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产业带建设效应跟演化动力分析(修改稿1127)新

江苏省产业带建设效应与演化动力分析

欧向军沈正平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徐州221116)

摘要:在综述国内外产业带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带建设过程及其区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带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构建出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演化动力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发现:江苏省通过产业带建设布局与发展,使南北区域差异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抑制,推进产业带在全省经济地位提升的同时,产业带内县市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强度得到增强。与此同时,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动力不断发生变化,逐步由单元推进转向多元并进,即由资源开发为主向基础设施引导为主转化,进而转向外向开拓、中心城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多元并进局面。

关键词:产业带;效应;动力;熵值法;江苏省

1 引言

产业带在经济活动空间的过程中形成,是进行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的重要单元[1],它是在特定经济空间中,由众多相互配合协作密切的产业部门,围绕资源富集区、中心城市或交通方便的区位(或节点)而集聚,所形成的由线状基础设施束相联结和由若干大小不等的中心共同组成的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产业集聚区域[2];产业带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非均衡增长途径,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和全局经济高效增长,这已为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3]。因此,产业带的建设和研究已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从1927年美国学者斯坦因·德吉尔(S.Degeer)在“工业四边形”概念基础上提出“制造业带”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对产业带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阐述[4-6],如1960S德国学者松巴特(W. Sombart)的“生长轴”理论认为新的交通干线将对产业和人口产生吸引作用,易于形成产业集聚带;1990S美国学者沙利文(E.C.Sullivan)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经济开发作为整体统一规划的思想,认为产业带是指在一个城市内主要交通干道与其两旁的联合项目所构成的线性开发的带状区域;进入21世纪,戈登(Ian R.Gordon)等认为不同集团和不同活动的混合趋向于在不同的地方集结成带束状,其结果就是某种程度地伴随着产业专业化的空间分异[7];摩洛(P. Morosini)从市场、公司和知识等方面对产业带形成的外向、内部和社会等三维动力进行了综合评价[8],等等。国内学者对产业带的研究肇始于陆大道院士1984年提出的“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9];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带的概念和演化机制进行了界定和探讨[10-14],并结合具体实证进行广泛研究,对指导我国产业布局实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使产业带建设成为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产业带的构建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5-17],而且江苏主要产业带实际上也是全国的“∏”型(沿海、沿长江与沿陇海-兰新线)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18]。因此,评价江苏省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效应,量化分析其演化机制,对其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其它省份地区产业带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JSBYJ007)和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编号:08QLG007)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欧向军(1970--),男,汉族,江苏涟水人,博士,徐州师范大学校聘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ouxiangjun@https://www.360docs.net/doc/806485765.html,.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整理

县市间的距离主要通过网上查询相关县市客运站公布的公路客运线路运营里程,部分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地图册》中的公路里程表进行纠正;建设用地、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来源于江苏省建设厅和江苏省建设发展咨询中心编制的《江苏省建设事业1991~2000年统计资料暨成就汇编》与2001~2009年度《江苏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科技三项费用来源于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1995~2009年《江苏科技年鉴》,而2009年数据为历年均值推算而得;其余数据均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编制,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1995~2010年《江苏统计年鉴》。 2.2 区域差异测度模型

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有关评估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也越来越多,最常见的区域差异测度模型是变异系数(或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19]。变异系数是对所有距离平均值的离差,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发展速度的差异程度和分布特征,它可以对测算区域差异的指标进行组成分解。基尼系数不同于变差系数,它没有取平均值的偏离值,而是对所有比较的个体对取差,然后加总所有的绝对差距,再通过除以所有区域的个数(区域总数)和区域指标的平均值[20]。泰尔指数也是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测度的方法。因此,本研究采用加权变异系数(w CV )、基尼系数(G )和泰尔指数(T )三种方法,测度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以期相互验证。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17]:

∑∑==*-*

=

n

i i

n

i i

i

w P

P y

CV 1

1

2)(1

μμ

(1)

j i n i n

j j i y y n n n G -=∑∑==11

2

21μ (2) )/log(1i n

i i

y P

P T μ∑

== (3) 其中,μ为江苏省人均GDP ,i P 为i 县市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P 比重,n 为所有的县市数量,i n 和j n 分别为i 和j 县市的人口占所有县市总人口的比重,i y 和j y 分别为i 和j 县市的人均GDP 。

