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实验指导书(2科院)

自控实验指导书(2科院)
自控实验指导书(2科院)

实验一 用MATLAB 进行部分分式展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 进行部分分式展开的方法。

2.掌握用MATLAB 求零点和极点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

1.MA TLAB 有一个命令用来求B(S)/A(S)的部分分式展开,本实验介绍求B(S)/ A(S)的部分分式展开的MATLAB 方法。

2.MA TLAB 还有一个命令用来求B(S)/A(S)的零点和极点,本实验还介绍求B(S)/ A(S)的零点和极点的MA TLAB 方法。

三、实验步骤

1.用MATLAB 进行部分分式展开 考虑下列传递函数

n

n n n n n a s a s b s b s b den num s A s B ++++++==-- 11110)()(

式中,j i b a 和的某些值可能为零。在MATLAB 的行向量中,num 和den 分别表示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的系数,即

[][]

n n a a den b b b num 1101==

命令 []),(,,den num residue k p r =

将求出多项式B(S)和A(S)之比的部分分式展开式中的留数、极点和余项。

B(S)/A(S)的部分分式展开式由下式给出: )()()

()2()2()1()1()()(s k n p s n r p s r p s r s A s B +-++-+-= 将上式和方程n

n

p s a p s a p s a s A s B s F ++

++++==

2211)()()(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 21121)2()1()1()()2()1(a r a r a r p n p p p p p n ===-=-=-=n a n r =)(。

是余项))((s k 再考虑下列传递函数:6

1166

352)()(2

3

23++++++=s s s s s s s A s B

对于该函数有:

[][]

611616352==den num 命令为:

[]),(,,den num residue k p r =

于是得到下列结果:

[]2

0000.10000.20000.30000.30000.40000.6)

,(,,=---=

--==k p r den num residue k p r

应当指出,留数变成列向量r ,极点位置变成列向量p ,而余项变为行向量k 。这就是B(S)/A(S)的下列部分分式展开的MATLAB 表达式:

21324366

1166

352)()(2323++++-++-=++++++=

s s s s s s s s s s A s B

利用留数命令,由部分分式展开式构成其多项式(分子和分母):

[]),,(,k p r residue den num =

其中k p r 和、已在上述MA TLAB 的输出中给出,可以将部分分式展开式返回到多项式之比B(S)/A(S),即得到:

[]3232,(,,)

Printsys (,,'').2536

6116

num den residue r p k num den s num den s s s s s s ==

++++++

命令:Printsys(,,'')num den s 将以s 的多项式之比的形式打印输出num/den 。 应当指出,如果

)1()1()(-+==+=m j p j p j p

即11-++===m j j j p p p ,则极点)(j p 是一个m 重极点。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分式展开式将包括下列各项:

m

j p s m j r j p s j r j p s j r )]([)1()]([)1()()(2--++

+-++-

例如用MA TLAB 将B(S)/A(S)展开成部分分式:

1

333

2)1(32)()(2

3

232+++++=+++=s s s s s s s s s A s B 对此函数,有

[][]

13313210==den num

应用命令

[]),(,,den num residue k p r =

将得到下列结果:

[][]

[][]

0000.10000.10000.10000.20000.00000.1)

,(,,13313210=

---=

=

===k p r den num residue k p r den num

这就是B(S)/A(S)的部分分式展开式的MA TLAB 表达式:

3

2)

1(2

)1(011)()(+++++=s s s s A s B 注意,这里的余项k 为零。

为了从k p r 和、得到原来的函数B(S)/A(S),向计算机输入下列程序:

[],(,,)Printsys (,,'')

num den residue r p k num den s =

于是计算机将提供出num/den 如下:

1

333

2/23

2+++++=s s s s s den num 2.用MATLAB 求B(S)/A(S)的零点和极点 MATLAB 有一个命令是:

[]),(2,,den num zp tf K p z =

它可以求出B(S)/A(S)的零点、极点和增益K 。

考虑由下式定义的系统:

s

s s s s s s A s B 48441212

164)()(2

34

2+++++= 为了得到零点)(z 、极点)(p 和增益)(K ,将下列MA TLAB 程序输入进计算机:

[][][])

,(2,,048441211216400den num zp tf K p z den num === 于是计算机将在显示屏幕上显示下列输出:

4

0000.20000.40000.60

13=

---=

--=

K p z

零点是s 等于13--和,极点是s 等于2460---和,,

,增益K 是4。 如果给定零点、极点和增益K ,则下列MATLAB 程序将会给出原始函数num/den ,即

[]2432z [1;-3];p [0;-2;-4;-6];

K 4;

num,den zp2tf(z,p,K)

Printsys (num,den,'s')num/den 41612124448s s s s s s

=-====

+++++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基本要求

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和班级学号;

2.实验目的;

3.实验过程;

4.实验原始记录;

5.实验分析及结论;

6.提出对实验的合理建议;

7.报告要独立完成,不要互相抄袭,图表要正规,记录要清晰,字迹要工整。

五、思考与练习题

把下列传递函数做部分分式展开,并求零点和极点 1. 4

4)(2++=s s s G 2. 2

54)(23+++=

s s s s

s G

3. )

52)(1(10)(2

+++=s s s s G 4. )

52)(1()1(10)(22

+++++=

s s s s s s G

5. 8

14715

8)(2

32+++++=s s s s s s G

实验二 MATLAB 求串联、并联、和反馈(闭环)传递函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MA TLAB 求串联、并联、和反馈(闭环)传递函数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

1.在控制系统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串联连结传递函数、并联连结传递函数和反馈连结(闭环)传递函数。MATLAB 具有一些方便的命令,用来求解串联、并联、和反馈(闭环)传递函数。

假设有两个环节)( )(21s G s G 和,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连结,如图2-1所示, 其中:

den2

num2

)(den1num1)(21=

=

s G s G , 2.为了求解串联系统,并联系统或反馈(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采用下列命令:

den2)

num2,den1,um1,feedback(n den][num,den2)num2,den1,um1,parallel(n den][num,den2)

num2,den1,1,series(num den][num,=== 三、实验步骤

1.考虑下列情况:

den2

num2

55)(den1num110

210)(221=

+==

++=

s s G s s s G ,

(a)

(b)

(c)

图2-1 (a)串联系统 (b)并联系统 (c)反馈(闭环)系统

2.MA TLAB Program2-1给出来针对)()(21s G s G 和中每一种排列的

d e n

num

s R s C =

)()(。 [][][][][][]322MATLAB Program 2-1num10010;den11210;num205;den215;

num,den series(num1,den1,num2,den2);

printsys (num,den)num/den 50

72050

num,den parallel(num1,den1,num2,den2);printsys (num,den)num/den 5s s s s ======

+++==

+[]32322010072050

num,den feedback(num1,den1,num2,den2);printsys (num,den)num/den 1050

72050

s s s s s s s s ++++==

++++ 下列命令:den)(num, printsys 显示出了所讨论系统的den num /[即传递函数)(/)(s R s C ]。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基本要求

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和班级学号;

2.实验目的;

3.实验过程;

4.实验原始记录;

5.实验分析及结论;

6.提出对实验的合理建议;

7.报告要独立完成,不要互相抄袭,图表要正规,记录要清晰,字迹要工整。

五、思考与练习题

求解下列串联连结、并联连结和反馈连结(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1.

