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雨水利用的探讨

建筑雨水利用的探讨
建筑雨水利用的探讨

建筑雨水利用的探讨

洪伟

汉中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汉中市723000

【摘要】我国科研人员在对水资源的节约措施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建筑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能够有效的调节来水和用水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保证水质量的安全可行性。本文通过技术人员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对建筑雨水的收集过程进行阐述,来对建筑雨水的利用技术措施进行阐述,并对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雨水利用;汉中地区;探讨;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生活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对水资源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这种环境下人们并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伴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匮乏现象。目前,建筑雨水作为一种新型的水资源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下本文就对建筑用水的利用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1、建筑雨水的利用概述

自然资源中建筑雨水的水质不仅十分的良好,同时对其的获得也是不需要支付费用的,建筑雨水所具有的先天优势被广大研究人员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水资源。根据我国的地理条件所具有的优势,陕西汉

中地处陕南地区,年均降雨量大于400mm[1],雨水资源丰富。雨水利用系统通过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对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等的屋面雨水有针对性、有目的加以合理的控制和利用,将这些建筑雨水通过入渗、收集回用以及调蓄排放等方式,对其加以调配、收集和利用,转化成地下水、地表径流以及可以重复利用的水资源,以此来满足在自然水循环中水量的动态平衡,满足用户对水资源的需求。

对建筑雨水的合理规划、有效控制、充分运用,不仅保证了水资源的充足性,方便了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同时还使得进行工程控制地区的建筑区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还对涵养地表水与地下水、抑制暴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修复城市生态环境、调节空气的质量等方面具有诸多的益处。

2、建筑雨水的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对雨水资源的利用也逐渐重视,先后出台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中,有条件的住宅区和工业园也进行了雨水利用。这些地区在面积上都比较大,绿化效果也比较好,同时还具有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在这些大面积的绿地环境中就可以利用其原有的景观湖或人工蓄水池池在雨季来临时,将建筑雨水储存其中,然后经过简单的过滤、沉淀、消毒等方法在处理完后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而耗水量又比较大的用水项目中。但是,对建筑雨水的合理利用上,还存在着覆盖面不广、雨水利用率低、相关技术及产品还有待针对性的进一步研发等问题。

3、建筑雨水可回收利用的可行性

对于建筑雨水在回收利用上的可行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建筑雨水的处理工艺比较简单;建筑雨水利用的费用较低;具有高效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建筑雨水是有天然气候所想成的,这就不需要对其的收集投入大量的费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建筑雨水和中水相比较,建筑雨水不论是从处理工艺还是其先天条件来说质量都是比较好的,这是由于建筑雨水的杂质是由降水中的径流汇水和基本物质中所携带的外加中的杂质所组成的,这就使其在水质上比中水更具有安全性。对建筑雨水的利用和对其所含有污水的处理都能起到减少自来水的用水量,同时起到补充城市高峰期的用水量的作用,对于排水系统中的排放量也能相应的减少,具有很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4、建筑雨水的利用技术措施

建筑屋面是最适合和常用的雨水收集面,屋面雨水在经天沟、雨水口收集后,将初期雨水弃留后,经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最后将这些处理后的雨水应用到入渗、灌溉绿地、调蓄排放、景观湖(池)、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工业冷却水等方面。建筑雨水利用与城市雨水利用系统一样,按方式可分为三类:雨水入渗系统,雨水收集回用系统,雨水调蓄排放系统。

4.1建筑雨水入渗系统

对建筑雨水渗透系统的应用是一种见效快、投资少的应用手段,可以综合的发挥它的节能效益。雨水渗透设施对涵养水源、抑制暴雨

径流的作用十分显著,日本十多年的运行经验已证明这点。同时,对地下水的连续观测未发现对地下水构成污染[1]。建筑雨水渗透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入渗、埋地管入渗、渗水井入渗等。目前由于地面入渗只需要低于周边地面的绿地和绿地上种植耐浸泡的植物,屋面雨水直接由散水排至绿地,简单,所以适用范围最广。随着建筑室外场地硬化范围的增大,其他两种方式也会逐步扩大使用范围的。需要注意的是,雨水入渗系统需要有相应的地质勘查资料,并且不能因雨水入渗造成地质灾害或次生灾害,如塌陷、滑坡等的发生。

4.2建筑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收集回用系统是对雨水进行收集、存储、水质净化,把雨水转化为产品水,替代自来水使用[1]。屋面雨水由于原水水质受污染少,其收集回用的处理的流程比其他类型水简单。回用水水质要求不同,其处理方式及流程也不同。屋面雨水水质处理工艺大致如下:

(1)雨水→(初期径流弃流)→景观水体。

(2)雨水→(初期径流弃流)→雨水沉淀池→雨水清水池→灌溉绿地,浇撒地面.