2.3 经济作用强度模型

考察江苏省主要产业带内县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可采用经济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式[14]

;为了进一步比较主要产业带内县市相互作用的总体强度和平均强度状况,引入经济作用总强度和平均强度评价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为[17]:

2

D V P V P

E j

j i i ij *=

(4)

∑∑===

n i n

j ij

E SE 11

(5)

SE n

SE 21

=

(6) 其中,E ij 为经济作用强度,P i 、P j 分别代表i 、j 县市的总人口数,V i 、V j 分别为i 、j 县市的GDP ,D 为i 、j 县市间距离,SE 为产业带内县市间经济相互作用总体强度,SE 为产业带内县市间经济相互作用的平均强度,n 为县市个数。 2.4 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

熵是源于热力学的一个物理概念,后由申农(C .E .Shannon )引入信息论,现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在信息论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信息则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两者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若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大,熵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其权重也应越大;反之,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小,熵越大,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小,其权重也越小。因此,熵值法克服多指标变量间信息的重叠和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所给出的指标权重值有

较高的可信度,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主要步骤为[21,

22]:

(1)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假设有m 个待评方案,n 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 { x ij }m×n (0≤i≤m ,0≤j≤n ),则x ij 为第i 个待评方案第j 个指标的指标值。

(2)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各指标的量纲、数量级及指标正负取向均有差异,需对初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对于正向指标,x′ij =[x ij -min (x j )]/[max (x j )- min (x j )];对于逆向指标,x′ij =[ max (x j ) -x ij ]/[max (x j )- min (x j )]。定义标准化矩阵:Y={ y ij }m×n ,其中,y ij = x′ij /∑x′ij ,0≤y ij ≤1。

(3)计算评价指标的熵值;e j =-k∑y ij lny ij ,令k=1/lnm ,则e j =(-1/lnm )∑y ij lny ij 。 (4)计算评价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 j =1-e j 。 (5)定义评价指标的权重;w j =g j /∑g j 。

(6)计算样本的评价值;用第j 项指标权重w j 与标准化矩阵中第i 个样本第j 项评价指标接近度x′ij 的乘积作为x ij 的评价值f ij ,即f ij =w j *x′ij ,第i 个样本的评价值f i =∑f ij 。

3 江苏省产业带建设及其效应分析

3.1 产业带建设过程

(1)“徐连产业带”和“海上苏东”等轴带建设:1994~1999年。为了扭转南北差距扩大趋势,全面提升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委、省政府于1994年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把区域共同发展作为实现江苏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三大战略之一,并积极采取“徐连经济带”建设、“淮北脱贫致富”和“海上苏东”开发等系列举措[23];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江苏省政府于1997和1999年先后实施南北合作产业转移示范工程和“南北挂钩、对口协作”工程,大大加快了苏北县市的经济发展。

(2)区域分类指导与苏北大发展:2000~2002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主题。200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从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人均GDP 、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区位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省经济区域重新作了调整,将南京和镇江两市及其所辖县市划入苏南,即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5市及其所辖县市为苏南经济区域,扬州、泰州和南通3市及其所辖县市为苏中经济区域,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5

市及其所辖县市为苏北经济区域,提出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18],继续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并于2001年提出了苏北大发展战略,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和政策措施作保障,苏北大发展战略在改变江苏区域发展格局上收效不大。

(3)沿江及“三沿”开发:2003~2005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逐步兑现加入WTO的承诺,使得全球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速度明显加快,为抢抓这一机遇,大力提升江苏产业竞争力,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共同发展,江苏省委省政府于2002年适时提出并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在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又提出:从2003年开始,将主要集中在苏南的工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为以“三沿”为轴线的产业发展格局,即抓好沿江基础产业带建设,使沿江地带尽快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走廊;抓好沿沪宁线以信息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形成全国领先、全球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抓好沿陇海线加工产业带建设,整体规划苏北工业生产力布局。

(4)“四沿”产业带建设:2006年至今。为了进一步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2005年11月,江苏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把“三沿”开发进一步拓展为“四沿”开发的区域发展战略,即在提升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同时,加快建设沿江基础产业带和沿东陇海线加工工业带,全面带动苏北、苏中工业化和沿海开发,培育区域共同发展的北部增长极,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新局面。2007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对集全省之力推进沿海开发,加快培育江苏发展的沿海增长极进行全面部署。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因此,自1994年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以来,江苏省产业带建设布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上升到了相当高度,从时间顺序来看,是逐步展开的;在空间上,通过产业带建设,区域经济逐渐形成了“沿江、沿沪宁、沿东陇海和沿海”互动发展的“四沿”格局(图1)。

图1 江苏省主要产业带区域分布

Fig.1 Location and area coverage of the major industrial belts in Jiangsu province.

