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国内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步。舞蹈作为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我国国民精神文明的进步有着较大的作用。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傣族人民幸福、吉祥、善良、美丽的象征。文章从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分析入手,分许了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并对傣族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及深远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风格特征;影响分析

Abstract

in the new century, China's econom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anc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spirit of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our nation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e peacock dance is one of our favorite dance of the Dai people, is also China's Dai People's happiness, good luck, good, beautiful symbol.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Dai Peacock dance, Xu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ai Peacock D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Key words: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impact analysis

目录

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2)

(一)认识孔雀舞 (2)

(二)孔雀舞的传说 (3)

第二章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4)

(一)快轻且稳的动律特征 (4)

(二)优雅轻盈的形态特征 (5)

(三)刚柔并济的动作特征 (5)

(四)淡雅美优观的服装特征 (6)

第三章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 (6)

(一)孔雀舞的发展趋势 (6)

(二)孔雀舞的深远影响 (7)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10)

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一)认识孔雀舞

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代表性的舞蹈,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对于傣族孔雀舞的最早的记载源于新唐书一书,那时孔雀舞被称作孔雀桃台,这是我国对傣族孔雀舞的最早的记载。同时,缅甸内部的孔雀舞与我国傣族孔雀舞在跳法等方面较为相近。此外,在我国傣族民族的相关记载中,记录了古代傣族人民在进行拜佛、迎佛及过新

年时均必须跳孔雀舞来表达人民对于来年家庭幸福、国家昌盛的祈福。

现阶段,对于傣族孔雀舞的具体的起源,仍然众说纷纭,其中云南大学的杨德建教授指出,傣族孔雀舞的形成与云南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云南傣族地区的整体的生活较为平和,气候非常适宜,孔雀数量较多,而且孔雀的整体的非常美丽,尤其在其开屏时,全身的姿态非常优美,其认为这时孔雀舞最初的形态。(二)孔雀舞的传说

现阶段对于孔雀舞的传说仍旧较多,但是按照不同的传说的来源,孔雀舞的传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两大类。现将其分述如下:

1.孔雀舞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云南地区的某一个森林内部居住着一群非常可爱、快乐并且能歌善舞的孔雀精灵,每当这群精灵开始翩翩起舞时,整个森林就开始欢乐起来。但是,在某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个恶魔,并且占领了整个森林,并将美林的孔雀精灵公主作为他的王后。孔雀精灵公主装作高兴的在孔雀的王国内与这个恶魔成婚,她一边给这个恶魔引路、一边飞舞,将这个恶魔带到了这个森林内部的泥潭,恶魔随之被整个泥潭吞没了,整个森林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傣家人将傣寨比喻成森林,而孔雀公主则是善良勇敢的化身,她以智慧消来了恶魔,拯救了整个森林,也就是拯救了整个傣族人民,会给整个傣族人民带来好运气。

2.宗教信仰

早在一百多年前,小乘佛教逐渐的传入到我国境内,其首先传入的地区就是现在的我国傣族的地区,小乘佛教对于傣族的人文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对于傣族的舞蹈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孔雀成为佛祖身边的一种神鸟之后,傣族人民对于孔雀更加的喜爱。傣家男子头上的头巾把尾部系成扇形展开,据说那是孔雀开屏的象征。

第二章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一)刚柔并济的动作特征

傣族孔雀舞的动作特征是非常轻快的,并且在轻快的同时蕴含有较为稳健的特点。其具体的轻快稳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傣族孔雀舞在表演时强调膝盖部位柔韧起伏,在傣族孔雀舞各个动作变化时,舞蹈者的膝盖部位一直保持有带有韧性的起伏。这种韧性的起伏往往随着舞蹈者内部与外在的情感变化而不断的变化。

其次为傣族孔雀舞舞蹈者通过手指、手腕的刚柔的结合,通过手腕与手指的相关动作表现出来,整个动作给人一种非常刚韧的内在感觉,同时随着傣族孔雀舞的优美的旋律,其将孔雀的稳重、善良及温顺的性格全部的表现了出来。

再次,傣族孔雀舞内部的小腿的动作一般均较为快速而轻巧,有力而敏捷,同时在小腿动作的过程中,表演者通过将眼睛与动作的有效配合,将傣族孔雀舞的快轻且稳的动律特征全部的表现了出来。

