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籍新乐府诗看中唐社会官民及商农矛盾

第31卷第5期2018年9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l.31No.5Sep.2018

收稿日期:2018-04-27

作者简介:李颖(1994-),女,山西省吕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古典文献学。

从张籍新乐府诗看中唐社会官民及商农矛盾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要:中唐诗人张籍是新乐府诗的奠基人,他的文学创作和价值却常常被世人所忽略,不管是古题还是新题,张籍都有过

突出的贡献,尤其在新乐府诗的发展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张籍一部分新乐府诗反映出官民及商农的矛盾。张籍诗歌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关键词:新乐府诗;中唐社会矛盾;现实主义;批判性;张籍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61(2018)05-0058-03

歌行发展到中唐,“新题乐府”(简称“新乐府”)成为了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体式。“新题乐府”之称出自元稹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所谓“新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郭茂倩在“新乐府辞”中对新乐府做了较为详尽的解释。简而言之,新乐府就是即事名篇,首章标其题,卒章显其

志、不再入乐的一种乐府诗。

一、张籍新乐府诗概述

新乐府的出现为中唐时期的文坛增添了新鲜的空气。张籍是一位较早进行新乐府诗创作的诗人,他的诗作在新乐府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之前,“诗圣”杜甫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被称为“诗史”;在他之后,又有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将新乐府运动推上了高峰。张籍在新乐府诗创作方面的经验,为后来白居易形成完整的诗歌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唐代的姚合、北宋的王安石、南宋的批评家张戒、明代的“闽中十才子”之一的高棅,乃至清代的毛先舒等人,都对张籍本人及其新乐府诗给予很高的评价。就中唐而言,张籍曾指导过韩愈之子韩昶写诗,可见其在诗文方面的才华之高。人们纷纷效仿张籍的笔法,尤其到了晚唐,诗歌创作被分为了学张籍派和学贾岛派。时至今日,张籍仍然是人们研究中唐文学的重要对象。

张籍尤其擅长书写富有节奏感的七言歌行,语

言通俗易懂又比较精炼。据考证,他的新乐府诗有

52首,取材非常广泛,上至皇帝众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是诗歌的主人公,官府的横征暴敛、百姓的穷困潦倒、战争的残酷破坏等,在他的诗中都有真切的反映。在他的大部分新乐府诗中,对比和指代手法的运用让他的很多诗篇具有其独特价值,让后世广大读者可以从一人一事一语中看到当时社会的缩影。

二、张籍新乐府诗中的官民矛盾

胡适曾说,中唐是“唐诗的极盛时代”,他认为中唐文学是“呼号愁苦的文学”,“内容是写实的”“意境是真实的”[1](165)。这是因为歌行发展到中唐,社会环境急剧变化,使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诗歌的表现对象逐渐由盛唐时期的主观情怀,转变为客观的社会状况,诗人们更加愿意站在客观的立场,描写种种社会现象,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张籍生活在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社会环境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不为个人遭际申诉,却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大众,虽身为小官吏,还是能体察百姓疾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贫儿多租输不足”“县家唯忧少军食”张籍的新乐府诗有不少反映了官民矛盾。讥讽时政时,有的人旁敲侧击,有的则慷慨直言。清朝吴雷发曾说:“……讥刺之中,须隐而彰,始为得体。至于深可憎恶者,原不妨痛快。”[2](901)其中《求仙行》是张籍对当时社会风气鞭笞最深刻的作品,诗人对“求

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