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短睡者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习惯性短睡者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习惯性短睡者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7), 900-910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2677/ap.2018.87108

Review and Outlook the Habitual Short

Sleepers

Ziyuan Lu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un. 23rd, 2018; accepted: Jul. 4th, 2018; published: Jul. 11th, 2018

Abstract

The number of short sleepers is increasing. The sleep duration of this group is shorter than nor-mal sleepers, but daily functions are not affected. Concerns about this group can understand how they remain functional during extreme sleep dur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is group is not enough to make a final conclu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sleepers can be mainly understood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physiological changes,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the Homeostatic sleep regulation, and the neurocognitive basis. Compared to the normal sleeping healthy population, the group of short sleepers may be in a special high-pressure equilibrium state that is higher than their physiological balance. Their sleep structure is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normal sleeping group, mainly represented by the proportion of increase of slow-wave sleep. Also, short sleepers during the wakeful phase need to face more sleep pressure. However, rela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e suggests that the reason why a person who is a sleeper thinks that he has no function deficiency may be inaccurate for his own functional awareness. Or, the changes in hippocampal volume and the activation of the hippocampus in the short sleepers may be the reasons for their subjective belief that they have no functional deficits. Further re-search can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self and memory of the group of the short sleepers, whether the key to exploring the ability of sleepers to resist sleep pressure is related to memory-related activation of brain regions, or whether short sleepers are only functionally aware of themselves inaccurate.

Keywords

Short Sleepers, Cognitive Function, Homeostatic Sleep Regulation, Anti-Sleep Pressure

习惯性短睡者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罗梓元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6月23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4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11日

罗梓元

摘 要

短睡者群体日益增多,这一群体习惯性睡眠时长短于正常睡眠者,但日常功能并不受影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可以了解他们在极端睡眠时长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功能性的正常。但目前研究对这一群体关注度不高,无法的出定论。对于短睡者特性主要可以从4个方面去了解,分别是生理变化;认知功能是否损伤;睡眠稳态结构;以及神经认知基础。相比于正常睡眠的健康群体,短睡者群体可能处于高于其生理平衡状态的新的高压力平衡状态,他们的睡眠结构与正常睡眠组存在微小差别,主要表现为慢波睡眠的占比增加。并且,在清醒阶段短睡者需要面对更多的睡眠压力。但是相关的核磁共振成像数据认为,短睡者之所以认为自己没有功能缺失,可能是对于自己功能性觉知的不准确。或者,短睡者海马体积的变化与海马区域的激活,可能是他们主观认为自己没有功能性缺失的原因。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对短睡者群体的自我以及记忆进行深入探讨,探索短睡者抗睡眠压力的能力强的关键是否与记忆相关的脑区激活有关,或者短睡者只是对自己功能性觉知的不准确。

关键词

短睡者,认知功能,睡眠稳态平衡,抗睡眠压力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睡眠的长度人群之中呈正态分布(Bliwise, & Young 2007)。这个正态分布的一端,存在着一群睡眠长度低于6小时的特殊人群,对于他们的研究倍受争议。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认为,成年人的正常睡眠长度为每日7~9小时(Hirshkowitz et al., 2015)。一些研究认为,睡眠长度小于六小时,会造成一系列认知功能降低(Lim, & Dinges 2010),情绪障碍(Zayed et al., 2014),体重增加(Grandner et al., 2014),各种炎症(Grandner et al., 2013),以及死亡率的增加(Grandner et al., 2010)。

然而也有一部分研究认为,睡眠长度低于6小时的人群是一类抗疲劳特殊人群,他们的日常功能并没有因为极端的睡眠长度而受到影响。他们可能是天生的短睡者,对睡眠的需求与基因相关,他们的抗疲劳表现可以在一些转基因短睡动物中得到类似体现(He et al., 2009)。虽然在1990年《睡眠障碍国际分类诊断标准》中定义每日睡眠时长 ≤ 6小时的健康人为短睡者。他们极端的睡眠长度是内在的睡眠需求的体现,而与躯体,精神的疾病无关(Buysse et al., 1994)。但对这一人群的研究依然争议不断。

近年以来,睡眠长度小于6小时的人群日间增多,美国有报道显示在过去近40年,睡眠周期小于六小时的人群的比例几乎成倍增加,从15%增加到30% (Luckhaupt et al., 2010)。就国内而言,睡眠周期小于六小时人群数量也与时剧增,这一领域急需得到目前研究的关注。

一般而言,短睡者同时拥有夜猫子与百灵鸟2种角色的属性,他们通常后半夜入眠,而起床时间也较早。在一些短睡者的自我报告中,并没有生理以及认知功能的障碍。然而在另一部分短睡者的报告中,存在各种功能的降低。根据短睡者的定义,短睡者在处于极端的睡眠时长的同时,还能保持日常功能正常,这种抗疲劳特性值得关注,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对他们的行为指标与神经基础进行了研究,但是国内的研究对短睡者群体并不重视,本研究主要综合短睡者生理,睡眠结构,认知,以及神经生理的变化,Open Access

罗梓元

对短睡者在极端睡眠时间的环境下所拥有的健康身心状态进行初步探索。

2. 短睡者的生理变化初探

2.1. 睡眠的长度与慢性疾病的关系

前人一系列对于睡眠长度的致病性研究都说明,睡眠的长度作为潜在的因素,与患者的生理觉醒存在相关。Itani对短睡导致的一系列后续生理反应做了相关研究,发现短睡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肥胖相关性显著(Itani et al., 2017)。Anders Brostr?m等人的心超,血样数据结果显示,在老年群体中,短睡很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的风险标志。不止是在老年人之中存在这一情况,Hoevenaar-Blom MP在研究睡眠时长与睡眠质量时同样发现,在大于15岁的被试群体中,睡眠的长度长期低于正常水平,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机率增加(Brostr?m et al., 2017)。在对睡眠的长度与高血压的研究中,Rogers等人发现,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基本都有短睡习惯(睡眠时长小于6小时) (Rogers et al., 2015)。同步的,Gangwisch等人发现,短睡会增加抑郁与高血压的患病率(Gangwisch, 2010)。

2.2. 短睡者的日常生理变化

大量与睡眠长度相关的致病研究发现,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如果睡眠时间长期小于6小时,他们的这种低于自身需求的短睡与一些代谢综合征相关性显著。同时,成年人的正常睡眠长度为每日7~9小时,如果睡眠长度长期低于自身所需水平,同样对健康成年人的日常生理指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针对短睡者的研究中,一些研究发现短睡者与非短睡者存在一些日常生理指标上的稳定差异。

就体温而言,O Benoit在研究短睡者(小于6小时)与长睡者(大于9小时)的体温与睡眠节律的关系中发现,在这2组人睡眠期间,短睡者的体温峰值虽然与长睡者类似,但短睡者峰值的出现时间晚于长睡者,而在经历相同时间的睡眠剥夺之后,短睡者的体温保持更加稳定(Benoit et al., 1981)。就心率与血压而言,JK Johansson等人对1908名中年被试进行7天的连续测量,测量其清晨,夜晚的血压与心率变化,发现睡眠长度小于6小时的群体在清晨时血压,隔日的血压测量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Johansson et al., 2011)。但是,OC Castrodiehl等人认为,短睡者主观的夸大心率,但他们在压力挑战任务下,心跳显著比参照组活跃,心率与心率变异性指数恢复速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就内分泌而言,Castrodiehl等人发现,短睡者的夜间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长睡者(Castrodiehl, 2016),但同样有研究认为短睡者的极端睡眠时长与皮质醇不太明显的晚期衰退有关(Castro-Diehl et al., 2015)。Bhushan等人研究短睡者肥胖儿童时发现,短睡肥胖儿童的三酸甘油脂,血糖,胰岛素,体内稳态系统等代谢指标显著高于正常睡眠时长的肥胖儿童(Bhushan et al., 2017)。Gangwisch等人认为,短睡眠时长会提高每日血压的平均水平,逐渐地将整个心血管系统适应性调整到一个高压力平衡,从而导致短睡者血压长期略高于正常睡眠者。并且,由抑郁引起的高血压很可能以此为中介(Gangwisch et al., 2010)。就目前的研究而言,与非短睡者相比,短睡者可能确实在某些日常生理指标上与非短睡者有轻微程度的差异。但短睡者是否处于较高的内环境压力平衡并不能确定,以上方法主要包括心率、体温,代谢率和心率变异以及内分泌评价。结果表明失眠者生理性觉醒较正常睡眠者增加。但首先,对于短睡者的这类研究稀少,结果单一,且研究有很多局限性,例如生理性觉醒过多是一种一直持续的状态,还是只是在夜晚。并且可能是使用的方法和评价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尽一致。