(3)雨水→(初期径流弃流)→雨水沉淀池→过滤→消毒→雨水清水池→冲洗厕所、汽车。

(4)雨水→(初期径流弃流)→雨水沉淀池→过滤→消毒→增加相应的深度处理→雨水清水池→冷却水或工业用水。

在进行雨水回用处理时,若出现超量雨水时则应进行弃留。另外在有些系统中还应设置补水设施。

4.3建筑雨水调蓄排放系统

调蓄排放系统就是把雨水排放的流量峰值减缓、排放时间延长,其手段是储存调节[1]。调蓄排放系统由雨水收集设施、储存设施、排放管道等组成。调蓄池可利用天然洼地、池塘、景观水体等地面设施,条件不具备时,则采用地下调蓄池。单纯的调蓄就是错峰,不能减少项目控制区的雨水排放量,作用单一,只是快速排干场地地面的雨水,对于屋面雨水利用来说经济性不高,旨在特定的场地采用,或与其他几种方式组合发挥作用。

4.4建筑雨水利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建筑雨水利用的方式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状况确定。雨水入渗、收集回用及调蓄排放三种方式,一个项目中可以是任意一种,也可以是两种系统的组合。汉中本地水资源丰富,在雨季城市内涝容易出现。有一个项目为公共建筑,室外地面均为硬质铺地,根据本地的特点及项目情况,采用雨水调蓄+收集回用(景观水体、冲洗地面)的方式;另一个项目为住宅小区,有公共绿地及景观水体,则采用雨水入渗+雨水调蓄+收集回用(景观水体、灌溉绿地)的方式。(2)雨水利用时应注意水质是否会被污染。医院的雨水有可能被病菌污染;停车场地面雨水易被油污污染,雨水口处有生活垃圾则雨水会被污染等。对于有污染的雨水应考虑弃流,并且对于水质较差的水不能采用埋地管和渗井直接入渗。

(3)雨水利用系统不能对土壤环境、植物的生长、地下含水层水质以及室内环境等产生危害。

(4)设置屋顶花园绿化也是有效利用雨水的一种方式。在建筑设计中,结合建筑结构形式,开展屋顶绿化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景观、调节城市气温和湿度、改善建筑屋顶的性能及温度、提高雨水水质并减少屋面径流系数、有效地消减雨水的径流量[2]。屋顶花园绿化具有造价低廉、效果好、水质要求不高等特点,将屋顶花园与雨水蓄集、回用灌溉系统结合起来,可以加大雨水的利用的覆盖面,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值得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建筑雨水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所产生的效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运用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之上就将建筑雨水的技术效能和利用价值进行了最大化,阐明了建筑雨水利用的方式,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培养我国居民的节能意识也有一定的价值,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石炼.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雨水利用规划探讨。.给水排水.2012,4:13-16.

作者简介:洪伟,男,汉族,1977年5月出生,2000年7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2000年7月至今在

汉中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从事给水排水专业设计等工作内容。

建筑雨水利用的探讨

作者:洪伟

作者单位:汉中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刊名:

城市建设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2013(1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d10238693.html,/Periodical_csjsysywd201314095.aspx

海绵城市经典案例-当雨水流过城市

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观措施有:屋面集水、滞留池、生态调节池、植草沟、人工湿地等。雨水间接利用采用渗滤沟、渗滤池、低洼绿地、梯田、花畦等方式将雨水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回灌至地下水层。 渗滤池:结合池塘、洼地设置渗滤池,池塘与洼地维持少量水位,除有集水功能外还可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开放的水域还能提供亲水及视觉美化的效果。 花畦:池底覆以土壤并种植吸附污染物的湿生植物,具有调节与改善水质的功能。

植草沟:用植被覆盖的集水、排水渠,主要用于疏散暴雨径流以及移除污染物,提升水质,保留乡土植被维护景观品质,提供生物栖息的空间,且植草沟设置及维持保养的费用低于传统的地下管线。 渗滤沟:渗滤沟是利用卵石、碎石等空隙为雨水提供滞蓄空间的方法,在地面设卵石沟或卵石槽导引地表径流至卵石间的孔隙。 渗透性铺装:采用渗透性地面铺装是让雨水回归大地,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具有入渗、滞留的能力,有减洪、水质净化与地下水涵养的优点。

雨水收集系统 绿地生态水渠 根据现状地形及景观要求,设计以下3种形式:①利用现状截洪沟进行改造,变成集、蓄、滤三个功能兼备的生态型水渠;②在山坳处设置引水渠,将山上雨水引入人工湿地过滤净化;③结合现状地形设计渗透型集水渠,渗滤沟+穿孔管+贮存池或渗滤池。 道路渗滤沟

因景观和功能要求,在主要道路和广场上未使用透水砖。因道路广场的标高大于绿地标,道路广场上的雨水可以汇聚到周边绿地内,再渗透到地下。而园内一般道路采用透水砖,并以级配砂石作为垫层,在级配砂石垫层内铺设全透型排水软管,便于雨水渗透、收集和利用。 根据具体位置及路幅宽度不同,渗滤沟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主园路渗滤沟:路幅宽6m,行人较多,雨水稍有污染,结合绿地过滤设计渗滤沟; ②硬质广场路面:结合地面找坡及铺装设计,广场中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滤沟; ③3m宽园路:渗水砖路面+渗滤沟+穿孔集水管; ④山体渗滤沟:内侧做渗滤沟,隔一定距离结合地形设置渗滤池或贮水池; ⑤木栈道:栈道下方设置低洼绿地; ⑥停车场:设计多孔沥青车道结合植草砖停车区,尽可能让雨水下渗,此处雨水污染较大,结合弃流及土壤渗滤设置穿孔管集水。 雨水净化系统 土壤渗滤净化 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时同时进行土壤渗滤净化,并通过穿孔管将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来不及通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经过水生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 人工湿地净化

