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161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161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161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心电传导过程: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 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激动 QRS波:代表心室肌的除极过程 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 一、正常心电图特征:1、P波为窦性(ⅠⅡ avL导联为直立,avR导联倒立) 2、P-R间期在 3、心率每分钟60-100次 4、P-P间距相差不超过 二、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 共同点:1)P波有规律的发生 2)P-R间期> 3)每个P波后有QRS波群 2、房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P波不同 2)QRS波群正常 3)代偿间歇不完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连续出现迅速的QRS波群,QRS波形态基本正常 4、心房扑动:1)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锯齿状的F波(扑动波) 2)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不能全部下传,常以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 规则 3)QRS波一般不增宽 5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纤颤波) 2)心室律(R-R间期)绝对不规则 3)QRS波一般不增宽 6、室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 2)T波方向与主波相反 3)代偿间歇完全 7、室性心动过速: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大畸形 8、心室颤动:P-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匀的颤动波 9、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仅表现为P-R间期延长,>,但无QRS波脱落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QRS波群,周而复始,称文氏现象 Ⅱ型 QRS有规律或不定时的脱落,能传下的P-R间期固定不变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P波与QRS波群毫无相关性,各有各的节律 2)P波频率明显高于QRS波频率 3)QRS波群形态不定,可以正常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诊断 导读: 缘份是什么,是心有灵犀的一种感觉;是一见如故的一种倾向;是相见恨晚的一种心情;是上天安排的最美的际遇;是深深的牵挂或隐隐的怀念!缘是一种自然而神秘的心灵力量: 因为一些文字而引起共鸣;因为一种感觉而动人心弦;因为一次邂逅而难以忘怀;因为一次回眸而感慨万千。 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以上症状的情况极有可能是患上了冠心病。 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以上症状的情况极有可能是患上了冠心病。 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诊断?许多患者认为只要正确用药就可以治疗冠心病,其实这是对冠心病的了解不深,冠心病的治疗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而且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关系很大,尤其是要做到戒烟。 吸烟的男性已经很多了,其中由于吸烟引起的冠心病患者也有很多,所以戒烟也是对冠心病治疗的一个帮助。 冠心病发作具体症状如下: 一、胸部剧烈疼痛: 冠心病发作后,患者会忽然感觉到胸部剧烈疼痛。 突然出现胸前区的剧烈疼痛,多表现为绞榨式、紧缩样、压迫感、 1 / 7

并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时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均不能得到缓解。 二、肩痛和下腹部疼痛: 一些老年患者,在冠心病发作后会有肩痛和下腹疼痛。 症状多不典型,无疼痛或仅轻微疼痛,也有疼痛不典型。 可为肩部或上腹部疼痛,故易误诊为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 高龄者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咳血等。 三、心悸、盗汗: 冠心病紧急发作,患者还会出现四肢无力、心慌以及盗汗。 发病时常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恐惧或有濒死感,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急,并发症多,极易导致猝死。 【患者案例】心律失常病人护理诊断?冠心病患者赵帆女性,53 岁,农民,2010年 5 月使用的【复欣宝静电理疗贴】理疗贴,之前心慌、气短 16 年,近 10 天加重,伴有发热,咳痰,呕吐。 该患者于 16 年前常于劳累后咳嗽、心慌、气喘,但休息后可缓解。 6 年前开始一般体力劳动即感心慌、气短,双下肢出现轻度水肿,吐白色泡沫痰。 经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每于劳动后反复发作。 入院前 10 天,又因着凉感冒、发热、寒战、咳嗽,咳黄色痰,咽疼、流涕、鼻塞,并且心悸、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胸闷、恶心伴有呕吐,实在也没法在家务农了,平时还总觉得自己给家人添麻烦,就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讲解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 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 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 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 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 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 大于2 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 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 波,QRS波正常。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 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 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 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 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 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

的波有 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 波。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 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 下移或T 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 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 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 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 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 改变。 V1、V2S波加深。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就看V1 多了一个大的R 波 (畸形),伴有ST-T 改变。 12.室速:有P波,QRS畸形增宽。阵发性室上速:每个心动周期都 小于2个格,节律规则,QRS正常,无P,T (需要与窦速鉴别)13.