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EV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EV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EV 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陈亮

指导老师:卢清文

摘要: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 A)指标从股东的角度重新定义企业利润,综合考量了资本的使用效率。促使企业经营模式逐步从以利润为主导的财务模式转到以价值为导向价值模式,从而能克服传统评价指标的缺陷,使企业业绩评价结果更合理准确。本文通过对EV A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阐述EV 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这种先进的方法在国有企业中广泛应用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企业;EV A;绩效评价

Abstract: as a measure of value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ew management model, economic value added ( Economic Value Added, referred to as EVA ) index from shareholders to angle redefine corporate profits, considering comprehensively the capital use efficiency.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step by step from the profit as the leading financial mode to the value-oriented value model, which can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evaluation index, make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more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V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escribes EVA in the important role, thus put forward the advanced method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of the measures.

Key words: enterprise; EV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1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目录

前言 (1)

1.EVA的理论基础 (1)

1.1经济增加值(EVA)的涵义 (1)

1.2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方法 (1)

2.EVA的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2)

2.1评价指标(Measurement) (2)

2.2管理体系 (Management) (3)

2.3 激励制度(Motivation) (3)

2.4理念体系(Mindset) (3)

3.EVA为企业带来的影响 (4)

3.1 EVA是股东衡量利润的方法 (4)

3.2 EVA使决策与股东财富一致 (4)

3.3 EVA是易为管理人员所理解的财务衡量尺度 (4)

3.4 EVA结束了多目标引起的混乱 (4)

4.EVA 在公司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5)

4.1 EVA的优点 (5)

4.1.1 EVA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5)

4.1.2 EVA有助于管理层做出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避免盲目投资。 (5)

4.1.3采用EVA使企业克服短视行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5)

4.1.4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激励机制 (5)

4.2 EVA的缺点 (5)

4.2.1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EVA无法进行简单地比较 (5)

4.2.2 EVA无法避免财务指标事后反映的缺陷对经营业绩的评价作为一种事后的报告,只

是客观反映了事实,是经营管理的结果 (6)

5.EVA在企业实施分析 (6)

5.1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弊端 (6)

5.2 EVA的核心理念 (6)

5.3企业集团引入EVA进行业绩评价的必要性 (7)

5.4 EVA 绩效评估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措施 (8)

参考文献 (9)

谢辞 (10)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前言

经济附加值(简称EV A)理念并非一种新的概念,作为企业业绩评估指标它已有200多年历史,经济学家Hamilton于1777年即提出:企业想要创造价值,所赚取的报酬应高于企业负债和权益资本的资金成本。默顿.米勒和弗兰克.默迪利阿尼这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家在1958年到1961年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中指出经济收益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临界回报率(即资本成本)由投资者假设所需承担的风险决定,但当时理论界并没有提供一种衡量企业经济收益的模型方法。直到1982年,美国的两位学者Joel M·Stem 与G·Bennett Stewart(斯腾斯特)将经济附加值(EV A)注册为商标,专门从事EV A 应用咨询,并介绍和推广EV A,现EV A 已成为美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富有竞争力绩效评价指标,它的创立为管理带来了一次革命。

1.EVA的理论基础

1.1经济增加值(EVA)的涵义

EV A是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的一个新名词。根据EV A的创立者美国纽约Stem Stewart咨询公司的解释,EV A表示的是一个公司扣除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简称COC)后的资本收益(Return On Capital,简称ROC)[1]。EV A的基本理念可以阐释为:一个企业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取该收益所投入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企业的股东带来价值。考虑资本成本特别是权益资本的成本是EV A 的明显特征,EVA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公司业绩度量指标,还是一个企业全面管理的架构,是经理人和员工薪酬的激励机制,是战略评估,资金运用,兼并或出售定价的基础。

1.2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方法

根据斯腾斯特公司定义的算法,EV A表示的是一个公司扣除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简称COC ) 后的资本收益(Return On Capital,简称ROC)。EV A的基本理念可以阐述为:一个企业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取该收益所投入资本的全部资本成本时才能为企业的股东带来价值。考虑资本成本特别是权益资本成本是EV A 的明显特征。尽管EV A计算原理比较简单,但在实务中计算要相对复杂一些,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在计算税后净利润和投入资本总额时需要对某些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以消除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真实情况的扭曲;主要有:研发费用,存货成本,商誉,递延税款等。二是资本成本的确定需要参考资本市场的历史现状。

EVA 的计算公式如下:

EVA= 税后净营业利润一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一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资本收益率一资本成本率)×资本总额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计算EV A这个指标有三个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即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以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一)税后净营业利润

税后净营业利润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利息支出部分(如果税后净利润的计算中已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则应加回),亦即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值。因此,它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公司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也即全部资

1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本的税后投资收益,反映了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部分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以纠正会计报表信息对真实业绩的扭曲。

(二)资本总额

资本总额是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其中债务资本是指债权人提供的短期和长期贷款,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商业信用负债。因此资本总额还可以理解为公司的全部资产减去商业信用负债后的净值。同样,计算资本总额时也需要对部分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以纠正对公司真实投入资本的扭曲。在实务中既可以采用年初的资本总额,也可以采用年初与年末资本总额的平均值。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单位股本资本成本和单位债务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股权资本比例×单位股权资本成本+债权资本比例×单位债权资本成本。

单位债权资本成本(税后)=税前单位债权资本成本×(1一边际所得税税率)

单位股权资本成本= 无风险收益率+BETA 系数×市场风险溢价

由此可见,经济附加值考虑了所有市场因素,将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和谐统一。如果说,财务会计的利润观念是一种没有完全补偿企业的观念,那么,经济附加值观念就是一种“全要素补偿观念”为了更好地说明经济附加值观念,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其2000年度财务数据计算其经济附加值[2]。

(1)息前税前利润 2.7亿元

(2)所得税0.6亿元

(3)税后净利润 2.1亿元

(4)投入资本平均数35.2 亿元

(5)投入资本的资本成本率8.2%

(6)资本成本(4)×(5) 2.9亿元

(7)经济附加值(3)-(6)- 0.8亿元

根据经济附加值观念,尽管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度账面上显示出巨额利润,然而,该公司并没有创造价值,而是在毁灭价值。

2.EVA的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为了更好地阐释EV A体系,常常用4个M来归纳它的实质内涵[3],它们分别是:

2.1评价指标(Measurement)

EV A是衡量业绩最准确的尺度,无论处于何种时间段的公司业绩,EV A都可以做出最准确最恰当的评价。在计算EV A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传统的会计数字进行一系列调整,以便消除会计扭曲,使业绩评价结果尽量与经济现状相吻合。比如,公司的研发支出往往是对未来产品或业务的一种投资,而现有的会计准则却要求公司把它当年一次性计入费用。为了反映研发行为的经济意义,EV A 将研发支出进行了资本化处理,不再一次性计入费用,而是作为可摊销的无形资产,在适当的时间(比如说5年)内分期摊销。思腾思特公司已经确认了达一百六十多种对公认会计原则所得收入及收支平衡表可能做的调整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存货成本,货币贬值,坏账储备金,重组收费,以及商誉的摊销等等。尽管如此,在保证精确性的前提下,也要顾及简单易行,所以他们通常建议客户公司采取5-15条调整措施。针对每个客户公司的具体情况,将确认那些真正确实能够改善公司业绩的调整措施。基本的评判标准包括:调整能产生重大变化,有确切的可得数据,这些变化