浅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

广东建材2008年第3期 21世纪是生态城市建设世纪,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 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中国工程院开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中,提出了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战略。雨水是城市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我国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104亿m3,可开发利用的雨水资源量很大,但从总体上看雨水利用率还是偏低的。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干旱加剧及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水危机的新途径,并受到广泛关注。 1雨水利用现状分析 广东位于我国南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多年平均降雨量近1000mm,雨水资源丰富。表1为2004年及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降雨水和供水量统计数据,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雨总量远大于供水总量,但是以雨水为水源的供水量所占比例却极小,大量的雨水资源被白白的浪费掉了,非常可惜。 此外,广东地区近几年发展迅速,小区建设产生大 量的绿化面积,雨水峰流量明显增大,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增加,对接纳水体及周边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基点是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开发利用雨水资源,一方面可以减轻雨水在降落及径流过 程中携带的污染物质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减轻城市排水设施负担,避免暴雨时发生洪涝灾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雨水向地下水供给,有利于部分解决区域地面沉降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小区的景观和绿化节约大量的自来水。因此,考虑利用小区汇集的雨水来补充景观和绿化用水,削减雨水径流量和污染负荷,保护小区和周边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2生态住宅小区雨水系统建设 2.1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雨水回收利用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雨水量以及雨水的水质问题。根据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实例分析,雨水主要来源于屋面、路面以及水景水面本身。在目前的居住小区建筑规划中,屋面和路面面积之和约占用地面积的40%,是可资利用雨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分析,雨水COD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降雨后期趋于稳定(<50mg/L),水质较好,当自然沉淀时间超过90min时,COD去除率能达到30%以上,混凝沉淀的COD去除率超过40%,处理后均能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指标要求。因此,雨水回收利用时可考虑设置初期弃流设施来提高水质。 2.2雨水利用的主要途径 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的具体方法依据小区自身 特点不同,一般分为屋顶花园、水景、渗透、中水回用等系统。此外,有些小区还建造出了集太阳能、风能和雨水利用水景于一体的花园生态建筑。 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可作为雨水积蓄利用的预处理措施。屋面雨水积蓄利用系统主要用于小区内家庭、公共场所等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刷、洗车等。地面雨水截污渗透系统可增大地下水补充量,并减少暴雨期间流量和暴雨流速,缓减排水压力,优化小区内生态环境。生态小区水景雨水利用系统则可满足人们回归水自然环境的要求,小区水体不仅具有润湿、净化空气、改善小 浅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 梁灿添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摘 要:本文通过实例,论证了雨水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方案,计算了各方案的 工程造价,并进行了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景观用水 项目2004年2005年年平均降雨量/mm601644.3折合降雨总量/亿m35687661010 全国总供水量/亿m3 55485633地表水源供水量/%81.281.2地下水源供水量/%18.518.4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再利用水量和集雨工程供水量)% 0.30.4表1我国降雨及供水情况 建筑设计与装饰134--

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摘要:对已投入运行3年的小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回访,从该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对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总结,为今后对该系统的实施总结经验。 一、工程概况 小区占地1.25万m2,地上商住楼32层,建筑高度99.95m,总建筑面积83081.28m2,绿化面积约4000m2,该小区获评2010年武汉市十大节水型示范小区。 二、设计原理 1、雨水收集系统 由于武汉处于雨水较为丰富地区,所以水源的收集较为可靠,收集到的雨水经处理后可作为小区景观,绿化及保洁等用水水源,以减少对市政自来水的使用,达到节约用水及降低物业管理费用的目的。 考虑到该项目占地面积,投入运行成本、水源清洁及多方面原因,该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待处理水源只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并未将阳台、二层架空层雨水及路面纳入该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过程为:屋面-雨水管-溢水箱-雨水收集主干管-集水池。因受限于地下室空间布局及考虑建造成本,集水池和清水池容积设计尺寸受限,该系统集水池由效容积50m3,清水池有效容积75m3。为防止暴雨时雨水收集量过大,造成集水池溢水能力小于多余雨水流量,从而造成地下室强排水量增加而导致强排运行费用增加,在外立面雨水立管底部设置0.5mX0.4mX0.3=0.06m3的溢水箱,在箱内设置溢水管,对收集雨水进行第一步溢流以控制进入集水池的雨水流量,并出水管上安装阀门以便人工控制雨水收集量,同时在该箱出水管关口处设置一钢制雨水篦子,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为保证雨水收集集管道通畅,需定期对该箱内过滤杂质进行清理。 该小区绿化面积约4000m2,绿化日用水量约10m3,清水池有效容积75m3,在蓄满有效容积75m3处理水情况下,可维持连续7天不下雨时的绿化用水量。 2、雨水处理工艺 雨水进入集水池沉淀后,经提升泵提升至过滤灌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净水进入清水池(见图1)完成雨水处理,将处理后的水接入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用水系统。

雨水回用计算书案例

南京诚园(南区) 雨水综合利用方案说明 南京吉佳新材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四月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价值 水是生命的起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物质基础。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由此造成了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不断加剧。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8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在水资源保有量相对较大的南方省区同样面临缺水的威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雨水与中水处理回用,使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城市的扩张,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从面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的地下渗入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鼓励水的复用和回用,经过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在水的重复使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技术和工艺上都为城市排水的重复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上述基础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完善了各种相关和配套规定和标准,倡导和激励污水的处理和回用。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已得到全世界各国的认可。收集利用的雨水在一定范围内可代替自来水,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污水管网的负荷。而屋面雨水污染程度较轻,处理成本低,更应该是我们收集利用的主要对象。

