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究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究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究

2014年第59卷第3期:217~231

https://www.360docs.net/doc/718447443.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18447443.html,

引用格式: 岳天祥, 范泽孟.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究. 科学通报, 2014, 59: 217–231

Yue T X, Fan Z M. A review of responses of typic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Chin Ver), 2014, 59: 217–231, doi: 10.1360/972013-261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专栏评述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究

岳天祥*, 范泽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联系人, E-mail: yue@https://www.360docs.net/doc/718447443.html,; fanzm@https://www.360docs.net/doc/718447443.html,

2013-05-17收稿, 2013-07-15接受, 2013-08-22网络版发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904, 2009CB421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23010, 41271406)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122003)资助

摘要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定量研究进展的综合分析表明: 近一个世

纪以来的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有很强的响应, 诸多生态系统类型的组成、

结构和分布已发生了显著变化; 由于病虫害、极端气候频发, 植物物种的死亡率增加、生产

力出现下降趋势;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响应的未来情景分析结果表明, 高海拔地区和高

纬度地区的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分布、物种和生产力将发生较大变化; 然而, 由于生物群

落的相互作用, 各种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很复杂, 目前人类对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变化

的认识仍然处在很初级的阶段. 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对植物物种的影响、干旱和极端事件的后

果以及病虫害的影响等方面, 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根据目前的研究积累, 还无法给出气候变

化对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定量评估, 需要改进区域气候模拟, 尤其是降雨量的模拟,

需要提高植物物种对气候、病虫害和大气成分响应的认识. 以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

变化响应机理研究成果为基础、集成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的多尺度生态系统动

态模拟分析平台, 到目前为止, 仍是亟待填补的空白.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

模拟分析平台

全球变化正逐渐改变陆地生态系统固有的自然

过程, 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1,2]. 气候变化导致动植物生境变化, 进而

影响物种分布及其生态系统过程[3,4]; 而气候要素时

空分布模式的改变, 则引起水资源和营养物质的时

空分布发生变化, 并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演替

过程的干扰程度[5,6].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

速发展、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大、全球气候变暖趋

势的日益突显[7,8]和异常气候突发事件频次的逐渐增

多[9,10], 我国森林、农业及草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

防风固沙、光合固碳、空气净化、水土保持、养分循

环等调节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日趋显著. 森林、农田

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健康发展, 对生态安全、淡

水安全、食物安全、人类健康等关乎社会经济快速与

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的重要

贡献日趋突显. 这一问题也已成为21世纪国内外科

学家最为关注的生态环境和科学问题, 并受到全球

各国政府、科学界与公众的强烈关注.

1 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

Pastor和Post[11]通过气候模型输出结果驱动森

林生产力和土壤过程模型, 对北美东北部森林对暖

干气候响应的模拟结果发现, 在冷温带森林边缘区

域的森林生产力下降趋势尤为明显. Wright[12]通过对

长期林斑数据分析发现, 热带森林结构正在发生变

化, 其立木度、更新率、死亡率和地上生物量都呈增

加趋势, 而且全球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模拟结果也

同样表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热带森林生产力出现

2014年1月 第59卷 第3期

218

下降趋势[13,14]. 欧洲环境署[15,16]研究结果显示, 欧洲变暖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许多地区出现暖干趋势, 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导致欧洲森林生产力急剧下降、森林火灾频发和材积损失增加. 另外, 由于气候变化引发旱灾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严重性的增加, 许多地区森林的组成、结构和生物地理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尤其是树的死亡率增加、病虫害暴发成灾、林野火灾频发、冰冻和风暴时有发生[17]. 有关加拿大北方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结果显示[18], 虽然温度升高延长了北方森林的生长季, 但由于干旱加重和自养呼吸增强, 对森林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国际上在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情景研究方面, 同样开展了大量研究. Pitman 等人[19]关于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影响的未来情景的模拟结果显示, 在高排放情景下, 到2050年的火灾发生概率将提高25%; 而在低排放情景下, 2100年火灾的发生概率与2050年相比, 将提高20%. Urban 等人[20]运用林窗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太平洋西北部针叶林潜在影响评估的结果表明, 由于森林不同类型区的空间位移, 高海拔林种面临灭种危险. Flannigan 和Woodward [21]运用响应曲面模型对CO 2倍增情景下气候变化对北美北部红松分布影响的模拟发现, 红松的分布区将向东北移动600~800 km, 红松总面积将减小, 但单位面积材积将呈增加趋势. Sykes 和Prentice [22]结合林窗模型与生物气候模型对北欧北方森林的气候响应模拟表明, 许多北方林种的分布范围、森林的结构和组分特征, 在未来的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将发生显著变化. Dixon 和Wlsniewski [23]对全球森林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全球森林植被和土壤的含碳量为1146 Pg C, 其中低纬度森林占37%、中纬度森林占14%、高纬度森林占49%, 未来气候变化将对高纬度地区森林分布和生产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Leathwick 等人[24]利用非参数回归方法, 运用14500个林斑数据, 在对新西兰41个树种分布与温度、太阳辐射、水平衡和岩性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温度上升2℃对树种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 Iverson 和Prasad [25]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树种回归统计分析模型, 定量分析CO 2倍增时, 气候变化对美国东部80个树种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 大约30个树种的分布范围将会扩大, 36个树种至少北移100 km, 4~9个树种将北移出境进入加拿大. He 等人[26]结合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和空间景观模型, 进

行美国威斯康星州北部林种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的模拟结果显示, 其北方林种将在300年内消失, 并将演替为南方林种. Scheller 和Mladenoff [27]结合空间景观动态模拟模型和广义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对气候变化干扰、森林分布、树林生物量和林木死亡率以及林种间和林种内竞争的可行性进行了模拟分析. Alkemade 等人[28]通过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模型(IMAGE)与气候包络线模型的集成, 对全球变暖与树种分布关系的模拟结果表明, 到2100年, 北欧地区树种将发生 较大的变化, 届时35%以上的树种将是新出现的树种, 现有树种的25%以上将在这一地区消失. 另外, 有关研究表明, 在CO 2倍增的情况下, 中国东部地区阔叶林将增加、针叶林将减少[29], 气候变暖将导致寒温带冷杉林转变为目前广泛分布于西藏高原东部山地的桦林, 寒温带森林将移动到目前为冻原的高寒地区[30].

虽然气候变化是决定森林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 植被分布规律与气候之间密切相关这一客观事实早被人们所认知, 而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的森林分布、树种和生产力对气候变化更具敏感性, 但是, 目前尚处在基于气候与植被物种间的关系来描绘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物种和森林分布的阶段. 此外, 由于树木群落的相互作用, 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为复杂[31]. 因此, 目前人类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与认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32].

国内在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 在气候变化对森林类型分布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以及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方精云[33]研究分析了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碳分解等系列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过程的改变机理, 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分布和生产力变化特征. 延晓冬等人[34]运用自主研发的中国东北森林生长演替模拟模型(NEWCOP), 对中国东北森林生长演替过程及其气候敏感性的模拟分析表明, 未来东北森林中落叶阔叶树的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赵宗慈[35]和刘世荣等人[36]运用7个全球气候模式(GCMs)所提供的2030年中国气候情景预测数据, 构建了中国森林气候生产力模型, 并对中国森林第一

评述

性生产力的未来情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其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引起的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变化率从东南向西北递增(递增幅度1%~10%不等). 根据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生产力变化率的地理格局和树种分布状况的预测, 揭示了中国主要造林树种生产力的变化是兴安落叶松生产力增益最大(8%~10%)、红松次之(6%~8%)、油松为2%~6%(局部地区达8%~10%)、马尾松和杉木为l%~2%、云南松为2%、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增加可达8%~10%; 而主要用材树种生产力增加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兴安落叶松-红松-油松-云南松-马尾松和杉木, 增加幅度为1%~10%. 丁一汇[37,38]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引起水热区域和季节分配发生变化, 一方面温度升高可以延长生长季, 提高森林生产力; 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倒春寒甚至春季冻害的发生.

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响应主要体现在对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气候要素的响应. 有关研究表明, 春季降水量与当年树轮宽度呈正相关[39], 干旱半干旱地区树木生长对气温的高低尤为敏感[40], 在当年的生长季节, 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光合作用, 温度与年轮宽度显著正相关[41]. 但是, 如果生长季节气温过高则容易加快土壤蒸发并提高饱和水汽压差, 从而限制树木的生理代谢活动, 导致生长季的高温与年轮宽度呈负相关[42]. 另外, 其他气候因素与树木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譬如大气CO2浓度增加对辽东栋次生木质生长具有明显的正效应[43]. 在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 徐雨晴等人[44]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北京地区1963~1988年20种树木芽萌动期及1950~2000年4种树木开花期的变化及其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树木芽萌动的早晚主要受冬季气温的影响, 冬季及秋末气温的升高使春芽萌动提前. 萌芽早的树木萌动期长, 萌芽晚的树木萌动期短, 前者对温度的变化反应更敏感, 且前者的萌动期长度随着萌动期间(主要在早春)气温的升高而缩短, 后者的萌动期长度随着初冬、秋末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而延长. 始花前2~9旬, 特别是前5旬, 气温对始花期影响最显著、始花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最敏感. 北京春温每升高1℃, 开花期平均提前3.6 d.

上述综述表明, 我国在森林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土壤有机质、物候效应、灾害、树木年轮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而且利用物候观测资料, 分析了近40年我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并建立了

不同年代物候期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式, 分析

了当前气候增暖背景下物候期地理分布规律变化对

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但存在各种森林生态系统类

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和研究对象的广度不够,

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森林清查数

据、长期定位观测和监测数据、遥感数据进行定量模

拟和准确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

题, 而且缺乏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森林生态系统对

气候变化响应的综合模拟分析.

2 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和土壤有机碳的分解[33,45,46], 从而导致农作物的种

类、种植结构、生长周期、分布格局及生产力发生变

化. 针对如何揭示和认知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

的响应机理, 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Katz[47]

关于气候变化对美国堪萨斯州粮食产量影响的研究

表明, 降雨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气温影

响次之. Adams等人[48]研究发现, 农业生产力对全球

气候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 美国农业灌溉面积和区

域格局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 Dai和

Ding[49]运用大气环流模型, 在CO2倍增的条件下, 模

拟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影响的分析表明, 气候变暖

将引起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呈现扩

大趋势, 而且冬小麦种植区呈现向北和向西扩展趋

势, 但对中国南部和中部的小麦种植具有负面影响.

