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文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节约型校园

建设人文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节约型校园

摘要:本文分析解读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从建设人文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节约型校园视角出发,对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文化传承和绿化景观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校园规划;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北京中医药大学伴随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走过了56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全国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50多年来,局促的布局和陈旧的建筑见证了北中医的历史,也为服务学校发展承担了应尽的义务和使命。随着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既有校园越来越无法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1 项目概况

1.1 规划设计背景

良乡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素有北京“西南门户”之称的房山区景色秀美、物产丰富,周口店北京猿人、西周燕都遗址、云居寺等历史文化古迹记载着房山的悠远历史和深厚文化。良乡高教园区位于房山区政府所在地,距北京中心城区23公里,总占地面积10660亩。园区交通便利,毗邻西南六环、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房山线与园区全方位对接。经过十余年的

发展,园区已有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四所院校入驻办学。

1.2 用地分析

良乡校区位于高教园区南端,总用地规模86.9公顷,其中总建筑用地规模约46.1公顷,代征城市公共用地规模40.8公顷。校区形状呈长方形,四至范围东临高教园十四号路、西临塔坡东路、南临白杨东路和高教园二号路、北临高教园二十三号路。高教园二十二号路以北和西部边缘地带为代征绿地,其余南部地区为建设用地。良乡校区被贯穿南北的市政主干道阳光大街分割为东西两部分。校区地势平坦,北部略高,植被茂盛,土壤自然肥力良好,一条自然河流沿校区西南方向蜿蜒而过,河岸风光秀丽。

图1 规划总平面图

2 规划设计目标

良乡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2.75万平方米,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学校提出了建设“人文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节约型校园”这一总体目标。

2.1 人文化的校园建设

人文化的校园规划就是要以人为本,从学校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出发,将科学性与人文化相结合,尊重和适应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延续学校业已形成的文脉传统,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完整的景观体系与丰富的空间环境,营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校

园空间场所。新校区的规划设计要特别注重从环境心理学出发,强化校园外部空间的场所意义、认同感和历史文脉,促进交往与交流,形成独特的人文精神[1]。

2.2 智能化的校园管理

智能化校园是建立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之上,是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与高等院校发展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智能化的校园管理以信息资源为根本,硬件网络系统为物质基础,同时以网络软件系统实现系统的管理与使用,使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在校园网络平台支撑下形成一个智能化系统,具有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等功能。

3 规划总体布局

在综合分析了良乡校区的地形条件后,规划方案在总体布局上采取了校园规划当中广泛采用的线形布局模式和环形道路系统,这种线形布局方式具有良好的宏观控制能力和扩展能力,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景观环境。规划方案在建设用地的中间地带设计了一条东西向的“功能轴线”,通过多条优美的“s”形曲线组成的联系广场以园林景观的方式将校园东西院有效连接。学校两个功能性入口和过街天桥都处在这条轴线上,轴线东端是体现人文精神的图书馆,轴线西端为代表中医药文化的博物馆。

4 功能分区

医学类院校在规划设计和功能分区时,既与其他类型大学有共同

之处,追求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安静、宽松、适宜的教学和科研空间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但更应注重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其特殊性的一面。

4.1 布局结构

良乡校区规划方案摒弃了那种刻意追求图案化的形式布局,强调建筑与空间的合宜尺度和功能与结构的合理设计,做到了结构清晰、分区合理、动静分离、疏密有致,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功能区块相对完整又联系便捷,对一些需外向型的功能例如教学实践区、药用植物种植区、职工生活区等也进行了合理的布局。

4.2 教学科研区

立足于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当中对科研用房、学术交流场所以及研究生公寓等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科研区作为学校最为核心的功能区,所占面积在整个校园中比重最大,包括公共教学楼、医学实验楼、药学实验楼、图书馆、信息中心、glp和动物实验楼等分布于“功能轴线”南北两侧,其中图书馆是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同时根据近年来在医学教育中出现的教学实验一体化趋势,规划方案有意识地不再严格区分教学区与实验区,形成了教学楼与实验楼交错布局。

4.3 生活区

东西院区均设计了学生生活区,与教学科研区、体育场馆配套建设,使学生能够在本院区进行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体育运动。其中,

学生公寓拟按照“四三二”标准建设,合理高效地进行本硕博住宿空间搭配,并配套建有餐饮、休闲、医疗和购物等生活服务设施,为学生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4.4 运动区

良乡校区将在西院西北部的代征体育用地内建设一个体育馆和风雨操场,代高教园区进行管理,既便于西院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又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同时在东院南部临近学生生活区也建有体育场,便于东院学生使用。

5 交通组织

校园道路承担着校内交通的功能,需要妥善处理车行和人行的关系,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做到人车分流、停放有序,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联系和情感交流空间。良乡校园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宽12米、次干道宽7-9米、支路宽3-7米。两个环形道路和一条“联系轴线”构成了学校主要的路网架构,若干条放射状次干道和支路将学校各功能区串联起来,文化广场、绿化景观、校园小品、河流水池等构成了校园道路系统中的步行道路景观。

6 文化传承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地处历史文化古都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园环境理应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良乡校区在规划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地追求

图案化的形式布局和单纯模仿古代建筑形式,我们知道,建筑应该是具有创造力的,强调历史和文脉绝对不是禁止个性的发展创造和想象,否则将泯灭建筑发展的内在动力。

7 结语

大学校园规划形态是和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紧密相连的,建设人与环境、环境与建筑、建筑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化校园是当今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北京中医药大学将人文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的建设目标贯穿于良乡校区规划设计的始终,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涵,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校园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曹书乐,陈铭.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人文化、社会化问题—以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校园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4):40-43.

[2] 蒲向军,陈剑.创建生态型校园的基本构思———以高校校园规划为例[j].建筑规划与设计,2002(2):17-1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