小区雨水利用设计技术规范

小区雨水利用设计技术规范 5.7.1雨水直接利用可将雨水收集后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后,用作生活杂用水如冲厕、洗车、绿化、水景补水等,或将径流引入小区中水处理站作为中水水源之一。但在雨水全年分配不均匀地区,需设有较大的调蓄构筑物。且在旱季,设备常处于闲置状态,其可行性和经济性略差。 5.7.2 雨水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适当处理后回灌至地下水层或将径流经土壤渗透净化后涵养地下水。土壤渗透是最简单、可行的雨水利用方式。 5.7.3 屋面初期径流的COD为300-2000mg/L,SS为400—800mS/L,路面径流的污染性更强,径流水质随降雨进行过程而改善,最终屋面径流COD<100mg/L,路面径流COD<300mS/Lo 5.7.4 土壤渗透的净化作用。 1 渗透深度达lm时,砂性粘土的COD去除率为45%~65%,人工土(50%炉渣,50%砂性粘土)的COD去除率为65%以上。人Ii比天然土有更大的含水容量和更好的净化效果。 2 渗透深度影响净化效果,但表层1~2m土壤对雨水径流起主要净化作用。

3 为防止污染地下水,土壤渗透的COD负荷应小于100ms/m2·s,渗透前径流的COD应控制在100~200mg /L范围内。 4 为充分利用土壤净化能力,在雨水直接利用时也宜将 径流收集后先经1—2m天然或人工土壤(花坛、绿地等)渗透 净化后再进入处理系统。 5.7.5 土壤的渗透能力。据达西定律: ? =(5.7.5) Q? K A J 式中Q——渗透流量(m3/s); K——渗透系数(m/s); A——过水断面面积(nl’); J——水力坡降。 当地下水位较低时,/近似等刁:1,渗透系数A-是土壤渗透能力的关键参数。 5.7.6土壤渗透系数K由土壤性质所决定,可参考表5.7.6也可经实验测定。城区土壤多为受扰动后的回填土,均匀性差,需取大量样土测定K值才能得到代表性结果,在现场原位测定K值可使用立管注水法、圆环注水法等,也可使用简易的土槽注水法等。 表5.7.6 土壤渗透系数经验值 土壤种类K值 m/d cm/s

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设计简论

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设计简论 中图分类号:tu201.5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摘要:雨水的回收和利用是新建小区工程的重点项目,它通过将屋面、地表甚至地下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储存,简单处理过后再进行排放使用,实现小区雨水的人工调蓄和分配。本文针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雨水回收和利用;小区工程;调蓄 abstract: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is the key of the newly built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project, it will through the roof,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 are collected storage, simple treatment after discharge, realize rainwater artificial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study the process in detail. key words: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residential projects; to regulate 一、雨水利用系统简述 建筑小区雨水利用主要是指将天然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重复利用,可用于小区绿化景观用水,卫生间冲洗、小区道路冲洗用水或者消防用水等。针对不同的用途和水质要求,其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可以大大节省经济成本,为开发商以及

屋顶花园排水处理方法

屋顶花园排水处理方法 由于土壤本身的问题和排水设施的问题,常常造成排水不畅,容易引起湿害、涝害。同时,通过地下排水时,由于水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泥沙,当排放到市政管网时,如果不加处理,就会带着泥土和草根流入管网,给整个管网带来一定压力。 屋顶花园的特殊条件,当瞬时雨水加大时,如果雨水无法在短时间排掉,就有可能会导致雨水倒灌主体,对主体造成破坏。在实践中,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在屋项花园设计时,要以建筑设计师的排水设计为依据,保证屋面排水顺畅。通常的原则是保证原有建筑物屋面的排水方向和排水坡度,尊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在不能保证建筑物屋面的排水方向和排水坡度的情况下,一定要与建筑师协商,经过建筑师允许,方可改变原有设计。在实际工作中,除非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考虑屋项花园设计,否则由原建筑设计的建筑师考虑屋顶花园的排水设计是不现实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几种方法。 方法一:通过改变屋顶花园的覆土厚度,控制屋顶花园表面与台阶之间的高度,确保短时间排水不从台阶处流到建筑中去。 方法二:保证排水方向和排水坡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保证地面排水坡度在1%一2%的范围,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和表面的不平整。在实践中,可以利用铺装地面的整体性, 采用架空的方法能够解决排水坡度与水土流失、景观效果等矛盾的问题《图4》。 方法三:采用多设泄水口,集中排水的措施。即在不能保证排水方向和排水坡度的前提下,通过多设排水管,引导水流地下集中排放。 方法四:为了确保安全,可在屋顶花园表面与台阶入口的交汇处,集中做一条排水沟,加大排水量。 严格按照屋顶花园设计规范要求的排水做法,既做到排水通畅,又要保证屋顶防水不受到破坏。排水层排水的做法,在设计时应该设计好排水明沟,保证积水能够顺利排放掉。在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进行分析

摘要: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而城市用水量加大,造成水资源供应紧张,同时城市紧张,同时城市的不透水路面越来越多,导致雨水资源大量流失,水资源体系逐渐失去平衡。雨水利用不仅是开源节流的一条途径,而且是缓解或解决缺水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节水、防洪、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功能。 1、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 国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国外对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技术起步较早,在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建立了相关的保障体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开始对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目前,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其特征是设备的集成化,尤其对于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和控制,形成了系列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的成套设备。 国内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发展比较落后。目前,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城市开展雨水收集与利用项目。在2001年,我国国务院批准了首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划,在2003年,北京水利局也发布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此规定包括北京的新建工程、扩建工程和改建工程在施工时都必须对雨水利用工程进行建设。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雨水收集利用按其规模可以分为三大类:建筑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园区雨水收集系统和城市管道雨水收集系统。建筑屋面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多用于独立式住宅或者公共建筑中,收集到的雨水含盐量少、污染程度轻、PH值为中性、硬度较低等优点,不需要进行软化,可直接进行冲厕所、灌溉绿化和洗车等等,充分节约水资源,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1)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原理。本文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在屋面外围砌筑女儿墙,屋面坡度为2%,沿屋面外边缘按一定间距设置雨水管,将雨水管