2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可为非财务主管理解。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变化能够对公司决策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并且节省开支。

2.2管理体系 (Management)

EV A是衡量企业所有决策的单一指标。公司可以把EV A作为全面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这套体系涵盖了所有指导营运、制定战略的政策方针、方法过程,以及衡量指标。在EV A体系下,管理决策的所有方面全都囊括在内,包括战略企划、资本分配,并购或撤资的估价,制定年度计划,甚至包括每天的运作计划。总之,增加EV A是超越其他一切的公司最重要的目标。从更重要的意义来说,成为一家EV A公司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将扬弃所有其他的财务衡量指标,否则这些指标会误导管理人员做出错误的决定。举例说,如果公司的既定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净资产的回报率,那么一些高利润的部门不会太积极地进行投资,即使是对一些有吸引力的项目也不愿意,因为他们害怕会损害回报率。相反,业绩并不突出的部门会十分积极地对几乎任何事情投资,即使这些投资得到的回报低于公司的资本成本。所有这些行为都会损害股东利益。与之大相径庭的是,将目标统一为着重于改善EV A将会确保所有的管理人员为股东的利益做出正确决策。

2.3 激励制度(Motivation)

EVA使经理人为企业所有者着想,使他们从股东角度长远地看待问题,并得到象企业所有者一样的报偿。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现金奖励计划和内部杠杆收购计划。现金奖励计划能够让员工象企业主一样得到报酬,而内部杠杆收购计划则可以使员工对企业的所有者关系真实化。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人们按照所得报酬干相应的事情。以EV A增加作为激励报偿的基础,正是EV A体系蓬勃生命力的源泉。因为使得EV A的增加最大化,就是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在EVA奖励制度之下,管理人员为自身谋取更多利益的唯一途径就是为股东创造更大的财富。这种奖励没有上限,管理人员创造EV A越多,就可得到越多的奖励。事实上,EV A制度下,管理人员得到的奖励越多,股东所得的财富也越多。

2.4理念体系(Mindset)

如果EV A制度全面贯彻实施,EV A财务管理制度和激励报偿制度将使公司的企业文化发生深远变化。在EV A制度下,所有财务营运功能都从同一基础出发,为公司各部门员工提供了一条相互交流的渠道。EV A为各分支部门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决策部门和营运部门建立了联系通道,并且根除了部门之间互有成见,互不信任的情况,这种互不信任特别会存在于运营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在此仅举一例:Harnischfeger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科比(Francis Corby)说,自从公司采用EV A之后,管理层并没有拒绝一个可行的资本投资要求。生产管理人员明白,如果新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于资本,他们的奖金将受到影响,所以他们不会为了使项目通过而故意夸大项目的预期回报。实际上,EVA是一套公司法人治理制度,这套制度自动引导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鼓励他们为股东的最大利益工作。EV A制度还帮助决策权的有效下放和分散,因为它使得每个管理人员有责任创造价值,并且对他们这样的做法给以奖励或惩罚。

3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3.EVA为企业带来的影响

3.1 EVA是股东衡量利润的方法

资本费用是EV A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条件下,大多数公司都在盈利。但是,许多公司实际上是在损害股东财富,因为所得利润是小于全部资本成本的。EV A纠正了这个错误,并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付工资一样。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 A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价值量。换句话说,EV A是股东定义的利润。假设股东希望得到10%的投资回报率,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们所分享的税后营运利润超出10%的资本金的时候,他们才是在“赚钱”。而在此之前的任何事情,都只是为达到企业风险投资的可接受报酬的最低量努力。

3.2 EVA使决策与股东财富一致

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EV A衡量指标,帮助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运用两条基本财务原则。第一条原则,任何公司的财务指标必须是最大程度地增加股东财富。第二条原则,一个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润是超出还是低于资本成本的预期程度。从定义上来说,EV A的可持续性增长将会带来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值。这条途径在实践中几乎对所有组织都十分有效,从刚起步的公司到大型公司都是如此。EV A当前的绝对水平并不真正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的是EV A的增长,正是EV A的连续增长为股东财富带来连续增长。

3.3 EVA是易为管理人员所理解的财务衡量尺度

EV A的优势在于概念简单,易于向非财政管理人员解释,这是由于它是从人们熟知的营运利润中减去用于投资整个公司,或经济单位,甚至单独易座厂房,一间办公室或一条生产线的资本费用。通过评估对使用资本的收费,EV A使管理者开始重视管理资产和收入,帮助他们恰当地权衡两者关系。这种关于企业经济学的更开阔更全面的观点将使企业状况发生惊人的变化。1991年,Briggs & Stratton 公司采用了EV A衡量指标,发现应该从外面采购所需的浇铸塑料部件和一些引擎,而不是自己制造。“结果,公司营运利润大大增长,反之所需资本量大大降低。”公司总裁John Shiely 说[4]。

3.4 EVA结束了多目标引起的混乱

大多数公司用于表达财务目标的方法又多又杂。公司的战略企划通常建立在所得收入或市场占有的增加基础之上。在评估个体产品或生产线时,公司常常以毛利率或资金流动为标准。在评价各业务部门时,则可能根据总资产回报率,或是预算规定的利润水平,财务部门通常根据净现值分析资本投资,但是在评估可能的并购活动时则又常常根据对收入增长的可能贡献为衡量指标除此之外,生产线管理人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奖金每年都要基于利润计划重新评估。这些标准和目标前后并不一致,通常会导致营运战略,策划决策缺乏凝聚力。EVA解决了这些问题,仅使用一种财务衡量指标,就把所有决策过程归结为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提EV A?”。EV A为各个营运部门的员工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渠道,使得所有管理决策得以被制定、监督、交流,得到报偿。一切活动都基于单独一种前后一致的指标,而且这一指标总是以为股东投资的增加价值为标准。

4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4.EVA 在公司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4.1 EVA的优点

4.1.1 EVA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考虑资本成本是EV A指标最具特点和最重要的方面。只有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的经营业绩指标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那些盈利少于权益机会成本的企业的股东财富实际上是在减少。只有企业的收益超过企业的所有资本的成本,才能说明经营者为企业增加了价值,为股东创造了财富。如果企业的收益低于企业的所有资本的成本,则说明企业实质发生亏损,企业股东的财富受到侵蚀。EV A原理明确指出,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所有资本的回报。通过考虑所有资本的机会成本,EV A表明了一个企业在每个会计年度所创造或损失的股东财富数量[5]。

4.1.2 EVA有助于管理层做出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避免盲目投资。

由于EVA 是股东义的利润,E V A 业绩持续增长意味着企业市场价值的不断增加和股东财富的持续增长,管理层在决策时可以利用EV A 指标决定在其各个不同业务部门的资本配,使资本配置更加合理。因为对企业经理人来说,他们必须更有效地使用留存的收益,毕竟使用一分资金都是要提取成本费用的。

4.1.3采用EVA使企业克服短视行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EV A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V 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的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也就是不鼓励诸如削减研究及开发费用的行为,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EV A主要通过对计算项目的调整来做到这一点,在调整过程中,它克服了传统的把研发费用在当期一次性记入费用扣除的做法,而采用分期摊销记入费用,这样避免了投入当期利润过低,避免了管理者减少研发费用等的短期行为。

