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济师考试汇总

2011年经济师考试汇总
2011年经济师考试汇总

第一章组织激励

【知识点】

1.需要、动机和激励 Y P1

2.需要理论与双因素说 X P2

3.公平、期望和强化理论 X P4

4.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X P7

知识点一、需要、动机与激励Y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需要、动机和激励

1.需要:指(人们)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从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等的物质需要,以及对归属、爱等的社会需要。。

2.动机

定义: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

分类:动机分为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外在动机)。X

(1)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意愿来自行为本身,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带来成就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

出于内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的是工作本身,例如挑战性的工作,获取工作多做贡献的机会,或者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

(2)外源性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的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本身。出于外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的是工作带来的报偿,例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三)激励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从激励内容的角度: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2)从激励作用的角度:正向激励、负向激励

(3)从激励对象的角度:他人激励、自我激励

知识点二、需要相关理论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需要层次理论

1. 内容:人均有五种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主要观点:

1)人均具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的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五种需要层级顺次排列,越来越高,当下一层级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能追求上一层级的需要。

4)前三个层级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级为高级需要,前三个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和因素,后两个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

5)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二)双因素理论

1.内容:

1)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同理,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2)决定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决定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3)激励因素指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的因素等,具备这些因素会令人满意,但不具备这些因素也不会导致员工不满意。

4)保健因素指组织的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等。具备这些因素只会令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但起不到激励作用。

2.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

区别:需要层次论针对的人们的需要和动机,双因素理论针对满足这些需要的目标或诱因;

联系:保健因素相当于需求层次论中的低层次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需求层次论的高层次需要。

(三)ERG 理论

1.内容:

(1)人有三种核心需要: 生存(E)、相互关系(R)、成长(G)。

(2)ERG理论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不一定如马斯洛所说逐级上升;

(3)需要层次不仅可以上升,还可能有“挫折—退化”,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4)GRE理论的变通性说明在文化、环境背景差异下,个体需要也有差异。

(5)生存需要(E)对应全部“生理需要”和部分“安全需要”;关系需要(R)对应部分“安全需要”全部“归属和爱的需要”和部分“尊重需要”;成长需要(G)对应部分“尊重需要”全部“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三重需要理论(麦克利兰)三重需要论又称成就需要论

1.三重需要理论的内容

①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亲和需要

②成就需要指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

◇成就需要高的人具有如下特点: a.选择适度的风险。b.有较强的责任感。c.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成就需要的高低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高成就绩效者在创造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成功。

◇高成就需要者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经理,因为其只关心自己的业绩而不是影响他人。

③权力的需要:有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喜欢竞争,追求出色的业绩。杰出的经理们往往有较高的权力欲望。

④亲和需要:寻求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特别重视被人接纳和喜欢,追求友谊和合作。许多出色的经理人亲和需要相对较弱。

2.管理上应用

考虑员工这三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以提供能够满足需要的激励措施。例如高成就需要的人更希望承担责任,承担适度的风险以及及时得到工作情况的反馈。

知识点三、公平、期望和强化理论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公平的理论亚当斯(J.Stacy.Adams)于1965年提出公平激励理论

1. 公平理论的内容

①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

②公平判断: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对照者)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作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

员工在这里比较的是其投入、产出的自我知觉,而非投入产出的客观测量。投入包括员工认为他们带给或贡献给工作的所有丰富多样的成分,产出是他们觉察到从工作或雇主那里获得的报酬。

④比较方式: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组织内部比较和组织外部比较。

◇纵向比较是在同一组织中把自己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相比较(内部),也包括员工将自己在不同组织中的工作和待遇进行比较(外部);

◇横向比较是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本组织中其他人进行比较(内部),也包括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其他组织的员工进行比较(外部)。

⑤不同的人队同样情形有不同的公平判断。

◇薪资水准、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失业较为开阔,依据的信息比较全面,常常以他人为比较对象,进行横向对比;

◇而薪资比较低、教育水平较低的员工则常常作自我的纵向比较。

2.员工恢复公平的五种方法

1)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感到报酬不足的员工降低自己工作努力程度或者要求加薪。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3)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4)改变参照的对象

5)辞职

3.公平在管理上的应用

① 增加报酬,保持公平。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投入来给与更多的报酬,并确保不同的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相同,以保持员工的公平感。

② 引导员工客观对待现实。因为公平感是员工的主观感受,应经常注意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对于不公平感的员工应予以及时引导或调整报酬。

(二)期望理论(弗罗姆)

1.主要内容:动机是三种要素的产物,动机(激励程度)取决于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效价×期望×工具=动机

效价: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程度,对个体得到报酬的意愿的数量表示;

期望: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

工具: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

2.在管理上的应用(了解)

期望模型中的三个因素可以有多种组合,产生最强动机组合的是高效价、高期望和高工具。这就为管理者提出了具体而微的工作要求。

(三)强化理论

1.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

2.强化理论并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而是注重行为及其结果,认为人是在学习、了解行为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行为主义的观点,注重行为及行为结果,

知识点四、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目标管理

1.含义:目标管理是一种在企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

◇基本核心:强调通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实施目标时可以自上而下设定目标,将组织目标层层具体化、明确化,分解为各个相应层次(分公司、部门、个体)的目标。

2. 目标管理的要素:

目标具体化、参与决策、限期完成、绩效反馈

3.效果评价

目标实施的效果有时候并不能符合管理者的期望。

(二)参与管理

1.概念:下属参与管理,让下属人员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

2.参与管理的条件

1)行动前,要有充裕的时间。

2)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自身的利益相关。

3)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水平、沟通技巧等。

4)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

5)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的参与。

3.质量监督小组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的模式。

成员:8到10位员工及1名督导员组成,需具有分析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还要擅长沟通和宣传各种策略。

工作:定期(比如每周一次)召开会议,占用工作时间研究质量方面的难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监督实施。

权限:管理层对小组提出的各种建议具有最后决定权。

(三)绩效薪金制 Y

1.概念:绩效薪金制,是指绩效(个人、部门或组织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计件工资、工作奖金、利润分成,按利分红等。

2.优点:可以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

3.绩效薪金制同期望论关系比较密切。

4.斯坎伦计划——融合了参与管理和绩效薪金制两种概念。其主张:组织应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崩离析;员工有能力而且愿意献出他们的想法和建议;效率提高后所增加获利,应该与员工共同分享。

l 斯坎伦计划的实施,有两项要素不可缺少:

一是设置一个委员会;二是制定一套分享成本降低带来利益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领导行为

【知识点】

1.领导特质理论Y P11

2.领导权变理论X P14

3.领导方格论X P17

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X P17

5.领导技能与领导决策X P18

知识点一、领导特质理论Y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领导特质理论

1.传统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具有某些与生俱来固有的特质,只有先天具备某些特质的人才可能成为领导。

2.现代的领导特质理论:从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胜任领导工作所需的要求来研究领导者应有的能力、修养和个性。

3.特质理论的缺陷

1)忽视了下属的需要;2)没有指明各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3)忽视了情景因素;4)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

(二)交易型和改变型领导理论

二者的区别在于领导与下属之间采用何种形式进行互动。

1.交易型领导强调的是个人在组织中的与位置相关的权威和合法性,关心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依靠硬性的奖励和惩罚影响员工绩效。

交易型领导依靠的是消极型差错管理,是一种相对平庸的管理。

2.改变型领导通过更高的理想和组织价值观来激励他的追随者们,希望让下属能够认同领导以及组织的需要和价值观。

改变型领导能够创造组织在革新和变化中的超额绩效。

(三)魅力型领导理论 X

1.个人特征:高度自信、支配他人的倾向、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

2.主要内容

1)具有自信并且信任下属,有理想化的愿景,以及使用个性化风格的领导。

2)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促使追随者产生高于期望的绩效,以及强烈的归属感。

3)当追随者显示出高水平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时,魅力型领导的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4)魅力本身是一个归隐现象,会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非道德特征

●为个人利益使用权力

●提升自己的个人愿景

●指责或批评相反的观点

●要求自己的决定被无条件接受

●单项沟通

●对追随者的需要感觉迟钝

●用外部的道德标准满足自我兴趣

知识点二、领导权变理论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路径——目标理论(该理论由罗伯特.豪斯提出)

1.理论内容

1)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

2)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下属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

3)领导的行为如果想要被下属接受,就必须为下属提供满足感

2.激励作用

1)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需要的满足相结合

2)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必要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

3.四种领导行为

1)指导式领导(适应外控式下属)

