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学生在校学习是任务,但每个人都想把它完成得很出色,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你受益终生,一个坏习惯,也可能贻害一生。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书育人——也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正如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四、善于观察学生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留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以期选择最好的教育手段,“对症下药”。课堂上、课下抽点时间多细心的观察班上的每个学生,对其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或者学习习惯要加以重视,然后选择合适的地方、时间来加以引导。前段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尾部在扩大,甚至优等生上课也无精打采的,这种情形让我很焦急,然后就紧急让全班学生共同商讨这个问题,最终他们是给我提了40多条的意见。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一问让我明白这个原因来自班主任,是

我没有耐心,没有及时的鼓励他们,反而经常打击他们。于是,第二天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一份1000多字的检讨,并保住要及时改正不良工作作风,严于律己,善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我想,这件事件也给学生证明,老师不是没有错误,但是有错误呢敢于放下架子,敢于纠正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必须与快乐联系起来。比如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要让他们尽可能地获得快乐。上课时要求用眼睛盯着老师,从中你获得什么?倾听别人说话,从中你又获得了什么?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得到了什么?自己从查找、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这样慢慢地,学生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乐趣也不少,从而喜欢学习,自主地学习。

案例:王晨宇,八年级

主要表现:他常常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让人难受的事情,不能长时间专心学习,总是容易感觉到疲劳。在学校有老师约束还能基本完成任务,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很难自我管理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分析:主要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没有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没有养成规律学习的习惯。

方法:1.由于班上像他这样情况的学生还有很多。所以在班上开展了“争做明日之星”的竞赛活动,对作业完成好的同学给予肯定,对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给予肯定,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肯定等。让学生每次通过自制完成特定的目标时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他们想再一次挑战自己,享受成功。慢慢的把要我学习变成

我要学习。

2. 在班级内组织集体班会,让大家分享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快乐,放大学习给学生们带来的幸福感受,把学习和快乐联系起来。

经过一段时期的坚持和努力,以王晨宇为首的很多同学都深深的投入到了学习的快乐中,每天一下课就会积极的到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作业写完了很和老师交流应该再做些什么能让自己进一步提高。放学后也不愿意离开学校,希望老师能给他讲更多的知识。一学期下来,王晨宇同学从年级40多名迅速提升到年级第7名。

2.纠正不良习惯要与痛苦联系起来:如:有学生不做作业或抄袭作业的,我们就要让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做作业、抄袭作业是要付出代价的,自己要负全责。但千万不能用惩罚劳动如打扫卫生(因为劳动是光荣的,否则会让学生对劳动产生误解,价值观产生扭曲)、罚抄作业多少遍(学习是快乐的事,罚抄只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痛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等形式。

3.纠正学生不良的习惯要讲科学。纠正不良习惯,切忌简单粗暴,要讲究科学。有些不良习惯学生自己也想改掉,可就是左右不了,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就是集中不了,喜欢动,那我们就要了解学生:是不是剖腹产的(剖腹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是不是家庭出现了问题,或者是饮食方面存在问题(有专家说每天大鱼大肉的吃,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是铅过量或其他什么的……找到了问题产生的症结,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4.不同的不良习惯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良的习惯有多种,有

的不良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如有的学生在初一时说话比较冲,不注意分寸,随着不断长大懂事,会慢慢地改正。因此,老师对这类习惯不要太刻意地去纠正。有些不良习惯由来已久,如作业潦草、做事粗心,对这些“老顽固”,教师应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坚信学生的不良习惯可以克服,但不能操之过急,这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地寻找相应的对策的。还有的不良习惯学生纠正了,又复发了,这都是正常的,教师要牢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墩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抓反复,反复抓”是我们纠正学生不良习惯中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而对学生的‘’爱”则是我们教师必须格守的永远不变的法则。

5.发挥家庭在学生养成教育中主阵地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家庭,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了孩子,父母首先应该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习惯养成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劳动、学习和家人共同活动之中。学校教育说教多,训练少;家庭教育实践性强,说教结合,好的行为经过反复训练,可以成为习惯。因此,养成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家庭的无意影响,纳入教育轨道,并使之成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案例:李一,八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作业做得不够仔细、认真,常常是做了一头忘了一头,学了物理,丢了数学,学了语文,丢了历史,做了一题,丢了二题,

