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根和茎的奥秘教案 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根和茎的奥秘教案 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根和茎的奥秘教案 湘教版

根和茎的奥秘

科学探究

1.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

2.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

3.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

2.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科学知识

4.认识直根和须根。

5.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6.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

(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

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

3.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

二.活动----观察植物的根

1.(出示示两种不同植物,豆苗、葱)老师这儿有两种植物,请小朋友看看他的根。

2.学生仔细观察:

3.提问: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认识直根和须根)

三.活动----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1.我们认识了根的种类,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猜测)

2.提出问题: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3.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组装实验装置。

6.教师出示预先组装的装置,观察结果,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四.植物怎样运输水

1.引发矛盾:根吸上来的水是不是全存根内,根怎么没胀大,水到哪去了?

2.学生猜测。

3.教师出示提前2个小时浇水的盆栽植物,观察茎的截面有什么现象?

4.设计实验:

5.交流、完善设计方案。

6.回家做实验。

7.教师出示红芹菜,指导学生观察:(学会横切、纵切)认识导管,明白植物茎能运输水。五.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植物的根有吸水,茎有运输水份的作用。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1、植物的身体一般是由( )( )( )( )( )( )六种器官构成的。 2、植物的器官包括( )器官和( )器官,( )( )( )属于植物的( )器官,分别有( )( )( )( )作用,并能使植物获得营养和生长。( )( )( )属于植物的( )器官,有保证植物种族繁衍的作用和功能。 3、根是构成植物( )系统的器官之一。植物的根具有( )和( )的作用。有的植物的根还具有( )的功能。 4、植物用( )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5、植物的根有( )和( )两种。白菜的根是( )根,葱的根是( )根。 6、植物的茎有( )的作用。还有( )的功能。 7、1606年,( )科学家(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是从( )获得的。 8、( )年,( )国的( )发现,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 )。 9、植物的生长离不开( )。 10、什么叫光合作用? 答: 11、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意义? 答: 12、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了吗? 答: 13、什么叫叶的蒸腾作用?叶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答: 14、仙人掌的刺是它的( ),作用是:( ),厚厚的绿色部分是它的( ),可以( )。 15、华南虎生活在中国的( )部,估计20世纪50年代早期仍有近( )只,目前已经濒临灭绝了。 16、动物的( )( )( )与它的( )是相适应的。

17、动物的运动方式是( )的,如( )( )( )( )( )等。 18、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 答: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腐食动物。 19、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齿,换牙期在( )——( )岁。 20、鱼类外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答: 21、我国人民对鱼类的观察、认识和利用很早就开始了,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 )编著的( ),就记述了鲤鱼养殖技术。 22、起源于中国( )的金鱼,是先由( )的野生鲫鱼突变为( )的金鲫,再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才有了现在的多姿多彩的金鱼。 23、鲸鱼不是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蝙蝠不是鸟,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 24、举例说明什么是哺乳动物? 答:像兔子、牛、马、羊、熊猫这样( )、( )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25、哺乳动物的特点是( )和( )。 26、海豹、蝙蝠、犀牛、青蛙、鳄鱼、海豚这些动物中,哪些是哺乳动物,为什么? 答: 27、( )是动物飞翔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 28、( )是鸟类特有的,略有( )和( ),有( )( )( )等功能,羽毛通常分为( )( )和( )三种,羽毛的羽轴根是( )的。 29、( )、( )、( )、( )、( )等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30、比较鸽子、蜻蜓、、和蝙蝠的翅膀的特点。 答: 31、鸟类有哪些形态结构适于空中飞翔的特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习题-1.2 根与茎的奥秘|湘教版(含部分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练习题(一)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2、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身体)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的作用。 3、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无机盐类和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的各部分,同时又有支持(枝叶、花和果实)的作用。此外还有储藏(养料)的功能。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 5、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又称叶的(蒸腾作用)。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 6、植物的花主要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具有这四部分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7、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我们把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腐食)动物。 8、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齿,换牙期在(6――12)岁,在换牙期要特别注意牙齿的(保健),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美观的牙齿。 9、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片),头部有(鳃),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用产卵方式繁殖后代。 10、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全身长毛)、(胎生)、(靠吃奶长大)。 11、我国于(2000)年开始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是生态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对减轻自然灾害、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8分)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和胚。 种皮:保护种子。 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种子萌发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有些种子还需要阳光。 3、植物幼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幼苗的高度,叶子的数量、大小、宽窄都会发生变化。 4、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6、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 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雄蕊组成。 3、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昆虫、风、水、人工)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4、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5、植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开花结果)和无性繁殖(通过根、茎、叶繁殖)。 6、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①扦插: 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 ②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苹果、梨、桃等果树,都是进行嫁接繁殖的。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1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2 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3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4 的过程。 5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6 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有些种子太小,7 8 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9 问答1、如何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答:(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10 11 (2)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12 (3)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13 (了解)4、开花植物也称(“显花植物”),多指被子植物。 14 (了解)5、一般植物的种子都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份组成。 15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份,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和叶。 16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棵植物的奥秘在于种子有胚。 17 (胚乳)是种子储存养料的地方。不同植物的胚乳中所含养分各不相同。 18 1.2种植我们的植物 19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2、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 20 21 等多项工作。还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22 3、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3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4 问答1、种凤仙花的方法? 25 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6 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27 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 28 子,再用土盖上。 29 ④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30 问答2、为什么有的凤仙花种子发芽了,有的却还不出来呢? 31 答:因为环境关系,任何植物的种子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发芽。 (了解)4、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不同)。 32 33 1.3我们先看到了根 34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35 36 2、试管中水量的变化说明了(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37 实验一:研究根的作用. 38 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试管、水、植物油 39 实验步骤:1.把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40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和内容摘要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种。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属直根,主侧根分别不明 显的根属须根。 4、根系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5、茎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在茎内有向上运输水分的导管和向下运输养料 的筛管。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 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9、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 输,也可以保持植物相对恒定的体温。 10、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及繁殖方式等方面去描述。 2、每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它的身体结构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也会出现差别。 3、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腐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叫腐食动物。 4、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鳃可以帮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5、金鱼是野生鲫鱼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演变来的。 6、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7、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8、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9、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龙骨突发达等。 10、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大熊猫等。 11、珍稀动物减少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的匮乏,人为的捕