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RR 间期>0.20S,其余正常;需与窦缓鉴别Ⅱ度Ⅰ型传导阻滞(莫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 波脱落;Ⅱ度Ⅱ型传导阻滞(固定性):PR间期固定不变,有QRS脱落,PP间期固定;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走房,室走室,P波与QRS波没有任何关系,P 波次数>QRS 波,P-P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80例疗效分析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律平、倍他乐克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治疗后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评分显著降低,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炙甘草汤;冠心病;心律失常 在临床上,冠心病常常并发心律失常,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甚至直接诱发患者的死亡。在治疗方面,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而近些年来我国医药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治疗心律失常疾病的药物越来越多,也随之出现了诸多的安全问题、疗效问题。而鉴于心律失常疾病的难治性,在临床药物的选择上,一方面,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并可长期使用,另外一方面还应考虑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在本次的研究中,主要将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炙甘草汤加减法治疗该疾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7.6岁,平均体重55.3 kg;对照组,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7.3岁,平均体重57.1 kg;患者均无其他重大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法治疗,炙甘草汤的主要成分包括:炙甘草15 g、人参10 g、生姜10 g、生地15 g、阿胶10 g(烊化)、麦冬10 g、桂枝10 g、火麻仁15 g、大枣10枚。在治疗的过程中,依据患者的症状不同,对不同的中药成分进行适当加减[1]。如:对心烦者加入黄连10 g、苦参6 g,对气滞胸闷者加入枳壳10 g、丹参15 g,川芎10 g,对失眠者加入酸枣仁15 g、龙骨15 g,痰湿重者加入半夏10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茯苓15 g。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律平、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平100 mg,3次/d,倍他乐克25 mg,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浅析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浅析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6-05-23T11:09:41.4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杨精华 [导读] 慈利县中医医院分析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慈利县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 427200 【摘要】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对照组总效率为88.89%,明显低于观察组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91.11%,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896,P<0.05)。结论:炙甘草汤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炙甘草汤;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有效性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1]。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重要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本文将对炙甘草汤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31.5±3.1)岁,18例为中室性早搏,9例为房性早搏,8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为阵发性心房纤颤,3例为病态窦房结;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6±4.2)岁,中室性早搏16例,房性早搏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阵发性心房纤颤6例,病态窦房结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有关标准,且经心电图确诊;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型,并可见患者舌质淡红、心悸、全身无力、脉弱或脉细、气短等;依从性较好。本研究中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均为气血两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炙甘草汤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 临床医生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治疗进行治疗,基本方由丹参20g、炙甘草12 g,生姜10 g,桂枝9 g,人参9 g,生地黄40 g,生白芍15 g,阿胶6 g,麦冬10 g,麻仁10 g,大枣10枚。以上诸药水煎服,取汁约250 ml生姜6g、党参葛根各15g、生地炙甘草30g、大枣4颗。水煎服,每日一剂。 1.3评定标准[3] 疗效判定: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为显效、好转、无效。显效:心律失常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恢复,生活能力大为改善,为显效;好转:心律失常患者不良症状有所恢复,智力有所提高,生活能力有所改善,为好转;心律失常患者不良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体征无恢复正常趋势,为无效。 满意度调查:针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医患关系进行评定,共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 分以上为满意、8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X2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29例,比对照组多3例;观察组好转15例,比对照组多1例;观察组无效仅1例,比对照组少4例。2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7.78%,比对照组约高8%。比较2组疗效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详见表1。 3.讨论 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4]。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本文章意在比较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通过该检测得出,在冠心病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 Effect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YAO Jun (Xinjiang Yil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Xinjiang Yili 835000,China)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9.8±2.3)岁,病程2~30年,平均(15.5±2.5)年;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37~78岁,平均(50.6±2.3)岁,病程3~30年,平均(15.8±2.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检测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应保持平稳的情绪,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的过程中采用专业的心电图设备,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取平卧位,给予患者鼓励,可以采取眼神鼓励或动作鼓励的方式,进而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在做心电图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在心电图所有流程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电变化状况予以科学分析。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方式。