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S系统的冗余技术实现

基于DCS系统的冗余技术实现
基于DCS系统的冗余技术实现

基于DCS系统的冗余技术实现

摘要:冗余,也就是备份。在工业控制或在航空、航天领域,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一般都使用冗余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冗余技术在DCS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冗余DCS系统

0 前言

DCS系统是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控制系统,主要对现场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进行显示和控制,对于某些涉及安全环保、产品质量的工艺参数需在软、硬件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软、硬件设备上,这种能在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的软、硬件设备上,而不影响原有系统运行状态的技术,称为冗余技术。

DCS系统硬件冗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 电源冗余

电源冗余就是对DCS供电的交流电、直流电进行冗余,主要由以下4个层次:

1.1系统电源冗余

DCS的系统电源一般为220V的交流电,为了保证在市电断电情况下,能继续对现场的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控,故一般采用UPS对系统进行供电。UPS 是一种独立于控制系统的设备,它一般由电池组、整流器、逆变器、高速电子切换开关等组成。UPS工作原理图如下:

图1.1 UPS工作原理图

Fig.1.1 UPS principle figure

UPS的基本原理:正常情况下由市电给DCS系统供电,给电池充电,而在市电故障时,在断电后很短的时间内(ms级),由电池组通过逆变器对系统供电,保证系统不掉电,能继续运行。

对某些要求更高可靠性的系统,采用多台UPS并机均流方式,这样可以几台UPS同时给控制系统提供220V电源,当一台UPS出现故障后,并机控制程序自动将该台UPS关机,其原负载由剩余的的UPS按照比例平均分配。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成绩 批阅 日期 重庆交通大学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系统集成与规划 实验地点:实验中心 班级:08级通信工程 学号:08950131 姓名:邓婷 实验日期:2011年 6 月26 日 1

实验一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PAP验证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理解封装匹配 2、掌握PAP验证配置 3、理解验证过程 二、应用环境 1、企业环境中异地的互连通常要经过第三方的网络,比如网通、电信等等,所以与局 域网的配置不同。 2、广域网通常需要付费、带宽比较有限、可靠性相比局域网要低。 3、基于安全的考虑,需要路由器以方经过验证后才能建立连接。 三、实验设备 1、DCR-2626 两台 2、CR-V35MT 一条 3、CR-V35FC 一条 四、实验拓扑 五、实验要求 DCR1 DCR2 接口IP地址接口IP地址 S0/1 DCE 192.168.1.1 S0/2 DTE 192.168.1.2 帐号密码帐号密码 DCR1 DCN1 DCR2 DCN2 六、实验步骤 第一步DCR-1的配置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_config#hostname DCR1 修改机器名 DCR1_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ppp test local 定义验证 DCR1_config#username DCR2 password DCN2 设置账号密码 DCR1_config#interface serial 0/1 进入接口模式 DCR1_config_s0/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设置IP地址 DCR1_config_s0/1#encapsulation ppp 封装PPP协议 DCR1_config_s0/1#ppp authentication pap test 设置验证方式 DCR1_config_s0/1#ppp pap sent-username DCR1 password DCN1 设置发送给对方的

DCS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专业班级:自动实 1101学生姓名:潘浩 学号:201102030117成绩: 指导教师:刘延泉实验日期:2014/6/29

基于DCS实验平台实现的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LN2000分散控制系统对水箱水位进行控制,熟悉掌握DCS控制系统基本设计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S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LN2000 DCS系统; 上位机(操作员站) 三.系统控制原理 采用DCS控制,将上水箱液位控制在设定高度。将液位信号输出给DCS,根据PID参数进行运算,输出信号给电动调节阀,由DDF电动阀来控制水泵的进水流量,从而达到控制设定液位基本恒定的目的。系统控制框图如下:

四.控制方案改进 可考虑在现有控制方案基础上,将给水增压泵流量信号引入作为导前微分或控制器输出前馈补偿信号。 五.操作员站监控画面组态 本设计要求设计关于上水箱水位的简单流程图画面(包含参数显示)、操作画面,并把有关的动态点同控制算法连接起来。 1.工艺流程画面组态 在LN2000上设计简单形象的流程图,并在图中能够显示需要监视的数据。 要求:界面上显示所有的测点数值(共4个),例如水位、开度、流量等;执行机构运行时为红色,停止时为绿色;阀门手动时为绿色,自动时为红色。