湘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3课 茎的奇妙 教案

第3课茎的奇妙 —、教材分析 承接第一节课“植物的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的讨论,继续展开本节课的学习一茎。本节课的研究方式、方法与“根的奥秘”这课很接近,教材都是按“观察外形结构-探究功能作用”的认知逻辑,编排了两个相应的进阶活动。引领学生观察比较茎的形态特征,尝试归纳茎的概念,猜想茎的作用,基于实验探究茎的运输水的功能。 活动1:观察比较植物的茎。教材依据概念建构的认知发展流程:“典例聚焦(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比较异同-类比举证(观察比较更多植物的茎) T归纳提炼(茎分节,节上着生有叶和芽)”,引领学生初步建构茎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植物的茎进行分类。(这点学生认识到不同即可,在后续中学生物课中会有更深入的学习。)然后归纳这些植物茎的相同。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将“思与做”结合在一起,“茎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呢?”引发学生暴露自己原有的认识。 活动2:探究茎是否运输水分。教材围绕活动主题,引领学生再一次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一“提出假设-制订研究计划-完成研究计划,搜集证据T科学论证、得出结果”。 指南车信箱:变态茎一马铃薯 旨在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展开思考:一是马铃薯有什么特殊的特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二是植物的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紧密关联,积累一些对于变态茎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植物的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学生能描述植物茎的外部形态,以及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一撑开枝叶、运输水分。 2科学探究