2)支持型领导(适应结构化下属,这时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

3)参与式领导(适合内控型下属)

4)成就取向式领导

4.两个权变因素

两个权变要素可以作为领导的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中间变量。

1)下属控制范围之外的环境因素。如工作结构、正式的权力系统、工作团队等。

2)下属的个人特征,如能力、经验、内外控等。

5.不同领导行为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1)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则支持型领导可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

2)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导式领导可能被是为多余;

3)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命运的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

4)外控型下属对指导型领导更为满意。

(二)费德勒权变理论

1.内容:团体绩效取决于领导方式与情景因素之间是否搭配。

领导方式分为“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类,或者以“工作为主”还是“以人为主”;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则归结为“关系”“工作结构”“职权”三大类。

1)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下属对领导的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

2)工作结构——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程度

3)职权——领导在甄选、训练、调薪、解聘等认识方面有多大的影响力和权力。

2.费德勒模型(不同领导风格在不同情境下的效能)

以上三个环境变数任意组合成八种群体工作情景,各种不同情况下效的领导方式如表2-1所示

表2-1 不同领导风格在不同情境下的效能

结果表明:根据群体工作情景,采取适当的领导方式可以把群体绩效提高到最大。当情景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时,采取工作导向型领导方式是合适的;但在各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且情景有利程度适中时,采取关系导向以人为重的领导方式更为有效。

(三)六、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1.团体中领导者与下属在确立关系和角色的早期,就把下属分出“圈里人”和“圈外人”的类别。

2.圈里人与领导打交道时遇到困难少,能感觉的到领导关心;领导对圈里人能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感情,较少使用正式的领导权威;

3.在工作中,“圈里人”比“圈外人”承担更高的工作责任感,对于其所在部门贡献更多,绩效评估也更高。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这种交换过程是一个互惠的过程。领导和下属两者都作为个体,通过团体进行反馈。

知识点三、管理方格和领导生命周期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管理方格理论

1.管理方格理论把领导风格画成一个二维坐标方格,纵坐标是“关心人”,横坐标是“关心任务”。

2.五种典型领导风格

◇(1,1)贫乏型管理(无为而治):管理者既不关心人,也不关心任务。

◇(9,9)团队型管理(最理想的领导风格):既关心任务又关心人,最理想。

◇(5,5)中庸式管理:对人和任务都采用简单关心的程度

◇(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乡村俱乐部型):极度关心人的需要,但对任务漠不关心。。

◇(9,1)任务型管理:极度关心任务,却对人漠不关心。工作效率来自对工作条件进行布置,使人的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小。

(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观点:影响领导者风格的重要因素是下属的成熟程度。成熟度包括工作成熟度与心理成熟度。

(1)工作成熟度:知识和技能水平 -------能力

(2)心理成熟度:从事工作的意愿与动机 -------意愿

2.领导生命周期就是领导从上任到卸任的过程。

3.四种领导风格

将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相结合,得出四种领导风格:

1)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

2)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

3)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

4)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

知识点四、领导者技能和领导决策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领导者的技能

领导者通常具备的的三种主要技能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一个人对某种类型的程序和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2.人际技能:有效的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按照模型、框架和广泛关系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种技能,概念能力处理的是观点、思想,人际能力关心的是人,技术技能涉及的是事。

4.技能发展:一是基于领导能力的培养,二是辅导。

(二)领导决策

1.决策过程

(1)西蒙的决策阶段智力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

(2)明茨伯格的决策阶段确认阶段、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2.决策模型

(1)经济理性模型完全理性决策

1)从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

2)存在完整和一致的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3)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

4)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通过计算机选择最佳备选方案。

5)概率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性。

(2)有限理性模型这里的理性受到了限制,决策者以满意为决策终点,

1)选择方案时,试图找自己满意的,满意的标准是有足够的利润、市场份额、价格。

2)决策者认知的世界是简化的模型。

3)决策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必知道所有可能的方案。

4)运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启发式原则,商业窍门及习惯来进行决策。

(3)社会模型

非理性模型了,与经济理性相对应。心理对人的决策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

来自实验的证明:很多时候人们会迫于团体压力,作出非理性选择。

3.决策风格

(1)这些风格可以归纳到两个维度:价值取向和模糊耐受性。

价值取向是指决策者关心的是任务和技术本身、还是人和社会的因素。

模糊耐受性是指测量决策者需要的结构和控制的程度(低模糊耐受性),以及是否有能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工作(高模糊耐受性),

(2)依照两个维度各自高低程度将决策风格分为四种类型:

1)指导型;低模糊耐受性、倾向于关注任务和技术本身。决策者喜欢关注事实,迅速完成工作。

2)分析型;高模糊耐受性、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喜欢对情景进行分析,倾向过度分析事物。

前两类倾向于使用独裁的领导风格,关心任务和技术取向。。

3)概念型;高模糊耐受性、倾向于关注人和社会。在解决问题时视角宽阔,喜欢考虑不同的选择及将来的可能。在决策时常陷入空想和犹豫不决。

4)行为型。低模糊耐受性、倾向于关注人和社会。决策者可以和他人进行很好的合作,细化公开交换意见的环境。不喜欢困难的决策,尤其是决策给别人带来不快乐的时候。

后两者倾向于民主的领导风格,关心人和社会取向

一般决策者通常使用多于一种的决策风格。

第三章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

【知识点】

1.组织设计概述X P22

2.组织设计的类型X P25

3.组织文化X P29

4.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及发展方法Y P29

知识点一、组织设计概述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1. 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组织设计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所进行的设计。

① 组织结构设计

“新建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新设计)”

“现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再设计或者变革)”。

② 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方法设计。

2.组织设计的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

组织设计从形式上可以分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

静态组织设计只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古典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的,只关注组织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动态组织设计在对组织结构进行设计的同时也对运行制度进行设计。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同时包含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

(二)组织结构设计

1.定义组织结构又称为权责结构,指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

①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企业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

②设计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

③组织结构的内涵——是企业员工在职、权、责三方面的结构体系。

2.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组织结构实践中通常以组织图或组织树的形式出现,

职能结构;完成企业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关系

层次结构(纵向结构);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又称纵向结构;

部门结构(横向结构);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横向结构;

职权结构。

3.组织结构的三要素

①复杂性;②规范性;③集权度。

4.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包括特征因素和权变因素。特征因素描述一个组织结构各方面内在特征的标志或者参数,权变因素是影响组织结构形式构成的外在条件和环境因素。

表3-1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

重点学习基本概念

*①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I、管理层次也称组织层次,它是描述组织纵向结构特征的一个概念。一个企业管理层次多少表明其组织结构的纵向复杂程度。

II、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它是指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幅度的大小往往反映上级领导人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III、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密切。首先,二者存在着反比关系;其次二者之间互相制约,其中管理幅度起决定作用。管理幅度决定管理层次,管理层次的多少取决于管理幅度的大小,同时,管理层次也对管理幅度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②专业化程度指企业各职能工作分工的精细程度。

*③分工形式是指企业各部门的横向分工所采取的形式。

*④ 规范化指员工用同种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

*⑤ 制度化程度企业采用正式制度进行管理的程度。企业中采用书面文件的数量可以反映制度化程度。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 Y

1.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

3.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即设计承担企业管理职能和业务的各个管理层次、部门、岗位及其职责。这一步是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

4.联系方式的设计;

5.管理规范的设计;

6.人员配备和培训体系的设计;

7.各类运行制度的设计;

8.反馈和修正。

知识点二、组织结构的类型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行政层级式马克思。韦伯首先使用“行政层级式”一词作为科学的工具和参照框架,用来评价、描述和比较各种组织形式。

1.决定因素

(1)权力等级;(2)分工;(3)规章;(4)程序规范;(5)非个人因素;(6)技术能力。

2.适用范围:行政层级组织形式在复杂/静态环境中最有效。

(二)职能制结构(集权模式)

1.主要特点

(1)职能分工;

(2)直线——参谋制;整个系统划分为直线、参谋两大系统。

(3)管理权力高度集中。

2.职能制的适用范围职能制的组织形式在简单/静态环境中效果较好。

(三)矩阵组织形式(熟悉)

矩阵组织形式,即在同一组织内部,既设置具有纵向报告关系的若干职能部门,又建立具有横向报告关系的若干产品部门(或项目小组),从而形成纵向与横向管理系统相结合,形如矩阵的组织结构形式。

1.主要特点:

(1)一名员工有两位领导;

(2)组织内部有两个层次的协调;