3.2 产业带建设的区域效应

(1)区域差异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抑制。根据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计算公式,测度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以来的区域差异演化过程(图2),三种方法所

得结果相似,即1994~1999~2005~2009年间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的“S”型变化趋势,基本与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中采取产业带建设措施的具体时间相吻合,特别是在2005年区域差异达到最大值,及时提出的“四沿”产业带建设举措,有效地抑制了区域差异扩大的趋势,2009年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数值比2005年绝对减少了0.039、0.023和0.031,分别为2005年的0.955、0.950和0.798倍,均呈现缩小态势;表明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状况,构成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而其区域发展差距的历史变动则又决定了全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图2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趋势(1994-2009年)

Fig.2 Trends i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ivers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1994-2009)

(2)产业带在全省经济地位提升,成为南北区域协调发展主要骨架。1994~1999年,主要(“四沿”)产业带逐渐形成壮大,GDP全省占比均不断扩大(图3);2000~2002年,沪宁产业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GDP全省占比持续扩大,而沿江、沿海和东陇海产业带发展相对较慢,GDP全省占比呈缩小态势;2003~2005年,沿江和沪宁产业带发展较快,GDP 全省占比不断扩大,而沿海和东陇海产业带发展仍然较慢,GDP全省占比进一步缩小;2006年以来,沿海和东陇海产业带发展迅猛,GDP全省占比反弹扩大,沿江产业带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GDP全省占比进一步扩大,而沪宁产业带发展势头逐步减慢,GDP全省占比则呈现相对缩小态势。

图3江苏省主要产业带GDP占全省比重(1994-2009年)

Fig.3 The proportion of GDP between the major industrial belts and Jiangsu Province (1994-2009)

总体而言,1994年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以来,主要产业带的经济发展迅猛,沿线及其辐射区域的GDP占全省比重由78.60%扩增到2009年的81.63%,上升约3个百分点,但2005年以来,GDP全省占比逐年下降,从83.2%缩小到81.6%,表明主要产业带正处于向心集聚为主转向辐射带动为主阶段,有效推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均量来看,主要产业带的人均GDP从1994年的7261元/人增加到2009年的57078元/人,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应比值从1.20扩大到1.22。因此,无论规模还是均量,主要产业带占全省比例都有明显扩大,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均在提升,已成为江苏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骨架。

(3)产业带内的县市相互作用不断增强,产业带间差距较大。根据经济作用强度的相关公式,分别计算出江苏主要产业带的各县市经济相互作用强度、总强度和平均强度(图4)。结果发现,1994~2009年江苏沿海、东陇海、沿江和沪宁等产业带空间经济相互作用平均强度分别由0.60、1.10、1.97和4.77个经济度(1亿元﹡1万人/1平方公里),逐步增长到5.24、9.50、20.66和52.48个经济度,分别扩大8.80、8.67、10.48和11.00倍,表明产业带内部各县市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强度不断增强。与1994~2009年产业带内的县市相互作用平均强度的年均增长速度(沿海15.6%、东陇海15.5%、沿江17.0、沪宁17.3%)比较,发现不同时期各产业带发展速率各不一样,其中,1994~1999年沿海和沪宁发展速率均快于各自平均增长速度,而1999~2002年“四沿”产业带内的县市相互作用平均强度均增长较慢,都低于各自平均增长速度;2002~2005年,除东陇海外,其余产业带内县市相互作用平均强度不断增强,均快于各自的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以来,沿江、沿海和东陇海产业带内县市相互作用平均强度快速增强,远高于它们的平均增长速度,而沪宁产业带内县市相互作用平均强度相对增长缓慢,低于它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主要产业带间的各县市经济相互作用平均强度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沪宁远远强于沿江、沿江强于东陇海、东陇海又强于沿海的格局。

图4江苏省主要产业带空间相互作用平均强度(1994-2009年)

Fig.4 The average strength of spatial interaction of the major industrial belts of Jiangsu Province (1994-2009)