23.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rainwater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uilding and sub-district 新规主要技术内容是:1.规范名称改为《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2.补充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术语、技术要求及控制目标;3.取消原规范中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内容;4.补充了生物滞留设施的技术要求与参数;补充了透水铺装设施蓄水性能的规定;5.增加了储蓄设施的种类;6.补充了雨水净化处理工艺;7.补充了景观水体和湿塘等调蓄排放设施的技术要求;8.调整了雨量计算公式中建设场地外排径流系数的限定值;9.增加了收集回用系统雨水储存设施的容积计算公式;10.增加了入渗和回用组合系统计算公式;11.增加了入渗、收集回用、调蓄排放三系统组合计算公式;12.增加了场地雨水控制利用率计算公式;13.增加了建设场地外排雨水总量计算公式;14.增加了拼装水池设计、施工及验收的规定。整理自:众智建筑资源 1 总则 1.0.1 为构建城镇源头雨水低影响开发系统,建设或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实现源头雨水的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使建筑、小区与厂区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工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海绵型民用建筑与小区、工业建筑与厂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本规范不适用于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雨水利用工程。 1.0.3 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采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各项技术。 1.0.4 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可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 1.0.5 规划和设计阶段文件应包括雨水控制及利用内容。雨水控制及利用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1.0.6 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应采取确保人身安全、使用及维修安全的措施。 1.0.7 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应结合室外总平面、园林景观、建筑、给水排水等专业相互配合设计。 1.0.8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在住宅小区建设开发过程中,雨水利用空间比较大,而且利用形式丰富,在新型住宅小区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雨水直接利用系统 雨水的直接利用是指由集水沟、输水管道、截污装置、储存设备、净水设备、配水管道组成的系统,根据雨水区域不同,又可分为屋面雨水利用、道路雨水利用、绿地雨水利用。 1.屋面雨水利用 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利用建筑物与屋顶或天台等暴露的区域,作为集雨面收集雨水利用的系统。屋面相较于其它区域,收集的雨水直接来自于天空,水质相对较高,pH呈中性,硬度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便可用于消防、浇灌、景观、洗车用水。在设计屋面雨水搜集利用系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屋顶材料宜选择金属、陶片、混凝土材料,石棉等易渗湿、水解的材料不宜作为采集材料,石棉纤维可能会进入收集系统,此外部分材料含铅等重金属,也不宜作为集水屋顶; (2)雨水弃流装置应依据当地实测降水情况设计,若无当地实测资料,弃流厚度宜在2~3mm,根据弃流厚度与实际集水面积,计算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体积,当集满雨水后,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阀门,将雨水进入调节池,自控式主要应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3)雨水调节池有效蓄水容积,参照GB50400—2016《建

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4)蓄水池应配套简单的处理系统,并与喷洒系统、消防系统等水使用系统相连接,也可直接通过渗透管沟补充地下水,蓄水池可设置在屋顶、地面或底下,储存设施需有溢流装置,大型建筑一般设置在地下; (5)蓄水池需要由耐酸、耐碱对水无污染材料制作,市场上已有比较成熟、廉价成本低、安装方便、无需维护、承压能力较强的雨水蓄水模块技术; (6)应据实际需求设计蓄水处理工艺,基本的处理包括过滤、消毒,但在酸雨区等水质较差的区域,或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降水,还需使用混凝剂,以吸附杂质,若直接过滤水中COD、ss 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若用户对水质量要求较高,还可配备更深层次的处理设备; (7)采用生物方法处理雨水时,对水质要求较高,需增加深度处理装置。 2.道路雨水、绿地雨水利用 道路雨水是指将非建筑面集雨面雨水搜集利用的系统,道路雨水质量相对更差,水质受路面材料、降雨量、降雨间隔、交通、路面卫生等因素影响。绿地雨水是指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的系统,其主要通过绿地的渗透、植物吸收作用收集利用雨水,利用的雨水水量较少,但可初步净化雨水,水质相对较高。 绿色建筑住区雨水收集与处理工艺