2.

3.

4.

5.

实验三 用MATLAB 进行数学模型变换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MA TLAB 进行数学模型变换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

在将系统模型从传递函数变换到状态空间表达式,或者是相反的过程中,MATLAB 是相当有用的。首先讨论从传递函数变换向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变换。

将闭环传递函数写成下列形式:

den

num s s s U s Y =

=为变量的分母多项式以为变量的分子多项式以)()(

如果得到上述传递函数,下列MATLAB 命令:

[]),(2,,,den num ss tf D C B A =

将会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应当强调指出,对于任何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都不是唯一的。同一系统可以有许多(无穷多)状态空间表达式。MA TLAB 命令给出的只是这些可能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中的一种。

三、实验步骤

1.由传递函数变换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考虑下列传递函数系统:

232

()()(10)(416)1456160Y s s s

U s s s s s s s ==++++++ (1) 该系统有许多(无穷多)可能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其中一种可能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u x x x y u x x x x x x 0 00114101456160100010321321321+????

?

?????=??????????-+????????????????????---=?????????? (2)

另外一种可能的状态空间表达式(无穷多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的一种)是:

[][]u x x x y u x x x x x x 0 0010010100011605614321321321+????

??????=??????????+????????????????????---=?????????? (3)

MATLAB 将方程(1)表示的传递函数,变换为由方程(2)和方程(3)表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对于这里所列举的系统,MATLAB Program3-1将产生出矩阵A ,B ,C 和D 。

[][]

[]0

0100010

1

0001160

5614den)

tf2ss(num,D C,B,A,16056141den 0100num 1

-Program3 MAT LAB ==

=---=

===D C B A

2.由状态空间表达式变换为传递函数

为了将状态空间表达式变换为传递函数,采用下列命令:

[])iu D,C,B,A,

ss2tf(den num,=

对于多输入的系统,必须在iu 中具体表明。

例如,如果系统具有三个输入量)3,2,1(u u u ,则iu 必须表示是1,2或3,其中1代表u 1,2代表u 2,3代表u 3。

如果系统只有一个输入量,则可以采用命令:

[])D C,B,A,

ss2tf(den num,=

也可以采用命令:

[])1D,C,B,A,

ss2tf(den num,=

对于具有多输入和多输出的系统,暂时不做考虑。

考虑下列状态空间方程描述的系统的传递函数:

[]????

??????=??????????-+????????????????????---=??????????321321321 0011202505255100010x x x y u x x x x x x

MATLAB Program3-2将给出上述系统的传递函数。这个传递函数由下式表示:

5

2555

25)()(2

2

++++=s s s s s U s Y [][][][]

[]MATLAB Program3-2

A 010;001;5255;

B 0;25;120;

C 100;

D 0num,den ss2tf(A,

B,C,D)

num 00.000025.0000 5.0000den 1.0000 5.000025.0000 5.0000

%**The same result can be obtained by entering the following command:=---=-=====

[]**

num,den ss2tf(A,

B,C,D,1)

num 00.000025.0000 5.0000

den 1.0000 5.000025.0000 5.0000

===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基本要求

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和班级学号;

2.实验目的;

3.实验过程;

4.实验原始记录;

5.实验分析及结论;

6.提出对实验的合理建议;

7.报告要独立完成,不要互相抄袭,图表要正规,记录要清晰,字迹要工整。

五、思考与练习题

将下列传递函数变换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1. 4

4

)(2++=s s s G

2. 2

54)(23+++=s s s s

s G

3. )

52)(1(10

)(2+++=

s s s s G

4. )

52)(1()

1(10)(22+++++=s s s s s s G

5. 8

14715

8)(232+++++=s s s s s s G

实验四 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 进行瞬态响应分析计算的方法。

2.掌握用MATLAB 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方法。

3.掌握用MATLAB 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方法。

4.掌握用MATLAB 求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的方法。

5.掌握用MATLAB 求系统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

1.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介绍用MATLAB 进行瞬态响应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将讨论阶跃响应、脉冲响应、斜坡响应,以及对其他简单输入信号的响应问题。

2.线性系统的MATLAB 表示

系统的传递函数用两个数组来表示。考虑下列系统:

25

425

2)()(2

+++=s s s s R s C (1) 该系统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组,每一个数组由相应的多项式系数组成,并且以s 的降幂排列如下:

[][]

num 225den 1425==

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表示方法是:

[][]

2541den 2520num == 在这个表达式中,零是填充符。注意,如果零被填充进去,则向量“num ”和向量“den ”的维数会变成相同。加进填充符零的优点是向量“num ”和向量“den ”可以直接相加。例如:

[][][]

506125412520den num =+=+

如果已知num 和den (即闭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则命令

t)den,step(num,,den)step(num,

将会产生单位阶跃响应图(在阶跃命令中,t 为用户指定时间)。

3.对于一个以状态空间形式描述的控制系统,其状态空间方程中的状态矩阵A ,

控制矩阵B ,输出矩阵C 和直接传输矩阵D 均为已知,这时命令

D)C,B,step(A,

将会产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虽然t 没有显含在阶跃命令中,但时间向量会自动地予以确定。

应当指出,命令step (sys)可以用来获得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首先,用下式定义系统:

den)tf(num,sys =

或D)C,B,ss(A,sys =

然后,为了求单位阶跃响应,向计算机输入下列命令:

step(sys)

当阶跃命令的左端含有变量时,如

[][][]t)

iu,D,C,B,step(A,t x,y,iu)D,C,B,step(A,t x,y,t)

den,step(num,t x,y,=== (2) 显示屏上不会显示出响应曲线。因此,必须利用plot 命令去查看响应曲线。矩阵y 和x 分别包含系统在计算时间点t 求出的输出响应和状态响应(y 的列数与输出量个数相同,每一行对应一个相应的时间t 单元,x 的列数与状态数相同,每一行对应一个相应的时间t 单元)。

在方程(2)中,标量iu 是系统输入量的一种标识,它说明采用什么输入量获取响应,t 则是用户指定的时间。如果系统含有多个输入量和多个输出量,则方程(2)给出的阶跃命令将产生一个阶跃响应曲线序列,其中每一个曲线都与方程:

Du

Cx y Bu Ax x

+=+=

中的一个输入量和一个输出量组合相对应。

三、实验步骤

1.标准二阶系统的MATLAB 描述

下列二阶系统被称为标准二阶系统:2

22

2)(n

n n

s s s G ωζωω++=,对于给定的n ωζ和 ,下列命令)den num,(printsys

或 )s den,num,(printsys 将以s 的多项式比值形式,打印出num/den 。

例如,考虑当5=n ω弧度/秒和0.4 =ζ的情况。MATLAB Program 4-1将产生出5=n ω弧度/秒和0.4 =ζ的情况下的标准二阶系统。

[]25

42^25

num/den )s''den,num,(printsys num0;*5^2num tio);

damping_ra ord2(wn,den num0,0.4

tio damping_ra 5;

wn 1-4 Program MAT LAB ++=

====s s

2.求传递函数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考虑下列传递函数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25

425

)(2++=

s s s G ,MA TLAB

Program 4-2将给出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见图4-1所示曲线。

应当指出,在图4-1中,x 轴和y 轴的标注是自动确定的。如果希望对x 轴和y 轴进行不同的标注,则必须改变阶跃指令。例如,如果需要在x 轴上标注“t sec ”,在y 轴上标注“Input and Output ”,则应利用带有左端变量的阶跃响应命令,如:

)t den,step(num,c =,或者,更为普遍地利用

)t den,step(num,]t y,[x,=

例如,参见MA TLAB Program 4-2。

[][]MATLAB Program 4-2

%----------Unit-step response----------%**Enter the numerator and denominator of the transferfunction**num 0025;den 1425;

%*****Enter the following step-response command*****

step(num,==den)

%*****Enter grid and title of the plot*****grid

title('Unit-Step Response of G(s)25/(s^24s 25)')

=++

图4-1 MA TLAB Program 4-2 产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利用MATLAB 命令中的一种命令,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5)

t)iu,D,C,B,impulse(A,t x,y,(4) iu)D,C,B,impulse(A,t x,y,D)

C,B,impulse(A,t x,y, (3) t)den,m,impulse(nu t x,y,den)m,impulse(nu t x,y,D)C,B,impulse(A,den)

m,impulse(nu ===== 命令impulse(num,den)将在屏幕上画出单位脉冲响应。命令D)C,B,impulse(A,将产生一个单位脉冲响应序列图,每一个响应曲线对应于系统

Du

Cx y Bu Ax x

+=+=

的一种输入量和输出量组合,其中时间向量会自动地确定下来。应当指出,在方程(4)和方程(5)中,标量iu 是系统输入量的一种指标,它表明采用哪一个输入量产生脉冲响应。

还应指出,在方程(3)和方程(5)中,t 是用户提供的时间向量。向量t 表示脉冲响应进行计算的时间。

如果MATLAB 命令中附加有左端变量,如[]D)C,B,impulse(A,t x,y,=这种情况,该命令将产生系统的输出量和状态响应,以及时间向量t 。此时在计算机屏

幕上不画出图形。矩阵y 和x 包含在时刻t 计算出来的系统输出和状态响应(y 的列数与输出量个数相同,但仅有一行对应于t 的每一个元素。x 的列数与状态变量数相同,也只有一行与t 的每一个元素相对应)。

例如,求下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u

x x y u x x x x

0 01101110212121+??

?

???=??????+???????????

?--=?????? 在MA TLAB Program 4-3中给出了一种可行的MA TLAB 程序。由此得到的响应曲线表示在图4-2中。

[][][][]MATLAB Program 4-3A 0111;B 0;1;10;0;

impulse(A,B,C,D);

grid

title('Unit-Impulse Response')

;--C D ====

图4-2 MATLAB Program 4-3 产生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又例如,试求下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12.01

)()()(2++==s s s G s R s C

MATLAB Program 4-4将产生单位脉冲响应。

[][]MATLAB Program 4-4num 001;den 10.21;impulse(num,den);

grid

title('Unit-Impulse Response of G(s)1/(s^20.2s 1)')

===++

由此得到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如图4-3所示。

图4-3 MATLAB Program 4-4 产生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4.传递函数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在MATLAB 中没有斜坡响应命令,因此,需要利用阶跃响应命令或lsim 命令求斜坡响应。特别是当求传递函数系统)(s G 的斜坡响应时,可以先用s 除)(s G ,再利用阶跃响应命令。例如,考虑下列闭环系统:1

1)()(2++=s s s R s C ,对于单位斜坡

输入量,)/(1)(2s s R =,因此,s s s s s s s s C 1)

1(1

1

11

)(22

2?++=

?

++=

。 为了得到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往MATLAB 程序中输入下列分子和分母:

[][];

0111den ;

1000num ==

并且应用阶跃响应命令。

5.系统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

为了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可以应用命令lsim 。下列一些命令:

t)

u,D,C,B,lsim(A,y or t)r,den,lsim(num,y t)

u,D,C,B,lsim(A,or t)r,den,lsim(num,==

将产生对输入时间函数r 和u 的响应。

例如,利用lsim 命令,求系统1

1)

()(2

++=

s s s R s C 的单位斜坡响应,将MATLAB

Program 4-5输入到计算机中,求单位斜坡响应。图4-4所示为求得的响应曲线。

[][]MATLAB Program 4-5

%----------Ramp response----------num 0

01;

den 111;t 0:0.1:8;

r t;

y lsim(num,den,r,t);plot(t,r,'-',t,y,'o')grid

title('Unit-Ramp Response Obtained by Use of Command"lsim"')xlabel('t sec =====')

ylabel('Unit-Ramp Input and System Output') text(2.1,4.65,'Unit-Ramp Input')text(4.5,2.0,'Output')

图4-4 利用MA TLAB Program 4-5求得的单位斜坡响应

又例如,考虑下列系统:

[][]u

x x y u x x x x 0 0110015.01212121+??

?

???=??????+???????????

?--=??????

当输入量u 由下式给定:1.u = 单位阶跃输入;2.t e u -=。(使用命令)exp(t u -=) 并且假设初试状态为0)0(=X 时,试利用MA TLAB 求响应曲线)(t y 。

四、实验报告内容及基本要求

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和班级学号;

2.实验目的;

3.实验过程;

4.实验原始记录;

5.实验分析及结论;

6.提出对实验的合理建议;

7.报告要独立完成,不要互相抄袭,图表要正规,记录要清晰,字迹要工整。

五、思考与练习题

1.已知系统传递函数为)

10)(1(10

)(++=s s s G ,求其单位阶跃响应)(t h 。

2.某系统传递函数为6

51

)(2

+++=

s s s s G ,求其单位脉冲响应)(t g 。 3.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2)(s

s s G +=,试求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t h 和单位脉冲响应)(t g 。

4.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6.0(14.0)(++=s s s s G ,试求系统单位阶跃

响应)(t h ,并求其上升时间r t 和最大超调量(%)p M 。

5. 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450(100

)(+=

s s s G ,反馈传递函数

02.0)(=s H ,画出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求其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阻尼