3. 短睡者睡眠特征初探

3.1. 短睡者的昼夜节律

虽然短睡者的定义为每日睡眠时长≤ 6小时的健康人,大多数短睡者的睡眠时间也在4~6小时之间,但是也存在一些非常极端的短睡眠者个例,包括2名每日睡眠时间小于三小时的健康男性(Jones & Oswald,

罗梓元

1968),甚至一名每日只需要大约1小时睡眠的健康女性个例(Meddis et al., 1973)。我们知道,每日所需的睡眠时间是个体的昼夜节律(circadian pacemaker)与“睡眠结构”(sleep-wake independent progress)交互后决定的。每个个体的昼夜节律各不相同(Borbély et al., 2016)。就昼夜节律而言,在睡眠相关的具体研究中发现,短睡者的上床时间显著的晚于非短睡者,而他们的起床时间与非短睡者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短睡者的觉醒时间要长于非短睡者,短睡者的昼夜节律会随着她们的觉醒时间发生相位的移动(Brostr?m et al., 2017)。与昼夜节律相关的一些代谢水平,比如:短睡者的褪黑激素水平受到起床时间的提前而提前,增加皮质醇,增加嗜睡感以及降低体温的水平都短于长睡者。而皮质醇的水平与个体习惯性清醒时间密切相关。因此短睡者可能生理上的夜晚(Biological night)要短于非短睡者。这种习惯性睡眠时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个体昼夜节律系统(circadian pacemaker’s program)差异导致的(Aeschbach et al., 1996),也就是说,短睡者需要面对比非短睡者更高的睡眠压力,并且同时功能完整性不受影响。因此短睡者对睡眠压力的耐受性可能强于非短睡者(Aeschbach et al., 2001)。

3.2. 短睡者的睡眠结构

对于睡眠结构的分级主要基于睡眠时EEG的频域判据,目前对于睡眠结构的分段都是基于健康正常人的EEG数据研究,虽然,一部分研究显示,由于个体睡眠时长的差异,会造成睡眠结构的差异,短睡者的总睡眠时长低于正常睡眠者,REM睡眠与浅睡眠减少,并且SWS总时间差异不显著(Benoit et al., 1983; Hartmann et al., 1971)。这可能是由于短睡者有更高效的睡眠模式(Webb & Agnew Jr., 1970)。但是短睡者是否存在更高效的睡眠模式尚存在争议,并且,并不能确认短睡者的睡眠效率是否与睡眠结构存在因果关系。除了短睡者的睡眠结构与昼夜节律,根据短睡者的定义,与非短睡者相比,他们的睡眠总时长短于非短睡者,并且能保持功能的正常,他们可能在清醒阶段面对更多的睡眠压力。

3.3. 短睡者的睡眠压力

但是对于睡眠压力而言,可以通过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NREM)的分布来获取。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在睡眠剥夺条件下,正常个体的慢波睡眠(SWS)明显增加,在睡眠剥夺条件下,在觉醒条件下延长被试清醒时间同样会增加个体的睡眠压力,并且,高的睡眠压力会导致慢波睡眠(SWA)的增加以及前额叶区域EEG theta波的增加(Webb & Agnew Jr., 1971; Cajochen et al., 1999; Cajochen et al., 1995)。相反的,在睡眠压力降低之后,慢波睡眠占比与EEG theta波的激活会降低(Cajochen et al., 2001;Feinberg et al., 1992)。目前,对于短睡者的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的结论:在基本条件下,短睡者SWS与正常健康个体的睡眠总体情况差异不显著,但短睡者的慢波睡眠(SWS)比例明显多于正常睡眠的健康个体(Webb & Agnew Jr., 1970)。说明短睡者确实要比长睡者有更多的NREM睡眠压力。Aeschbach等人用脑电图研究长睡者与短睡者的睡眠节律的自主平衡过程,发现在脑电0.24~20 hz之间,5.25~9.0与17.25~18 hz这两个频段中,短睡者高于长睡者,在两组人中,增加清醒时间会增加低频alpha与theta波激活,SWA时间增加,短睡者在恢复性睡眠之后的清醒时期theta与低频alpha波持续增加,这一过程独立于睡眠结构与生理结构的稳态过程。说明稳态两组人的自主稳态过程的动力无差异,短睡者对于更高的自主睡眠平衡压力有更强的承受力,短睡者这种与稳态过程独立,并且对theta与低频alpha波的激活增强可能是遗传的或者是短睡者对于长期睡眠不足的适应性(Aeschbach et al., 2001)。

4. 短睡者认知变化初探

Kohyama在早期睡眠问题与认知型缺失的研究中发现,儿童时期的睡眠障碍会导致长大以后的认知功能改变,并影响生活中的行为,包括逃学,辞职,自杀等行为(Kohyama, 2016)。就成年人而言,Dinges

罗梓元

等人让受试者限制每天的睡眠时间到4至5小时,持续1周时间,每天分别完成相关量表评分与健康人对照,结果显示在实验的第二天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困倦感明显增加,且警觉性明显降低,这种缺陷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直到研究结束(Dinges et al., 1997)。总而言之,如果将正常睡眠者的睡眠限制在6小时以下,他们的日间嗜睡程度会增加(Drake et al., 2010),反应时间延长(Laurens et al., 2010),以及造成记忆损伤(Van Dongen et al., 2003)。

在针对短睡者的认知研究中,前人研究并不一致。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认为,不同的睡眠阶级对记忆系统存在不同影响。前人对记忆系统有一些假设,其中,一种模型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与非陈述性记忆(Cohen & Squire 1980)。早期的睡眠与记忆的研究就发现,在入睡时的NREM睡眠促进该记忆系统中的回忆任务与再认任务的成绩。并在记忆任务中增强记忆保留功能(Marshall et al., 2006)。而REM睡眠会促进程序性记忆任务的成绩(Smith, 2001)。基于这些研究,如果不同的睡眠阶段对记忆系统的影响是独立的,短睡者与正常睡眠者睡眠阶段的差异,可能指向短睡者与正常睡眠者记忆的差异。但睡眠与记忆的巩固明显并非如此简单。进一步的研究指出选择性记忆巩固的过程其实同时包含了SWS阶段与REM睡眠阶(Giuditta et al., 1995)。相关的动物研究也表明了,在动物受到训练之后,在REM睡眠阶段的一些特殊时期会发生记忆巩固(Smith & Rose 1996)。对于短睡者而言,虽然在NREM睡眠结构上与正常睡眠者存在细微差别,但这种差别是否主义引起个体记忆变化,当前并没有针对性的研究,一些短睡者的行为研究指出,对于儿童短睡者而言长期的短睡会对某些认知功能造成负性的影响。Seegers等人在研究短睡儿童的认知能力时发现,对于10岁左右儿童来说,短睡儿童相比于正常睡眠的儿童更难于接受词汇(Seegers et al., 2016)。但更多的对于短睡者的研究中,发现短睡对于短睡者而言似乎并未造成认知方面的负性影响。Mograss等人就发现,在正常睡眠中,短睡者与长睡者在PVT结果中无显著差异,甚至延长睡眠以后,短睡者PVT成绩提高,而非短睡者的PVT成绩变化不显著。并认为短睡者的自主平衡能力强于非短睡者(Mograss et al., 2012)。Gumenyuk等人发现,习惯性短睡者的感觉门控机制受损,即短睡者不能过滤掉不相关的,多余的信息导致信息加工异常。但延长睡眠一周后,这种现象便消失了(Gumenyuk et al., 2011)。Gumenyuk等人在另一项研究中进一步探索习惯性短睡者对注意控制过程脑功能的影响,采用新异oddball范式,研究MMN,P3a,P3b等ERP成分的变化。P3a是对信号的初始反应。P3b反应了大脑对信号的注意与记忆过程需要的时间(Polich & Criado 2006)。最后发现习惯性短睡者与健康对照相比MMN,P3a波幅在额部降低,P3b波幅在额部增加,顶部降低。但在恢复睡眠一周后,这种现象也消失了(Gumenyuk et al., 2013)。

