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孟亭--基于EPR视角的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塑造研究

翟孟亭--基于EPR视角的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塑造研究
翟孟亭--基于EPR视角的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塑造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EPR视角的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塑造研究

---来自于武汉的数据调查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主持人翟孟亭

参与人马丽蓉、李杰、周传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制

二○○九年三月

基于EPR视角的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塑造研究

---来自于武汉的数据调查

翟孟亭马丽蓉李杰周传龙1【摘要】再制造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已广泛开展关于再制造技术的研究,而关于提升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的探讨却鲜见。此次调查以提升汽车再制造产品的消费信心为切入点,结合市场营销学、统计学、消费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针对武汉市汽车消费者、汽车维修城、汽配城、东风公司和湖北省发改委等五大行为主体进行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最终引入了生产者责任延生制度(EPR),为提升汽车再制造产品的消费信心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汽车再制造消费信心生产者责任延生制度

【Abstract】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an emerging industry, society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dely carried out and then abou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bout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of consumer confidence are rare study, we investigate this to improve the car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for the entry point for consumer confidence, combined with study of marketing, statistics, consumer psychology disciplines, such as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view of Wuhan City car consumers, auto repair City, Auto City, Dongfeng in Hubei Provinc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the five actor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studies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Eventu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xtension system (EPR), for the upgrading of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products, consumer confidence related to the recommendations put forward.

【Key words】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Consumer confidence

The extension of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ystem

1翟孟亭,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0601班;马丽蓉,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0701班;李杰,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0701班;周传龙,工商管理学院0701班

目录

1.绪论 (1)

1.1引言 (1)

1.2研究思路与框架 (1)

1.3创新之处 (2)

2.汽车再制造产品市场解构 (3)

2.1 产品类型分析 (3)

2.1.1国外再制造产品种类分析 (3)

2.1.2我国再制造产品种类分析 (3)

2.1.3国内外对比小结 (3)

2.2 产品销售渠道分析 (4)

3. 汽车再制造产品认可度分析 (5)

3.1 调查地情况分析 (5)

3.2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5)

3.2.1汽车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分析 (5)

3.2.2零部件再制造品的中间商情况分析 (8)

3.2.3政府机构访谈分析 (8)

3.2.4东风公司的访谈分析 (8)

2.3 基本结论 (9)

4. 消费信心塑造策略 (10)

4.1消费信心塑造理论基础…………………………………………………………………… .10

4.1.1 EPR制度简介 (10)

4.1.2应用EPR制度提升消费信心的可行性分析…………………………………….…… .10 4.2 消费信心塑造具体策略……………………………………………………………………… .11

4.2.1 优化回收渠道,提升消费信心 (11)

4.2.2 明确主体职责,提升消费信心 (15)

4.2.3 完善政府职能,提升消费信心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附录1.1 湖北省发改委采访纲要 (19)

附录1.2 东风公司采访纲要 (20)

附录1.3 调查日志节选 (21)

1. 绪论

1.1 引言

再制造行业1作为新型产业,其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修复或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行业。其出现吻合了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要求。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汽车再制造行业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行业已在国外发展开来,欧美等国家的制造企业却将再制造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国外的消费者认可并积极购买再制造产品。在市场高认可度下,再制造行业的兴盛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汽车再制造业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发展趋势良好。近年来,国内制造企业开始了汽车再制造的工程实践,2008年14家试点企业的出现,更使我国的再制造行业进入新的时代。目前国内汽车再制造业的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可以自主组织回收再生产。而国家立法的不断完善也正在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目前我国的消费者对汽车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度不高,不了解、不信任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与性能。这已成为我国汽车再制造行业发展的瓶颈。若不能解决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薄弱的问题,汽车再制造业在中国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因此,为提升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消费信心,增强其对再制造产品的了解,并最终推动中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本小组成员对武汉市的汽车消费者、汽车维修城、汽配城、东风公司和湖北省发改委进行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1.2 研究思路框架

本文通过研究塑造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的最佳途径,进而提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品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促进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根据图1-1所示,首先本文逐一分析汽车再制造产品的类型及其消费渠道,试图解构中国目前的汽车再制造业市场。再结合调查情况分析当前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并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提升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的不利因素。

基于提升消费信心的目标,本文引入了生产者责任延生制度。拟在我国再制造业实施EPR 的基础上,从改善回收渠道、明确各企业职责、完善政府职能三个角度出发,塑造消费者信心。

1陈翔宇,梁工谦.美国再制造业与中国的研究评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3):81-84

具体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文章思路图

1.3 创新之处

再制造理念引入我国后,诸多学者已对再制造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通过阅资料,我们了解到再制造技术和立法已经被研究多次,而再制造产品的消费信心塑造问题却鲜有被人提及。基于此,本小组通过调查实践,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一,新的视角。论文中消费者信塑造途径为主要研究内容,文章试图通过调查研究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发展提供建议。相对于之前从法规政策、技术支持、成本控制等角度,从消费信心出发进行研究还属于“蓝海区域”。

第二,新的解决方法。为提升消费信心,本文引入了生产者责任延生制度(EPR)。虽然已有研究延伸到我国家电产业实施EPR制度决策的绩效,而对于汽车再制造业EPR制度的实施,国内鲜有见到文献论证。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基于EPR制度下,提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的有效途径”,从优化回收渠道、明确各方职责、完善政府职能三角度出发,提升消费信心。并且本文建议在明确各方职责时,提出再制造行业的产品信息披露应当由生产企业与回收处

理企业共同完成。EPR制度下,要求生产企业对其产品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再制造市场的特点,提出了此责任应用两方共同完成,以方便消费者更充分了解汽车再制造产品的流通过程,增强消费者信心。

2 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市场解构

汽车产业的发展程度业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同时,汽车报废量也逐年上涨,报废汽车的回收不利为社会带来环境压力。为了贯彻循环经济的原则,解决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以及汽车报废之后产生的一系列资源浪的问题,我国的汽车再制造产业应运而生。以下将从产品类型和消费渠道两方面进行分析,解构我国再制造产品市场。

2.1汽车再制造产品的类型分析

汽车再制造产品原料来源有这严格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废旧零部件均可被列入再制造的范围。综合国际国内现状看,由于各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程度不一,所以产品类型也略有差别。

2.1.1欧美各国再制造产品种类丰富

在国外发达的再制造产业中,再制造的范围面广泛,覆盖发动机、变速器、转向器、发电机、电动机、离合器、水泵、油泵、空调压缩机等14种零部件。另外,由于国外再制造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已具有规模,其通过再制造零部件组装后的整车再制造产品也成功的推入市场,并能进行完善的售后服务。

2.1.2我国再制造产品相对较为单一

通过走访湖北省发改委和东风公司,调查小组得知从由于我国对再制造业的研究和应用均处于起步阶段,200年确立的14家试点企业包括东风公司仍处在技术研发阶段,再制造产品需要等到2010年10月份才能正式上市。而我国目前已成功推出汽车再制造产品的企业只有6家1。并且这6家企业生产由于条件限制,目前只能生产车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等五类产品,即汽车的“五大总成”。并且生产出的产品并不在国内销售,而是推向海外市场