比ζ,超调量(%)p M ,峰值时间p t ,调整时间s t (进入5%±的误差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学号姓名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通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预习与回答: (1)在实际控制系统调试时,如何正确实现负反馈闭环? 答:负反馈闭环,不是单纯的加减问题,它是通过增量法实现的,具体如下: 1.系统开环; 2.输入一个增或减的变化量; 3.相应的,反馈变化量会有增减; 4.若增大,也增大,则需用减法器; 5.若增大,减小,则需用加法器,即。 (2)你认为表格中加1KΩ载后,开环的电压值与闭环的电压值,哪个更接近2V? 答:闭环更接近。因为在开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系统前部分不会产生变化。故而系统不具有调节能力,对扰动的反应很大,也就会与2V相去甚远。 但在闭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由于有反馈的存在,扰动产生的影响会被反馈到输入端,系统就从输入部分产生了调整,经过调整后的电压值会与2V相差更小些。 因此,闭环的电压值更接近2V。 (3)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主要设计哪一部份? 答:应当是系统的整体框架及误差调节部分。对于一个系统,功能部分是“被控对象”部分,这部分可由对应专业设计,反馈部分大多是传感器,因此可由传感器的专业设计,而自控原理关注的是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控制系统设计中心就要集中在整个系统的协调和误差调节环节。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可以“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时段: 成绩: 工学院自动化系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 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K R K R R R Z Z s G 200,1002)(211 212==-=-=- = 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3所示。 三、实验内容 按下列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建立相应的SIMULINK 仿真模型,观察并记录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 ① 比例环节1)(1=s G 和2)(1=s G ; ② 惯性环节11)(1+= s s G 和1 5.01 )(2+=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s s G =)(1 ⑤ 比例+微分环节(PD )2)(1+=s s G 和1)(2+=s s G ⑥ 比例+积分环节(PI )s s G 11)(1+=和s s G 211)(2+=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1-3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

① 仿真模型及波形图1)(1=s G 和2)(1=s G ② 仿真模型及波形图11)(1+= s s G 和1 5.01)(2+=s s G 11)(1+= s s G 1 5.01 )(2+=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池州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目录 实验一、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 (1) 实验二、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5) 实验三、根轨迹实验 (7) 实验四、频率特性实验 (10) 实验五、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计算机仿真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采样控制系统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典型非线性环节模拟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方法。 2、研究电阻、电容参数对典型线性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XMN-2型实验箱; 2、LZ2系列函数记录仪; 3、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 1、比例环节: r(t) 方块图模拟电路 图中: i f P R R K= 分别求取R i=1M,R f=510K,(K P=0.5); R i=1M,R f=1M,(K P=1); R i=510K,R f=1M,(K P=2); 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2、积分环节: r(t) 方块图模拟电路图中:T i=R i C f 分别求取R i=1M,C f=1μ,(T i=1s); R i=1M,C f=4.7μ,(T i=4.7s););

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实验: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实验三 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一.实验要求 1.研究表征系统稳定程度的相位裕度γ和幅值穿越频率c ω对系统的影响。 2.了解和掌握欠阻尼二阶开环系统中的相位裕度γ和幅值穿越频率c ω的计算。 3.观察和分析欠阻尼二阶开环系统波德图中的相位裕度γ和幅值穿越频率ωc ,与计算值作比对。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用于观察和分析二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由于Ⅰ型系统含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在开环时响应曲线是发散的,因此欲获得其开环频率特性时,还是需构建成闭环系统,测试其闭环频率特性,然后通过公式换算,获得其开环频率特性。 自然频率:T iT K = n ω 阻尼比:KT Ti 2 1= ξ (3-2-1) 谐振频率: 2 21ξωω-=n r 谐振峰值:2 121lg 20)(ξ ξω-=r L (3-2-2) 计算欠阻尼二阶闭环系统中的幅值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度γ: 幅值穿越频率: 24241ξξωω-+? =n c (3-2-3) 相位裕度: 4 24122arctan )(180ξξξω?γ++-=+=c (3-2-4) γ值越小,Mp%越大,振荡越厉害;γ值越大,Mp%小,调节时间ts 越长,因此为使 二阶闭环系统不致于振荡太厉害及调节时间太长,一般希望: 30°≤γ≤70° (3-2-5) 本实验所构成的二阶系统符合式(3-2-5)要求。 被测系统模拟电路图的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电路 本实验将数/模转换器(B2)单元作为信号发生器,自动产生的超低频正弦信号的频率从低到高变化(0.5Hz~16Hz ),OUT2输出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r (t),然后分别测量被测系统的输出信号的开环对数幅值和相位,数据经相关运算后在虚拟示波器中显示。 实验步骤: (1)将数/模转换器(B2)输出OUT2作为被测系统的输入。 (2)构造模拟电路: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同笫3.2.2 节《二阶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测试》。 (3)运行、观察、记录: ① 将数/模转换器(B2)输出OUT2作为被测系统的输入,运行LABACT 程序,在界面 的自动控制菜单下的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实验项目,选择二阶系统,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实验开始后,实验机将自动产生0.5Hz~16H 等多种频率信号,等待将近十分钟,测试结束后,观察闭环对数幅频、相频曲线和幅相曲线。 ② 待实验机把闭环频率特性测试结束后,再在示波器界面左上角的红色‘开环’或‘闭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前言 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了最新计算机技术、总线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了一套性能可靠、具有故障安全性、功能完善、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车站联锁系统。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计算机联锁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联锁的使用和 维护,使计算机联锁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充分发挥其效能。 目 录 前言 实验一 (联锁设计实验1)进路选择实验.......................................... 4 实验二 (联锁设计实验1)进路解锁实验.......................................... 7 实验三 (系统认识实验)进路模拟行车实验 (9) 实验四 (接口电路实验)进路故障模拟及处理实验.............................. 11 实验五 车站联锁维修实验............................................................... 13 参考文献 (15)

前言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联锁)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信号基础设备,必须保证工作可靠,并符合“故障-安全”原则。实现车站联锁的基本功能,完成列车进路建立、锁闭、解锁、道岔控制、信号机控制,完成轨道电路和信号设备状态的监督。通过车站联锁实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联锁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车站联锁系统的使用和维修,使联锁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充分发挥其效能。

实验1 进路选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车站联锁车务仿真培训系统,熟悉系统的操作。 2.通过办理进路过程过程,验证各种进路的选路处理过程。 二、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1.实验设备: ⑴PC机E8000 1台 ⑵瘦客户机T5740W 20台 ⑶服务器E8100 2台 ⑷交换机ProCurve 1台 ⑸集群软件Pink E8000 1套 ⑹车站联锁车务仿真培训系统1套 2. 车站联锁车务仿真培训系统的体系结构,如下图1-1所示。 教师机调度集中机 学员机1 学员 机2 学员 机m 学员 机n ··········· 扩展功能 以太网图1-1 车站联锁车务仿真培训系统体系结构图 三、工作原理 本系统把联锁上位机操作平台,底层联锁逻辑和模拟现场设备的状态及变化过程集合到一台计算机上构成学员机,在一台计算机上实现了联锁系统的所有功能。同时结合教学及培训的特点,设置了一台教师机来完成学员操作过程的记录、回放并设置设备故障及行车命令以供考核学员的处理作业的能力。 四、车站站场图 实验用车站站场图,如下图所示。