最后,傣族孔雀舞内部的每一个动作往往是三道弯的形态,这些身体部位不同的三道弯的形态,构建出别具一格的图案,能够将孔雀婀娜的体态有效的表现出来。

(二)优雅轻盈的形态特征

傣族孔雀舞整体的舞蹈动作非常轻盈、优美、矫健、朴实,其内部蕴含的感情也非常丰富,当傣族孔雀舞开始时,跳舞者的下身经常呈现出多半蹲或者半蹲的状态,下肢及手臂的各个关键均有一定的弯曲,身体、下肢及手臂共同形成了傣族孔雀舞的三道弯。其中第一道弯为弯曲的膝部到脚掌,第二道弯为从人体的胯部到膝部,第三道弯为弯曲的上身到人体的胯部。同时在人体的手臂上也是三道弯,这三道弯分别为:从手臂到手肘、从手肘到手腕及从手腕到指尖。此外,在腿部也形成了三道弯,这三道弯分别为从胯部到膝部、从膝部到脚跟,从脚跟到脚掌。傣族孔雀舞的三三道弯非常美丽,这三道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傣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信仰以及当地人民的着装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傣族舞优雅轻盈的形态特征。

(三)快轻且稳的动律特征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的民族象征,经过近百年的各种民间艺术家的精心创造,傣族孔雀舞在很多方面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同时随着傣族孔雀舞的发展推广,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傣族孔雀舞在进行表演时,对于每一动律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有着较为规范的步伐与地位图。傣族孔雀舞所包含的动律特征主

要有开屏、蹬枝、晒翅、抖翅、点水等,这些动律在音乐的配合下非常轻盈、稳重,在不同的手型和动作下,拥有着不同的意境与美感,同时这些动律较多为半蹲状态,舞者的双膝在屈伸中弯曲,在其落地时非常轻快且非常稳健,当这种动律表现出来时,给观众一种一个美丽的孔雀在大森林里面散步的感觉,给观众一种轻快、稳健的感觉。

(四)淡雅美优观的服装特征

傣族孔雀舞是傣族人民最为熟悉和喜爱的舞蹈,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的特征。起初傣族孔雀舞的表演者主要为男子,主要在广场上表演,他们在表演时一般均头戴盔甲、面具,身上也布满了羽毛状的花纹,腰部扎有彩带,在进行表演时用手挥舞着羽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傣族孔雀舞的形象化。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傣族孔雀舞在服装特征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笨重的工具逐步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各种较为轻盈的抖肩逐步的进入到傣族孔雀舞表演当中,整体的服饰也表现出淡雅的特征。

第三章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

(一)孔雀舞的发展趋势

傣族孔雀舞的创始人刀美兰能以舞蹈形式淋漓尽致的表现雌性孔雀舞的阴柔之美,而以雄性孔雀舞代表人毛相则更多表现出阳性之刚,两者以不同的审美方向且各具特色的将孔雀舞的风格表达的尽善尽美。<金色的孔雀>刀美兰经典的孔雀舞代表作,集傣族孔雀舞基本语汇和其他舞蹈语汇于一身,更具有文化内涵、古典美、传情意义的孔雀将傣族人民心里所期盼和向往的以及傣族人民美好的心灵自然

的刻画和流露出来,使得孔雀舞进入了表演的新时期,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除了刀美兰,从杨丽萍的孔雀舞蹈中,我们可以发现,孔雀舞“本质和内涵不能弃,不断创新是追求”这样的一句话,也就是说,舞蹈亦如人,人性之本是生命之根,积极上进是人生升华所在,这样的生命灵活才能给予孔雀舞更多的魅力。杨丽萍的很多作品大多来源于傣族文化生活,但通过凝练和提取,又完全不相同于传统的傣族孔雀舞蹈,她努力通过肢体的灵活表现来塑造一种完美的孔雀姿态,进而向观众表达出表演者的激情以及创作者创作的灵性。。

(二)孔雀舞的深远影响

任何一国的文化都是经过不断变化和演变后,形成今天厚实的文化底蕴,舞蹈文化亦如此,从带有各种时代因素和融入新元素的现代舞蹈文化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不论是从创新从思维还是从想法上,与传统舞蹈文化都存在有很大的差别。刀美兰是舞蹈届具有时代影响力的孔雀舞蹈传承人,她将孔雀舞带入了另一个使人们眼前一新的世界。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宗教意识逐步淡化出人们的信仰,具有浓厚宗教物象的孔雀舞也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打破传统表演者的表演方式来改变自我,大部分孔雀舞的主人为女性,可以通过女性柔软的身躯,唯美的身体曲线和流畅的步伐扮演孔雀,这样能在摆脱祭祀且生硬的舞蹈前提下,更生动更形象的体现孔雀的灵性与妩媚,使得带有宗教意识的孔雀舞,在传播信仰的同时,由民间舞向艺术层次有了过渡与升华。

结束语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将会更大,各种类型的民族舞蹈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迎来更好的发展推广机遇。整个舞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作用。傣族孔雀舞作为我国非常优秀的舞种,其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伟大劳动人民的结晶,能够在很多方面反映出傣族人民的民俗风情,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傣族人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灿,尹卫东,景德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宏傣族孔雀舞的旅游价值及开发[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183-184.

