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校级初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江西省校级初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江西省校级初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江西省校级初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

1.通过学习化学,你认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这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金属的性质与变化B.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

C.氧气的组成和结构D.“神十”飞船的运动状态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解答】解:A、金属的性质与变化,属于化学研究中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氧气的组成和结构,属于化学研究中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D、“神十”飞船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

【解答】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的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采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此题.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3.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在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A.减少药品B.向右盘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平衡螺母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

【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3.5g药品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天平指针偏向左偏移,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

故选:A.

【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化学的基本操作之一,是中考考查的热点,掌握天平的使用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国家卫生部正式:某吸管品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可导致婴儿患肾结石,下列各种三聚氰胺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纯白色晶体

B.密度为1.573g/cm﹣3

C.能溶于热水

D.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

A、物质的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物质的水溶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三聚氰胺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5.蜡烛的成分是石蜡,石蜡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错误的是()

A.蜡烛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C.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D.石蜡燃烧只生成水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该题是蜡烛燃烧的实验,对蜡烛燃烧的现象以及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解答】解:

A、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所以A描述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所以B描述正确;

C、因为蜡烛的外焰与空气接触多,燃烧充分,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热,故C描述正确;

D、用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充分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蜡烛燃烧不仅有水生成,还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D描述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能验证对蜡烛燃烧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6.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判断;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判断;

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理解判断;

D、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不稳定的气体,故A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

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如不加,只是反应速率小,故C错误;

D、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容器内的压强不能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对催化剂的理解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只有对这些真正的理解,才能正确的解答.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⑤

【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解答】解: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用排空气法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故选:D.

【点评】考虑收集气体的方法时,应该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是否有毒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最好的收集方法.

8.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制取氧气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元素.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中都有氧元素,但它们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不对;

B、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物质都是纯净物,都含有氧元素,不含氧气,故B 不对;

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三物质不含氧气,故不含氧分子,所以C不对;

D、三物质都含氧元素,故D对.

故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和物质的分类,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区别.

9.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能够证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星四射B.放出热量C.铁丝烧红D.产生黑色固体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据此即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用来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有黑色固体生成,其余ABC都是伴随的现象.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并应用到解题当中,难度不大.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内,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下列仪器中可直接加热的是A.

A.蒸发皿B.量筒C.烧杯D.试管.

【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A、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故选项正确;

B、量筒不能进行加热,故选项错误;

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选项错误.

故选A.

D、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可用于直接加热的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生活现象发生了缓慢氧化的是C.

A.瓷碗破碎B.水结成冰C.钢铁生物D.人呼吸.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有的氧化反应比较剧烈.有的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解答】解:A、瓷碗破碎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氧化反应,故错误;

B、水结成冰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氧化反应,故错误;

C、钢铁生锈发生了氧化反应,并且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正确;

故选C.

D、人呼吸(人呼吸的过程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也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点评】有的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例如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变质等.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相对应的是B

【考点】氧气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铁和钢;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不能燃烧,不能作为燃料,故A错误;

B、钢具有导电性,可以作为导电材料,故B正确;

C、石墨具有滑腻感,可做润滑剂,故C错误;

D、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作制作炊具.

故答案是:B;用作制作炊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14.下列化学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石灰石+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碳+氧气二氧化碳.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石灰石+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三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故选项错误.

C、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A;碳+氧气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B.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选择合理的方法加以鉴别.

【解答】解:A、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氯酸钾是白色固体,可以通过观察颜色鉴别二氧化锰和氯酸钾,不能通过尝味道鉴别,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B、酒精有特殊的芳香醇气味,白醋有刺激性气味,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该选项方法正确;

C、白糖和食盐都是白色固体,不能通过看颜色鉴别白糖和食盐,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B.

补充D、带火星的木条.因为氧气能助燃,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燃烧,则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能复燃的是氧气,反之为氮气,该选项方法正确.

【点评】一般来说,不同的物质的性质总会有一些差别,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鉴别不同的物质.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5分)

16.2015年9月山东化工厂发生火灾,引起液氨泄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常温下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有毒,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氨气主要用作制冷剂及抽取铵盐和氮肥.

(1)请你归纳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写两点).

(2)请归纳出氨气的化学性质:氨气有毒,能与水反应.