2.操作器画面组态 与SAMA图对应,需要设计的操作器包括增压泵及水箱水位控制DDF阀手操器: A.设备驱动器的组态过程: 添加启动、停止、确认按钮(启动时为红色,停止和确认时为绿色) 添加启停状态开关量显示(已启时为红色,已停时为绿色) B.M/A手操器的组态过程: PV(测量值)、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动态数据显示,标明单位,以上三个量的棒状图动态显示,设好最大填充值和最大值;手、自动按钮(手动时为1,显示绿色;自动时为0,显示红色),以及SP、OUT的增减按钮;SP(设定值)、OUT(输出值)的直接给值(用数字键盘)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DCS)课程实验指导书(详)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DCS)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单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分析分别用P、PI和PID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 3、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AE2000A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JX-300X DCS控制系统、万用表、上位机软件、计算机、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网线1根、24芯通讯电缆1根。 三、实验原理 图2-15为单回路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本系统所要保持的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根据控制框图,这是一个闭环反馈单回路液位控制,采用SUPCON JX-300X DCS控制。当调节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使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言之,用比例(P)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δ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比例积分(PI)调节器,由于积分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δ,Ti调节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但是,并不是所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在加入微分作用后都能改善系统品质,对于容量滞后不大,微分作用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噪声敏感的流量系统,加入微分作用后,反而使流量品质变坏。对于我们的实验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PI、PID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图2-16中的曲线①、②、③所示。 图2-16 P、PI和PID调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DCS实验报告刘金琳

集散控制系统 实验报告 姓名刘金琳 学号 10S030097 2011年4月

实验一 分布式网络伺服控制系统 实验目的: 1. 熟悉TureTime 仿真软件的安装和基本使用操作; 2. 熟悉网络控制系统的仿真; 3. 分析网络流量和调度策略对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时延和控制性能的影响。 实验内容: 设直流伺服系统的连续时间传递函数为:)1(1000 )(+=s s s G ,采用 四个计算机节点来实现该系统,一个时间驱动的传感器节点周期性地对过程进行采样,并通过网络把采样结果送到控制器。控制节点计算控制信号并把结果送到执行器节点,产生连续执行结果。还有一个节点模拟网络中的额外流量,并在控制器节点运行高优先级的任务模拟网络节点的任务分配。 实验步骤: 1. 安装TrueTime 仿真软件包,设置系统环境变量,运行Matlab 初始化命令; 2. 根据$DIR/examples/simple_pid/matlab 中的直流伺服过程PID 控制的实例,熟悉Truetime 的仿真操作; 3. 按照试验内容建立仿真系统,给出Simulink 仿真框图; 4. 首先考察没有额外网络流量,而且控制器节点也没有额外任务的情况,观察系统运行的延迟时间和控制性能,给出相关结果; 5. 打开额外网络流量,而且控制器节点也增加额外任务,采用两种不同的网络协议,和两种不同的调度策略,观察系统运行延迟时间和控制性能,给出相关结果并分析原因。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分布式网络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框图如下:

2 仿真结果及分析: 2.1 设额外网络流量为零(BWshare=0.0),且控制器节点也没有额外任务的情况下,选择网络协议为:CSMA/AMP(CAN),调度策略为‘prioFP’,其输入,输出曲线如下图所示: 延迟时间为0.03s,超调量为20%,上升时间约为0.05s,调整时间约为0.11s,控制性能好. 2.2 设额外网络流量为0.1(BWshare=0.1),且控制器节点增加额外任务的情况下,选择网络协议为:CSMA/AMP(CAN),调度策略为‘prioFP’,其输入,输出曲线如下图所示: 延迟时间为0.03s,超调量为15%,上升时间约为0.05s,调整时间约为0.17s,控制性能较好. 2.3 设额外网络流量为0.2(BWshare=0.2),且控制器节点增加额外任务的情况下,选择网络协议为:CSMA/AMP(CAN),调度策略为‘prioRM’,

p3dcs实验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采用P3DCS系统设计完成水箱水位串级控制系统并进行参数整定和调试,包括数据库组态,SAMA图组态,流程图组态,操作器组态,设计手动和单回路自动控制,串级自动控制等控制方案,并实现手自动无扰切换和报警,设计相应的模拟量控制和逻辑控制方案并实现,进行仿真,参数整定与系统调试。 二、课程设计过程 运行P3DCS软件,首先进行I/O配置:点击系统数据库图标,进行各参数的点名与说明。由于本次设计要求是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所以数值量有上水箱水位PV2、下水箱水位PV1、设定值SP、控制器输出AO等,逻辑量有控制器状态DO等。保存后关闭窗口,进行SAMA图组态的制作。如下图所示: 点击SAMA图组态图标,打开SAMA图制作窗口。SAMA图组态用于将系统内部定义的功能算法模块按照逻辑组合起来,编译下装到过程控制站中进行调用和执行。由于本次课程设计是串级回路控制系统,所以我采用系统自带的2个PID功能块、1个M/A手操器功能块和若干线性功能块来构成SAMA图的基本框架。PID1(左)用于控制下水箱水位,PID2(右)用于控制上水箱水位,M/A用于设定下水箱的目标值,线性功能块用于代表被控对象的特性。根据串级回路的结构特点,绘制SAMA图如下所示:

将各功能块的参数设为需要的值,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点一一对应,再用输入输出功能块引出,连接到显示界面。TR为跟踪接口,用于实现控制器的手动/自动的无扰切换。保存后关闭窗口,接着进行图形界面组态的运用。 用矩形、棒状图和折线绘制双容水箱、进出水管,阀门等,实时曲线绘制黑色表格。将水箱与对应的数据点连接起来,PV1对应下水箱,PV2对应上水箱,并设定上下限与填充色。 实时曲线也同样与数据点对应,设置上下限与颜色。其效果图如下: 保存文件,接着绘制操作器显示界面。 同样用矩形和棒状图绘制操作器数值显示条,并将其与各模拟数据点一一对应,设置上 下限并填充颜色。指示灯用于指示控制器工作状态,6个按钮用于自动控制时增减设定值, 手动控制时增减控制器输出。将SAMA图中模块号对应到按钮上,就能实现SP值的便捷修改,

第五讲 DCS基本功能

第五讲DCS的基本功能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教研室赵祖武

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DCS系统的关键是通信,也可以说数据公路是DCS的脊柱。由于它的任务是为系统所有部件之间提供通信网络,因此,数据公路自身的设计就决定了总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数据公路的媒体可以是:一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 一个特定DCS系统的相对优点与弱点一般看下列情况:(1)系统能处理多少I/O信息。 (2)系统能处理多少与控制有关的控制回路的信息。(3)能适应多少用户和装置(CRT、控制站等)。 (4)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是怎样彻底检查的。 (5)数据公路的最大允许长度是多少。 (6)数据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7)数据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厂生产的硬件(可编程序控制器、计算机、数据记录装置等)。 集散控制系统产品形形色色,结构类型各具特色,功能特性各有侧重,但一些基本功能是必须具备的。

现场控制站的基本功能 现代DCS的现场控制站是多功能型的,其基本功能包括:反馈控制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通信 逻辑控制 顺序控制 批量控制传统DDC、DAS基本功能传统PLC基本功能

现场控制站的基本功能:反馈控制它是数量最多、最基本、最重要的控制方式。 反馈控制功能主要有: 输入信号处理 报警处理 控制运算 控制回路组态 输出信号处理

模拟量:采样/保持、A/D转换、数字滤波、合理性检验、规格化、工程量变换、零偏修正、非线性处理、补偿运算 离散量(DI、SI):瞬时值变换(计数器累积) 合理性检验:A/D转换超时(或未执行)→“A/D卡件故障”→系统标志“不合理”;A/D转换超量程上下限→系统标志“计数不合理” 零偏修正:在当前值中扣除零漂值。(零漂值不超过前级输出量程10%) 规格化:信号(1~5VDC)对应在计算机中使用的数字量(增加控制运算精度)(PV→PV_Data_CPU) 规格化值X=规格上限规格下限 信号上限信号下限 (信号信号下限)+规格下限 _

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总结

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是XX最新发布的《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XX。篇一:DCS技术和现场总线 DCS技术和现场总线 DCS及现场总线技术是由计算机、信号处理、测量控制、网络通信和人机接口等技术综合产生的一门应用技术。 DCS即所谓分布式控制系统,或称之为集散系统,是相对于集中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DCS系统式一类满足大型工业生产和日益复杂的过程控制要求,从综合自动化角度出发,按功能集散,管理集中的原则构思,具有高度可靠性指标,

将微处理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相结合,用于采集、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的综合控制系统。 生产发展的需要,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早的基于大型机的直接数字控制技术即DDC技术,集中管理,集中控制,这些都促进了DCS技术的发展。DCS具有如下特点: 1.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2.分级递阶结构。 3.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4.丰富的功能软件包。 5.强有力友好的操作界面。 6.高可靠性的技术。 DCS自70年代问世以来,很多公司各自推出了不同设计、风格各异的即使是同一厂家,范文TOP100其早期产品和近期产品也有不少的差异。但是,尽管种种的DCS千差万别,其核心却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归纳为“三点一线”式的结构。“一线”是指DCS的骨架计算机网络,“三点”则是指

连接在网络上的3个不同类型的节点。这3种不同类型的节点是:面向被控制过程现场的I/O控制站;面向操作人员的控制站;面向DCS监督管理人员的工程师站。DCS主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下:的系统网络SNET 用于DCS的计算机网络很多方面的要求不同于通用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个实时网络,也就是说,网络需要根据现场通信的实时性的要求,在确定的时限内完成信息的传送。 2.现场I/O控制站 现场I/O控制站是完成对过程现场I/O处理并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的网络节点。 3.操作员站 DCS的操作员站是处理一切与运行操作有关的人机界面(OI-Operator Interface)或(MMI-Man Machine Interface)功能的网络节点,其主要功能就是为系统的运行操作人员提供人机界面,使操作员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现场

杭电《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5月25号 序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实验名称:一阶单容上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名称: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实验名称:上水箱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指导教师:尚群立 学生姓名:俞超栋 学生学号:09061821

