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在数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数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数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类比是一种推理方式,数学类比有着其独特的思维形式和特征,合理的利用类比进行数学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类比思维创新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十分重视数学类比的作用,他把《教学与猜想》的第一卷命名为《教学中的归纳和类比》,并在其中的第三章中突出地引用了拉普拉斯的下述断言。“甚至在教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在波利亚看来,类比和归纳一样是合情推理的主要方法,是教学发现的重要源泉。类比实际上“是合情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即是由两个或类思考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能力的培养往往局限在逻辑层面上,这导致了数学学习始终缺乏实践和创新,即缺乏一种合情推理,而合情推理是类比所强调的,毫无疑问,类比推理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1 数学类比的思维形式和特征

类比是推理方法的一种,传统上认为类比是逻辑推理的一个范畴,现在有学者认为也是直觉推理的一个部分,直觉类比是超越逻辑类比的一种形式,把毫不相干的两个或多个成分之间进行类比,

从而找出适合的成分。例如把计算机比作大脑,把祖国比作摇篮,把老师比作蜡烛的等。直觉类比只是两种事物或多种事物在某一点上具有交叉相似性,这种思维形式不是简单的逻辑思维,而是直觉思维的一种,是创造性、大胆性的设想。波利亚举得欧拉解决伯努利的问题便是最好的证明,即+++…=,是通过三角方程和代数方程之间的类比来解决的。通过直觉类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类比的应用同其他事物的类比发展属性一样,其发展是从定性到定量一个过程,着眼于两个数学对象间空间与数量上得相似性。

2 以立体几何的知识来探讨类比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是平面几何的继续,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十分类似,立体几何问题,一般都可以归为平面几何问题或用类比法来解决,对于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学生,如果善于类比地运用平面几何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将对于学习立体几何这部分知识带来很大的好处。

在讲点在平面上的摄影时,学生对此接受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点在直线上的射影,即:过该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就是该点过度在该直线上的射影,由此作类比,点在面上的射影也应该是过该点向平面作垂线,则垂足就是该点在平面上的射影。这样由线到面,由一维到二维,类比就是使学生接受新概念变地十

分容易,学生接受知识也就不感到来地突然,学生易于接受新的概念。

二面角是反映平面的位置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若直接给出定义,学生不易理解,特别对半平面。这时,应先引导学生回忆平面里角的定义,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射线又可以称为半直线,它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而向另一方却不可延伸。类比把此定义中的点换成直线,射线换成半平面,很自然地就给出了两面角的定义,从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围成的图形叫二面角。

讲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时,可以直接告诉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和两个直线垂直的定义相似,都是通过角来定义的。这里可让学生回忆两直线垂直的定义,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为直角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学生根据刚刚学习的二面角就可以给出两平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成的角为直二两角时,两平面是互相垂直的。

通过类比,学生在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自己回忆旧知识,再类比出新的知识,轻松自然,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类比的数学思想。

3 常见类比方法解析

类比运用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由此产生联想,能起到由“熟”解“生”,化难为易的作用。在数学中,常见的类比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类比变量取值范围引发联想

解题时,如果题目中变量的取值范围与我们所熟悉的某些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致时,进行合理代换,然后进行问题的转化,往往能够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如:求函数y=x+4+的值域分析,题目中变量x的范围是[-,]即∈[-1,1],这里不妨考虑设=sin (或者是cos ),然后进行代换,从而此题得以转换为三角题型求解。

解:设x=sin ,∈[-,],

则y=sin +4+=sin( +)+4

∵∈[-,],

∴4-≤=sin( +)≤4+

故,函数的值域为4-≤y≤4+

3.2 类比定义式的结构引发联想

解题时,可类比熟知的某些定义结构进行联想,进行命题的转化,开拓解题思路。

如:在锐角abc中,求证+≥3

分析联想到复数模长定义:|z|= (z=a+bi,a,b,∈r)

待证不等式的左边可以看成三个复数的模长和,然后可以利用复数模的性质命题。

证明:设e1=tga+i+tgb,e2=tgb+i+tgc,e3=tgc+i+tga,则+

=|z1|+|z2||z3|≥|z1+z2+z3|

=|z1+z2+z3|

=|tga+tgb+tgc||(1+i)|

=(tga+tgb+tgc)

又在锐角△abc中,tga+tgb+tgc≥3(证明略)

故不等式成立。

3.3 类比公式引发联想

许多数学公式都有它固有的构成形态,在解题时,通过类比联想发现题目本身或经过变形后,具有了某个公式的结构,那么可以利用公式解题。

如:若对非零常数m和任意实数x函数式子,f(x+m)=成立,求证f(x)是周期函数。

分析:要证明f(x)是周期函数,是能从周期函数定义入手,但本题条件中不能直接找到该函数的一个周期,故解题的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个f(x)的周期。类比联想与f(x+m)=形式相类似的两角和的正切公式tg(x+)=,从而联想到函数=tgx,它是以为周期的函数的周期数,是的4倍,故猜测4m是函数f(x)的一个周期。