(3)氨气用途中主要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氨气用做制冷剂.

(4)如果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应该及时关闭阀门,疏散人群,还可以采取向空气中喷水的方法降低空气中氨气的含量.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2)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3)根据氨气的用途和化学性质的判断方法考虑;(4)根据氨气易溶于水考虑.

【解答】解:(1)常温下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氨气有毒,能与水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3)氨气用做制冷剂,没有新物质生成,与物理性质有关;

(4)由于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向空气中喷水,将其吸收.

故答案为:(1)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2)氨气有毒,能与水反应;(3)氨气用做制冷剂;(4)向空气中喷水.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17.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体空气(约100mL)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小木条立即熄灭;等到烧杯中液体约35mL时,

再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发现木条燃烧现象和在空气中一样,并随着烧杯内液面的下降,木条燃烧越来越剧烈.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立即冒出大量气泡”的原因是液氮和液氧会迅速的由液体变为气体,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刚开始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木条熄灭,说明开始蒸发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第二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木条能像在空气中一样正常燃烧,其原因是蒸发出来的气体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且比例与空气相近,后来木条燃烧越旺的原因是蒸发出来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3)根据以上现象分析,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填“高”或“低”).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氧气的工业制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1)根据液体空气中主要是液氮和液氧,倒入一只烧杯中,液氮和液氧会迅速的由液体变为气体进行解答;

(2)根据液氮比液氧的沸点低,导致液氮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进行解答;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液氮先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说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进行解答.

【解答】解:(1)液体空气中主要是液氮和液氧,倒入一只烧杯中,液氮和液氧会迅速的由液体变为气体,故能立即冒出大量气泡;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液氮和液氧会迅速的由液体变为气体;物理;

(2)液氮比液氧的沸点低,导致液氮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所以刚开始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木条熄灭,说明开始蒸发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第二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木条能像在空气中一样正常燃烧,其原因是:蒸发出来的气体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且比例与空气相近;后来木条燃烧越旺的原因是蒸发出来的气体主要是氧气;故填:氮气;蒸发出来的气体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且比例与空气相近;蒸发出来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液氮先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说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故填:低.

【点评】此题所考查的主要是根据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此外还查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18.经过近一个月的化学学习,我们已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板鸭是江西特产,板鸭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氧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火柴曾是一种常见生活用品.火柴盒的侧面涂有红磷和玻璃粉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的硫等.火柴头摩擦火柴盒侧面时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指定类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分解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化合反应: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真空包装是抽取其中的空气,使食品因无氧气而不会氧化,并且其中的微生物或者细菌等也因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窒息而亡.

(2)书写文字表达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反应过程分析反应类型.

【解答】解:(1)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氧气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故答案为:氧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将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生活应用相联系,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与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实验时,在加入红磷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小明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CD

A.实验时没有夹紧止水夹,有气体从导管逸出

B.燃着的红磷插入集气瓶迅速慢,没有及时塞紧瓶塞

C.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瓶塞没塞好,会漏气

D.没有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3)通过再次实验,发现实验后集气瓶中液面在刻度1附近,据此可得出一个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4)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氯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如果用镁代替红磷进行实验.最终集气瓶液面高度将远高于(填“刚好在”、“接近”、“远高于”或“远低于”)刻度Ⅰ(假设操作正确).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有关气体的实验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①装置是否漏气②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③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④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3)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4)镁能够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完成实验,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有关气体的实验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A.实验时没有夹紧止水夹,有气体从导管逸出,造成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B.燃着的红磷插入集气瓶迅速慢,没有及时塞紧瓶塞,气体受热膨胀,溢出,造成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C.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瓶塞没塞好,会漏气,造成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D.没有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造成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3)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4)镁能够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完成实验,镁条燃烧不但消耗氧气也消耗氮气,这样会使气体减少的总量要大于容器体积的五分之一,而使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CD;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4)远高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选择法,即分析每一选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0.某学校兴趣小组用无只规格相同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五瓶气体.五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各不相同,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五只集气瓶中,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小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氧气浓度对燃烧现象的影响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填字母).

A.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C.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含量越大,燃烧越剧烈

(3)若所用集气瓶的容积为120mL,收集5号瓶气体的方法是:先向集气瓶中加入72.6 mL水,改好玻璃片后,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通入氧气,使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取出正放入桌面上.