或图片资料等 (1) 学生有序观察、比较发现植物茎的形态特点,可用语言、 绘画等方式进 行表达。 (2) 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获取证据、了解对比实验方法。 3 科学态度 学生认识到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感受到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 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 演示材料:自制PPT 、实物投影、解剖刀 (2) 分组材料:各种带植物茎的图片、标本或实物若干;一株不带根的月季花、平底烧瓶、红墨水 2. 学生准备 自愿带来植物的茎(比较完整的植物) 四、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教学导入 本课的导入可以参照上节课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按照教材,采用问题导入 方式,直接入题:“植物的茎是什么样子?茎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也可以用案例质疑的方式,如给葡萄树和桃树浇水、施肥,是浇葡萄、桃子上, 还是浇在根上?葡萄、桃子的水分和营养来自哪里?怎么输进去的?这说明了什 么?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课题。 教师如想将第四、五单元整合在一起交错教学,建议本课安排在“植物的一 生”单元“小苗快长”课后进行,当这课研究完后,植物到开花结果还需要一段 时间(温度低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带领学生一起来研究“茎的奇妙” 和“叶的神奇”,同时植物生长到这个时期,学生正好可以观察到植物的茎与叶。 活动1 观察比较植物的茎 1. 观察比较描述“茎”。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植物茎的实物、图片、 标本若干,在科学教室的一个区域里创设一个类似小型植物博物馆的氛围。然后,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描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1 植物的身体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植物卡片、有关植物器官的图书资料、课件(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网络教室上课)资料卡。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教学建议用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观察植物,总结、指认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第二课时:查阅资料知道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资料上自己质疑的内容。 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简单的话语,让学生明了观察活动的目的有二。其一:观察不同的植物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其二:寻找所观察的植物身体结构上的共同之处。明确的观察范围和观察目的,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有效、有序的展开。 活动1 观察植物的身体 活动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在观察多个个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加工,归纳概括出植物体共同的结构特征。教材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植物。教师在引领学生展开活动时,应先选择一种可以同时观察到植物六大器官的典型植物,让学生以独立观察为主。最好提供一张没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植物的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之后组织学生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须在室内简要提示活动要求:带上活动记录表;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接着组织室外观察,最后在室内交流汇报观察结果。最后的环节是一个概括、归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 为了便于组织教学,课堂上可让学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或是教师用课件演示当地一些有代表性的绿色开花植物,作为课内观察的内容。让学生分别说出每种植物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之后再让学生结合对典型植物的观察进行总结,归纳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教材呈现的学生观察记录示例有很强的代表性。一般情形下,学生通过观察能比较容易

植物根系的秘密

植物根系的秘密 植物的根植物的根不但多,而且长。根比地面上的茎要多几倍甚至几十倍。例如,山坡上的枣树一般高三四米,它的根垂直深度竟达10多米;一株小麦有7万多条须根,长约500米,如果将它的根、根毛加起来,总长度可达20公里。植物为什么要长如此庞大的根系?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和水分。这是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和水分来供给枝叶生长和结果,植物的根系越发达,枝叶就越繁茂;反之,枝细叶黄,生长发育不良。另一方面,植物的根能抵抗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如大风、大雨、洪水的冲刷等。植物要顽强地生长下去,根系就必须发达。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1土壤物理环境土壤物理环境包括,土壤温度,湿度、pH值、土壤团粒结构、土壤通气性等。与 根系生长也有密切关系。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最适宜根系生长,过干易促使根木栓化和发生自疏;过湿能抑制根的呼吸作用,造成停长或腐烂死亡。土壤通气对根系生长影响很大;通气良好处的根系密度大、分枝多、须根量大。通气不良处发根少,生长慢或停止,易引起树木生长不良和早衰。土壤水分过多也影响土壤通气,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pH值也能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