[2]陈孟云. 傣族贝叶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之路——以傣族舞剧和电影《孔雀公主》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11,05:152-154.

[3]林飞鹤. 集自然、典型、艺术美于一体从木雕“生命的旋律”等作品的创新谈起[J]. 上海工艺美术,2011,03:74-75.

[4]尹卫东. 论少数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德宏傣族孔雀舞艺术为例[J]. 美术大观,2011,11:74-75.

[5]杨海晨,王斌,胡小明,沈柳红,赵芳. 想象的共同体:跨境族群仪式性民俗体育的人类学阐释——基于傣族村寨“马鹿舞”的田野调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2:52-58.

[6]赵芳. 五彩云霞炫京华和谐云南展风采——云南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综述[J]. 今日民族,2006,09:7-14.

[7]李延超,饶远. 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傣族体育与彝

族体育的比较研究[J]. 体育科学,2006,11:41-48.

[8]赵铁春.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历史传承与学科定位[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Z1:22-30.

[9]王峰. 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综合文化素质测评复习题[J]. 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Z1:70-77.

[10]方莎,陈鸣. 浅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业态的发展——以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1:43-49. [11]郭超. 民族生活土壤的艺术瑰宝——《召树屯》与《智勇的王子希热图》的比较[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01:56-58+55.

[12]谢莲花. 孔雀舞的传承基础与审美合力——以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为例[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01:92-94.

[13]范道桂. 让民族文化血脉代代相传——《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一卷)读后[J]. 今日民族,2007,06:15-19.

[14]赵世林,田婧. 民族文化遗产的客位保护与主位传承——以傣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52-56.

[15]聂乾先. 关于构建云南“一族一舞”的情况分析——兼及对“原生态舞蹈”的思考[J]. 民族艺术研究,2010,05:61-68.

[16]李晓艳,曾金华. 艺术中的生活舞台化的传承——云南傣族舞蹈舞台化呈现的学术思考[J]. 大众文艺,2015,05:165-166. [17]陈晓霞. 有一位美丽的孔雀公主——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舞蹈家刀美兰[J]. 四川统一战线,1996,12:18-19.

[18]岳文. 翩翩孔雀舞柔柔葫芦丝——介绍少数民族乐器葫芦笙、

葫芦丝和一首葫芦丝独奏曲[J]. 视听技术,1997,07:158-159. [19]熊黎明. 民族舞蹈艺术舞台展演文本的符号叙事——以《云南映象》为例[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2,01:45-49.

[20]龚锐. 云南德宏傣族宗教消费世俗化现象考察——以芒市那木寨、瑞丽喊莎村和大等喊村为例[J]. 佛学研究,2004,00:337-343.

[21]尹建宏,江东.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原生态情结与时代变革——从杨丽萍的艺术创作说起[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1:85-91. [22]张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以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新西部(下半月),2009,10:131-133.

致谢

在导师xxx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终于提交了这篇论文。在攻读学位期间,导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科研条件, 并从论文的选题、研究直至论文的定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学生自始至终得到导师在学业上的严格要求和论文工作的指导。导师渊博的学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忘我的工作精神为我树立了榜样,成为此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评审本论文的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评阅指导,从你们那一定能得到很多指导和帮助。

本人综合水平有限,论文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当之处,甘心接受各位专家、学者和老师的批评指正。