2.1.3 国内外对比小结

从我国与国外生产的再制造产品类型对比中看出,由于发展时间有差异,我国目前处于相对劣势,再制造产品单一。并且只能从事较为简易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生产,尚不能将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整车再制造产品。丰富汽车再制造产品的类型是扩大市场的第一步。有了数量多样的产品,消费者才能进行有选择、多样化购买,才能更近距离的接触再制造业。因此,为了扩大市场需求,首先要扩大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类型。

1经过调查湖北省发改委得知,目前我国能自主生产的汽车再制造公司有以下6家: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上海大众瑞贝德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柏科(常熟)电机有限公司、广州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上海再制造分厂、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三厂

2.2汽车再制造产品的消费渠道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最终是通过销售渠道的运输,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渠道是销售

渠道的最后一环,也是实现汽车再制造产品价值的重要环节。

由于目前国内尚不能进行汽车整车再制造,只能进行部分零部件再制造。所以本节讨论的是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消费渠道。综合各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品的消费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

四种类型:

2.2.1返还给原生产企业

这种消费渠道下,原汽车生产厂家通过授权再制造企业,将再制造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以合理

价格重新买回,进行整车再制造。其中由再制造企业承担产品的售后服务。

2.2.2依托维修服务网点销售

该种消费渠道下,由原生产厂家自身承担再制造业务,并将其生产出的产品在其旗下的4S

专营维修店里进行闭环销售,不对外流通。并且由4S 店等服务网点承担售后服务。

2.2.3一线直接销售

此种消费渠道下,汽车再制造产品经过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产品是面向各汽配城等进行一线销售,并由汽配城等维修服务站承担售后服务。

2.2.4销往国外市场

当国内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有剩余,或者国外消费者需要此品牌的产品。在这两种情况下,

若干企业将其所产再制造产品销往国外大需求量市场。

图2-1 我国汽车零部件消费渠道 2.2.5小结

通过访问湖北省发改委得知,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只用于汽车维

修市场,基本不进入汽车配套市场,不得进入一线销售。因此在我国,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消费

渠道只有3

种,即为返还给原生产企业,依靠维修服务网点进行销售,或者销往国外。而直接通

过汽配城一线销售在我国是不允许的。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包括东风康明斯公司在内的再制造企业不能进行整车再制造,所以目前在中国“返还给原生产企业”这一消费渠道是行不通的。所以对于中国目前生产出的再制造产品,其只能销往国外。

没有多样化的消费渠道,广大消费者就难方便购买到汽车再制造产品。所以丰富多样化的消费很重要。并且需要破除限制消费渠道扩散的政策壁垒。但由于我国的再制造产业刚刚起步,扩大渠道需要循序渐进、逐项进行,不可操之过急。

第三章汽车再制造行业产品认可度分析结合第二章归纳的销售渠道,其中第二、三、四种都是直接流向消费者。所以为了加快再制造品被市场广泛认可,需要增加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了解,塑造其消费信心。为了解目前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现对武汉进行了实地调查,得到了一系列的有效数据。

3.1调查地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地点选择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为中国的“车都”,在国家决定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后,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者”。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4家率先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试点企业,武汉囊括了其中两家企业。至此,湖北武汉成为汽车再制造的“开路先锋”。

3.2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历时5天。调查人员走访了武汉三镇,针对武汉拥有汽车的居民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问卷回收率为88%;针对武汉的汽车零部件销售地方(众4S店、汽配城)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9份,问卷回收率为95%。在5天之间内,调查人员还对东风康明斯公司进行了访谈,并走访了湖北省发改委等政府机构,获得了大量的有效信息。

3.2.1武汉市汽车消费者的基本信息

调查的176位消费者中,普遍处于中等收入或中等收入以上的工薪白领阶层,多数拥有中档或中高档私家车,汽车消费多集中于车辆保养维修、燃油费等,尤以车辆保养维修为主。抽样调查中男性消费者有134位,占76.1%,数据说明男性汽车拥有的数量高于女性。由于男性消费群体的特征异于女性,这就为开辟汽车再制造市场,提升消费信心提供了新关注点。在后期塑造消费者信心的途径中,要充分考虑性别差异,针对男性消费者较为务实的情况提出信心塑造策略。.

表3-1:武汉汽车消费者的基本信息

从表3-1的数据可以看到,武汉的汽车消费者的家庭年收入集中于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

属于典型的“白领”型家庭,消费能力属于中等偏上,其所保有车辆中65.9%属于中档车。对于该类汽车车主,当汽车零部件出现损坏需要替换时,消费者会更多的考虑产品的性价比,使价廉物美的“再制造”产品能够拥有更多的市场。

1、武汉居民对于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了解

图3-1: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知

从图3-1知,有82%的消费者没听说过再制造产品,而15%的消费者仅停留于“听说”的阶段,并对再制造产品存在误解。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访问,调查者发现高达97%的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与“二手产品”“翻新产品”不能区分。消费者对产品的正确认知,才能激发其购买欲望。而目前消费者的误解甚至不了解,是阻碍产品成功打入市场的限制因素。

2、将来会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动因

将来消费者会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动因是建立在假设消费者已经完全了解再制造产品的性能的基础上。调研中假设消费者在已认识到再制造产品质优价廉,会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原因是怎样的,这是对未来消费的一种预测。调查结果如图3-2所示。

图3-2: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动因

从64.2%的消费者选择来看,质量保证仍然是最重要的购买动因。在消费能力充裕的情况下,对于诸如汽车等关乎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产品而言,消费者在购买的时更注重产品的安全性,价格已不是决定购买的最重要因素。并在与消费者的交谈之中,发现消费者更为关注再制造产品通过

了哪些质量认证,是否有具体的认证标识等等。这就提醒再制造企业不仅需要完善技术压低产品价格,更需要关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年限。同时在信息公开化的时代,厂家也需及时的将产品的质量标准等相关信息及时地告知消费者,进行质量信息的披露。

3、对再制造产品价格的期望(相比较于全新的产品)

再制造产品是在回收废旧汽车基础上,通过高新技术再制造而成。它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相对于全新产品其价格更加低,其强大的“价格优势”也是再制造产品的“武器”。通过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掌握了其对于再制造产品的期望价格,如下图所示:

图3-3: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价格期望

调查显示,消费者皆认为再制造产品应以低价出售,这和调查小组的预期一致。同时选择“占原价格20%一40%”选项的人较少,117名消费者认为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全新产品价格的40%--60%,这是相对理性的价格区间。根据国外已推出的再制造产品,其价格平均为新产品的55%。这说明实际价格在期望价格范围之内,当价格符合消费者的期望,定能激发消费热情。4、消费者眼中再制造产品的前景

图3-4所示,63.1%的消费者认为再制造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前景明朗,这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信心和支持。而对于41.7%的消费者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对产品的质量和对再制造产品的不了解,这与图3-2的结果相得益彰。说明质量是消费者首要关注。

图3-4:消费者眼中再制造产品的前景

3.2.2零部件再制造品的中间商情况分析

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渠道是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即当企业生产出再制造产品后,需要经过批发商或者直接通过零售商到达消费者手中。所以对于再制造产品的销售,起到中转作用的中间商(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至关重要。针对于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的特殊性,本次调查专程走访了东风公司、奇瑞公司的武汉4S店,以及武汉市内大小汽配城,获得了一下信息。