采用的设备是专业的心电图设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电变化状况进行全天监测和记录,在监测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嘱咐患者保持正常的生活起居,此外还应对患者的身体指标予以科学分析和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及心肌缺血检出情况。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评价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及评价分析。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 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倍他乐克片剂 治疗,研究组行比索洛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心 率(99.50±7.55次/min)与对照组无差异性,t=0.0303,P=0.9759;研究组治疗后 的心率(64.50±4.10次/min)低于对照组,t=10.1955,P=0.0000;研究组治疗总 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χ2=10.7143,P=0.001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χ2=10.7143,P=0.0011。结论: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 常应用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比索洛尔;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54-02 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的冠心病合并症,且近几年来该疾病 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发展趋势,疾病发生率、死亡率较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日 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 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及评价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 失常患者为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性别: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14例,分别占64.10%、35.90%;年龄:年龄最大87岁,年龄最小 23岁,平均年龄为(55.40±10.85)岁;冠心病病程时间:1年至5年,平均病程 时间为(3.05±0.68)年。对照组:性别: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6例, 分别占58.97%、41.03%;年龄:年龄最大88岁,年龄最小24岁,平均年龄为(55.55±10.65)岁;冠心病病程时间:1年至5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98±0.85)年。两组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冠心病病程时间等一般 资料均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常规治疗两组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收治入院后均接受血管 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及硝酸酯药物等。 1.2.2对照组(倍他乐克片剂)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过程中给予倍他乐克 片剂治疗,一日2次,每次12.50mg,持续治疗30日。 1.2.3研究组(比索洛尔)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过程中给予比索洛尔治疗,一日1次,每次5mg,持续治疗30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 究结束后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3.0处理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3.0进行处理及分析本研究的两组数据,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心率比较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一)异位心搏和异常传导的基本特点 房性异位搏动:搏动的P波是与窦性P波不同的P‘波,P’-R 间期≥0.12秒,QRS波基本正常。 交界性异位搏动:搏动的P波是与窦性P波相反的P-波,位于QRS波前或后,前部的P——R间期<0.12秒,QRS波基本正常。 室性异位搏动:搏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畸形,其前无相关P波,其后T波相反。 异常传导:主要指激动沿正常途径下传中发生传导延迟或中断, 心电图在相应的部位会出现传导时间的延长或后续传导波形的缺失。 异常通路传导:主要位于房室间,在QRS波起始部出现P-R间期变化。 (二)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符合窦性心律特点,频率>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符合窦性心律特点,频率<60次/分 3.窦性停搏:符合窦性心律特点,较长时间内无窦性搏动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缓慢的窦性节律或缓慢的窦性节律基础上有快速室上性节律的发作 (三)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早搏:提早的房性搏动 2.房颤:P波消失代为f波,QRS室上型且节律不整 3.房扑:P波消失代为F波,QRS室上型且节律整或不整 (四)交界性心律失常 1. 交界性早搏:提早的交界性搏动 2.阵发性室上速:连续出现的快速房性或交界性搏动 (五)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早搏:提早的室性搏动 2.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的快速室性搏动 (六)心脏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延长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室上性搏动脱漏(P波后无QRS) 3.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搏动完全脱漏+缓慢的逸搏心律(七)预激综合征: 1.短P-R+δ波+宽QRS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7-01-05T13:45:31.6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8期作者:刘彪[导读]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 (盐亭县石牛庙乡卫生院四川绵阳 621609) 【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率88.9%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率66.7%。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心律失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43-02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病发人群多为老年群体,而患上冠心病的老年群体因其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减缓,常常会并发心律失常症状。患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人通常表现为心跳缓慢或停滞、无力、晕厥等病症[1],这些病症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重了患者家属负担。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作为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药物,本研究主要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选取标准 72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灰白、头晕、心悸、记忆下降、心跳缓慢、偶发性晕厥等;心电图检查,72例患者表现为T波异常、ST 段下移[2],经诊断,符合冠心病心律失常研究标准。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72例患者中男42例,女30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63岁,平均年龄(69±5.3)岁,最长病程3年,最短病程7个月,平均病程(1.8±1.1)年。 将56例患者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69±5.2)岁,平均病程(1.8±1.2)年。