对所做的每一道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业一多,就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垢面”的,经常和他父母联系,说他吃饭时桌子上总剩有米粒,叠被子时上下不一般齐,床单也总是不平整,枕巾老在身躯底。还有,每次考试结束,后悔自己把不该做错的题因没有看清楚而失分等。

评析: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做错事情,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地学习。为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课堂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

1、让孩子与认真仔细的学生在一起做作业,让他们时刻在提醒他,并且在他需要的时候能给予他帮助,或者以认真与否来作为奖励的依据来鼓励他。

2、和家长签一个书面协议。每天由家长签字当天的作业,或用简短的便条来概括孩子在家里表现和完成作业时的情况。

3、每天进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交作业,由各科教师亲自检查,碰到不认真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订正。

4、每周要评选最佳“认真奖”,多给予鼓励。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老师、家长、同学的积极配合下,他变得开始认真了,书也放得整齐了,考试成绩也提升了,走路也变得稳当了。新学期老师还要再接再厉,对他抓紧,抓紧,再抓紧,决不放松。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它需要学生长期努

力,需要老师不断督促,需要周围的人时常帮助。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无论是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教育案例,都会给我们以警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 教师:吴克兰是我们班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她用那甜美的声音向我问好,非常有礼貌,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她担任领操。可是开学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她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差,动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对她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所以我让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领操,换下了她。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很有灵气的,我决定帮帮她。 有一次,我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地批评了她,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她的家长,她的家长反映,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满了,她家长一直提醒她,可她还是改不了。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帮助她改掉。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她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画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她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她,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她的习惯培养好。在给她换同桌的时候,我找她好好的谈了一次心。告诉她,别的女孩子是多么的爱干净,学习成绩也是学么的优秀,要她向别人学习。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经过我和她谈心之后,她就觉得自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在一段时间之后,她有了很多的进步,因此我鼓励她,让她做了小队长,她也非常开心。可是,毕竟要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很难的,所以有好几次我都“威胁”她,如果再不好的话,就把小队长标志收回来。这样的“威胁”对她很