(3)产品部门(或项目小组)所形成的横向联系灵活多样。

2.适用范围: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较为有效。

(四)事业部制(分权模式)掌握

特点: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分别建立经营事业部,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

优点:

(1)有利于高层管理人员摆脱具体管理事物,集中精力于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

(2)增强企业的活力。

(3)有利于把联合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

(1)各事业部只顾自身的利益,减少公司协调的一致性。

(2)公司和各个事业部的职能结构重复,增加费用和管理成本。

适用范围:产品种类多、产品工艺差别大,市场分布范围广,市场情况变化快,要求适应性强的大型联合企业和公司。

(五)其他组织形式

1.团队结构形式采用团队作为组织活动的主要方式,其组织结构既为团队结构。

2.虚拟组织形式

实质:“可以租用,何必拥有?” 这是虚拟组织的实质。

规模小,能发挥主要职能,决策集中化程度高,部门化程度低或者根本不存在。

3.无边界组织形式通过组织的扁平化来减少指挥链,对管理幅度不加限制,取消各种职能部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

知识点三、企业文化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概念组织文化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 Y

(二)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Y

组织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管理层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

同时,工作群体的特征、管理者和基层主管的领导模式、组织特征和管理过程,以及外部环境也都是影响组织文化的重要因素。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Y

六大功能: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创新、辐射功能。

(四)组织文化的结构

三个层次: 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

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关系密切,互为里表。精神层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五)组织文化的类型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标签理论确认了四种类型:

1.学院型:学院型组织注重培养专才。

2.俱乐部型:俱乐部型公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把管理人员培养成通才。

3.棒球队型:棒球队型组织鼓励冒险和革新,重视创造发明

4.堡垒型: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工作安全保障不足

(六)组织文化与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影响组织文化的设计。

1.组织的制度化

如果企业想鼓励创新、开放的组织文化,就需要降低组织的制度化程度,或者在制度化建设中保持相应的灵活性。

2.组织的规范化

3.组织的管理层次管理层次多、结构复杂的组织不利于培养员工自主性和参与决策的主动性。

4.集权程度集权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在组织中形成民主、参与、开放、自主的文化。

5.招聘制度员工多样化程度低、以内部招聘为主的组织倾向于拥有强调稳定和连续性的文化。多样化程度高,以外部招聘为主的组织重视灵活性创新价值。

6.绩效评估体系强调合作的文化与强调严格的等级差异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很难并存的。如果企业拥有一种合作的组织文化,那么强调个人绩效的评估体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如果企业希望有一种冒险、创新的组织文化,则绩效评估体系应将重点放在评价创新的努力上。

7.薪酬制度不同级别间薪酬差别很大的薪酬体系适合于强调等级的组织文化,不适合崇尚平等的文化。

知识点四、组织变革与发展 Y

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组织变革

1.概念:组织变革就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而对自身进行的调整和修正。

2.原因:组织变革的原因是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面临下列情况之一时,就是必须改革的征兆:决策失灵;沟通不畅;组织不能发挥效率;缺乏创新。

3.方法:

(1)以人员为中心的变革。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改变人的态度、行为。一个组织中,人员的变革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变革。

(2)以结构为中心的变革组织内部结构的分化和统合,包括重新划分和合并新的部门等。

(3)以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流程再设计,改变方法和设备。

(4)以系统为中心的变革某一因素变革与其他因素的配合,以及考虑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

4.组织变革的程序:确定问题、组织诊断、实行变革、变革效果评估。

(二)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是有计划变革及干预措施的总和,

1. 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结构技术和人文技术

(1)结构技术;通过有计划的改革组织的结构,改变其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度的技术,从而影响工作内容和员工关系。

(2)人文技术: 通过沟通、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技术。

主要四种人文技术: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质量圈、团际发展。

2. 现代的组织发展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2)团队建设

第四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点】

本章有重要知识点八个,分别是: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P36 二、人力资源满足企业优势资源的条件 P36

三、组织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决定因素 P38 四、不同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匹配 P40

五、战略性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P41 六、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 P43

七、人力资源管理的职权 P45 八、人力资源活动的量化评估 P48

知识点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1.产生背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背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量化评估的挑战。这二者联合促进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形成和持续发展。

2.定义:为了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的模式。指组织采用战略的眼光和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组织、实施和控制。

3.基本观点:以投资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组织会将人力资源视同物质资源,关心人力资源的购置或开发费用的风险与回报

4.作用机制:匹配或称为契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匹配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外部匹配与内部匹配。外部匹配又被称为“纵向整合”,指的是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内部匹配也称作“横向整合”,指的是发展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各种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知识点二、人力资源满足企业优势资源的条件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优势资源(典型的应该是人才资源)应具备的这四个条件:

1.价值性;

2.稀缺性;

3.不可模仿性;

4.不可替代性

知识点三、影响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的因素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所以,目前并非所有的组织都愿意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影响组织是否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的因素有四种:

1.管理层的价值观,能否将人力看成“资源”且是战略资源,这决定是长远规划还是短期效应。

2.对待风险的态度,信奉不冒险的管理者不太可能对人力资源进行大的投资。

3.员工技能的性质,异质培训或者同质培训。同质性培训容易为其他企业所用,那些决定为员工提供可以被其他雇主利用的技能培训的组织,更需要制定人才保留战略。

4.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当外包能够提供既便宜又专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服务时,组织会更少地发展自己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知识点四、不同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匹配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不同组织总体战略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匹配

组织总体战略从根本而言有成长战略、稳定战略以及转向或紧缩战略三种类型,其中每一种都有独特的人员管理方法与之匹配。

1.成长战略——内部成长与外部成长战略。

● 内部成长战略特点:组织关注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开发。

人力资源战略匹配问题:制定适当的规划以保证及时雇用和培训新员工,适应市场需求,改变现有员工的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 外部成长战略特点:通过购并竞争对手(横向整合),或购并其他可能提供原材料或作为本组织分销链组成部分的组织(纵向整合),从而扩展资源或强化市场地位。

人力资源战略匹配问题:一是对不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合并;二是裁员战略。

2.稳定性的战略

组织战略特点:为员工提供的向上发展机会越来越少,员工可能会离去;

人力资源匹配:确定关键员工,并制定特殊人才保留战略以留住他们。

3.转向或紧缩战略

组织战略特点:组织一般决定压缩或精简业务,力图增强基本能力。

人力资源匹配:通过裁员消减成本,裁员常常是这类组织最重要的问题。

4.大量裁员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

挑战一是必须能够裁去那些工作绩效不佳的员工从而实现对劳动力队伍的精简。

挑战二是如何提高那些在裁员之后仍然留在企业中的人员的士气。

组织假设:留下的员工会感激,富有激情地高效率工作

事实:经常相反。

1)可能会在不加薪的情况下被要求承担更多的工作;

2)有负罪感;

3)为未来担忧;

4)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都会下降。

这时提高士气是最重要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不同组织竞争战略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匹配

竞争战略分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战略三种。

1.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战略特点:提高效率、消减成本,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吸引顾客。

人力战略匹配:

(1)围绕短期的、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价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

(2)采用内部晋升,建立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报酬系统,拉大管理人员和下属的工资差距;

(3)通过员工参与吸取员工们关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意见,达到更高水平的效率。

2.差异化战略

差异战略特点: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于竞争对手,极力追求顾客对某种特殊品牌的忠诚。

差异战略重点:产品设计或服务多样化的创造与创新是关键。

人力战略匹配:

(1)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激励创新。

(2)期待员工能够与他人合作,有长远眼光,容忍模棱两可的情况,勇于承担风险。

(3)工作说明书界定得非常宽泛,获得更大的创造性,向员工提供更宽泛的职业通道。

3.聚焦战略

聚焦战略特点:不同细分市场有不同的要求,需极力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需求。

人力战略匹配:培训和保证顾客满意是这种战略的关键因素。

知识点五、战略性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1.最大区别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与营销、财务、生产、研发等部门仍然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直接参与组织的战略决策,在明确的组织战略前提下,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针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策略,共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2.具体区别

具体而言的差异如表4—1所示:P41

表4-1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点六、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有两类角色论述。

(一)四角色论 1999年大卫·尤里奇(大卫·乌里奇)教授

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四种角色: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及变革推动者。

(二)六维角色模型 2007年密歇根大学又归纳了六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胜任力:

1.可信任的参与者;

2.人才管理者;

3.组织设计者;

4.战略设计师;

5.业务执行者:

6.商业盟友:业务联盟和日常工作战术家位于金字塔基部,是“必要但不需要完全掌握”的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特征

1.专业知识,即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知识与能力。

2.商业知识

3.管理变革能力

知识点七、人力资源管理的职权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责任

原因:

(1)有效的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制度是针对部门需求和组织的状况。

(2)政策和制度的落实需要各个部门积极推行。

(3)选拔、培训、评估、激励实际上由各部门承担。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的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权限上不同

1.职权及其划分

在组织管理中,职权分为直线职权和职能职权。拥有直线职权的管理者是直线经理,拥有职能职权的管理者是职能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属于职能管理者。

2.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

指导新员工、训练新技能、分派工、培养合作关系、协助改进绩、传达组织规章和政策、控制人事费用、开发员工潜能、激发并维护员工积极性、维护员工身心健康。

3.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

(1)人力资源经理的直线职能包括两方面:

第一,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行使直线管理者的职权,指挥其下属的工作;

第二,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人力资源经理所提出的建议被当作为上级指示,受到直线经理的重视。

(2)人力资源经理的服务职能也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作为组织最高管理层的助手,协助组织最高管理层确保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目标、政策和各项规定的实施。

第二,人力资源经理为直线经理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支持。

另外,人力资源经理还需要经常对直线经理进行相关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使其掌握不断更新的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知识、技能和变化趋势。

知识点八、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评价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量化评估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意义

1.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发展产生战略性的贡献

2.有助于显现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绩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和地位

3.有助于掌握人力资本增值情况,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绩效评估方法

两个方面:一是对HR部门本身的评价,二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对组织整体绩效的贡献。

1.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的评价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需要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其中重要的是评价指标的选择,是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的关键,因为它会影响评估的实施与结果的说服力。定量评价可以直接计算,定性评价则采用等级评定的方法,目的是尽可能淡化评价的主观色彩,增加其客观性。

(1)定量指标(直接核算法),如教材P49 表4-3所示。目前已有研究者对定量指标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些指标是可以直接量化的客观指标,如招聘人数、培训成本、辞职率、缺勤率等,实践中确定指标后,只需认真计算数据核算统计即可。

(2)定性指标(等级评定法),一般采用等级评定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进行定性评定。这主要针对那些行为性和品质性的非量化指标,方法是将待评定内容根据程度不同划分为不同等级,给每个等级编写详细定义,然后让评价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应各指标所处的等级。

2.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对组织的整体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一般很难直接体现在组织的经营绩效上,往往需要通过中间变量的转化才能完成(例如生产部门的培训效果可以通过测量培训前后该部门生产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成本、效率这样的直接指标间接得出培训效果);或者通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员工心理指标的测量来确定。

研究者们提出两种中间变量,作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效果模型的基础。

(1)人力资源有效性指数,美国学者菲利普斯研究开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和组织有效性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结论。

6个可以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绩效的指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费用/总经营费用、工资总支出/总经营费用、福利总成本/总经营费用、培训开发成本费用/总雇员数、缺勤率、流动比率;

人力资源有效性指数是上述6个指标及其有意义的关联式组合而成:

总收入/员工总数、资产总数/员工费用、经营收入/员工费用、经营收入/股东、股本总数

(2)人力资源指数,美国学者舒斯特教授提出的:薪酬制度、信息沟通、组织效率、关心员工、组织目标、合作、内在满意度、组织结构、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员工与管理、工作群体、群体间协作能力、一线管理和管理质量等15项因素综合而成。

人力资源指数不仅表明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而且反应了组织的环境气氛状况。

第五章人力资源规划

【知识点】

本章有重要知识点个,分别是:

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P51 二、人力资源规划程序 P53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P59 四、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P61 五、人力资源综合平衡 P63 六、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P66

知识点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定义

人力资源规划是系统评价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拟定一套措施,使组织稳定地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数量的

人力,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组织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以实现个人利益在内的组织目标活动。

(二)目标

1.主要目标:在于使组织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供应与特定时期组织内部预计空缺的职位相吻合,并为组织未来发展所需人才做出安排。

2.具体表述:(就是主要目标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也可以理解为具体目标)

1)防止人员配置过剩或不足

2)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获得适当数量并具备所需技能的员工

3)确保组织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4)为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和体系提供方向和一致的标准

5)将业务管理人员与职能管理人员的观点结合起来

(三)意义

1.有助于组织发展战略的制定

2.有助于组织人员的稳定

3.有助于降低人力资本的开支

(四)人力资源规划类型

其中:

1.晋升规划:个体在组织中向较高职位的移动。根据企业人员分布状况和层级结构所拟定的人员提升政策和方案。通常包括晋升年限和晋升条件,与职业规划密切结合。

2.补充规划:拟定人力资源的补充的政策。使企业能够合理地有目标地在中长期内把所需数量、质量、结构的人员填补在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上。

3.培训开发规划:目的在于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所需的一些职位准备人才,是围绕改善个人与职位要求的配合关系而制定的。

4.配备规划:是对中长期内处于不同职务或工作类型的人员分布状况的规划;确定组织人员需求的重要依据。

5.继任规划:公司制定的用来填补最重要的管理决策职位的计划。两个目的:重要岗位出现突然离职时,岗位不至于空缺影响工作;人员培养的必须,开发高素质员工的潜力,加强培养。

6.职业规划:为了不断地增强其成员的满意感,并使其能与组织的发展和需要统一起来而制定的协调有关员工个人的成长、发展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的计划。

(五)影响因素

表5-1 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

知识点二、人力资源规划程序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1.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组织战略目标是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

2.提供人力资源的信息——信息来源于组织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及来源于岗位分析工作。

3.人员预测——人力资源规划中最关键的一环。预测的质量决定着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

4.供需匹配——将在数量、组合、技能和技术等方面的人员供需情况进行对比,确定供需缺口。

5.执行计划与实施监控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动态原则

1)参考信息的动态性。

2)依据组织内外情境的动态变化,制定和调整人力资源全局规划和具体规划的检查性。

3)执行规划的灵活性。

4)具体规划措施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5)对规划操作的动态监控。

知识点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指对组织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的活动。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程序(自上而下)

1.预测组织未来的生产经营状况。

2.估算各职能工作活动的总量。

3.确定各职能及各职能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工作负荷。

4.确定各职能活动及各职能活动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需求量。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分定量预测法与定性预测法两种方法。

1.定量预测法:通过某些商业要素进行预测从而决定劳动力队伍的大小。

1)时间序列法:以时间为唯一变量,根据企业历年人员变动趋势推演未来某个时期人员需求状况。例如可以对企业通过分析企业在过去五年左右时间中的雇佣数据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

2)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特殊的商业因素和所需要员工数量之间的比率来确定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的方法,提供比趋势分析更为精确的估计值。

3)回归分析法:通过确定企业的业务活动量和人员水平这两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

第一步:绘制散点图,以描述商业要素和劳动队伍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测绘一条穿过散点中间位置的线,并对这条线建立回归方程。

设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 式中,a是常数,b是斜率

第三步:进行预测

2.定性预测法

又称判断法,是一种简单又常用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依据人的经验、智力和判断能力,而不是数字处理能力。最常见的判断技术有:

1)主观判断法,亦即经验判断法。

特点:各级领导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自上而下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法;是一种较粗的人力需求预测方法,容易扩大部门需求;适用于短期预测,对组织规模较小、结构简单和发展均衡稳定的企业。

不足:会出现“帕金森定律”,各部门夸大自己部门人员的需求量,需要组织部门加强控制。

2)德尔菲法(专家决策术)

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发展的看法达成一致意见后的结构化方法;通过避免专家面对面的集体讨论所产生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体系经验;适合于对人力总额的预测。

● 特点:

A吸取和综合了众多专家的意见,避免个人预测的片面性。

B不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匿名进行,避免从众行为,使专家作出独立的判断。

C采取多轮预测的方法,经过几轮的反复,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实施程序:

第一轮,提出要求。

第二轮,提出预测问题。

第三轮,修改预测。

第四轮,进行最后预测。

● 须注意的原则:

专家一般不少于30人,问卷返回率不低于60%。避免造成误解和歧义,问题尽量简化。预测结果不要求精确,必须得到专家的理解和支持。

知识点四、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企业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1.人员核查法

1)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在各职位上分布状态进行核查,从而了解企业可供调配的人力资源拥有量及其利用潜力的方法;

2)属于静态预测方法,多用于短期人力拥有量预测;

3)多用于短期人力拥有量预测。

2.人员调配图

1)是一种岗位延续计划,用以了解潜在的人员变动;