证明:由已知f(x+m)=得出,对于任意产数x,

f(x+2m)=f[(x+m)+m]===-

f(x+4m)=f[(x+2m)+2m]=-==f(x)

故f(x)是周期函数,4m是它的一个周期。

利用类比,由此产生联想,来解数学题,不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

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4 高等数学中的类比方法

高等数学的内容大部分是定理、概念及论证,教师在讲授时一般注重对学生推理能力培养。其实,对内容本身而言,却存在着许多可以类比的知识点。如微积分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与多元函数微积分, 它们是分别进行讲解的。讲授多元函数微积分时, 很多概念和定理、公式都可以和一元函数微积分作类比如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偏导数、全微分、重积分等重要概念与一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相类比。高等数学中的类比方法很多,除了上文提到的呈现出与基础数学知识类比、高数之间的类比等特点。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高等数学也不例外,随着知识的深入,如果学生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出现了断层现象,那么学生在接触新的概念或定理的时候,就不知所云。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果与基础知识相类比,那么抽象的概念也就容易掌握了。另外,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时, 还可以与已理解掌握的其他高等数学理论知识类比,如在讲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性质时, 可类比闭区间上一元连续函数的性质,通过类比, 可逐个得到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这样便起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良好效果。即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让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

5 数学中运用类比解题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类比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提问

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一个相似的问题,进行类比。前提是这个问题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掌握过得知识,这是类比成功的基础,也是掌握新知识的必备条件。如在讲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时,可以提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与相似多边形的定义,然后问根据相似三角形的这些特点来想一想相似多边形具有怎样

的特点,性质是什么?教师先提出疑问,由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作出解答,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学生可以找到与相似多边形有关的类比问题。

5.2 联想与辨别相结合

类比是通过两个不同的事物联想其相似点,那么联想与观察便成了基础。如梯形和等腰梯形的教学,通过观察,学生便可知道等腰梯形其实只是梯形的一种情况,通过对梯形的学习,学生能很快的了解等腰梯形的特征。这个过程的前期需要教师的点拨,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能够清楚的联想等腰梯形的特征,从而可以辨别等腰梯形和梯形,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5.3 验证结果

类比并不是非逻辑的,它的结果是经得起验证的,验证类比的结果不仅可以看出类比的正确与否,而且如果类比是正确的,结果的验证也是一个巩固知识的过程,因此,验证结果这一环节也是极其重要的。

6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要注意的问题

类比是一种合情推理,相类比的两事物具有相似性,如果最后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两个事物差异的一面,那么这两个事物的类比的结论也就不能成立了。在高等数学中,相似属性和推出事物的属性之间如果没有必然联系的时候,那么,同样是用类比法得出的结论,有的可靠,有的就不一定可靠。类比推理是通过两个事物或两类事物在某种特点上相同或相似来推理的,这种推理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如果不以类比对象的本质属性为依据,类比就成了机械类比。比如拿等腰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相类比,就是抓住了三角形的本质属性,类比的结果往往是正确的,如果和圆进行对比,结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圆不具备三角形的本质属性。

总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类比方法能够使知识点化难为易, 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类比不是盲目的,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我感悟。合理的利用类比,数学成绩将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波利亚.李心灿,王日爽,李志尧,译.数学与猜想

(一、二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 仲秀英.波利亚的类比思想与数学课程改革[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20(3).

[3] 高纪平.数学学习中的类比推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 [美]波利亚.数学与猜想(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数学中的归纳类比(填空)

数学中的归纳类比 1.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坐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如下:第k 棵树种植在点 ()k k k P x y ,处,其中11x =,11y =,当2k ≥时,111215551255k k k k k k x x T T k k y y T T --??--?????=+--? ? ???????????--?????=+- ? ??????? ,. ()T a 表示非负实数a 的整数部分,例如(2.6)2T =,(0.2)0T =.按此方案第2012棵树种植点 的坐标应为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一组等式: 1234561,235,45615,7891034,111213141565,161718192021111, s s s s s s ==+==++==+++==++++==+++++= ………… 可得13521n s s s s -+++???+=__________. 3.对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m 的n 次幂进行如下方式的“分裂”: 1 3 7 22 32 42 3 5 9 1 7 25 23 3 33 9 43 27 5 11 29 仿此,若3 m 的“分裂”中最小的数是211,则m 的值为________. 4.已知实数数列{}n a 中,1a =1,6a =32,2 12 n n n a a a ++=,把数列{}n a 的各项排成如右图的三角形状。记(,)A m n 为第m 行从左起第n 个数,则若()50 (,),2A m n A n m ?=,则m n +=________. 5.观察下列各式:2 2 1,3,a b a b +=+=3 3 4 4 5 5 4,7,11,a b a b a b +=+=+=L 则1010 a b += A .28 B .76 C .123 D .199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 ? ?