专门针对短睡者的认知研究较为零碎,正常健康被试在长期睡眠缺失会造成认知损伤是众所周知的,但短睡者的认知研究结果不一,可能是短睡者数量稀少,各个研究对于短睡者的筛选标准各不相同,得到的被试本身存在差异。有研究指出短睡者群体中同样存在主观功能缺失的短睡者与主观否认功能缺失的短睡者,短睡者主观功能缺失通常伴随着高强度的外部行为唤醒,以及自我相关的亢奋。高的行为抑制水平,抑郁倾向,以及过度觉醒(反应过度)的特点(Dorsey & Bootzin 1997)。甚至有一些证据显示,短睡者与基因的表现型有关(He et al., 2009)。有研究认为,短睡者可能分为主观功能缺失的短睡者与主观否认功能缺失的短睡者(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4)。虽然对于睡眠时长与认知的相关的多数研究表明,对于正常人而言,短睡会对认知造成负性影响,但是,在短睡者群体中,存在一部分没有认知功能缺失的短睡者,他们的极端睡眠时长是内在需求的表现。

5. 短睡者Fmri研究

5.1. 静息态脑网络与睡眠压力

大脑广泛的区域存在自发的连贯神经震荡,这种现象有助于大脑主子处理信息,几乎大部分的功能

罗梓元

性磁共振成像都是用BOLD的方法来侦测。脑中的反应区域,而静息态研究指人类在清醒、闭眼、放松状态下的BOLD信号,这一状态的特点就是能采集到大脑自发的低频BOLD信号。现在以及有了大量的研究证明,这种低频的震荡并非是噪音,扫描仪器不稳定,以及血管节律导致的,并且,认为这种低频震荡是大脑功能的某种表现形式(Auer, 2008)。在静息态的低频振幅研究中,DMN网络被发现存在一些特点,这一网络主要包括PPC,RspC,IPL,mPFC,以及一部分海马与侧颞叶皮质(Buckner et al., 2008)。就目前的研究而言,NREM睡眠的特点主要是减少对外界刺激的反馈。主要涉及的区域时执行功能,注意,以及知觉过程的相关脑区。

功能链接分析是对静息态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指出,认知与知觉可能是来源于大脑功能连接网络中大脑皮层的自发震荡。而使用种子点与独立成分分析的功能链接分析都指出,大脑网络的大小与连接性是与睡眠压力水平有关的。在睡眠剥夺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个体经历睡眠剥夺之后,颞上回到额下回的正向连接低于对照组,以及DMN与ACN网络的主要节点激活降低(S?mann et al., 2010)。在对睡眠相关的皮层网络功能研究中,并且,Horovitz et al.发现。相比与清醒状态,在浅睡眠阶段,视觉皮层的激活显著升高,并且激活dmn的部分脑区(Horovitz et al., 2010)。Larson-Prior et al.等人也认为,在三个主要的感觉功能相关的脑网络的血氧依赖信号功能连接性不但没有减弱,并且在浅睡眠中增加,也就是说,在浅睡眠时,大脑内部自发的bold波动并没有受到睡眠的约束,反而继续维持大脑功能系统的完整性(Larsonprior et al., 2009),以及一些网络间的研究进一步指出,随着睡眠深度的进行,DMN中的主要节点,包括PCC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RspC (retrosplenial cortex),海马旁回,以及额中回皮层的功能连接降低。Dmn与can网络之间的后部以及前正中部的功能连接性降低,并认为PCC、RspC对意识的调节起到一定作用。因而,保持皮层间的同步可能是维持外部意识与内部意识的先决条件(S?mann et al., 2011)。Tüshaus L等人也观察到,当睡眠的压力增加时,静息态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性有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性会随着睡眠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的网络随着睡眠压力的增加与默认网络的功能链接性成反相关,即随着睡眠压力的增加,静息态脑网络中的其他网络的网络间功能连接性减少。功能链接性的这些具体变化反应当个体昏昏欲睡时的两种补偿机制:对抗睡眠压力与个体开始意识下降(Tüshaus et al., 2017)。

5.2. 短睡者的静息态脑网络

已有一些研究认为,短睡者比非短睡者在清醒阶段需要面对更多的睡眠压力,短睡者并没有明显的认知方面的下降,他们的睡眠自我平衡的压力高于非短睡组,并且他们对于这种睡眠压力的耐受性强于非短睡组。对于习惯性短睡者的FMRI研究目前较少,目前只有一篇针对习惯性短睡者群体的个体差异的静息态研究。BJ Curtis等人认为,这两种习惯性短睡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一致性的表现出清醒状态的减弱。因此,否认自己有认知功能损伤的习惯性短睡者可能是对自己功能的知觉不准确。但是,否认自己有认知功能损伤的习惯性短睡者,他们感觉皮质以及双边的杏仁核与海马的功能连接增加,这说明他们与睡眠相关的记忆巩固可能是这两类习惯性短睡者个体差异的原因(Curtis et al., 2016)。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发现,在睡眠剥夺之后,大脑区域性BOLD信号反馈变化显著。比如,在一些数字测验中,睡眠剥夺的被试顶下小叶以及相关脑区的激活降低(Drummond et al., 1999)。而工作记忆的任务中,Chee等人发现睡眠剥夺的被试DMN网络区域性的降低激活,并且顶叶区域的激活降低以及左前额叶与丘脑区域的激活增强(Chee & Choo 2004)。而对于睡眠与大脑结构的研究中,D Kuperczkó等人对入睡时间,起床时间以及睡眠时长与大脑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入睡时间与海马体积显著相关,起床时间与海马体积无显著相关,睡眠时长与海马体积关系成倒U型曲线,短睡者与长睡者相比于中等睡眠时长者有更小的海马体积(Kuperczkó et al., 2015)。

罗梓元

6.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短睡者群体的关注度不高,少有的几篇研究分别对短睡者的行为,以及大脑事件相关电位进行了一部分研究,有研究使用问卷法与多导睡眠图整夜睡眠描记对短睡者的睡眠特征进行了描述,并认为短睡眠者的睡眠潜伏期长,睡眠总时间短,但睡眠质量好;人格特征、夜间情绪水平接近正常人(张斌,等,2008)。进一步的国内睡眠结构的研究发现,虽然短睡者与非短睡者慢波睡眠的绝对长度相似,但短睡者的慢波睡眠均值低于非短睡者。且,短睡者的二期睡眠的绝对长度与快速眼动睡眠中眼动密度低于非短睡者。且短睡者的神经质水平与焦虑抑郁水平低于非短使者,人格特征与正常人类似(吴任钢,等,2001)。在对于短睡者脑电研究中,有研究认为习惯性短睡者注意加工未见异常,并且习惯性短睡者新异刺激加工无异常(穆长玲,2016;郭淋,2016)。

7. 讨论

在过去的几年中,虽然对于短睡者这一群体的关注日间增多,但对于短睡者的研究依然尚未完善,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对于短睡者生理,认知,以及睡眠结构与神经生理的研究,对短睡者的独有特征进行初步探索。

很多研究表明将正常睡眠者的睡眠限制在6小时以下,他们的日间嗜睡程度会增加,反应时间延长,以及造成记忆损伤。对于短睡者而言,虽然也有认知损伤的现象,但他们的恢复性可能强于正常睡眠者。

无论是PVT任务下的成绩,或者感觉阈限的研究,都发现短睡者的恢复性要强于正常睡眠者。在对于短睡者的睡眠结构研究中,同样发现短睡者的睡眠结构与常人有微小的差别,他们SWS比例高于正常睡眠者,以及短睡者会面对更高的NREM阶段的睡眠压力。短睡者对于睡眠压力的承受性高于正常睡眠者,可能是他们抗疲劳的关键。

进一步的FMRI研究指出,睡眠时期的DMN大脑激活水平升高,这种变化支持:即使在睡眠时期,DMN网络依然会维持大脑功能系统的完整性,而大脑网络之间的神经同步则可能是维持觉醒状态基础。

短睡者颞上回到额下回的正向连接低于正常人,以及DMN与ACN网络的主要节点激活都要低于正常睡眠组,可能说明相比于非短睡者,短睡者面对更高的睡眠压力。

在大多数睡眠时长相关的致病性研究中,都发现了睡眠时长与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关系,长期习惯性的短睡(≤6小时)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肥胖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类相关性预示着长期的短睡可能与个体生理平衡的改变存在某些潜在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长期习惯性短睡群体在心率、体温,代谢率和心率变异以及内分泌水平上都与正常睡眠群体存在微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是否与睡眠时长存在因果关系其实并不能确定。虽然有研究指出,长期的短睡习惯很可能使短睡者在心跳,血压,代谢的平均水平上持续高于正常睡眠群体,并将人体自我调节系统维持到一个略高于正常睡眠群体,但又能保持健康状态的新的高压力平衡状态。但这类研究较少,需要等待进一步的研究进行确认。