浅析建筑屋面防水设计

浅析建筑屋面防水设计 发表时间:2018-06-15T15:13:19.4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作者:裴燕 [导读] 材因素防水材料质量好坏,是能否搞好防水工程的基础。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 10012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与建国初期的情况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房屋建筑的漏水问题却一直在困扰着人们,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屋面防水设计要点进行的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希望对建筑屋面防水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屋面;防水设计 1 建筑屋面防水普遍存在的不足 1.1选材因素防水材料质量好坏,是能否搞好防水工程的基础。目前国内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较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防水材料市场比较混乱,不少劣质防水材料充斥市场。这些产品用于屋面工程,中西部一带降水量比较小,暂时还不会受到威胁,但是沿海城市多雨,一旦受到雨水侵蚀,影响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有关选材方面对屋面渗漏的影响因素应引起工程管理各方的高度重视。 1.2 设计因素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设计不高是造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制定防水工程的设计规范,设计人员无规范可遵循,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应如何进行防水设计,采用何种防水材料,有哪些具体的技术要求,均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层建筑屋面防水工程采用1道设防,不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有的虽采用二道,但个别设计人员对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使用范围及使用条件了解不透,不能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用防水材料;有的在一道防水材料上进行二道热融防水,以致造成一道材料热烤融化,无法起到二道设防的作用。有的设计仅考虑造型,排水位置设置不合理,造成排水不畅或排水线路过长,使屋面个别部分长期处于积水状态以致引起渗漏。 1.3 施工因素 施工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屋面漏水的重要因素。即使有合格的材料、优秀的设计人员,如果施工过程不实施监督的话,仍然会造成屋面漏水这种严重的问题。在施工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①缺乏防水专业施工队伍。②对防水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及管理不重视。 ③由于赶抢工期,找平层未干就急于铺设防水层,而未采取排汽屋面等有效措施,致使防水层出现起鼓、脱层、腐烂而导致渗漏。④涂膜防水施工时,则往往因涂膜厚度不均匀或涂膜过薄导致防水失败。⑤刚性防水屋面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好,厚度不足,混凝土中各种砂石料比例及水灰比处理不当。 2.屋面防水类型 2.1卷材防水屋面 卷材防水屋面的防水层具有一定的适应变形的能力和延伸性,所以又被称为柔性防水屋面。卷材防水屋面是通过防水卷材与胶粘剂的结合来达到防水的目的。它的优点是能适应温度变化、振动变化、不均匀沉陷因素的变化,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且不易渗漏,整体性能好。只要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就能保证屋面防水的质量,但是操作较复杂,技术含量高。 2.2刚性防水屋面 用细石混凝土做防水层的屋面称为刚性防水屋面,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属于脆性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造价低、构造简单和施工方便,缺点是对气温变化和屋面变形的适应性低,容易开裂。 2.3涂膜防水屋面 用防水材料涂刷屋面基层的称为涂膜防水屋面,它是通过涂刷的涂料干燥后或固化后的不透水性来防水,以前的涂膜防水屋面由于涂料的抗变形和抗老化能力差,应用不广泛,但随着材料和施工技术的提高,涂膜防水屋面已经具有防水、抗渗漏、耐腐蚀、抗老化、粘粘力强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屋面防水工程中。 2.4瓦屋面 我国传统建筑常用的屋面构造形式是瓦屋面,它取材方便,构造简单,目前在一些民居建筑,农村建筑和生产辅助中仍然得到较多应用。瓦屋面大多是在屋面基层上铺盖各种相互搭接的瓦材,从而达到防止雨水渗漏的目的,也有一些做法是利用瓦下铺设其他防水材料来防水的方式。 3.建筑屋面的防水设计 3.1明确防水等级 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相关部门根据工程技术的基本规范(包括耐用年限、设防层次、材料限制等)将房屋建筑的防水共划分为四个等级,所以工程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防水等级。工程师在设计屋面防水时要遵循合理、适用的原则,依据建筑物的内部构造、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建筑物自身具有的建筑意义来选择房屋防水的等级,严格按照等级规定,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层次结构设计。 3.2防”、“排”结合的思路原则 广义的防水设计包括排水设计,但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在实际工程中易被忽视,因该明确,特定的防水材料性能及其相应的防水构造形式往往相对于特定的排水方式,迅速而顺畅地排除积水可以减轻防水层所受水压,减轻防水负担和困难,减少渗漏机会,为防水提供有利条件,“防水”与“排水”应密切结合,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渗漏,例如依据住宅屋盖结构构造型式、形状、面积大小、地区降雨量,以及檐口距地面高度,檐口立面造型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排水方式,对排水分区、排水坡度、坡向以及檐沟、天沟、雨水口、雨水管大小,间隔及其防堵塞构造,均应认真设计,对特殊的,重要的或防水要求很高的建筑,其屋面排水形式要经过慎重研究而定,必要时应依据地区降雨量,屋盖结构形式和形状,汇水面积允许汇水深度等,对排水效率进行一些定量计算;对地下室还应注意其地表面的排水设计,防止地面积水渗入地下,侵蚀地下室;卫生间等的排水,不仅是防止楼层渗水的关键,也是保证建筑使用功能所必须的,设计中更不忽视。