数学中的归纳与类比

数学中的归纳与类比

数学教学中的归纳与类比 摘要:数学教师要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并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就要认真研究数学发现中的规律, 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学得深刻, 理解得透彻, 才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教学归纳类比 学习数学史, 看看数学家们实际的工作, 我们会发现, 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 数学家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也是从观察和实验开始, 通过归纳和类比, 经历失败和挫折, 终于领悟而发现一条规律, 做出一个证明的。伟大的数学家拉普拉斯曾经说过, “甚至在数学里, 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而开普列是说到“我珍惜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 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 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 在几何学中它应该是最不容忽视的。”欧拉, 这位十八世纪里领袖的数学家和带头的物理学家, 也正是一位用归纳和类比方法的大师,他曾经用正确的归纳和大胆的类比做出了很多惊人的著名的数学发现。 本文通过一些教学中的例子,来说明归纳与类比的重要性。 1、归纳 所谓归纳, 作为数学思想方法, 是指通过对特例的分析去引出普遍的结论,主要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从而归纳出结论, 有时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要求对归纳出的结论进行严格的证明。具体过程是:归纳(不完全) ——猜想——完全归纳(数学归纳法证明) 。数学归纳法是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的论证方法, 其基本形式是: 为了证明与参数n 有关的命题对一切自然数成立, 首先验证归纳基础, 其次提出归纳假设, 最后完成归纳过渡, 从而得到结论对一切自然数成立。归纳包括:枚举归纳、、类比归纳、实验归纳、统计与模式归纳。 1.1 枚举归纳 枚举归纳法是从枚举一类事物中的若干分子具有某种性质得出这类事物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类比迁移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类比迁移法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610106)冯德雄李璐杨肖摘要:类比迁移法降低了认知结构建立的系数,在数学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类比迁移法,分析类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指出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迁移法教学的误区。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类比思想方法,学生学会类比思想方法。另一方面教师恰当地用类比促进小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关键词:类比迁移;思维;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关于类比迁移的研究中表明,类比迁移的方法对于学习新的技能、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发现和探索、培养创造力有比较显著的作用。这是因为人类已经逐渐认识到,学习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给认知结构里增加新知识,掌握抽象的规则,学习的成功也经常依靠我们从记忆中提取出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并以这些成功经验为出发点又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循环反复的学习和更新即类比迁移。因此,实践证明,有关类比迁移的研究,为人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以及实践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会计算、做题,而是要求学生学会数学思维的方法。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代替的。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类比思想方法,学生学会类比思想方法。另一方面教师恰当地用类比促进小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本文以教学中的课堂片段为例,具体分析类比迁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类比迁移。 一、小学阶段研究类比迁移法的意义 小学是幼年儿童走进知识殿堂学习的最初的一个大的环境,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影响他一辈子的成就和幸福。伟人曾说过,一个答案只能用一次,一个方法可以用很多次,但是一种思想或者思维方法却可以用一辈子。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法,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同时为学生学习、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果能在小学这个阶段不断渗透学习思维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定不会能教出只会做题的迂腐学子。 成都市小学使用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设计上也含有类比的思想。但是,北师大版教材的难度较大,隐身知识很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新接触这个教材的教

类比推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类比推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日期:

类比推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中学数学论文 类比推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山西运城临猗县临晋中学林晓娜 类比推理是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推理模式之一,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了解,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将已知知识转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上,通过这种比对方式找出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掌握。 一、类比推理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数学与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都是一样的,需要寻找出学习知识的思路。演绎推理就是建立完善的思维体系,通过合理推理进行总结、类比来证明思路的过程。成功的演绎推理不注重结果,而注重验证结果的推理过程。类比推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验证结论的过程,现阶段我国学生普遍缺少解决问题及找出问题的原因的能力,通过类比推理的思路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判断成因、预测结果的能力,而这正是学习类比推理思路的意义所在。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数学教材当中加入了推理与证明的知识内容,教学中运用类比推理思路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类比推理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类比推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目前高中数学课堂的观察来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类比推理的形式,却没有关注到类比推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中的作用,学生学习类比推理知识题通常以应付考试的念头居多。类比推理结论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试卷上的分数,教师通过大量的时间来教授类比推理,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一定正确,类比推理的结论存在也使得学生同样需要花费时间去验证,教师认为太过强调类比推理教学将不利于学生应