有用,她为了“保住”她的“官衔”,在一点点地进步。这个学期的班干部换选中,她被学生们推荐为中队委员,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她的进步。 这个事例让我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着手。习惯培养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然也要求对细节的重视,是那些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对于李娜这样聪明伶俐,但是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她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 现在的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可是他们都非常要面子,你要是太严厉的批评他,效果反而不大。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我要做他们的“知心”。就如我对待李娜那样,当她做错事时,很真诚的和她谈心,让她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她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一、现状 近年来,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养成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地纷纷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探索和实践,不过从家长和社会的反馈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重文轻习”的传统教育习俗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青少年优良习惯的养成依然任重而道远。 前面提到,很多地方和学校积极响应专家学者的号召展开了养成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这和过去相比是有进步的,至少说明他们意识到养成教育的严重意义,并且也在一定水准上推动了养成教育观点的普及。 不过为什么在学生身上的表现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校长要求全校班主任在学期初就告知各自班级的学生,周一统一着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没有做到的学生将在校园广播上点名批评。因为种种原因,大都这样的规定不可能坚持到学期结束,而离开了批评的提醒方式,不穿校服的学生越来越多,着校服参加严肃的升旗仪式的习惯也不可能成为全体学生的安定表现。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就是作为养成教育的组织者,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自身的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习惯训练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到了学生那里自然不会重视。 2、学生的接受水平无限 进入初中阶段,尤其是生理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但多数时候仅仅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在自我评价方面普遍偏高,往往夸大自己的品质和水平。初中生在发现和探索自我、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方面都增强了,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但其发展还很不完善,简易毫无根据地争论,钻牛角尖,看问题鼓励偏激,好走极端;在对立环境作用下,极易出现缺乏自制的行为;对积极的意志品质与消极的意志品质的界限理解含混。他们的情绪情感易冲动不清静,不善于自制和自控,遇到批评易焦急。二、对策分析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案例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案例 班会目的: 1、让学生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提高培养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班会准备: 1、让学生总结自己学习上的坏习惯和好习惯(包括同学的好习惯) 2、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 班会过程: 一、导入 师: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吗? 生:怎么可能?不信! 师:不信,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师提问:“这件事是真实的,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什么绑住的呢?” (学生在互相讨论,师趁机认真观察学生的讨论状况,发现一些不良的习惯) 生1:是心 生2:是思想 老师:思想? 生(大部分):习惯 师:请大家再听一个故事。 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大家猜一猜乞丐会怎么回答? 生1:好吃的食物 生2:衣服 生3:房子、汽车…… 生4:很多好东西分给其他乞丐 …… 师出示答案:乞丐的答案是“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答案很是出人意料,但想想却又在意料之中。听了他的答案,你有什么感受? 生1:这是他当乞丐养成的习惯,已经改不过来了。 生2:这个乞丐有再多的钱,他也不会花,他的思维只围绕在乞讨这件事上。 师:这两则故事让我们震撼,习惯的力量原来如此巨大,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命运就被掌握其中了,所以人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习惯塑造性格,所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们来说是一笔终身的财富,我们这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师:这些习惯你有吗?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个人成功案例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个人成功案例 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专心听讲的行为惯,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成功意识,需要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案例]: 我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张国恒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就不停摆弄,每堂课上,我都要提醒他好几次。自然,没少挨批评,家长方面也很重视。可是,他还是老样子。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前面的知识没听全,一知半解,就又忍不住做小动作,平时的作业自然拖拉,成绩总是不理想,真是让我着急。我发现他上课不够专心,作业做到一半就不认真完成了,更气人的是开学到现在,每次轮到他值日扫地还没有扫完就提前跑回家。我多次很严厉地批评了他。可是轮到他值日又发现他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他,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反映,在家里他也是这样的,家长一直提醒他,可还是改不了。我想,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帮助他改掉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他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他,我想通过勤快的学生的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他的习惯培养好。我找他好好的谈了几次心。告诉他,别的同学都能做得到,作业也是完成的这

么好,要他向别人学习。他是一个很聪明的男孩子,经过我和他谈心之后,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在一段时间之后,他有了很多的进步,因此我鼓励他,让他做了小组长,(因为组长要检查同学的作业完成不完成的)他非常开心。可是,毕竟要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很难的,所以有好几次我都“威胁”他,如果再不好的话,就把小队长标志收回来。这样的“威胁”对他很有用,他为了“保住”他的“官衔”,在一点点地进步。这次考试他得了A。作业也完成了,地也扫完了才回家。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他的进步。张国恒的事例,让我再一次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 张国恒虽是六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另外,客观因素方面也会影响他上课专心听讲,例如,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或者,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对于他来说也许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像张国恒这样的学生是不会听课的学生,这点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培养心得

初中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心得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一直以来,每一个班主任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把贯彻道德规范同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的成绩。我个人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下面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必然会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我在每学年开始都会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如我们1301班的班训是: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目标是:共同打造一个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型班级。然后通过班规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同学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既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渠道,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有良好习惯的试金石。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很重视的教育方法。 1、利用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可以从政治、语文课本和经典读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等,把这些名言警句带进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义,领悟其中的内涵,在日常生活实践其中的真理。 2、发挥班主任本身的示范作用和督导作用 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班主任要从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如提前进教室、弯腰捡垃圾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通过表扬和批评、量化公布等手段,增强了学生讲卫生、争文明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的“伸伸手、猫猫腰”捡垃圾活动,班主任也积极参加,教室讲台前的粉笔头及时捡到粉笔盒里,废纸、脏物及时捡到垃圾筐中。由于我们班主任注意了身边小事的示范作用,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论在教室、宿舍还是校园都受到良好的影响。 我们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这一特殊职能就决定了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与相处,正确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是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推动力。为了达到利用小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我觉得我们班主任应做到“四勤”:一是“腿勤”班主任上班坚持“教室——办公室——宿舍——清洁区”这条路线,及时发现各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二是“眼勤”,勤观察并善于观察,捕捉苗头性的东西,使一些小事变成教育引导学生的素材,如我发现个别学生盲目追求时髦,偷偷染发,穿耳洞,就教育学生说我们是花季般的年纪,青春、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案例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案例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个人学业的失败不是一个小问题,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失去信心。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 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殆。但是我们教师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再加上一颗爱心,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相信,都会取得圆满成功! 一、案例分析 李同学,五年级学生。主要表现: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污垢”的;常与父母撒谎“作业做了交了”“我把作业丢了”。初一时两次考试,都在四百多名,我不仅关注起这名可爱的孩子:据任课老师反应,这个孩子习惯不好,不能集中精力完成作业,经常做着一门课作业,刚做上才几分钟,接着就换成