浅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6-10-08T10:56:16.4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 1唐晓劲 2沈健强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雨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但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蓄洪排涝,还能实现污水资源化,雨水的收集及利用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资料,介绍了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概念;以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实例,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的计算进行逐一阐述。 1浙江东都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7;2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约分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雨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但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蓄洪排涝,还能实现污水资源化,雨水的收集及利用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资料,介绍了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概念;以某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实例,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的计算进行逐一阐述。 关键词: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系统;案例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建小区建筑的屋面、路面、活动广场、停车场地等表面均进行了硬化处理(即大多是由石材、沥青、水泥混凝土和砌块铺砌而成),这些硬化处理虽然满足了美观、舒适、整洁的要求,但也为人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影响。降落的大量雨水滴落到这些硬化处理的材料上,只能以表面径流的方式排除,造成了水资料的极大浪费。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众多国家开始了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的研究。在一定的区域内,尽量地降低成本,让雨水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内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既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组成的重要要部分,也是衡量建筑节水的重要标准。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一)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概念的由来 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内的道路多采用砌块砖、石材及水泥混凝土铺砌而成,面材底部和缝隙都被水泥砂浆封住,雨水难以从地面渗透至地下,从而造成降落的雨水随着降雨历时的快速增长向市政管网和河道聚集,城市雨水排水量突然剧增,致使现有的排水设施不能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城市主干道发生道路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彻底解决了城市雨季雨水过剩的问题。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 按照雨水用途的不同,可将雨水收集利用分为三种系统:雨水入渗系统、收集回用系统、调蓄排放系统。 1.雨水人渗系统:汇水区域内的降雨,自然或经管道收集后,通过低洼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等地面渗透设施,以及渗透管、渗透井等地下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减少小区水涝。 2.收集回用系统:将汇流面上的径流雨水收集后处理加以利用,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如环境绿化、道路除尘、冲洗车辆、消防等,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达到非传统水源最大利用的目的。 3.调蓄排放系统:利用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池塘、洼地、景观水体或人工修建的蓄水池,来储存、调节高峰雨水径流量,达到消减洪峰、降低下游雨水管道设计管径,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待高峰过去再缓慢排出。 图1 雨水收集利用的流程示意图 以上三种系统应用比较灵活,可以各自成为独立体系,也可以结合进行综合使用,例如雨水入渗和收集回用相结合系统,雨水入渗和调蓄排放相结合系统等。雨水收集利用的流程示意图,见图l。 (三)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影响因素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调查,总结出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气象资料,包括降雨量,蒸发量,设计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等;②地质资料,包括土壤的渗透程度,自然水体状况等;③规划内容,包括小区规模,绿化水平,地面高差,是否有景观水体等;④利用要求,包括绿化、消防、道路冲洗等用水定额,用水时间等。 (四)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的设计原则 1.住宅小区内有景观水体,首先利用水体进行调蓄,补充景观水体用水量。雨水利用量需要根据项目的基础资料、水景的模式及形式、

屋顶绿化的雨水收集作用以及它的构造

屋顶绿化的雨水收集作用以及它的构造 雨水收集是城市改善城市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屋顶绿化为城市雨水收集开辟了一条生态的可行的途径。城市中大面积的硬质不透水表面导致了城市雨水大量排放、地下水位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而城市中屋面的面积占去了整个城市硬质表面的30%左右,采用种植屋面可以吸收汇集部分雨水,增加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减缓雨水排放,改善城市水环境。在这里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屋顶绿化在城市雨水收集的作用。 首先从城市建设所带来的问题入手。城市建设导致自然植被和土壤等覆盖的自然地表不断遭到破坏,自然地表被建筑、道路、停车场等人工构筑物所替代。长期以来,在这些人工构筑物的建设中一直采用不透水面层的处理,使得降落在其表面的雨水通过排水装置迅速排入城市雨水管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空间区域的迅速蔓延扩张,城市的人工硬质表面不断扩大,导致雨水在短时间内大量汇集,城市雨水管网的负荷不断加重。城市的雨水大量排出城市,排入河流、溪流等水体,一方面造成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另一方面城市的硬质表面切断了城市自身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问题。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屋面雨水利用、屋顶绿化雨水利用、园区雨水利用和回灌地下水雨水利用四种,屋顶绿化是城市雨水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屋顶绿化可以软化城市第五立面的硬质表面,有效地蓄积与利用雨水,对缓解城市雨水问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国家的城市,随着减少城市雨水排放的潮流兴起,减少雨水排放被认为是屋顶绿化的主要益处,因此屋顶绿化在各类建筑上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在德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推广屋顶绿化。 图1 德国屋顶花园(半密集型) 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地削减屋面雨水径流量,屋顶绿化系统可使屋面径流系数减小到非屋顶绿化的0.3,部分屋顶都被植被覆盖后,屋面排水可以大量减少,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显著减少处理污水的费用。 实验数据表明绿化屋顶可以使排水强度减低70%,在排水工程中可以相应的

建筑与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

建筑和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 一、设计 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建筑与小区,径流雨水还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结合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优先设计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湿塘和雨水湿地等。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如图所示。 1场地设计 (1)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等。 (2)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广场、道路周边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径流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 (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除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渗井等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外,还可结合集中绿地设计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等相对集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并衔接整体场地竖向与排水设计。 (4)景观水体补水、循环冷却水补水及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用水的非传统水源宜优先选择雨水。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的建筑与小区,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要求,其他建筑与小区宜参照该标准执行。 (5)有景观水体的小区,景观水体宜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景观水体的规模应根据降雨规律、水面蒸发量、雨水回用量等,通过全年水量平衡分析确定。 (6)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应设置前置塘、植被缓冲带等预处理设施,同时可采用植草沟转输雨水,以降低径流污染负荷。景观水体宜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或生长条件,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土壤渗滤等辅助手段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 2建筑 (1)屋顶坡度较小的建筑可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设计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 (2)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断接并引入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 (3)建筑材料也是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优先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材料。 (4)水资源紧缺地区可考虑优先将屋面雨水进行集蓄回用,净化工艺应根据回用水水质要求和径流雨水水质确定。雨水储存设施可结合现场情况选用雨水罐、地上或地下蓄水池等设施。当建筑层高不同时,可将雨水集蓄设施设置在较低楼层的屋面上,收集较高楼层建筑屋面的径流雨水,从而借助重力供水而节省能量。 (5)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 3小区道路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 (2)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与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或城市雨水管渠系