Smit和Cai[50]在中国农业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综合分

析过程中发现, CO2增加和温度升高虽然有益于中国

北方小麦生长, 但对春小麦和南方冬小麦具有负面

影响; 同时, 在足够湿润的条件下, 气候变暖将会使

得黄淮海和北方地区玉米增产、东北大豆受益、北方

地区棉花增产、南方棉花减产, 另外, 柑橘和茶叶也

会受益, 但会受到霜冻和干旱的威胁. El-Shajxr等

人[51]研究显示, 气候变化将使埃及所有农作物减产

11%~28%、农业需水增加16%, 甚至将导致埃及部分

地区的农作系统彻底崩溃. Mizina等人[52]研究结果也

显示, 气候变化将导致哈萨克斯坦小麦减产70%以

上. Reilly等人[53]在进行21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美

国农业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尽管

美国南部农业产量有可能下降, 但气候变化整体上

有利于美国作物产量的提高, 而且90年代比30年代

219

2014年1月 第59卷 第3期

220

的气候变化更有利于美国作物产量的增加.

在未来情景分析方面, Stuczyinski 等人[54]运用美国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研发的全球变化模型和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实验室(GFDL)研发的大气模型对波兰农业受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分析表明, 波兰东北地区植物的生长季将从200 d 增长到260 d, 西南地区将由220 d 增长到330 d, 而且气候变化将对作物种植结构、区域分布和作物轮作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GISS 模型, 冬小麦产量将保持目前的水平, 糖用甜菜将增产3%~10%, 大豆、向日葵和玉米将增产20%~50%, 土豆将减产20%~30%. 根据GFDL 模型, 农业将大幅减产, 冬小麦、甜菜和土豆将分别减产10%, 15%和70%. Sivakumar 等人[55]模拟分析表明,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和降雨量的不确定性变化, 将会引起亚洲热带地区作物产量降低, 从而会严重影响到亚洲热带地区、山区和干旱区的食物安全, 将会使得非洲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旱灾频发, 拉丁美洲的农业也将受到极端高温和低温以及干旱和水灾的影响. Motha 和Baier [56]在研究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北美温带地区农业影响的过程中发现, 由于南部种植区温度升高和水分减少, 该区域农作物将会大幅度减产; 由于北部种植区生长期变长、CO 2浓度增加, 该区域农作物产量将会提高. Thomson 等人[57]根据英国气象局Hadley 气候预测研究中心研发的全球气候模式(HadCM3)的气候情景对中国冬小麦产量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 到2099年, 中国黄淮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将升高5℃、降雨量将增加300 mm, 而每公顷冬小麦将增产800 kg. Mall 等人[58]在分析印度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成果时发现, 印度过去每100年增温0.57℃, 作物产量在过去的50年中增加了4倍多, 夏季季风降雨量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非常显著. 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大, 到2050年, 北纬25°以南地区最高温度将增加2~4℃, 以北地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都将增高4℃以上, 每增温2℃将使高产区的水稻产量每公顷减少750 kg, 低产区每公顷减少60 kg. 如果增温2℃、降雨量增加7%, 印度水稻产量净收益将下降8.4%. Olesen 等人[59]根据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所有SRES 情景关于欧洲农业在2071~2100年和1961~1990年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预测分析结果显示, 欧洲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区将扩大30%~50%, 且北欧地区的净初级生产力将提高35%~54%.

Tingem 和Rivington [60]对喀麦隆农作物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分析发现, 班巴拉花生和黄豆将大幅增产, 而玉米和高粱产量将变化不大. St?ckle 等人[61]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对华盛顿东部农业影响的预测评估显示, 其冬小麦产量到2020年将增加2%~8%, 到2040年将略有增加, 到2080年则将减产4%~7%; 如果考虑CO 2的影响, 21世纪20年代、40年代和80年代的产量将分别增加13%~15%, 13%~24%和23%~35%. Vano 等人[62]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亚基马河流域灌溉农业变化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在A1B 情景下, 21世纪20年代、40年代和80年代的水资源将分别短缺27%, 33%和68%, 而在B1情景下, 则分别是24%, 31%和43%, 这些变化将导致亚基马河流域灌溉农业年产量下降5%~16%. Al-Bakri 等人[63]运用作物模拟模型(DSSAT)对约旦干旱盆地旱作农业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在降雨量增加10%~20%的情况下, 大麦产量可增加3%~5%、小麦产量可增加9%~18%, 而在温度增加1℃, 2℃, 3℃和4℃的情况下, 将会分别导致大麦减产14%, 28%, 38%和46%, 导致小麦减产17%和增产4%, 43%, 113%. Brown 等人[64]运用区域气候模型和局地气候资料对苏格兰2050年之前的农业旱灾进行预测评估的结果显示, 气候变化将大大增加农业旱灾的发生频率. Steffen 等人[65]研究显示, 澳大利亚东部过去100年和未来100年都呈现降雨量减少、温度升高的气候变化趋势, 干旱成为澳大利亚农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Bindi 和Olesen [66]关于欧洲农业对气候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将使北欧大部分地区增产, 而南欧将出现水分短缺问题加剧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加. Fiebig- Wittmaack 等人[67]研究证明, 在智利的埃利河盆地, 平均最低温度的增加可使亚热带水果增产, 大于30℃天数的增加对水果光合作用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冬天温度的增加会使园艺作物的产量增加, 但蒸散的增加会导致对水的需求增加, 而且温度增加导致农业虫害发生率提高. Petrie 等人[68]运用IPCC 的A1情景在预测美国中部平原普雷里草原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中发现, 草地生长季将会提前, 而生长季的碳通量将增加. Grasso 和Feola [69]研究发现, 在未来几十年间, 气候变化将对地中海地区的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对其南部地区的影响更为严重.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国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与分布发生了系列演

评述

替和变化[70]. 目前诸多研究结果显示,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 中国种植制度可能会产生2种变化, 一是作物种植界限北移, 变化区域内复种指数提高; 另一种是作物品种由早熟向中晚熟发展, 作物单产有所增加[71]. 气候变化与气候波动对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强烈关注, 而且国内诸多学者也针对这一全球性科学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郝志新等人[72]研究发现, 辽宁省1991~1999年冬小麦的种植北界较20世纪50年代确定的北界(长城沿线)北移了1~2个纬度. 金之庆等人[73]研究显示, 预计到2041~2050年东北地区冬小麦的适种面积, 将由目前的近乎为零逐步扩大到辽南乃至辽宁省的大部、吉林省的东南部. 郭海英等人[74]通过对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站25年冬小麦生育期的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显示, 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等发育期普遍提前. 王位泰等人[75]研究表明,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越冬期日数与期间负积温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曹艳芳等人[76]研究表明, 自1980年以来, 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小麦生育期基本表现为提前的显著变化趋势. 杨晓光等人[77,78]研究显示, 随着温度升高和积温增加, 我国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的种植北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北移, 北方冬小麦的种植北界也将呈现不同程度北移西扩趋势. 杨建莹等人[79]研究表明, 华北地区除江苏和安徽2省北部的冬小麦播种期无明显变化外, 其他区域的冬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 全区冬小麦拔节期提前, 尤其是北部地区幅度较大(达5~10 d), 抽穗期推迟明显(尤其华北中部和北部推迟达10~15 d); 除华北南部胶东半岛外, 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小麦成熟期推迟, 一般在5~10 d. 我国西北地区过去50年冬小麦整个生育期缩短8~10 d, 而返青开花期天数延长7 d, 由于冬季温度升高, 越冬天数减少7~8 d, 而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等发育期普遍提前, 以返青期提前最为显著.

方修琦和盛静芬[80]研究显示, 黑龙江在原属水稻种植次适宜和不适宜地区的北纬47°以北地区, 水稻种植面积的相对增长比例最大, 1993年的水稻种植面积达1985年的2.5倍以上. 葛道阔等人[81]对中国水稻产量的预测估计显示, 华中和西南高原的单季稻均将随着气候变暖呈现增产趋势. 杨沈斌等人[82]研究发现, 相比基准气候, A2和B2情景下我国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了4.5和3.4 d, 气候变暖将会加

速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的生育进程、缩短水稻生育期.

马树庆等人[83]研究表明, 东北地区在正常水分条件

下, 如果平均气温上升1℃, 玉米出苗期则提前3 d

左右, 而出苗至抽雄期缩短6 d左右、抽雄至成熟期

缩短4 d左右, 整个生育期缩短9 d左右, 并且出苗速

度和出苗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将提升17%左右, 积

温增加将导致玉米干物质积累时间延长, 使得干物

重明显增加. 朱大威和金之庆[84]研究表明, 东北地

区气候变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以负面为主, 气候变

暖对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总体上有利, 尤其是在北部

高寒区与东部湿润区的水稻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育

期和生育进程的影响, 因地区差异和作物类型差异

而不同. 其中, 西北和内蒙地区的小麦各生育期基本

呈提前趋势, 整个生育期天数呈缩短趋势. 东北和华

北地区玉米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 气候变暖将导

致水稻各生育期提前、加速水稻生育进程、缩短水稻

的生育期. 但是, 目前在绝大部分有关气候变化对农

业影响的研究过程中, 主要侧重于气温和CO2浓度

等单一要素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缺乏对降雨量变化的精细考虑, 而且对未来预测的

大多数研究结论, 均基于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的

IPCC气候情景模型[85~87]. 因此,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

响的定量研究中包涵诸多的不确定性, 极端气候事

件发生频率及对农业的影响程度定量研究基础仍然

极为薄弱.