现代舞单人舞编舞技法浅议

现代舞单人舞编舞技法浅议 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它主张摆脱束缚、发展合乎人体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强调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反映现实生活等观念。 20世纪30年代现代舞引入到我国,至今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团体致力于现代舞的创作、表演和研究。于是培养现代舞编排人才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现代舞单人舞的编舞技法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舞蹈编导初学者或爱好者的理论学习,使其了解现代舞单人舞的编舞技法内容,并在编舞实践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引导。 一、现代舞单人舞编舞的技法训练现代舞编舞的教学是由“单人舞技法基本理论”、“基本的技法技术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内容结合起来的,并通过分析动作,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造性的重建架构,并尽力培养完成编导技术技法的形式训练和动作思维的能力。单人舞编导基本理论与技法是编导教学的根本。经过现代舞编导先驱们对动作研究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清晰有效的教学体系:从启发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开始,引入时、空、力等相关因素变化,让编舞者逐步了解舞蹈的语言层级,最终以纯动作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舞蹈小品。 (一)舞蹈动机“动机”一词借自音乐,常指一个简短的旋律型,一般长度为1小节.美国着名现代舞蹈家多丽丝·韩芙丽把舞蹈的动机,称为“动作动机”,指的是作为编舞起始之点的“1小节舞句”。舞蹈动机是最基础的动作结构单位,是舞蹈形象的基因,是统一舞蹈动作的中坚要素,也是发展舞蹈语言的主导因素。通常舞蹈动机具有形象性,可变性,鲜明个性,简练性,舞蹈性,观赏性等特征。在形成动机以后就开始发展了,舞蹈动机的发展可以是单一动机向复合动机发展; 方向、幅度、力度、节奏、空间的变化;原型动机中加新元素;加大原型动机难度;多次重复;变化重复;调整动机动作顺序;改变完成动机节奏的身体部位;改变动机情态;改变原型动机的时值等。我们可以综合利用以上的14种办法来组合使用。 (二)造型构思及其“解”“进” 造型,是指相对静止的动作。对于造型的要求是新颖,具有动作性而有所表达。这就需要造型的“解”与“进”。“解”“进”都是具有造型因素的动作过程。“解”是指在造型基础上,一种缓慢的造型拆解动作。反之,“进”是缓慢潜入造型的动作。对于“解”与“进”的这种关联性发展,我们可以理解成电视里常看到的花苞到花儿怒放的慢镜头

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阐释

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阐释 摘要:傣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苑中的一朵 奇葩,它体现着傣族人民的灵魂、心声。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特色、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拟兽舞及图腾崇拜、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傣族舞蹈 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以求对其有一个文化层次的深 层把握。 关键词:地域文化;水文化;拟兽舞蹈;图腾崇拜;风格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 文化。舞蹈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积淀古代文化,而又不受语言文字局限的特殊文化现象,传承着民族审美心理。不同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不同的社会群体、风尚习俗,都哺育、陶冶着不同的审美心理,同时又塑造着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独 特风格。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特色、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拟兽舞及图腾崇拜、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以求 对其有一个文化层次的深层把握。 一、地域文化的特色

傣族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500~1000m之间的平坝地区和江河之畔。那里风光绮丽、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史书记载,大约两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们就已进入“盖房建寨、定居种瓜”的农耕时期,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傣族长期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安定环境之中,故而人们具有清新、雅致、平和、善良的民族心理。 一千多年前,小乘佛教传入,成为傣族的全民信仰,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不同,只主张“自我解脱、自我拯救、积善行、修来世,最终达到涅?”。因此,它的舞蹈风格不似大乘佛教那样雄阔、壮美,有救众人于水火的气势,而是比较柔婉、秀美,与秀丽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如“蜡条舞”,这是一种由女子表演的仪式性舞蹈,舞者两手各托一支燃烛,在鼓、钹等乐器的伴奏声中起舞。主要动作是两手向内或向外划圆旋绕,或半蹲,或跪下,形成各种“三道弯”的舞姿,十分柔美。有时做缓步流动,烛光随着舞姿的变化而摇曳,营造出端庄、典雅、安静、祥和、虔诚、神秘的气氛。烟烛在佛教中喻意光明,因此舞蹈带有祈福、祝愿的含义,希望通过这种舞蹈仪式求得佛祖保佑,使自身能够在光明中超脱、升华。又如广为流传的孔雀舞,也是按佛经中孔雀明王的故事改编的。舞者身穿白衣,头戴璎珞,手执莲花,乘金孔雀传经,这些

[现代舞,味道]浅谈现代舞的“味道”