2土壤营养在一般土壤条件下,其养分状况不致于使根系完全不能生长的程度,所以土壤营养一般不成为限制因素,但可影响根系的质量,如发达程度,细根密度、生长时间的长短。根有趋肥性.有机肥有利树木发生吸收根;适当施无机肥对根的生长有好处。如施氮肥通过叶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有机营养及生长激素,来促进发根;磷和微量元素(硼、锰等)对根的生长都有良好的影响。但如果在土壤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有些元素会转变成有害的离子,使根受害。 3树体有机养分及有机质含量根的生长与执行其功能依赖于地上部所供应的碳水化合物。土壤条件好时,根的总量取决于树体有机养分的多少。叶受害或结实过多,根的生长就受阻碍,即使施肥,一时作用也不大;需保持叶或通过疏果来改善。此外,土壤类型、土壤厚度, 母岩分化状况及地下水位高低,对根系的生长与分布都有密切关系。 种植中死根的原因死根/不生新根/根早衰在种植中极为普遍 1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质严重匮乏,有益生物菌失去生存环境,有害病菌繁衍成灾,根系受真菌的侵害,造成烂根死树。2因土壤中有机质严重匮乏,造成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影响 根系健壮生长。3长期化肥当家,造成土壤严重酸化。4长期重视大量元素,忽视中微量养分施用,土壤中微量元素严重枯竭,生理病害严重,果品品质下降,造成烂根死树。5大量未经 发酵腐熟的人、畜、禽粪直接施入果园土壤中,其携带的大量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学习重点: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学习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学习用具:观察记录表、凤仙花和其他植物图片。 学习用具:观察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学习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活动观察植物的身体 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 要求: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 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 4.概括。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5.学生竞赛: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 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小结: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1.植物的身体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资料查阅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作用。 2.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2.学会与同学合作,体会明确的分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不迷信资料内容,培养合理质疑、积极验证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1.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习重点:查阅资料的方法。 学习难点:提炼资料。 学习用具:课件。 学习用具:各种课外书、资料卡。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体问: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重点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线索,围绕“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编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种多样的动物”、“声音”、“信息的传递”、“水的变化”、“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6个主题单元、53个活动。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本单元由3课书组成,第1课“植物的身体”,主要让学生观察、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让学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课“根与茎的奥秘”是在观察根的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验证根、茎的作用;第3课“神奇的叶片”则利用科学史激趣和引领,通过实验研究和直接呈现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太阳与植物的关系,了解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第2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本单元按“总—分—总”的结构来构设教材,由5课书组成。第1课“动物的特征”先指导学生对“动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其生存”这一特征作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三个领域来具体研究动物的这一特征,其中,第2课“水族的公民”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第3课“吃奶长大的动物”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获取食物的适应,第4课“飞翔的精灵”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运动的适应,与此同时,通过每一课的学习再次体验动物的多样性;第5课“珍稀动物的保护”是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第3单元(声音):本单元由“辨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4课书组成。 第4单元(信息的传递):本单元由“信息”、“书信和标志牌”、“电报与电话”、“信息时代”4课书组成,这是1个既与本册训练重点相关联、又能体现科技史特色的单元。 第5单元(水的变化)):本单元由“不翼而飞的水”、“飞回来的小水珠”、“结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4课书组成。 第6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湘版科学教材的特色单元(每册都有),都是对全册教材的探究技能训练重点的回顾与总结,并用又一次的活动来进一步强化、提升,而本册教材是在总结了搜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之后,通过“恐龙之谜”的活动来巩固、提升的。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进行主动学习,能比较熟练地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等。 尝试探究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从“认识是什么”提高到“探究为什么”。 能由“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等角度提出可探讨的问题,能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尝试自己制定简单的实验(如对比实验)计划,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 文档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1. 植物的身体 教学内容: 主要是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观察植物的身体”。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2、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教学重点: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凤仙花和其他植物图片。

学具准备:观察记录表 教学时间:2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活动 观察植物的身体 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 要求: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 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 4.概括。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5.学生竞赛: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