3 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 直接影响

草地生态系统的草种类型、结构、生长周期、分布格

局及生产力发生变化. Sternber等人[88]对暖冬多雨夏

季和暖冬干旱夏季2种情景下英国钙质草地植物群

落动态的研究发现, 当冬季降雨量增加时, 草地覆盖

度和物种丰度明显增加, 但枯枝落叶明显减少; 在暖

冬夏干的气候条件下, 枯枝落叶明显增加, 植物群落

对气候的反应取决于其优势种的生命史属性. Coffin

和Lauenroth[89]模拟北美高草草原、混合草原、矮草

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结果显示, 所

有实验区的C4草种优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最冷

实验区的优势草种由C3变为C4, C4草种生物量与温

度有很强的相关性, C3草种生物量与降雨量相关性较

221

2014年1月 第59卷 第3期

222

强. Rounsevell 等人[90]模拟英格兰和威尔士草地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结果显示, 在年平均增温不超过2℃、降雨量变化幅度≤10%的情况下, 草地产草量几乎不发生变化. Grime 等人[91]在研究英国石灰岩草地生物量和物种组成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过程中发现, 演替早期草地对气候变暖和变干反应迅速, 成熟草地则对气候变化反应较慢. Silletti 和Knapp [92]对1983~1997年北美高秆草草原优势种(大须芒草和印第安草)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须芒草覆盖度随着夏季最高温的降低而减小、印第安草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则与年降雨量密切相关. Zha 等人[93]关于1980~2000年中国西部高山草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生长季初期, 温度对草地生产力有较重要的影响; 在生长季后期, 降雨量发挥一定的作用; 蒸散量则是间接表达温度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的最佳指标. Piao 等人[94]关于1982~1999年中国温带草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的研究显示, 生长季NDVI 的年增长率为0.5%, 春季为0.61%, 夏季为0.49%, 秋季为0.6%;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其初期相比, 中国温带草原植被生产力有所提高. Hopkins 和Del Prado [95]关于欧洲草地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显示, 温度升高将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尤其是豆科植物), 但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将会抵消温度升高所产生的有利条件(尤其在夏季降雨量低的地区), 而旱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将对草地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Gao 等人[96]对1981~2004年中国西藏北部高山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研究表明大约89%的地区没有明显变化, 11.3%的区域净初级生产力有减小趋势, 净初级生产力增加的区域不超过0.1%.

Li 等人[97]关于高山草地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表明, 在1961~2007年, 青海年均温度平均每年上升0.035℃和降雨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 青海的高山草地植被类型由1987年前的12种减少为1987年后的11种. Qian 等人[98]运用植被指数、草高、干物质和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因子, 对1994~2006年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 气候变化使草地的植物生产力明显提高. Ma 等人[99]运用1982~2003年的实验数据对内蒙古草原地上生物量年际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 暖湿春季导致生长季初期生物量增加, 而干旱夏季则引起生长季后期的生物量减少. Di Falco 等人[100]在埃

塞俄比亚尼罗河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适应对食物产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采取适应措施的家庭净收益增加了10%. 周华坤等人[101]利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多年来积累观测的长时间序列数据, 运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直接分析方法, 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灵敏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主要气候因子(年降水和年均气温)以3~4年的主周期随机低频振荡, 在其作用下生态系统的行为呈现同主周期、振幅比较稳定的随机波动. 在未来情景方面, Epstein 等人[102]运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数据对美洲草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模拟的结果显示, 随着气候变暖, C 3草种的相对丰度将会下降, 而C 4草种的相对丰度将会增加. Xu 等人[103]对爱尔兰草地的研究表明, 由于温度升高、夏季变干, 在2021~2060年, 爱尔兰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将减少2%~6%. Finger 和Calanca [104]对瑞士高原集约经营草地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评估显示, 草地将有10%~24%的增产幅度, 但由于温度升高、夏季降雨量减少, 产量不稳定性将会明显增加, 其产量变异系数将会在21%~50%变动.

21世纪以来, 国内在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邓慧平等人[105]对1960~1999年气温、降水变化对松嫩草地的影响进行分析表明, 土壤水分及牧草产量主要由降水变化决定, 在CO 2倍增情况下, 松嫩草地气温将明显增加, 降水增加10%左右, 从而引起草地生产力将减少3%~4%. 戴声佩等人[106]研究表明, 祁连山地区气温变化对草地植被NDVI 的影响强于降水, 气温、降水与草地植被NDVI 的最大相关性滞后期都为2旬左右. 春季和秋季NDVI 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较短, 而夏季响应滞后期较长. 张戈丽等人[107]分析呼伦贝尔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降水是驱动草地植被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 春季草地植被生长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较降水变化高, 夏季和秋季草地植被的生长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则高于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 其中以夏季最为显著. 张锐等人[108]在研究新疆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响应的预测过程中发现, 水分条件是影响新疆草地生产潜力的主导因素. 如果年平均气温每升高/降低1℃, 每公顷草地年气候生产力增加/减少17.309 kg, 而年降水量每增加/减少1 mm, 每公顷草地年气候生产力将增加/减少24.392 kg. 王根绪等

评述

人[109]分析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物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结果表明, 高寒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增暖的响应幅度显著小于高寒草甸, 而对降水增加的响应程度大于高寒草甸. 任继周等人[110]运用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分析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表明, 在全球IPCC的A2a和B2a情景下, 中国草地面积将呈现减少态势, 全球将呈现草地面积增加态势. 而且2种情景下中国草地年碳汇潜力将分别提升14.6%和18.5%, 全球将分别提升17.3%和16.8%.

4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

量模拟方法

虽然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根据当量长期观测资料和IPCC未来情景数据, 对全球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格局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而且在针对单一气候要素的变化, 开展了诸多尝试性的定量分析工作, 尤其逐步发展了许多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和方法, 但均存在着误差较大、综合性较差、普适性较低等问题而没有一个得以广泛运用, 因此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克服上述模型缺陷的综合定量分析模型, 仍然是定量分析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挑战.

尽管近年来评估森林碳汇的技术和方法都在进步, 但大多数碳储量估算都需要确定森林类型及其空间范围, 确认树种和每种树林的立木度, 以及计算每种树种的材积和碳含量3个步骤, 也就是说, 目前还无法直接获得森林碳库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111]. 譬如, Dixon和Wlsniewski[23]研究显示, 人们在预测森林分布、组成和生产力的技术和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Mather等人[112]虽然建立了森林砍伐面积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回归方程, 结果显示,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森林砍伐与人口增长有密切关系, 然而, 由于这种简单化的回归关系没有集成其他社会经济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因此, 很难用来预测未来森林面积变化趋势. Shafer等人[113]运用响应曲面模型模拟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北美西部林木影响时发现, 响应曲面模型还不能准确预测树种的未来分布范围. Iverson等人[114]在模拟森林分布变化对气候响应的过程中发现, 由于所使用模型没有集成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和种间竞争要素, 模型存在着很大的误差问题.

针对上述模型的问题, 也有诸多国内外学者通

过对多个单一模型进行集成和融合, 构建综合模型

来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但由于这

些单一模型存在区域限制、尺度限制和误差不确定性,

从而使得模拟结果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譬如, 集成了过程模型、数据模型和参数模型

的分层贝叶斯方法被用于模拟预测森林的未来状

态[115], 然而此方法存在着过程模型产生的误差、量

测误差、个体随机误差、初值条件误差和未来情景变

量产生的误差. 耦合森林景观模型和森林过程模型

对森林景观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过程中却发

现, 森林类型构成预测的不确定性主要根源是温度

预测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有效光合辐射、CO2和降水

量[116]. 虽然各种景观指数描述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

已有很长历史, 但量化有关景观构成和格局变化过

程的定量方法却寥寥无几[117]. 虽然, 全球动态植被

模型(DGVM)被用于模拟亚马逊地区森林生态系统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但其模拟结果分析显示, 由于

DGVM忽视了许多重要过程, 它低估了土壤湿度的

影响, 高估了气温的作用, 导致未来CO2驱动的生物

量模拟有很大不确定性[118], 而且运用DGVM修订版

在美国的案例研究也发现了类似问题[119]. Alkemade

等人[28]建立了分析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模

型, 但由于没有考虑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导致存在

很大的不确定性.

科学合理、精确可靠地定量模拟全球气候变化对

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和过程, 不仅需要构建一

个能够保证精度和速度的综合定量分析模型, 还需

要构建能够快速融合和同化地面实测数据、遥感数据

和统计数据等多元、多时空分辨率数据, 具有高效快

速模拟功能的陆地表层模拟方法体系和平台. 目前,

基于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一体化的陆

地表层要素建模方法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其主要

方法过程包括: 首先对土地覆被进行监督分类; 其

次运用遥感数据量化模型的一部分参数或变量, 而

其余部分参数/变量则由地面实测数据量化; 再次通

过建立地面实测数据与卫星遥感反演参数的统计关

系, 实现地球表层环境要素的模拟分析.

描述沿环境梯度(例如, 海拔高度、温度、水合

养分等)植被分布格局的经典方法都基于地面采样数

据. 虽然, 这种方法给出了采样断面的详细信息, 但

223

2014年1月 第59卷 第3期

224

不能提供生态过程和空间格局研究所需要的空间连续信息. 卫星遥感虽然可连续地观测植被的空间格局, 但很难观测植被的细节属性信息、不能识别植被群落的许多重要生态属性[120]. 为了克服地面采样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在植被空间分布制图中的缺陷, Arieira 等人[121]运用泊松相关法分析了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变量与地面实测数据的线性关系. Emili 等人[122]提出了以地面实测值的内插为背景, 并在有卫星遥感数据地区进行更新的方案, 也就是以地面实测数据为辅助数据进行遥感反演的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 在地面实测点比较稀疏的情况下, 卫星遥感数据的作用尤为明显.

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交换(NEE)是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全球碳循环过程的最基本参数. 因此, 如何准确地模拟这些参数, 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Chiesi 等人[123]通过集成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IOME-BGC)和碳固定模型(C-Fix), 实现了运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对总初级生产力和净生态系统交换的模拟分析. 虽然, C-Fix 模型能够通过综合卫星遥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面实测的气象数据, 计算森林的总初级生产力, 但此模型不能准确估算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 而BIOME-BGC 模型则通过运行常规的地面气象数据、土壤肥力和植被条件, 模拟自养和异养呼吸及净生态系统交换.

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定量评估不仅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 也是粮食生产的关键影响因子. Tobin 和Bennett

[124]

分别运用地面雨量测量器数据和卫星遥感

降雨量数据运行土壤与水评估模型(SWAT)的模拟结果对比显示: 通过运用卫星遥感降雨量数据可以得到合理的模拟结果; 然而在雨量测量器网足够密的地区, 运行地面雨量测量器数据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但是, 在雨量测量器网密度比较稀疏的地区, 需要地面雨量测量器数据和卫星遥感降雨量数据的集成.

在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析模型(VPRM)中, 卫星数据提供了总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和物候变化信息, 模型的参数则由地面通量塔的涡度相关数据确定

[125]

. 为了给北方常绿针叶林生态过程模型提供输

入数据, 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叶面积指数及林木覆盖度数据被用于生成最大生长季叶面积指数图

[126]

. 在叙利亚东南部生物量和产草量估算中

[127]

,

卫星遥感数据被用于植被分类, 每种植被类型的地

上生物量和产草量通过采样数据插值获取. Virtanen 等人[128]使用相对稀少的地面参考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 通过监督分类方法对北极地区植被和土地覆被进行分类. 通过建立地面实测作物产量与卫星遥感植被指数的统计关系, 实现作物产量空间制图的分析结果表明[129], 以植被指数为辅助数据的作物产量制图精度远高于仅用地面实测数据内插得到的作物产量图.