浅谈现代舞的“味道” 一、引言 翻阅众多现代舞初期发展的资料,不难看出,人们对我们这个专业在发展之初所提出的质疑是诸多的,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现代舞者以他们坚韧的毅力和创造性的思维,通过一个又一个虽有争议却能深刻反映当下人们心灵世界的作品使这个舞种最终能够在其它舞种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可以在摸索中逐渐成长,使这个上世纪初起源于国外的舞蹈形式得以打上中国特色的烙印,举着中国现代舞的旗帜匍匐前进。 近几年的CCTV全国电视舞蹈比赛关于现代舞方面的话题是比赛过程中最具争议的,类似看不懂或不明白之类的问题成了大众的最基本反应,而很多国内较知名的舞蹈界专家也没能清楚的解答观众提出的这方面的问题,去年的比赛甚至取消了现代舞组,这一现状的出现相信也引起了众多舞界人士的思考。关于观众看不懂现代舞的问题我认为是相当正常的。因为它的创作理念永远是体现在原创性和先锋性上,目前,大众还是习惯欣赏已经熟知的舞蹈表现形式,能够直接在视觉上呈现美感或者说能直接刺激其感官系统的受到观众认同的舞蹈作品,例如《春江花月夜》《秦俑魂》这类能够直接在视觉上呈现美感刺激大众感官系统的较成功的古典舞作品。而现代舞的作品大多是以细小之处见大精神的,它的舞蹈形式相对于传统舞来说更讲究新颖独特以及细节动作传达出的效果,需要观众更注重欣赏舞者身体的特殊动式所传达出的每一条信息,这每一条信息会形成一种感受呈现在观众内心,所以舞台上的现代舞表演与观众的关系真正是属于心与心的交流。 舞蹈作品简单的说就是在表现人,编创者通过作品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而这些话呈现的就是编创者由感而生的人的内心世界,甚至可以说就是编创者自己。通过作品人们可以看到编创者的立场,这种立场来源自编创者对现实的生活或情感有自己的感觉并通过直接的放大的舞蹈形式表达出来,它遵循着人的情感线路,所以才能清晰的让人们看到立场。那些不受观众青睐的作品大多是在编导编创作品的时候呈现的结果经常没有立场,所表达的感情很塑料,仅仅凭借对现代舞的大致印象把无逻辑的大概的西方特色的形式结合到动作中,从而无存在理由地为了形式而形式,使最后呈现的作品毫无生命感,给大家造成的印象永远也就只有动作挺新颖,形式较独特,而真正在说什么却搞不清楚。 二、味与道的把握 (一)中国味道的拿捏对舞蹈作品编创的影响 中国现代舞欲得到中国人的认同,就要编出中国人的味道。而要编出中国味道,其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深入人的情感线路准确抓住所要表达人的味道。味与道本身是能够成为个体的:味即外在的感觉,它更强调欣赏作品的时候,外在形态给人的感觉;道即内在的规律,它更强调作品中呈现内在的核心。味与道在作品中相互作用,使味成为味的原因那它必然就是特定的道。而道在于是否准确关键是要抓住所编作品人物的内心情节线,是否更切合实际的传达编导在其作品中表露的对现实生活的看法,所以这也就要求味道的把握应该更具细腻性,因为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眼神所要传达的信息都是有变化的,这其中的具体环节有太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去细化的东西。细节处理的不同,所带出来的味道也会不一样,所以味道的把握是很微妙的,它需要编导自身对人物的敏感和对人物的内心情节线的创造,所以在把握味道

浅谈傣族舞蹈“三道弯”的艺术表现特征

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傣族舞蹈“三道弯”的艺术表现特征

目录 摘要 .................................................................................................................................... I 前言 (1) 1对于东方各国舞蹈“三道弯”现象的阐述 (1) 2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特征、来源 (2) 3傣族“三道弯”与汉族“三道弯”的异同 (3) 4 傣族“三道弯”的成因与定义 (3) 4.1“三道弯“的发展变化 (4) 4.2“三道弯”的艺术表现特色 (4) 4.3“三道弯”的肢体表现形式 (5) 结论 (6) 鸣谢 (7) 参考文献 .............................................................................................................................. .8

摘要 “三道弯”是一种特定的舞姿,特指在舞蹈动作中头、胸和腰与臀、跨和腿以逆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以广义上是常见的一种舞蹈形态,由于各民族民间舞中“三道弯”的体态动态来源,及其身体各个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同样是“三道弯”,我国民族舞蹈中的傣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有其共同的审美特征,但却有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动态特征。 关键词:傣族舞蹈;三道弯;舞蹈形态;审美特征

