量,也为《红楼梦》科学客观地研究扫清了道路,推动了红楼梦研究走上繁荣的道路。 ④问题:混淆了政治思想和学术研究的界限,对相关人员做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处分。 3、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一)引起、过程、结论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化生活》主编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明光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必修课程《文化生活》教材,已经在实验区试用了两年。在总结试教经验的基础上,我想就有关课程、教材和教学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认识《文化生活》模块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没有“文化”专题,新课程设置《文化生活》模块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因此,认识《文化生活》模块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有必要先了解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缘由之一。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是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条件。因此,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 缘由之二。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现象业已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层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有成效地贯彻“三贴近”原则,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势在必行。 可见,《文化生活》课程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作为全新的课程,《文化生活》的最大特点,也是把握课程目标的最大难题,就在于它在学术领域没有现成的学科背景。而且,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实际上有上百种之多;解释文化的意义,更是歧义丛生。由于难以寻求既有的“文化学”的学科支撑,如何确定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并由此寻求建构这门新课程的方法论基础,就更显得至关重要了。也就是说,只有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才是我们规范教学内容的准绳。那么,从《文化生活》以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点来看,怎样才能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把握课程定位呢?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 首先,必须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科学地认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开设《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反对把文化的作用无限夸大,似乎什么现象、什么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文化、归因于文化。尽管我们十分看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但“文化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所以,我们在讲授学习《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时,有必要明确:“文化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的经典表述,依然是我们在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时必须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