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9±5.1)岁,平均病程(1.8±0.9)年。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经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 1.3.1研究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 (1)稳心颗粒为中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3],有活血化瘀、疏通血脉、平缓心跳等功效[4],主要用来治疗心悸、通身无力、头晕眼花、心烦胸闷等病症。服用后不良症状表现为轻度头晕、恶心等。 (2)美托洛尔为白色片状西药,它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等患者,使用方法为口服或者静脉注射。但临床证明美托洛尔用量过多可导致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等症状[5],更会使患者产生头痛、失眠经常性多梦、浑身疲惫等不良反应,因此美托洛尔的使用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除此,美托洛尔不适宜糖尿病、甲亢及孕妇使用。 (3)患者每日冲服三包稳心颗粒,分早中晚服用。美托洛尔稀释后给患者静脉注射,一天一次,警惕用量,第一次先采用2.5mg剂量,随后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尽心加量。 1.3.2对照组单独采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以治疗显著、好转、无效为三个判定指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判定。患者临床症状具体包括:头晕、心悸、浑身乏力等,结果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三个指标概率。计算方法如下:显著率=(治疗显著例数/单组总例数)×100% 好转率=(治疗好转例数/单组总例数)×100% 无效率=(治疗无效例数/单组总例数)×100% 1.4.2患者治疗显著、好转、无效表现症状为以下: (1)效果显著:患者无头晕、无心悸现象,脸色恢复正常,无力感消失,能生活自理。 (2)效果好转:患者无头晕、无心悸现象,但仍然脸色苍白、无力。 (3)无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没有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最终结果以百分比呈现,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见下表。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7T09:52:05.0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叶安娜 [导读]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精心系统的临床护理,如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护理、运动护理等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与对照组(80.95%)对比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精心系统的临床护理,如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护理、运动护理等,显著地改善了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临床实践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护理 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在老年人中高居首位,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或者器质性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或者心肌坏死[1]。心律失常为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眩晕等,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而致死的严重后果。心律失常是因为心脏活动起源或传导受阻,进一步导致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异常引起的。目前,相关研究表明,诱发心律失常的常见因素有:药物中毒、器质性心脏病及某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发病隐秘、症状不典型、病情反复易变等特点,可能导致心跳骤停,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降低猝死率及病死率,延长患者的寿命,为了提高其治愈率,缩短恢复时间,选择性地实施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也至关重要。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其护理效果及体会,以便提出更加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康复率。以下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力低、患感染性疾病的病例。所有患者中,分为23例研究组与21例对照组。研究组:男 12例,女11例,均龄(64.85±2.03)岁,病程(5.14±0.63)年;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均龄(65.31±4.55),病程(5.23±0.18)年。排除标准:肝肾不全、自身免疫力差、合并感染的患者。两组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入院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备好急救物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尽可能的减少活动,进行常规健康宣教。 1.2.2 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包括疾病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①心理护理: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往往出现紧张、激动情绪。会使交感神经产生兴奋性,儿茶酚胺分泌大量增加,从而诱发且增加心律失常症状。老年患者具有较长病程,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同时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反复性较高,住院时间增加,思想顾虑多,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依据老年患者实际生理及心理状态,耐心解释,及时安慰沟通,使之能够有效合作。消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确保患者具有最佳心理状态,提高信心,积极参与到治疗及护理中。 ②饮食护理:在饮食上增加饮水量,多食用流体食物,并叮嘱患者少食多餐,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增加膳食纤维食物的食用,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同时,严格避免辛辣等刺激食物的食用,如禁止吸烟与喝酒,切忌浓茶与咖啡。此外,嘱咐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过分用力排便,禁止憋尿。 ③病情护理:定时监测患者的心律、血压及脉搏状况,时刻关注并及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对症状不明显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要加强对其病情的观察。部分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机体代偿能力较差,表现为混合型心律失常,病情复杂多变。若突然发作,则需要预先准备好相关器械及药品进行急救。另外要时刻警惕,一旦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与全身无力时,应迅速反应,做好急救工作。 ④运动护理:结合各个患者的年龄及体制状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区别的进行运动量的确定,运动适度,不能引发患者心绞痛与心理失常。同时根据患者在运动中的反馈来及时调整,既能够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又不影响疾病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显效:心悸、疼痛、胸闷症状消失,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减少超过90%;好转:心悸、疼痛、胸闷症状消失,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减少在50%~90%范围内;无效:症状与病情未见缓解,甚至加重。 2 结果 研究组16例显效(69.57%),5例好转(21.73%),1例无效(8.70%),1例死亡(8.70%);对照组9例显效(42.86%),8例好转(38.09%),2例无效(9.52%),2例死亡(9.52%)。