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 流体中声波-03 平面声波及其性质

Ch2 流体中声波-03 平面声波及其性质
Ch2 流体中声波-03 平面声波及其性质

COMSOL Multiphysics V42隆重发布

COMSOL Multiphysics V42隆重发布 COMSOL Multiphysics V4.2 亮点简介 让广大数值模拟工作者激动和兴奋的COMSOL Multiphysics Version 4.2,已经面世。本次升级版本中,除了已有模块的功能增强外,让人们眼睛一亮的是增加了电镀模块、微流模块、岩土力学模块、多孔介质流模块……COMSOL Multiphysics Version 4.2 代表了绝大多数多物理场数值仿真中的最先进技术,例如:电磁学、结构力学、化工、流体,以及CAD交互式建模等。 微流体模块:微流体模块用来研究微流设备和稀薄气体流动。 岩土力学模块:地质岩土方面的多物理场模拟,如隧道开挖等。 电镀模块:应用于模拟镀铬等电化学加工。 AutoCAD同步链接:AutoCAD的3D模型可直接导入到COMSOL Multiphysics。 SpaceClaim同步链接:将直接建模与多物理场仿真融合在一起,使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协调。 共窗口界面:与SolidWorks同步链接时,用户可在同一窗口下使用SolidWorks和COMSOL Multiphysics。 快速多物理场总装:运算更快,节省内存,适用于任意类型操作平台,包括笔记本和集群。 报告生成器:生成不同细节程度的HTML报告,最简略的为简要报告,最详细的为完整报告。

可压缩高马赫数流体:用于设计喷嘴,管道网络,阀门以及空气动力学仿真。 虚拟几何工具:用于修复CAD模型且保留底层的面曲率,提高网格划分效率。 瞬态自适应网格:模拟两相流的尖锐扩散前沿,使仿真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 自动重新剖分网格:应用于移动网格,当超过用户自定义的网格质量阀值时自动进行网格剖分。 岩土力学模块 岩土力学模块是结构力学模块的新增模块,用来模拟地质岩土方面的应用,例如隧道,开挖,边坡稳定和挡土结构等。岩土力学模块主要用来研究在特定的分界面上,土壤岩石的塑性、形变和破坏,以及与混凝土结构、人造建筑物的相互作用。 了解更多信息 岩土力学模块应用案例:挡土墙(左)、隧道开挖(中间)和柔性地基(右)AutoCAD?同步链接 与AutoCAD建立实时链接,可将3D几何模型从AutoCAD导入到COMSOL Multiphysics,两者的几何结构保持相关性,也就是说对几何结构的设置(如接口或网格剖分)会保留到同步操作中。实时链接接口同时为双向调用,用户可在COMSOL中修改AutoCAD的几何结构。 了解更多信息 电镀模块 电镀模块主要应用于电化学加工领域,包括汽车工业中的镀铬过程,涂层,上色,装饰性电镀以及印刷电路板(PCB)制造等。 了解更多信息

i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课题』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初中物理第二章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ound waves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使学生理解声波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物质传播声波的速度不同。 3、使学生了解回声和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实验和思维能力。 2、会把学到的知识解释各种现象。 情感目标1、在科学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声波的产生原因和声波的传播特征。 『教学难点』声波的传播特征。 『教学方法』情景展示、实验探索、点拨启思、协作建构。 『教学器材』玻璃杯,音叉,乒乓球,玻璃罩,闹钟,抽气机,声音传播装置等。『课程类型』新授课(双语)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5min)The phenomenon of sound in the nature. 图一[情景展示] 自然界中常见的声音现象: 风声、雨声、蝉鸣声、汽车喇叭声,人说话声……[实验演示] 1、敲击七个装有不等水量的玻璃杯演奏音乐。 2、声音引发玻璃管内的微粒作奇妙的运动。 [图片展示] 1、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的交谈。 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交谈。(图一) [学生活动] 利用手中物品,发出不同的声音。 [现象质疑] 1、各种各样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人类在地球和月球上的交谈方式为什么不一样? 3、玻璃管内的微粒为什么会产生奇妙的舞动现象? 要回答以上问题,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活动来探索。