4.1.4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激励机制。

EVA评估体系把“价值增值”这一概念当作激励机制中的关键变量,第一次真正把管理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促使管理者像股东一样思维和行动[6]。为它分配的是股东资本的剩余价值,奖金所占EV A的比例是事先设定的,不会因营运计划或经营表现的改变而改变,使经营者也能像股东一样得到报酬,自然,经营者会更合理地制定计划并愿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策略,因为他们不是由于达到或超过预定计划而取得奖金,而是要使计划能达到尽量大的EV A,这样,团队合作往往也会因此而加强。

4.2 EVA的缺点

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经济附加值(EV A)是一个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会计指标的评价指标,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2.1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EVA无法进行简单地比较

EVA作为一个数量指标,对于经济效益的反映是有缺陷的。由于经济效益既可是投入与产出之差,也可是投入与产出之比,而EV A只能说明经济效益的大小,而不能体现经济效益的相对高低。尤其在对不同规模的部门或工厂进行比较时,通常一个大规模的部门或企业相对于小规模的部门或

5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企业有较大的EV A值,这很难判断是因为前者具有较高的效益水平还是仅仅因为具有较大的资本投入。此时EV A就难以指导资本在部门或企业之间的投向与配置,因为EV A的大小是难以反映经济效率的相对高低的。

4.2.2 EVA无法避免财务指标事后反映的缺陷对经营业绩的评价作为一种事后的报告,只是客观反映了事实,是经营管理的结果[7]。

EV A这种在会计期末积累形成的指标,反映了所有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但其本身并未告诉我们为什么一项产品或服务不能带来增值,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处理。这对于实际从事经营的经理而言,并无具体的指导意义,无助于发现运营无效的根本原因,而非财务指标却能反映此类问题。

5.EVA在企业实施分析

5.1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弊端

传统绩效衡量以会计利润为核心,主要评价指标有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经营现金流量等。其主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业绩。但某些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如每股收益、投资收益率等在衡量企业市场价值方面存在缺陷。这些指标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过多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忽略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9]。这种不计权益成本的现象会使企业管理者产生“资本免费”的错觉,从而不计成本随心所欲地使用权益资本,很少考虑投资的收益率是否会超过资本成本,从而使投入产出能力降低。

现实中,投资者的权益资本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从理论上说等于投资者投资于其他风险程度类似的企业所获取的利润,即机会成本。如果忽略了权益资本的成本,会严重影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企业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事实证明,由于会计利润只考虑债务成本而不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即使对外报告的会计利润大于零,以传统评价指标来评定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但如果会计利润小于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实际上是损耗了股东的财富。因此不确认权益资本的成本,实际上虚增了企业的利润,也容易导致经营者存在希望股东不断追加资本金的潜在冲动,导致盲目争取技改投入和投资建设的现象。其次,资产收益率由于采用净利润作为分子,故影响净利润的会计因素也会影响到权益资本报酬率,并且单纯以资产收益率作为考核经营者的指标,经营者会人为地控制和减小分母来提高评价指标,这显然与绩效评价的初衷相违背。再次,每股收益存在和会计利润一样的缺陷,而且每股收益对财务杠杆非常明显,只要投资报酬率为正,增加负债对权益的比例就可以使这项指标提高。因此采用传统业绩评价指标进行业绩评价,会使评价过分强调利润,容易造成经营者为追求局部的、短期的利益而牺牲企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如减少研发费用和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从而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背离。随着集团企业多元化的日渐深入,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的运营过程管理日见松弛,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缺陷日益显现。

5.2 EVA的核心理念

EV A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方法,其绩效评价以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值为衡量标准,而非投资收益率等传统业绩评价指标[8]。增加值(EV A)的核心理念是:

(1)资本是有成本的。企业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消耗和债务成本,还应包括股东或权益资本的成本,及股权成本。股权成本的实质是一种“机会成本”,在相似风险条件下,只有投资者的回报高于放弃最佳投资机会造成的损失,才足以吸引资本的投入。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成本核算,消除了高估经营成果、粉饰企业经营业绩的可能,为保证股东利益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

6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2)资本的责权利是统一的。选择为谁提供资本是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而确保资本有效、高效使用是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这要求经营者有效使用资本,不能以单纯追求规模为目标。当企业的资本回报低于资本成本时,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不会带来价值的增加,相反会损害股东的利益。因此,企业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

(3)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创造价值,有价值的企业一定能够创造利润。对投资者而言,公司创造的价值,不仅要考虑会计账目所记载的费用开支,而且要考虑到业务所占资本的机会成本,即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之后的最终盈余。

(4)价值创造要实现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共赢。一是保护股东的长远利益,不能以投机、编造虚假业绩、盲目扩张等方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二是兼顾管理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不能只片面追求股东利益;三是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不能只强调企业自身利益。

5.3企业集团引入EVA进行业绩评价的必要性

企业集团多数以大企业为核心、诸多企业为外围,在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的基础上实行资产联合。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多表现为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既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又实行统一领导和分层管理的制度,建立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在经营方式上,多表现为规模巨大、实力雄厚,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经营。集团公司和被控股的公司以资产为纽带,集团公司作为投资的主体,作为被控股公司的股东,追求的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经济增加值(EV A)正好体现了这一意志。

引入经济增加值(EV A)考核体系,一是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满足投资者的“逐利”要求,也推动了企业在建立全维度客户观的变革中,把股东也作为重要的客户之一来对待;二是有利于引导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企业发展质量,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三是有利于抑制经营者的短期行为,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引入经济增加值(EV A )考核体系,还可以引导企业做强主业。因为经济增加值(EVA )考核有两大基本要素,一是税后净营业利润,它衡量的是企业的盈利状况,是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不含利息支出)和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值,反映了公司主业资产的盈利能力;二是资本占用,是公司的全部资产减去商业信用负债后的净额。在经济增加值(EV A )考核中,对企业从事非主业和非经常性业务获得的收入,要从净利润中予以扣除。对资本占用依据重要性原则,要对一些资本项目进行会计调整。这两方面的要求,核心是引导企业把资源有效配置于主业,不断提高主业的竞争能力。

引入经济增加值(EV A )考核体系,还可以引导企业加强风险控制。控制风险、稳健经营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义。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同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风险系数是不同的,经营管理者可以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决策机制,但是作为股东,必然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对社会资本密集的行业、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要有更高的风险管控要求,在企业的发展中可以降低回报要求,以引导企业将发展规模、速度与企业的管理水平相适应,不进行盲目的扩张。

引入经济增加值(EV A)考核体系,还可以引导企业关注可持续发展。经济增加值(EV A)既重视短期价值的改善,更注重长期竞争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将短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的管理工具。对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如技术创新、战略投资、在建工程、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等,如果对当期价值影响较大,可按重要性原则进行资本化处理;对履行社会责任、贯彻国家意志、符合出资人要求的支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会计调整。这些规定,就是引导企业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提升要求企业注重长远发展目标与短期利益的协调,增强核心竞争力。