就目前而言,在生理方面,本研究总结前人研究:短睡者群体中存在主观否认存在认知损伤,以及主观认为自己存在认知损伤两种短睡者。对于主观否认自己存在认知损伤的短睡者而言,他们可能是对自己认知功能知觉不准确,或者他们与睡眠相关的记忆巩固功能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认知损伤的原因。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这类短睡者的自我觉知与记忆相关的脑机制研究探索短睡者之所以主观否认自己没有认知功能缺陷的神经基础。

8. 结论

相比于正常睡眠的健康群体,短睡者群体可能处于高于其生理平衡状态的新的高压力平衡状态,在认知的弹性方面可能强于正常睡眠组。他们的睡眠结构与正常睡眠组存在微小差别,短睡者慢波睡眠的

罗梓元

占比增加,以及额叶区域beta波的增强,说明相比与非短睡者,短睡者可能是在清醒阶段面对更多的睡眠压力。而他们的静息态DMN激活水平低于正常睡眠组,说明他们其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损伤,但是对自己大脑功能的完整性觉知并不准确,但也可能是与记忆巩固相关的大脑激活让短睡者主观否认功能缺失。

9. 研究展望

在对于国内的短睡者的关注中,并没有找到习惯性短睡者抗睡眠压力的主要特征,但在一些国外研究认为,短睡者可能分为主观否认有功能性缺失的短睡者与主观认为自己有功能性缺失的短睡者,即:并非所有的短睡者对于睡眠压力的承受力都高于非短睡者。前文所诉中,有研究进一步对主观否认自己有功能性缺失的短睡者进行了关注,并认为这类短睡者与睡眠相关的记忆巩固功能与他们否认自己有功能性缺失有关,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短睡者的工作记忆入手,并对短睡者的记忆巩固功能进行研究,找寻短睡者的抗睡眠压力能力的关键是否与记忆的相关功能有关。又或者,他们对自己的功能完整性的知觉并不准确。因此可以从短睡者的自我认知入手,对短睡者的自我与未来想象的脑机制进行探究,探索这类短睡者为什么会否认自己有功能性损伤。

参考文献

郭淋(2016). 原发性失眠患者和习惯性短睡者注意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博士论文,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

穆长玲(2016). 原发性失眠患者及习惯性短睡者前注意状态下新异刺激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博士论文,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

吴任钢, 张春改, 乌立新, 隆春玲(2001). 短睡眠者与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生理和心理活动差别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5(5), 315-317.

张斌, 郝彦利, 黄文燕, 王富强(2008). 短睡眠者和长睡眠者睡眠结构、个性特征及情绪状况的比较.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17(12), 1118-1120.

Aeschbach, D., Cajochen, C., Landolt, H., & Borbély, A. A. (1996). Homeostatic Sleep Regulation in Habitual Short Slee-pers and Long Sleep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70, 41-5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152/ajpregu.1996.270.1.R41 Aeschbach, D., Postolache, T. T., Sher, L., Matthews, J. R., Jackson, M. A., & Wehr, T. A. (2001). Evidence from the Wak-ing Electroencephalogram That Short Sleepers Live under Higher Homeostatic Sleep Pressure than Long Sleepers. Neu-roscience, 102, 493-50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S0306-4522(00)00518-2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4).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3rd ed.). Darien, IL: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uer, D. P. (2008). Spontaneous Low-Frequency 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Fluctuations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alysis of the “Resting”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26, 1055-106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j.mri.2008.05.008

Benoit, O., Foret, J., Merle, B., & Bouard, G. (1981). Diurnal Rhythm of Axillary Temperature in Long and Short Sleepers: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and Sleep Displacement. Sleep, 4, 359-36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3/sleep/4.4.359 Benoit, O., Foret, J., & Bouard, G. (1983). The Time Course of Slow Wave Sleep and REM Sleep in Habitual Long and Short Sleepers: Effect of Prior Wakefulness. Human Neurobiology, 2, 91-96.

Bhushan, B., Ayub, B., Thompson, D. M., Abdullah, F., & Billings, K. R. (2017). Impact of Short Sleep on Metabolic Va-riables in Obese Childr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Laryngoscope, 127, 2176-218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02/lary.26420

Bliwise, D. L., & Young, T. B. (2007). The Parable of Parabola: What the u-Shaped Curve Can and Cannot Tell Us about Sleep. Sleep, 30, 1614-161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3/sleep/30.12.1614

Borbély, A. A., Daan, S., Wirz-Justice, A., & Deboer, T. (2016). The Two-Process Model of Sleep Regulation: 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5, 131-143.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111/jsr.12371

Brostr?m, A., Wahlin, A., Alehagen, U., Ulander, M., & Johansson, P. (2017). Sex-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Self-Reported Sleep Dur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ypertension, and Mortality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7/JCN.0000000000000393

罗梓元

Buckner, R. L., Andrewshanna, J. R., & Schacter, D. L. (2008). The Brain’s Default Network: Anatomy, Function, and Re-levance to Disease.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 1-3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196/annals.1440.011

Buysse, D. J., Kupfer, D. J., Thorpy, M. J., Bixler, E., Manfredi, R., Kales, A. et al. (1994). Clinical Diagnoses in 216 In-somnia Patients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ICSD), DSM-IV and ICD-10 Categories: A Report from the APA/NIMH DSM-IV Field Trial. Sleep, 17, 630-637.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3/sleep/17.7.630

Cajochen, C., Brunner, D. P., Kr?uchi, K., Graw, P., & Wirz-Justice, A. (1995). Power Density in Theta/Alpha Frequencies of the Waking EEG Progressively Increases during Sustained Wakefulness. Sleep, 18, 890-89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3/sleep/18.10.890

Cajochen, C., Foy, R., & Dijk, D. J. (1999). Frontal Predominance of a Relative Increase in Sleep Delta and Theta EEG Ac-tivity after Sleep Loss in Humans. Sleep Research Online, 2, 65-69.

Cajochen, C., Knoblauch, V., Kr?uchi, K., Renz, C., & Wirzjustice, A. (2001). Dynamics of Frontal EEG Activity, Sleepi-ness and Body Temperature under High and Low Sleep Pressure. Neuroreport, 12, 2277-228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7/00001756-200107200-00046

Castro-Diehl, C., Diez Roux, A. V., Redline, S., Seeman, T., Shrager, S. E., & Shea, S. (2015).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Alterations in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 Adrenocortical Axis: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100, 3149-315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210/jc.2015-1198

Castrodiehl, O. C. (2016).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Activation of Two Neuroendocrine Systems: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and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

Chee, M. W., & Choo, W. C. (2004). Functional Imaging of Working Memory after 24 hr of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4, 4560-456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523/JNEUROSCI.0007-04.2004

Cohen, N. J., & Squire, L. R. (1980). Preserved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Pattern-Analyzing Skill in Amnesia: Dissociation of Knowing How and Knowing That. Science, 210, 207-210.

Curtis, B. J., Williams, P. G., Jones, C. R., & Anderson, J. S. (2016). Sleep Duration and Resting fMRI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Examination of Short Sleepers with and without Perceived Daytime Dysfunction. Brain & Behavior, 6, 1-1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02/brb3.576

Dinges, D. F., Pack, F., Williams, K., Gillen, K. A., Powell, J. W., Ott, G. E. et al. (1997). Cumulative Sleepiness, Mood Dis-turbance, and Psychomotor Vigilance Performance Decrements during a Week of Sleep Restricted to 4-5 Hours per Night.

Sleep, 20, 267-277.

Dorsey, C. M., & Bootzin, R. R. (1997). Subjective and Psychophysiologic Insomnia: An Examination of Sleep Tendency and Personality. Biological Psychiatry, 41, 209-21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0006-3223(95)00659-1

Drake, C. L., Roehrs, T. A., Burduvali, E., Bonahoom, A., Rosekind, M., & Roth, T. (2010). Effects of Rapid versus Slow Accumulation of Eight Hours of Sleep Loss. Psychophysiology, 38, 979-987.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111/1469-8986.3860979 Drummond, S. P., Brown, G. G., Stricker, J. L., Buxton, R. B., Wong, E. C., & Gillin, J. C. (1999). Sleep Depriva-tion-Induced Reduction in Cortical Functional Response to Serial Subtraction. Neuroreport, 10, 3745-374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7/00001756-199912160-00004

Feinberg, I., Maloney, T., & March, J. D. (1992). Precise Conservation of NREM Period 1 (NREMP1) Delta across Naps and Nocturnal Sleep: Implications for REM Latency and NREM/REM Alternation. Sleep, 15, 400-40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3/sleep/15.5.400

Gangwisch, J. E. (2010).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Links between Sleep, Circadian Rhythms and Metabolism. Obes-ity Reviews, 10, 37-45.