各部分的名称。 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小结: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四.板书设计 第一课 植物的身体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 观察 爱护植物 第2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植物的器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习资料查阅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作用。 2.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 一、填空题:第一单元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2. 苹果树上的苹果是(果实),苹果籽是(种子)。 3. 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氧气),根具有(吸收水分、养分)和(固定)植物身体的 作用。 4. 在植物的根吸水实验中,过一段时间容器内水量会(减少)。 5.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6. 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 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叫(光合作用)。 7. (阳光)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一般背阴的植物长势(不如)向阳的植物。 8. 植物的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叫叶的(蒸腾)作用。 9. 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养料的运输)。 第二单元 1.骏马在(草原)上奔驰,大猩猩一般生活在(森林)里,鸟儿可以(飞翔),鱼儿 可以在(水)中游。 2. 我的身边最常见的动物有()。 3. 动物的身体特点是和(环境)相适应的。 4.像兔子、牛、熊猫这样()生,靠()长大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5. 我认识的会飞翔的鸟有()。 6.鸟类的飞行工具是()。 7.鸟类的皮肤表面有(羽毛),具有(护体)(保温)(飞翔)等功能。 8. 鸟类是体表有()覆盖,善于(),()生的恒温脊椎动物。 9.()被称为“国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10.我知道的珍稀动物有() . 11.保护珍稀动物,首先要保护它们生存的(),禁止滥砍乱伐森林。 12.企鹅的双翅变成了(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却能在(水里)很快地(游泳)。 13.松鼠生活在()里,鲤鱼生活在()里。 14.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我们把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 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腐食动物。 15.鲸是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体型像(鱼),前肢成(鳍)形。 16.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7.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地区。 第三单元 1.声音)可以供人们互相交流。 2.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3.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平时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6.声音的大小可以(控制),当声音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时,就会变成(噪音)。 7.人的听觉器官是(耳朵),我们一定要保护听觉。 8.(植树)可以在城市里有效减少噪音。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和内容摘要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种。 4、根系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5、茎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 程称为光合作用。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 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9、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及繁殖方式等方面去描述。 2、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腐食动物。 3、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鳃可以帮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4、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5、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6、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7、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龙骨突发达等。 8、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大熊猫等。 9、珍稀动物减少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的匮乏,人为的捕杀等。可以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第三单元声音 1、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4、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理制成的。 5、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提高音量,借助传声物体(如话筒、喇叭等),缩短声源与耳朵间的距离。 6、噪音指令人心烦的声音。包括:过大的声音,杂乱的声音,让人不舒服的声音……… 7、噪音给人带来的危害有⑴会使人的听力受损,⑵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⑶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⑷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8、减少噪音的办法有:⑴从噪音的产生、噪音的传播、噪音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防治,⑵加强宣传,杜绝噪音源,⑶利用法律武器,控制噪音源。 第四单元信息的传递 1、信息是指人们与外界沟通时自己所感知的某种事物的样子。 2、五次信息革命分别是: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 3、利用标志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标志具有:会意、醒目、美观、简洁等特点。 4、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发明的专利权。 5、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 6、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读做“滴”;“—”读做“哒”。 7、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 8、现代数字通讯是用电路的接通(1)和断开(0)来传递信息的。 9、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有:(1)导致了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改变(2)娱乐方式的改变(3)网上购物(4)远程控制(5)方便了查询。 10、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传输速度快,传播容量大,传播距离远,保密性强,功能多等。 11、使用互联网时注意:(1)合理控制使用时间,(2)控制使用范围,(3)提高警惕,(4)不要随意去网吧。 12、为什么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五单元水的变化 1、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其原因是水变成水蒸气跑掉的过程中要吸热。 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3、加快蒸发的方法:(1)提高温度(2)提高风速(3)扩大蒸发面积。 4、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5、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可以变成小水珠,当这些小水珠飘散在高空中就是云,低空的则是雾,附着在物体上的则是露。 6、冰是固体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变成的。水——→冰 7、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所以实验室可以用冰盐混合的方法来造冰。 8、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而结成的小冰晶。 9、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固态的是冰,液态的是水,气态的是冰。 第六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 1、搜集信息的方法有: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借助电脑、书籍等获取第二手资料。 2、通过搜集资料,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3、搜集关于恐龙资料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搜集研究——整理记录——展示交流。 重点实验 1、凝结实验 方法:①取用2个烧杯,在一个烧杯里倒入适量热水,另一个烧杯里倒入等量冷水。②分别将2个冷玻璃片盖在2个烧杯上,观察玻璃片底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盖在盛热水的烧杯的玻璃片底部出现了小水珠。 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 2、造“雾”实验 方法:往大口杯里倒入大半杯温水,将冰块放入塑料袋,然后伸入杯口,接近水面。观察杯口处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在杯口会看见许多白色的“烟雾”出现。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 篇一: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湘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第一课《听听声音》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但不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等课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由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自制小乐器”两部分组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研究时就要比较一下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中探究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这两个活动是发展学生关于“声音的产生”的科学概念的一系列有结构的探究活动,目的不仅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描述发声体的状态,在大量的科学事实的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建构“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发出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须发生振动。通过课前了解,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认为是物体敲打、碰撞、摩擦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对声音的最初认识。这些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对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概念,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观察实验中,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特别是物体之间摩擦也能听到声音,学生很难看到物体是否发生了振动,因此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三、[设计理念]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本课的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实现认识上的跨越。为此我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收集发声物体的变化特点,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

完整word版,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试卷(附答案)

中心小学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2-15附加题每空1分) 1、植物的身体一般包括()、()、()、()、()和()6个部分。 2、植物的根有()植物和()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根一般可以分为()和()两类。 3、绿色植物的叶在()下,能利用()和()制造出()等营养物质,并释放出(),叶的这种作用叫叶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生长需要()、()和()。 5、动物按食性分类,可分为()动物、()动物、()动物和()动物。其中老虎属于()动物。 6、鱼的身体分为()、()、()三部分,鱼的身体表面覆盖着()能保护它的身体。 7、像兔子、牛一样(),靠()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8、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特征,羽毛有()、()和()