应用EV A是我国企业提高资源管理效率,改善经营业绩的需要。经济学认为,资本总是流向利润率高的地方。同样,现代财务理论也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希望其风险投资至少获得最低的投资机会报酬,否则他们就会把资金投向别处。基于这一财务理论,企业若想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7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期望,从而促使社会资源得以合理有效的配置。而EV A已帮助西门子、索尼、可口可乐、莱利制药、麦德隆等全球企业提高业绩。当美国一家主要电子零售商贝斯商业(Best Buy)宣布将EV A作为企业治理体系基础时,其股价当天迅速上涨了10%[10]。由此可见,EV A能促进企业有效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从而改善经营业绩。

目前,经济增加值(EV A)已经发展为一个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即6M 体系:包括业绩考核(Measurement)、战略管理(Management)、跨年度计划预算(Multiyear Financial Planning)、激励制度(Motivation)、文化理念(Mindset)、市场交流(Market Communication)。由于6M 体系在我国的应用实践较短,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理论模型和思维方法方面,要想发挥其强大的管理功能,必须从企业实际入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立集团企业对各控股企业的经济增加值(EV A)绩效评价体系。

5.4 EVA 绩效评估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措施

尽管无论在评价指标方面还是评价方法上我国企业都经历了相当一段发展历程,也针对原有的不足作了相当大的改进,然而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总的来讲仍是建立在传统的净利润指标之上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存在如下问题。

(1)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2)容易鼓励短期行为的发生

(3)不能从股东利益角度最优决策

(4)不能有效地分析财务决策的缺陷

(5)不能有效地横向比较

EV A 管理理念的出现,已经为我国企业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绩效评估平台,解决了上述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因此怎样贯彻落实EV A理念在企业中产生价值,才是最关键的要素。

首先,国内企业管理层需要培育以价值为主导的商业运作环境。

其二,需要克服制度障碍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最后需要加强员工对EV A内涵的理解,把EV A价值管理理念转化成为执行语言。

最后,可以预见,EV A 概念必将被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认同,EV A的广泛应用也必将为我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实际收益,因为EV A观念的流行标致着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已经从利润观念转向价值观念,由此可能促使企业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从以利润为主导的财务模式转向以价值为主导的价值模式,这就是经济附加值背后的文化。同时我们要也要清楚的认识到,EV A的应用必须和我国特有的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绝不能盲目的照搬硬套,才能最大程度发挥EV A 的价值。

8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Bennett Stewart. The Quest for Value.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1991

[2] 王化成等《创造财富,还是毁灭财富?--EV A 质疑传统利润评价指标》会计师2004.(3)

[3] 凌晓东. EV A革命EV A的4M,《经济导刊》,2002.4,P11~17

[4] Al Ehrbar. EV A: 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

[5] Peter C. Brewer,Cyan Chandra,and Clayton A. Hock, Economic Value Added(EV A): Its Uses and

limitations.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64(2), P4~11

[6] 黄嘉妮等《经济附加值(EV A)业绩评价体统的应用研究》商业研究2004.(16)

[7] 李亚静《公司业绩评价、公司治理的新视点-EV A》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8] 马妍.基于EV A 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J]. 会计之友,2009(5)

[9] 连瑞. EV A 应用于央企业绩考核的几点参考[J]. 会计之友,2010(36)

[10] G. Bennett. Stewart. 善用EV A,《IT经理世界》,2001.22,P94~97

9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谢辞:

值此本科学位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卢老师。卢老师从一开始的论文方向的选定,到最后的整篇文论的完成,都非常耐心的对我进行指导。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根据我的实际情况,给于我充分的论文写作时间并悉心教导给我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料和建议,告诉我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细心的给我指出错误,修改论文。尤其是卢老师对专业问题深刻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次的论文写作中,卢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至此之际,对卢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我们学校的每一位任课老师和同学们,谢谢他们平时的关爱和对我的帮助。

在此也特别感谢参考文献的学者们所提供的无限宝贵资源。

最后,向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10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中文资料

EVA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本质阐述的是企业经营产生的"经济"利润。相对与人们重视的企业"会计"利润而言,EVA--经济增加值理念认为企业所占用股东资本也是有成本的,所以在衡量企业业绩时,必须考虑到股东资本的成本。EVA实质是股东考核企业经营水平,进行投资决策时的最好工具,同时也是企业经营者加强公司战略、财务管理、衡量员工业绩、设定奖罚机制的最佳武器。

如果说公司治理是企业的"宪法"。那么EVA就是股东执行宪法的"警察",是企业经营者衡量自身及员工工作的"尺度",是实现全面战略、财务管理的"操作手册"。

公司治理的关键是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是把企业的"内部人"变成股东的"自己人"。这需要股东和管理者有一样的语言、一样的标准在衡量管理者的业绩和制定他们的激励机制。EVA正是最好的手段。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即为股东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企业应当应用其筹集的资金创造高于资金成本的附加价值。这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设定了目标并提供了衡量尺度。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可以将EVA增加做为核心的计划工具。

第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可以运用EVA做为战略及财务管理的上佳工具。由于EVA综合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管理者可以通过对EVA驱动杠杆的分析和调节,有效地制定经营战略和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案。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回报率;或通过调整资本架构,降低资本成本。

第三、企业股东和管理层可以运用EVA制定经营者和员工的激励报酬体系。由于EVA相较会计核算方法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的经济绩效。通过EVA管理系统可以设计一套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把企业经营者员工的利益和股东利益完全广泛统一起来,也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企业"内部人"变成股东"自己人"。

最后,企业股东和管理者可以通过EVA基础知识培训加强员工沟通和管理、改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者进而还可以用EVA做为与投资者交流的最好语言。

EVA概念简单易懂,同时又揭示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本质,通过EVA管理体系的实施,企业管理者可以有效地制定目标、激励员工,将企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到财富的创造上去。

11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外文资料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 Economic Value Added ) is the essence of the enterprises have" economic profit". Compared with the people to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 terms of profits, economic value added the idea that EVA-- possessed by the enterprise shareholder capital also has cost, so the measure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consideration must be given to shareholders' capital cost. EVA is the essence of shareholders' appraisal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 best tool, is also the enterprise operator to strengthen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strategy, measure of performance,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to set the best weapon.

I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the" constitution". Then EVA is the shareholder executive constitution" police", is the enterprise operator measure itself and the staff" scale",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manual".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the key to business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owner is unified rise, that is to say, it is the enterprise" in-house person" become a shareholder" one of their own". The shareholders and the managers have the same language, the same standard in measuring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d make their incentive mechanism. EVA is the best means of.

First of all, we should make clear enterprise 's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xistence, namely for shareholders to create the greatest economic value. That is to say, the enterprise shall use the funds raised to create a higher cost of capital value. The enterprise's management management goals and provides a measure of. The company's board of directors and management EVA can be increased as the core planning tools.

Second, managers can use EVA as a strategic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 good tool. Because EVA reflects the company's business activities, management through the EVA drive lever analysis and regulation, make effective business strategy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solution. For example, enterprises can accelerate the capital turnover rate raise capital return rate; or by adjust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reduce the cost of capital.

Third, shareholders and management to EVA can be used to make managers and staff incentive system. Because EVA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of accountant business accounting more truly reflect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EVA management system can design a set of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to managers, employees and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interests completely wide unified,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enterprise " in-house person" become a shareholder" one of their own".

Finally, corporate shareholders and managers can use the EVA basic knowledge training to strengthen employee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improve corporate culture.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also can be used as the EVA communicate with investors the best language.