Gangwisch, J. E., Malaspina, D., Posner, K., Babiss, L. A., Heymsfield, S. B., Turner, J. B. et al. (2010). Insomnia and Sleep Duration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Hypertension Incid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3, 62-6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38/ajh.2009.202

Giuditta, A., Ambrosini, M. V., Montagnese, P., Mandile, P., Cotugno, M., Grassi Zucconi, G. et al. (1995). The Sequential Hypothesis of the Function of Sleep.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69, 157-16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0166-4328(95)00012-I

Grandner, M. A., Hale, L., Moore, M., & Patel, N. P. (2010).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Short Sleep Duration: The Evidenc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and the Future. Sleep Medicine Reviews, 14, 191-20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j.smrv.2009.07.006

Grandner, M. A., Sands-Lincoln, M. R., Pak, V. M., & Garland, S. N. (2013). Sleep Dur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Proinflammatory Biomarkers. Nature & Science of Sleep, 2013, 93-1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2147/NSS.S31063

Grandner, M. A., Chakravorty, S., Perlis, M. L., Oliver, L., & Gurubhagavatula, I. (2014). Habitual Sleep Duration Asso-ciated with Self-Reported and Objectively-Determined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Sleep Medicine, 15, 42-50.

罗梓元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j.sleep.2013.09.012

Gumenyuk, V., Roth, T., Korzyukov, O., Jefferson, C., Bowyer, S., & Drake, C. L. (2011). Habitual Short Sleep Impacts Frontal Switch Mechanism in Attention to Novelty. Sleep, 34, 1659-1670.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5665/sleep.1430 Gumenyuk, V., Korzyukov, O., Roth, T., Bowyer, S. M., & Drake, C. L. (2013). Sleep Extension Normalizes ERP of Wak-ing Auditory Sensory Gating in Healthy Habitually Short Sleeping Individuals. PLoS ONE, 8, e590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371/journal.pone.0059007

Hartmann, E., Baekeland, F., Zwilling, G., & Hoy, P. (1971). Sleep Need: How Much Sleep and What Kind?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27, 1001-1008.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176/ajp.127.8.1001

Hirshkowitz, M., Whiton, K., Albert, S. M., Alessi, C., Bruni, O., Doncarlos, L. et al. (2015).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s Sleep Time Duration Recommendations: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Summary. Sleep Health, 1, 40-4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j.sleh.2014.12.010

Horovitz, S. G., Fukunaga, M., Zwart, J. A. D., Gelderen, P. V., Fulton, S. C., Balkin, T. J. et al. (2010). Low Frequency Bold Fluc-tuations during Resting Wakefulness and Light Sleep: A Simultaneous EEG-fMRI Study. Human Brain Mapping, 29, 671-6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02/hbm.20428

Itani, O., Jike, M., Watanabe, N., & Kaneita, Y. (2017).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Sleep Medicine, 32, 246-25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j.sleep.2016.08.006 Johansson, J. K., Kronholm, E., & Jula, A. M. (2011). Variability in Home-Measured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sso-ciations with Self-Reported Insomnia and Sleep Duratio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9, 1897-190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7/HJH.0b013e32834abccd

Jones, H. S., & Oswald, I. (1968). Two Cases of Healthy Insomnia. Electroencephalography &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24, 378-38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0013-4694(68)90199-5

Kohyama, J. (2016). Neural Basis of Brain Dysfunction Produced by Early Sleep Problems. Brain Sciences, 6, 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3390/brainsci6010005

Laurens, K. R., Duty, T. L., Forster, B. B., & Liddle, P. F. (2010). Neural Sources Involved in Auditory Target Detection and, Novelty Processing: 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Psychophysiology, 38, 133-142.

Kuperczkó, D., Perlaki, G., Faludi, B., Orsi, G., Altbacker, A., Kovács, N. et al. (2015). Late Bedtime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Hippocampal Volume in Young Healthy Subjects. Sleep & Biological Rhythms, 13, 68-7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111/sbr.12077

Larsonprior, L. J., Zempel, J. M., Nolan, T. S., Prior, F. W., Snyder, A. Z., & Raichle, M. E. (2009). Cortical Network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he Descent to Sleep.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 4489-449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73/pnas.0900924106

Lim, J., & Dinges, D. F. (2010). A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hort-Term Sleep Deprivation on Cognitive Variabl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 375-38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37/a0018883

Marshall, L., Helgadóttir, H., Mlle, M., & Born, J. (2006). Boosting Slow Oscillations during Sleep Potentiates Memory. Nature, 444, 610-61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38/nature05278

Luckhaupt, S. E., Tak, S., & Calvert, G. M. (2010). The Prevalence of Short Sleep Duration by Industry and Occupation in the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Sleep, 33, 149-15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3/sleep/33.2.149

Meddis, R., Pearson, A. J. D., & Langford, G. (1973). An Extreme Case of Healthy Insomnia.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35, 213-214.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0013-4694(73)90180-6

Mograss, M. A., Wielinga, S. H., Baddam, S., & Aeschbach, D. (2012). Short and Long Sleepers: A Difference in Sleep Ca-pacity or in the Tolerance of Sleep Pressure (Vol. 21, pp. 79-80).

Polich, J., & Criado, J. R. (2006). Neuropsychology and Neuropharmacology of p3a and p3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60, 172-18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j.ijpsycho.2005.12.012

Rogers, A., Necola, O., Sexias, A., Luka, A., Newsome, V., Williams, S. et al. (2015).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nd Sleep Duration among Black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Metso. Journal of Sleep Disorders: Treatment and Care, 9, e92.

S?mann, P. G., Tully, C., Spoormaker, V. I., Wetter, T. C., Holsboer, F., Wehrle, R. et al. (2010). Increased Sleep Pressure Re-duces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Magnetic Resonance Materials in Physics Biology & Medicine, 23, 375-38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07/s10334-010-0213-z

S?mann, P. G., Wehrle, R., Hoehn, D., Spoormaker, V. I., Peters, H., Tully, C. et al. (2011).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s De-fault Mode Network from Wakefulness to Slow Wave Sleep. Cerebral Cortex, 21, 2082-209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3/cercor/bhq295

Seegers, V., Touchette, E., Dionne, G., Petit, D., Seguin, J. R., Montplaisir, J. et al. (2016). Short Persistent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Receptive Vocabulary Performance in Middle Childhood.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5, 325-33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111/jsr.12375

罗梓元

Smith, C., & Rose, G. M. (1996). Evidence for a Paradoxical Sleep Window for Place Learning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

Physiology & Behavior, 59, 93-9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16/0031-9384(95)02054-3

Smith, C. (2001). Sleep States and Memory Processes in Humans: Procedural versus Declarative Memory System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5, 491-50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53/smrv.2001.0164

Tüshaus, L., Balsters, J. H., Schl?pfer, A., Brandeis, D., Tuura, R. O., & Achermann, P. (2017). Resisting Sleep Pressure: Impact on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 Brain Topography, 30, 1-1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07/s10548-017-0575-x

Van Dongen, H. P., Maislin, G., Mullington, J. M., & Dinges, D. F. (2003). The Cumulative Cost of Additional Wakefulness: Dose-Response Effects on Neurobehavioral Functions and Sleep Physiology from Chronic Sleep Restriction and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Sleep, 26, 117-12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1093/sleep/26.2.117

Webb, W. B., & Agnew Jr., H. W. (1970). Sleep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and Short Sleepers. Science, 168, 146-147.

Webb, W. B., & Agnew Jr., H. W. (1971). Stage 4 Sleep: Influence of Time Course Variables. Science, 174, 1354-1356.

He, Y., Jones, C. R., Fujiki, N., Xu, Y., Guo, B., Holder, J. L. et al. (2009). The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dec2 Regulates Sleep Length in Mammals. Science, 325, 866-870.