5 结论与展望

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主要的三大生态系统类型. 因此, 开展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 研发原创性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的模拟分析平台, 不仅是国家应对全球变化的科学需求和国家生态系统恢复建设与生态安全保护政策制定的应用需求, 更是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

5.1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

究展望

我国在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究方面, 虽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研究过程中, 对我国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特点及其差异特征认识不足, 缺乏对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和特殊性进行充分考虑, 而且针对不同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类型对气候变化响应机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1) 森林生态系统. 对我国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遥感调查数据、生态定位观测数据和林业生态工程、林火、森林病虫鼠害等监测数据的利用效率不高, 致使关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机理的研究深度和准确性不够; 没有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气候变化类型的作用, 缺乏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机理的耦合研究, 从而无法实现不同尺度和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有机耦合.

(2) 农田生态系统. 如果要实现对农业受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响应的定量分析模拟, 必须在研究过程中, 充分集成和整合卫星遥感数据、众多野外试验站点数据、广泛的实地调研数据和部门统计数据, 针

评述

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基本特征, 深入分析农作物生产驱动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 定量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地气交互与耦合机理, 以及定量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从而定量揭示气候变化作用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和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 最终实现对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农业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响应进行全面的定量模拟和综合评估, 从而为国家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和布局优化机制, 以及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3) 草地生态系统. 如果要实现多尺度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分析, 必须深入开展草地生态系统的草种、光、热、水分、格局、生物量、有机碳库动态平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 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草种分布格局、生长过程及其产量的影响.

(4) 极端天气事件对典型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分析. 极端气候事件对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分析和研究目前更是处于初步认识阶段. 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 将会引起森林和草地灾害(火灾、病虫害等)发生频率与强度的增加, 从而危及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安全, 进一步增加陆地温室气体排放[130]. 譬如, 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2008年初我国南方雪灾造成南方林区大量树木树枝或树冠折断, 森林中地表易燃、可燃物增加2~10倍, 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 t/hm2, 甚至高达100 t/hm2, 导致当年南方林区森林火灾远远多于常年, 其中湖南2008年3月份的火灾次数超过1999~2007年3月份火灾次数的总和, 是3月份平均火灾次数的10.86倍[131].

在进行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究中, 只有分别以全国、区域、局地等不同尺度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为对象, 以地面调查、遥感观测和模型模拟为主要手段, 结合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特点, 采用长期观测与短期调查相结合, 才能够深入了解和认知生态系统关键要素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活力和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并构建相应的综合定量评价模型, 从而实现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趋势进行定量刻画, 进而定量揭示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机理, 最终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5.2 空地一体化陆表要素建模方法

针对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困扰曲面建模的误

差问题和多尺度问题, 发展起来了一种基于微分几

何学曲面理论的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132,133].

数值实验和实证研究表明, HASM方法的模拟精度相

对于传统方法有很大幅度的提高[134~139]. HASM方法

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从空间观测数据的类型出发, 针

对不同目标曲面和地面实测数据的具体特征差异,

解决陆表本质特征捕捉理论问题; 需要发展基于有

限元的自适应方法, 解决处理不规则区域和空间变

异较大曲面的理论问题; 需要实现与全球植被动态

模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食物供给动态模型、全球人

口增长及其空间分布动态模型的完全耦合. 另外, 定

量模拟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是一个

超级复杂的科学问题, 牵涉到众多的地学生态参数

问题, 而每一个参数都将包括遥感、地面观测、地面

监测、统计等多源、多尺度和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

以及复杂的运算过程. 因此, 研发图形处理器(GPU)

加速和高性能计算机群标准消息传递界面(MPI)加速

的HASM并行算法, 将有利于解决复杂计算与实时

可视化中面临的计算速度问题.

5.3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模拟分析平台的构建

近几十年来, 随着知识、数据、模型的积累和计

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出现了许多综合模拟分析平

台. 然而, 以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为

基础、集成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的多尺

度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综合模拟分析平台, 到目前

为止, 仍是亟待填补的空白. 譬如, 在法国西南部,

通常使用基于简单农业和自然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

(RIO)来估算农业灌溉水的需求, 但其只适用于常规

年份, 不能在有极端气象事件发生的年份使用. 为了

弥补RIO的缺陷, Leenhardt等人[140]通过集成生物决

策模型与空间数据库, 发展了用于预测灌溉用需求

量的模拟平台(ADEAUMIS). 为了支持城市未来的

可持续发展规划, Halatsch等人[141]研发了瑞士理工大

学(ETH)未来城市模拟平台, 主要用于复杂城市系统

的分析、模拟和可视化, 包括理论框架、新型硬件设

施和新的软件系统; 由于实现完整生产力试验过程

模拟的成本太高、花费时间太长, 一般多采用数值模

225

2014年1月 第59卷 第3期

226

拟方法. 但数值模拟只考虑了过程的几个方面, 简化了多个尺度的相互作用, 结果忽略了许多关键要素的作用. 因此, 为了克服数值模拟的这些缺陷, Beer 等人[142]研发了产量智能模拟平台. 这个平台需要多领域的专家知识, 每个专家至少精通一个模拟工具所对应的领域. 而且在技术层面, 所有模拟模型在语义上相互适应, 数据与各种模拟工具完全匹配. 虽然由于智能体模型可以表达复杂环境相互作用的多个层面, 已在复杂系统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 由于缺乏支持建模工作的模拟平台, 在大多数智能体模型中, 只描述简单的离散环境和仅仅考虑了 相互作用的一个层面. 为此, Taillandier 等人[143]开发了集地理信息系统与多智能体建模于一体的模拟平台(GAMA), 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挖掘的主要功能.

综上所述, 在建立由长期监测数据、样带调查数据、固定样地实测数据、野外科学实验研究数据等地面实测数据库, 以及长时间序列全球尺度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模型模拟数据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参数数据库的基础上, 构建和完善全球植被动态模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食物供给动态模型、全球人口增长及

其空间分布动态模型等陆地生态系统动态模拟的核心模型, 原创性地建立以遥感数据或模拟数据为驱动场、以地面实测数据为优化控制条件的典型陆地生态系统模拟分析平台, 是在全球、区域、国家及局地等不同空间尺度上, 实现定量模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理和响应过程, 揭示不同时空尺度的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何用和互馈关系, 综合评估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和演替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关键研究内容, 从而为国家制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 构建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总之, 要实现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定量研究, 必须深入研究我国森林、农田和草地等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变化过程和规律, 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 构建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定量模拟分析平台, 从而实现全球、国家、区域、局地等多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的情景模拟预测. 最终才能够从全球视角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技术与政策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叶笃正. 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2

2 叶笃正, 符淙斌, 董文杰. 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 地球科学进展, 2002,17: 467–469

3 Emanuel W R, Shugart H H, Stevenson M P. Climatic change and the broad scale dis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complexes. Clim

Change, 1985, 7: 29–43

4 Rik L, Bas E. Another reason for concern: Regional and global impacts on ecosystems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climate change. Glob Envi-ron Change, 2004, 14: 219–228

5 Dobson A P, Bradshaw A D, Baker A J M. Hopes for the future: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Science, 1997, 277:

515–521

6 Adger W N, Brown K. Land Use and the Causes of Global Warm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4

7 秦大河, 陈振林, 罗勇, 等.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 63–73

8 秦大河, 罗勇, 陈振林, 等. IPCC 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 311–314

9 吴国雄, 李建平, 周天军, 等. 影响我国短期气候异常的关键区: 亚印太交汇区.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 1109–1118 10 王斌, 周天军, 俞永强.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 气象学报, 2008, 66: 857–869

11 Pastor J, Post W M. Response of northern forests to CO 2-induced climate change. Nature, 1988, 334: 55–58 12 Wright S J. Tropical forests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Trends Ecol Evol, 2005, 20: 553–560

13 Cramer W, Bondeau A, Woodward F I, et al. Global respons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o CO 2 and climate change:

Results from six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s. Glob Change Biol, 2001, 7: 357–373

14 Clark D A. Detecting tropical forests’ responses to global climatic and atmospheric chang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a way forward. Bio-tropica, 2007, 39: 4–19

15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Impacts of Europe’s changing climate—An indicator-based assessment. Technical Report, EEA&

OPOCE, 2004

评述

16Solomon S, Qin D, Manning M, et al.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07

17Allen C D, Macalady A K, Chenchouni H, et al. A global overview of drought and heat-induced tree mortality reveals emerging climate

change risks for forests. Forest Ecol Manag, 2010, 259: 660–684

18Ise T, Moorcroft P R. Simulating boreal forest dynamics from perspectives of ecophysiology,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climate change,

Ecol Res, 2010, 25: 501–511

19Pitman A J, Narisma G T, McAneney J.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risk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s in Australia. Clim Change,

2007, 84: 383–401

20Urban D L, Harmon M E, Halpern C B. Potential response of Pacific Northwestern forests to climatic change effects of stand age and in-

itial composition. Clim Change, 1993, 23: 247–266

21Flannigan M D, Woodward F I. Red pine abundance—Current climatic control and responses to future warming. Can J For Res, 1994, 24:

1166–1175

22Sykes M T, Prentice I C. Boreal forest futures-modeling the controls on tree species range limits and transient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Water Air Soil Pollut, 1995 82: 415–428

23Dixon R K, Wlsniewski J. Global forest systems: An uncertain response to atmospheric pollutant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Water Air

Soil Pollut,1995, 85: 101–110

24Leathwick J R, Whitehead D, McLeod M. Predicting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New Zealand’s indigenous forests in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A modeling approach. Environ Softw, 1996, 11: 81–90

25Iverson L R, Prasad A. Predicting abundance of 80 tree species follow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Ecol Monogr, 1998,

68: 465–485

26He H S, Mladenoff D J, Crow T R. Linking an ecosystem model and a landscape model to study forest species response to climate

warming. Ecol Model, 1999, 112: 213–233

27Scheller R M, Mladenoff D J. A forest growth and biomass module for a landscape simulation model, LANDIS: Design,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Ecol Model, 2004, 180: 211–229