The concept of EVA is simpl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but also reveals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essenc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A management system, enterprise managers can effectively set goals, encourage employees, enterprise resources and focus on wealth creation.

12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发展能力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和解释。为达到此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内容全面、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用性广、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符合的基本原则,将影响企业绩效的各种因素都纳入评价范围。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研究成果,从财务角度和非财务角度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财务绩效 财务绩效是企业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最终的经营业绩作出的贡献。主要由以下能力体现: 1.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资本增值获利能力.考核的立足点是经济增加值(EVA)和销售(利润)增长率。用EVA代替以往用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等指标,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更能反映资本净收益和资本增值的状况,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发展趋势。用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指标来衡量企业成长性。 2.营运能力,是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促进企业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赢利能力。主要评价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 3.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与长期债务的能力。它的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主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是否稳健的重要尺度。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4.抗风险能力,是指企业抵御经营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能力,可以从抗经营风险和抗财务风险两方面设置指标。 (二)非财务绩效 当今企业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如市场竞争加剧,外部需求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只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已无能为力。必须将企业绩效评价向非财务角度拓展。应将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经营开发能力、学习创造能力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中。 1.内部管理能力,是从企业内部管理评价其运营状况。主要指标有产品成本下降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劳动生产率提高率、事故减少率。通过内部管理能力的评价,总结成绩,寻找差距,将评价指标与员工激励措施联系起来,使每一员工尽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要求。 2.经营发展能力,是从市场和顾客角度说明企业如何满足顾客的要求,评价企业的经营发

文献综述绩效评价

绩效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的有效尺度和客观标准。伴随着我国产业集聚的迅速发展,产业集聚的绩效评价也在不断地完善。 对于产业集聚绩效评价,起初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的影响来分析。如鲁丹和张肖虎(2009)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规模经济、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和市场效应分析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赵军和时乐乐(2012)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评价产业集聚绩效;陈建军和胡晨光(2008)、宋燕平和王艳荣(2009)、常亚楠(2012)他们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效应的关系,产业集聚的效应通过创新、技术的提升效应、生产率的提升来表现;彭国川(2005)通过生产率的提高评价工业集聚绩效,孙兆斌(2008)业提出利用生产率来评价金融产业集聚绩效;赵忠华(2009)利用创新效率和创新效益来度量产业集聚创新的绩效。 为了更直观的评价产业集聚的绩效,一些学者不断地探索构建产业集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苏李、臧日宏和田国英(2011)利用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指标对及集聚绩效进行评价;左和平和杨建仁(2014)提出了陶瓷业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集聚、竞争、合作、创新、产出和经济促进六个方面;《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具体产业集聚绩效评价的指标集聚联系程度、合作程度(基础设施的投入、服务机构收入及种类、中介机构收入对产业的贡献率)、创新程度(成果及专利数、技术人员数、研发投入、新产品率)、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占有率、产业增加值率、总产值和企业及规模以上数目)、单位经济效应和总体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全员生产率)。 参考文献 1、鲁丹,张肖虎.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赵军,时乐乐.中国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给予区域将经济发展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2.09 3、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06 4、宋燕平,王艳荣.面向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科学学研究.2009 5、常亚楠.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实证研究.商业时代.2012.02 6、彭国川.中国工业集聚与经济绩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5 7、孙兆斌.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检验—以银行业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08.09 8、赵忠华.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绩效;统计分析;评价;文献综述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 he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 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工具。但其实,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的方法。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

《现代企业中的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现代企业中的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教育技术学2002级申政22# [摘要]: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都积极地寻求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也越来越关注绩效管理,并着手于以绩效来提高建构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与开发,上下协力树立注重实绩的理念和创造价值的理念。成功实施绩效管理,不但能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帮助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更能提升管理部门的地位。 [关键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绩效(Performance)就是企业的运作效率。近年来,有关绩效评价提出了很多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选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若干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综合,如层次分析法[1]、数据包络法[2]、主成分分析法[3]等等,而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和探讨企业绩效动态变化的理论和方法却不多见。研究企业绩效的变化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风险防范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绩效评估形成完整的闭环,使企业运作方式得以改进。因此,关于绩效的动态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入WTO使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与世界接轨,而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让世界经济贸易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外国企业的冲击及挑战,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切实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评估体系,探索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模式,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管理效用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绩效管理发展的总趋势 人力资源体系中最核心的模块是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价值创造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通过“选、育、用、留”4个环节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因此,企业经理必须认真研究绩效管理,努力推动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有效利用绩效管理整合企业人力资源管 理的方法、手段和水平,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都积极地寻求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 “商场如战场,商海多风浪”。一方面是日趋复杂的经营管理环境,一方面是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对于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士而言真可谓是“前狼后虎”,进退两难。在这种情况下,惟一有把握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将会发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4]。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商场中打拼也是如此。而且更让人为之扼腕叹息的是,在商场中往往棋差一招,全盘皆输。可以想见,在这样一个“管理之王”的时代,钻研更为精要的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每一位矢志开拓市场、铸造辉煌业绩的经营管理人员的第一要务[4]。 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绩效管理必将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走下去,并且会越来越有成效。 二、关于绩效管理 我们经常认为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只是为了奖优罚劣。于是绩效管理成为管理者手中的鞭笞,而员工则视之为监工的化身,秋后算帐的变种。实际上,绩效管理的真正目标是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提升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意识,促使员工团结一致向组织目标前进[8]。 绩效管理是对绩效实现过程各要素的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活动,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以及战略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是员工和经理就绩效问题所进行的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理与员工在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员工定立绩效发展目标,通过过程的持续沟通,对员工的绩效能力进行辅导,帮助员工不断实现绩效目标。在此基础上,作一段时间绩效的总结,经理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确立员工的绩效等级,找出员工绩效的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帮助员工改进绩效提高中的缺陷和不足,使员工朝更高的绩效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激发其工作热情,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行,最终是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 国外对绩效考核的测评工作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就利用360°反馈的评价模式来对组织绩效进行测评,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于领导能力的测评,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测评方法日趋完善,成为企业人力测评和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进人,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测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大多数企业在对高管人员的测评过程中,主要采用一般测试、个性能力测评和情景模拟测评等方法(主要偏向于定性分析)。这种情况说明我国企业对高管人员的测评方法还不够成熟,也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高对高管人员的综合测评效果,追求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组织的高效性,本文在吸取国内外先进人力资