(二) 讲解新课(28min) The generation of sound waves. 图二 Any objects when beaten or stimulated will vibrate and produce sound.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ound waves 一、声波的产生 [实验演示] 1、敲击图二所示的音叉。 现象:音叉发声且旁边的乒乓球震动。 2、拨动琴弦。 现象:琴弦振动且发出优美的声音。[体验感悟] 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总结归纳] 1、物体受到击打或激发就会产生振动。 2、任何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现象。[质疑思考] 是不是只要有振动就有声音? The propagation of sound waves. 图三 Sound waves can`t propagate through the vacuum. What can the sound waves propagate through? 二、声波的传播 [实验演示] 1、把闹铃放在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图三) 2、将空气逐渐回放到放有闹铃的玻璃罩。 现象:1、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声音消失。 2、回放空气,声音复原。 [体验感悟]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现象解析] 因为真空中没有物质粒子,振动物体无法在真空中产生声音。 [质疑思考] 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那么声音靠什么传播。 [活动探索] 情景1: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谈。 现象:人们能彼此听到对方的声音。 解析:空气中存在气体分子。 推论: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

资源信息表

(3)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 上海市南洋中学马亚萍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应用.在上一节概念课 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能灵活运用三个 公理三个推论进行证明. 公理2说明了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就交于一条直线. 它的作用是:①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即先找两个平面的两个公 共点,再作连线.②判定两个平面相交,即两平面只要有一个公 共点即可.③判定点在直线上,即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是 这两平面的公共直线,则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 公理3及其三个推论是空间里确定平面的依据,它提供了把 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来解决共面、共点、共线问题,培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解决共面、共点、共线问题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的概念,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1)若B ,AB A C αα∈∈∈平面,平面直线,则( A ) A 、C α∈ B 、C α? C 、AB α? D 、AB C α?= 2)判断 ①若直线a 与平面α有公共点,则称a α?. (×)

②两个平面可能只有一个公共点. (×) 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④若A 、B 、C α∈,A 、B 、C β∈,则,αβ重合. (×) ⑤若4点不共面,则它们任意三点都不共线. (√) ⑥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必定共面. (×)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四条线段顺次首尾连接所构成的图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 、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一定共面. D 、梯形是平面图形. 4)不在同一直线上的5点,最多能确定平面( C ) A 、8个 B 、9个 C 、10个 D 、12个 5)两个平面可把空间分成 3或4 部分 ; 三个平面可把空间分成 4、6、7或8 部分. (二)证明 1、共面问题 例1 已知直线123,,l l l 两两相交,且三线不共点. 求证:直线123,l l l 和在同一平面上. 证明:设13231213,,,,l l A l l B l l C l l A ?=?=?=?= l 3 l 2 B C l 1 A

初中物理-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声音,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下图中的声音依次是如何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翅膀振动;鼓面、锣面振动;腹部的鸣管振动 一、声波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振动停止,_________也停止。 2、声源: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橡皮筋用力拉没有声音,轻轻拨动却有声音;直尺用力弯曲没有声音,拨动拍打有声音;桌面用力按用力压没有声音,敲击拍打有声音。 3、科幻电影中能看到飞船在太空爆炸的惊悚画面,但却听不到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振动;发声2、一切正在发声;正在振动的声带、正在振动的音叉等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 知识梳理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可以和水波 类比来认识声波。 2、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 的________,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跟温度有关,空气中温度低, 声速就小。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是________中最慢,液体中较快, ________中最快。古代行军宿营,士兵常头枕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 夜袭敌人的马蹄声,现代人们常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及早听到远处传来的火 车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到声音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录音机里自己的声音感觉不像自己的声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距离;340m/s3、气体;固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4、声源在振动发声;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听觉器官完好 5、我们讲话时,声带的振动往往经过牙床、上下颌骨等骨头,传入内耳,引起听觉(骨传导)。但这跟接 收从空气穿来的声波的感觉并非完全一样 三、声音的利用 1、声音不仅具有能量,还能_____________。 2、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一部分声波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不同的障碍物表面对声音的反射和 吸收能力不同。通常______________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_______________的表面吸收声波的的能力强。声源距离障碍物的距离s=1/2s总=1/2vt总。 3、如果人的耳朵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_______秒以上, 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________米。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答案】1、传递信息2、坚硬光滑;松软多孔3、0.1;17 四、探究实验