自控实验指导书

自控理论实验指导书 录目 . 1 ..…硬件资源………………………………………..……… 4 ..…………………………………..……………软件的使用6 ………………………………………………实验系统部分.. . 6 …………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实验一 .. 8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实验二 . 10 …. 连续系统串联校正…………………实验三 1 自控理论实验指导书

硬件资源第一章 (可打印机AD/DA采集卡、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EL-AT-III型实验系统主要由计算机、,其中计算机根据不同的实验分别起信号产生、测量、显示、系统控制和数1选)组成如图据处理的作用,打印机主要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箱主要构造被控模拟对象。 显示器 实验箱电路卡AD/DA 计算机打印机 1 实验系统构成图 2:实验箱面板如图 实验箱面板图2 下面主要介绍实验箱的构成:系统电源一、系统采用高性能开关电源作为系统的工作电源,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AC 220V 1.输入电压:12V/0.5A,-12V/0.5A,+5V/2A /电流:+2.输出电压22W .3输出功率: 54.工作环境:-℃~+℃。40 2 自控理论实验指导书 二、 AD/DA采集卡 AD/DA采集卡如图3采用CYGNAL的C8051F410/2芯片做为主控芯片,负责数据采集和USB通信,AD采样位数为12位,采样率最大为10MHz。DA转换位数为12位。 AD/DA采集卡有两路输出(DA1、DA2)和两路输入(AD1、AD2),其输入和输出电压均为-5V~+5V。

图3 AD/DA采集卡 三、实验箱面板 实验箱面板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实验模块 本实验系统有八组由放大器、电阻、电容组成的实验模块。每个模块中都有一个由UA741构成的放大器和若干个电阻、电容。这样通过对这八个实验模块的灵活组合便可构造出各种型式和阶次的模拟环节和控制系统。 2.二极管,电阻、电容、二极管区 这些区域主要提供实验所需的二极管、电阻和电容。 3.AD/DA卡输入输出模块 该区域是引出AD/DA卡的输入输出端,一共引出两路输出端和两路输入端,分别是DA1、DA2,AD1、AD2。有一个按钮复位,按下一次对AD/DA卡进行一次复位。20针的插座用来和控制对象连接。 4.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有一个实验箱电源开关,有四个开关电源提供的DC电源端子,分别是+12V、-12V、+5V、GND,这些端子给外扩模块提供电源。 5.变阻箱、变容箱模块 变阻箱、变容箱是本实验系统的一个突出特点,只要按动数字旁边的“+”、“-”按钮便可调节电阻电容的值,而且电阻电容值可以直接读出。 3 自控理论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项目:典型环节的时域相应 实验地点:自动控制实验室 实验日期:2017 年 3 月22 日 指导教师:乔学工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特性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TDN-ACC+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相应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差异,分析原因。 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ACC+(或TD-ACS)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下面列出各典型环节的方框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实验前应熟悉了解。 1.比例环节 (P)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K S Ui S Uo =) () ( (3)阶跃响应:) 0()(≥=t K t U O 其中 01/R R K = (4)模拟电路图: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对照曲线: ① 取R0 = 200K ;R1 = 100K 。 ② 取R0 = 200K ;R1 = 200K 。

2.积分环节 (I)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TS S Ui S Uo 1 )()(= (3)阶跃响应: ) 0(1)(≥= t t T t Uo 其中 C R T 0= (4)模拟电路图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 取R0 = 200K ;C = 1uF 。 ② 取R0 = 200K ;C = 2uF 。

1 Uo 0t Ui(t) Uo(t)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 0.4s 1 Uo 0t Ui(t) Uo(t) 实测阶跃响应曲线 0.4s 10V 无穷 3.比例积分环节 (PI)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3)阶跃响应: (4)模拟电路图: (5)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取 R0 = R1 = 200K;C = 1uF。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实测阶跃响应曲线 ②取 R0=R1=200K;C=2uF。 K 1 + U i(S)+ U o(S) + Uo 10V U o(t) 2 U i(t ) 0 0 .2s t Uo 无穷 U o(t) 2 U i(t ) 0 0 .2s t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响应曲线,测定过渡过程时间T s 2、建立二阶系统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阻尼比的响应曲线,并测定超调量及过渡过程时间T s 四、实验原理及实验数据 一阶系统 系统传递函数: 由电路图可得,取则K=1,T分别取:0.25, 0.5, 1 T 0.25 0.50 1.00 R2 0.25MΩ0.5M Ω1MΩ C 1μ1μ1μ T S 实测0.7930 1.5160 3.1050 T S 理论0.7473 1.4962 2.9927 阶跃响应曲线图1.1 图1.2 图1.3 误差计算与分析 (1)当T=0.25时,误差==6.12%; (2)当T=0.5时,误差==1.32%; (3)当T=1时,误差==3.58% 误差分析:由于T决定响应参数,而,在实验中R、C的取值上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另外,导线的连接上也存在一些误差以及干扰,使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但是本实验误差在较小范围内,响应曲线也反映了预期要求,所以本实验基本得到了预期结果。 实验结果说明 由本实验结果可看出,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是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特征有T确定,T越小,过度过程进行得越快,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二阶系统 图1.1 图1.2 图1.3