初中数学类比导入法教学探究

初中数学类比导入法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9-03-18T10:45:42.82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作者:杨磊[导读] 类比导入法作为课堂导入方法之一有着它独到之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导入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对旧知识有更进一步的掌握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但类比导入法可能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对前后内容混淆。本文将以初中数学为例探讨类比导入法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并衍生此方法克服知识混淆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初中数学的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知识点学习好坏与下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着很大关系。类比导入法不仅有着导入法共有的优点,而且类比导入法独特的知识过渡作用非常契合数学教学。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类比迁移,把已经学过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方便学生理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有着难以忽视的作用。 一、类比导入法的优点 (一)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做铺垫 类比导入法能通过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做铺垫,同样它也能在内容上做铺垫。运用类比导入法能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学生很容易想到新知识肯定与这个知识有关,在回忆的同时自然会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更为关键的是类比导入法中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跳板,更好地完成了铺垫作用。教师在这时揭示出新知识也不会显得突兀,学生也为学习新内容做了足够的准备,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果真如此的想法,收获意料之外的学习兴趣。 (二)开拓学生的思维 初中学生刚结束小学阶段的学习,思维方式大多还停留在形象思维,而初中乃至高中数学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完成思维方式的过渡势在必行。完整的类比导入法首先通过合理的推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对比猜想,最后验证。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率先接触到逻辑思维的初步应用,认识到逻辑推理思维的优越性,消减学生对思维方式转变的抵触,在潜移默化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把类比导入法导入新课的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三)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接触完全陌生的知识时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这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类比导入法中,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新知识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减少学生心理上对学习新知识的恐惧,提高学生的信心降低学习难度,并且旧知识的过渡作用更能达到此效果。比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时,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导入新课,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而且还能参照等式性质得出的过程来验证不等式的性质,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这种简单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变浓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 (四)建立知识点的联系 初中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所以要想学好数学,学生要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才能从容面对往后复杂多样的数学问题。类比导入法通过导入的辨析可以增加知识之间的衔接,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体系。当学生出现知识点的遗忘,知识网的缺失,相关知识点的关联作用会刺激神经元回忆起失去的内容。 二、类比导入法运用的不足 (一)知识点混淆 教师在用类比导入法导入新课时往往容易忽视它带来的负面引导。学生在快速学会新知识的同时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细微的差异,或者知识混用。比如,在不等式性质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忽视不等式性质3,认为不等式两边不论乘除任何数都会和等式性质一样不会发生改变或者都会发生改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类比的两种知识大多都是相似而非完全相同。(二)与复习导入法混用 复习导入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知识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但更多是位置结构上的关联。类比导入法注重的是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思维方式的相似以及相互借鉴印证作用。部分教师无法区分两者间的差异而一概认为两种方法都是利用旧知识传授新知识,没有什么区别。 三、类比导入法针对知识点混淆问题的衍生 传统的类比导入法是利用旧知识推理新知识与之相似或相同的特征,教师操作的中心是相似或相同,对不同之处不够重视。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混淆,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也会降低教师事后补救的效果。类比不光可以比较相似也可以进行差异性比较,人脑接受相同比接受不同容易,如果类比导入法导入的是新旧知识间的差异,让学生一来就明确新旧知识的不同,差异在哪,自然而然避免了混淆的产生。比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时,教师要先指出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相同点,也要强调两者的不同点,提升学生的分辨能力。 结束语 总之课堂导入的方式多样,各有各的特色,不同方法的适用环境也是各异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仔细分析,设计出与之匹配的课堂导入。类比导入法比较契合有明显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这也是类比导入法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适当突破局限,对相似的知识点习得过程也可以进行类比。 参考文献: [1]杨红.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的认识[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97. [2]李毓安.关于中学数学教学导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类比思想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清华网校的学习方法栏目由清华附中名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附中优秀学生学习心得组成,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中,类比思想方法是富于创造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它可以跨越各个种类进行不同类事物的类比,可以比较本质的特征,也可以比较非本质的特征,因而具有较强的探索和预测作用。根据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的心理特点和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恰当地应用类比方法,不仅能突出问题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思维品质,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南安县教育局陈进兴老师把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类比形式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同构类比。 这是类比中的一种极端形式。同构的意义是一个集合M和N之间的一一对应f是一个对于代数运算O和来讲的M和N 之间的同构对应,假如在f之下,a∈M,b∈M, 如果在M、N之间,对代数运算O和,M和N同构,记为M?N。例如,坐标平面上有序实数对(x,y)所组成的集合X 与平面上向Z的集合Y的对应f:(x,y)→x+yi,那么X?Y。 在中学数学中,最常见的同构类比就是数形结合、函数与图像,代数与解析几何等。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几何意义为点P(X,O)到点A(1,2)与点B(2,3)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利用同构类比转化如图,根据几何定理,|PA|+|PB|的最小值为A关于X轴对称点A′(1,2)与点B的距离, 第二类,非同构类比。 即从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相同,这是高中数学中大量采用类比形式,常常又可分为: 1.相对概念的类比。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类比就是一种相似。”把两个数学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相似的地方,从而推出这两个数学对象的其它一些属性也有类似的地方,这在教学中关于概念、性质的教学是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高中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定义”,从模型引入二面角后可以从平面几何角的概念,类比概括二面角的定义,见下表:

数学中的类比法

数学中的类比法 摘要 类比是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推理方法.它是发现概念、定理、公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将平面几何的一些定理推广到空间几何中、将代数中的集合运算与概率事件中的运算进行类比、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降次类比、降元类比等.这有助于我们借助类比对象间的“类比关系”更清晰的认识两个相似体系间的内在联系,逐渐养成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类比还可以降低问题解决的难度. 关键词:类比;降维类比;降次类比;几何.