大型远程高速滑坡的相关研究

大型远程高速滑坡的相关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发生过许多大型高速滑坡,给人类造成很大灾难。这类滑坡大多具有极高的滑速和极远的滑程。在平缓的地面上,滑速有的超过100km/h,滑程可达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由于高速远程滑坡引起的气浪和碎屑流化将受害区扩展到滑坡形成区以外很远处,致使造成很大的灾害。例如,1963年10月9日意大利威尼斯省瓦依昂河下游的托克山斜坡,在瓦依昂水库开始蓄水时坡体整体性高速下滑,激起了巨大的涌浪,致使坝内所有设施遭受破坏;对岸朗格尼亚镇、下游皮拉哥城和维拉诺尼镇、上游拉瓦佐镇均道涌浪袭击而摧毁,死亡2400余人,整个水库完全破坏,造成震惊世界的灾难性事故;在我国,特别是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这类大型高速滑坡也多次发生。如1983年3月7日发生的甘肃东乡洒勒山大型高速滑坡,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滑出1600m、摧毁4个村庄,伤亡278人,最高滑动速度达30m/s。1991年9月23日发生的云南昭通头寨沟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总体积大约1800×l04m3的滑体高速下滑,仅在2~3分钟时间内冲入盘河,滑体的最大移动距离达3.65km。这场罕见的巨型滑坡-碎屑流灾害,造成了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共有216人死亡,202间房屋被摧毁、94户村民半数以上无家可归,300头牲畜被埋,覆盖农田300亩,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2000年4月9日发生在西藏易贡藏布

下游的扎木弄巴特大规模滑坡,波及长度2600m,堵塞长度1500 m,形成高130 m的天然坝,堵断易贡错(湖)的出口,使正常流量100m3/s左右的易贡藏布断流,而中、上游的地表径流和冰雪融水又不断地注入,使得库容75.4×108m3的易贡错水位每天以50 cm的涨幅上升,直接威胁着湖区周围藏、汉等多民族居民和享誉中外的易贡茶基地。另外还有1965年云南禄劝普渡河谷大型高速滑坡;1980年湖北宜昌盐池河磷矿灾难性高速崩滑体;1981年8月23日发生在石家坡的高速滑坡,最终发展为多冲程碎屑流;1974年四川南江的白梅垭滑坡及瑞士Elm 岩崩-碎屑流。所有这些大型高速滑坡,在其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在远程活动阶段)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流体化的特点。 根据大型高速滑坡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将其划分为启程、近程、远程三个相互连续的活动阶段。在启程阶段,这类滑坡一般都能获得较大的速度,加之多数滑坡剪出口附近滑床水平或略向上翘,从而导致滑坡体在近程活动阶段呈现飞行运动。在飞行阶段,由于沟谷形态的限制,滑坡体可能会受到沟谷两侧山体的阻挡而发生一次甚至多次碰撞,从而使滑坡主体的运动轨迹呈“之”字形。其结果,一是使裂隙化岩体破碎,为以后的碎屑流提供物质基础;二是使滑坡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现出多冲程现象;三是在碰撞作用下,由于能量传递,部分岩体获得高速,呈现出加速运动效应。碰撞能量越大,加速效应越显著,滑坡体运动的距离也就越远。如四川南江白梅垭滑坡,坡体与沟壁相撞