1、中间商获取汽车零部件的来源

图3-5:经营产品的来源分布

从走访调查中得到,中间商获取汽车零部件的渠道杂乱。专业的4S店从生产企业直接获得产品,渠道较为正规,产品经过的环节少,利于消费者放心选购;而武汉一些汽车维修城和汽配城获取产品的渠道较乱,既有直接从厂家拿货,也可以通过地区总经销商、厂家配送等非专业的渠道获取产品,从而使产品经过环节较多,致使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并且维修城和汽配城拥有不只一个供应商,为保证自己经营品质,通常有2家甚至以上的配件供应单位。。

2、中间商对于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态度

对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有79.8%的中间商选择“非常看好”这一项,有87%的中间商愿意经销再制造产品,并愿意向消费者介绍再制造产品。但是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汽车零部件,混有大量的私人生产的质量不合格的“翻新货”“二手货”冒充再制造零部件。这些不达标的假“再制造品”令中间商困惑和为难。另一方面,我国政府规定,再制造的产品不能通过一线直接销售。这一规定降低了某些中间商(这里具体指零售商)对于再制造产品的销售热情,间接影响了消费者信心的成功塑造。

3.2.3政府机构访谈内容

本小组在调查期间,对湖北省发改委进行了深入访谈,具体内容见《附录一:政府采访摘要》3.2.4东风公司的访谈内容

本小组也对东风康明斯公司进行了一次深入走访,具体内容见《附录二:东风公司采访摘要》

3.3基本结论

3.3.1成功塑造汽车再制造产品消费信心指日可待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1)环境因素,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2)产品的刺激因素;(3)消费者个人及心理因素,如动机、学习、信念等。

针对环境因素,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再制造行业的发展。通过走访发现,政府正在联合企业探讨新的法律的制定。同时定于每年的7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会议,各再制造企业一起共同商讨产业发展大计。同时,政府正积极同企业协商,准备尽快推出再制造产品的标准认证,提高产品的质量认可高度,这就能解决消费者最为担忧的质量问题。

针对产品的刺激因素,企业正积极通过表面工程技术、修复热处理技术、自修复技术等高新技术改进再制造产品,使其质量必定达到新品的同样标准,并预备提供与新产品一样的售后服务。使消费者在使用时无后顾之忧。

消费者的个人因素,是消费者信心塑造的关键。经过调查发现虽然现在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存在误解,但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有76%的消费者将会购买再制造产品,有63.1%的消费者看好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如果将两者综合转化,即表示目前有大约70%的消费者为潜在消费者,潜在需求巨大。并且调查中因为“环保”和“价格”两因素选择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高达54%,这表明在我国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观念已较深入人心,而环保节能的再制造产品定能赢的市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中国消费者正处于对再制造产品的初步了解阶段,但是再制造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明朗。在中国政府宏观调控下,供应链上企业相互合作,再制造产品定能在广大的消费者中赢得市场,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信心定能被成功塑造。

3.3.2阻碍提升消费信心的问题颇多

总体趋势明朗的大环境下,仍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消费者成功接受再制造产品。从政府到各企业的工作都亟需改善,现将问题总结如下:

1、政策不完善,政府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手段欠缺。目前虽已出台的关于再制造行业的政策,但是其中关于提升消费信心的条例基本没有。并且有的政策限制了再制造行业的发展。例如目前行业条例规定“再制造产品不能一线销售”“回收再制造产品的企业与生产企业不能为一家”等等。这些不完善的条例对于塑造消费者信心起到了负作用。并且政府没有及时出台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准,这使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仍处于观望之中。同时政府对再制造行业的领导是分散的,这致使再制造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融合力不够。上下游企业融合力不够会直接影响各企业的分工。

2、回收渠道混乱,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再制造行业的源头在于回收废旧的产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品的原材料来自于废旧的汽车。产品质量高低同样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回收渠道,原汽车生产商、中间商、

再制造企业都有从事回收工作,但是由于各方的回收标准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回收来的废旧汽车零部件质量参差不齐。并且目前的汽车零部件回收渠道不透明,使消费者不能完全“看见”回收流程,从而影响了消费信心的塑造。所以确立再制造产品的回收主体、重新规划回收渠道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3、销售渠道紊乱,产业链各企业职责不明

由于回收渠道混乱、销售环节混杂造成了各环节企业职责不明。所以在谁负责回收原材料、谁负责售后服务、谁负责进行产品宣传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各企业容易做重复工作。而万一当再制造产品出现问题时,各环节企业易出现“踢皮球”的现象,这样会导致消费者失去消费耐心,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

第四章消费信心塑造策略

4.1 消费信心塑造理论基础

4.1.1 EPR制度简介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瑞典1975年关于废物循环利用和管理的议案,提出产品生产前生产者有责任了解当产品废弃后,如何从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角度,以适当的方式处理。1988年,荷兰环境部关于预防和循环利用废物的备忘录中认为,政策应指向产品的设计者,产品设计和生产者应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在废弃处置时对环境的影响,并对此承担一定的责任。20世纪90年代,生产者责任延伸的理念得到迅速传播并进入实践和立法领域。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1是指国家为了应对废弃产品问题所制定或认可的,用以引导、促进与强制生产者承担延伸责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

4.2应用EPR制度提升消费信心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对世界环境与资源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以现代环境管理为原则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其适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汽车行业等更多的领域。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建立EPR制度,对围绕废旧汽车产品产生的种种相关问题均有良好的解决。

4.2.1EPR帮助改善消费者的认识误区

EPR要求对产品生产整体流程中的信息予以公布、对于产品自身性能对人身及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产品的制造级别和性能特征进行公示,将使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来源去路、其质量性能的了解完全透明化。EPR制度的逐渐推广实施将从根本问题入手,推进废旧汽车零部件市场的规范运营,使消费者扭转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疑虑。

4.2.2EPR规范紊乱的废旧汽车回收渠道

1魏洁,李军.EPR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6)

EPR制度要求回收主体、回收责任明确化,并要求构建明确的回收体系。这能促使形成产品供应、生产、消费及回收体系的一体化和物流的闭合循环,对我国紊乱的废旧汽车回收体系进行规范和整合将起到突出作用。

4.2.3EPR制度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EPR制度规定生产者对其产品生命周期后期的回收处置问题承担全部责任,从根本上解除了政府治理汽车废弃产品的沉重负担;与此同时,对于汽车废弃物处理而言,从单纯依靠政府的公共支出向多元化的费用分担模式转变,改变了政府单方面治理的困难局面。

4.2.4 EPR制度在现行环境下的可操作性

本文引入EPR制度在操作方面也具有可行性。目前,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通过立法在多种行业确立了基于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废旧产品回收管理制度体系1。在美国及欧盟各国,EPR 制度已经在包装物、大型电器如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生产领域全面运行,并在这些行业建立起了完善的回收优化题写。在我国的汽车再制造业应用EPR制度,不仅会优化回收渠道,更能提高消费信心,进而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

4.2 EPR制度下,消费信心塑造策略

4.2.1完善回收渠道,提升消费信心

1. EPR制度下,汽车零部件回收渠道简介

产品的销售渠道有直销和分销两种形式。由于汽车产品属于大宗商品,直销形式容易造成物流成本上的较大负担。而分销形式下能分担生产商的职能,使生产商更专注于生产。因此我国的汽车产品皆是通过分销形式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所以下面我们探讨的是分销方式下的回收渠道模式。在分销方式下有3种回收渠道模式,即回收渠道生产商责任制、回收渠道分销商责任制、回收渠道第三方责任制等。下面将构建数模,具体分析在提升消费信心的目的下的最佳回收渠道。

2.围绕提升消费信心,最优模型的选择

提升产品消费信心的关键因素有:产品的质量、价格、品牌、服务。由于各种回收渠道模式下,最终形成的再制造产品在质量、品牌和售后服务方面拥有相同效果,因此不需要再进行讨论。因此比较集中在各回收渠道对再制造产品的价格的影响上。只有当产品的实际价格在期望价格的区间之中,产品才能被消费者顺利接受。消费者在同样的购买情况下,价格越低的产品诱惑力越大。而各汽车公司拥有对自己汽车的定价权,因此研究在不同的回收模式下,汽车再制造企业的最优零售价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满足企业最大利润的最优零售价上的再制造产品价格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可以把分析各种回收模式哪个模式下最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信心转化为在哪种回收模式下企业愿意提供的最优价格最低的问题1。下面以模型来证明:

1唐绍均.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研究[C].重庆:重庆大学法学院,2007.