雨水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雨水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雨水利用不仅是开源节流的一条途径,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水污染的控制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浅析雨水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标签雨水利用;绿色建筑;应用 我国水资源溃乏,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 4,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400多个,而且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一些缺水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做到对雨水的合理有效的利用,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而且对减缓洪涝灾害、补充地下水、控制径流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雨水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现状 目前雨水的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主要是在住宅或建筑群中收集水质相对较好的屋面、人行道雨水,并考虑中水利用与渗透相结合的形式,或生态小区中雨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屋顶花园、中水、渗透、水景观等雨水利用。我国目前的大中城市,大部分在市区及郊区都有很多的大型生态住宅小区和大型的生态工业园或科技园。这些小区一般占地面积大,绿化比例高,有喷泉水池等水景观,并有完整的雨污分流系统,进行了一些雨水利用工程的改造。在较大面积的绿地及广场等地下可以设置地下式蓄水池或蓄水渗透池,还可以利用人工水池、人工湖等雨季來临,可以将雨水存人蓄水池中,经过简单的处理如:沉淀、过滤、消毒等即可用作浇洒绿地、冲洗路面、冲厕所及洗车等耗水量大而又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项目。在一些工业区,将雨水进一步处理,作为冷却循环用水节省小区或厂区内雨水管道的投资,在夏季即雨季用水高峰期缓解城市的供水压力,在长时间无降雨的情况下,可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在绿色建筑中雨水回收的可行性 在倡导绿色建筑的今天,雨水回收的可行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雨水处理工艺简单:雨水水质较之中水要好的多,处理工艺简单,其杂质主要是由降水中的基本物质和流经汇水面而携带的外加杂质组成。 2.2 雨水利用的费用低:雨水利用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如某市雨水利用工程,雨水收集基本建设投资不到20元/m³,运行费用不足0.1元/ m³,而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投资较高,一般为0.14~0.25万元/m³,运行费用为0.4~0.8元/m³。 2.3 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比较:雨水利用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均可起到

雨水利用国外案例

雨水利用国外案例 【篇一:国外案例】 总结 中央走廊的雨水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项目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为发展 共享框架,堆叠功能绿色基础设施(ssgi)雨水管理。绿色基础设 施的雨水渗透的方法,使蒸发,捕获和再利用雨水来维持或恢复自 然水文。“共享,堆叠功能”是指绿色基础设施的目的是为多个包裹 提供服务(公共的或私人的)和整个设施功能提供额外的设施超越 纯粹的雨水管理。 的ssgi规划项目将有助于城市雨水管理实施过程中重建场景简化。 这项研究将提供技术分析以及解决监管制度框架。目的是告知选择 的雨水最佳管理措施(bmps),方便运输导向发展(tod)的目标。利益相关者的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指导项目并提供结果的反馈。协助技术工作和网站的计划,该项目聘请了srf咨询集团,公司,本 地咨询公司提供工程,规划,设计服务。额外的资金是由密西西比 河流域管理机构提供(mwmo)。 在其早期阶段,项目测试目标完成四场景在中央走廊的两个有代表 性的部位ssgi概念计划。该项目将主要集中在两个先进的网站计划 在包裹的地方重建迫在眉睫。在探索在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ssgi 的潜在利益,所以一个网站是选择在每个城市的boeser网站(又名 绿第四)在明尼阿波利斯第二十九大道站下;和宵禁共享网站西门 站附近的圣保罗。 这项研究仍在进行中,但到2013年底该项目将产生一个报告呼吁 对tod引导合作战略雨水解,中央走廊重建雨水管理绿色基础设施 为基础的方法。由于该ssgi方法非常规性,该项目仍在通过政策对话。今年年底,它将为其他通道的模型复制的建议和产生一个宣传 手册鼓励网站设计雨水的创造性使用和推广的总体规划的概念。 【篇二:国外“雨水花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与规划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 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 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 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

某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范本

每当下暴雨的时候,许多城市街道都会积水,行人无法通行,汽车也常常深陷其中。望着满大街的积水,更多的人是在抱怨排水系统的不畅,希望这些水赶紧排走。 水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了全球性问题,我国有上百个城市缺水。一方面,积水排不出去,一方面地下水一天天在减少,有心人提出,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雨水呢? 据测算,如果每个小区、每个住房都有自己的雨水收集系统,至少可以解决公共空间的灌溉以及冲洗厕所之用,这将大大节约地下水的开采量,而且收集雨水还可以对地下水提供补充。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经验可鉴,澳大利亚的无花果小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项目背景: 许多人认为地上的雨水是个麻烦,都希望它们尽快流走。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目的也是要将雨水泛滥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及环境质量等则考虑较少。 一些人认为水就是供人使用的,只要打开水龙头,就会自然流出来。然而,正是这种对水的错误观念以及对水的过度使用或滥用,给水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水资源的压力反过来影响到饮用水以及海洋、河湖里的各种生命。 面对这种局面,澳大利亚各地开展以水为核心的城市住宅开发项目,主要是通过雨水收集利用,节约地下水的开采量,同时大量补充地下水。无花果小区(Figtree Place)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项目概况: 无花果小区原址为纽卡斯尔一个主要公交车站,最初是有轨电车的车站,后来成了公共汽车站。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碳氢化合物的渗漏情况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油腻将原址10米厚的沙层严重污染。当时采取的矫正措施只是在表面上加了一层水泥盖子,因此只治标,不治本。 实际上,水泥盖子以下300毫米的土层已经被污染了,而在3米~4米深的地方,地下水是可以用来灌溉的。因此,无花果示范区的第一步,就是将那层水泥盖子和已遭污染的300毫米厚的土层除掉,然后填进去好土。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清除能够见到的所有污染物。纽卡斯尔市议会城市水资源中心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雨水对地下水的补注作用明显,而且成了主要的家用水资源。家用范围包括热水、冲洗厕所和公共空间的灌溉,但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