另一门课的作业了,就这样一晚上看起来忙忙活活,实际效果却很差;上课不能充分利用时间,例如,别的同学被老师提问时,他不是认真听取别人回答,而是盯着同学看;由于这个孩子脑子反应快,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惹同学发笑。有一次上课老师讲到一道题刚想说“一罐煤气”,可是刚说出“一罐”,他接着说“好奶粉”,惹得全班同学顿时就大笑起来;但是通过看孩子的随笔花作文和日记,我发现他学习的热情很高,对老师、同学和班级都很热爱,并且对自己落后的成绩也挺着急,有积极向上的迫切愿望! 评析: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 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方、把铅笔和其他学习用品丢弃,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为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课堂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当学生打断课堂秩序时教师简洁而及时的纠正才是有效的。 二、教育引导过程与方法 1.让孩子与附近的伙伴一起做作业,让他加入一个学习小组,家长和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提醒孩子做作业,在他需要时还可以给他帮助。还可以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

让好习惯,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贯彻《小学生守则》教育案例 桓仁县五里甸子学校李雪梅 他,小华(化名),一个我现在仍在任教的学生,身材胖嘟嘟的、眼睛瞪得圆圆的,看上去就属于“难搞定”的家伙:上课不够专心;不爱惜公物:,整天不仅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而且班级的整体卫生情况有受到了他的影响,他成了班级卫生管理的“钉子户”,多次对他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 有一次,学校检查桌椅凳子时,我发现他的桌子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桌子上已经成为了他的图画本,画的是乱七八糟,既有飞禽走兽,又不缺不着边际的凭空想象……更为严重的是,本来一副很好的桌椅,现在已经是“苟延残喘”“危在旦夕”了,坐在上面都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当我走进桌前,一看桌子里边,更让我大吃一惊,桌子里边,简直就是一个“废品收购站”:废弃的钢笔、螺丝钉、细铁、吃剩下的水果、果皮、小食品袋……桌子里散发出来的气味,让附近的人难以忍受,以前多次有同学到我这里投诉,我都不以为然,今天一见真是闻名不如见面,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只能“命令他”,马上进行了整理。可是过几天发现他还是这个样子,没有丝毫的改进,我想:前几天刚刚批评他,怎么又这样了?实在没辙的我找来了他的家长,家长反馈的情况是:在家里他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满了,

家里的墙上柜子上,都被他画满了,而且每天的衣服早上是干净的,晚上回来的时候,就没法看了,我们一直提醒他,可他就是是改不了。我想,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不是一朝一日能改得过来的,要慢慢帮助他改掉。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他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画画,摆弄他那些“玩具,不是拆,就是装。至于老师讲的内容我们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夏天的时候,一个课间十分钟,纯洁无暇的校服上,就会增添许多“污渍云”。为了改变他,我就找一些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他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他,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他的习惯培养好。在给他换同桌的时候,我找他好好的谈了一次心。告诉他,别人能做好的事情,咱们同样也可以没问题,只有改掉身上的坏习惯,我们在学习上才能更进一步,只有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才会变得更优秀,才可以成为大家的学习的榜样。我们约定好从卫生做起。我和他约法三章,每个课间我都会检查他的衣服,而且,交代固定的同学检查他的书座。同时,我也交代班级干部们多多帮助他,也让他的同桌多多的关注他。虽然他很顽劣,但他还是很聪明的一个孩子,经过我和他谈心之后,他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一段时间之后,他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我鼓励他,让他做了小组里的生活委员,主要负责本小组的卫生以及本小组的物品管理。他非常开心。可是,毕竟要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很难的,所以有好几次我都“威胁”他,如果再不好的话,就把“官”收回来。