【考点】探究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与观察到现象的规律分析瓶中的现象解答;(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3)通过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2)由上述实验可知:

A、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值时,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说法错误;

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故B说法正确;

C、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值时,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说法错误;

D、氧气含量越大,燃烧越剧烈,D说法正确.

(3)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要收集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可取5只250mL 的集气瓶,分别在五个集气瓶中装入不同体积的水,然后分别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1)氧气浓度对燃烧现象的影响;(2)AD;(3)72.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氧气的知识,对课本知识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物质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等方面的知识.

21.A、B、C、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医药上常用作消毒剂,C、E是黑色固体,C常用作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F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A C+D+B↑,②B+E F.

(1)物质C的名称为二氧化锰.

(2)列举物质B的一种用途:冶炼钢铁等.

(3)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写出铁丝在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5)描述反应②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医疗上常用作消毒剂”,“C、E、F是黑色固体,C常用作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则可推测A、C分别为高锰酸钾、二

氧化锰;根据“①A C+D+B↑,②B+E F”,F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则推测BDEF 分别为氧气、锰酸钾、碳、二氧化碳;代入符合题意.

【解答】解:“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医疗上常用作消毒剂”,“C、E、F是黑色固体,C常用作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则可推测A、C分别为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根据“①A C+D+B↑,②B+E F”,则推测BDEF分别为氧气、锰酸钾、碳、二氧化碳;因此:

(1)C是二氧化锰,故填:二氧化锰;

(2)B是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因此可以冶炼钢铁等;故填:冶炼钢铁等;(3)反应①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铁和氧气点燃产生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5)反应②是碳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反应的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22.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①如图(1)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abcde(填字母序号).a.发出黄色火焰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e.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2)①如图(3)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炭黑;

②如图(4)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3)如图(5)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熄灭,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2)根据蜡烛燃烧的生成物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蜡烛燃烧的生成物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现象和物质的鉴定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蜡烛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火焰,先融化后燃烧,发光、发热,有淡淡的黑烟,火焰并分层;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外焰部分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2)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可判断黑色物质是炭黑;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3)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熄灭,说明燃烧产生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4)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1)abcde;外焰;(2)炭黑;小水珠;水;(3)熄灭;变浑浊;(4)二氧化碳和水.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过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每项实验过程的详细分析,结合题目的要求作出判断,属基础性实验考查题.

23.按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继续燃烧,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的水面下降),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理是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使氧气完全反应尽,空气中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到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就是减少氧气的体积,进而知道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

【解答】解:(1)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然后慢慢熄灭.

(2)红磷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瓶内的氧气被消耗完,没有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了.

(3)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到集气瓶中,体积约

占集气瓶体积的.

故答案为:

(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

(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难度比较小,是基础性题目.

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1)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a→f→e→g.

(2)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高锰酸钾粉末进入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在试管口内放棉花团.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量气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方程式,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f→e→g;

(2)用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有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解答】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f→e→g(特别要注意f和e的先后顺序,因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氧气应从f导管进,e导管出);

(2)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因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有一团棉花;

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f;e;g;

(2)高锰酸钾粉末;在试管口内放棉花团.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体积的测量,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细心解答.

25.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个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也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现请你概括总结你已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

【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月考初三化学试卷

大悟县三里城镇初中学校2014-2015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次化学月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一、选择 题 二、填空 题 三、实验, 探究题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3 分,共18 分) 1、下列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弯曲 B.香水挥发 C.燃放烟花 D.干冰升华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向量筒里倾倒液体 B.从滴瓶里取出液体 C.向试管里加入粉末 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3、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A、可吸入颗粒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 5、人呼出的气体中相对空气增多的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 D.氧气