(1)模型假设

在生产商直接回收模式中,只包括再制造产品制造商直接从消费者手中收回的情况的情况。

再制造产品采用分销方式,即再制造产品在销售中采取了由生产商(manufacture )、分销商

(Distributor )、消费者(Consumer )的过程[2]。

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D p p βα-=

假设社会上再制造产品占到了大多数,因此可以只考虑再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企业的情况。

假设运费可以忽略不计,从而不会由于运费的不同而使得各参与者之间的距离成为影响这三

种模式的重大因素。

(2)符号说明

p 为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

w 为分销商购买产品所得到的批发价;

t 为生产商给负责回收的一方的回收价;

ε为废旧产品的回收率;

k c 为回收方k 支出的单位产品的回收成本;

d 为生产商负责回收处置时耗费的单位产品处置费用;

j r 为j 回收模式下回收处置后获得的单位产品收益(即获得再制造零部件和处置可再利用材

料得到的收益);

j i v 表示j 回收模式下i 方获得的利润。

1)分销商回收模式(CDM )

在此方式下,分销商进行销售且负责回收但并不进行处理,而是将回收后的废旧产品交给再

制造产品的生产商进行清洗、分类、再制造等过程。因此分销商的利润为:

()()()()CDM D D v D p p w D p t D p c εε=-+- (1)

对其对p 求倒数,且令

0CDM D v p

?=?,得*()1CDM D w c d p ββ+=-……(2) 生产商的利润为:

()()()()CM M CDM v D p w D p t D p d D p r εεε=--+ (3)

将其对w 求导可得且令0CDM M v w

?=?,由于p 和w 有直接的线性函数关系,因此在对w 求导时,需对()D p 也对w 进行求导,且要引入()p w 来进行,最终求得:

*[()()]1

CDM D t d t c w εββ+--=-……(4) 将(4)代入(2)式得

2*2()(1)

CDM D CDM c d r p βεβ+-=-……(5) 再将(5)代入(3)得到生产商在这种模式下获得的最佳利润为

2*2()()[](1)1

CDM

D CM D CM M c d r c d r v ββεεββ-+-+-=?-- (6)

2)生产商回收模式(CM)

在这种模式下,再制造产品的生产商绕开经销商而利用自己的维修网点等设施进行直接的回

收,并对其进行清洗、分类、再生产等工序的操作。因此,这时,零售商、生产商所得的利润情

况分别如下:

()()CM D v D p p w =- (7)

()()()()CM M M CM v D p w D p c D p d D p r εεε=--+ (8)

利用类似于上面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

*()

1CM M CM c d r w βεβ+-=- (9)

2*2()(1)CM M CM c d r βεββ+-=- (10)

3)第三方回收模式(CTPM)

在这种模式下,由第三方企业来进行回收,并将再利用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或者出售给其它材

料再利用与再生产的企业。于是采用与上面相同的做法可以得到零售商、第三方处理企业回收、

生产商的利润分别是:

()()CPM D v D p p w =- (11)

()()()CTPM TP TP v D p t D p C D p d εεε=-- (12)

()()()CTPM M CTPM v D p w D p t D p r εε=-+ (13)

用与CM 模式相同的算法可以得到

*()

1CPM CTPM t r w βεβ-=- (14)

2*2()(1)CTPM CTPM t r p βεβ-=- (15)

4)最优的回收模式的选择

对生产商来说,如果自己回收的单位产品的成本M c 小于回收转让价的话,它就不会让其他

的机构来回收,而是自己进行回收即可。而事实上,由于其他机构回收的专门性,其回收成本一

般也会比生产商自己回收低,因此有M t c <;另外,对分销商来说,若回收的单位产品成本D c 大

于生产商给予其的回收转让价格t 的话,分销商会因为无利可图而放弃回收,因此又有

D t c >;即有D M c t c <<(16)。

而且由于在CTPM 模式下生产商只需要专注于产品的分类、清洗等工作,其再制造技术较

高,可以从同样的回收产品中得到更高的可利用材料和可再制造的零部件,基于同样的道理CDM

模式下的生产率要高于直接回收模式下的生产效率,于是综合来讲,有

CTPM CDM CM r r r >>(17)

根据(16)、(17)可以得到

CTPM D CDM M CM t r c d r c d r -<+-<+-,

对应的就有

222222()()()(1)(1)(1)CTPM D CDM M CM t r c d r c d r βεβεβεβββ-+-+-<<---,

即***CTPM CDM CM P P P <<,因此在由专门的第三方进行回收的模式下,企业提供的最优价

格最低,最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5)实例验证:

为了对模型的效力进行更加直观的观察和理解,现在举例如下:

以东风公司为例,若其采用EPR 模式进行产品的回收,且其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函数是非线

性的,且有

2()(1,2)D p p β-=?==,生产商自己回收的单位成本为10M c =,生产商给予其他回收方的回收转让价为8t =,分销商负责回收的单位产品成本为7D

c =,单位产品的处置费用为1

d =,回收率为0.8ε=;同时,j 回收模式下回收处置后获得的单位产品收益j r 分别为

6CTPM r =,5CDM r =,4CM r =,则可以得到下面的表格:

表4-1

6)小结 根据表4-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生产商负责、分销商负责、和第三方负责这三种再制造

产品回收模式的优劣和异同。若从分销商的批发价和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的差价来看,生产商负

责回收渠道获得企业利润最大,但并不是最优的最低价格,而由第三方负责时虽然差价最低,企

业等获得的利润较少,但是提升消费信心效应最强。

所以为了提升消费信心,后期利于于汽车再制造企业得到更多“隐形利润”。所以本文建议

选择我国汽车再制造企业选择第三方负责回收这一模式。

4.3.2明确各方职责,提升消费信心

根据调查所知,由于我国汽车再制造行业发展初期,生产商、回收处理企业、分销商职责不

明。这一弊端影响了消费信心的成功塑造。(具体原因在第三章详细分析过)所以为了提升再制

造产品市场认可度,必须明确规范各方职责。上一章节已经论述到实行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能够

最大化的提升消费信心。在这一回模式下,对各环节企业应履行的职责建议如下:

1、生产商职责

生产商作为原汽车的制造商,应承担两方面的责任:包括源头预防责任、产品环境信息披露责任。其中,生产者应首先承担源头预防责任,在产品生命周期源头做好为长远利益考虑的污染预防把关;同时,通过生产者或生产者与相应回收处理企业共同承担产品环境信息披露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全面信息。

在承担这两部分责任下,生产商还应该积极向消费者选择再制造产品,加强消费者再制造产品认知度并鼓励回收,并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加速人才培养。

2、回收处理企业职责

在第三方企业负责回收模式下,生产商并不负责废旧汽车零部件的回收,而是将这一职能授权给第三方企业。目前国内的第三方企业是最终的处理再制造企业。为了最优的提高消费信心,再制造企业不仅需承担再制造以及再循环责任,还应承担回收责任。信息披露责任则由生产企业和回收处理企业共同负责完成。

(1)回收责任

第三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回收方式,其应充分考虑成本。并结合具体的回收方式的组合,并建立低成本高效回收网络。处理企业还需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励消费者主动返还废旧汽车以及零部件,让消费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再制造过程中来。由于废弃物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回收企业需要对回收来的产品进行检测。企业需要协同政府建立统一规范的检验标准。

(2)再制造责任

再制造责任是指处理企业从生产企业接受到废旧汽车零部件产品之后,将产品投入到生产线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再制造产品的标准。从第二章中可以看出影响消费信心最主要的因素是产品的质量。所以再制造处理企业需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在比较国外科研方式下,为国内的处理企业提出如下建议。①处理企业积极与国内大学合作。在国内知名学府中开设再制造研究学科,研发再制造技术,培养专业人才②处理企业积极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技术。

(3)信息披露责任

处理企业应该与生产企业合作,共同承担信息披露责任。使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产品的质量标准、所流通的渠道等等相关信息,使消费者了解产品相,消除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顾虑。

3、分销商职责

经销商本身具有分布广、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等特点,其主要任务是销售,但在回收渠道的建立当中,分销商起着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作用。为此分销商需要协助生产商建立新的物流网络以节省成本,同时分担生产商一部分的信息披露责任,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及产业信息传达给消费者,根据分销商的具体情况适当会承担一定回收责任,帮助企业进行废旧产品的回收工作。

4.3.3完善政府职能,提升消费信心

在中国,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而言,政府应该从幕后走出来,从间接管制逐步过渡到直接管制,才能有效提升消费者信心。政府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所以其应充分利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引导消费者认识再制造产品,提高汽车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

1、政府带头集中采购

政府可以通过集中采购汽车再制造产品提升消费者信心。政府对本地再制造企业实行集中采购时,无形中给企业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对企业树立其品牌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也加大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可信度。消费者看到政府带头采购的行为,继而会增加对再制造产品的信任度。这是对消费者购买使用信心起到了很好的塑造作用。

2、政府注资及进行低利率贷款

对于再制造这样的在中国尚属于新兴的产业,政府应该采取先注资并给予低利率贷款以扶持产业发展,待国内该行业形成规模经济之后再撤资的产业经济支持政策。这样在加快再制造产业在国内发展脚步的同时,又可以让消费者看到国家对于再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及其行动,使消费者对再制造行业充满信心,进而对再制造产品充满信心。

3、完善行业标准

(1)发放再制造产品专用标识

如同绿色食品的商标效应一样,国家统一规定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检验合格标准,发放再制造产品专用标识既能够规范市场,扩大影响,形成行业标准,又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2)保护知识产权

中国应该对再制造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即再制造厂家应当对其产品质量负责,以保护第三方再制造企业及回收渠道责任单位。并且政府需要严厉打击“山寨版”的再制造产品,规范再制造市场,杜绝再制造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代码580401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 1.就业领域: 本专业分两个方向,即汽车装调方向和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就业领域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及汽车研发企业等。 2.初始工作岗位: 汽车装调、汽车试验、汽车检测、汽车零部件加工等工作岗位。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质检员、车身匹配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 培养目标及规格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汽车装配、调试、试验、制造加工、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班组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装调方向:汽车装调工、装配钳工、机械钳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加工中心、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来自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从与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步分解。 职业能力要求 【汽车装调方向】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二、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分解之后,建立突出核心能力,强化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方案 【汽车装调方向】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三、核心课程的设定 以突出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并兼顾职业能力的延伸与扩展,由专业核心课程搭建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毕业实习报告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 年级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2 一、实习目的┉┉┉┉┉┉┉┉┉┉┉┉┉┉┉┉┉┉┉┉┉┉3 二、实习时间┉┉┉┉┉┉┉┉┉┉┉┉┉┉┉┉┉┉┉┉┉┉┉┉┉3 三、实习地点┉┉┉┉┉┉┉┉┉┉┉┉┉┉┉┉┉┉┉┉┉┉┉┉┉3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3 五、实习内容┉┉┉┉┉┉┉┉┉┉┉┉┉┉┉┉┉┉┉┉┉┉ 3 1、安全教育┉┉┉┉┉┉┉┉┉┉┉┉┉┉┉┉┉┉┉┉┉3 2、车间实习┉┉┉┉┉┉┉┉┉┉┉┉┉┉┉┉┉┉┉┉┉┉┉┉3 3、理论与实际的结合┉┉┉┉┉┉┉┉┉┉┉┉┉┉┉┉┉4 4、实习日记┉┉┉┉┉┉┉┉┉┉┉┉┉┉┉┉┉┉┉┉┉5 5、其它活动┉┉┉┉┉┉┉┉┉┉┉┉┉┉┉┉┉┉┉┉┉5 六、实习结果┉┉┉┉┉┉┉┉┉┉┉┉┉┉┉┉┉┉┉┉┉┉┉┉┉ 6 七、实习总结或体会┉┉┉┉┉┉┉┉┉┉┉┉┉┉┉┉┉┉┉┉┉6

前言 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 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悬架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缓和汽车驶过不平路面时所产生的冲击,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作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速行驶能力。为此必须在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提供弹性联接,依靠弹性元件来传递车轮或车桥与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向载荷,并依靠其变形来吸收能量,达到缓冲的目的。采用弹性联接后,汽车可以看作是由悬挂质量(即簧载质量)、非悬挂质量(即非簧载质量)和弹簧 (弹性元件)组成的振动系统,承受来自不平路面、空气动力及传动系、发动机的激励。为了迅速衰减不必要的振动,悬架中还必须包括阻尼元件,即减振器。此外,导向机构决定了车轮跳动时的运动轨迹和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以及汽车前后侧倾中心及纵倾中心的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抗纵倾能力。在有些悬架中还有缓冲块和横向稳定杆。 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并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悬架的性能还影响着整车的很多性能,包括行驶平顺性,行驶车速,燃油经济性,操纵性能等。随着人们的观念转变,汽车是作为一种载人的工具,人们不仅重视它的舒适性,而且越来越重视它的操控性,并享受它带来的乐趣。 本设计的主要难题:就是在保证轿车的舒适性的同时也确保操控性的优化,在设计悬架的过程中会遇到舒适性与操控性之间要求的矛盾。如何处理两者的矛盾也就成了本课题的难点。在设计的时候保证舒适性不降低的情况下,提高操控性。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代码580401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 1.就业领域: 本专业分两个方向,即汽车装调方向和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就业领域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及汽车研发企业等。 2.初始工作岗位: 汽车装调、汽车试验、汽车检测、汽车零部件加工等工作岗位。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质检员、车身匹配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 培养目标及规格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汽车装配、调试、试验、制造加工、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班组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装调方向:汽车装调工、装配钳工、机械钳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加工中心、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来自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从与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步分解。 职业能力要求 【汽车装调方向】