超声波的基本原理及传播特点 (1)

目录 摘要 (2) 引言 (3) 1.超声波的基本原理及传播特点 (4) 1.1什么是超声波 (4) 1.2超声波的基本原理 (4) 1.2.1压电效应及脉冲超声波的产生 (4) 1.2.2超声波波形 (5) 1.3超声波传播的特点 (6) 2.超声波的应用 (6) 2.1超声波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 (7) 2.2超声波传感器 (8) 2.3超声波测距 (9) 2.4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10) 2.5超声波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11) 2.5.1用于培养液及药物的雾化 (11) 2.5.2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遗传物质的转化率 (11) 2.6超声波在军事中的应用 (11) 3.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超声波是一种高能机械波,本文通过介绍超声波的产生机制和基本原理。让读者更深层次的认识超声波,文中根据超声波的自身特点从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测距、及超声波在纸浆造纸中、医学诊断中、生物技术领域中、军事中的应用这六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述。超声波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超声研究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将会更好的应用在生产生活中。 关键词: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医学诊断 Abstract Ultrasonic is a kind of high-energy mechanical wav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ultrasonic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give reader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ultrasoun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ic sensors, ultras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 and ultrasonic in pulp papermaking, medical diagnosis, in the field of bio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litary in these six aspects in detail. Ultrasonic is a young discipline, with the ultrasonic technology matures, the future will be better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Key words: ultrasonic ;the sensor ;ranging; medical diagnosis 引言 超声波最早被人类发现是在17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在蝙蝠身上发现其存在,随后的30多年里人们进行了有关超声波的产生机理方面的大量研究,直到1830年F ·Savar 用齿轮产生4104.2 HZ 的超声,首次实现了人类在人工控制下超声波的产生,开启了超声历史的新纪元,其他新技术如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的发现大大推动了超声波的快速发展,在随后的60年间,世界各地区有关超声技术的研究不断的取得突破性成果,20世纪的40年代超声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医疗方面,这也同样推动了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有关超声波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与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间也有过许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了超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超声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于国际主流国家,我国由于当时特别的时期和特别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超声方面的研究,有关超声学的相关研究始于也在这个时期真正开始,并且在随后的几年发展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和重要的应用,如金属探伤、种子的培育、印染等。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研制出有关超声波在固体中衰减所用的检测设备,进行了有关超声乳化等课题的研究,研制出分子声学试验等设备,表面换能器的相关研究在1960年左右开始。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超声技术开始了实际应用之路,并且在该领域的一些列成果开始走进我们的生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一 教学目标:理解公理1、2、3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公理1、2、3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 公理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符号:点A 在直线上,记作a A ∈, 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α∈A , 直线a 在平面α内,记作α?a (二) 公理二: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 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今后所说的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不同的平面(直线). 两个平面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称这两个平面相交,公共直线称为两个平面的交线,记作l =?βα. (三) 公理三: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四) 问题: (1)如果一条线段在平面内,那么这条线段所在直线是否在这个平面内? (2)一条直线经过平面内一点和平面外一点,它和这个平面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 (3)有没有过空间一点的平面?这样的平面有多少个? (4)有没有过空间两点的平面?这样的平面有多少个? (5)有没有过一条直线上三点的平面?这样的平面有多少个? (6)有没有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的平面?这样的平面有多少个? (五)给出几个正方体作出截面图形 课堂练习:教材第40页 练习A 、B 小结: 本节课应了解:1.理解公理一、三,并能运用它解决点、线共面问题. 2.理解公理二,并能运用它找出两个平面的交线及“三线共点”和“三点共线”问题. 3.初步掌握“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课后作业:略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二 教学目标:理解推论1、2、3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推论1、2、3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过程:

6,地震波场和地震勘探,地震学和天然地震层析

地震波场和地震勘探 1,测定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是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物理性质的重要途径。地震波根据质点震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指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称为纵波,也称p波;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称为横波,也称s波。地震在介质中传播时,纵波可使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生膨胀和压缩现象而通过;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产生切边,不能使流体改变形状,从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通过,在流体中不能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随着深度的变化而不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地球介质的弹性和密度。根据观测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其速度有介个发生急剧变化的界面,称为速度间断面,它们也是速度和密度不连续的界面由此作为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其划分参考绪论。 2,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方法制造震源,按照预先设计好的位置进行观测(正眼问题),在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以了解地下结构(反演问题)及其物理性质。利用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如炸药作为震源,再用检波器接受反射或者折射到地表的地震波。 使用铅垂分量检波器记录纵波,应用声波方程可以获得解答,复杂问题用弹性方程,使用三分量检波器,横纵波都可以检测。接受到的地震波经过模数转换和瞬时浮点增益,然后记录磁带,完成采集。 3,人工地震勘探在浅层和深层用折射波法,而各种深度的勘探用反射波法,其中原因是折射波法的接受点必须离开震源一段局里(盲区),而续至波在某个距离上又会超过初至波,提前出线,相互干涉,不如反射波简单灵活。同时在陆地有单道,多道地震一起,使用各种人工震源,为解决浅层工程地质提供材料,其中最广泛是研究油气圈闭构造(采用共深度点叠加技术,) 4,,处理工作,解编,滤波,便宜,叠加多项处理。 5,地震成像技术,偏移成像,在叠加前进行偏移成像。 6,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如1,遇到地震几面产生反射和折射,并有波形的转换,称为转换波。面波与地质界面有关,即面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界面附近,离界面越远,面波的能量损失约到。不同波长的面波有不同穿透深度,频率低,波长大,穿透深度也大,利用低频面波可以研究地球深部。 课件上的知识: 1,影响波速的因素:孔隙度:空隙中都是气体和液体,比岩石波速慢。因此孔隙度增加,速度变慢。 埋藏深度:埋藏深速度快 风化作用:地表风化严重,速度慢,低俗带,地震波旅行时间增大,消除低俗带是处理地震资料必不可少的环节。 岩浆岩和变质岩波速大于沉积岩;慧眼比砂岩和页岩大。 2,面波分为:瑞利波,沿自由表面传播;勒夫波,在低速岩层覆盖高速岩层情况下,沿两层界面传播。纵波波速大,能量强,用纵波,但是横波勘探分辨率高。 3,有效波,干扰波是相对的概念 4,直达波的概念,从震源直接到检波点的到达。从图中找到各道记录的振幅最大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构成这种波的同乡轴。反映了炮点到检波点的距离x与t的函数关系,陈伟时距曲线。 5,工具:地震仪。一个检波器,一个放大器,一个记录器组合为一个地震道。跑点和检波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观测系统。反射波法常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对地下界面上的各反射点进行多次重复观测。 6,处理:a:常规水平叠加基本处理:共反射点多次覆盖是常规方法,处理后为水平叠加时间