Zayed, M. A., El-Dien, F. A. N., Hawash, M. F., & Fahmey, M. A. (2014). Sleep Dur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leep, 37, 351-358.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10.5665/sleep.3412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273,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837623.html,

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一、激励理论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熟称“内容型激励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它也被称作是“行为型激励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1 奠瑞的人类人格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面临着动态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人们都是自适应的。它把需求分成了两种类型,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与人体基本生理过程的满足感有关,而后者所关注的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熏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且这五个层次的顺序,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获得了基本满足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主导需要。 1.3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因素理论打破了这一假设。他于1959年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不满意,激励因素可以用来体现高水平员工的满意度。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促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 行为型激励理论 2.1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2O世纪6O年代末,埃德温·A·洛克和他的同事们花了许多年的时间研究目标对于人类行为和绩效的效果。他们的研究导致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创立并不断地得到验证,提出:指向一共同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他还提出了具体的设置目标的步骤。 2.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对员工受激励程度的大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年与罗森合写),《工

员工激励研究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 2007级 学生姓名:学号:

2010 年 12 月 1 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

文献综述: 员工激励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激励,激励问题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而我国才刚刚起步,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结合企业实际的激励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现状,谈我国中小型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形成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1激励概念及其种类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调动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1] 见下方[1]。调动人积极性的各种措施,实际上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去激发个体行为的动机,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主动行为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激励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2]。机制原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案和制度的有机组合。 根据激励的内容可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注重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如提高工资、颁发奖金等,精神激励则强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如授予称号、颁发奖状、树立榜样、宣传事迹等[3]。根据激励的性质可以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正激励就是当员工行为符合组织目标时,通过奖励来保持和巩固这种行为的方式,而负激励则是当员工行为背离组织目标时,通过惩罚来抑制这种行为并使其不再发生的方式。根据激励的方式可以分为内激励与外激励,内激励是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外激励是运用外部环境来制约人们的动机以达到强化或者削弱有关行为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意愿。 2激励的国内外研究 2.1激励的国外研究 20 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 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

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11-04-06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DZ2250400。 作者简介:应俊(1987-),男,浙江丽水人,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与工程。 Logistics Sci-Tech No.6,2011物流科技2011年第6期摘要:应急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能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因而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作者围绕应急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应急物流物资筹集、应急物资调运配送、应急物资库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近一两年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应急物流;突发事件;灾害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can reduce the harm caused by emerge-ncy,which received widespread concern among theorists.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emergency logistics,centering on several aspects which include basic theory of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raising,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supplies,and storage of emergency supplies.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on emergency logistics in the last two years is given in the end. Key words:emergency logistics;unexpected incidents;disaster logistics 近年来,伴随我国频繁发生大规模突发事件———SARS 、地震、雪灾、恐怖主义,应急物流管理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突发事件造成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以解决或处理伤者救助、灾后重建、卫生防疫、恢复生产、恢复秩序等问题,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应急物流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 国外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文献也非常丰富。Aikens (1985)[1]通过线性规划、0~1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九种基本形式的选址模型和方法,对应急物流以及配送选址进行了研究。Cart (1992)[2]将应急物流描述为以正确的数量、顺序、地点与时间将应急救援物资运达应急需求点的行为。Vladimir Marianov 和Charles Rovelle (1994)[3]在传统的确定性集合覆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服务设施经常处于服务状态的情况,提出了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Suleyman Tufekci 和Wallam A.Wallace (1998)[4]作为权威的应急管理专家指出,应急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应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要解决资源的折中利用问题。Antoine G.Hobeika 和Changkyun kim (1998)[5]提出了利用先进的知识模型来支持应急管理(应急管理知识模型),并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西班牙的水灾管理中。Masood A. B.,Amr K.Mortagy 和Colnel Ali Alsayed (1998)[6]建立了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多目标数学模型,该模型涉及运输目的地的确定及运输路线的选择,其中考虑了出现事故时的应急反应问题。S.M.Hong-Minh 等(2000)[7]运用仿真的方法对供应链中的突发性物流进行了研究。Sydney C.K Chu 和Lisa Chu (2000)[8]提出了香港医院的选址及其资源配置模型的框架,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优化决策:新医院地址的选择以及旧医院地址的重新分布;资源的配置规划,包括新医院床位数量的设置以及旧医院床位数量的重新设置,他们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香港的医院管理局。Wlodzimierz (2001)[9]考虑了应急服务设施选址的双目标模型———综合考虑中心点和中位点目标函数,将它转化为λ参数的Cent-dian 单目标模型,并将它转化为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这种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可以产生所有的Pareto 优化解。同时讨论了如何将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的算法转化为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算法。Luis (2003)[10]在MCLP 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HCLP (hierarchical cowering location problem ),该模型事实上是MCLP 模型的两层推广。Rus -sell (2005)[11]对2004年印度洋地震与海啸爆发后的救援物资供应链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救援物资供应链的流程按顺序包括:物资准备→灾害爆发后进行物资评估及救援请求→物资调度和捐赠→货物取得→运输→交付过程中的跟踪记录→存货管理→交付。 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十年。翟晓敏等(1998)[12]结合辅助应急管理系统(CEMS )研制实例,从系统结构、推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图形系统、继承网络系统等重要方面对实现快速、有效的辅助应急管理系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为今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Review on Emergency Logistics 应 俊(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上海200135)YING Jun (School of Science Research,Shanghai Maritime Univ.,Shanghai 200135,China)誗基金项目誗 文章编号:1002-3100(2011)06-0007-04

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_祁明亮

前言 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3年的“SARS事件”、2003年8月的美加大面积停电事故、2004年的“3.11事件”以及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爆发,在不断地提醒人类,面对时刻存在的突发公共事件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威胁,迫切需要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和应对工作。 1、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突发事件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PublicEmer-gency)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突发事件在美国又被称为紧急事件,美国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1]:由美国总统宣布的、在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下,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发生的需联邦政府介入,提供补充性援助,以协助州和地方政府挽救生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及财产或减轻、转移灾难所带来威胁的重大事件。 本研究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指的是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安全与稳定的突然爆发的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它具有破坏性、不确定性、综合性、社会性、突发性和紧急性等特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就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前、爆发后、消亡后的整个时期内,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干预和控制,使其造成的损失最小。为了叙述方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以下简称“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 2、研究与实践概况 1993年第一个应急管理国际组织—— —国际应 祁明亮1池宏1赵红2孙颖1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0) 摘要:当前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现有文 献的调研,针对实际需求,总结了应急管理的研究内容,并重点综述了其中的决策辅助模型,提出 了应急管理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实际需求出发,对目前分散在不同 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总结,明确了应急管理研究的主体内容;二是对应急管理中使用的决 策辅助模型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展望;决策辅助模型;研究综述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稿日期:2005-07-07 作者简介:祁明亮,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池宏,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孙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35 MANAGEMENTREVIEWVol.18No.4(2006)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摘要]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赢。本文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将心理学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和过程型两类,并对各类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的内容及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服务。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激励理论。 这些激励理论大致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两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注重的是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包括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动机的产生以及从动机产生到采取具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归因理论等。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Content-Based Incentive Theory) (一)需求层次理论(Need Hierarchy Theory)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在其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ma斯洛看来,这五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一个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这五种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同一时期,可以同时存在几种需求,但是总有一种需要居于主导地位;需求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等措施来满足员工的生理需求;在企业中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给员工足够的安全感;建立接纳、温馨、友善的人际关系,以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当自尊需求成为员工的主导性需求时,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保证他们能胜任工作,并及时表扬有成就的员工;注重民主管理,倾听员工意见,给技术精、水平高、能力强的人安排重要的工作,使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 (二)ERG理论 “ERG”理论是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的简称,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安全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该理论认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则人们对这种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作者:许学梅嵇东海许方维 摘要:回顾了关于激励的定义,不仅包括国内外对激励的一些典型定义,还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激励的看法。在激励定义的基础之上,叙述了国内外的激励研究,不仅包含了激励的理论研究,还囊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对激励的实证应用研究。并对激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源于需要,始于动机,引起行为和指向目标这几个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员工个体因为自身内在或者外在的需要和动机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需求,随后又由动机支配引导自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活动,借此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一行为刺激和行为强化了其原来的动机,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二、激励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激励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工作丰富化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Hackman和Oldham的工作特性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理论以及亚当斯(1963)的公平理论等。 西方的一些学者在对上述的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Lawel(1970)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钱只有在具备下列三种条件下才可以激励员工:第一,金钱的数目本身具有诱惑性;第二,员工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期望的金钱;第三,员工经过努力提高了工作绩效。Bandura(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后来经过修改成为社会认知理论(1986)。Latham(1986)认为,将实验室里的目标设置与工作中的目标设置结合起来,对员工激励更有效果。Greenberg(1986)提出了组织公平原则,回答了关于如何运用公平理论的问题。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同时,西方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对激励的实践应用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之中。经过整理,对激励的实践应用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特质与激励的关系应用研究。Tett(2003)研究表明,员工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和任务。Dweck(1999)认为,目标倾向是反应员工个体差异的稳定变量,与激励方式显著相关。Wiggins(1996)发现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工作的丰富化,神经质的人对他人及工作环境比较敏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喜欢自由度比较大的工作。Day,Schleicher等(2002)认为,具有自我控制人格的人适宜做领导的位子,他们解释认为,因为自我控制者们对他人的期望比较敏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可接受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给予其不同的任务,符合各自不同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很不错的激励措施。第二是关于工作本身特性与激励的研究。西方的学者认为,单调的工作使我们沮丧和委靡不振,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相反丰富化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利于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国内的激励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应用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广泛地分析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激励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大部分。 1.激励理论研究。在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上,主要是对国外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借鉴以及加以改进,以期适合中国的文化情境。张维迎认为,由于激励机制主要取决于产权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企业需要给予经理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肖耀国,赵飞(2007)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