The analogy method in mathematics Abstract:Analogy is a reasoning method is often used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analogy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found concept, theorem, formula, and found the problem, explore the problems,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aper mainly studied: some of plane geometry theorem is generalized to space geometry; Collection of the algebraic operations with probability event in operations analogy; From limited to unlimited analogy; Drop analogy; Yuan analogy, etc. This will help us with the analogy between objects "analogy"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imilar system, and gradually form a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analogy can also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problem solving. Keywords: analogy, dimension reduction, fall time analogy, geometric analogy

浅谈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应用

浅谈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应用 城基实验中学黄创森 类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指在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的某些方面作类似的比较,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方法、理论迁移到新事物中,从而解决新问题,类比不仅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方法,而且更能体现数学的美感。关键是能够把比较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学生在处理常规问题时较易上手,而对有生活背景的问题则较难,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本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例如在解决生活中变化的问题,学生很难入手,那么如果我们能建立一种可行的数学模型,那么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十分有利的。 在初中八年级的分式这一章中,有利用方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里面有这们的一道题:三头牛在两星期内吃完两亩地上的所有草;两头牛在四期内吃完六亩地上的所有的草,那么多少头牛能在六星期内吃完六亩地上的所有的草?(假设每棵草的高度都一样,而且每棵草的生长速度都一样) 分析:如果把两亩地上的所有草换成为割来了一堆草,那么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因为这堆草数量不会变的。这个问题难就在于,给出了很多组数据,并且这草还是会在生长的,也就是说牛吃完了这一片,另一片正在生长,故这片草的数量是在不断的变化的。给我们解题带来了难度。但解题的关键我们只要找到不变量,牛每周吃的草量也是不变的。因为总草量可以分成两部分:原有的草与新长出的草。新长出的草虽然在变,但应注意到是匀速生长,因而这片草每天新长

出的草的数量也是不变的。我们可以利用分式方程建立数学模型: 解:设每棵草每个星期生长xcm ,草原来的高度为ycm 。 三头牛在两星期内吃完两亩地上的所有草,得: 原来草的数量:2×2x , 新生长草的数量:2y 每头牛每个星期的吃草量:())(3 222为常数k k x y ?+ 同理可得:两头牛在四期内吃完六亩地上的所有的草 每头牛每个星期的吃草量: ())(4242为常数k k x y ?+ 而每头牛每周的吃草量一样: ()k x y 3222?+=()k x y 4 242?+解得x y 4=① 设a 头牛能在六星期内吃完六亩地上的所有的草 则每牛每个星期的吃草量: ())(666为常数k k a x y + 故:()k x y 3222?+=()k a x y 666+ 由①式解得5=a 由上题我们可知,在解决这一类总量不断在变化的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的不变量,就是牛每周的吃草量是不变的。我们应该建立数学模型:总量=原来的量+不断增长的量;不变的量就是速度不变。抓住不变量列分式分程。这样的一个数学模型有两个特征:①是一个变化过程。一部分在变,一部分不变。②变化的速度是均匀的。我们把这样的一种“牛吃草”数学模型应用到类似的生活问题中,从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引起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我们来看下面例子: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22第一章第1节类比推理教学设计方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2 《类比推理》教学设计方案 江西省高安中学熊智勇 一、教学内容 课题:类比推理 教材: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选修2-2) 年级:高二年级所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选修2-2推理与证明中的归纳与类比,教材将类比推理作为合情推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整个高中阶段对类比推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也是将这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从幕后走向台前,是点晴之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既是演绎的科学又是归纳的科学,数学不只是现成结论的体系,结论的发现过程也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形成对数学较为完整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作准备。 三、学情分析 类比推理被安排在高二下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趋于成熟,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分析。在知识方面:已经学习过高中阶段大部分的知识板块,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在能力方面:初高中已将类比推理渗透到教材的很多章节,学生已经在自觉不自觉的应用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唤起学生的经验,找到知识的生长点。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认识类比推理这一种合情推理的基本方法,并把它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中去; 2.通过具体实例中类比推理的过程,初步了解为何可以进行类比以及如何进行类比。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认识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推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研究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以学案辅助教学,以问题组的形式展开,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适当启发总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学习氛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养成从小开始认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质的联系的良好个性品质,善于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2.认识数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完善数学的正确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用类比推理发现新的数学结论和方法的思考方式与规律,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能找到事物之间的共同或相似性质,不仅会在形式结构和叙述方式上进行类比,还需对推理过程或思维策略进行类比。