4 江苏省产业带演化动力分析

产业带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基础设施、中心城市和三次产业为其主要构成要素。为此,根据产业带内涵[2],可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中心城市、技术进步和外向型经济等方面,对江苏产业带形成与演化的主要动力进行比较分析。

3.1 资源开发

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物质前提与基础,无疑是产业带形成的自然基础

和发展平台。某种资源的数量越多,利用该资源发展的产业部门规模就有可能越大,而不同资源的空间组合就有可能促进以这些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产业部门的布局与发展,从而在空间上可形成不同的产业带。东陇海产业带的煤、铁、钛、磷、硅、石膏、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自然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沿海产业带的沿海滩涂土地、海域水产与港口等资源优势比较突出;沿江产业带以粘土、建材、冶金辅助原料和有色金属、贵金属等4类优势矿产为特色,且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有力的促进了该产业带的工农业生产与发展。另外,土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特别是未利用土地是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在资源,2009年江苏沿海产业带的万人拥有未利用土地面积为3.77平方公里,远高于沪宁(2.24平方公里)、沿江(1.65平方公里)和东陇海(1.03平方公里)产业带。

3.2 基础设施引导

基础设施引导是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必然结果,又是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结构完备、布局合理、功能整合的基础设施网络是产业带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引导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大型居民点的建设也往往依托区域性基础设施的推动或促进,已成为产业带要素聚集与扩散的空间载体,是产业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从交通、邮电和通讯等相关指标来看(表1),沪宁产业带的综合基础设施发展状况最好,其次是沿江和东陇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带的综合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相对较弱。

表1 江苏主要产业带基础设施主要指标比较(2009年)

Tab.1 The major industrial belts with the main indexes of infrastructure t of Jiangsu Province in 2009

万人拥有客运量

(万人)

货运量

(万吨)

邮电业务量

(亿元)

移动电话用户

(万户)

国际互联网用户

(万户)

沪宁49.00 25.83 0.21 1.50 0.27

沿江30.55 20.57 0.15 1.05 0.17

东陇海26.87 16.01 0.07 0.64 0.11

沿海19.43 12.84 0.06 0.51 0.09

3.3 中心城市牵引

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服务中心和调节中枢,它是产业带的重要节点,而随着中心城市经济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扩散效应不断增加,组织带动辐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往往能带出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带。江苏沿江和沪宁产业带内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其中,沿江现有2个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和7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建制镇,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了1215.23万人和1467.41平方公里;沪宁产业带现有4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和1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建制镇,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了1195.4万人和1415.16平方公里。沿海与东陇海产业带则是苏北地区城镇相对较为密集,且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中,东陇海沿线拥有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了290.47万人和400.08平方公里;沿海产业带建设起步较晚,其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滞后,只有3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和10个小城市,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分别为437.57万人和1259.04平方公里。因此,四大产业带地区的城镇轴带体系中大中小城市均有发育,职能类型多样,既有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也有区域性的综合性城市,构成了江苏省产业带的基本框架。

3.4 技术推动

现代化经济成长理论昭示,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动因,它不仅改变着产

业结构的技术基础,而且促进着新兴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改造、落后产业的淘汰,推动着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早在198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科技兴省”的战略;1994年8月,进一步把“科技兴省”战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把它确定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战略,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这个战略的实施。如在科技方面,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促进经济科技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园区、沿江“火炬”带和苏北“星火”产业带;着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促进人才智力和科技成果向经济领域转移的技术推动机制。这种技术推动机制进一步加快了江苏省产业带的形成与优化,特别是沪宁和沿江产业带的形成与优化,技术推动亦已成为江苏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3.5 外向开拓

自20世纪7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外资和外贸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最为明显的外部影响因素。通过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可以改善资本形成的条件,带动产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24,25],已经成为产业带带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外向力;这一强大的外向开拓能力所蕴含的外向开拓机制,使产业带内产业的发展得以更多地借助于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势将有力地促进产业密集带的形成和优化。运用外资和外贸两个指标构造区域全球化指数(G i):

G i=(T i+F i)/2

其中,T i为外贸指标,取i区域年度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F i为外资指标,取i区域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22]。

表2 江苏主要产业带经济全球化程度比较(2009年)

Tab.2 The major industrial belts compared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in 2009