运筹学在应急物流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应急物流系统的优化能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因而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综合近几年我国应急物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基本理论、系统构建及相关模型几个方面对应急物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并且可以看出运筹学中的建模思想对应急物流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运筹学;应急物流;选址―定位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事件频发,其中自然灾害的发生的占比非常高,如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2014年7月云南发生洪涝泥石流灾害、2013年3月西藏墨竹工卡县发生山体滑坡灾害、2013年7月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灾害、2014年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灾害、2015年9月江西福建等地发生洪涝风雹灾害、2015年8月陕西山阳发生滑坡灾害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甚至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尽快地将赈灾物资送至灾区以减少灾害损失是应急物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应急物流lrp问题的研究。应急救援部门必须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时间、合理地选择物资存储点将存储物资科学地安排车辆对受灾点进行物资的配送服务以减少伤亡,提高受灾地区民众的抗灾信心。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一般lrp问题的研究比较具体深入,比如min等[1](1998)、nagy等[2](2007)、陈久梅等[3](2014)都做过一般lrp问题的优化研究,当前应急物流的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对于应急物流的lrp研究(定位―路径)还相对较少。现有文献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单独研究其中一个问题,即单独研究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或单独研究应急资源调度问题;另外一种是将这两个问题集成起来进行研究。然而应急物流中物流中心点的选择和运输路径安排是直接影响应急物流系统效率的两个关键问题,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和影响,有必要结合应急物流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紧急性等特点,从整体系统优化的角度,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故近年来,大部分对于应急物流问题的研究均是对选址―配送这两个问题集成起来进行研究。根据现有的研究,应急物流lrp问题基本可以按照信息是否确定分为以下两类:确定信息下的应急救援问题研究和不确定信息下的应急救援问题研究。 1 确定信息下的应急物流lrp研究 确定性的应急物流lrp问题,通常考虑的问题中信息基本都是确定的,即不存在任何风险因素,并且受灾点的需求是确定的。针对确定性的应急物流lrp问题的研究,张玲[4](2008)考虑到由于灾区范围比较广泛进而灾区存在不同的级别,针对该实际情况,通过对灾区进行分组,并运用场景分析的发放,考虑其资源的布局和选址问题,引入多类0-1变量来表述该优化问题,构建了基于多级别的资源布局多目标规划模型。黄向荣等[5](2009)在考虑食品物流的相关特点和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以及弱经济性等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食品的应急物资分发中心选址决策的评价体系,并且结合蚁群算法(aca)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构建了应急物流物资分发点选址决策模型。曾敏刚等[6](2009)针对应急服务应急物资分发点定位以及物资配送路径这两个子问题,引入多个0-1决策变量去表述该优化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总成本为目标的选址―定位模型。葛春景等[7](2011)研究了应急设施选址中的多重覆盖问题,并以在满足需求点的多次覆盖需求和多需求点同时需求的条件下覆盖的人口期望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确定性的应急物流优化模型,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郑斌、马祖军等[8](2013)针对两级应急物流系统中的中转站选址和上下级进行联运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知,在运用运筹学建立应急物流lrp模型过程中,通常引入0-1决策变量去解决应急物资分发点选址问题和车辆物资配送问题,引入三类决策变量,第一类0-1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1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1

文献综述 题目大学生创业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自谋职业,自己创业。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选择之一,一方面可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可有效磨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平台,自主创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推动或阻碍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当前有关创业的众多研究中,直接针对特定区域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重点较多的集中在人格特质上,对创业意愿的研究,最著名的是博德的创业意愿维度分析,而该分析也并未针对大学生这个主体进行研究,其对大学生创业模型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实意义并不强。因此,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

个人特质方面 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arit)是个人心理思维及行为模式的综合体,亦是个体对压力源的感受或压力源对个人的主观意识,对个人解决问题之过程有极大的影响。早在1970年,Hornadya和Bunker在《人事心理学》一书中就开始讨论成功创业者的心理特征。钱永红(2007)研究指出个体特质对个体的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创业意愿。Murry&MacMillan(1988)研究归纳出了影响创业意愿的主要心理特征有成就欲望、内控信念、风险承担倾向、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模糊性承受能力、处理问题的风格、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选择等,以上特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下面是就每种特质相关研究的归纳:第一、冒险精神。人们通常认为创业者是些喜欢冒险的人。对于冒险性的测量可以分为投射法和自陈法两种方式。对以往采用自陈法的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者的冒险性高于非创业者(J.Miner&Raju,2004;W.Stewart&Roth,2004;张玉利和杨俊,2003)。国内学者张玉利和杨俊(2003)做了有关的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包括:(1)个体冒险性和能力经验与创业动机、创业行为之间正相关;(2)在越有利创业的文化环境和越好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家的冒险性就越高,也越自信;(3)企业家个人所具备的创业必须的能力经验越高,其冒险性也越强。 第二、内源控制。Brockhaus(1980)研究认为成功的企业家大多属于内控型人格。他们习惯于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自己的生活。 第三、风险承担。许多学者想要探讨创业家是否比一般经理人更为偏好风险,其中以Brockhaus在1980年进行的研究最为具有代表性。Brockhaus将创业家与经理人分为两组,透过许多与实际商务行为相同的情境模拟,来观察二者的风险偏好程度。但这项实验的结果却指出,创业家与经理人的风险偏好并无显著差异(李乾文,2004)。计划行为模型方面 许多学者认为人们在采取具体行动之前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倾向(Intention),而这一倾向反过来又会决定具体行为。Bird(1988)指出新企业的成立需要投入时间制定详细的计划,因此计划行为理论很适合用于创业意愿的研究。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模型(TPB),他指出创业意愿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起主导作用:第一、创业态度。Brayfield&Crockett(1955)首次解释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而学者Cialdini等和Cacioppo(1981)进一步做了实证检验,证实了态度与创业意愿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根据Shapero(1982)的研究,独立、财富、挑战等都将影响创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德国人才差异化管理对中国的借鉴思考的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维护与激励组织内人力资源。简而言之,最优的人力资源可以用最少的人办最大的事,其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和长处,人力资本不断升值的过程。而人才差异化管理就是根据个体不同的知识经验水平,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管理和开发,进而为顺利实施组织的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一种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自然要研究人性,即人的本性。那么,如何认识人的本性,就成了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对人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持不同的价值观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结合所写内容并参考有关书目明确了德国人才差异化管理对中国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人才差异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在我国,相关的人才差异化研究与德国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本文重点介绍有关国外的激励理论研究,像我们所熟知的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 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和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等等,对于不同的人才,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 1.1、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是在前人莫瑞的研究下,进一步发展了其研究,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阐释,马斯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其主导需要,该理论从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来探究人的激励和人的行为,有力的说明了人不但有经济上的物质上的需求,更有来自社会和精神上等方面的需求,给予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以启示。