傣族舞蹈“三道弯”的艺术表现特征 前言 在人类自然生活中,人们欣赏美、表达美、追求美是自然的事情,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艺术则是美的艺术,而舞蹈艺术中的女性舞蹈具有一种特定形式的美,尤其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中所体现的风格迥异的“三道弯”特征,更突显并扩展了女性天成地就的自然曲线,恰当得体地放大了女性自然体态“三道弯”的美韵,使舞蹈艺术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傣族舞蹈是云南省傣族地区的民间舞蹈,其舞蹈优美、朴实,舞姿富于雕塑性,幽静的气质凝聚着东方艺术的线条美。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孔雀舞”便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他们除了模仿孔雀的动态,还经常在舞蹈姿态上模仿孔雀的形态,即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表现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因此,“三道弯”便成为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舞姿造型所谓“三道弯”,不是对线条凹凸起伏在数量多少和大小区别方面的界定,它是对曲线状态的一种比喻。而女性体态的“三道弯”,则是对女性躯干自然形成的曲线状态的一种描绘性比喻,它是对女性身体线条所形成的自然美的一种赏喻。在舞蹈艺术中,女性体态体现的“三道弯”是对自然状态的夸张、渲染,是艺术化了的“三道弯”。在某些舞蹈形式中,“三道弯”除了运用一般意义上的肢体语言外,还运用特定的体态形式或肢体技巧来传情达意。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文人墨客的描绘中还是在画家工匠的塑造中,都不乏对女性体态曲线的刻画, 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经典之作。 1对于东方各国舞蹈“三道弯”现象的阐述 印度舞蹈是世界上很有特点的一种舞蹈样式。印度的传统舞蹈几乎都突出了“神舞一体”的特点,不仅表演形式与内容突出了这一点,形体动作方面也充满了宗教含义。如印度的“奥迪西舞”,它是最能体现印度妇女美丽体态的舞蹈种类,其著名的“三道弯”躯体造型和演员舞动时腰部的左右摆动,使女性的柔情和妩媚得到充分的展现,这也是印度其他各派舞蹈所无法企及的。

浅谈现代舞的起源

浅谈现代舞的起源 摘要:现代舞的灵魂就是解放自己禁锢的思想,通过肢体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表达出来,每个人思想不同,所反映的动作也会有不同,所以现代舞讲究创新,反对模仿。只有理解了现代舞的起源,才会使现代舞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舞起源特点 一提起现代舞,大多数人会摇头,要么因为没看过、要么认为看不懂,我们要为现代舞诸如一种新的认识概念。首先,现代舞应该是一种行为艺术,只是相对于其他舞蹈形式来说,它更注重于艺术家内心的感觉,并通过形体充分展现出来。欣赏现代舞不应去强调是不是看懂,是不是表达什么主题或者能不能接受教育,而应欣赏它通过形体所表达出来的美以及给你带来的那瞬间的感受。现代舞艺术家也不会去弄一些令人琢磨不透、晦涩难懂的东西,而是通过现代舞这种与其他艺术品种不同的方法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并给观众带来愉悦和美感。 一、产生的背景 从历史上看,早期现代舞属于浪漫主义的产物。作为文艺思潮的浪漫主义,是反对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的文艺教条而兴起的文艺运动。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壮大,便要求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新型文艺。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已经形成,主张摆脱古典形式主义的约束,崇尚创新,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情的文艺思潮遍及西方。现代舞的创始人I·邓肯起来反对古典芭蕾,这是浪漫主义精神在舞蹈领域中的一种表现。 19世纪末,欧洲的古典芭蕾,由于越来越偏离思想内容,单纯追求形式和技巧。当时不仅舞蹈革新家们认为古典芭蕾成了舞蹈发展的障碍,而且芭蕾本身的革新家亦认为有改革的必要。邓肯的自由舞蹈正是在这个最需要改革的时候出现的,所以她的影响很快就遍及欧洲。 二、现代舞发展经历的各个时期 现代舞始源于邓肯,拉班又进一步发展了它,并且在现代舞的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理论与实践,对现代舞起了奠基作用。拉班的学生M·维格曼又把拉班的理论和法则,通过实践变成为舞蹈作品,使现代舞理论更加具体化,对于世界各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起了极其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拉班为中心的这一派现代舞,被称为“表现主义现代舞”。表现主义现代舞和其他表现主义的艺术主张一样,宣扬感觉第一,把直觉看成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维格曼是表现主义舞蹈的代表者,她的舞蹈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企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使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而独立存在。因此表现派所谓在舞蹈上探索的新途径就是取消音乐对舞蹈的作用,确立没有音乐的舞蹈。

像水一样纯净-柔美的傣族舞蹈(一)