28Alkemade R, Bakkenes M, Eickhout B. Towards a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biodiversity: An example for plant

species in Europe. Reg Environ Change, 2011, 11(Suppl 1): S143–S150

29Yu M, Gao Q, Liu Y H, et al. Responses of vegetation structure and primary production of a forest transect in eastern China to global

change. Glob Ecol Biogeogr, 2002, 11: 223–236

30Wang X D, Cheng G W, Zhong X H. Assessing 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ic change on subalpine forests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lim Change, 2011, 108: 225–241

31Canadell J G, Kirschbaum M U F, Kurz W A, et al. Factoring out natural and indirect human effects on terrestrial carbon sources and

sinks. Environ Sci Policy, 2007, 10: 370–384

32McMahon S M, Dietze M C, Hersh M H, et al. A predictive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forest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 Ann NY Acad

Sci, 2009, 1162: 221–236

33方精云. 全球生态学: 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4延晓冬, 赵士洞, 于振良. 中国东北森林生长演替模拟模型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 1–8

35赵宗慈. 模拟温室效应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象, 1989, 15: 9–13

36刘世荣, 郭泉水, 王兵. 中国森林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预测研究. 生态学报, 1998, 18: 178–483

37丁一汇. 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中国水利, 2008, 2: 21–27

38丁一汇. 季节气候预测的进展和前景. 气象科技进展, 2011, 1: 14–27

39王亚军, 陈发虎, 勾晓华. 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祁连山中段春季降水的变化. 地理科学, 2001, 21: 373–377

40吴祥定. 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0

41邵雪梅, 吴祥定.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长白山区过去气候变化. 第四纪研究, 1997, 1: 76–85

42王婷, 于丹, 李江风, 等. 树木年轮宽度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27: 23–33

43梁尔源, 胡玉熹, 林金星. CO2浓度加倍对辽东栋维管组织结构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 506–510

44徐雨晴, 陆佩玲, 于强. 近50年北京树木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地理研究, 2005, 24: 412–420

45李克让, 陈育峰, 黄玫, 等. 气候变化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模型. 地理学报, 2000, 20: 57–63

46张志强, 孙成权. 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 科学通报, 1999, 44: 464–477

47Katz R W.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limatic change on food production. Clim Change, 1977, 1: 85–96

48Adams R M, Rosenzweig C, Peart R M, et al.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US agriculture. Nature, 1990, 345: 219–224

227

2014年1月 第59卷 第3期

228

49 Dai X S, Ding Y H. A modeling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 Part II: The implication of climate

change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 Adv Atmos Sci, 1994, 11: 499–506

50 Smit B, Cai Y L.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Glob Environ Change, 1996, 6: 205–214

51 El-Shajxr H M, Rosenzweig C, Iglesias A, et 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possible scenarios for Egyptian agriculture in the future.

Mitig Adapt Strat Gl, 1997, 1: 233–250

52 Mizina S V, Smith J B, Gossen E, et al. An evaluation of adaptation op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agriculture in Kazakhstan.

Mitig Adapt Strat Gl, 1999, 4: 25–41

53 Reilly J, Tubiello F, Mccarl B, et al. U.S.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New results. Clim Change, 2003, 57: 43–69

54 Stuczyinski T, Demidowicz G, Deputat T, et al. Adaptation scenarios of agriculture in Poland to future climate changes. Environ Mon

Assess, 2000, 61: 133–144

55 Sivakumar M V K, Das H P, Brunini O. Impacts of present and future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o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tropics. Clim Change, 2005, 70: 31–72

56 Motha R P, Baier W. Impacts of present 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agriculture in the temperate regions: North

America. Clim Change, 2005, 70: 137–164

57 Thomson A M, Izaurralde R C, Rosenberg N J, et al.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agriculture and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the

Huang-Hai Plain of China. Agr Ecosyst Environ, 2006, 114: 195–209

58 Mall R K, Singh R, Gupta A, et 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Indian agriculture: A review. Clim Change, 2006, 78: 445–478

59 Olesen J E, Carter T R, Díaz-Ambrona C H, et al. Uncertainties in projecte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European agricultur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based on scenarios from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Clim Change, 2007, 81: 123–143

60 Tingem M, Rivington M. Adaptation for crop agriculture to climate change in Cameroon: Turning on the heat. Mitig Adapt Strat Gl, 2009,

14: 153–168

61 St?ckle C O, Nelson R L, Higgins S, et al.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Eastern Washington agriculture. Clim Change, 2010,

102: 77–102

62 Vano J A, Scott M J, Voisin N, et al.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water management and irrigated agriculture in the Yakima River Basin,

Washington, USA. Clim Change, 2010, 102: 287–317

63 Al-Bakri J, Suleiman A, Abdulla F, et al. Potenti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rainfed agriculture of a semi-arid basin in Jordan. Phys

Chem Earth, 2010, 35: 125–134

64 Brown I, Poggio L, Gimona A, et al. Climate change, drought risk and land capability for agriculture: Implications for land use in Scot-land. Reg Environ Change, 2011, 11: 503–518

65 Steffen W, Sims J, Walcott J, et al. Australian agriculture: Coping with 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Reg Environ Change, 2011, 11:

S205–S214

66 Bindi M, Olesen J E. The responses of agriculture in Europe to climate change. Reg Environ Change, 2011, 11(Suppl 1): S151–S158 67 Fiebig-Wittmaack M, Astudillo O, Wheaton E, et al. Climatic trends and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an arid Andean val-ley. Clim Change, 2012, 111: 819–833

68 Petrie M D, Brunsell N A, Nippert J B. Climate change alters growing season flux dynamics in mesic grasslands. Theor Appl Climatol,

2012, 107: 427–440

69 Grasso M, Feola G. Mediterranean agriculture under climate change: Adaptive capacity, adaptation, and ethics. Reg Environ Change,

2012, 12: 607–618

70 刘纪远, 邵全琴, 延晓冬, 等. 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方法初探.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1015–1022 71 王馥棠. 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13: 754–766

72 郝志新, 郑景云, 陶向新. 气候增暖背景下的冬小麦种植北界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 254–261 73 金之庆, 葛道阔, 石春林, 等. 东北平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 作物学报, 2002, 28: 24–31 74 郭海英, 赵建萍, 索安宁, 等. 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物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 608–614 75 王位泰, 黄斌, 张天锋, 等. 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25: 153–157 76 曹艳芳, 古月, 徐健, 等. 内蒙古近47年气候变化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内蒙古气象, 2009, 4: 22–25

77 杨晓光, 刘志娟, 陈阜.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Ⅰ. 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329–336

78 杨晓光, 刘志娟, 陈阜.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 中国农业科

学, 2011, 44: 1562–1570

79 杨建莹, 梅旭荣, 刘勤,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623–631 80 方修琦, 盛静芬. 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看人类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15: 213–217

评述

81葛道阔, 金之庆, 石春林, 等.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18: 1–8

82杨沈斌, 申双和, 赵小艳, 等.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0, 36: 1519–1528

83马树庆, 王琪, 罗新兰. 基于分期播种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Zea mays)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8, 28:

2131–2139

84朱大威, 金之庆.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8, 34: 1588–1597

85McCarl B A.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An interdisciplinary effort. Clim Change, 2010, 100:

119–124

86Piao S L, Ciais P, Huang Y, et al.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Nature, 2010, 467: 43–51

87葛全胜, 王绍武, 方修琦. 气候变化研究中若干不确定性的认识问题. 地理研究, 2010, 29: 191–203

88Sternberg M, Brown V K, Masters G J, et al. Plant community dynamics in a calcareous grassland under climate change manipulations.

Plant Ecol, 1999, 143: 29–37

89Coffin D P, Lauenroth W K. Transient responses of North-American grasslands to changes in climate. Clim Change, 1996, 34: 269–278

90Rounsevell M D A, Brignall A P, Siddons P A. Potential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grassland in England

and Wales. Soil Use Manage, 1996, 12: 44–51

91Grime J P, Brown V K, Thompson K, et al. The response of two contrasting limestone grasslands to simulated climate change. Science,

2000, 289: 762–764

92Silletti A, Knapp A. Long-term responses of the grassland co-dominants Andropogon gerardii and Sorghastrum nutans to changes in

climate and management. Plant Ecol, 2002, 163: 15–22

93Zha Y, Gao J, Zhang Y. Grassland productivity in an alpine environment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rea, 2005, 37: 332–340

94Piao S L, Wang X H, Ciais P, et al. Change in satellite derived vegetation growth trend in temperate and boreal Eurasia from 1982 to

2006. Glob Change Biol, 2006, 17, 3228–3239

95Hopkins A, Del Prado A.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grassland in Europe: Impacts, adaptations and mitigation options: A review.

Grass Forage Sci, 2007, 62: 118–126

96Gao Q Z, Li Y, Wan Y F, et al. Dynamics of alpine grassland NPP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rn Tibet. Clim Change,

2009, 97: 515–528

97Li H M, Ma Y H, Bai Y F. Using 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predict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vegetation succession of alpine grassland of Qinghai Plateau. Front Earth Sci China, 2010, 4: 99–104

98Qian S, Fu Y, Pan F F. Climate change tendency and grassland vegetation response during the growth season in Three-River Source Re-

gion. Sci China Earth Sci, 2010, 53: 1506–1512

99Ma W H, Liu Z L, Wang Z H, et al. Climate change alters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grassland abovegrou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a

22-year measurement series in the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J Plant Res, 2010, 123: 509–517

100Di Falco S, Yesuf M, Kohlin G, et al.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low-income countries: Household level

evidence from the Nile Basin, Ethiopia. Environ Resour Econ, 2012, 52: 457–478

101周华坤, 周立, 赵新全,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 科学通报, 2006, 51: 63–69

102Epstein H E, Gill R A, Paruelo J M, et al.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ree plant functional types in temperate grasslands and shrublands

of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Effects of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J Biogeogr, 2002, 29: 875–888

103Xu X L, Liu W, Kiely G. Modeling the chang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of grassland in response to climatechange: Effects of measured

versus modelled carbon pools for initializing the Rothamsted Carbon model. Agr Ecosyst Environ, 2011, 140: 372–381

104Finger R, Calanca P.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in grassland production: An illustrative case study for the

Swiss plateau. Reg Environ Change, 2011, 11: 935–949

105邓慧平, 刘厚凤, 祝廷成. 松嫩草地40余年气温、降水变化及其若干影响研究. 地理科学, 1999, 19: 220–224

106戴声佩, 张勃, 王强, 等. 祁连山草地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资源科学, 2010, 32: 1769–1776

107张戈丽, 徐兴良, 周才平, 等. 近3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地理学报, 2011, 66: 47–58

108张锐, 刘普幸, 张克新. 新疆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响应的预测研究. 中国沙漠, 2012, 32: 181–187