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与对照组(80.95%)对比较高,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中是老年人心律失常症状较为常见的发病原因,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组织不同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缺血、缺氧现象,从而对心肌细胞自律性造成一定影响,使膜电位无法保持稳定性,导致各类折返现象,所有会产生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症状。 正常的心脏搏动起于窦房结,成人以60~10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传导,在一定时间内,先后激动心房、心室。临床上大部分心律失常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如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瘸等引发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后,能够有效地减少室性早搏次数,病情具有显著的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往往变化迅速,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此病的严重性,掌握和总结此类疾病规律,进一步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患者的突然发作的情况。此外,配合多种护理如心理护理、饮食护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行以基础治疗,应用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应用胺碘酮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5.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对于改善心律失常、心衰症状十分显著。 标签: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失常 心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其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脏病等均能够引发心衰症状,这种疾病将会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以及抵抗力下降,体内出现潴留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包括: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此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心衰、心率失常的联合发生,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压力,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价值[1]。目前,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内将会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有效控制,但同时存在一定风险,具有局限性。本研究通过对心衰、心率失常的冠心病患者行以治疗干预,改善临床症状十分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胺碘酮组男40例,女34例,平均年龄(58.6±7.8)岁,平均病程(6.3±2.3)年;对照组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9.4±8.2)岁,平均病程(6.7±2.8)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以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内容为:吸氧、控制食盐摄入量、服用洋地黄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药剂,控制低血压、补充钾元素和镁元素。 应用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实施胺碘酮(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359219H49)治疗,应用胺碘酮150 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再按照1 mg/min的速度将胺碘酮注入6 h后,采取0.5 mg/min的速度注入,行静脉注射治疗2 d后,改为口服胺碘酮片治疗,1片/次,3次/d。一周后改为1片/次,2次/d,服用一周后改为1片/次,1次/d。一个月为1个疗程。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6-02-19T16:05:15.317Z 来源:《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9期作者:李艳云杨淑娥 [导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心内科中,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类患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死亡.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71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动图诊断心律失常情况,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诊断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室早单发,室速,房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窦性停博,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方面并不存在差异性,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诊断结果还发现动态心动图在诊断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异性,相对比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有效性与灵敏行更为突出,对判断患者病情,估计患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9-105-02 在心内科中,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类患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死亡[1]。该类患者在临床中多表现为胸痛、惊恐、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病情严重的时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果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则病情就会更为严重。当前,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时候多食用无创技术,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常常被应用。临床中比较常使用的是常规心电图。本文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 例,女28 例,患者年龄为45-88 岁,平均年龄为(59.6±8.4)岁。病程为1-14 年,平均病程为(4.3±1.7)年。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的时候需要由2 名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主治医生观察并诊断。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诊断的结果。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动图诊断心律失常情况。 常规心电图诊断: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时候,进行常规心电图。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患者全身放松,保持仰卧位,使用同步三导联心电图机实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纸速为25mm/s,增益为10mm/mV。 动态心电图诊断:在患者检查的过程中禁止进入到理疗室、高压化境与高磁场环境,尽可能避免接打电话。患者检查使用HPLTER-STAR 三导联24h 动态心电图系统和HS9616 记录仪。在监测的时候需要详细记录患者24h 生活活动,如记录患者症状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日常活动等。在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在记录仪上按下时间按钮。 1.3 判断标准 常规心电图:T 波小于1/10 同导联R 波,ST 段下移超过0.05mV;动态心电图:ST 段呈现水平状态或者是下移,ST 段下移的时间超过1min,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超过1min。