石油物探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6757026.html, 石油物探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杨兰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我国石油物探已经具备了复杂地区石油物探 技术能力,部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距离,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石油物探技术现状,包括致密砂岩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地震成像与建模技术、流体识别技术等,并就石油物探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石油物探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石油物探;现状;发展前景 1 石油物探技术现状 石油物探技术涉及多个领域,不仅包括物探技术、成像技术、流体识别、地震监测、信息处理等技术,鉴于此,本文从地震分析方法、地震成像与建模、储层及流体物理识别和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识别等方面分析石油物探技术现状。 1.1 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现状 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是研究岩石物理性状与石油储量关系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在地震數据分析、岩石物理参数获取、定量解释和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石油物探结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孔隙流体分布和岩石物理测试、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地震预测模型和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等技术。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分析、CT成像技术及常规物理性测试,对岩石孔隙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流体分布情况,能够建立储层地震波传播理论模型,从而为石油物探研究提供准确依据。 1.2 地震成像与速度建模技术 随着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复杂构造区、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需求不断上升。地震成像技术是石油定位、评价与开发的基础,借助叠前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弹性波成像信息,从而建立准确的速度模型,提高地震成像建模的精度与计算效率。速度建模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声波方程全波形反演速度技术、弹性波动方程保幅逆时偏移和全波形反演速度模型、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复杂模型采集与分析技术等。借助CPU/GPU计算弹性波正演、反演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时间域与频率域波形的高精度计算,从而完成石油储层深度的偏移建模,进而形成复杂地区的精度成像。 1.3 储层与流体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教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并能运用这些公理及推论去解决有关问题,会用集合语言来描述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图形的性质。 2、以所学过的作为推理依据的一些公理和定理为基础,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归纳出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以及它们的应用;线线平行及平行线的传递性和面面平行的定义与判定。 难点:自然语言与数学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间的相互转化与应用;如何由平行公理以及其他基本性质推出空间线、线,线、面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并掌握这些定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的图形由哪些元素组成?点线面作为基本图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平面的基本性质 1、关于公理1 (1)三种数学语言表述: 文字语言表述: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图形语言表述:如图1所示 图1 符号语言表述: (2)内容剖析: 公理1的内容反映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条件“线上两点在平面内”是公理的必须条件,结论“线上所有点都在面内”。这个结论阐述两个观点,一是整个直线在平面内,二是直线上所有点都在平面内。 (3)公理1的作用:既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点是否在平面内,又可用直线检验平

面。 2、关于公理2 (1)公理2的三种数学语言表述: 文字语言表述: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表述:如图2所示 图2 符号语言表述:A、B、C三点不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 (2)内容剖析: 公理2的条件是“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结论是“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条件中的“三点”是条件的骨干,不会被忽视,但“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一附加条件则易被遗忘,如舍之,结论就不成立了,因此绝对不能遗忘.同时还应认识到经过一点、两点或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有无数个平面;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不一定有平面,因此要充分重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这一条件的重要性。 公理2中的“有且只有一个”含义要准确理解。这里的“有”是说图形存在。“只有一个”是说图形惟一,本公理强调的是存在和惟一两个方面。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必须完整的使用,不能仅用“只有一个”来替代“有且只有一个”,否则就没有表达存在性。“确定一个平面”中的“确定”是“有且只有”的同义词,也是指存在性和惟一性这两方面的,这个术语今后也会常常出现,要理解好。 (3)公理2的作用: 作用一是确定平面; 作用二是可用其证明点、线共面问题。 3、关于公理3 (1)公理3的三种数学语言表述: 文字语言表述:如果不重合的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图形语言表述:如图3所示。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及其特性的讲义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及其特性 要点一、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波: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要点诠释: 1、声波实际是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通过周围的物质(通常叫介质)传播开去。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这是由于真空中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不能形成疏密状的声波。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类型一、声音的产生 例题: 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1.如图所示,当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的小球时,音叉能把小球弹开。该 实验证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 2.下列哪一种情况声音不能传播()