三种。 9、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声音的高低叫()。 10、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11、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的,但是不能在()中传播。 12、听诊器是()年由()国医师()发明的,利用 科学原理是()(气体传声/液体传声/固体传声)。 13、电话是由()发明的,电报机是由()发明的。 14、现代数字通讯中电路的接通用数字()表示,电路的断开用数字()表示。 15、加快蒸发的方法有()、()、()等。 二、判断题:根据题意判断,正确的在()内画√,错误的在() 内画×。(每题2分,共26分) 1、萝卜、白菜的根是直根,葱、大蒜的根是须根。() 2、鱼鳔能帮助鱼停在不同的水层间。() 3、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肉质的茎都有利于它适应沙漠的环境。() 4、鱼的嘴一张一合是鱼在喝水。() 5、麻雀、鸡、鸵鸟、企鹅、蝙蝠都是属于鸟类。()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及答案 科学期末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种子里面都有胚 .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 2、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三个基本条件. 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 4、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5、力的单位是牛顿 .符号是 N . 6、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7、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就会生锈. 8、花是由雌蕊、雄蕊、花瓣和花萼四部分组成. 9、精子和卵子发展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壁上.开始发育.形成 胚胎 .受精卵到小宝宝出生.大约有38周. 10、汽车比自行车跑得快.兔子比乌龟跑得快. 11、19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指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2、生活中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压力、摩擦力等. 二、判断题.(共15分) 1、花是由雌蕊、雄蕊、花瓣和花萼四部分组成.(√) 2、所有的植物通过扦插都可以成活.(×) 3、胚胎从妈妈体内吸收营养.一天天长大.从受精卵到小宝宝出生.大约要38周.(√) 4、看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5、我们可以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6、重力无处不在.(×) 7、光滑的地面没有摩擦力.(×) 8、只有固体才有热胀冷缩.(×)

9、只有水才能使铁生锈.(×) 10、蜡烛燃烧后就消失了.(×) 11、种子播撒在地里.就一定会发芽. (×) 12、一株植物一生中开的花没有结的果多.(×) 13、花是由雄蕊和雌蕊构成的.(×) 14、所有的植物只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15、有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来.(×) 三、选择(15分) 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B)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基因 2、许多植物已经被人类成功的克隆如(B) A、绵羊 B、中国兰花 C、人参 D、人参皂苷 3、是(C)成功的克隆出绵羊多利. A、达尔文 B、爱迪生 C、杨?维尔莫特 D、邦尼 4、小汽车的运动方式属(B) A、振动 B、平动 C、转动 D、飞动 5、花粉存在于花的(B)一部分 A、花瓣 B、雌蕊 C、花药 D、花萼 四、问答(18分) 1、克隆技术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答:克隆将减少遗传变异.会阻碍生物多样性的进化.转基因动物会提高疾病传染的风险.还会出现伦理道德问题等. 2、什么叫参照物? 答: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3、简述花的构造. 答:根据花的构造状况.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在一朵花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

根与茎的奥秘教案及反思完整版

根与茎的奥秘教案及反 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根与茎的奥秘》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直根和须根; 2、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4、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它是什么芹菜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芹菜是绿绿的,而现在是红红的(吸水)有同学说是因为吸水,那到底是不是呢为了弄清楚这个神奇的变化,那先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 二、观察植物的根 1、在你们的实验桌上,老师放好了白菜好热葱这两种植物,请你们看看他们的根,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 3、师生交流: (1)现在我们来说一说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白菜的根,中间有一根长长的粗粗的,上面长出一些小根,小根上面还有更小的根…)

(2)你们能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态特点,给长得和它们相似的根取个名吗像白菜一样的根,我们把它叫直根;像葱一样的根,我们把它叫须根。 (3)那同学们想一想,还要哪些植物根是直根,哪些是须根? 三、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1、我们认识了根的种类:直根和须根,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固定和吸收) 2、提出问题: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想一想: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证明根能吸水。 3、交流:实验器材:水、锥形瓶、一株带根的植物、植物油、水彩笔 实验步骤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我们的实验装置就可以了呢锥形瓶中的水就一定是根吸水了吗也有可能是水蒸发了我们应该想什么样的办法(滴植物油)我们已经完善好了实验装置,为了方便观察结果,我们还需做好水位的标记。 4、出示预先的装置 因为这个实验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现象,老师事先就为你们准备好了,观察水位有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