我国应急管理的人力资源研究综述

我国应急管理的人力资源研究综述 我国应急管理的人力资源研究综述 我国应急管理的人力资源研究综述 可以说一切应急管理中关于人的行为和应急的具体操作等研究都属于应急管理“人力”研究的范畴。笔者在这里着重整理和评述的是——以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与应急管理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应急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学科,笔者将它定义为应急管理的人力资源研究。本文的重点也是在梳理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曹杰等人在《现代应急管理》[1]一书中虽然尚未独立成一章研究,但却分两块提到了应急管理人力资源的问题,在本书第二章——应急管理体系中有对资源支持与技术保障系统研究。资源系统下的应急管理人力资源子系统,其定义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人员主体储备,如消防员、交警、医护人员、军人等。具体阐述为,应急管理人力资源系统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在规划中将人力资源分为高级决策型人才、执行指挥型人才、具体操作型人才、监督指导型人才、信息技术型人才这五大类。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涉及人才需求、人才招聘、人才选拔、人才培训和人才招聘等问题。在这一部分作者先将应急管理人力资源定义,然后做了具体人才类型的划分,最后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帮助应急组织储备人才使用人才。在第五章——应急运行机制中,作者在资源管理机制一篇又一次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了应急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理人力资源问题。在前部分人才分类的基础上,这一部分主要讲如何管理,作者认为首先是观念引导、提升应急人力资源认识水平。.11665.其次做好应急人力资源规划、充实并优化应急队伍建设。再次加强应急培训、提升应急人力资源素质。最后合理展开绩效评估和动态管理。其后作者又提到了应急人力资源的工作流程如下图:可以说作者的关于应急人力资源的工作流程图是很精辟的。对我们建设应急人力资源体系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余明阳在其09年的《危机管理战略》[2]一书中专门分了“危机管理中人力资源战略”一章,但其内容也主要是从危机管理人员的甄选和危机管理中人力资源培养两方面写的,并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应急人力资源机制研究。梁贤艳、吴淑娴在《应急管理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分析》[3]中从对应急人力资源含义入手,对当前国内应急人力资源的情况做了分析,并对相关情况提出了我国应急人力资源的对策。彭毅,徐江洪在《应急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4]则是从应急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应急管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鲁娜在《危机管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5]中主要从危机管理组织职能入手,讨论了危机管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她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划分为决策领导机构、抢险处置队伍、技术专家支持、后勤保障人员、媒体公关人员这五类。王学军在《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人力资源配置》[6]一文中,将危机管

应急物流中物资调运研究综述.

Logistics Sci-Tech 2008.12 收稿日期 :2008-07-10 作者简介 :陈丽群 (1984-, 女 , 福建莆田人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科技 2008年第 12期 Logistics Sci-Tech No.12, 2008摘要 :在灾害的救助过程中 , 合理地调运应急物资 , 对有效减轻灾害程度 , 减少灾害影响范围 , 缩短受害持续时间有着特殊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应急物流中物资调运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 指出相关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 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关键词 :应急 ; 应急物流 ; 物资调运中图分类号 :F25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 3100(200812-0004-03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isaster salvage, one reasonable allocate and transport of emergency supplies is very important to misstate the degree and range of the damage,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be help to shorten the time of be hit by the natural ad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material distribution in emergency logistics,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thin the field of material distribution in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then advance prospect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emergency respons; emergency logistics; material distribution 应急物流中物资调运研究综述

大学生创业者特质分析整合

大学生创业者的特质 文献名称作者提出背景主要观点参考文献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一、按重要性分类《特质论》 1、首要特质即:主要动机、 优势倾向,影响一个人全 部活动的所有方向; 2中心特质即:具有相当概 括性的重要特质,平均7.2 个; 3、次要特质即:不甚明显 的、一致性较差,接近习 惯或态度。 二、按人群分类 1、共同特质 2、个人特质(又分为以上 三种) 《20100921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第三讲:创业者特质探索(二)》江泽民1993年3月31日 在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 的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 了64字创业精神: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 习外国、自强不息,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 心同德、顾全大局, 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 精图治、无私奉献。 成功创业者特质 (USAID):积极主 动、发现和利用机 会、执着、亲自寻 找信息、关心质量、 注重承诺、 注重效率、系统地 计划、有独创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有 自信心、预测风险、 有决策力、有说服 力、使用有影响的 策略 《大学生个人特质对创业倾向影响的调查研究》吴启运、丁思 红、侯文华 (南通大学) 单因素线性回归大学生创业倾向与 个人特质中风险承 担力、冒险性、独 立性、威信、干练 度、亲和力、创新 性存在显著性正相 关,与控制力、精 力、经验、成熟度、 社会经历等因素的 相关度很低(见表 一表二) l王扬铭.创 业教育:提高 大学生就业 竞争力的 战略选择[/ 1.教育探索, 2006(3) 2钱永红.个 人特质对男 女创业意向 影响的比 较研究册.技 术经济。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亲和力和创新力是 创业倾向最具影响 力的关键因素2007(7) 3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论 文.2006(4) 4 曾晓玲.吴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影响 因素及培养田.船山学刊,2007(2) 本文还提出相关策略 《大学生创业人才培育策略的研究一创业型人格特质和知识结构及技能要求的分析》杜永红 (西京学院经济 系) 培养大学生优秀的人格特 质,需要依靠两个手段, 一是物质形态上,为培养 学生的创新性和亲和力提 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 会。二是在环境方面,高 校应制订完善各种鼓励大 学生创新创业的规章制 度,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 活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 提供制度保障。 创业者的人格特质 由能力、个性组成, 如表4 [1]熊飞,邱 菀华.中美两 国创业教育 比较研究 [J].北京: 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2005(O4). [2]王长 飞.大学生人 格特质与人 际交往能力 的关系[D]. 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 全文数据库, 2007(03) [3]王辉.中 国大学创业 教育研究现 状、问题与对 策[J].大 学教育科学, 2005(06). 创业者的技能 要求(一)扎实的 专业知识、宽厚的 职能技能训练。 (二)捕捉市场机遇 的技能。(三)分析 决策技能。(四)控 制和协调技能。 (五)人际交往技 能。 这边还有创业教育的知识结构*(看 图一)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终审稿)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 述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尽快形成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和已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实力是我们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着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不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马斯洛的观点不免带有机械论的偏颇:他认为需要层系只有单一的逐级上行的机制。同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支撑,信度不高。 耶鲁大学的阿德弗教授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修改为ERG理论,他认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就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部分相对应,这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需要。第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即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阿德弗继承了马斯洛的层系与逐级上行的概念,但却做了两点重要的修正:一是将马斯洛的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补充以一条新的挫折下行机制,即当最高层的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下层的情谊需要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显现而成为主宰,同样规律也存在于情谊需要及其下层的生存需要之间。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ERG理论证实了人的多种需要不是阶梯式的关系,它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大量的研究表明,ERG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需要分为成就、情谊与权力三类,前两者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社交需要,后者则指想要影响与控制别人的需要。麦克利兰研究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同时,他还指出,情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综述

激励性评价研究综述 一、激励与教学 现代教育评价是一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评价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教育评价实践中,对激励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从现代教育评价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在一些方面运用了激励理论。 1.“激励功能”概念的提出【1】 我国在现代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借鉴、吸收相关学科有关激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提出“激励功能”。现代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激发评价对象情感,鼓舞斗志、振作向上的功效和能力”。“依据设定的评价目标,……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指明产生的成绩进步或缺点不足的原因,从而激励评价对象主体的意识情感,促使其精神振奋,在提高教育、教学或学习质量的更高层面上,产生……动机,”【2】 2.多指标整体综合激励和全过程激励的思想 目标到达度评价模式,是我国应用很广的评价模式之一。根据这一模式,开展教育评价,首先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更是引导激励评价对象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将目标激励,发展成为多指标群体激励,将局部激励,拓展成为整体综合激励,大大拓宽了目标激励的范围,提高了目标激励的效能。 现代教育评价特别强调过程评价,强调在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使评价对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随时得到激励,从而大大提高激励的功能。 3.自我激励的思想 外界的激励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自我激励更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有效的激励因素;就是外界的激励发挥作用,也需要变为主体的内部动因。现代教育评价特别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的过程。因为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所以评价结果极易被自我认同和接受。良好的自我评价结果,会鼓舞评价对象自己向更高目标前进;不好的评价结果,更会使评价对象自己产生危机感,促使评价对象振奋精神奋勇上进;因而自我评价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二、激励理论运用于小学生评价的意义 激励理论是英文“Theory of Motivation”的意译,是研究激励、激励因素、激励与行为的关系,以及通过激励激发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一种理论。【3】激励理论自“激励”一词产生之日起,便成为了古今中外各领域学者研究探讨的中心论题,伴随着深入研究,激励理论也由最初的企业管理的专属名词拓展到了其他领域,比如: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领域,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都要围绕激励理论的核心思想去延展。激励的核心就是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