像水一样纯净\柔美的傣族舞蹈(一) 著名傣族学专家黄惠教授指出:“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傣族,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是水孕育和延续了她们的生命。同时她们用泼水节这样的特殊形式表达着对水的特殊感情。这种爱水、赞美水的民族性格,同样孕育了像水一样纯净、柔美的傣族舞蹈。 舞蹈意境是舞蹈编导营造和构思、舞者准确生动表达和展示并由观众接受三方面组成。“舞蹈意境,是由舞蹈编导和舞者共同创造的情意交融的艺术形象和由它所引发的观众所产生的联想的总和”(摘自舞蹈2006年第10期百晓虹着:谈舞蹈艺术作品的意境) 一、原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意境——宣泄意境 在傣族舞蹈的原始艺术中,原始氏族乐舞受到氏民的格外尊重和最广泛的参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嘎光”和“象脚鼓舞”。“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围鼓而跳”的自娱性舞蹈。人们在跳“嘎光”时,众舞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各自发挥,只求热烈欢快,动作随意。身体自然舒畅,举臂投足、扭臀卸胯、目转神注皆是舞。那韵味、那氛围、那风格皆以真为主,美为尚,在手舞足蹈之间宣泄着真情实感。这里,人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欢快和无遮掩的宣泄意境。任何多余的添加和刻意动作都会破坏这种意境。正是这种意境,也只有这种意境时,当人们竞相起舞时,才拥有了与神灵交流的神力。天、地、人、鬼、神才能融于一体,赋予舞者“神”力。“是‘舞’给原

始人提供了一种契机,让原始人在神、人交汇的乐舞中得到心灵的安慰与满足”。(摘自舞蹈2006年第6期司冰琳着:浅谈原始乐舞的图腾性与氏族特色) 宣泄意境,即纯自然、原生态。是自然的生命中的一部分,用舞蹈表达自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来了情绪想啥时候跳就啥时候跳,舞者始终处在一种自在和自为的状态中,轻松自如地实现自我宣泄、自我陶醉、自得其乐的极具人本意味的目的”。(摘自舞蹈2006年第10期孙玥着:关注民间舞的原生态)这,也是原生态中的傣族舞蹈与生俱来和表达的意境。 二、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意境——婀娜多姿梦幻意境 次生态舞蹈一般是指在保留原生态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对舞蹈的再创作,用于在一些旅游景点、民俗生态园、民族风情园表演的舞蹈。那是在充盈着浓浓民俗氛围中展现着傣族舞蹈婀娜多姿的梦幻。 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礼貌温和,智慧聪颖又幽默谈谐,性格像水一样,时似涓涓细流,温柔而细腻;时像大河洪流,迅涌而澎拜。次生态傣族舞蹈充分反映了这种丰富多彩的“水”民族性格。 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大多反映和展现的是傣族舞的婀娜多姿、柔美舒展。时而节奏缓慢,时而轻快明朗。使人驻足流连,难以忘怀。此时的舞象水一样,赋予变化。此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在孔雀舞的表演中,随着伴奏

从审美视角看少数民族舞蹈

从审美视角看少数民族舞蹈 摘要:傣族舞蹈是中国民间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最具代表意义的当是以优美著称的孔雀舞。本文旨在通过剖析孔雀舞的审美特征,来阐述其美学意义和给予人们的视觉享受。 关键词:傣族舞蹈审美民族文化孔雀舞 1 概述 傣族,一个活跃于美丽的西双版纳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民族的舞蹈[1]。该民族追求安逸的生活,向往和平,崇尚自由,因此傣族的舞蹈也以温柔细腻、优美平和而著称,其中最著名的舞蹈动作是“三道弯”。而将这种源于自然而又对自然无限热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傣族舞蹈中的孔雀 舞[2]。 在素来被誉为“孔雀之乡”的傣族地区,偏偏起舞的孔雀常常伴随着傣乡人的生活,因此傣族人民将孔雀看作是吉祥、幸福、美丽和善良的象征[3]。孔雀舞也因傣族人最初的单纯模仿孔雀优美的舞姿而产生并逐渐根据人们的审美观 点来加入人性的元素和感情而发展起来。 2 傣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从审美学的角度来看孔雀舞,我们会从其体态造型、服