实验一、一阶单容上水箱对象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由实际测得的单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分别确定它们的参数。 二.实验设备 AE20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PC 机,DCS 控制系统与监控软件。 三、系统结构框图 单容水箱如图1-1所示: 丹麦泵电动调节阀 V1 DCS控制系统手动输出 h V2Q1 Q2 图1-1、 单容水箱系统结构图 四、实验原理 阶跃响应测试法是系统在开环运行条件下,待系统稳定后,通过调节器或其他操作器,手动改变对象的输入信号(阶跃信号),同时记录对象的输出数据或阶跃响应曲线。然后根据已给定对象模型的结构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模型中各参数。 图解法是确定模型参数的一种实用方法。不同的模型结构,有不同的图解方法。单容 水箱对象模型用一阶加时滞环节来近似描述时,常可用两点法直接求取对象参数。 如图1-1所示,设水箱的进水量为Q 1,出水量为Q 2,水箱的液面高度为h ,出水阀V 2固定于某一开度值。根据物料动态平衡的关系,求得: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氏变换,得:

h1( t ) h1(∞ ) 0.63h1(∞) 0 T 式中,T 为水箱的时间常数(注意:阀V 2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水箱的时间常数),T=R 2*C ,K=R 2为单容对象的放大倍数,R 1、R 2分别为V 1、V 2阀的液阻,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令输入流量Q 1 的阶跃变化量为R 0,其拉氏变换式为Q 1(S )=R O /S ,R O 为常量,则输出液位高度的拉氏变换式为: 当t=T 时,则有: h(T)=KR 0(1-e -1)=0.632KR 0=0.632h(∞) 即 h(t)=KR 0(1-e -t/T ) 当t —>∞时,h (∞)=KR 0,因而有 K=h (∞)/R0=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 式(1-2)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1-2所示。当由实验求得图1-2所示的 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 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 所对应时间,就是水箱 的时间常数T ,该时间 常数T 也可以通过坐标 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 线,切线与稳态值交点 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时 间常数T ,其理 论依据 是: 上式表示h (t )若以在原点时的速度h (∞)/T 恒速变化,即只要花T 秒时间就可达到稳态值h (∞)。 五.实验内容步骤 图1-2、 阶跃响应曲线

集散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集散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仿真 2013年12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熟悉系统规模、控制站规模;掌握控制站卡件型号、名称、性能及输入/输出点数;掌握控制站卡的地址设置;具体学习集西门子的集散控制系统PCS7组态软件;能够用组态软件建立工程,学习系统,设备组态以及数据和图形组态,最后能够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整体的系统调试;通过仿真,对单容对象特性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在西门子PCS7集散控制系统环境下,完成如下内容:根据单容对象的特性,建立单容对象的仿真模型;实现液位控制,并通过PLCSIM 进行仿真,建立OS 连接,实现OS 界面。 三、实验原理 3.1、单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以单容水槽水位调节对象为例,分析其动态特性和数学模型。典型的单容水槽水位调节对象如下图所示 P-4 P-5 各个变量定义:Q1:输入水流量(米3/秒) Q10:输入稳态水流量(米3/秒)。 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态方程式为: Q10 ?Q20=0 动态方程式是:

dV/dt是流体储存量的变化率。它与被调水位h 间的关系是: dV=Fdh 整理以上式子,可得 化成以增量表示的微分方程式 最终得到单容对象特性的拉氏变换为: 1 ()(1()2()) H S Q S Q S FS =- 3.2、模式实现原理 有模型图可知,当模型没有滞后时单容对象特性的拉氏变换为: INT-P: 1 ()() V S U S TI S = ? 当模型有滞后时单容对象特性的拉氏变换为: PT1-P: 1 ()() _1 V S U S TM LAG S = ?+ 如果TM_LAG=0,表示没滞后,即V(S)=U(S)。 四、仿真实现过程 根据教学视频,可完成以下步骤: 4.1、在PCS7中创建模型

太原理工大学DCS组态实验报告

实验一DCS组态 1、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DCS的硬件配置方法和软件组态方法。 2、实验内容 在JX-300组态环境下完成控制站硬件配置和操作站软件组态。 3、仪器设备 SUPCON JX-300 DCS,EFPT 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4、实验线路 DCS信号通道接线关系表: DCS模块名称模块型号I/O模块地址I/O通道地址仪表台 DCS信号 转接板端 子 现场仪表 (测量仪 表或执行 机构)信 号 现场仪表 (测量仪 表或执行 机构)名 称 主控制卡SP243X 128.128.1.2 4路电流信号输入卡SP313 00 02,03 NAI3,NAI4 4-20mA 电动调节 阀 4路电流信号输入卡SP313 01 00,02,03 NAI5, NAI7,NAI8 4-20mA 电动调节 阀 压力变送 器 4路电流信号输入卡SP313 02 00 NAI9 4-20mA 电磁流量 计 4路模拟量输出卡SP322 09 03 NAO4 4-20mA 电动调节 阀 4路模拟量输出卡SP322 10 00 NA05 4-20mA 电动调节 阀 5、实验数据 各信号参数定义表: 参数位号参数名 称参数单 位 参数量 程上限 参数量 程下限 高高报 警线 高报警 线 低报警 线 低低报 警线 AI020000 00 进水 M1 L/H 300 0 300 270 30 0 AI020001 00 出水 M2 L/H 300 0 300 270 30 0 AI020001 01 锅炉液 位 Mmhg 400 0 400 380 30 0 AI020002 00 进水流 量 L/H 300 0 300 270 30 0