中学生法律案例分析

案例一:2010年2月26日上午9时25分,某校学生李某某在宿舍违章使用“热得快”,约9时30分离开宿舍时未拔掉电源,致使“热得快”过热,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分析: 1)违反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章使用“热得快”,是导致火灾的直接原因。 2)生活中养成的粗心大意,在这次火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依据有关规定对李某某治安罚款100元 案例二: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分析:不少例子表明,没有确切原因的夜不归宿,是临近或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征兆之一。据调查,在100个未成年犯中,绝大多数犯罪行为是利用夜晚的时间完成的,而且不少违法行为实施后,他们都没回家。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并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案例三:交友不良容易走邪路。15岁的魏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导致他走上了邪路。据魏明自述,他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她,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魏明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 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和好的朋友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有利于共同进步。若是和不良的朋友在一起,反而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帮助他人、助人为乐是做人的美德。但是为了哥们义气两肋插刀,最终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对他人包括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青少年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的预防犯罪能力,时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自由、快乐。 案例四:口角纠纷引发杀人惨案。一天晚上,原励德实验中学发生一起故意杀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台湾著名的教育家李雅卿有一句名言:"智慧是什么?佛家说:智见殊,慧见同。也就是说能够分辨事物之异者,为智;能够见到事物共同的道理,为慧。"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智慧在一点一滴的爱中。面对幼小的心灵,他们处在懵懂中看这个世界,这就更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从小抓起,从小就有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幼儿的可塑性很强,而且是积极发展的一个群体,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怎样培养,这显然是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的去观察、去实践。 案例:王静,女,3岁,外来务工子女,今年刚刚从老家过来到我班学习,随父母居住,平时父母工作很忙,督促检查作业时间较少,沟通交流时间也很少,父母难得来一次学校,偶尔打电话过去,都是停机或关机。是什么造成这个孩子有如此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呢?这是我要找到正确的教育转化方法中很关键的一点,因此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家长的沟通及与孩子的倾心交谈中我初步归纳出如下的原因: 分析原因: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再根据王静小朋友的情况,我做了以下的分析:王静从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失去了原来的舒适与满意,就会表现出遇到问题过度焦虑、不安,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羞于同他人交往等。这些消极的情绪表现极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王静来到幼儿园后,一下子要和那么多的同龄孩子相处,缺乏交往经验的她更是又害怕又无所适从。每天要参加的各种活动,即使是她感兴趣的,她也会表现出不自信,拒绝参加。并且,在家时受数位长辈的宠爱于一身,家长们对一些可能存在的困难都竭力去解决。这种过度保护的措施,减弱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使孩子事事依赖他人,一遇到困难就手足无措,缺少自信心和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进入幼儿园以后,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她不能很好适应,只能消极的态度来面对。长此以往,她就成了班级中一个最不令人注意的孩子。另外,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以为孩子还小,个性如此,长大自然会好。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作是启动转变差生工作的钥匙。他认为每个学生自身都有最强的一面,老师应该找出他们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我们如果找到了这个“机灵点”,并以此作为引导差出进门槛。那么,转差就会容易得多了,我们发现王静小朋友喜欢做手工,虽然剪得很不象样。于是,每次,我们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克东二中刘丹丹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中学生叛逆期德育教育案例