2)揭示了组织人力资源的准备情况。

3.马尔科夫分析法

1)基本思想: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依次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2)其应用原理:假设给定时期内,从低一级某一职位转移到另一职位的人数是起始时刻总人数的一个固定比例,即转移率一定。在给定各类人员起始人数、转移率和未来补充人数的条件下,就可以确定出各类人员的未来分布,作出人员供给的预测。

3)周期越长,根据过去人员变动所推测的未来人员变动就越准确。一般以5—10年为周期。

4)分析的第一步是制作一个人员变动表,表中的每一个数字都表明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在两个工作之间的雇员数量的历年平均百分比。

5)使用马尔科夫分析的关键是要确定出人员转移率矩阵表。如教材表62页5-3。

(二)企业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地方劳动力市场预测和全国劳动力市场预测。

1.地方劳动力市场预测,需考虑因素

(1)公司所能及范围内的人口密度

(2)现在或将来来自其他组织对人力的竞争

(3)当地的失业水平

(4)当地传统的雇用模式以及获得具备所要求的技能资格的员工的可能性

(5)当地教育系统和培训机构的人才输出状况

2.全国劳动力市场预测

(1)离校学生人数和劳动力规模的统计学趋势

(2)全国对特殊类别人力的需要,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的人才输出情况

(3)不断变化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4)本地区、本行业的规模和成熟度等

知识点五、人力资源综合平衡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人力资源综合平衡需要平衡三方面的关系:

(一)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平衡

供需平衡有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三种情况,供求平衡是最理想的,如果出现不平衡则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1.供给小于需求(供不应求)

(1)从外部雇佣人员,包括返聘退休人员,这是直接方法

(2)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

(3)延长工作时间

(4)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5)将组织的某些人力资源外包

2.供给大于需求(供过于求)

1)扩大经营规模

2)永久性裁员

3)提前退休

4)冻结招聘

5)缩短工作时间

6)对富余员工实行培训

3.结构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是较为普遍的失衡,即“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经常5个人干3个人的活;但在一些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却又缺乏合适人选。

1)进行人员内部的重新配置

2)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培训

3)进行人员的置换

(二)专项人力资源规划的平衡

补充计划、培训计划、使用计划、晋升计划、薪酬计划之间的平衡。

(三)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平衡

组织需要强调功能和效率,员工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两者常常出现差异。通过平衡二者利益,在员工积极性基础上形成企业目标,在实现企业目标中满足员工需求。

知识点六、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目的

1.促进行政与运营效率

2.促进组织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包括的内容

工作经验代码、人口统计特征、职业发展、产品知识、正规教育、培训课程、迁移局限、职业兴趣、工作绩效评价

(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

1.为人力资源建立人事档案

2.为其他人力资源活动提供信息

3.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人力资源的信息系统类型

1.集中型

(1)将所有的控制权与责任几种设置在一个点上;

(2)可以使管理人员极大程度上控制该系统并且节约成本,但是限制那些需要使用该系统信息的其他人的灵活性。

2.分散型

既有一个中心装置还有多个与中心装置相连或彼此相连的节点,给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保留了较大程度的控制,同时给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灵活性。

3.独立型

(1)有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彼此相连也可以没有关系;

(2)给单个使用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并可以对系统加以设计来满足自己的特殊需求。

4.混合性

(1)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几种在一起同时将其他功能留给使用者自行斟酌使用。

(2)可以在组织中实现集中控制与分散自治的良好统一。

(五)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程序

1.选择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2.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发展

3.系统的实施

4.培训

5.评价

第六章工作分析

【知识点】

本章有重要知识点七个,分别是:

一、工作分析的作用与流程 P68 (X)二、工作分析方法 P70 (X)三、工作分析的实施技巧P71(X)四、职务说明书 P72 (X)五、工作设计概述 P73(Y)六、工作设计原理 P73(X)七、工作设计方法 P75(X)

知识点一、工作分析的作用与流程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工作分析即通过系统的方法来确定工作的职责,以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一)工作分析的作用表现为:

1.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Y)

1)支持企业的战略

2)优化组织结构

3)优化工作流程

4)优化工作设计

5)改进工作方法

6)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定

7)树立职业化意识

2.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X)

1)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强调基于战略基础制定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工作分析会及时明确这些变化中的岗位职责,确定任职者责任。这些工作是和人力资源规划同时进行的。

2)人员招聘。工作分析的成果对职位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个性品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3)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分析的成果文件为员工培训提供了信息支持和指导。

4)绩效管理。职务说明书和任职资格体系成为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书面依据。

5)工作评价。工作评价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根据工作分析提供的职责要求等信息确定职位的技能、强度、责任以及环境因素。

6)薪酬管理。薪酬管理建立在工作评价基础上,而工作评价又以工作分析为依据。工作分析通过支持工作

评价来间接支持薪酬体系的设计。

7)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工作分析划分工作类别或工作族,从而为职位晋升和任职资格体系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工作分析的流程(Y)

1.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

2.调查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

3.运用工作分析技术收集工作相关的信息

4.整理和分析工作相关信息

5.形成工作分析成果

6.核对与应用工作分析的结果

在应用过程中,要遵循动态原则根据变化及时调整,定期调整。

知识点二、工作分析方法 X

一、知识点内容介绍

(一)方法类型

表工作分析方法

(二)方法内容

1.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

(1)访谈法:又称面谈法。运用最广泛、最成熟、最有效、是唯一适用于各类工作的方法。

(2)问卷法:程序简单、成本低,大多数企业喜欢采用这种方式。

(3)观察法:一种传统的工作分析法。

(4)工作实践法: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5)工作日志法:在缺乏工作文献时,日志法的优势尤为明显。

(6)文献分析法: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7)主题专家会议法

2.现代的工作分析方法(掌握)

(1)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

①职位分析问卷法(PAQ):是一种结构化的工作分析问卷,适用于商业、工业企业、以及公共部门中的各个职位。

具体操作的七个步骤:

明确目的---获取支持---确定方法---人员培训---项目沟通---信息收集----结果分析

②工作要素法:对任职者的工作要素如知识、技能、能力、愿望等进行分析。开放式人员导向型的工作分析系统。工作要素法的分析对象是某一类具有相似特征的工作。

步骤:收集工作要素——整理工作要素——划分工作分析维度——确定各类要素。

③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完全以个人特质为导向的工作分析系统。

完整的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包括三种分析技术:临界特质分析、工作要求与任务分析、技术能力分析。

④能力要求法:指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技能都可以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2)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

①关键事件法:主要应用在绩效评估、培训和工作任务设计等方面。

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版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经济基础》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 A. 向上平移 B. 向右平移 C. 向左平移 D. 向下旋转 2.下列经济业务中,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的是() A.企业取得银行贷款 B.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现金 C.股东投入资本 D.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现金 3.从某单位所有在职员工中,随机抽取300人进行抽样调查,来研究该单位在职员工中亚健康人员占比情况,该项调查的总体是() A.随机抽取的300名在职员工 B.该单位所有在职员工 C.该单位所有亚健康在职员工 D.被调查的300名在职员工中的亚健康员工 4.关于政府多年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编制多年预算,一般采取逐年递推或滚动的形式 B.多年预算必须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C.多年预算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D.多年预算每3到5年编制一次 5.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中,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的过程属于资金循环中的()过程。 A.生产 B.供应 C.销售 D.投入 6.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划分,现代会计可分为()。

A.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B.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 C.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 D.行政会计与企业会计 7.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 B.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 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目8.若要定量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并预测一定收入条件下的人均消费金额,使用的统计方法是()。 A.相关分析 B.平台分析 C.回归分析 D.描述分析 9.甲向乙借了300元钱,同时甲又为乙修好了笔记本电脑,修理费恰好是300元,则甲乙之间的债权债务可以()。 A.抵销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10.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能够可靠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会计上称为()。 A.利润 B.价格 C.投资 D.费用 11.关于扣缴义务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人不能成为扣缴义务人

初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一定不是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是(C)。 A.利益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3—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B)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4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B)。 A.财产的归属权 B.财产的运营权 C.出资者的决策权 D.出资者的受益权 5政府财政资金支出后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它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分配活动。 这种支出是(B)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有偿支出