6、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6 分) 7、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1)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于夹持燃烧铁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且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它们的名称:A. B. C. D. E. F. 。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一单元--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下列生活事例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车内胎爆炸,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钢铁生锈 C.烧制陶瓷,工业制取氧气 D.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 2.(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的化学式是()A.O2B.O C.N2D.N 3.(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药品取用 C.闻气体气味D.液体加热 4.(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铜、二氧化碳B.五氧化二磷、冰水 C.汞、氖气D.氯化钠、硫酸铜 5.(1分)下列选项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混合物、纯净物B.纯净物、软水 C.化合反应、氧化反应D.空气、稀有气体 6.(1分)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宏观现象。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B.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C.1L大豆与1L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有间隔 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由气体变成固体﹣﹣﹣﹣﹣此时,氧分子停止运动7.(1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为硅 B.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 C.一个铝原子中含有14个中子 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铝 8.(1分)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A.酒精和纯净水B.铁丝和铜片 C.氧气和二氧化碳D.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 9.(1分)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5H11AsO2由五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B.C5H11AsO2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每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C5H11AsO2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5:11 10.(1分)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A.A B.B C.C D.D 11.(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将红磷替换成细铁丝 C.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热的木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2.(1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2)

衡阳市八中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a—40、Cu— 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O4,有关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O4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B.O4与O2性质相同 C.O4的摩尔质量为64 D.相同质量的O4与O3所含原子个数比为4∶3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6 g重水中所含质子数为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S0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 C.1 L 0.5 mol/L的(NH4)2SO4溶液中含有N A个NH4+ D.1 molMg与足量O2反应生成MgO失去2N A个电子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SO2 +2OH—=SO32—+H2O B.Na2O2和H2O反应:Na2O2+H2O=2Na++2OH—+O2↑ C.Cl2和H2O反应:Cl2+H2O=2H++Cl—+ClO— D.实验室制Cl2:4H++2C1—+ MnO2 Mn2++ Cl2↑+2H2O 4.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①氯水②过氧化钠③烧碱④漂白粉⑤FeSO4⑥亚硫酸钠 A.除①外B.除②③外C.除②③⑥外 D.全部易变质 5.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 ...的是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4NO2+O2+2H2O=4HNO3D.2Al+2NaOH+2H2O=2NaAlO2+3H2↑ 6. 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3Fe3O4+28HNO3 ===9Fe(NO3)x+ NO↑+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Fe(NO3)x中的x为2 B. 反应中每还原0.2mol氧化剂,就有0.6mol电子转移 C. 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D. 磁性氧化铁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7.下列实验中,金属或固体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A.在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 B.镀锌铁皮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C.1 mol铜片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 D.常温下1 mol铜片投入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 8.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NH4HCO3晶体、固体I2受热均能变成气体C.S与Fe、Cu反应均生成低价硫化物D.ClO-与S2-或H+均不能共存 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 A.微粒的大小:分子>原子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Al冰 D.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反应后 2 .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量相同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不同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3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4 . 如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A起催化作用 B.该反应中C是生成物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5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量筒读数 A.过滤 D.点燃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6 .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 2018年的世界环境8日主题为“塑战塑决”(BeatPlastic Polution),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19年世界环境日也将在中国杭州举办。以下关于环境保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煤炭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以减少水体污染 7 .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2021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爱华育新学校、武威十三中等学校【最新】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D.蜡炬成灰2.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 A.静宁烧鸡B.刘家峡草莓 C.陇宝牌当归醋D.永登丁娃烧饼 3.高铁酸钠是一种能氧化、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Na2FeO4,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4 C.+3 D.+2 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5.【最新】1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 C.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 D.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6.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 C.量取液体体积D.加热液体 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B.Cu+2HCl=CuCl2+H2↑ C.NaOH+KCl=NaCl+KOH D.3H2SO4+Fe2O3=Fe2(SO4)3+3H2O 9.【最新】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高2015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2015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出题:周敏 审题:邓志平 C. Na 2O 2 D. NaOH 7.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 人造刚玉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C. 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D. 太阳能电池可用二氧化硅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8.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 fSQ 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① NaHCO ②AI 2O ③AI (OH ) 3 ④AI ⑤ Na 2CO A. 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9. 除去NaHCO 3溶液中混有的Na z CO s ,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 .加入过量的 HCI 溶液 B .加入过量的Ca (HCO 3)2溶液 C.通入过量的CO 2气体 D.将溶液进行加热 10. 在盛有5mL 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 试管底部有银白色物 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 溶液变浑浊 11. 此反应:MnO 2 +4 HCI (浓)二 MnCI 2 +CI 2 f +2HO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A . 4 : 1 B . 1 : 4 C. 1 : 1 D. 1 : 2 12. 用铝箔包着2.3g 金属钠,放入50ml 水中,放出的H 2体积(标准状况)是(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 1 O —16 Na- 23 AI — 27 Fe — 56 Zn — 3分,共54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 B . 煤油中 2. 下列化合物在自然界能稳定存在的是( A.??Na 2O B.??Na 2Q C.??NaCIO 3. 为了除去FeCb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FeCb , A.通入氯气 B .加入Zn 4. 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 C .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 ) 四氯化碳中 ) D.??NaCI 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C.加入Fe D.加入Cu ) .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 .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 D.汽油中 5.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 Na^Q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Mg 2+、Ba 2+、C 「、NC 3 B.??K + 、CG?、C 「、SO? C.??Ca 2+、Na +、NQ >、HCO D.??Na +、H + 、Cl 6. 下列物质中,与 CO 2作用能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Br A . Na 2CO 3 B. Na 2O