二、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分解之后,建立突出核心能力,强化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方案 【汽车装调方向】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三、核心课程的设定

以突出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并兼顾职业能力的延伸与扩展,由专业核心课程搭建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及 趋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及趋势汽车是最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也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范围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哪种交通工具可与汽车的作用相媲美,因为汽车是在“面”上发挥作用,并且可以实现“门对门”的便利。正因为如此,汽车在过去数十年中已迅速发展成为最主要、最受青睐的交通工具。本文旨在通过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得出其发展趋势,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世界以及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一、世界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 从19世纪末卡尔·奔驰发明汽车至今,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按生产方式可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1、手工生产方式。19世纪末,法国巴黎P&L机床公司开始制造汽车,当时是实行手工单件生产。其生产效率极低,制作成本高,质量保证全凭技术工人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2、大批量生产方式。它是由美国企业,主要是福特汽车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所创造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为世界汽车,不仅仅是汽车业,而且是为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十分深刻和深远。到20世纪后半期这一生产组织方式的缺点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来自于市场的变化。20世纪后半期时不仅在美国,不只在整个汽车市场,顾客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状况给制造业提出的新课题是,一方面必须找出办法来使产品的开发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显着缩短,另一方面还必须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这两方面的课题促使汽车制造企业改变原有的大规模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探索新的模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比较早地进行了探索和转变。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 1、汽车装配技术主要包括: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等4大部分。 2、汽车装配线一般是由输送设备和专业设备构成的有机整体。 3、生产过程是由加工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失效过程及等待间歇过程等组成。 4、装配生产组织形式包括固定式装配和流水式装配两大类。 5、强制流水装配方式又分为间隙式移动和连续式移动2 种 6、冲压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7、冷冲压所用设备压力机类型很多,按传动方式的不同,主要有机械压力机和液压压力机两大类, 8、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3 部分。 9、焊接接头型式主要有对接接头、T 形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等4 种。 10、手工电弧焊常用的引弧方法有直击法和划擦法。 11、手工电弧焊的基本操作包括引弧、运条、收弧和焊件清理等4 个基本过程 12、电阻焊方法主要有4 种,即点焊、缝焊、凸焊、对焊。 13、矫正通常有火焰矫正和机械矫正等形式。 14、常用涂装方法的四种方法浸涂、喷涂、刷涂、电泳涂装。 15、喷枪按涂料的供给方法分为吸力式、重力式和压力式3 种 16、烘干设备按加热和传热方式分为对流式、辐射式和感应式3 种。 17、影响颜色的三大要素也称为视觉的三大要素,即光线、物体和观察者。 18、色彩的三属性包括色调、明度、彩度,也称为颜色的三个空间或颜色三属性。 19、涂料由3 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 20、涂料的干燥方式主要有自然干燥、加速干燥和高温烘烤干燥3 种。 21、电泳涂装法有阳极电泳法和阴极电泳法2 种 22、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二、名词解释 1、生产过程——产品从原材料到制成成品所经过的一切劳动阶段,称生产过程 2、工艺过程——就是指生产对象在质和量的状态以及外观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过程。 3、冲压——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加工方法。 4、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5、涂装——指将涂料涂覆于物面(基底表面)上,经干燥成膜的工艺。 6、汽车总装配工艺——汽车总装配就是使生产对象在数量、外观发生变化的工艺过程 7、涂料——是指涂布在物体的表面上,能够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性能的固态保护膜的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 三、判断 1、汽车总装配具有小批量的特点。 2、车身生产具有制造投资大、周期长这样的特点 3、选择装配线设备时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生产纲领、产品质量要求、设备的先进性、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价格。

汽车行业发展状况

1.汽车市场分析 (1)国内车市持续增长 2012年中国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3%。中汽协预计2013年国内汽车 销量将增长7%左右,这是中国汽车行业连续第三年保持单位数增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 途 4月国内汽车产销量总体呈现持续回升态势。汽车产销形势总体稳定,虽然当月产销 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速依然明显。具体看,汽车生产189.94万辆,环比下降8.91%, 同比增长15.29%;销售184.17万辆,环比下降9.50%,同比增长13.38%。1-4月,汽车产销同比增长保持在10%以上,增幅较一季度小幅提升,其中汽车产销729.65万辆和726.62万辆,同比增长13.44%和13.23%,增幅较前3月略有提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国家提出收入倍增计划,市场潜在购买力正在逐步增强。目前 并不能确定中国车市是否进入高速增长期,但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将高于去年的整体增幅,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将整体增长5%-7%,好于去年4.6%的增长水平。个人收集整 理勿做商业用途 (2)全球车市小幅增长,欧盟各国出现改观 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复苏,国际汽车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或有助于提升未来橡胶需求。 受益于经济复苏,美国汽车销量稳定增长。4月份美国轻型车销量128.5万辆,较去 年4月同比增长约8.5%;1-4月累计销量497.4万辆,同比提升7%,今年3月美国车市销 量同比增幅曾一度下探至3%的水平,4月份则再度逼近两位数比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欧盟各国汽车销售数据总体向好,终止了连续一年半的同比下跌态势。4月欧盟乘用 车销量130.8万辆,同比略增长1.7%,。1-4月欧盟27国乘用车销量为402.7万辆,同比下跌7.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分国家来看,德国汽车销售出现改善迹象,4月德国乘用车销量28.4万辆,同比增长 近4%,终止了之前连续5个月的同比下跌势头;1-4月德国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5.8万辆,同比下跌8.5%。英国方面,乘用车销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4.8%;1-4月英国乘用车注 册量累计达到76.8万辆,同比提升8.9%。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法国乘用车销量为15.8万辆,同比下跌5.2%;1-4月,法国乘用车销量为59.2万辆,同比下滑12.3%。轻型车销量71.7辆,同比下跌11.7%。西班牙新车销量达到6.3万,同 比增长10.8%;意大利新车销量为11.6万辆,同比下滑10.83%。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新兴市场国家汽车市场总体呈现下滑态势,虽然个别国家出现增长。4月,俄罗斯乘 用车及轻型商用车总销量为24.5万辆,同比下滑8.0%;1-4月俄罗斯市场轻型车累计销量

汽车制造装配工艺.