源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剖析国内外现有绩效考核成熟经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综合测评提供参考依据。 一、国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一)绩效考核的引进 在国外,罗伯特于19世纪采用绩效考核;美国军队引进该形式是在1813年,而该国政府是在29年之后才引入的。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绩效考核已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组织。最早提出绩效管理的是美国学者奥布里,在这之后,各国学者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1965年,斯坦利.E.西肖尔最先对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曾在《密执安商务评论》这本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章指出将所有对企业绩效进行考评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虽然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但是斯坦利.E.西肖尔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只关注企业本身的内部因素。 (二)全过程绩效管理 20世纪快进入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几个代表性观点。首先罗杰斯等人的主要观点是绩效应该从整体进行管理,他们于1990年指出在政府里面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计划、改进和考察。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 魏继华宗刚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22) 摘要:近年来企业绩效评价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重视,国内外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有关绩效评价系统在企业内部动态演进的研究较少,在国内基本上是空白,建 议应加强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绩效评价研究概况演进 近年来国内外对企业绩效测量和管理的研究兴趣日渐浓厚,许多知名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从各个维度进行绩效评价。理论和实务中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模式、框架等不断涌现。尽管很多企业采用了许多方法和程序来设计和实施更好的企业绩效评价,但是这些方法是如何在实施中演进的却鲜有人关注。 一、国外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概况 (一)指标选择和框架设计是多数文献的关注点早期国外业绩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问题上。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最早源于上个世纪初,哈瑞(Harrell,1911)标准成本制度中的成本指标;纳德森?布朗(DonaldsonBrown,1960)的杜邦分析体系投资报酬率(ROI)指标;霍尔?麦尔尼斯(Melnnes,1971)的净资产回报率(RONA)指标;帕森(Persen,1979)的每股收益、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IRR)等财务指标;米勒(MillerJ.G,1982)首次将非财务指标引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时期企业的范围与规模主宰着竞争,而各种财务指标提供了经营成功的评判标准,因而传统的财务性评价基本上能够满足当时管理理念的要求。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原有财务评价模式遭受到诸多责难,如美国学者保罗.尼文(PaulR.Niven,2002)将传统的财务性评价的局限性概括如下:与当今的经营环境不符合、滞后性、倾向于强调职能部门、缺乏长远的思考、与企业组织的各个层次不相关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过度关注某个部分的评价会导致整体结果的弱化。一些学者在批判基于财务会计信息的业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从多个维度开展“平衡”的评价,从而使得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如何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成为一个新课题。在诸多研究成果中,较具影响的有:凯文?克罗斯(KelvinCross)和理查德?林奇(RichardLynch)的业绩金字塔(PerformancePyramid),强调了组织战略在确定企业绩效指标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的互赢性,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和经营指标自下而上逐级重复运动的等级制度(罗宏等,2002)。然而,此模型只是在理论上比较成型,而未能在企业的实践中得到实施。罗伯特?卡普兰(Kaplan,R.S.)和戴维?诺顿(Norton,D.P.)的平衡计分卡(BSC)将长期与短期因素、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外部与内部等多方面因素引入业绩评价系统(Kaplan,R.S.&Norton,D.P.,1992)。随后提出的战略地图(StrategyMaps)是平衡计分卡的自然延伸,揭示了平衡计分卡系统各个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Kaplan,R.S.&Norton,D.P,2000);而Kanji,G.和Moura(2002)提出的基于QW和KBEM相结合的计分卡(KBS),指出了BSC的四个维度因果联系并不是很清晰的缺陷;Eric.Wolstenholme(1998)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引入平衡计分卡研究;后来其他学者(AndrewP.Sage.等,2000)提出“动态平衡计分卡”(DBSC),力求达到策略和中短期的绩效相联系,在平衡计分卡反馈基础上更新之前动态地产生一个最佳的业绩指标评价系统。总体而言,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的“平衡”的评价模式必须明确回答有关学者所质疑的三方面的问题:评价模式的理论基础、各维度的因果关系以及评价系统的动态更新。在对平衡计分卡反思的基础上,AndyNeely的业绩多棱体(PerformancePrism)从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和贡献角度来考虑组织目标和战略以及业务流程的改进要求(Bourne等,2003)。这是业绩多棱体相对于平衡计分卡的突破,但是该模式并没有进一步分析经营者的利益通过什么机制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及战略相联系,使有关业绩相关者的分析对业绩评价的影响未真正发挥作用。 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的还有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方法。这种新型的公司业绩衡量指标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量化了投资增值收益,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避免了企业利润高估,真实地反映了股东财富增加状况,是对企业真实经济利润的评定。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内在的缺陷:EVA中涉及到的债务成本显而易见,而股权成本却难以计量;EVA的适用范围存在局限性,只能用于有限范围的持续经营的企业,而不适用于金融机构、周期性企业、新成立企业、风险投资企业等;EVA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影响;EVA受折旧方法选择、资本成本波动的影响等。其后,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市场增加值(MVA)使得EVA作为一种业绩评价方法逐步地完善化、合理化。 (二)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动态演进少有涉足Senge(1996)指出,在当今高度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应对持续不断的变革以追求卓越,而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演进的低效管理会导致评价危机;Kaplan和Norton(1993)指出,在设计与实施绩 作者简介: 魏继华(1976-),男,河南镇平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宗刚(1957-),男,北京市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摘要】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地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从绩效管理思想的起源、绩效管理的概念,以及绩效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对绩效管理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综述。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关键词】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模型经济竞争文献综述 对于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下我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管理在一个组织中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整个组织的绩效;二是指个人的绩效。对于绩效的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最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是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二是从工作行为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因此我们主张应当从综合的角度出发。所谓绩效,就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工作的行为。 一、参考文献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2003年陈瑜编写的《DT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与设计》中以是以DT公司为研究对象。DT公司是一家由研究所转制形成的高科技上

市公司,本文的作者作为DT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同业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指导并实施了公司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力地支撑了公司业绩的高速成长。作者所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以对DT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为主线,针对DT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在对企业现有的职位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估并据此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上,分为部门、干部和员工三个不同的层面分别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并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进行研究,构建了企业的基础激励框架。本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综合运用绩效考核理论、技术与方法,根据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成功建立了适合于DT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并对体系的推行和实施进行了研究,为高科技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7年杨建奎编写的《国有大型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企业经营目标已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提升企业价值转变。经营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不仅是激励与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已成为企业实施价值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绩效是企业价值增长的具体体现。从而对影响企业价值的三大策略,即价值源泉、价值动力和价值形象进行了系统剖析,归纳出影响这些策略的驱动因素,进而应用价值战略的思想构建了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同时,在评价模型中嵌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使模型更加完善和体现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特征。以经营绩效评价模型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主体对价值的判断为依据,以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和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正在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公司所采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所重视。国内外很多管理学者、专家及相关人员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有效的方法、措施,综述如下: 一发展中的“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考核发展而来,绩效考核的内涵也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 (一)“科学管理”与“绩效考核” 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出现的工业革命高潮以后,人事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正式进入了企业管理活动范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了现代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 “科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第一次将科学管理的观念引入到人事管理中,揭示了人事管理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说明通过有效的人事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作绩效,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科学管理”是在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的运用中体现绩效考核。 (二).“组织行为学理论”与“绩效考核” 组织行为学通过对个体、群体以及组织在工作中行为的研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个体、群体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生产绩效的。20世纪70年代后,产生了一些当代激励强论,如奥法佛的ERG 强论、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强论和认知评价强论、亚当斯的公平强论和弗鲁姆的期望强论等对人事管理有广泛影响。 (三).人力资源管理早期理论与“绩效考核” 巴克的人力资源职能强论中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目标不仅是使个人快乐,而且要是企业所有人员能有效地工作和取得最大的发展机会,在最高分可能的范围内,利用他们所有的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做工作达到更高的效率。 彼特.德鲁克和巴克等人的早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人事管理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中的“绩效考核” 1992年斯挂瑞认为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之间有27个方面的不同点,可从信念和假设、战略领域及重要程度三大类来分析。 建立动态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绩效考核将侧重点由以往对员工的态度与特质考核,转向动态目标管理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 二近年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状况 (一)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概念的提出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竞争力的不断增大,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运用越来越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平衡计分法(bsc)、经济增加值法(eva)、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bp神经网络绩效评价法四种评价方法入手,比较和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宏远发展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绩效评价方法;市场环境;发展现状 企业绩效评价作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所实施的一项企业监管制度,多用于描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绩效,运用运筹方法和数理统计,参照特定的评价标准和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比较分析所作出的公正、客观、准确的评判。随着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大,优胜劣汰趋势的加强,逐渐展现着其独特的优势,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和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种。其中财务指标指的是评价和总结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标准,包括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而非财务指标是相对于财务指标来说的,是刨除财务数据的计算的其他因素,像顾客满意度、创新能力、公司潜在发展能力等。这两者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成果的分析。 二、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随着现代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加强,企业生存环境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现代化模式产生下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由此产生。一般分为平衡计分法(bsc)、经济增加值法(eva)、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bp神经网络绩效评价法四种评价方法。以下就根据这四种方式进行比较分 析。 1.平衡计分法(bsc)。bsc(balance score card,平衡计分法)于1992年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发明,是一种用于评价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工具手段。目的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计量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以使组织的“战略”能够转变为“行动”,将企业的战略落实到可实行和可操作的目标上来。其中,平衡计分法由财务指标、顾客导向经营指标、企业内部业务指标以及学习创新和成长指标构成,反映了企业整体运行的经济效益,并从宏观的角度上对公司未来战略进行了分析。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相互融合是平衡计分法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核心所在。其中以财务指标为主体,非财务指标占整个评价体系的三个层级。两者相互融合可以弥补单一财务评价指标的不足,但是非财务指标也暴露着难以量化、因果关系难以 确定、有效性值得质疑的弊端。 2.经济增加值法(eva)。eva(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美国学者stewart提出,并且由美国著名的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注册并实施。经济增加值发指的是以经济增加值的理念管理系统,并制定决策和报酬的一种新型的激励方法。