A .在空气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太空中 3.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 敲击音叉发声,与音叉接触着的乒乓球被弹开 B . 敲击一下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两次打击声 C . 敲击打击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D . 敲击水中的石块,岸上的人也能听到敲击声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真空不能传声 B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C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 5.在敲响大古钟时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A .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B . 是大钟的回声 C . 大钟仍在振动 D . 大钟虽停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要点二、声速 回声 1.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m/s,读作米每秒。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平 常我们讲的声速,指的就是此值。 2.影响声速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一部分被反射回来,便形成回声。 4、回声测距:测出从发声到接受到回声的时间,知道了声速利用公式2 t s v ,可以算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重点 声音发生和传播 难点: 回声测距离 一.重难点知识梳理: 1.声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在发声的物体。 2.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而产生。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振动 3.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传播。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介质,真空,空气 4.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米/秒 5.声音在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快。 固体,气体 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 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声源发出声音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C:达到一定的强度 D: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 7.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播声 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8.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9.回声 a.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这就是____。 b.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____,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____。 c.人耳能区分的最小声音间隔时间为____。 d.利用回声可以________。 a.回声; b. 强、强; c. 0.1s; d. 测距离 二.考点方法与技巧归纳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2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2教案新人教B版 必修2 教学目标:理解公理1、2、3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公理1、2、3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公理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符号:点在直线上,记作, 点在平面内,记作, 直线在平面内,记作 (二)公理二: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今后所说的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不同的平面(直线). 两个平面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称这两个平面相交,公共直线称为两个平面的交线,记作. (三)公理三: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四)问题: (1)如果一条线段在平面内,那么这条线段所在直线是否在这个平面内? (2)一条直线经过平面内一点和平面外一点,它和这个平面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 (3)有没有过空间一点的平面?这样的平面有多少个? (4)有没有过空间两点的平面?这样的平面有多少个? (5)有没有过一条直线上三点的平面?这样的平面有多少个? (6)有没有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的平面?这样的平面有多少个? (五)给出几个正方体作出截面图形 课堂练习:教材第40页练习A、B 小结: 本节课应了解:1.理解公理一、三,并能运用它解决点、线共面问题. 2.理解公理二,并能运用它找出两个平面的交线及“三线共点”和“三点共 线”问题. 3.初步掌握“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课后作业:略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二

超声波特性

2.1 超声波的定义 波是由某一点开始的扰动所引起的,并按预定的方式传播或传输到其他点上。声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波。人们所感觉到的声音是机械波传到人耳引起耳膜振动的反应,能引起人们听觉的机械波频率在20Hz~20KHz ,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KHz 的机械波。 在超声波测距系统中,用脉冲激励超声波探头的压电晶片,使其产生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在与其接触的介质中传播,便形成了超声波。 2.2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两介质的分界面上,一部分能量反射回原介质,称为反射波;另一部分能量透射过分界面,在另一个介质内部继续传播,称为折射波,如图2.1所示,图中L 为入射波,S ?为反射横波,L ?为反射纵波,L ?为折射纵波,S ?为折射横波。 L 图2.1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及其波形转换 这些物理现象均遵守反射定律、折射定律。除了有纵波的反射波折射波以外,还有横波的反射和折射。 因为声波是借助于传播介质中的质点运动而传播的,其传播方向与其振动方向一致,所以空气中的声波属于纵向振动的弹性机械波。在理想介质中,超声波的波动方程描述方法与电磁波是类似的。描述简谐声波向X 正方向传播的质点位移运动可表示为: ()cos()A A x t kx ω=+ (2.1) 0()ax A x A e -= (2.2) 式中,()A x 为振幅即质点的位移,0A 为常数,ω为角频率,t 为时间,x 为传播距离,2/k πλ=为波数,λ为波长,α为衰减系数。衰减系数与声波所在介质和频率关系: 2af α= (2.3)