汽车制造装配工艺 1.工件定位原理 (1)定位基准的概念 定位基准是指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进行加工时,用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严格地说,定位基准与定位基面有时并不是一回事,但可以替代,这中间存在一个误差问题。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零件开始加工时,所有的面均未加工,只能以毛坯面作定位基准,这种以毛坯面为定位基准的,称为粗基准,以后的加工,必须以加工过的表面做定位基准,以加工过表面为定位基准的称精基准。 (2)工件位置公差的保证方法 机械加工中,被加工表面对其他表面位置精度,主要取决工件的装夹。工件位置公差的保证方法有下述两种: (一)一次夹装获得法——即零件有关表面间位置是直接在工件的同一次装夹中,有各有关刀具相对工件的成形运动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的 (二)多次夹装获得法——即零件有关表面间的位置精度是由刀具相对工件的成形运动与工件定位基准面(亦是工件在前几次装夹时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的。多次夹装获得法中,又可根据工件的不同装夹方式划分为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用夹具装夹即是三种。 a.直接找正装夹

此法是用百分表、划线盘或目测直接在机床上找正工件位置的装夹方法。 b.划线找正装夹 此法是先在毛坯上按照零件图划出中心线、对称线和各待加工表面的加工线,然后将工件装上机床,按照划好的线找正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位置。 这种装夹方法生产率低,精度低,且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一般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加工复杂而笨重的零件,或毛坯尺寸公差大而无法直接用夹具装夹的场合。 c.用夹具装夹 夹具是按照被加工工序要求专门设计的,夹具上的定位元件能使工件相对于机床与刀具迅速占有正确位置,不需找正就能保证工件的装夹定位精度,用夹具装夹生产率高,定位精度高,但需要设计、制造专用夹具,广泛用于成批及大量生产。 (3)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一.六点定则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定位问题,可以采用类似于确定刚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位置的方法加以分析。任一工件在夹具中未定位前,可以看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自由物体,它可以沿三个坐标轴平行方向放在任意位置,即具有沿三个坐标轴移动的自由度X,Y,Z;同样,工件沿三个坐标轴转角方向的位置也是可以任意放置的,即具有绕三个坐标轴转动的自由度X,Y,Z。因此,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就必须限制工件的X,Y,Z;X,Y,Z六个自由度。为了限制工件的自由度,在夹具中通常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一个自由度,这样用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完全确定,称为“六点定位规则”,简称“六点定则”。 使用六点定则时,六个支承点的分布必须合理,否则不能有效地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在具体的夹具结构中,所谓定位支承是以定位元件来体现的。 二.对定位的两种错误理解 一种认为:工件在夹具中被夹紧了,也就没有自由度而言,因此,工件也就定了位。这种把定位和夹紧混为一谈,是概念上的错误。我们所说的工件的定位是指所有加工工件在夹紧前要在夹具中按加工要求占有一致的正确位置,(不考虑定位误差的影响而夹紧是在任何位置均可夹紧,不能保证各个工件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商全部落户中国,中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有独立制造装配汽车的生产企业共455家,另外从事汽车总成及零部件生产的厂商有数千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突飞猛进,汽车已成为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然需要大量能从事在生产第一线的“有道德、会操作、精维护、懂管理”,具有专门理论知识、较强实践技能的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人才,为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群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专业立足新疆,面向西北地区,培养品德高尚、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为汽车制造产业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在实现专业教学环节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职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岗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培养人才定位为服务汽车前市场,主要岗位有车身焊接工、汽车装配工、汽车改装工、汽车调试工、车间调度员等。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要求为导向,力求与企业密切合作,本专业依靠正和车辆有限公司、中集(车辆)新疆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新疆有限公司等汽车制、改装企业,实行“工学结合、德能并重”的1243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组织本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及示范院校建设要求,制订了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代码:58040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毕业要求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2016年5月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国际国内经济现状 目前来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油价一路走低,国际金融动荡不已。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过去以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拉动为特征的扩张式高速增长也一去不复返了,劳动力和地价成本不断上升,某些要素成本甚至接近或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推进了“再工业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局部高端制造业势必回流到美国,而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向越南、印尼等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的趋势。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复杂多变,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思路,以互联网 +、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战略新兴产业正在神州大地逐步兴起,上述产业发展成熟后,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现有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二)国内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具有高度技术密集型特点,聚集着许多科技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特别是电控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车联网技术嫁接到汽车产业上后,使得它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同时汽车是由成千上万颗零件组成,这就决定了它对国民经济强大的带动作用。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乘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一线城市汽车限牌逐步增多,汽车企业将从过去比拼产量、

盲目扩张,转向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能力,特别是转向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 图表1:2009-2014年中国商用车、乘用车销量占比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2:2009-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0年汽车行业发展前景 核心提示:中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使人们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而对汽车后市场重视不够。随着汽车需求增长的释放,汽车后市场随着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汽车用品的市场规模达将到1900亿元。 中国国内汽车用品市场综述 一、市场综述 汽车用品是汽车后市场三大板块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 中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使人们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而对汽车后市场重视不够。随着汽车需求增长的释放,汽车后市场随着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汽车用品的市场规模达将到1900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推动中国汽车用品行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使中国汽车用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将愈演愈烈,众多高科技企业看好中国的汽车用品市场,纷纷挤入竞争行列。 目前国内汽车用品市场上呈现如下几大特点: (一)市场集中度高 目前汽车用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广州的永福路汽车用品市场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用品集散地,汽车音响、防爆膜、润滑油、轮胎等产品的国际知名品牌在上海或是北京设有办事机构,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用品行业将深入内地,武汉等华中地区,哈尔滨等东北地区,西南等地区都会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二)产品参差不齐 汽车用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需要专业技师安装的产品,例如音响、防爆膜等,这类产品除了产品本身需要专业的技术外,它的安装和售后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三分产品,七分安装”,重在售后服务。另一种是车主可以自行安装的小饰品,例如香水、座椅垫、座套等,这类产品技术要求不高,重点在于突出汽车的个性,起美观装饰作用,是随着私人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而成长起来的,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前一类汽车用品市场上多是以进口品牌占主导,暴利主要出现在新产品上,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不了解,经销商加价情况十分严重;而对于出现较早,消费者比较熟识的产品,例如音响产品,价格已经趋于合理。 (三)细分市场特点

汽车装配工艺常识

一、前言 汽车的总装配就是整个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与试验等工作。机器或产品的质量,就是以机器或产品的工作性能、使用效果与寿命等综合指标来评定。装配工作任务之所以繁重就在于产品的质量最终由它来保证,所以总装的装配工作决定了我们汽车的最终状态与质量。 本篇主要讲述汽车装配中的基本常识,包括装配生产类型的特点对生产的影响、装配方法、装配过程的几个要素(零部件、工装、工具、设备等)以及通用的一些原则与对装配几个要素的基本要求以及工艺文件、工艺纪律检查。 本内容中同时适用于初、中级装调工的装配工艺知识培训。为了适用于不同的层次的读者,特将中级要求但就是初级不作要求的部分用楷体标识。 二、机械装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机器装配的生产类型按装配工作的生产批量大致可分为大批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及单件生产三种。生产类型支配着装配工作而各具特点,诸如在组织形式、

从表中可以瞧出,对于不同的生产类型,装配工艺方法各有侧重。比如我们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总装车间,工艺节拍6、7分钟,具有单班年产30000辆中重卡的生产能力,所以我们的生产类型就是大批大量生产,采用的装配工艺方法也就是与大批大量相符合的。这些特点在下面的介绍中会充分验证这一点。 三、装配方法 机械装配就是将加工合格的零件、部件组合成机器的过程。凡就是装配完成的机器必须满足规定的装配精度,它就是保证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的必要条件。 在长期的装配实践中,人们根据不同的机器,不同生产类型的田间,创造了许多装配工艺方法。装配工艺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互换法 互换法的实质就就是用控制零件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一种方法。 互换法的优点就是:⑴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装配工时易控制,便于组织流水作业及自动化装配; ⑵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协作,降低成本,备件供应方便。 2、选配法 在成批或大量生产条件下,如果组成零件不多而且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采用互换法就不太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选配法。(生产类型上,零件数量上,精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史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 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50年风雨汽车路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