6 下列各项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 A.行政经费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救济支出 D.补贴支出 7税收是国家凭借其(C)取得的财政收入。 A.经济权力 B.信用 C.政治权力 D.经济实力 8 具有维护国家主权、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功能的税种是 (C)。 A.营业税 B.增值税 C.关税 D.房产税 9以经济活动中书立、领受的凭证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是(D)。 A.营业税 B.关税 C.企业所得税 D.印花税 10 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称为(B)。 A.国民经济计划 B.政府预算 C.决算 D.经济发展战略 11下列各项中,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的总结是(A)。 A.决算 B.下年度政府预算 C.财政收支计划 D.审计报告12典型的代用货币是(C)。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完整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 5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瓦格纳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的观点是()。 A.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B.非均衡增长理论 C.政府活动扩法则 D.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正确答案:C 2.我国的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等课税项目采用的是()的形式。 A.从价税 B.从量税 C.营业税n增值税 正确答案:B 3.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财政资金支付,这种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是()。 A.财政预算 B.财政收入 C.财政支出 D.财政分配 正确答案:C 4.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A.国民总收入 B.政府的举债规模 C.公众的财富总量 D.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 正确答案:D

5.进步部门与非进步部门的差异来自()。 A.机器设备和劳动投入不同 B.机器设备和资金投入不同 C.技术和劳动发挥的作用不同 D.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同 正确答案:C 6.下列财政支出分类方法中,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是()。 A.按政府职能分类 B.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 C.按支出经济分类 D.按支出能否直接得到价值补偿分类 正确答案:C 7.()认为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A.皮考克 B.瓦格纳 C.斯曼 D.鲍莫尔 正确答案:B 8.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A.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管理支出 D.经济管理支出 正确答案:A 9.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是阻碍()的关键因素。 A.联合融资

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7年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汇总 来源:233网校2017年3月7日分享到课程 高级经济师考试还是相对比较难的,高级经济师考试是各地自行组织的考试,考试形式及方式不同的,有的地区是考评结合的,有的单独考试,有的单独审核。 2017年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 2017年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 2017年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3) 2017年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4) 2017年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5) 2017年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6) 2017年高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 来源:233网校2017年3月2日分享到课程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B) A、合伙制 B、公司制 C、个体户制 D、股份公司制 2、市场经济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 A) A、市场配置 B、计划配置 C、政府配置 D、领导配置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C)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4、国有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C) A、对重要经济部门具有控制力 B、对金融系统具有控制力 C、对经济发展具有控制力 D、对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具有控制力 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生产资料国有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收入分配制度:( B)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A、国有企业改革 B、政府职能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 D、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8、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发》一书中提出来的。其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模式,用公式表示: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有个孩子的爸爸为了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向孩子提出:“如果你在下学期里门门功课考90分以上,给你奖励。”孩子听到父亲的许诺,会想到 三个问题:一是爸爸给我的奖励是我喜欢的吗二是爸爸说话算不算数三是我自己 的成绩会怎样试问对孩子思考的这三个问题,下列何种归纳最为正确( D) A、第二个是目标价值问题,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B、第一个目标价值问题,第二个和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C、第一个是目标价值问题,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级人力资源(完整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级人力资源(完整版) 点击进入:2016年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专题 2016年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麦克利兰三重需要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理上过分提高的人常常勇于挑战自我,选择高风险的目标 B.成就需要高的人常常勇于挑战自我,选择高风险的目标 C.成就需要高的人通常只关心自己的工作业绩,单不一定能使别人干得出色,所以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D.权利需要高的人喜欢竞争,希望通过出色的成绩来匹配他们渴望的地位 2.“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这一说法代表的观点属于。()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奥尔德佛的“挫折—退化”观点 D.麦克利兰的三重需要理论 3.关于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一定需要熟练掌握他所管理的团队的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B.管理层级越高,越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工作中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C.组织中较低层次的领导只要带领下属完成工作目标即可,不需要人际技能 D.领导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组织行为来发展 【答案】C 4.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与情境因素之间是否搭配,对团队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费德勒提出的情境因素中不包括()。 A.领导与下属关系 B.工作结构 C.职权 D.工作环境 【答案】D 5.小张发现,他的领导在做决策时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而且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决策风格属于()。 A.概念型 B.指导型 C.分析型 D.行为型 【答案】A 6.组织结构设计的特征因素不包括() A.关键职能

2012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中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具体由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业务战略和( )组成。 A.企业竞争战略 B.企业事业部战略经济师报名时间 C.企业发展战略 D.企业职能战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企业战略三个层次: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 2.企业战略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产生,并加以推进和实施,这种战略实施模式为()模式。 A.指挥型 B.转化型 C.增长型 D.合作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增长型模式的特点是自下而上 3.利润计划罗盘是罗伯特.西蒙斯提出的以后总基于企业战略的业绩绩效模式,其构成为利润轮盘、现金轮盘和()。 A.资产轮盘 B.负债轮盘 C.销售利润率轮盘 D.净资产收益率轮盘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利润计划轮盘包括利润轮盘、现金轮盘和净资产收益率轮盘 4.根据迈克.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在行业中普遍存在五种竞争力量,分别是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和()。 A. 供应者的谈判能力 B. 生产者的谈判能力 C. 销售者的谈判能力 D. 使用者的谈判能力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五力竞争模型包括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的谈判力和供应商的谈判力 5.某行业的市场趋于饱和,内部竞争异常激烈,许多小企业逐步被淘汰,行业由分散走向集中,按照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该行业处于()。 A. 形成期经济师教材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衰退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成熟期的特点: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小企业遭到淘汰。[Page] 6.为了扭转亏损,某家电生产企业将旗下的洗衣机事业部整体出售,这一做法表明该企业采取的战略是()。 A. 放弃战略 B. 暂停战略 C. 转向战略 D. 清算战略 参考答案:A经济师考试 参考解析:只把某一个事业部出售而不是整体出售叫做放弃战略 7. 在造船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某造船厂除仍承接鸳鸯石油运输船的生产业务外,开始承接建筑工程和石油勘探设备的钢结构加工业务,这一做法表明该造船厂实施的是()战略。 A. 水平多元化 B. 垂直多元化 C. 同心型多元化 D. 非相关多元化经济师论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同心多元化,都是服务的石油这个行业,以石油这个行业为核心。 8.在公司制企业中,作为股东会议的常设权力机构,代表股东利益进行重大决策的是( )。 A. 董事会 B. 监事会 C. 经理 D. 工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董事会是法定常设机构,代表股东进行决策 9.根据我国公司法,参加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活动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的主体称为( )。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合伙人 D. 发起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察发起人股东的含义,承担设立责任 10.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 )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 A. 个人资产