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 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 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 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室早单发,室速,房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窦性停博,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方面并不存在差异性,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此同时,诊断结果还发现动态心动图在诊断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3.讨论 动态心动图最早应用于临床,多见于心脏电活动监测。通过动态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在不同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状况,同时还可以分析这种变化[2]。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常规心电图出现漏诊的时候才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但是利用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弥补常规心电图检测的这一缺陷。利用动态心电图可以监测到患者比较短暂且异常的心电活动,同时还可以监测到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发生频率、发作规律以及持续时间等。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将监测的结果与日常活动、临床表现共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根据。 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时候,动态心电图利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肌梗死、猝死和心绞痛。利用动态心动图还可以患者伴随胸部症状的ST 段偏移[3]。急性暂时性的心肌缺血在临床中的症状有完全的心绞痛症状和不典型性的心绞痛。典型心绞痛会出现心衰的情况。患者在诊断的时候使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长时间记录患者心脏活动的真实情况。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利用常规心动图监测可能会出现早博或者不能将患者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表现出来,难以真实反映患者的情况,导致不能准确

最新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 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一)异位心搏和异常传导的基本特点 房性异位搏动:搏动的P波是与窦性P波不同的P‘波,P’-R间期≥0.12秒,QRS波基本正常。 交界性异位搏动:搏动的P波是与窦性P波相反的P-波,位于QRS波前或后,前部的P——R间期<0.12秒,QRS波基本正常。 室性异位搏动:搏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畸形,其前无相关P 波,其后T波相反。 异常传导:主要指激动沿正常途径下传中发生传导延迟或中断,心电图在相应的部位会出现传导时间的延长或后续传导波形的缺失。 异常通路传导:主要位于房室间,在QRS波起始部出现P-R间期变化。 (二)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符合窦性心律特点,频率>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符合窦性心律特点,频率<60次/分 3.窦性停搏:符合窦性心律特点,较长时间内无窦性搏动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缓慢的窦性节律或缓慢的窦性节律基础上有快速室上性节律的发作 (三)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早搏:提早的房性搏动 2.房颤:P波消失代为f波,QRS室上型且节律不整 3.房扑:P波消失代为F波,QRS室上型且节律整或不整 (四)交界性心律失常 1. 交界性早搏:提早的交界性搏动 2.阵发性室上速:连续出现的快速房性或交界性搏动

(五)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早搏:提早的室性搏动 2.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的快速室性搏动 (六)心脏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延长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室上性搏动脱漏(P波后无QRS) 3.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搏动完全脱漏+缓慢的逸搏心律(七)预激综合征: 1.短P-R+δ波+宽QRS 2.常伴发宽QRS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比较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比较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32例有ST-T段改变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结果:32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真阳性15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5例,阴性8例;常规心电图真阳性14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6例,阴性9例。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具有简便、普及、易掌握且费用低的特点,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诊断 常规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具有简便、迅速、无创伤等诸多优点,但是其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的(1~3 min)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对于偶发的早搏等一过性心律失常常难以捕捉。动态心电图(DCG)可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室速和室颤;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为心源性,还能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辅助治疗中,尤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診断意义较大。本文对3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09年2月本院住院且心电图有ST-T段改变的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8~84岁,平均(44.3±14.2)岁,所选患者均排除影响ST 段判断的疾病与因素。诊断均符合1979年ISFC/WHO的诊断标准,其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7例,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2型糖尿病1例。患者病史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30年。 1.2 方法 1.2.1 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安静状态下,患者取平卧位并全身放松,消除恐惧感,同时应避免因药物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心电图的结果。采用日产NEC-3321型12导联心电图连续描记,纸速为25 mm/s,确保所记录的基线平稳、无干扰、图像清晰,当T波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ST段水平下移> 0.05 mV,为缺血性ST-T 改变[1]。 1.2.2 动态心电图诊断采用美国美林公司生产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电信息变化进行24 h记录。同时应注意:应进行多体位记录,以排除体位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和干扰;检查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应有恐惧感;检查过程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检查时详细记录是否出现胸闷、气短、心悸、胸痛等相关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