产业带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经济全球化指数

沪宁13425.19 2344.11 122.69 6174.63 0.66

沿江17156.53 1246.84 120.48 6286.56 0.31

东陇海2401.11 56.98 12.20 1483.68 0.11

沿海5008.82 211.56 33.44 2420.83 0.19

沪宁和沿江产业带的县市由于区位条件优越,原有经济基础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科技实力较强,文化和教育水平较高,并拥有大量的熟练劳动力、稠密的高等级交通网络和比较便利的出海条件等,其吸引外资与对外贸易能力明显优于沿海和东陇海产业带的县市,2009年其经济全球指数分别为0.66和0.31(表2),而沿海和东陇海产业带的经济全球指数分别为0.19和0.11。

3.6 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定量比较

为了综合比较以上5种动力对江苏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大小,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熵值法对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遵循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量可比性的原则,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从资源开发促进、基础设施引导、中心城市牵引、科学技术推动和外向开拓带动等五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出江苏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3)。如从资源的保障程度和开发强度方面选取了人均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占比等3个指标表示资源开发动力,选取交通网密度、人均邮电业务量和人均客货运指数等3个指标表示基础设施引导动力,用中心城市人口、经济和建成区面积表示其辐射牵引能力,从科技资金与人员投入方面选取科技三项经费、各类专业人员数和万人拥有各类专业人员数等3个指标表示技术推动能力,用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和全球化指

数等3个指标表示外向开拓动力。

运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值,其结果见表4。根据各评价指标权重及其归一化的值,分别计算出1994~2009年江苏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值(图5)和各个动力评价值(图6),以分析江苏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演变过程。

表3 江苏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Tab.3 Weightines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ower of major industrial belts of Jiangsu Province 目标层评价因子评价指标单位权重

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

资源开发

人均用电量千瓦时/人0.0646

人均耕地面积人/平方公里0.0622

建设用地占比% 0.0676 基础设施引导

交通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0.0648

人均邮电业务量元/人0.0696

人均客货运指数% 0.0857 中心城市牵引

城市人口万人0.0678

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平方公里0.0668

城市GDP 亿元0.0633 技术推动

科技三项经费亿元0.0605

各类专业人员数人0.0637

万人拥有各类专业人员数人/万人0.0636 外向开拓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0.0641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0.0639

全球化指数% 0.0667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1

9

9

4

1

9

9

5

1

9

9

6

1

9

9

7

1

9

9

8

1

9

9

9

2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年份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图5 江苏主要产业带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动力(1994-2009)

Fig.5 The level and pow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industrial belts of Jiangsu Province (1994-2009)

从图5可以看出,江苏省主要产业带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与其动力综合指数在1994~2009年间都呈不断提升趋势。若以1994~2009年江苏省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指数,作为自变量(X);相应年份的江苏省主要产业带的人均GDP(Y)代表其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形成动力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发现(表4)相关系数R=0.991,R2=0.981,经调整的R2=0.980,这些数据表明因变量江苏省主要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与自变量江苏省主要产业带形

成与发展动力(综合指数)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F值为738.415,显著性概率等于0.000,说明回归效果显著。回归模型中的回归系数是:常数项,即回归直线截距为-33862.1,自变量(1994~2009年江苏省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指数)为917866.9,由此可知,可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917866.9X-33862.1

表4 江苏主要产业带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形成动力的回归分析

Tab.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level and pow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industrial belts of Jiangsu

Province

非标准化系数(B)

标准误差

(Std.Error)

标准回归

系数

(Beta)

F值t统计量值显著性水

平(Sig.)

动力综合指数(X)917866.9 33777.660.991738.415 27.174 0.000

常数项(Constant)-33862.1 2190.065 -15.462 0.000

因变量(Y):1994~2009年江苏省“四沿”地区的人均GDP。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皆为0.000,表明t统计量检验假设“回归系数等于0的概率为0.000”,同样说明了两个变量1994~2009年的江苏省主要产业带发展水平与发展动力的线性相关关系极为显著,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而标准回归系数值为0.991,反映了江苏省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对其主要产业带发展水平的提升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图6 江苏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演变过程(1994-2009)

Fig.6 The evolution of the major industrial belt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1994-2009)

从各个动力演化过程来看(图6),1994~2009年各个动力均逐步提升;但在不同阶段,各个动力对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大小不一。其中,在产业带形成初期1994~1995年主要以资源开发动力为主,1995~2005年则以基础设施引导动力为主,2005~2008年又以外向开拓动力为主,而2008年以来则表现为中心城市牵引、技术推动和外向开拓三种动力齐头并进,共同促进江苏省产业带不断成长与壮大。由此可见,自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其主要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动力不断发生变化,逐步由单元推进转向多元并进,即由资源开发为主向基础设施引导为主转化,进而转向外向开拓、中心城市牵引和技术推动多元并进局面。