推荐2019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34归纳与类比文北师大版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四) 归纳与类比 A组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正弦函数是奇函数,f(x)=sin(x2+1)是正弦函数,因此f(x)=sin(x2+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 ) A.结论正确B.大前提不正确 C.小前提不正确D.全不正确 C[因为f(x)=sin(x2+1)不是正弦函数,所以小前提不正确.] 2.如图6-4-3,根据图中的数构成的规律,得a表示的数是( ) 图6-4-3 A.12 B.48 C.60 D.144 D[由题图中的数可知,每行除首末两数外,其他数都等于它肩上两数的乘积,所以a =12×12=144.] 3.下面四个推导过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的是( ) 【导学号:00090214】A.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B.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结论:π是无理数 C.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理数 D.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B[A中小前提不正确,C、D都不是由一般性结论到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所以A、C、D 都不正确,只有B的推导过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 4.(2018·渭南模拟)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

图6-4-4 他们研究过图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故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由以上规律,知这些三角形数从小到大形成一个数列{a n },那么a 10的值为( ) A .45 B .55 C .65 D .66 B [第1个图中,小石子有1个, 第2个图中,小石子有3=1+2个, 第3个图中,小石子有6=1+2+3个, 第4个图中,小石子有10=1+2+3+4个, …… 故第10个图中,小石子有1+2+3+…+10=10×112 =55个,即a 10=55,故选B .] 5.如图6-4-5所示,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F 为左焦点,当FB →⊥AB →时,其离心率为5-12 ,此类椭圆被称为“黄金椭圆”.类比“黄金椭圆”,可推算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e 等于( ) 【导学号:00090215】 图6-4-5 A .5+12 B .5-12 C .5-1 D .5+1 A [设“黄金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 b 2=1, 则B (0,b ),F (-c,0),A (a,0). 在“黄金双曲线”中, 因为FB →⊥AB →,所以FB →·AB →=0. 又FB →=(c ,b ),AB →=(-a ,b ). 所以b 2=aC .而b 2=c 2-a 2,所以c 2-a 2=aC . 在等号两边同除以a 2,得e =5+12.]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6-16T15:22:24.4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8期供稿作者:孟祥功[导读] 伟大的数学家开普勒将类比比作自己最信赖的老师,认为通过类比就能更好地探究自然的奥妙。孟祥功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276100 摘要:随着学习的深入,在高中数学中会运用到越来越多的推理方法,类比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类比推理方法的使用对学生简洁高效解决数学难题,形成知识迁移以及培养学的数学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类比推理的具体内涵,并对对类比推理方法的意义及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作了详细描述,最后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对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类比推理方法高中数学课堂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课堂中引入了更多的推理方法,然而教学中时常会有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难题手足无措、一筹莫展,如何帮助高中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呢?我在教学中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高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中钻研实例,努力探索有利于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的教学推理方式和方法。我发现通过习题的积累,针对错题进行反复地练习,对学生认知体系的构建有很好的帮助。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从大脑中提取解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类比法,类比推理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迁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类比推理在代数和解析几何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必须加以重视。 一、类比推理的内涵 关于类比推理的概念,国际上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类比推理,即熟知某些类似对象中的一个对象某些特征之后,根据这一对象的特征,对其他对象举一反三,推知出其他对象具有同样的特征。简单而言,就是根据具有相似特征的甲乙两种事物,根据已知的甲的特征而推知乙有同样的特征,在多种事物中类比推理也同样适用。 数学中的类比推理是一种为了更快地解决问题而进行推测得到结论的方法,是从特殊到特殊的过程。通常我们所说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步走其实也是一种类比推理,它应用广泛,是高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类比推理的意义 1.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数学家开普勒将类比比作自己最信赖的老师,认为通过类比就能更好地探究自然的奥妙。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推理方法,类比法被同学们认可,很多人就是在轻松高效的解题过程中,找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大脑高度参与其中,各种思维活动集聚,或者通过直观发现、或者通过抽象概括,亦或是通过反思建构,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维灵感地迸发,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高中数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高中数学课程中,会遇到很多相似的题目,如果掌握了解题的系统方法和解题策略,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形成有效的迁移,对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三、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伟大的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类比推理好比一个伟大的领路人,譬如立体几何的数学问题推导过程,离不开平面几何的数学问题的推导。”课件数学中类比推理的应用。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同样广泛,包括函数、比例、排列组合、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在内,都用到了类比推理这一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形成意识自觉地将类比推理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笔者结合实践和学生特点进行了探索。 四、针对类比推理应用的几点建议 1.根据教材特点,在传授新知识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与归纳得出新的知识,逐步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2.在进行知识复习时,经常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类比,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类比的习惯。 3.在解题教学中,通过类比,引导学生推广数学命题,或通过类比,探求解题途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4.通过类比,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作为高中数学阶段的一项重要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类比推理进行研究,并能针对教学实际形成有效地策略,显得极为必要。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顾国章高考对类比推理的考查.中学数学,2005,2。 [2]张巧凤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思维.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11。 [3]邓益阳探究一类新型题的解题策略.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2。