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习资料

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能给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建议尽快完善我国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本文从实际发生的绩效评价失败案例入手,分析了隐含在这些案例中的内在原因,揭示了企业在实施绩效评价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片面理解,并提出了绩效评价是以实现战略目标和提高效率为目的的企业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同时具备测量、反馈、激励、惩戒的功能。作者从动机、程序、指标等方面提出了对企业绩效评价设计与运营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问题对策

目录 第一章我国先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3) 1.1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 (3) 1.2我国现行经营业绩评价体系 (4) 第二章我国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 (7) 2.1未能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管理的要求 (7) 2.2对经营风险控制的考虑不足 (7) 2.3未能够多角度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8) 2.4绩效评估反馈不够,绩效过程走形式 (9) 第三章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改进思路 (11) 3.1经营业绩指标的制定应充分体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11) 3.2重视技术创新与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的评价 (11) 3.3强化风险事前预警和控制的业绩考核 (12) 3.4建立系统的权变的指标体系 (13) 结束语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引言 目前企业纷纷进行绩效评估,规范绩效评估制度,运用绩效评估来评判经营者的经营绩效,确定员工的合理薪酬,促使其实现企业的目标。绩效评估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供各项管理制度使用,是联系其他各项人事制度的细节。绩效评估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企业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体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

关于国际企业业绩评价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际企业业绩评价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它与组织控制体系是密不可分的,与企业的经营控制系统、人事控制系统共同构成现代企业管理控制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检验经营结果与预期的目标是否一致以及确定导致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避免产生于经营目标不一致的行为。研究构建中国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评价结果的规范示列和编制客观的评价报告;二是设计符合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创建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系统;四是选择合理实用的评价计分方法。”因此,怎样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怎样构建科学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财务指标 一、引言 自20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进行业绩评价以来,业绩评价就再也没有逃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伴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围绕着业绩评价目标导向的演变,对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优劣的讨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等诸多问题,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又成为国外业绩评价的两大主流方法。(王化成,2004)

业绩评价就是根据企业预先制定的目标从而来设计与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客观的、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相应经营期内的业绩做出客观的、公正的和准确的综合判断。 无论是业绩评价的具体方法,还是企业业绩评价的主要思想,西方的一些国家的业绩评价不管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和成熟。很多学者对业绩评价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兴盛不衰,20世纪初出现了对成本的业绩评价;20世纪中期出现了杜邦分析法,运用财务指标对分权部门业绩进行评价和控制;到20世纪90年代,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平衡积分法开始兴起,该系统是集经济增加值、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标杆管理,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于一身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因此,当前应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企业现状的业绩评价体系,实施和制定适应企业的业绩评价方法和业绩评价体系。 二、国外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发展 西方的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过程大约建立过三个过程,分别是成本业绩评价阶段、财务业绩评价阶段和综合业绩评价阶段。 (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成本业绩评价阶段 哈瑞(1911)设计了标准成本制度,这是美国最早出现的标准成本制度,他开创了业绩评价指标的先河。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由被动的事后系统反映分析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

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绩效评价的历史沿革及功能 第一节绩效评价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绩效评价的功能及重要性 第二章企业经营绩效的财务和非财务评价 第一节传统的财务评价及缺陷 第二节非财务评价及缺陷 第三章综合绩效评价----平衡计分法简介 第一节平衡计分法介绍 第二节平衡计分法与其它绩效测评法的比较第三节平衡计分法与战略治理的关系 第四章综合绩效评价——平衡计分法的应用第一节 AAA公司建立自己的平衡计分法 第二节平衡计分法在AAA公司的进一步应用第五章平衡计分法在我国应用探讨 第一节我国绩效考核现状

第二节平衡计分法在我国应用初探 结论 第一章绩效评价的历史沿革及功能 绩效评价是企业治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绩效评价,治理者能够了解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状况、资源配置状况以及企业的实施状况,并能及时发觉问题,为纠偏提供依据。本章将回忆绩效评价的历史进程,强调绩效评价的重要性,阐述绩效评价的功能。 第一节绩效评价的历史沿革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历史演变,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竞争方式的不断改变,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强而进行的。我们以时刻为序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回忆。 一、经营绩效评价思想的萌芽 经营绩效评价最早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企业经营方式开始改变,企业治理者为猎取更多的

利润,必须讲求有效的治理,而要实现有效的治理,就要借助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当时的绩效评价要紧是依靠企业提供的报表对企业过去经营的绩效进行评价,要紧指标也确实是企业的利润。 二、60年代的研究 这一时期,绩效评价的研究要紧是针对控股公司。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有霍金斯(Hawkins)、泽诺夫(Zenoff)、莫里尔(Mallriel)。尽管投资酬劳率(ROI)和剩余收益(RI)越来越多的被作为业绩计量指标,然而销售利润率(Profit on sales)被认为是更重要的指标。这时期人们认识到有必要针对子公司特有的经营环境,设立适合控股公司的特定绩效评价方法。【1】 三、70年代的研究 这一时期,研究的范围开始扩大,讨论问题更加深入。1971年,麦尔金斯(Melnnes)分析了30家美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和绩效评价系统,指出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ROI,其次是预算比较和历史比较。这一时期对绩效评价进行深入研究的还有:美国的财务经理研究基金会(Financial Executives Research Foundation)、美国会计协会(AAA)、罗宾 【1】尚志强著,《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系统》,1998年5月,经济科学出版社,6页