中学生叛逆期德育教育案例 凌云中学邓贵锋 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刚上初中的孩子,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变。这个时候,老师常常会发现个别学生难管教;许多家长也会抱怨孩子越来越任性。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目前,逆反心理是中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很有可能出现青少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更严重者可能出现犯罪心理。我从教十几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方面做出过许多研究与尝试。如何应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何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家长、学校、教师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下面我以具体案例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处理办法: 案例展示: 男生李某,他上课睡觉,无精打采,经常打仗,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逃课旷课。对父母态度恶劣,叛逆心理强。处处与长辈及老师作对。 教育措施: 一、及时了解原因: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作为该学生的老师,我们决定首先找出导致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老师从他的父母、朋友那里进行深入了解。在与他父母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由于父亲的脾气比较暴躁,其与父亲的关系极差。同时,也向家长反映出,该生在班上也提及到父亲的不是,而且极大反感。其父亲听后感触很深。我们婉转提出了本次主要目的,希望家长能树立榜样,用心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面对老师的真诚,该生的父母触动很大,意识到作为家长的他们,确实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通过这个问题我认为父母应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信任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话题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良好习行为惯,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成功意识,需要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案例:学生姜晓,刚升入三年级时以语文、数学两科61分的最差成绩冠以“后进生”头衔。他衣着不整,少言寡语,不合群,又不遵守纪律,是班上的老大难。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 评析:学习不认真,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他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采取措施:1 、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 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独立。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例

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例(一)——哥们义气型 案例一:陈某与罗某两名中学生因哥们义气,帮同学打架而帮进牢房,发人深思。陈某与罗某就是某中学学生,均16岁。一天晚上,二人接到同学顾某得电话,顾某在电话中说白天被人殴打,请她们帮忙去教训对方。于就是二人各自携带一把刀子,又邀约十几个同学与顾某会合后,在街上寻找白天与顾某打架得肖某某等人。当晚八点,在一游戏厅找到肖某某与王某,陈某与罗某为首把对方砍伤后逃离现场。案发后二人意识到事态得严重性,便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陈某、罗某与顾某等参与打架斗殴得学生分别被判处三年至七年得有期徒刑,并附带民事赔偿受害人肖某某与王某医疗费、营养费等费用共计10万6千多元。 案例二:每个人都有美好幸福得童年,曲哲(化名)也曾有过美好得理想。当鲜艳得红领巾戴在她胸前得时候,慈祥得父母脸上也曾露出满意得笑容。但她已偏离了人生轨迹,16岁就掉进了罪恶得深渊。当冰冷得手铐铐住她得双手,当高墙电网隔断了她与亲人得团聚,她方猛醒。可就是,一切都太晚了。 曲哲出生在一个普通得双职工家庭里。父母对她很宠爱,家庭充满温馨。小学时,曲哲聪明好学,读书用功,在班里得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先后在班里担任了组长、班长、学习委员。小学毕业时,她以优异得成绩被市重点中学录取。曲哲沉浸在父母、同学与老师得赞扬声中。在沾沾自喜得同时,她变得狂妄自大起来。思想开始滑坡,渐渐地与社会上不三不四得人混在一起,并学会了抽烟、喝酒,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家里她再也听不进父母得良言相劝,在学校更听不进老师得谆谆教诲。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仍对曲哲抱着极大得希望。为了使她与那些所谓得“朋友”断绝来往,妈妈把曲哲送到省会得一所医学院学医,希望她能够脱离原来得不良朋友,重新赶上去。曲哲似乎明白了父母得一片苦心,暗下决心,再不象以前那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中她以全班前十名得好成绩告别了这一学期。 暑假开始了,一年未见得“铁哥们”陈风找到了她,俩人聊起一年来得“新鲜事”。陈风提起自己与女朋友方欣因种种原因发生了矛盾,关系不断恶化。陈风越说越气,甚至要求曲哲帮她出口恶气,将方欣教训一下。曲哲为了哥们义气便答应帮忙。第二天,她们约好时间,把方欣骗到一间没人住得小破屋内。到了那里,方欣感觉到有点不对劲,拔腿要走。陈风追上去将她摔倒在地,俩人便在地上扭打起来。曲哲吓得茫然不知所措,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此时陈风瞪着发红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学生在校学习是任务,但每个人都想把它完成得很出色,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案例:李一,八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作业做得不够仔细、认真,常常是做了一头忘了一头,学了物理,丢了数学,学了语文,丢了历史,做了一题,丢了二题,对所做的每一道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业一多,就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垢面”的,经常和他父母联系,说他吃饭时桌子上总剩有米粒,叠被子时上下不一般齐,床单也总是不平整,枕巾老在身躯底。还有,每次考试结束,后悔自己把不该做错的题因没有看清楚而失分等。 评析: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做错事情,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地学习。为此,教师必须意识