系统传递函数: 令 二阶系统模拟线路 0.25 0.50 1.00 R4 210.5 C2 111 实测45.8% 16.9% 0.6% 理论44.5% 16.3% 0% T S实测13.9860 5.4895 4.8480 T S理论14.0065 5.3066 4.8243 阶跃响应曲线图2.1 图2.2 图2.3 注:T s理论根据matlab命令[os,ts,tr]=stepspecs(time,output,output(end),5)得出,否则误差较大。 误差计算及分析 1)当ξ=0.25时,超调量的相对误差=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 2)当ξ=0.5时,超调量的相对误差==3.7%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3.4% 4)当ξ=1时,超调量的绝对误差=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3.46% 误差分析:由于本试验中,用的参量比较多,有R1,R2,R3,R4;C1,C2;在它们的取值的实际调节中不免出现一些误差,误差再累加,导致最终结果出现了比较大的误差,另外,此实验用的导线要多一点,干扰和导线的传到误差也给实验结果造成了一定误差。但是在观察响应曲线方面,这些误差并不影响,这些曲线仍旧体现了它们本身应具有的特点,通过比较它们完全能够了解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不影响预期的效果。 实验结果说明 由本实验可以看出,当ωn一定时,超调量随着ξ的增加而减小,直到ξ达到某个值时没有了超调;而调节时间随ξ的增大,先减小,直到ξ达到某个值后又增大了。 经理论计算可知,当ξ=0.707时,调节时间最短,而此时的超调量也小于5%,此时的ξ为最佳阻尼比。此实验的ξ分布在0.707两侧,体现了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随ξ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图2.2 图2.1 图2.3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 MATLAB 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包括典型响应、判断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预习要点 1、 系统的典型响应有哪些? 2、 如何判断系统稳定性? 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 三、实验方法 (一) 四种典型响应 1、 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常用格式: 1、)(sys step ;其中sys 可以为连续系统,也可为离散系统。 2、),(Tn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0---Tn 。 3、),(T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向量T 指定。 4、),(T sys step Y =;可详细了解某段时间的输入、输出情况。 2、 脉冲响应: 脉冲函数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0 ,0)(1)(0 ?==?∞ t x f dx x f 其拉氏变换为:) ()()()(1)(s G s f s G s Y s f === 所以脉冲响应即为传函的反拉氏变换。 脉冲响应函数常用格式: ① )(sys impulse ; ② ); ,();,(T sys impulse Tn sys impulse ③ ),(T sys impulse Y = (二) 分析系统稳定性 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利用pzmap 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 2、 利用tf2zp 求出系统零极点; 3、 利用roots 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极点 (三) 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Matlab 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 以及任意输入下的仿真函数lsim.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2017-2018-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 王娜编写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系 2017年11月 实验一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Matlab 操作环境和基本方法,如数据表示、绘图等命令; 2、掌握控制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变换laplace 和ilaplace ,控制系统生成模型的常用函数命令sys=tf(num,den),会绘制单位阶跃、脉冲响应曲线; 3、会构造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会利用matlab 函数求取系统闭环特征根; 4、会分析控制系统中n ζω, 对系统阶跃、脉冲响应的影响。 [实验内容及步骤] 1、矩阵运算 a) 构建矩阵:A=[1 2;3 4]; B=[5 5;7 8]; 解: >> A=[1 2;3 4] A = 1 2 3 4 >>B=[5 5;7 8] B = 5 5 7 8 b) 已知A=[1.2 3 5 0.9;5 1.7 5 6;3 9 0 1;1 2 3 4] ,求矩阵A 的特征值、特征多项式和特征向量. 解:>> A=[1.2 3 5 0.9;5 1.7 5 6;3 9 0 1;1 2 3 4]; >> [V ,D]=eig(A) V = 0.4181 -0.4579 - 0.3096i -0.4579 + 0.3096i -0.6044 0.6211 -0.1757 + 0.2740i -0.1757 - 0.2740i 0.0504 0.5524 0.7474 0.7474 -0.2826 0.3665 -0.1592 - 0.0675i -0.1592 + 0.0675i 0.7432 D = 13.0527 0 0 0 0 -4.1671 + 1.9663i 0 0 0 0 -4.1671 - 1.9663i 0 0 0 0 2.1815 >> p=poly(A) p = -6.9000 -77.2600 -86.1300 604.5500 2. 基本绘图命令 a) 绘制余弦曲线y=cos(x),x ∈[0,2π] 解:>> x=linspace(0,2*pi); >> y=cos(x); >> plot(x,y)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目录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须知 (3) 一、仪器简介 (3) 二、预习及预习报告 (6) 三、实验及实验报告 (6) 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 (7) 实验二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 (12) 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14) 实验四系统的频率特性测量 (16) 实验五连续系统的串联校正 (19)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须知 一、仪器简介 本课程实验的仪器主要为爱迪克labACT自控/计控原理教学实验系统。 (一) 构成 labACT自控/计控原理实验机由以下七个模块组成: 1.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模块 2.计算机控制原理实验模块 3.信号源模块 4.控制对象模块 5.虚拟示波器模块 6.控制对象输入显示模块 7.CPU控制模块 各模块相互交联关系框图见图1-1-1所示: 图1-1-1 各模块相互交联关系框图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模块由模拟运算单元及模拟运算扩充库组成,这些模拟运算单元的输入回路和反馈回路上配有多个各种参数的电阻、电容,因此可以完成各种自动控制模拟运算。例如构成比例环节、惯性环节、积分环节、比例微分环节,PID环节和典型的二阶、三阶系统等。利用本实验机所提供的多种信号源输入到模拟运算单元中去,再使用本实验机提供的虚拟示波器界面可观察和分析各种自动控制实验的响应曲线。 主实验板外形尺寸为35厘米×47厘米,主实验板的布置简图见图1-1-2所示。

根据功能本实验机划分了各种实验区均在主实验板上。实验区组成见表1-1-1。

表1-1-1 实验区组成 (二 1)虚拟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为了满足自动控制不同实验的要求我们提供了示波器的四种显示方式。 (1)示波器的时域显示方式 (2)示波器的相平面显示(X-Y)方式 (3)示波器的频率特性显示方式有对数幅频特性显示、对数相频特性显示(伯德图),幅相特性显示方式(奈奎斯特图),时域分析(弧度)显示方式。 (4) 示波器的计算机控制显示方式 2)虚拟示波器的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示波器,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1)示波器的一般用法:运行LABACT程序,选择‘工具’栏中的‘单迹示波器’项或‘双迹示波器’

自控原理实验一(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成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方向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一 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实验时间 实验编号 同组同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时间常数T 时的跃响应曲线,测定其过渡过程时间T S 。 2.建立二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阻尼比ζ时的跃响应曲线,测定其超调量σ%及过渡过程时间T S 。 三、实验原理 1.一阶系统 系统传递函数为:(s)(s)(s)1 C K R Ts Φ= =+ 模拟运算电路如图1-1所示: 由图1-1得 2 12(s)(s)11 o i R U R K U R Cs Ts == ++ 在实验当中始终取R 2=R 1,则K=1,T=R 2 C U i U o 图1-1 一阶系统模拟电

取不同的时间常数T 分别为:0.25、0.5、1.0。 记录不同时间常数下阶跃响应曲线,测量并纪录其过渡过程时间T S ,将参数及指标填在表1-1内。 表 1-1一阶系统参数指标 S S 2.二阶系统 系统传递函数为:22 2 (s) (s)(s)2n n n C R s s ωζωωΦ==++。令n ω=1弧度/秒,则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 根据结构图,建立的二阶系统模拟线路如图1-3所示: 取R 2C 1=1,R 3C 2=1则 442312R R C R ζ==,42 1 2R C ζ= R(s) C(s) 图1-2 二阶系统结构图 U o U i 图1-3 二阶系统模拟电路图