2016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 A、合伙制 B、公司制 C、个体户制 D、股份公司制 2、市场经济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 ) A、市场配置 B、计划配置 C、政府配置 D、领导配置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4、国有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 A、对重要经济部门具有控制力 B、对金融系统具有控制力 C、对经济发展具有控制力 D、对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具有控制力 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生产资料国有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收入分配制度:( )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政府职能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 D、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8、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发》一书中提出来的。其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模式,用公式表示: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有个孩子的爸爸为了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向孩子提出:“如果你在下学期里门门功课考90分以上,给你奖励。”孩子听到父亲的许诺,会想到三个问题:一是爸爸给我的奖励是我喜欢的吗?二是爸爸说话算不算数?三是我自 己的成绩会怎样?试问对孩子思考的这三个问题,下列何种归纳最为正确?( ) A、第二个是目标价值问题,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B、第一个目标价值问题,第二个和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C、第一个是目标价值问题,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D、第二个是目标价值问题,第三个是期望概率问题 9、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根据该理论,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 A、这五种需是逐级上升的,低一级需要满足后便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但次序也不是完全固定的 B、这五种需要是逐级上升的,低一级需要满足后便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但次序是完全固定的 C、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越往上层,满足的百分比就越低 D、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不过,优势的需要居主导地位 10、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进步 B.制度创新 C.总供给 D.总需求 11、某企业的领导者,精通生产工作,与职工关系也很融洽,但经营业绩一直不理想,这最可能是由于他缺乏:() A.技术职能 B.人际职能 C.概念职能 D.激励职能 12、决策树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它适用于:()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对三者都适用 13、现在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甲方案固定投资(费用)80万元,生产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00元;乙方案固定投资50万元,生产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10元,单位产品价格均为150元,若计划产量达到15000个时(假定产品均能售出),则根据两个方案的保本获利能力,可以认为:()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B.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C.两个方案都无法保本,均不可行 D.两个方案保本和获利的能力相同 14、关于组织的概念和本质,下述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只有一个人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B.不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C.不需要管理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D.没有共同目标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15、在领导者的权力构成中,专家权在性质上是属于:( ) A.正式权力,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和作用 B.非正式权力,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和作用 C.正式权力,不具有延久性的影响和作用 D.非正式权力,不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和作用 16、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进步 B.制度创新 C.总供给 D.总需求 19、某IT公司想向社会招聘一个技术开发部主任,对他有这么几个基本要求:能创新地开展工作、思想活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积极承担攻坚性的工作、具有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的知识优势。该公司依据的是( )领导理论对外进行技术开发部主任的选拔。 A、特质理论 B、权变理论 C、行为理论 D、以上三种理论都是 20、如果一国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币升值,将会导致( )。 A.本国出口增加 B.本国进口减少 C.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D.本国旅游收入减少 21、王强是某公司的营销部门经理,在应该由他进行决策的许多问题上,他都去请示主管营销工作的副总经理,并由这名副总经理做出最后决定。实际上,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做法,并几乎成了一种惯例。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违背了授权的哪一条原则?( )来源:安通学校 A.权责对等 B.职能界限 C.职权层次 D.职责绝对性 22、一个工人每天或每周必须生产一定数目的零件,他必须保持不超过1%的废品率,他必须在指定的六个月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工作,在生产特定数目的零件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物料消耗。对于控制来讲,这是在( )。 A、衡量实际绩效 B、进行差异分析 C、采取纠编措施 D、明确控制标准 23、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为: ( ) A、总经理、副总经理、常务董事 B、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 C、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D、董事长、常务董事、总经理、监事 24、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 ) A、建立负责任的董事会 B、配备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C、健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D、在企业内部构造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25、一个大学的学院既按专业类型分成各个系、科,又按项目分成本科、硕士、博士、科研、管理,那么这个学院的组织结构属于:( )来源:安通学校 A、简单型 B、团队型 C、矩阵型 D、虚拟组织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1) 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 A.生产场所 B.地下矿藏 C.交通道路 D.生产工具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生产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劳动资料。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2. 构成一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的是【】 A.生产方式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真题附答案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干】关于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 B.努力水平越高,表明个体的动机越强 C.动机可以分为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D.内源性动机强的员工更为看重工资和奖金 2.【题干】根据ERG理论,实现个人理想属于()。 A.生存需要 B.关系需要 C.成长需要 D.安全需要 3.【题干】有些领导者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并具有个性化风格,这种类型的领导属于()。 A.魅力型领导 B.交易型领导 C.支持型领导 D.成就取向式领导 4.【题干】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不属于情景性因素的维度是()。 A.工作结构 B.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C.领导风格 D.职权 5.【题干】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 A.智力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 B.确认阶段、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C.知觉活动、逻辑推理、选择活动 D.探索活动、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6.【题干】职能制组织形式被称为()。 A.韦伯模型 B.斯隆模型 C.法约尔模型 D.韦尔奇模型 7.【题干】按照美国学者桑南菲尔德的组织文化分类,()组织非常重视适应、忠诚度和承诺。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8.【题干】关于矩阵组织缺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的稳定性差 B.双重领导容易导致管理混乱 C.用人较多,机构相对臃肿 D.不利于提高组织的适应性 9.【题干】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强调()。 A.组织的全体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 B.人员管理活动的焦点是员工关系管理 C.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在变革活动中扮演追随者和响应者角色 D.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作用是降低人工成本 10.【题干】按照戴尔和霍德关于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诱因战略特点的是()。 A.储备具有多种专业技能的员工 B.管理人员不干预员工的工作,只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C.聘用多于组织需要数量的人员 D.明确界定工作职责 11.【题干】密歇根大学的尤里奇教授采用四象限法将人力资源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划分为四种,其中既关注未来又关注人员的象限对应的角色是()。 A.员工激励者 B.战略伙伴 C.变革推动者 D.管理专家 12.【题干】关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更多涉及东道国与第三国员工 B.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虑外派人员的课税和重新配置问题 C.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参与员工的个人生活 D.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负有更少的责任 13.【题干】人力资源规划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改程序的起点是()。 A.人事测评 B.实践监控 C.供需匹配 D.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 14.【题干】经常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分析方法是()。 A.时间序列分析法 B.主观判断法 C.德尔菲法 D.马尔科夫分析法

2008-2018年历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8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干】关于行政单位财务会计报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行改单位的年报按照“资+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会计等式编排 B.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应于每月未、季末、年末编制 C.行政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D.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改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表 E初级中级经济师14个科目全程班复习资料已更新,更多视频课程、讲义和真题见企鹅:妖三玖肆妖玖吧陆贰妖 【答案】A 2、【题干】商业银行为办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时不需要履行的义务是()。 【选项】 A.严格进行交易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 B.对公众披露投资企业信息 C.履行反洗钱和反恐融资义务 D.按照规定报送信息 【答案】B 3、【题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理念的内容是()。 【选项】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公正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公平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稳定、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4、【题干】可以用于计算最终消费率的是()。 【选项】 A.运用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运用消费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C.运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D.运用生产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A 5、【题干】预算单位可采用财政授权支付程序支付财政性资金的支出项目是()。 【选项】 A.物品和服务平采购支出 B.工程采购支出 C.零星支出 D.工资支出 【答案】C 6、【题干】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 【选项】 A.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B.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C.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D.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F初级中级经济师14个科目全程班复习资料已更新,更多视频课程、讲义和真题见企鹅:妖三玖肆妖玖吧陆贰妖 【答案】D 7、【题干】梯度渐进增长理论是在对()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

中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指南完整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指南完整版 考试简介 2013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专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 考试科目 2013年经济师考试科目 初级和中级均2个科目,具体是: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注: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等12个专业。 考试时间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设在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分在两个半天进行,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2013年经济师考试定于11月2日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上午9∶00-11∶30专业知识与实务(初、中级)

下午2∶00-4∶30经济基础知识(初、中级) 报考条件 初、中级经济师报考条件: (一)报考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二)报考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 2、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3、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4、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 5、获博士学位。 (三)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正规学历前后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时间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 (四)按照原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号)的规定,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由学校统一持能够证明考生本人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报考经济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 报名时间 经济师考试报名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至7月份进行,各地具体报名时间不一,可登陆当地人事考试中心网站查询报名通知。 报名流程 第一步:阅读报名文件查看报考条件 第二步:登录报名系统填写个人信息 第三步:再次登陆报名系统查看审核结果。 成绩查询 根据往年情况经济师考试成绩一般会在考后两个月内公布(次年1月中旬),有些较慢

2018高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高级经济师考试实务试题1及答案 ◆1、[单选]企业对现有职务进行的认定、修改或产生新职务的过程是( )。 A.职务分析 B.职务描述 C.职务规范 D.职务设计 答案:[D] ◆2、[单选]企业对现有职务进行的认定、修改或产生新职务的过程是( )。 A.职务分析 B.职务描述 C.职务规范 D.职务设计 答案:[D] ◆3、[单选]职务分析工作的可靠性是指( )。 A.对职务分析工作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B.职务分析的精确性 C.不同分析人员对同一职务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D.工作人员是否认真、细致 答案:[C] ◆4、[单选]职务说明书与职务规范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前者以“事”为中心,后者以“人”为中心 B.前者以“人”为中心,后者以“事”为中心 C.前者只重“事”,后者人与事并重 D.表现形式不同 答案:[A] ◆5、[单选]企业设计出职务简单、可靠,但易使人产生单调乏味之感的职务设计方法是( )。 A.职务轮换 B.职务扩大化

C.职务专业化 D.职务简化 答案:[C] ◆6、[单选]在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 ) A.自主式 B.协助式 C.分工式 D.层级式 答案:[B] ◆7、[单选]可以使员工对企业中的多种活动有更多了解,为其承担更大责任的职务奠定基础的职务设计方法是( )。 A.职务专业化 B.职务轮换 C.职务丰富化 D.工作团队 答案:[B] ◆8、[单选]借助人员变动矩阵,预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的方法是( )。 A.德尔菲法、 B.管理人员接续计划 C.马尔可夫模型 D.转换比率分析法 答案:[C] ◆9、[单选]在职务分析中,车间主任是一个( )。 A.职位 B.职务 C.任务 D.一项工作 答案:[B] ◆10、[单选]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评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的基本依据是( )。 A.职务说明书 B.公司战略 C.财务预算 D.组织结构 答案:[A]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真题及答案.docx