高中数学常见的知识类比

专题高中数学常见的知识类比 一、⑴类比的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⑵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⑵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⑶一般地,事物之间的各个性质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的。如果两个事物在某些性质上相同或类似,那么它们在另一些性质上也可能相同或类似,类比的结论可能是真的; ⑷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类比的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越相关,那么类比得出的命题就越可靠。 ⑶类比推理的特点: ①类比是人们已经掌握了事物的属性,推测正在研究的事物的属性,它以已有认识作基础,类比出新的结果; ②类比是从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推测出另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 ③类比的结果是猜测性的,不一定可靠,但它却具有发现的功能. 二、常见的几种类比: 代数方面:加→乘,减→除,乘→乘方,除→开方,实数与向量.数与式(分数对分式、整数对整式、有理数对有理式).等式→不等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等。 几何方面:平面(二维)→立体(三维),线段→面,面积→体积,平面角→二面角. 解析几何方面:圆→椭圆,椭圆→双曲线

(1) a=b?a+c=b+c; (1) a>b?a+c>b+c; (2) a=b? ac=bc; (2) a>b? ac>bc; (3) a=b?a2=b2;等等。(3) a>b?a2>b2;等等 【3】实数系与向量系的类比: 实数系向量系 实数0、单位1 数a的相反数-a 实数a的绝对值| a | 零向量0 → 、单位向量e →向量a → 的相反向量-a →向量a → 的模|a → | 运算规律: ①交换律:a+b=b+a ②结合律:(a+b)+c=a+(b+c), (ab)c=a(bc) ③分配律:a(b+c)=ab+ac ④消去律:若ab=ac,a≠0,则b=c ⑤若ab=0,则a=0,或b=0 ⑥公式:(a+b)(a-b)=a2-b2 (a±b)2=a2±2ab+b2 ⑦| a·b |=| a |·| b | 运算规律: ①交换律:a → +b → =b → +a → ②结合律:(a → +b → )+c→=a→+(b→+c→) (a→·b→)c→≠a→(b→·c→)(乘法不满足)③分配律:a → ·(b → +c → )=a→·b→+a→·c→ ④不满足消去律:若a → ·b → =a → ·c → ,那么b → 与c →不一定相等. ⑤若a → ·b → =0,那么不一定a → =0 → 或b → =0 → . ⑥公式:(a → +b → )·(a→-b→)=a→2-b→2 (a→±b→)2=a→2±2a→·b→+b→2 ⑦|a → ·b → |≤|a→|·|b→| || a |-| b ||≤| a±b |≤| a |+| b | ||a→|-|b→||≤|a→±b→|≤|a→|+|b→| 【4】利用平面向量的性质类比空间向量的性质

数学中的类比教学

数学中的类比教学 摘要: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知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数学中常见的类比有雷同性类比、反意性类比、夸张性类比等。 哲学家康德曾指出:“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应用类比,就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既可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可使学生学有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授课效果和学习效率。类比在教学中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在数学中,类比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开拓新领域和创造新分支的重要手段。例如我们可将平面几何的一些概念和判断与空间几何类比。长方形类似于长方体,长方形各边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长方体各棱之间的关系;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与长方体(一)类比教学的概念 “类比”一词,出自逻辑学。逻辑学上有一种“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在许多属性上相同,便推出它们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用图式表示为:甲对象具有属性a、b、c、d;乙对象具有属性a、b、c,所以,乙对象也具

有属性d、a。 (二)类比的分类及应用 按照类比的含意不同,可将类比分为三种: 1.雷同性类比 就是根据被说明的事物和类比的例子涵义和形式上的 相似性进行类比。 2.反意性类比 把被类比的事物反其意而用之,这样反过来之后,便会引出错误的结论,从谬误中可使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来。 3.夸张性类比 微观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不易理解。若把微观夸大为宏观的物体,比拟为能看见的物,学生就易于接受了。 (三)初中数学类比教学的常用情境 1.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运用类比,架设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运用类比,一般是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或教学过程中某一新知的起点。数学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高度概括,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概念,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得到新的概念,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分式类比分数、不等式类比方程、相似三角形类比全等三角