5 结论

(1)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产业带的构建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和全局经济高效增长的一种非均衡增长途径,在指导产业布局实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带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2)自1994年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以来,江苏省产业带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上升到了相当的高度,从时间顺序来看,是逐步展开的;在空间上,通过产业带建设,区域经济逐渐形成了“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互动发展的“四沿”格局。

(3)江苏省通过产业带建设布局与发展,使南北区域差异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抑制,在推进产业带在全省经济地位提升的同时,产业带县市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强度得到增强。

(4)影响江苏省产业带形成与演化的因素是复杂多元的,且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动力不断发生变化,逐步由单一推进转向多元并进,即由资源开发为主向基础设施引导为主转化,进而转向外向开拓、中心城市牵引和技术推动多元并进局面。

参考文献:

[1] 孙海刚.产业带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6,28(5):50~53.

[2] 费洪平.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地理学报,1994,49(3):214~225.

[3] 任太增,殷燕.以产业带为非均衡途径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经济论坛,2005,25(21):48~49.

[4] 关伟.产业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教育,2007(6):4~5.

[5] 汪海.产业带形成与划分.经济师,2005,25(11):72~73.

[6] 杨荫凯,韩增林.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文地理,1999,14(2):1~5.

[7] Gordon Ian R,McCann P.Industrial Clusters:Complexes,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s? .Urban Studies,2000,37:513~532.

[8] Morosini P.Industrial Clusters,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World Development,2004,32:305~326.

[9] 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0] 郭振淮,金陵,李丽萍.论产业密集带.经济地理,1995,15(1):1~9.

[11] 张文尝,金凤君,樊杰.交通经济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2] 虞孝感.长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13] 马延吉,佟连军.哈大产业带产业空间构建与产业布局.地理科学,2003,23(4):422~426.

[14] 黄炳康,李忆春,吴敏.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关系研究.地理科学,2000,20(5):411~415.

[15] 张颢翰.江苏区域整合与产业带战略.现代经济探讨,2003(2):3~6.

[16] 李晓蕴,朱传耿,仇方道.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互动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5,25(6):783~786.

[17] 张可远,欧向军,沈正平.江苏省主要经济带产业转换与空间相互作用研究.地理科学,2007,27(5):648~654.

[18] 沈正平,欧向军.改革开放30年的苏北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9]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等.收敛还是发散? .经济研究,2004,(7):70~81.

[20] 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地理研究,2006,25(4):710~718.

[21] 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102.

[22] 乔家君.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资源科学,2004,26(1):113~119.

[23] 欧向军.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理论、方法与实证――以江苏省为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4] 李小建,张晓平,彭宝玉.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地理研究,2000,19(3):

225~233.

[25]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22(3):261~271.

Study on the Effect and Impetus of the Major Industrial Belts in Jiangsu Province

OU Xiang-jun,SHEN Zheng-ping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221116,Jiangsu,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concepts of industrial belt which is research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e find tha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belt, and it becomes a non-equilibrium growth path for high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global economy.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guidance, 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bel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ignificant organizational form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modern manufacturing which are stepping into intention, special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power of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leapfrog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related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belt,we review the process and analyses the regional effects on industrial belt. And then we conclude the major impe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belt. A comprehens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describing the impetus has also been mad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ntropy,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belt in Jiangsu province is compared in a quantitative wa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rough th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belt in Jiangsu, the trend of widen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Jiangsu has been effectively suppress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promoting of the economic status of industrial belt in entire province, the intensity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between countries and cities of industrial belt has also been enhanced. The impetu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belt is changing, which is gradually shifting from singleness to multielement.That is to say the major impetus is converting from resource development to infrastructure guidance.Finally it forms multiple elements situation, whose driving force comes from the central cities,outgoing expanding and technology-push.

Keywords:industrial belt;effect;impetus;Entropy;Jiangsu Province

通讯地址: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欧向军收邮编:221116电话:0516-83403290或137********;E-mail:oxjwmy@https://www.360docs.net/doc/806485765.html, 或ouxiangjun@https://www.360docs.net/doc/806485765.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