《中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时长为: 2.5 小时,本试卷共有三类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案例分析。试卷共100 题(单选60 道,多选20 道,案例20 道),满分140 分,及格分数为84 分。 2012 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真题及答案 ) 一、单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中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 .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具体由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业务战略和( ) 组成。 A.企业竞争战略 B.企业事业部战略经济师报名时间 D.企业职能战略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企业战略三个层次: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 2.企业战略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产生,并加以推进和实施,这种战略实施模式为()模式。 A.指挥型 B.转化型 C.增长型 D.合作型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增长型模式的特点是自下而上 3.利润计划罗盘是罗伯特 .西蒙斯提出的以后总基于企业战略的业绩绩效模式,其构成为利润轮盘、现金轮 盘和 ()。 A.资产轮盘 B.负债轮盘 C.销售利润率轮盘 D.净资产收益率轮盘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利润计划轮盘包括利润轮盘、现金轮盘和净资产收益率轮盘 4.根据迈克 .波特提出的 "五力模型 " ,在行业中普遍存在五种竞争力量,分别是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和()。 A.供应者的谈判能力 B.生产者的谈判能力 C.销售者的谈判能力 D.使用者的谈判能力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五力竞争模型包括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的谈判力和供应商的谈判力

5.某行业的市场趋于饱和,内部竞争异常激烈,许多小企业逐步被淘汰,行业由分散走向集中,按照行业 生命周期理论,该行业处于 () 。 A.形成期经济师教材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参 考答案: C 参考解析:成熟期的特点: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小企业遭到淘汰。[Page] 6.为了扭转亏损,某家电生产企业将旗下的洗衣机事业部整体出售,这一做法表明该企业采取的战略是()。 A.放弃战略 B.暂停战略 C.转向战略 D.清算战略 参考答案: A 经济师考试 参考解析:只把某一个事业部出售而不是整体出售叫做放弃战略 7.在造船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某造船厂除仍承接鸳鸯石油运输船的生产业务外,开始承接建筑工程和石 油勘探设备的钢结构加工业务,这一做法表明该造船厂实施的是()战略。 A.水平多元化 B.垂直多元化 C.同心型多元化 D.非相关多元化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同心多元化,都是服务的石油这个行业,以石油这个行业为核心。 8.在公司制企业中,作为股东会议的常设权力机构,代表股东利益进行重大决策的是( ) 。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经理 D.工会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董事会是法定常设机构,代表股东进行决策 9.根据我国公司法,参加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活动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的主体称为( )。 A.债权人 B.债务人 C.合伙人 D.发起人参 考答案: D 参考解析:考察发起人股东的含义,承担设立责任

中级经济师年度考试《金融专业》试题(doc 12页)

中级经济师年度考试《金融专业》试题(doc 12页)

../temp/...../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5.收购黄金外汇是中央的基本业务。如果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基础货币量()。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6.倡导“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是()。 A.货币学派 B.银行学派 C.凯恩斯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7.在项目融资的贷款协议中,贷款的完全追索权一般发生在()阶段。 A.项目论证 B.项目开发建设 C.项目转让 D.项目经营 8.下列关于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权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时间上的有限性 B.资金使用上的有限性 C.金额上的有限性 D.对象上的有限性 9.下列各项中,不适合项目融资的是()。 A.收费公路项目 B.能源开发项目 C.汽车组装项目 D.污水处理项目 10.证券化是指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越来越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的过程,最初证券化就是指()。A.MBS B.ABS C.融资证券化 D.资产证券化

中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1. 已经商品的需求函数Qd与供给函数Qs分别为:Qd=20-4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A.4 B.1.5 C.1.8 D.2 [答案]:c [解析] (1)需求函数:在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3)均衡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市场价格为均衡价格,即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4)Qd=20-4P,Qs=2+5P,令Qd= Qs,得 20-4P=2+6P P=1.8元 2. 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B.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差别 C.企业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D.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答案]:a经济师中级押题 [解析]:垄断竞争企业需求曲线不是市场需求曲线,而是每一个具体企业的需求曲线。A选项错误。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如下: ②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②产品具有差别性,生产者可以对价格有一定的程度的控制,而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这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中级经济师试卷 ③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 3. 如果一国或地区货币对外贬值,一般会导致() A.本国出口减少 B.本国出口增加 C.本国进口增加 D.本国旅游收入减少 [答案]:b [解析]: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本国旅游收入及其他收入会有所增加。 4. 下列关于税制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 B.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C.比例税率的主要特点是税率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70道题,每道题1.0分。) 1.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 A.消费者偏好 B.生产成本 C.消费者预期 D.消费者收入 【答案】B 2.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 C.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 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 【答案】C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1)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3.在相对价格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 )。 A.向上旋转 B.向右平移 C.向左平移 D.向下旋转 【答案】C 【解析】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和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 。 ①平移 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 ②旋转 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X1的价格上升,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X2的截距固定不变,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③不变 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 4.按照经济学家科斯关于企业本质属性的理论,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不是万能的 B.企业的机会成本 C.存在道德风险 D.信息的不完全性 【答案】D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关于企业形成的理论: (1)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5.某企业在短期内,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总成本为2100元,当产量增长到4个单位时,平均总成本为562.5元,则该企业此时的边际成本是( )元。 A.100 B.200 C.150 D.250 【答案】C 【解析】(1)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 当产量增长到4个单位时,平均总成本为562.5元,则总成本为562.5*4=2250元 (2)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边际成本=(2250-2100)/(4-3)=150元。 6.若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同一条曲线,则此时的市场类型是( )。 A.完全垄断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初级

2019年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初级金融(练习题6)◆商业银行对于客户随时提取现金需要的满足水平是(B)。 A.xx B.流动性 C.对称性 D.盈利性 标准答案:b ◆对风险实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处置,以最低成本实现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是(A)。 A.风险管理 B.财产风险管理 c.流动性管理 D.经济管理 标准答案:a ◆固定资本比率是(A)。 A.银行固定资产净值与实收资本之间的比率 B.银行固定资产净值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 C.银行固定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之间的比率 D.银行固定资产总额与逾期贷款之间的比率 标准答案:a ◆买卖汇率之间的差幅一般为(A),作为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A.1‰~5‰

B.1%~5% C.0.1%~0.3% D.0.3%~0.5% 标准答案:a ◆银行买入外币现钞的价格是(D)。 A.买人汇率 B.卖出汇率 C.中间汇率 D.现钞汇率 标准答案:d ◆银行买入外币现钞的价格是(D)。 A.买人汇率 B.卖出汇率 C.中间汇率 D.现钞汇率 标准答案:d ◆为办理国际间的货币收付、清偿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而实行的业务活动称为(A)。 A.国际结算 B.国际清算 C.国际清偿

D.国际支付 标准答案:a ◆根据承兑信用证的特点,受益人出具的汇票只能以(B)为付款人。 A.保兑行 B.开证行或其他指定银行 C.xx D.议付行 标准答案:b ◆(A)选择汇款的方式。 A.汇款人 B.收款人 C.汇出行 D.汇入行 标准答案:a ◆(A)选择汇款的方式。 A.汇款人 B.收款人 C.汇出行 D.汇入行 标准答案:a

2018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考试真题和答案与解析

2017年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考试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题干】某企业准备5年后进行设备更新,到时所需资金估计为600万元,若存款利率为5%,从现在开始每年年末均等存款,则每年应存款( )万元。已知:(A/F,5%,5)=0.18097。 【选项】 A.78.65 B.108.58 C.120.00 D.165.77 【答案】B 2.【题干】已知甲和乙是两个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其中乙方案投资大于甲方 案。通过测算得出甲、乙两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7%和14%,差额投资收益率为13%,基准收益率为14%,关于方案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应选择甲方案 B.应选择乙方案 C.应同时选择甲、乙方案 D.应同时拒绝甲、乙方案

【答案】A 3.【题干】关于社会折现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社会折现率是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基准 B.社会折现率是项目经济效益要求的最低经济收益率 C.社会折现率是不可用作不同年份之间资金价值转换的折现率 D.社会折现率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酌情确定 【答案】D 4.【题干】关于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财务内部收益率属于静态指标 B.当此物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方案在财务上可以考虑接受

C.财务内部收益率是计算财务净现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 D.财务内部收益率用以反映项目的偿债能力 【答案】B 5.【题干】装配式建筑工程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有利于形成( )一体化的产业链。 【选项】 A.设计、施工、物业管理 B.设计、生产、施工 C.生产、装修、运营维护 D.施工、装修、运营维护 【答案】B 6.【题干】与混凝土结构的传统现浇生产方式对比,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可减少 现场人工数量( )。 【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