109王根绪, 胡宏昌, 王一博, 等.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高寒草地生物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冰川冻土, 2007, 29: 671–610

110任继周, 梁天刚, 林慧龙, 等. 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汇潜势研究. 草业学报, 2011, 20: 1–22

111Andersson K, Evans T P, Richards K R. National forest carbon inventories: Policy needs and assessment capacity. Clim Change, 2009,

93: 69–101

112Mather A S, Needle C L, Fairbairn J. The human drivers of global land cover change: The case of forests. Hydrol Process, 1998, 12:

1983–1994

229

2014年1月 第59卷 第3期

230

113 Shafer S L, Bartlein P J, Thompson R S. Potential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s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 tree and shrub taxa under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 Ecosystems, 2001, 4: 200–215

114 Iverson L R, Schwartz M W, Prasad A M. Potential colonization of newly available tree-species habitat under climate change: An analy-sis for five eastern US species. Landsc Ecol, 2004, 19: 787–799

115 Clark J S, Dietze M, Agarwal P. Resolving the biodiversity debate. Ecol Lett, 2007, 10: 647–662

116 Xu C G, Gertner G Z, Scheller R M. Uncertainties in the response of a forest landscape to global climatic change. Glob Change Biol,

2009, 15: 116–131

117 Xu C G, Gueneralp B, Gertner G Z, et al. Elasticity and loop analyses: Tools for understanding forest landscape response to climatic

change in spatial dynamic models. Landsc Ecol, 2010, 25: 855–871

118 Galbraith D, Levy P E, Sitch S, et al. Multiple mechanisms of Amazonian forest biomass losses in three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s under climate change. New Phytol, 2010, 187: 647–665

119 Mao J F, Wang B, Dai Y J, et al. Improvements of a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and simulations of carbon and water at an up-land-oak forest. Adv Atmos Sci, 2007, 24: 311–322

120 Chambers J Q, Asner G P, Morton D C, et al. Regional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cological insights from remote sensing of

tropical forests. Trends Ecol Evol, 2007, 22: 414–423

121 Arieira J, Karssenberg D, de Jong S M, et al. Integrating field sampling, geostatistics and remote sensing to map wetland vegetation in

the Pantanal, Brazil. Biogeosciences, 2011, 8: 667–686

122 Emili E, Popp C, Wunderle S, et al. Mapping particulate matter in alpine regions with satellite and ground-based measurem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for data assimilation. Atmos Environ, 2011, 45: 4344–4353

123 Chiesi M, Fibbi L, Genesio L, et al. Integration of ground and satellite data to model Mediterranean forest processes. Int J Appl Earth

Obs, 2011, 13: 504–515

124 Tobin K J, Bennett M E. Using SWAT to model streamflow in two river basins with ground and satellite precipitation data. J Am Water

Resour As, 2009, 45: 253–271

125 Matross D M, Andrews A, Pathmathevan M, et al. Estimating regional carbon exchange in New England and Quebec by combining at-mospheric, ground-based and satellite data. Tellus B, 2006, 58: 344–358

126 Berterretche M, Hudak A T, Cohen W B, et al. Comparison of regression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for mapping Leaf Area Index (LAI)

with Landsat ETM+ data over a boreal forest. Remote Sens Environ, 2005, 96: 49–61

127 Hirata M, Koga N, Shinjo H, et al. Measurement of above-ground plant biomass, forage availability and grazing impact by combining

satellite image processing and field survey in a dry area of north-eastern Syria. Grass Forage Sci, 2005, 60: 25–33

128 Virtanen T, Mikkola K, Nikula A. Satellite image based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of a large area using limited ground reference data: A

case study in the Usa Basin, north-east European Russia. Polar Res, 2004, 23: 51–66

129 Dobermann A, Ping J L. Geostatistical integration of yield monitor data and remote sensing improves yield maps. Agron J, 2004, 96:

285–297

130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等. 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 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性. 林业科学, 2007, 43: 138–145 131 赵凤君, 王明玉, 舒立福, 等. 气候变化对林火动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50–55

132 Yue T X, Du Z P, Song D J, et al. A new method of surface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M construction. Geomorphology, 2007, 91:

161–172

133 Yue T X. Surface Modelling: High Accuracy and High Speed Methods. New York: Talyor & Francis, 2010

134 Yue T X, Song D J, Du Z P, et al. High-accuracy surface model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M generation. Int J Remote Sens, 2010, 31:

2205–2226

135 Yue T X, Wang S H. Adjustment computation of HASM: A high-accuracy and high-speed method. Int J Geogr Inf Sci, 2010, 24:

1725–1743

136 Yue T X, Chen C F, Li B L. An adaptive method of high accuracy surface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imulating elevation surfaces. T

GIS, 2010, 14: 615–630

137 Yue T X, Chen C F, Li B L. A high accuracy method for filling SRTM voids and its verification. Int J Remote Sens, 2012, 33: 2815–2830 138 Yue T X, Zhao N, Yang H, et al. The multi-grid method of high accuracy surface modelling and its validation. T GIS, 2013, doi:

10.1111/tgis.12019

139 Yue T X, Zhao N, Ramsey R D, et al. Climate change trend in China, with improved accuracy. Clim Change, 2013, doi:

10.1007/S10584-013-0785-5

140 Leenhardt D, Trouvat J L, Gonzalès G, et al. Estimating irrigation demand for water management on a regional scale I. ADEAUMIS, a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bio-decisional modell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Agr Water Manage, 2004, 68: 207–232

评述

141Halatsch J, Kunze A, Burkhard R, et al. ETH Future Cities Simulation Platform. In: Konsorski-Lang S, Hampe M, eds. The Design of

Material, Organism, and Minds.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10. 95–108

142Beer T, Meisen T, Reinhard R, et al. The virtual produc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From collaborative distributed simulation to integrated

visual analysis. Prod Eng Res Devel, 2011, 5: 383–391

143Taillandier P, Vo D A, Amouroux E, et al. GAMA: A simulation platform that integrate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multi-scale control. In: Desai N, Liu A, Winikoff M,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ulti-Agent Systems. Berlin: Spring-

er-Verlag, 2012. 242–258

A review of responses of typic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o climate

change

YUE TianXiang & FAN ZeM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nalyses of ecosystem change trends since the 1920s have indicated that forest, farmland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have had strong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Many ecosystems have obviously changed in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Ecosystem

productivity has a decreasing trend because of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pests,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xtreme weather, and increasing

mortality of plant species. Scenarios of responses of typical ecosystems to climate change show that structure, distribution, species and

productivity would greatly change in areas at high altitude and latitude. However, these responses are very complex, because of

complex interactions among biotic communities. Understanding of ecosystem change is still very elementary. There is no definite

conclusion, especially regard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lant species, extreme climate consequences, and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typical ecosystems is difficult to accomplish with current

knowledge. We need to construct a platform for simulating ecosystem dynamics by integrating remote sensing and ground-truth data,

based on studying the mechanisms of ecosystem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forest ecosystem, farmland ecosystem, grassland ecosystem, simulation platform

doi: 10.1360/972013-261

231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黄军,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近几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也随之产生了很多新的环境问题,影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如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冰湖封冻期缩减、陆地面积减少、中高纬生长季节的延长、动植物生长范围向南北两极和高海拔地区延伸、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 关键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锐减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Ecosystem Huang Ju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bstract:The global climate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over the centuries, which features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triggers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decrease in bio-diversity, sea level rising, frozen earth melting, the period of freezing lake shortening, the shrinking of the land, growing time of the middle-high altitude prolonging, the scope of the animal and plant extending from the pole to high altitude, and the anthesis advancing. Therefore, the global warming has affected a variety of aspects of the bio-system. Key words:Global warming; green-house effect; eco-environment; loss of biodiversity 1 引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专家预估: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我国气候的变暖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生物多样性:物种将大量死亡。北极熊和北极的其他动物将会像珊瑚礁水域的鱼一样成为主要受害者。?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海平面上升最

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生物学》期末考查 姓名: 学号: 一、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及存在价值,还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1、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表现在当地消耗使用价值(如食物,消费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地消耗使用价值,是指诸如猎物、薪柴等在当地消耗而不进入国内或国际市场的物品的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收获、在国内或者国际商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价值。 2、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宜人价值(生态旅游、自然史与教育)等。 3、选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价值也是选择价值或者潜在价值。今天,没有人敢确定现在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一些具药用的物种)。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也很难确定。 4、存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指伦理或道德价值,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保持及其结构的稳定。存在价值常常受保护愿望来决定,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同情和责任。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有多大,它的消失究竟带来多大的损失,目前人们还难以准确评估,正如人们不能评估一只恐龙的存在价值一样。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也可以是收益价值或遗产价值——为保护子孙后代的某种价值而愿意支付的价值总和。