(完整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简介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简介 一、社会需求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重庆是我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基地,全国四大汽车制造商在重庆均有布局,随着韩国现代汽车签约落户,重庆已经建成千亿级汽车城,需要大量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汽车装配、调试、试验、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生产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主干课程 汽车构造,汽车装配技术、汽车车身焊接技术、汽车涂装技术、汽车检测技术与调试(社会需求变化,课程作相应调整)。 四、培养模式 1.理实一体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变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 任务驱动 所有专业课程学习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思考、运用。 3.课证融合

教学中融入行业职业标准,嵌入职业工程师(技师)课程,帮助学生考取汽车装调师、汽车机电师、汽车涂装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薪酬待遇。 五、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 我校有40余个专业。本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38名,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42%,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32%,中级职称教师占40%,双师素质教师占75%。 2.电化教室 所有教室均为中央空调多媒体教室。 3.实习实训 本专业除拥有汽车构造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等20多个校内实训室和汽车装配等多个虚拟仿真实训室外,还拥有长安铃木、上海依维柯、东风小康等1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专业实习实训。 4.图书资源 学校图书馆藏书近45万册,电子图书35万余册。期刊700余种。本专业藏书近万册,电子图书近2万册,各种学术期刊、杂志20余种,并享有“超星”、“万方”和“维普”等网络数据资源。内容丰富,可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专业阅读和知识扩展需要。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前言: 汽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不同于普通产品,汽车产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最终产品,需要组织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相关工业产品与之配套。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汽车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但是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汽车工业尚属幼稚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汽车工业必须面对国际与国内广泛领域的挑战。 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自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到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结束了由福特公司开始的美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汽车统治地位。不仅如此,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的总和,自2006年以来,由日本汽车工业保持的世界第一的位置,在2009年也被中国取代。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总量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2010年,在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我国汽车工业延续2009年发展态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市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2010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和32.37%,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业步伐放缓,汽车市场整体趋势向淡,但同时也是理性回归。2011年1-5月,汽车产销分别为777.97万辆和791.62万辆,同比增长3.19%和4.06%,增幅较2010年同期分别回落52.4和49.19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世界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十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期,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过程,正在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全球汽车工业将向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进一步转移,这对中国汽车工业

汽车制造装配工艺

汽车制造装配工艺(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工件定位原理 (1)定位基准的概念 定位基准是指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进行加工时,用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严格地说,定位基准与定位基面有时并不是一回事,但可以替代,这中间存在一个误差问题。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零件开始加工时,所有的面均未加工,只能以毛坯面作定位基准,这种以毛坯面为定位基准的,称为粗基准,以后的加工,必须以加工过的表面做定位基准,以加工过表面为定位基准的称精基准。 (2)工件位置公差的保证方法 机械加工中,被加工表面对其他表面位置精度,主要取决工件的装夹。工件位置公差的保证方法有下述两种: (一)一次夹装获得法——即零件有关表面间位置是直接在工件的同一次装夹中,由各有关刀具相对工件的成形运动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的 (二)多次夹装获得法——即零件有关表面间的位置精度是由刀具相对工件的成形运动与工件定位基准面(亦是工件在前几次装夹时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的。多次夹装获得法中,又可根据工件的不同装夹方式划分为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用夹具装夹即是三种。 a.直接找正装夹 此法是用百分表、划线盘或目测直接在机床上找正工件位置的装夹方法。 b.划线找正装夹 此法是先在毛坯上按照零件图划出中心线、对称线和各待加工表面的加工线,然后将工件装上机床,按照划好的线找正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位置。 这种装夹方法生产率低,精度低,且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一般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加工复杂而笨重的零件,或毛坯尺寸公差大而无法直接用夹具装夹的场合。 c.用夹具装夹 夹具是按照被加工工序要求专门设计的,夹具上的定位元件能使工件相对于机床与刀具迅速占有正确位置,不需找正就能保证工件的装夹定位精度,用夹具装夹生产率高,定位精度高,但需要设计、制造专用夹具,广泛用于成批及大量生产。 (3)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一.六点定则 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定位问题,可以采用类似于确定刚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位置的方法加以分析。任一工件在夹具中未定位前,可以看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自由物体,它可以沿三个坐标轴平行方向放在任意位置,即具有沿三个坐标轴移动的自由度X,Y,Z;同样,工件沿三个坐标轴转角方向的位置也是可以任意放置的,即具有绕三个坐标轴转动的自由度X,Y,Z。因

关于汽车制造与装配的论文

论文中分析了汽车制造与装配生产中的物流过程,并以国外汽车生产物流模式为例介绍了汽车在装配过程中信息流和零件部件体系结构,讨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将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主体,从而使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物流过程零部件信息流

汽车物流是涉及面最广、技术复杂度最高的领域之一,而零配件物流配送又是物流系统良性运作并持续优化的关键环节。汽车制造厂商一般采取的是外协零配件、流水线式装配生产模式,因此范围广、统筹调度难、影响可变成本的因素多,使其物流配送具有更高的难度。大型的汽车制造厂商每天都可能有几个品种、几百辆不同型号的汽车下线,在生产流水线上,尤其是在大批量生产的汽车组装流水线上,要准确地向流水线上提供相应的零配件。一旦所需要的零配件没有及时地到达生产线上,而导致生产线停止,其后果是很严重的,将造成巨大的损失。汽车制造所需的零配件有一万多种,零配件配送是一项很繁复的工作。汽车制造厂商为了能够实现JIT配送,会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丰富的物流管理和运作经验可以很好地完成配送工作。 本论文在现代物流发展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企业物流理念,对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所谓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或保管来调节时间节奏,与此同时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论述了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和特点,明确了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分析的目标。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物流分析 1.1概述 近年来,物流成本管理理念在我国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生产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现状。我国汽车制造业物流成本在全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十几,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控制物流成本、减少物流费用,应是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物流产业作为引人注目的新兴产业,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个利润源”。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的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通过降低制造成本和商品价格增加销售额来获取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汽车制造业遇到了利润增长的瓶颈,阻碍了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和经济进步。物流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使汽车制造商看到了商机。物流成本管理贯穿于汽车企业生经营活动始终,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标志。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相比差距很大,这样直接影响了我国汽车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因此,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本论文主要研究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应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对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理论的发展进行论述,通过对美日等国家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各个环节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并寻求控制策略;其次对其他部分的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并研究控制方法。最后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即汽车零部件物流模式的分析。

汽车制造四大工艺流程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a、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简介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60701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的基本工艺方法及工艺装备等基本知识,具备安全、规范操作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工装设备等能力,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实施、技术检测、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群,从事汽车零部件、总成加工制造,汽车的装配、调整,汽车质量检验、检测,生产设备维修,生产计划与生产调度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 3.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语言表达、团队合作、计划组织能力; 4.具备识读图纸及工艺文件,安全规范地操作专业设备,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与装调的能力; 5.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6.具备对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生产现场实施质量监控与管理的能力; 7.掌握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装配、检测及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等机电知识和专业理论。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调试、汽车底盘装配与调试、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装配与调试、汽车装配生产现场管理、汽车装配与调整技术、汽车性能检测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汽车各总成拆装、汽车性能检测等实训。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汽车生产线操作调整工汽车(拖拉机)装配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运用与维修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