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课堂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 1、让孩子与认真仔细的学生在一起做作业,让他们时刻在提醒他,并且在他需要的时候能给予他帮助,或者以认真与否来作为奖励的依据来鼓励他。 2、和家长签一个书面协议。每天由家长签字当天的作业,或用简短的便条来概括孩子在家里表现和完成作业时的情况。 3、每天进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交作业,由各科教师亲自检查,碰到不认真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订正。 4、每周要评选最佳“认真奖”,多给予鼓励。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老师、家长、同学的积极配合下,他变得开始认真了,书也放得整齐了,考试成绩也提升了,走路也变得稳当了。新学期老师还要再接再厉,对他抓紧,抓紧,再抓紧,决不放松。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督促,需要周围的人时常帮助。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无论是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教育案例,都会给我们以警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生思想教育案例

中学生思想教育案例 当班主任多年来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工作的艰辛。我咀嚼到了失败的苦涩,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欢笑和感动,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民主意识也很强,知道自己的一些权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 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教育学生上的一个案例。 案例背景:我们班有个男生,在学校里就“出名”的不听话,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做作业,成绩很差。而且个性冲动,态度粗鲁,爱打架,做事缺乏恒心,目无纪律,自由涣散。是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让老师很头痛。 对于这个学生,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育方式进行转化。 第一步,挖掘优点,树立信心。 转化的第一步,应该是帮助其树立信心,使之相信自己能够做好,那么如何才能树立该生的信心呢?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认识到,这些学生在以前都是被老师训斥惯了的,因此再采用打压的方式是很难起到教育效果的。所以我决定采取正面引导的教育方式。

开学第一天,我便把他单独留下来谈心。他当时觉得很奇怪,我怎么会认识他。我没有直接地说出他以前的种种不良现象,而是让他自己总结一下上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我想想看看他是否诚实。我原以为为了给我留下好印象他会抵赖,专挑优点说。但最终他没有对我隐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这一点让我很惊讶,这也是我发现他身上的第一个优点。接下来,我告诉他其实我早就对他有了解,我很感动他的诚实,并告诉他这个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可贵的。当听到这个话的时候,他脸红了,有一丝害羞。他说这是他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听到老师的表扬。我告诉他不管以前的他是怎样的,只要能慢慢地改掉不良习惯,在老师眼里仍然是个好学生。并让他明确了当一个合格的学生要符合哪些要求,具体该怎么做,希望他拿出决心和恒心来,老师会帮助他的。他也向我做了保证。从此以后,我经常安排他参加班级活动,如学校的运动会,足球比赛与篮球比赛,我还不时的安排一些小的管理性的任务来锻炼他。让他真正感到老师对他的真诚的关心。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积极要求上进。 第二步,严要求,持之以恒,锻炼毅力。 改正错误并不难,难的是惩前毖后,以后不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毅力。在学习上,我针对他上课不认真,开小差,乱插嘴的情况,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离讲台最近的地方,并派