二、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变暖研究最早从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开始,至今己开展了将近200年,现在全球变暖己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己升高0.85℃。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是史无前例的,科学家认为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近1400年来最暖的30年,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年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时代至少上升1.5℃[1]。 1950-2010年间,全球有约5.7%的陆地面积发生了主要气候类型的转变,包括:干旱气候类型以及高纬度大陆气候类型的扩张、极地和中纬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缩减、温带、大陆性以及极地气候的显著向极移动、热带和极地气候的海拔增长[2]。在中国,到2010年,己经能在气候带交界地区(约全国7.5%的陆地面积)诊断到气候带的变化,包括:东北地区温寒混交林气候向温带落叶林气候的转变:青藏高原苔原气候(ET)的消失;中国西南地区温带冬早气候的西进北抬。到21世纪末,全国将有超过52.6%的面积发生气候类型的转变[2]。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大尺度的综合性影响。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3]。 我将从陆地、湖泊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对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带北移、两极冰山退缩,植物向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山地移动[1,4,5]。到2100年,全球陆地表面49%的植物群落以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37%的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同时在无任何减排努力、全球升温4℃的最悲观模型中,全球植物多样性的平均水平将下降9.4%[4]。海平面上升,海滨植物大面积萎缩、生物入侵加剧;植物种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优势种改变;早春温度提前升高,植物物候节律改变;荒漠草原区土壤增温使得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物种加速灭绝[4]。以及森林群落生产力下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威胁加大[1,5]等。 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整体上向北移,如鸟类的北扩或西扩[6],昆虫向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扩展[7],种群灭绝风险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如蝴蝶[8]。物候期提前,加快昆虫的生长发育,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气候条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日常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非常为人们所关注。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日常的热门话题。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0.8℃,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增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近10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地区差别和长期波动较大。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均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封冻期缩短、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南、北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可能增加。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还将严重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变暖的原因在科学性上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人或者是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工业化过程当中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温室气体的增加;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是太阳黑子的变化,或者是生态自然的变化造成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各国的政府应该主动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近三十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瞩目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我们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 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们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当今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自12月7日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备受世界瞩目。世界各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表明立场,并就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应对方案。作为时代的青年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后续有生力量,我们责无旁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 班级:09生物教育姓名:李虎学号:09124097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术语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和普遍使用!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它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商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能够带来这些服务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本。 前言:Holdern和Ehrlich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生态学界就给予很大的重视尤其是Daliy主编的《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一书为标志,一个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热潮正在兴起,各国领导人、科学家和公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和支持积极性都明显提高。 随着生态经济学、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评价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将评价对象的价值分为直接和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内在价值等,并针对评价对象的不同发展了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等评价方法。生态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今天的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标准组成部分。Costanza等人(1997)关于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估算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深入、系统和广泛研究。 讨论:生态系统服务这些年的研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生活质量、能源、生态产品、休闲娱乐、气候调节、生物防治等等改变。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都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 在初中我们就学习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知道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畜牧、木材。水产、粮食等等,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各种多样化,不同的生态系统给人类不同的服务,那么生态系统服务就是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对于人类生存而言,生态系统的许多功能是无法在市场上买卖而又具有重要价值的各种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例如: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用做食品、燃料、原料及建筑材料等,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另一项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有机废物的生物降解,如垃圾、废水。有些生态系统服务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着人类。新的食品、纤维和药品都是由现存的、可用的品种和基因开发而来。人类能够从一个生物体向另一个生物体转移基因,却仍难以制造新的基因来满足新的要求。等等一些都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项目。这些仅仅是生态系统服务项目的一部分,还有大多数的服务项目为人类的生活、生存提供了不少有利条件。具体的服务项目是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的。 生态系统又有那些功能呢,下面简单的介绍其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一些方面。一、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生物生产是生态系统服务的最基本功能,生态系统通过第一级生产与次级生产,合成与生产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机质及其产品。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使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成为可能,而且也是人类开发新的食品、药品和品种的基因库。生物多样性还提供了一种缓冲和保险,可使生态系统受灾后的损失减小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人类文化多样性,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调节气候,植物每年大约向大气释放的氧气有27×1021t。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森林能够防风,植物蒸腾可保持空气的湿度,从而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森林对有林地区的气温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使昼夜温度不致骤升骤降,夏季减轻干热,秋冬减轻霜冻。绿色植物尤其是高大林木所具有的防风、增湿,调温等改善气候的功能,对农业生产也是有利的。四、减缓灾害,生态系统复杂的组成与结构能涵养水分,减缓旱涝灾害。每年地球上总降水量约1.19×1012t,在降雨过程中覆盖于植被树冠与地表的枯枝落叶能减缓地表径流。植物生长有深广多层的根系,这些根系和死亡的植物组织维系和固着土壤,并且吸收和保持一部分水。雨季过后,植被与土壤中保持的

第二章 生态系统和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二章 生态系统和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一、生物与环境 一、 1.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生活于特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的光、温度、氧气、水、土壤、营养物质等环境要素,影响着生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我们称这些环境要素为生态因子。 2.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在根本上决定着地球上的各种生命活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对其环境也不断地起着调节作用。生物圈的生命活动对大气成分、地球温度、气候、土壤形成和成分变化等都有重大影响。 二、种群生态 1.种群的增长 种群是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总和。种群的个体数量的增长一般可分两种情况来考虑,即密度制约型增长和非密度制约型增长。(1)非密度制约型增长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数目。非密度制约型增长假设环境中的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种群增长率将不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其增长形态为指数型增长。 设N 为种群数量,r 为一恒定的(从而与密度无关的)瞬时增长率,且r>0,则其增长过程可用方程描述为: 积分,有 上式中,N 0为初始种群数量,可以看出种群增长表现出类似复利累积的特征(右图)。 (2)密度制约型增长 若考虑到环境资源容量的限制,则种群的指数型增长是不能够维持下去的。考虑到种群数量总会受到食物、空间等资源以及其他生物的制约, 种群增长通常表现为一逻辑斯谛过程: 其中,K 表示环境容量,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或该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通常被称作逻辑斯谛系数。 2.种群的周期性波 动、爆发与衰亡 逻辑斯谛曲线的渐近线只代表一个稳定种群的平均值,实际的种群数量往往是围绕这个平均值上下波动的。其波动幅度有大有小,波动形态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种群的规则性波动也称周期性波动。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一曹格丽一姜彤? 摘一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二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则更为现实二紧迫,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三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采取积极的适应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本文介绍了2009年以来农业二水资源二森林二草原二海岸带和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二行动和进展,及部分气候变化敏感和典型区域的特色性适应措施三 关键词:气候变化一适应措施一重点领域一行动进展 一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回顾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三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二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了中国在201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并提出中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主要目标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三 2008年10月和2009年11月,中国分别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09年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国家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进展,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5 91?曹格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姜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和洪水响应三

响二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三2009年以来,中国继续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适应政策和措施三在农业领域实施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措施强化气候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三水资源领域,在应对极端干旱和洪涝灾害中,三峡工程开始发挥效益,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三在森林和草原领域,继续实施了林业和草原发展相关规划,在西部大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当地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加强沿海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海洋灾害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海岸侵蚀二咸潮入侵等海平面上升灾害的影响,通过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并提出针对性的适应对策三在一系列气候变化敏感和典型区域,包括鄱阳湖流域二长江三峡库区和云南省等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适应措施和行动三 二一2009年以来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二措施和计划 (一)农业 2009年以来,我国在农业领域继续采取积极的适应政策,制定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畜禽及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抗旱二抗涝二抗高温二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提高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0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800亿元,参保农户超过1.33亿户①,种植业保险逐步覆盖全国主要产粮区和粮食生产大县②,为农业领域适应洪水二台风二雹灾二暴雨二干旱等气候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三 我国未来气候条件不容乐观,特别是干旱问题进一步恶化将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③三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主要立足于国内生产保障 691① ② ③ 吴高连:在 第一届亚太区农业保险再保险国际研讨会 的发言,2010年4月20日三 吴定富:‘种植险今年要覆盖主产区“,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19/content_ 10682389.htm三 2009年麦肯锡公司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二中国农业科学院:‘从粮仓到旱地 中国华北二东北地区抗旱措施的经济影响评估“三

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2-17T16:22:28.1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邓绮华 [导读] 从全球的湿地分布情况来看,湿地的数量十分稀缺,但是分布却十分广泛,再加上其属于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广东博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528251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属于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也属于地球上的宝贵生态系统之一,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不仅具有极高的生物研究价值,而且还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一些基础性物质支撑,另外湿地系统具有特殊水调节功能,比如贮藏水源功能、调节洪水功能以及充给地下水等诸多功能,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某些破坏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气候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气候条件的变化直接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轻者使得其生物多样性明显的缩减,重者甚至让某些湿地有消失退化的趋势。为了有效缓解和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本文主要对气候变化与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 从全球的湿地分布情况来看,湿地的数量十分稀缺,但是分布却十分广泛,再加上其属于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因此综合以上几点,使得如今湿地生态环境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 1.研究气候变化与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分析 从广义的层面对湿地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天然形成、人工制造两种,其基础地貌无外乎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集中情况,一般情况下会伴有淡水或者半咸水,但是只有深度不超过六米的情况下才属于湿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八百万平方公里的湿地,其在地球陆地面积中近乎占据二十分之一。湿地属于一种区域性的微型生态系统,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许多专家普遍认为,湿地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属于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湿地的丰富多样性特征,具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研究价值,此外其独特的水处理功能,更是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是唯一被纳入国际公约保护的生态系统对象,但是在很多地方湿地还在遭受着人类有意和无意的侵害,其中湿地围垦、生物物种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的污染破坏以及湿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诸多行为都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直接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消退和退化,如今的湿地面积日趋缩减、水质量明显下降、水资源被过度开发、生物的多样性也在逐渐降低,当然湿地的功能也在明显的下降甚至消退。除此之外,环境气候也是影响湿地面积消退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条件的变化对湿地的物质循环、能量传递、湿地生产、生物地、湿地动植物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都有密切的影响,因此加强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湿地系统的保护十分有必要。 2.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概括的讲,气候变化与湿地的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其对于湿地的水文情况以及营养物质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水文情况的细微改变都会对整个湿地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还可以通过改变水文循环,借助于水文循环系统的改变,其可以实现水资源在时空和地理位置上的重新分布,从降水的位置、形式以及量上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气候的变化还会对气温、辐射、风速以及干旱洪涝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造成直接影响,从而也就会对湿地的蒸发、径流、水位、水文周期等关键水文过程造成影响,那么最终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自然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也有某些特殊情况的发生,诸如不可预知的生态变化,生物学上的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有害藻华的影响,也会对生态湿地造成严重的威胁,从而影响其正常运转以及各种功能的施展。简而言之,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水文变化情况、水温变化、水系营养成分变化、生物学外来物种入侵、降雨形式变化、恶劣天气情况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诸多问题,都会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3.气候变化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3. 1 气候变化对湿地动物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因此该生态系统属于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许多生物链能够维持的重要支撑。然而一些重点保护的湿地动物,例如基本的鱼虾、鸟类以及毛皮动物等,由于无法适应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数量正在逐渐的消减甚至濒临灭绝。概括地讲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简介影响两个方面,其中直接影响是指气候变化对非生物环境的影响,例如由于不可抗拒的恶劣天气影响,会对动物群的生殖率和死亡率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所谓的间接影响则是指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例如环境变化对食物链中的食物、捕食者和竞争者关系的影响。据有关科研调查分析得知,由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温度上升,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水质的恶化会对水中的微生物以及底栖无脊椎动物产生消极影响。另外温度的变化还会使得浮游生物群落及其相关食物网构成情况也会发生关联性的变化,进而与之相关的水生物分布情况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有些生物甚至有灭绝的危险。再者,水温的升高或者降水量的变化会直接导致湿地与水路之间的消退,湿地和水系统中的生物无法在两者之间自由转移,这也会对其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尤其是两栖类动物,因为其属于冷血动物,所以由于生物自身的特性影响制约,决定了其对于生存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要求更加的苛刻,最为直接的就是其对体温和生理机制都与合适的环境条件息息相关。最后就是迁徙类鸟类,地球气候变化会直接的影响着水鸟类的正常生活和生存,因为鸟类会根据温度的变化而选择迁徙、繁殖时机和地点,可以说湿地属于鸟类栖息或者停留的重要区域,如果这些地区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后果可想而知。综上所述,随着湿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存在逐渐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险,许多与之相关的动物也将会失去栖息地和停留地。 3. 2 气候变化对湿地植物的影响分析 不仅湿地的动物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制约,湿地的植物亦是如此。经过研究发先,大量的湿地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需要依赖一段时期的低水环境。而低水环境的维持自然会与环境的温度以及降水量的影响,因此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水量的变化都会直接关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与此同时,温度的升高还会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尤其是一些喜温的水植物会在该地区存活甚至大量繁殖,这些植物由于缺乏天敌或者食物链的上端,就会迅速地占据湿地,与湿地原有的植物争夺生存空间、养料以及氧气等,从而引发环境问题。例如常见的水葫芦,如果湿地发生水葫芦的大面积繁殖,那么它们的存在会明显降低浮游植物的生产率,不仅争夺各种资源,而且还会遮挡阳光,从而导致水下的植物无法正常的接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不仅植物种类和群体的生存遭到威胁,而且整个生态也会遭受严重的破坏。最后,大气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普遍定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对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态系统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避免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不经济行为,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最终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著名的权威定义: 1 Robert Costanza,"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387, 253-260 Article)一文中的定义: 其中其所指的17项内容如下:

展,2000,22 (5)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可以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与存在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因其功能类型不同而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分类 1 直接利用价值: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它包括食品、医药及其它工农业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带来的直接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估计。 2 间接利用价值:主要是指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等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间接利用价值的评估常常需要根据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来确定,通常有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替代市场法等。 3 选择价值: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惫愿。例如,人们为将来能利用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以及游憩娱乐等功能的支付意愿。人们常把选择价值喻为保险公司,即人们为自己确保将来能利用某种资源或效益而愿意支付的一笔保险金。选择价值又可分为3 类:即自己将来利用:子孙后代将来利用,又称之为遗产价值;及别人将来利用,也称之为替代消费。 4 存在价值:存在价值亦称内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惫愿。存在价值是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价值,是一种与人类利用无关的经济价值。换句话说,即使人类不存在,存在价值仍然有,如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涵养水源能力等。存在价值是介于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一种过渡性价值,它可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替代市场技术,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二是模拟市场技术(又称假设市场技术),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其评价方法只有一种,即条件价值法。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条件价值法、费用支出法与市场价值法。 1 条件价值法:也称调查法和假设评价法,它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主估方法之一。条件价值法适用于缺乏实际市场和替代市场交换的商品的价值评估,是“公共商品”价值评估的一种特有的重要方法,它能评价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 支付意愿可以表示一切商品价值,也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合理表达方法。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观念、信仰和偏好,是人的主观思想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支付意愿是“人们一切行为价值表达的自动指示器”, 因此商品的价值可表示为:商品的价值二人们对该商品的支付惫愿支付意愿又由实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两个部分组成,, 对于商品,由于商品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其支付意愿的两个部分都可以求出。实际支出的本质是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根据商品的价格资料用公式求出。因此,商品的价值可以根据其市场价格资料来计算。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对于有类似替代品的商品,其消费者剩余很小,可以直接以其价格表示商品的价值。 对于公共商品而言,由于公共商品没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因此,支付意原的两个部分(实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都不能求出,公共商品的价值也因此无法通过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估计。目前,西方经济学发展了假设市场方法,即直接询问人们对某种公共商品的支付惫愿,以获得公共商品的价值,这就是条件价值法。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1——————————〉 气候学与气候变化学 1.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及气候特征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学科,它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气象学与自然地理学间的边缘学科。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气候要素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气候特征、过去气候变化规律、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及人类活动制约地球气候等问题,以期利用气候资源、改善气候条件,并避免气候不利影响。 分支: 1)按研究尺度: ①大气候学:较大空间尺度的气候状况。其水平范围在200km 以上,垂直高度在1-12km之间。 ②中气候学:中等空间尺度的气候状况。其水平范围在100-200km以上,垂直高度在1-6km之间。 ③小(微)气候学: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2)按研究所用原理和方法: ①天气气候学:借气流场型式与天气系统的关系,以研究地区气候特征的学科。 研究内容:长时期内平均环流、环流型式与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以及大气环流与大范围气候异常的关系等问题,从而为提高该地区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阐明气候形成理论提供重要材料和理论分析。 ②物理动力气候学:用物理学方法分析、研究气候形成及其现象的学科。 研究内容:大气中的声、光、电、辐射、蒸发、凝结、云雾等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过程与规律。 ③自然气候学 3)按研究时段和所用资料: ①古(地质时期)气候学:分析、研究史前地质时期气候状况及气候变迁的学科。 研究方法:依据古生物学、地史学等得出的化石、深海沉积、孢粉等资料,分析地质时期气候的演变规律。 ②历史时期气候学:研究人类进入文明,但尚无仪器观测大气现象时期的气候的学科。 研究方法:主要依据考古发掘所得植物遗骸及古代墓葬等提供气候信息和各种历史文献记载来研究数千年来冷暖气候演变的概貌。 ③近代气候学 2.气候变化学: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气候系统年际变化预报、地球物理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变化预测方法的科学。 气候变化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导致发热、哮喘、白内障、皮肤癌和其他皮肤病的增加。 2)由于自然灾害增加和农业品改变引起饮食和营养的变化。3)传染病发病率增加,进而导致了死亡率、致命性伤病增加,媒介传染病在较暖湿的气候中影响范围及程度均会扩大。2.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2)反复曝露在气候变化引发疾病或压力下的个人,身体或精神病发病率均增加,从而导致暴力、自杀和犯罪率上升,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意义 1.研究的主要方法: 10-100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预测方法主要有: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气候数理统计预测方法和气候动力学模式预测方法。 1)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建立在观测资料基础上,经过气候诊断分析,找到一些与预报对象有联系的物理因子,从而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简便、定性,物理机制不够明确,取决于是否有观测资料。 2)数理统计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建立在观测资料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简便、定性,物理机制不够明确,取决于是否有观测资料。 3)气候动力学模式预测方法 主要原理:根据数学物理方程建立描述全球气候系统的气候模式,利用模式做出预报。 特点:计算复杂、定量,物理机制较明确,尚有不确定性,尤其在局域范围。 2.方法介绍 1)经验性气候预测方法 主要依赖于影响气候变化的物理因子,特别是具有年代际时间尺度变化的因子。10-100年时间尺度气候预测的主要物理因子有: ①外部因子:太阳活动(太阳辐射、太阳黑子活动等)、火山活动、地球轨道参数(倾斜率、黄赤交角等)、月亮(阴阳历与节气、潮汐等)、行星(位置、相互关系等),以及人类活动(经济活动的排放、能源排放、土地利用、人口变化)。 ②内部因子: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成分 a.大气圈:大气环流型、环流特征量、年代际变率、遥相关等。 b.水圈:海洋环流、冷暖洋流、热盐环流、海温、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等。 c.冰雪圈:冰雪面积、强度、流冰、融化等。 d.陆地岩石圈:地形、地热、反射率、粗糙度等。 e.生物圈:植被覆盖变化等。 2)气候数理统计预测方法 ①时间序列分析 基本原理是计算预报对象本身的前后关系。 常用的方法有:趋势法、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差分析、譜分析、小波分析等。 ②相关与回归分析 基本原理是根据最小二乘法,建立预报对象与预报因子之间

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5-09T11:08:07.0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作者:陶永英 [导读] 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理州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显著,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变化会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改变农田施肥量、加剧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大理州水资源质量等方面。 (云南省大理州州气象局,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理州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显著,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变化会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改变农田施肥量、加剧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大理州水资源质量等方面。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影响大理州 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 2、大理州气候变化特征 2.1气温 2.1.1年、季节平均气温 如图1所示为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大理州年平均气温为15.8℃,呈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a,也就是50年平均气温增加了1.11℃。年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为14.8℃,出现在1971年,最高值为16.7℃,出现在2014年,两者之间相差1.9℃。结合曲线图,可以将大理州近50年平均气温划分两个阶段:1969~1979年年平均气温为15.3℃,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94℃/10a;从1979年往后大理州年平均气温为15.9℃,气候倾向率为0.24℃/10a。由此不难看出,从1979年往后大理州地区增温明显,但是气温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近50年大理州四季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气候倾向率却有很大的差异。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06、0.191、0.178、0.319℃/10a,其中以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春季季,夏季和秋季增温幅度最小。 图1 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 2.2降水量 如图2所示为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大理州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174mm/10a。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16.7mm,其中年降水量的最大值为1039.8mm,出现在1973年,最小值为597.1mm,出现在1982年,两者之间相差442.7mm,最大值将近是最小值的2倍,说明大理州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结合曲线图,1969~2001年大理州年平均降水量为835.6mm,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较大;从2001年往后大理州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近50年大理州四季降水量气候变化趋势有很大的差异,除了夏季和秋季外,其余两季的降水量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以春季降水量增加趋势最为显著,为7.536mm/10a,其次是冬季,气候倾向率为0.566mm/10a;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为显著,为-10.45mm/10a,其次是夏季,降水量减少幅度为-6.669mm/10a。 图2 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 2、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量的分析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反映最为明显的是温度变化,温度变化直接对大理州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1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 温度增加会降低土壤相对湿度,林地生产力下降,森林植被的恢复速度减慢,林区森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另外气候变化会减弱林区森林在碳循环中碳汇的作用,打破了区域碳循环平衡。 2.2改变农田施肥量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分类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给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的食物、医药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料,而且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Daily,1997;欧阳志云等,1999)。目前,得到国际广泛承认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系统是由MA工作组提出的分类方法(MAG,2002)。MA的生态服务功能分类系统将主要服务功能类型归纳为提供产品、调节、文化和支持四个大的功能组(图1)。产品提供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的产品;调节功能是指调节人类生态环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化功能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象、消遣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支持功能:保证其它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所必需的基础功能。区别于产品提供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支持功能对人类的影响是间接的或者通过较长时间才能发生,而其它类型的服务则是相对直接的和短期影响于人类。一些服务,如侵蚀控制,根据其时间尺度和影响的直接程度,可以分别归类于支持功能和调节功能。由此可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地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随着生态经济学、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评价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生态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今天的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标准组成部分。Costanza等人(1997)关于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估算的研究工作(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进一步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深入、系统和广泛研究。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地主要方法有(表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价值评价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