数学中的类比法浅析

数学中的类比法浅析 孚梅 [论文摘要] 类比法是在两个或两类事物间进行对比,找出一些相同或相似点后,猜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并做出某种判断的推理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越来越重要,数学学习更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类比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可以使学生经历探究的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类比能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类比法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不过,对类比法得到的结论,要提醒学生学会用实例进行检验,以提高学生判断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推理解题法类比法思维创造性检验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作为一种推理的方法,指的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判断。类比法在初中数学围应用极其广泛, 是发现概念、方法、公式和定理的重要手段。类比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公式是通过类比得到的,在解题中寻找问题的线索,往往也借助于类比方法,从而达到启发思路的目的。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类比分类 数学中的类比,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结构形式的类比 结构关系相同或相似的两类事物,可以并列或平行的类比。例如:加法运算律与乘法运算律,向量与复数,圆与椭圆等,因它们的性质结构相近,可以从结构方面类比。类比时,要抓住两者平行的结构特点,并要注意两者的不同对类比 (二)概念类比 理解本质辨异同。概念类比,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 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要素, 是基础知识的核心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是重要的一环,对于概念本质的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有效的进行突破呢?进行概念的类比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大量的概念,如果孤立地去理解与记忆这些概念,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负担,但从概念的定义形式上看,有一部分概念的定义形式是相似的,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类比,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本质.例如: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概念分别为: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由在同一平面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由在同一平面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多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概念的定义形式上来看,是对一类图形条件的限制,形式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一是三角形定义中没有"在同一平面",二是组成线段条数,其他都是相一致的.通

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科论文 浅谈类比思想在文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冯娟 单位阜阳市第二中学 学科数学 2013年5月

浅谈类比思想在文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阜阳二中数学组:冯娟 摘要:类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作为一种逻辑方法,它在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鉴别各种概念、性质、定理、公式、题型等,达到正确认识,确定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加强“双基”,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类比推理猜想证明数学学习 笔者现阶段所教授的是高三文科普通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几乎到了“谈数色变”的程度。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有学生抱怨:我怎么想不到这样的方法?笔者认为学生困惑的根源是缺乏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作为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应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而类比思想是串联新旧知识的纽带。 类比教学法既能从纵向找到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和区别,又能从横向找到有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方法进行教学与复习,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下内容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深刻体会。 一、类比推理思想的重要性 类比是猜想的前提,而猜想又是发现和创造前提,虽然,笔者们发现数学研究活动中充满着猜想和错误。大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类比获得的科技发明不胜枚举:鲁班类比带齿的草叶发明了锯,科学家类比蝙蝠规避障碍物的原理发明了雷达,类比金枪鱼的结构发明了金枪潜艇--- 二、类比推理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1、类比推理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应用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在引入新概念的教学中,首先就要使学生“感知”新材料,了解概念事物的形成过程。

浅谈类比联想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浅谈类比联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是根据两类对象的某种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作出的推论。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应用类比联想方法,对新知识的问题解决思路探索上更易上手。同时在知识体系的整理和复习中更加有效。联想是遨游知识海洋的翅膀,通过对相关内容的联想,能拓宽知识面,从更高层次上把握所学知识体系。在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适时应用类比联想方法,对学习新知识、探索解题方法或规律以及复习整理中都有较好的效果。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引导学生应用类比联想法学习新知识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的,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旧知识体系的基本性质与所学知识作比较,若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某一方面,应用类比联想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分式的计算学习中,通过类比分数的计算方法联想猜测分式的计算: 分数 分式 同分母加法 31212++== 11212x x x ++---== 异分母减法 3325 1 1223666 6++=+== 2222 () ()()() ()() ()()()() a a b b a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 = 乘法 82 4 24??= = 22 222()()b a b a ab a b a b a b a b a b ?+-+--?== 除法 3333392 53525210??÷=?== 3 22 23 3 2 23333222y y y x y x x x x x y xy y ÷=?== 在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中也可类比分数的相关性质和方法进行学习。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递进学习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数与式的通性,对拓展学生知识层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类比,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实现了知识的正向迁移。 在分式方程的学习活动中,同样应用类比联想方法,通过对含分母的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在解题方法和步骤上作比较,让学生明确数与式的特殊与一般性,从中知道分式方程检验的必要性。 例如对两种方程在步骤和解法上作比较: 整式方程 分式方程 2131321x x +++= 24 3x x -= 去分母 2131326616x x ++?+?=? 243(3)(3) x x x x x x -?-=?- [x(x-3)可能为0] 2(2x+1)+3(3x+1)=6 2x=4(x-3) 去括号 4x+2+9x+3=6 2x=4x-12 移项 4x+9x=6-2-3 2x-4x= -12 合并同类项 13x=1 -2x= -12 化系数为“1” x= 1 13 x=6 检验:当x=6时 x(x-3)=18≠0 ∴x=6是原方程的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