最新初中生学习习惯养成案例

初中生学习习惯养成案例 为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先在班级内讲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又举了许多名人包括美国的富兰克林的例子,反复说明了养成好习惯对我们学习的好处,然后明确提出要求:从最基本的学习习惯:预习——听讲——复习——练习的养成入手,看谁能坚持去做,并把自己各科按此习惯要求的过程:如预习笔记、听课记录、复习整理的笔记及练习内容作为第二天同位及小组检查打分的依据。 布置之后,第二天早上来到检查,发现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能或多或少地按此步骤完成了。第二天又这样布置,第三天早上检查,发现全班39个人有2个同学没有预习新课的笔记,也没有复习的整理笔记。到了第四天检查,发现又有了3个同学不光预习笔记没写,连作业也是潦潦草草,到了第五天检查,效果还不如第四天······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耐心,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当了逃兵。 我分析了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吃苦精神,意志不坚,毅力不强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学生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养成了懒惰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的习惯。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懒惰的恶习,手懒、嘴懒、脑懒,缺乏意志,缺乏毅力。不能坚持到底,持之以恒,而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习惯的养成会很累,很辛苦,学生要勤奋刻苦,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由于年龄方面的原因,初中生特别是初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管不住自己,管不好自己,往往放纵自己的懦弱、随意和散漫。缺乏吃苦、克服困难的磨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强。 三、好习惯久养不成的原因还在于知行脱节,态度与能力的分离。好习惯重在行动,重在养成。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行为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去培养还是不去培养的态度问题,关键要落实到行动。 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在于教师的要求不严,缺乏协调,齐抓共管,习惯形成的起始阶段,门槛要低一些,让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兴趣,引入量化管理和竞争机制,在习惯的形成中必须把抽象的东西数字化,全班实行竞争、评比,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习惯培养的可操作性,各科老师要齐抓共管,协同合作,严格要求。要有布置,有检查,不姑息迁就。 五、引入考核等级,提高学生兴趣,降低难度及要求。根据学生习惯养成的多少,坚持时间的长短,可仿照围棋赛跆拳道的做法,引入“段”和“级”的概念,让学生看到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又看到自己的差距,还可以把对习惯养成的成绩作为学生的素质考核成绩之一,作为评选优秀生、三好生、进步生的标准之一,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力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真切地感受到比喻的精妙。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班主任往往十分重视养成教育。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良好的班风与学风的形成,是与班主任善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分不开的。 一、班主任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者 班主任是小学生的启蒙老师,是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塑造者。孩子一入学接触到的第一位教师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班主任。大的方面包括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指导、能力培养、文体活动等,小的方面诸如怎样正确背书包、怎样学扫地、怎样削铅笔、怎样摆放学习用具等,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凡是成熟的班主任都十分注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建设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基础。每当接到新的班级,我与别人不太相同的地方,就是不去特别钟情于学生的分数,也不忙于去强化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从要求学生的站姿与坐姿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课堂上,要求学生坐端正,懂规矩,守纪律。学习上要求有了问题不忙于发问,而是先自己认真想一想;想了以后还不懂,再去问老师。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不仅提问的质量高,而且也培养了多思考的好习惯。在工作上要求学生做事有条理,从书包怎么放,作业怎么交,预备铃后干什么,等一一加以规范训练;要求学生每干一件事多应想想轻重缓急。在生活上要求养成讲究整洁卫生的习惯,我带的班要求教室的桌子、椅子都排成一条线,每天早晚拖地、擦桌子。每个同学要净化自己脚下的一块地方,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座位下的清洁。总之,我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工作,很多学生都从这项工作中终身受益。因此,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引路人,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者。 二、班主任是班级养成教育的实施者 班级实施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班主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严格管理,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在养成教育中,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育人环境的建设。因为班级育人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我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美化班级,办好班级黑板报和学习园地,设置图书角,搞好班级环境卫生,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舒适、安静、优美的班级环境中学习,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使班级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三、班主任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 示范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的方式。示范具有广泛性,榜样、形象甚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构成了示范作用。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使养成教育能“可见、可学、可仿、可行”,班主任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最成长中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教师好的品质,自觉的道德行为可以为学生所效仿。过去,我在上课板书的时候总是习惯地把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折断,并随手扔在地上。不料,有一次几个学生到黑板前做题时,也都不约而同、动作熟练地把粉笔头折下来扔在地上,我感到很奇怪,一问学生才知道,这是从我那儿学来的,而且全班学生都学会了。我这才恍然大悟,以后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中,我都十分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好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