式(2.3)中,a 为介质常数,f 为振动频率。 2.2.1超声波的衰减 从理论上讲,超声波衰减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由声速扩展引起的衰减 在声波的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非平面声波的声速不断扩展增大,因此单位面积上的声压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这种衰减称为扩散衰减。 (2) 由散射引起的衰减 由于实际材料不可能是绝对均匀的,例如材料中外来杂质金属中的第二相析出、晶粒的任意取向等均会导致整个材料声特性阻抗不均,从而引起声的散射。被散射的超声波在介质中沿着复杂的路径传播下去,最终变成热能,这种衰减称为散射衰减。 (3) 由介质的吸收引起的衰减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内于介质的粘滞性而造成质点之间的内摩擦,从而使一部分声能转变成热能。同时,由于介质的热传导,介质的稠密和稀疏部分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声能的损耗,以及由于分子驰豫造成的吸收,这些都是介质的吸收现象,这种衰减称为吸收衰减。 扩散衰减仅取决于波的几何形状而与传播介质的性质无关。对于大多数金属和固体介质来说,通常所说的超声波的衰减,即p(衰减系数)表征的衰减仅包括散射衰减和吸收衰减而不包括扩散衰减。因此,空气介质的衰减系数也由两部分组成,可由下式表示: 22222238211()3v P f f K C C C C πηπβρρ=++ (2.4) 式中:K :热传导系数 f :超声波频率 η:动力粘滞系数 C :超声波传播速度 v C :定容比热 p C :定压比热 ρ:传播介质密度 式(2.4)中第一项是由内摩擦引起的衰减系数,第二项是由热传导引起的衰减系数,由于后者比前者小得多,故在忽略热传导引起的超声波衰减的情况下,衰减系数可以由下式表示: 223 83f C πηβρ= (2.5) 把C = 2.5)可得: 3223 322283()M f R T β πηργ=?? (2.6) 由式(2.6)可知:温度一定时,η、 ρ、T 均一定,衰减系数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频率越高,衰减的系数就越大,传播的距离也就越短。在实际应用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B)

四.声波的产生和传播(B)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5.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A.大于34m B.大于17m C.等于17m D.等于34m 6.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 用的声学原理是下面的() A.声音的反射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9.在图所示,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 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5.如图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 ________(填“会”或“不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 弹起.这说明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将右边音叉的振动 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 8.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小明和小刚进过讨论;提出一个猜想“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的试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________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小刚________ 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有此,他们的到了结论:。

声振基础资料(填+简)

声振基础资料 填空题 1、古典声吸收理论计及了介质的(1)和(2)引起的声吸收;古典声吸收理论计算的介质声吸收西数与声波频率(3)次方成正比。对于实际介质,除了经典吸收机制外,还有一种吸收机制,称作(4)吸收。 2、平面波垂直入射到刚硬界面上你,则界面处声压幅值是入射波声压幅值的(1)倍;界面处介质振速等于(2)。 3、单自由度阻尼振动系统在谐合外力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振速幅频特性曲线的半功率带宽谐振频率0f 以及频率品质因数m Q 三者关系为(1);达到谐振 时,谐合外力和振速的相位相差为(2)。自由振动时,m Q 越(3);自由振 动的振幅衰减得越快。 4、平面声波入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会产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定律是(1),折射定律是(2)。 5、由于接收器、辐射器以及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接收信号频率与辐射信号不同的现象称作(1)效应。 6、弹性细棒作弯曲振动,其位移函数为(,)x t η;棒在0x =端嵌定,其边界条件为(1);棒在x L =端自由,其边界条件为(2)。在此边界条件下,如果棒长截短一半,则弯曲振动基频变为原来弯曲振动基频的(3)倍。 7、平面声波从流体介质入射到流体固体分界面上会产生反射和折射,固体中纵波折射角总是(1)于横波折射角;入射角为(2)固体中无折射横波。 8、“偶极子”声源的指向性函数为(1);刚性障板上半径为a 的圆面活塞式辐射器声源的指向性函数为(2)。 9、弹性细棒作纵振动,其位移函数为(,)x t ξ,棒在0x =端固定,其边界条件为 (1);棒在x L =端自由,其边界条件为(2);在此边界条件下,该棒作自由振动的基频为(3)。 10、声场中接收器接收声信号,如果用接收器机械振动系统的等效类比电路,分析接收器的振动信号产生畸变的原因,得到的结论是:(1)(2)和(3)是振动信号产生畸变的三个主要原因。 11、分析声波在两种不同介质分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利用边界条件分析,界面两侧介质的(1)和(2)在介质面上连续。 12、弹性棒纵振动,其位移函数为(1),棒在0x =处固定,x L =处自由,如果棒长截短一半,则纵振动基频为原来的(2)倍。 13、弹性细棒弯曲振动的位移函数:(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