自控实验指导书分解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函及输出时域函数的表达式。 2、掌握各典型环节的特征参数的测量方法。 3、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ACC+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比例环节 1)结构框图 图1-1 比例环节的结构框图 2)传递函数 K S R S C =) ()( 3)阶跃响应 K t C =)( )0(≥t 其中 01/R R K = 4)模拟电路 图1-2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 注:图中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已经对地接了100k 电阻。不需再接。

2、积分环节 1)结构框图 图1-3 积分环节的结构框图 2)传递函数 TS S R S C 1 )()(= 3)阶跃响应 t T t C 1 )(= )0(≥t 其中 C R T 0= 4)模拟电路 图1-4 积分的模拟电路图 3、比例积分环节 1)结构框图 图1-5 比例积分环节的结构框图

2)传递函数 TS K S R S C 1)()(+= 3)阶跃响应 t T K t C 1)(+= )0(≥t 其中 01/R R K = ;C R T 0= 4)模拟电路 图1-6 比例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 4、惯性环节 1)结构框图 图1-7 惯性环节的结构框图 2)传递函数 C(S)R(S)=1TS +1 3)阶跃响应 )1()(/T t e K t C --= 其中 01/R R K = ;C R T 1= 4)模拟电路 图1-8 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图

四、实验步骤 1、按图1-2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将线接好。检查无误后开启设备电源。 2、将信号源单元的“ST ”端插针与“S ”端插针用“短路块”。将信号形式开关设在“方波”档,分别调节调幅和调频电位器,使得“OUT ”端输出的方波幅值小于5V ,周期为10s 左右。 3、将方波信号加至比例环节的输入端R (t ),用示波器的“CH1”和“CH2” 表笔分别监测模拟电路的输入R (t )端和输出C(t)端。记录实验波形及结果。 4、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出积分环节、比例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对阶跃信号的实际响应曲线。 5、再将各环节实验参数改为如下: 比例环节: k R 2000=,k R 2001=。 积分环节: k R 2000=,u C 2= ; 比例积分: k R 1000=,k R 2001=,u C 2= ; 惯性环节: k R R 20010==;u C 2= 。 6、 重复步骤3。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将各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画在实验报告上,标明输入信号的幅值、输出 响应曲线的时间和幅值。分析参数变化对响应曲线的影响。 2、理论计算比例放大倍数K 、积分时间常数T 、惯性时间常数T 的值与实 际测量值进行验证。 六、思考题 1、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各种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在什么条件下推导出的? 2、实验电路中串联的后一个运放的作用?若没有则其传递函数有什么差 别? 3、惯性环节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近似为比例环节?而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近似为积分环节?

自控理论实验指导书

自动控制理论 实验指导书 信息工程学院 2005年10月

第一部分 实验要求 1.实验前做好预习。 2.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实验仪器,用毕恢复原状。 3.接线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通电。 4.实验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检查实验记录、验收仪器后,方可离开。 5.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线路; 3) 实验内容; 4) 实验结果(测得的数据、波形等); 5)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第二部分 实验 实验一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实验测试方法; 2.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参数n ωξ,对暂态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 实验设备 1.XMN-2型模拟仪。 2.超低频示波器。 3.万用表。 三、 实验内容 典型二阶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二阶系统框图 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2 222)() (n n n s s s X s Y ωξωω++= 用图2所示电路可模拟二阶系统。其中4个运算放大器分别构成如下环节:

)(t x 图2 用运算放大器构建的二阶系统 . , )(;1)(; ,1)()(6921i f op op op op R R K K s G s G RC T Ts s G s G =-=-==-== 上式中op1、op2、op6、op9分别和模拟仪的运放单元相对应。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阻尼比与时间常数T 、比例系数K 满足下列关系: 2 );/(1 K s rad T n = = ξω 1. 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n ω保持不变,改变阻尼比ξ,输入单位阶跃信号 V t t x )(1)(=,观察和记录响应曲线)(t y 和最大超调量p M 、调整时间s t 的变化。 1)取K R C M R f 40,0.1,1===μ,使s T K 1,4.0==,可得2.0,1==ξωn 。 2)令K R f 80=,其他参数不变,此时s T K 1,8.0==,4.0,1==ξωn 。 3)令K R f 200=,其他参数不变,此时s T K 1,2==,1,1==ξωn 。 2. 阻尼比ξ保持不变,改变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n ω,输入单位阶跃信号 V t t x )(1)(=,观察和记录响应曲线)(t y 和最大超调量p M 、调整时间s t 的变化(与 上述第一组参数下的结果比较)。 取K R C M R f 40,47.0,1===μ,使s T K 47.0,4.0==,可得12.2=n ω, 2.0=ξ。 3.将以上四组测量结果列表给出,并和最大超调量p M 、调整时间s t 的理论值相比较。 四、 思考题 1.推导图2所示电路的闭环传递函数,并确定n ω、ξ和i f R R C R ,,,的关系。 2.该电路的输出的稳态值是否等于阶跃输入信号的幅值?为什么?

自动控制原理_实验2(1)

实验二 线性系统时域响应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step( )函数和impulse( )函数的使用方法,研究线性系统在 单位阶跃、单位脉冲及单位斜坡函数作用下的响应。 2.通过响应曲线观测特征参量ζ和n ω对二阶系统性能的影响。 3.熟练掌握系统的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二、基础知识及MATLAB 函数 (一)基础知识 时域分析法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可以提供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 信息,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为了研究控制系统的时域特性,经常采用瞬态响应(如阶跃响应、脉冲响应和斜坡响应)。本次实验从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出发,给出了在MATLAB 环境下获取系统时域响应和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的方法。 用MATLAB 求系统的瞬态响应时,将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分 别以s 的降幂排列写为两个数组num 、den 。由于控制系统分子的阶次m 一般小于其分母的阶次n ,所以num 中的数组元素与分子多项式系数之间自右向左逐次对齐,不足部分用零补齐,缺项系数也用零补上。 1.用MATLAB 求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 1) 阶跃响应 求系统阶跃响应的指令有: step(num,den) 时间向量t 的范围由软件自动设定,阶跃响应曲线随 即绘出 step(num,den,t) 时间向量t 的范围可以由人工给定(例如t=0:0.1:10) [y ,x]=step(num,den) 返回变量y 为输出向量,x 为状态向量 在MATLAB 程序中,先定义num,den 数组,并调用上述指令,即可生成单位 阶跃输入信号下的阶跃响应曲线图。 考虑下列系统: 25 425)()(2++=s s s R s C 该系统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组,每一个数组由相应的多项式系数组成,并且以s 的降幂排列。则MATLAB 的调用语句: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前言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自动控制、电子电气技术等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可以处理时变、非线性以及多输入、多输出等复杂的控制系统等问题。本套EL-AT-III型自动控制实验系统克服了以前做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时,连线复杂,连接不稳定的缺点,通过对单元电路的灵活组合,可构造出各种型式和阶次的模拟环节和控制系统。可以使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系统电路和系统特性的研究上。 本系统采用DA/AD卡通过USB口和计算机连接实现信号源信号的输出和系统响应信号的采集,采集后的信号通过计算机显示屏显示,省去了外接信号源和示波器测量相应信号的麻烦。EL-AT-III型自动控制实验系统支持自动控制理论课的所有实验,通过这套仪器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学习和掌握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和测试技术,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水平。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为EL-AT-III型实验箱硬件资源,主要介绍实验箱的硬件组成和系统单元电路。第二章为系统集成操作软件,主要介绍系统软件的安装,操作以及计算机和实验箱的通讯设置。第三章为实验系统部分,主要介绍各个实验的电路组成,原理和实验步骤。另外,在附录部分由部分实验的说明和参考结果。