九年级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义马市二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大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闭卷考试,独立答题,禁止讨论、抄袭等行为。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分数 一、请你选择(共20分) —认真细致,点滴做起! ▲单项选择(8小题,每题1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中国向遭遇地震灾害的海地提供紧急援助,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第四次高扬“中国声音”,第十六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这些都表明【】A.我国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C.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作用 D. 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右图《并驾齐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 ①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无足轻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3. 2012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代表汇聚北京,代表人民的意愿,共商国是,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D.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成员工作岗位(创收方式)年收入 爷爷在企业入股约20000元分红

2019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度(下)天宝中学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命题:孟兰英审题:张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e-56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蔗糖溶解C.食物腐烂D.铁钉生锈 2.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化为() A.增加减小 B.减小减小 C.减小增加 D.增加增加 3.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A.硝酸铵和水B.铜和稀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D.氯化钠和水 4.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如乙金属为Fe,则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6HCl=2Fe C l+3H↑ 3 2 B.金属甲.乙.丙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若乙是金属Al,则丙可能是Zn和Fe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甲.乙.丙.丁 5.下列各组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苛性钠干燥的是() A.H、O 2 2B.C O、N 2 2 C.SO、CO D.SO、 CO 2 22 6.下列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u+2HCl= CuCl+H↑B.3Cu+2AlCl= 2Al +3Cu Cl 2 2 3 2 C.NaOH+HCl=NaCl +H O D.2Al+6HCl=2AlCl +3H↑2 3 2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H 2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8.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时都会析出晶体 2 1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Mg—24 Al—27 S—32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1.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N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B. Na2O2、H2O2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都能作供氧剂 C.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与铁均能发生钝化,均能用铁罐储运 D. NaClO和明矾都能作消毒剂或净水剂,加入酚酞试液均显红色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3.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B.将31 g Na2O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22.4 L NH3和16 g CH4中所含有的电子数都是10N A D.20 g重水(2H16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4.R2O n-8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中R2O n-8变为RO2-4,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A.1 B.2 C.3 D.4 5.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Fe3I8也可表示为FeI2·2FeI3 B. 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C2H2↑,则Al4C3也能水解: Al4C3+12H2O―→4Al(OH)3↓+3CH4↑ C. O2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O,则S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7.8 g Na 2O 2 与H 2 O完全反应时,有0.2 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三第三次月考 第Ⅰ卷 原子量:C:12 O:16 Na:23 H:1 K:39 Cl:35.5 Al: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 1.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化合物的是() A.C3H6 B.C3H8 C.C4H8 D.C4H10 2.不用其他试剂,无法 ..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 NaOH和AlCl3 B.BaCl2和Na2SO4 C. NaAlO2和HNO3 D. Na2CO3和 HCl 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碘和酒精B.除去Cl2中的HCl C.实验室制氨气D.排水法收集NO 4.甲、乙两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都是其它层电子总数的2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与乙处于同一周期 B.甲与乙处于同一主族 C.甲与乙的单质都是原子晶体 D.甲与乙的原子序数之和为偶数 5.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弱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NaCl和SiC晶体溶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7.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 均为正整数)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 n 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③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在试管中煮沸液体时加入一小块瓷片可以防止飞溅;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思想品德试卷 2分,共26分) 、温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谈到中国发展现状时表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依然存在,总体来说还处于 (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共产主义阶段 C 、社会主义发达阶段 D 、发展的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 的发展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 ( )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 、“一国两制”的方针不动摇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 、仔细观察右图《愚公难移之“山”》(住房难、入学难、看病难)。你认为在现 阶段,要搬掉这“三座大山”,关键是 ( ) A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C 、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D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 ) A 、马克思主义 B 、四项基本原则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009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APEC 会议上,几乎每天对有外国记者向中国 同行打听中国代表团的活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刚结束,各路记者就希望第一时间得到发言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近年来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热”已成一种常态。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B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C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 ( ) A 、阶级矛盾 B 、生产社会化与科技水平落后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口众多与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 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 ④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8、是立国之本,也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四项基本原则 C 、改革开放 D 、党的基本路线 9、针对我国13亿人口,8507万文盲,我国现代化建设应当继续 (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③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④实行对外开放 ⑤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④⑤⑥ D 、③⑤⑥ 10、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遵循的方针是 ( ) A 、一国两制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1、2012年6月15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 入深海,开始向人类历史上首个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发起挑战。可见我国 ①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效 ②把发展科技摆在首要地位 ( ) ③科技总体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④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2、从本质上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 ( ) A 、能源问题 B 、发展问题 C 、吃饭问题 D 、生存问题 13、下列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做法是 ( ) A 、购物时大量索取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 、多生产销售一次性木筷 C 、人多力量大,养儿才能防老,有能力多养几个孩子没问题 D 、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出门尽量步行、乘坐公共汽车、少用私家车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 1 -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 .1mol 氢中含有2mol 氢原子和2mol 电子 C .1molH 2O 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O 分子的质量总和 D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2.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CO 2 的质量为44g/mol 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C. N A 个CO 2的质量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 D. CO 2的摩尔质量等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5. 关于“摩尔”叙述正确的是: (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6. 用N 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28gN 2所含原子数为N A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号:

江苏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江苏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 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⑥2M+N=2P+2Q ,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要求 A . ①③④⑤ B . ②③⑤⑥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④⑤⑥ 2. (2分) (2016高三下·信阳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 B . 金属铜导电,故金属铜是电解质 C .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3. (2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 . 硅胶可做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D . 晶体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与其熔点高硬度大无关 4. (2分) (2017高二上·揭阳期末) 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 的Ksp=4×10﹣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在t℃时,AgBr的Ksp为4.9×l0﹣13 B . 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C . 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 . 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816 5. (2分) (2016高一上·株洲期中) 碳酸钠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 碱 B . 含氧酸盐 C . 钠盐 D . 碳酸盐 6.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X<Y<Z B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D . 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7. (2分) (2015高一上·德州月考)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人民)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月考 九 年 级 政治 试 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答案直接写试卷上。 一、请你选择:(共40分)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日新 月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理财……带有强烈互联网思维的产品不断涌现。 如微信、移动支付、移动订餐等功能性服务也不断诞生。这告诉我们 ( ) A.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沟通真方便 B.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很无奈 C.网络交往很诱人,网络内容都精彩 D.网络内容真精彩,无所顾忌任我游 2、2014年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将举办150余场丰富多彩、形 式多样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其中5月29日至6月1日在南宁举行的第11届中国——东 盟博览会文化展吸引了8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这反映了 ( ) ①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经济往来 ②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 ④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尊重,平等交流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世界卫生组织(WHO) 于2014年12月8日公布,埃博拉病毒疫情最严重的3个西非国 家死亡人数已增加到6331名。造成肆虐埃博拉病毒于西非地区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 是非洲国家的贫穷落后,如缺少医药、设备等等,影响了对疾病的控制和及时的救治。以 下不是造成这些国家贫穷落后的原因有 ( ) A.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 B.非洲各国加强南南合作 C.历史上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掠夺 D.教育和科技的落后、资金短缺