绩效考核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 关键字:绩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 1 简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对企业来讲,企业的目标是分解到了各个业务单元的目标以及各个职位上的每个工作者的目标,而个人目标的达成构成了业务单元目标的达成,企业的整体目标是由各个业务单元的绩效来支持的,也就是由每个员工的绩效来支持的。是否存在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绩效考核在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是改善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评价与激励员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绩效考核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员工主要途径之一。绩效考核做得好,可以从多方面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反之企业管理就会出现混乱,造成无序发展,因此,绩效考核就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中心工作之一。 2.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绩效考核是“舶来品“,最早是在外国过引进,而外国现在的考核更多的是一种定性化,因为在经历了200多年工业化之后,西方管理已经非常标准化,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就是清晰、混沌、再清晰、再混沌的过程。所以西方的考核注重了定性化。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文明刚刚开始,管理水平较低,尚没有经历清晰的发展过程,而管理对象的素质也较低,还没有达到自发自动的程度所以采用定量化的考核制度。在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非科学性主要表现为考核目的的不明确,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2)绩效考核基准模糊化;(3)绩效考核角度的单一,往往是上级对下属进行审查或考核;(4) 对绩效考核体系理解的发散性;(5)考核过程的形式化,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6)考核结果无反馈,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第二种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7)考核者态度的极端化,出现过松或者过严;(8) 业绩考核方法的选择不当,员工比较评价法、行为对照表法、关键事件法、等级鉴定法、目标管理评价法等方法运用不当;(9)考核者心理、行为上的错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企业想成为“行业领头人”就必须适应竞争环境,客观认识自身,做出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的决策。客观、理性的评价企业的业绩和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发现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一系列對应的措施,用于弥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所存在的不足。 标签: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对策建议 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概述 企业的决策管理有很多的系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它的子系统之一,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发生着变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分析评价,提供着管理层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从而做出合理、有效的经营决策。 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尽合理 在现实中,过多的采用财务指标使得在绩效评价体系设置指标的时候就显得不尽合理。企业的核心指标也就是企业的基本财务指标,它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本身四个能力的剖析获得最终评价结果然后再用修正指标做调整。尽管财务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绩效,但若过度运用使得结果具有片面性。管理层的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开发能力、产品售后服务、企业的声誉等多项非财务指标,这些虽然是不可计量的,但是对于企业的绩效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忽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 任何企业的经营都离不开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支持,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现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例。而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过多的关注有形资产,而对于无形资产没有加大重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在增强战略目标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若评价企业业绩时,忽略了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本,则不能全面反映出企业业绩,正是局限性所在之一。 (三)权重设计缺乏合理性 权重是指某一指标对于整体的比例。受托责任理论认为绩效评价主体应当包括政府机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及员工等,而其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由此可见,采用固定的权数值根本就无法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求。所处行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综合2011年第1期(中) STUDY AND EXPLOR E 研究与探索实际比率32.330.883.3312102.661.63相对比率4=3÷21.170.591.331.51.70.670.54表1沃尔评分法财务比率流动比率净资产/负债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成本/存货销售额/应收账款销售额/固定资产销售额/净资产合计 比重12525151010105100标准比率22.001.502.5086 4 3 评分5=1×429.2514.75 19.95 15.0017.006.702.70105.35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李丹曾繁荣 绩效评价是监督管理企业的有效方法之一,其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按照统一的标准和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的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价。随着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方法主要包括沃尔评分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财务报表结构指标评价法、相对值指标评价法等,现代方法主要包括经济增加值评价法、 平衡计分卡评价法、绩效金字塔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本文对一些主要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一、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一)沃尔评分法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先驱者之一是亚历山 大·沃尔,其在20世纪初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他选择了7种财务比率,分别给定了其在总评价中占的比重,总和为100分。然后确定标准比率。并与实际比率相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最后求出总评分。沃尔评分法的指标内容与计算可见表1。 沃尔评分法理论上的一个弱点就是未能证明为什么要选择这 7个指标,而不是更多或更少些,或者选择别的财务比率,以及未能证明每个指标所占比重的合理性。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从理论上解决。沃尔评分法技术上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某一个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这个缺陷是由相对比率与比重相乘引起的。财务比率提高一倍,其评分增加100%,而缩小一倍,其评分只减少50%。 (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DuPontSy-stem)由F·唐纳德桑·布朗首创,它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其特点是以权益报酬率为核心指标,将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本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自上而下的、能够全面直观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指标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揭示公司绩效领域中的薄弱环节,指出公司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决策者采取措施优化经营结构和理财结构、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指明了方向。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不足有:一方面指标较单一,很难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不能提供重要的现金流量而亟需补充和完善。 二、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一)经济增加值(EVA )评价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出现的几种新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中,最引人注目和应用最 广泛的就是EVA(EconomicValueAdded)方法。根据EVA的创立者美国纽约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解释,EVA是企业资本收益 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更具体地说,EVA是指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之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是正数,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创造了财富;反之,则表示企业发生价值损失。如果差额是零,说明企业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这一概念的基础是利润,用于股本投资的钱实际上不是利润,在企业的收益高于其资本成本以前,实际上是亏损经营,企业是否有净利润实际上不能成为判断企业盈利与否的标准,只有企业创造的利润弥补了资本成本时,才可以说是盈利的。 基本EVA公式如下:EVA=NOPAT-IC[D D +E KD+E D +E RF] 其中,NOPAT是税后营业净利润,IC是投资成本,D是长期负 债,E是所有者权益,KD是长期负债成本,RF是无风险投资报酬率。EVA克服了传统评价指标未扣除股权资本成本的缺陷,并且 EVA指标综合了公司的投入资本规模、资本成本和资本收益,因此它可以更好的反映公司资本经营增值的状况,使绩效评价结果更合理、准确。该方法一经提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于其自身的优点:首先EVA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EVA指标考虑了资本成本,只有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的经营绩效指标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其次,EVA指标尽量剔除会计失真对绩效评价的影响。EVA指标要求在计算之前对会计信息来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尽量消除公认会计准则所造成的扭曲性影响,从而能够更加真实、更加完整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再次,该方法将股东财富与企业决策联系在一起。根据EVA的定义可知,企业EVA业绩持续地增长意味着公司市场价值的不断增加和股东财富的持续增长,因此,应用EVA有助于企业进行符合股东利益的决 策。第四, EVA方法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V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即不鼓励诸如削减研究和开发费用 的行为,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鼓励企业的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这样就能够杜绝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发生。最后,EVA方法显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价值观。 (二)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由哈佛商学院的会计教授RobertKaplan和战略复兴集团总裁DavidNorton开发出来的企业平衡计分卡,迅速吸引了企业和咨询界的注意,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现实正需要这样的一套评估体系,随着传统评估体系遇到巨大的挫折,面对更加复杂环境的需要,巨大的市场机会呼唤这一方法的出现。其次这一方法通过《哈佛企业评论》一系列的文章和咨询顾问的宣传,得到很好的包装和推广。最后,这一方法看起来简单,但是存在一定的深度,这一优点使第一次看到企业平衡计分卡的读者很快就了解它,但是当其更细致地探求的时候,意识到其中所蕴涵的内容远比初次显现的要多。企业平衡计分卡的基础比较简单, 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