DCS实验报告

集散控制系统 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李振振 学号: 专业班级: 合作者:崔俭俭朱雪扬 指导教师:邢春芳 时间:2015年10月27日

蒸发器控制系统 一、实训目的 (1)熟悉集散控制系统(DCS)的组成; (2)学习、掌握集散控制系统硬件选型和系统配置方法; (3)掌握MACS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 (4)培养灵活组态的能力及DCS系统调试技能。 二、实训流程及内容 利用实验室内的THSA-1型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以及和利时的MACS系统进行组态实训,内容包括: (1)设备选型及系统配置 (2)数据库组态、设备组态 (3)算法组态 (4)图形组态 (5)系统调试 三、实训设备和器材 (1)THSA-1型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装置 (2)和利时DCS现场控制站 四、实训接线 将过程连接电缆接到和利时DCS控制装置电缆接口。 五、实训步骤 1、工程描述及工程分析 以所给反应器工艺控制流程为工业背景,构建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图中所要求的功能。 要求: 1)系统配置要求:一个现场控制站,二个操作员站,一台服务器,不冗余 2)系统的硬件构成—型号及数量,给出配置原理图 3)完成系统组态,并实现图中所示的控制功能

工程分析:从所给工艺流程可知,共有13个温度测点、5个压力测点、3个流量 测点,5个阀门。压力和流量的测量在现场控制中由器件直接转化为标准电信号,可 直接输入FM148A模块,该模块为8路高电平输入模块,由压力和流量输入点个数决 定需要1个FM148A;温度不能直接传送信号,需使用热电阻输入模块FM143进行 传送,该模块为8路,所以由温度指示点个数决定应使用2个;输出模块FM151则 用于5个输出点。因此该系统需要四个模块,其中二个FM143A和一个FM148A用 于采集温度、压力、流量,一个FM151用于控制电动阀的开度。 系统构成框图如下所示: 2、建立工程 新建一工程,命名为reactor system,并编辑域组号为1。 3、设备组态 为系统内的所有设备包括服务器、操作站、控制站、输入输出模块指定地址,从 而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 选择新建工程reactor system,分别设置系统组态和IO组态 1)双击操作员50下面的以太网卡,设置A网IP地址,将130.0.0.50改为128.0.0.50, 设置B网IP地址,将131.0.0.50改为129.0.0.50。 2)设置服务器以太网卡地址,将A网IP地址改为128.0.0.1,B网IP地址改为129.0.0.1。关闭当前窗口。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专业:控制工程 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许向阳王小平

实验内容 1)实验一:单容自衡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 2)实验二:双容水箱特性的测试 3)实验三: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4)实验四: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5)实验五:下水箱液位与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6)实验六:单容水箱液位的模糊PID控制 实验要求 1)第一次实验要求(实验一和实验二):熟悉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的每一个设备,熟悉开关机过程和接线,完成一级水箱液位的单回路控制实验,观察PID算法中比例、积分、微分的作用; 2)第二次实验要求(实验三和实验四):完成二级水箱液位的单回路控制实验和水流量/一级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实验。 3)第三、四次实验要求(实验五和实验六):设计一种先进控制算法,在DCS系统上完成组态、接线、调试和参数整定的工作,要求算法自行编写,不能用DCS软件中现成的函数块。 实验设备 1)实验对象及控制屏、计算机一台(DCS需两台计算机)、万用表一个; 2)SA-31挂件一个、SA-32挂件一个、SA-33挂件一个、主控单元一个、数据交换器两个,网线四根;

实验一:单容自衡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 1.1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应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 征参数K 、T 和传递函数; 1.2 实验原理 所谓单容指只有一个贮蓄容器。自衡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图1-1所示为单容自衡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及方框图。 阀门F1-1、F1-2和F1-8全开,设下水箱流入量为1Q ,改变电动调节阀1 V 的开度可以改变1Q 的大小,下水箱的流出量为2Q ,改变出水阀F1-11的开度可以改变2Q 。液位h 的变化反映了1Q 与2Q 不等而引起水箱中蓄水或泄水的过程。若将1Q 作为被控过程的输入变量,h 为其输出变量,则该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就是h 与1Q 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有 12Q dh Q A dt -= (2-1) 将式(1-1)表示为增量形式 12h Q Q A dt ??-?= (2-2) 式中:1Q ?,2Q ?,h ?——分别为偏离某一平衡状态的增量; A ——水箱截面积。 在平衡时,12Q Q =,0dh dt =;当1Q 发 图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单容自 衡水箱测试特性系统

DCS与工业组态软件实验报告

评分: DCS与工业组态软件实验报告 学号: 班别: 姓名:

实验一:硬件系统熟悉与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熟悉系统规模、控制站规模; 3、掌握控制站卡件型号、名称、性能及输入/输出点数; 4、掌握控制站卡的地址设置。 二、实验内容: 硬件简介: 1、JX-300X DCS系统网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JX-300X DCS系统网结构示意图 通讯网分为三层:信息管理、过程控制(SCnet II)和控制站内部I/O控制总线(SBUS)。

2、控制站卡件 控制站卡件位于控制站卡件机笼里,主要由主控卡、数据转发卡和I/O卡组成。卡件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完成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输出、控制、计算、通讯等功能。控制站卡件一览表如表1.1所示: 表1.1 控制站卡件一览表

硬件选型: 1、根据测点性质确定系统I/O卡件的类型及数量(适当留有余量),对于重要的信号 点要考虑是否进行冗余配置; 2、根据I/O卡件数量和工艺要求确定控制站和操作站的个数; 3、根据上述设备的数量配置其它设备,如机柜、机笼、电源、操作台等; 4、对于开关量,根据其数量和性质要考虑是否选配相应的端子板、转接端子和继电器。Scnet II网络组件地址设置: 对TCP/IP协议地址采用如表1.2所示的系统约定: 表1.2系统约定的参数 网络码128.128.1和128.128.2代表两个互为冗余的网络。 在控制站表现为两个互为冗余的通讯口,上为128.128.1,下为128.128.2。 在操作站表现为两块网卡,每块网卡所代表的网络号由IP地址设置决定。 三、实验条件: 1、JX-300X集散控制系统一套 2、DELL工控机计算机一台 3、JX-300X DCS系统组态软件包一套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 主编: 何京敏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目录 实验一化工仪表认识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 DCS认识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单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实验二“天塔之光”参考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化工仪表认识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演示性 实验计划学时:2 一、实验原理 化工仪表通称为工业自动化仪表或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用于化工过程控制。是对化工过程工艺参数实现检测和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工具,能够准确而及时地检测出各种工艺参数的变化,并控制其中的主要参数,保持在给定的数值或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生产操作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化工仪表按功能可分为检测仪表、在线分析仪表和控制仪表。①检测仪表,或称化工测量仪表。用以检测、记录和显示化工过程参数的变化,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和向控制系统提供信息。如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等。②在线分析仪表,主要用以检测、记录和显示化工过程特性参数(如浓度、酸度、密度等)和组分的变化,是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直接信息。③控制仪表(又称控制器或调节仪表),用以按一定精度将化工过程参数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或使参数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化工仪表从过去单参数检测发展到综合控制系统装置,从模拟式仪表发展到数字式、计算机式的智能化仪表。仪表基础元器件正在向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大功率、低噪音、耐高温、耐腐蚀、长寿命、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仪表的结构向模件化、灵巧化等方向发展;正在加强红外、激光、光导纤维、微波、热辐射、晶体超声、振弦、核磁共振、流体动力等多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向检测及传感器领域的渗透。以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现代控制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导,与各种新兴技术如半导体、光导纤维、激光、生化、超导及新材料等相结合,将使化工仪表进入多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2.了解常用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3.了解常用智能仪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4.了解常用电动调节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集散控制实验指导书

《DCS与工业组态软件》实验指导书 前言

本课程实验是从一个简单的工程项目来学习和掌握集散控制JX—300X系统以及相应的组态软件。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如下: 实验1:硬件系统熟悉与操作:了解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熟悉系统规模、控制站规模;掌握控制站卡件型号、名称、性能及输入/输出点数;掌握控制站卡的地址设置。 实验2:(设计性实验)JX-300系统的组态设计:了解JX-300X系统组态软件包;掌握控制站、操作站等硬件设备在软件中的配置;掌握I/O设备、信号参数的设置。 实验3:(设计性实验)流程图及报表的操作与设计:学习JX-300X系统的流程图制作、报表制作软件包;掌握如何用流程图制作软件来进行工艺流程的绘图制;掌握如何用报表制作软件来自动生成报表。 实验4(设计性实验):加热炉控制系统的设计:进一步加深对集散控制系统的了解;了解一个工程项目实现的过程;学会对系统硬、软件的调试、编译、下载和运行等。 目录

实验一:硬件系统熟悉与操作 (4) 实验二:JX-300系统的组态设计...................................................7. 实验三:流程图及报表的操作与设计 (11) 实验四:加热炉控制系统的设计 (14) 实验一:硬件系统熟悉与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熟悉系统规模、控制站规模; 3、掌握控制站卡件型号、名称、性能及输入/输出点数; 4、掌握控制站卡的地址设置。 二、实验内容: 硬件简介: 1、JX-300X DCS系统网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JX-300X DCS系统网结构示意图 通讯网分为三层:信息管理、过程控制(SCnet II)和控制站内部I/O控制总线(SBUS)。 2、控制站卡件 控制站卡件位于控制站卡件机笼里,主要由主控卡、数据转发卡和I/O卡组成。卡件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完成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输出、控制、计算、通讯等功能。控制站卡件一览表如表1.1所示:

DLC薄膜的实验报告

DLC薄膜的实验报告 1.1绪论 所说的DLC薄膜是Diamond-Like-Carbon膜的略称,具有与高硬度的金刚石相似的物性,是一种含有氢的不定形的碳膜.DLC膜自从70年代通过离子蒸着法被制作以来,许多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断地研究开发. DLC膜与金刚石、石墨是不同的,它不具有确定的晶体结构,但是根据分析,它拥有与金刚石构造相同的SP3键合,也含有一部分与石墨构造相似的SP2键合构造,同时含有氢成分,所以被认为是一种不拥有长距离秩序的确定晶体构造,而是一种不定形结构. 现在,经常使用的构造分析法是将碳元素固定的罗曼光谱分光法.具有DLC膜的特性光谱是波数在1550cm-1附近的峰是石膜结构,波数在1350cm-1附近的峰被认为是不定形构造.不定形的DLC膜内部有各种各样的结构,随着制作方法的不同,DLC 膜的构造是不同的,构造的变化使DLC膜的物性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DLC膜在各种硬质薄膜中,能够定位于由于高硬度而具有优秀的耐磨耗性和低摩擦系数的薄膜材料.由于有小的表面能,很难引起摩擦副的磨损,凝着摩擦也很难发生,这与低摩擦系数是有关系的.而高硬度则与耐磨性是相关的.另外,根据Rabinowicz原理,具有小的弹性模量E的材料,由于能够储存弹性变形能,硬度大弹性应变限小的材料,对于磨耗能够表现出优秀的摩擦特性.H/E是与在真实接触点处材料塑性变形函数ψ有关的因子.ψ>1是塑性变形,而ψ<0.6是弹性接触.H/E越大,ψ就越小,越接近弹性接触.有报告指出,DLC与TiN作对比,在压痕实验中表现出大的弹性回复,压痕形状也不同.DLC的优秀的摩擦特性从压痕形状也可以被预见.决定摩擦系数的要素不仅仅是相对运动的两个面的接触状态,还有凝着摩擦等.但是H/E大的DLC 膜被发现同时具有低的摩擦系数. DLC膜在大气中对于金属、陶瓷表现出了0.1~0.3的低摩擦系数.其中,对于容易引起凝着摩擦的铝材,铅合金等材料,DLC膜表现出了低摩擦系数和耐凝着性.为了降低摩擦系数,对于基材的加工来说,基材表面的粗糙度要小,加工成镜面,使形成平坦的DLC膜,能够提高耐凝着性.另外也有报道,影响DLC膜的摩擦系数的因素还有湿度、氧、膜中的氢等. 关于DLC成膜条件的影响,所知道是,在成膜时与离子撞击能量有关的偏电压能够影响DLC膜的机械性质(硬度、弹性模量)、光学性质(红外线的透过性)、电特性(比电阻)等.这种变化可以从罗曼分光光谱的分析中获得,主要被认为是发生了晶体结构变化以及氢含量的差异. 在工业应用中,最困难的是DLC膜与基材的结合力.由于DLC膜对软质金属有很好的耐凝着性,在铝材、铜合金、锡镀层材料、钢材的各种塑性加工模具、工具等

DCS自动控制系统组态

中国石油大学 自动控制系统组态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年级: 2015年07月14 日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利用实验室的多容水箱及其辅助检测设备,并采用浙大中控作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一个液位控制系统,使液位能够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设计要求: 1、熟悉工艺流程。 2、熟悉使用浙大中控设计控制系统的过程。 3、熟悉设计、运行的基本原理。 4、熟悉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过程。 5、利用实验室现有装置设计一个水箱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1.1 概述: ,全称:,定义:是分散控制系统()的简称,国内一般习惯称为集散控制系统。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通讯()、显示()和控制()等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组态方便。 二、串级水箱控制系统原理 被控系统原理图:型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原理图

上图为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该装置由三容水箱主体、电动调节阀、变频泵、工频泵、储水水箱组成。 该装置包含的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的液位构成被控对象,对每个水箱可以通过电动调节阀和改变变频泵的转速来控制其流量特性,其进入每个水箱前的阀阻和每个水箱下边的挡板阀也可以通过人工调节改变水箱液位,故可以构成不同阶次的被控对象。 通过组态可以得知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的液位和左右两边的流量,通过综合调节来时这个液位系统达到理想的预定值。 三、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3.1硬件部分 被控对象