(初三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重庆巴蜀中学初级(三下)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填 入括号中)。 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C、浓硫酸的脱水性 D、氢氧化钠的碱性 2.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3.NaO H的俗称是() A、粗盐 B、纯碱 C、烧碱 D、石灰石 4.分别将下列各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 B、NaCl C、BaSO4 D、FeCl3 5.蚂蚁等昆虫叮咬后,会向人体中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在皮肤上涂下列物质中的()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肥皂水 D、食醋 6.某学生查阅资料得到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A、苹果 B、西瓜 C、牛奶 D、豆制品 7.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2CO3=H2O+CO2↑ B、NaOH+HCl=NaCl+H2O C、Zn+H2SO4=ZnSO4+H2↑ D、CaO+H2O=Ca(OH)2

气体 碱石灰(NaOH与CaO的混合物) 8.某实验室有4个药品橱,已存放的药品如下: 药品橱甲乙丙丁 药品盐酸 硫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红磷、硫 木炭 铜、锌、铁 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硝酸,应将它存放在()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9.“白醋”是食用醋之一,它是醋酸的稀溶液,小强准备在家中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白醋” 具有酸的性质。请你猜测:他选择的下列物质中,可能跟“白醋”发生反应的是( ) A、食盐 B、木炭 C、纯碱 D、铜丝10.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 A、Al→AlCl3 B、Fe→FeCl2 C、CaCO3→CaCl2 D、Fe→FeCl3 11.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食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 ) A、NaHCO3 B、Na2CO3 C、KCl D、NaNO2 12.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盐酸 B、生石灰 C、硫酸 D、铂金 1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石灰水反应,又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Na2CO3 B、CuO C、FeCl3 D、KNO3 14、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不能用下图所 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 () A、NH3 B、CO2 C、H2 D、CH4 15.实际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少量稀硫酸溶液滴在桌上没关系,不用管它 B、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时,应加水进行冷却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D、洒精灯使用过程中要添加酒精,火焰可以不熄灭,但一定要用漏斗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u(OH)2+H2SO4====CuSO4+2H2O C、Cu+H2SO4====CuSO4+H2↑ D、SO2+2NaOH====Na2SO4+H2O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冷玻璃片呼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D.将鸡蛋壳放入白醋中 2.(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3.(2分)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四氧化三铁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元素 4.(2分)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5.(2分)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2分)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石墨C.水D.氯化钠

7.(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8.(2分)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9.(2分)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10.(2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11.(2分)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10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K:39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D、Ba(OH) 2·8H 2 O与NH 4 Cl反应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分子个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的质量 D.物质的量 4.下列各组成金属和溶液,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A? Cu、Cu、稀硫酸 B? Zn、Cu、稀硫酸 C? Cu、Zn、酒精 D? Zn、Zn、CuSO 4 溶液 5、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6、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电力 B.核能 C.太阳能 D.氢能 7.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0.5 mol CH 4 完全燃烧生成CO 2 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 4 (g)+4O 2 (g)==2CO 2 (g)+4H 2 O(1);△H=+890kJ/mol B.CH 4 (g)+2O 2 (g)==CO 2 (g)+2 H 2 O(l);△H=+890kJ/mol C.CH 4 (g)+2O 2 (g)==CO 2 (g)+2H 2 O(1);△H=-890kJ/mol D. 2 1CH 4 (g)+2O 2 (g)== 2 1CO 2 (g)+H 2 O(1);△H=-890kJ/mol 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 2 O(l)==2H 2 (g)+O 2 (g);△H=+571.6 kJ/mol和 2H 2 (g)+O 2 (g)==2H 2 O(g);△H=-483.6 kJ/mol,当l g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其热量变化为: ①放出;②吸收;③2.44 kJ;④4.88 kJ;⑤88 kJ A.②和⑤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③ 9.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污染小,效率高的新型化学电源,可应用于航天器上。 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 2 +O 2 = 2H 2 O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可表示为( ) A. 2H 2 -4e-= 4H+ B. 4H++4e-= 2H2 C. 2H 2 O+O 2 +4e-= 4OH- D. 4OH--4e-= 2H2O+O2 10.已知H 2 (g)+Cl 2 (g)=2HCl(g) △H=―184.6kJ·mol-1,则反应HCl(g)= 1 2 H 2 (g)+ 1 2 Cl 2 (g)的 △H为 A.+184.6kJ·mol-1 B.―92.3kJ·mol-1 C.―369.2kJ·mol-1 D.+92.3kJ·mol-1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反应放出的能量才是反应热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的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