目录 第一章硬件资源 (2) 第二章软件安装及使用 (5) 第三章实验系统部分 (11) 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 (12) 实验二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17) 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1) 实验四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24) 实验五连续系统串联校正 (30) 实验六数字PID控制 (35) 实验七采样实验 (38)

西安交大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日期2014 年12月22 日专业班号交报告日期 2014 年 12月27日姓名学号 实验五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一、实验设备 1.硬件平台——NI ELVIS 2.软件工具——LabVIEW 二、实验任务 1.使用NI ELVIS可变电源提供的电源能力,驱动直流马达旋转,并通过改变电压改变 其运行速度; 2.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3.通过编程将可变电源所控制的马达和转速计整合在一起,基于计算机实现一个转速自 动控制系统。 三、实验步骤 任务一:通过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 任务二: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 任务三:通过程序自动调整电源电压,从而逼近设定转速

编程思路:PID控制器输入SP为期望转速输出,PV为实际测量得到的电机转速,MV为PID输出控制电压。其中SP由前面板输入;PV通过光电开关测量马达转速得到;将PID 的输出控制电压接到“可变电源控制马达旋转”模块的电压输入控制端,控制可变电源产生所需的直流电机控制电压。通过不断地检测马达转速与期望值对比产生偏差,通过PID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达到直流电机转速的负反馈控制。 PID参数:比例增益:0.0023 积分时间:0.010 微分时间:0.006 采样率和待读取采样:采样率:500kS/s 待读取采样:500 启动死区:电机刚上电时,速度为0,脉冲周期测量为0,脉冲频率测量为无限大。通过设定转速的“虚拟下限”解决。本实验电机转速最大为600r/min。故可将其上限值设为600r/min,超过上限时,转速的虚拟下限设为200r/min。 改进:利用LabVIEW中的移位寄存器对转速测量值取滑动平均。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解析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典型环节与典型系统的模拟 (1) 实验二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特性 (6) 实验三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实验 (10) 实验四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 (12) 实验五自动控制系统静态误差实验 (13) 实验六控制系统的品质及校正装置的应用(设计性) (15) 实验七控制系统频率特性仿真研究 (17) 实验八非线性系统运动特性的研究 (18) 实验九非线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20) 附录 KJ82-3型自动控制系统模拟机可做模拟运算电路举例 (21)

实验一 典型环节与典型系统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典型环节阶跃响应曲线,定性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特性的影响; 2.观测不同阶数线性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的瞬态响应,了解参数变化对它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KJ82-3型自动控制系统模拟机一台 2.Tektronix TDS 1002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 3.万用表一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 1.实验步骤: (1)开启电源前先将所有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状态,拔去不用的导线。 (2)闭合电源后检查供电是否正常。分别将各运算放大器调零,并用示波器观察调整好方波信号。 (3)断开电源后按图接好线,由信号源引出方波信号接到各环节输入端。 (4)闭合电源,调节有关旋钮,观察阶跃响应波形,并利用表1.1-1.6记录之。 2.实验内容: (1)比例调节器 U s c A 1 100K 50K W 表1.1 (2 U s c A 1 100K C

改变C 时保护输入信号不变 表1.2 sc U A 1 100K 50K R C 表1.3 U s c K 5K 1μ0K 50A 5 R 0 10 表1.4

自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THBCC-1型控制理论实验平台硬件组成及使用 一、直流稳压电源 “THBCC-1”实验平台有两个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用于给实验平台提供电源。其中一个直流稳压电源有±5V/0.5A、±15V/0.5A及+24V/1.0A五路,每路均有短路保护自恢复功能。它们的开关分别由相应的钮子开关控制,并由相应发光二极管指示。其中+24V主要用于温度控制单元和直流电机单元。 实验前,启动实验平台左侧的空气开关和实验台上的电源总开关。并根据需要将±5V、±15V钮子开关拔到“开”的位置。 另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与前一个相比,是无+24V直流电源。 实验时,也可通过2号连接导线将直流电压接到需要的位置。 二、阶跃信号发生器 “THBCC-1”实验平台有两个阶跃信号发生器,主要提供实验时的给定阶跃信号,其输出电压范围约为-10V~+10V,正负档连续可调。使用时根据需要可选择正输出或负输出,具体通过“阶跃信号发生器”单元的钮子开关来实现。当按下复位按钮时,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一个可调(选择正输出时,调节RP1电位器;选择负输出时,调节RP2电位器)的阶跃信号(当输出电压为1V时,即为单位阶跃信号),实验开始;当不按复位按钮时,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为0V。 注:单元的输出电压可通过实验台上左面板的直流数字电压表来进行测量,同时可通过2号连接导线将阶跃信号接到需要的位置 三、函数信号发生器 “THBCC-1”实验平台有两个函数信号发生器,一个为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用于低频信号输出;另一个为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用于高频输出。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由单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专用芯片及外围电路组合而成,主要输出有正弦信号、三角波信号、方波信号、斜坡信号和抛物坡信号(其中斜坡、抛物坡信号在T1档输出)。输出频率分为T1、T2、T3三档。其中正弦信号的频率范围分别为0.1Hz~3.3Hz、2Hz~70Hz、64Hz~2.5KHz三档,V p-p值为14V。 使用时先将信号发生器单元的钮子开关拔到“开”的位置,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波形及频率的档位,然后调节“频率调节”和“幅度调节”微调电位器,以得到所需要的频率和幅值,并通过2号连接导线将其接到需要的位置。 而用于高频输出的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输出有正弦信号、三角波信号、方波信号,输出频率分为T1、T2、T3三档,其中正弦波频率可达90k左右,V p-p值为14V。 四、锁零按钮 锁零按钮用于实验前运放单元中电容器的放电。当按下按钮时,通用单元中的场效应管处于短路状态,电容器放电,让电容器两端的初始电压为0V;当按钮复位时,单元中的场效应管处于开路状态,此时可以开始实验。 注:在实验时,必须用2号导线将通用单元(U3~U14)的G输出端与U0输出端相连时,锁零按钮才有效。 五、频率计 “THBCC-1”实验平台有两个频率计,一个为低频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低频函数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