水箱:包括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上、中、下水箱采用淡蓝色优质有机玻璃,便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水箱底部均接有扩散硅压力传感器与变送器可对水箱的压力和液位进行检测和变送。上、中、下水箱可以组合成一阶、二阶、三阶单回路液位控制系统和双闭环、三闭环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储水箱由不锈钢板制成,满足上、中、下水箱的供水需要。 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变送器:三个压力传感器分别用来对上、中、下三个水箱的液位进行检测,其量程为0~5,精度为0.5级。输出:4~20。流量传感器、变送器:三个涡轮流量计分别用来对由电动调节阀控制的动力支路、由变频器控制的动力支路及盘管出口处的流量进行检测。输出:4~20。执行结构电动调节阀:采用智能直行程电动调节阀,用来对控制回路的流量进行调节。电源为单相220V,控制信号为4~20或1~5,输出为4~20的阀位信号;水泵:本装置采用两只磁力驱动泵,一只为三相380V恒压驱动,另一只为三相变频220V输出驱动:电磁阀:在本装置中作为电动调节阀的旁路,起到阶跃干扰的作用。 3.2软件部分 300控制系统由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控制站、过程控制网络等组成。 其中控制站和操作站在整个系统中作用有,控制站组态主要对、自定义变量、常规控制方案、自定义控制方案和折线表定义等在控制站组态中,对液位设定值()、控制系统中右上水箱液位测

DCS实验指导

1、集散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实验 1.1实验目的 ①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的控制对象——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和实验精馏塔实验装置。 ②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的JX-300XP系统的规模和组成;现场控制站配置--机笼、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电源卡以及I/O卡件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等内容。 ③通过对JX-300XP系统监控软件的具体操作,即实时监控画面上各种按钮、图标以及下拉菜单的使用,熟练掌握JX-300XP系统监控系统的各种监控画面基本操作。 ④全面掌握过程监控画面(总貌画面、控制分组画面、趋势画面、流程图画面、调整画面、仪表面板画面、报警一览画面)的用途、基本结构、调用操作方法等。。 ⑤通过对JX-300XP系统的各种监控画面,掌握过程数据在线修改方法以及控制方式的更改。 2.2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第一部分:基于JX-300XP系统的过程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的控制对象、JX-300XP系统的硬件配置 ①过程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的控制对象分别为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和实验精馏塔装置,观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三大装置组成、名称以及与D CS 的连接。 ②核对JX-300XP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的实际设备,根据实际观察填写表1.1。 表1.1 JX-300XP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的实验设备 ③根据本实验室的JX-300XP系统,仔细观察现场控制站所使用的机笼、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电源卡以及I/O卡件的数量、实装位置及作用,填写表1.2。 表1.2控制站的配置

④JX-300XP系统的I/0卡件分为模拟量卡、数字量卡和特殊卡件。所有的I/O卡件均需安装在机笼的I/0插槽中。根据本控制站所使用的I/0卡件,进行I/O卡件型号、名称以及在机笼的安装位置填写,如表1.3。 表1.3控制站所采用I/O卡件 (2)第二部分:JX-300XP系统监控软件的初步认识 ①操作人员的登录与维护。 操作1:在桌面上用鼠标左键双击AdvanTrol实时监控图标,弹出实时监控软件启动的。“组态文件”对话框。点击“浏览”命令,弹出组态文件查询对话框,选择要打开的组态索引文件(扩展名为.IDX,保存在组态文件夹的Run子文件夹下),打开文件夹DcsData下“****.IDX”文件,点击“打开”进入实时监控登录画面(进入仿真运行状态)。 操作2:进入实时监控画面后,分别以观察、操作员、工程师和特权身份进行系统登录和维护,观察以何种身份才能进行控制参数的修改,填写表1.4。 监控软件的所有总体功能。 操作1:点击操作工具上图标,观察进入的实时监控画面以及它们的名称。 操作2:了解监控画面后,填写表1.5。 表1.5监控画面的操作工具图标

实验14 DCS-II带传动实验

实验14 DCS-II 带传动实验 带传动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传动,其性能试验为机械设计教学大纲规定的必做的实验之一。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在传递转矩时带在传动过程中紧边与松边所受到的拉力不同,因此,在带与带轮间会产生弹性滑动。这种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当带传动的负载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打滑现象。通过本实验可以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形象地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与有效拉力的关系,掌握带传动的滑动率及效率的测试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滑动率ε和传动效率η,绘制2T -ε滑动曲线及2T -η效率曲线 2、测定带传动的滑动功率。 3、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二、设备和原理 (一) 实验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1、直流电机功率:2台×50W 2、主动电机调速范围:500~2000转/分 3、额定转矩:T=0.24N. M=2450g .cm 4、实验台尺寸:长×宽×高=600×280×300 5、电源:220V 交流 (二)实验设备的结构特点 1、机械结构 本实验的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14-1所示。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动机。 对原动机,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7 6 5 4 3 2 1 图14-1 实验台机械结构 1、从动直流电机 2、从动带轮 3、传动带 4、主动直流电机 5、主动带轮 6、牵引绳 7、滑轮 8、砝码 9、拉簧 10、浮动支座11、固定支座 12、底座 13、拉力传感器 对发动机,每按一下“加载”按键,及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T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序号13),传感器输出的电讯号正比于T1、T2,因而可以作为测定T1、T2的原始讯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动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形槽(本图未表示)中,由此可获得必需的转速讯号。 2、电子系统 电子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4-2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