装道具和舞台表现效果等综合结构中看出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孔雀舞对傣族的民族个性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其充分表现了傣家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和平和安定的向往。同时也是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傣家人的生活态度才造就出这么优美的傣族舞蹈,给予世人一次次的视觉盛宴。 2.1 孔雀舞的审美特征不同时期不同的艺术表演者对美的追求是不尽相同的,这更成就了孔雀舞不同时期的不同审美特征,使得孔雀舞不断的发展创新[4]。“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我们可以看出,服饰的特点、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势神态等都较为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型有: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头)、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即是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舞姿造型的“三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91659010.html,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作者:刘宗昕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20期 摘要:在我国民族发展进程当中,各个民族都发展创造了一整套能够反映民族审美和思想情感的舞蹈形式。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如果只关注舞蹈形式的绚丽、结构的精密、表现手法的完美而忽视舞蹈背后文化内涵的价值,是无法真正理解傣族舞蹈的真美内涵的。综上所述,对于傣族舞蹈特征研究以及舞蹈分割的深入了解,必须建立在对傣族民族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关键词:傣族舞蹈;舞蹈风格;民族舞蹈 不同民族的人民,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生活地理条件的差异,生活习俗、审美偏好以及艺术追求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舞蹈作为人们长期生活发展当中带动的重要的艺术形式,是人们生活内容和偏好的折射。傣族人民的内心深处,对于“水”有着浓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浓烈而真诚,这种情感也是傣族的许多艺术形式当中得到体现。 一、傣族舞蹈的起源 傣族是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程当中,也逐渐形成了以历史沉淀作为主要依托的傣族特有文化发展。在我国的众多历史记载当中,汉朝、唐朝、宋朝甚至是最近的清朝时期,对于傣族这一民族都有着详细的记载。当然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傣族有着不同的称呼,但值得研究者关注的是,傣族人民对于自己的称呼一直都没有改变过,长期以来都以“傣”自称。随着正式见过,中央政府在傣族人民的意愿基础上,将这一民族以傣族正式确立名称。 根据我国的少数民族居住地的分布来看,傣族人民长期以来都更为偏好居住在大河流域以及热带地区,目前我国的傣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傣族人民居住地气候宜人,风景秀美,堪称安居乐业的人间天堂,在这样良好的社会环境当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明显傣族特色的诸多艺术形式,傣族舞蹈就是最为常见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傣族舞蹈的种类极为丰富,不仅仅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孔雀舞,还有像脚鼓舞、蜡条舞、刀舞、长指甲舞以及狮子舞等等多种舞蹈种类。当然了,在上述多种舞蹈种类当中,目前为全国人民所知晓,甚至是走向世界的舞蹈种类就是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舞蹈的方式又可分为单人舞、对舞、器械舞、群舞等。 二、两种代表性傣族舞蹈形式

浅谈现代舞中

浅谈现代舞中"语料"的应用 自从邓肯的”自由舞”出现至今,现代舞已经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过众多的流派,但是不管怎么发展,它所提倡的反对过度身体修辞的奢侈行为,反对刻意进行的身体规训的观念一直没有改变。这不仅为机械训练后人体”非人”的表达窘境,找到了一个出口,也因此与传统的舞蹈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现代舞的语料大多是来自 于生活动作,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变革结合得相当紧密,所 以它的语料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而呈现出更加多元的 趋势。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脱离生活的”以舞为本”的观念,正在阻碍着现代舞的发展道路。王玫老师指出这种”以舞为本”的绝症原因有二:1、”一来”语汇学习处出了问题。2、”二去”语汇的应用处也出了问题。所以研究现代舞的语料问题在这个时候就显得非常的必要了。 语料——是语言这个大概念下的子概念。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时所用的材料,经过自己的排列组合,最后形成语言。由于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媒介,所以表情到姿势再到动作这些身体的源语言,则被理所应当的当作舞蹈的语料。以芭蕾舞为例,芭蕾在漫长的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动作的规范早就被当作语料,在舞蹈的表达中被固定了下来。但是,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单纯动作的组合运用已经很难满足现代舞的多元表达。于是,一大批的艺术家开始寻找新的语料:有的从历史的背景下去挖掘,有的从异文化中去探索,有的则在舞台的空间中去寻找可 能性。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的概念,就是在舞蹈空间的运用上做文章,尝试用”不跳舞”的方式去舞蹈,开发在身体之外的更多言说方式。以她的《春之祭》为例:舞台上铺满的泥土,一下子就把观众从剧场带到了那蛮荒的原始社会,一年一年,女人用血和泪浸染的泥土,散发着野蛮的味道,预示大家一场残忍的献祭仪式将要开始了。当少女不断的在大地上翻滚、挣扎,泥土和着她们的汗水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表达:不仅是一个个生命体在原始状态下呈现出的粗砺的美,更是 对少女献祭那”无声的痛苦”的消音。这时的”泥土”就与花园中的泥土不一样了,因为它被当作了语料而用到了舞蹈当中,与演员的动作和服装相配合,并出现了新的效果。由此可见,现代舞的语料,已经从动作,延伸到呼吸、眼神甚至是人身体之外的物质上了。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并不是说为我所用的东西就全都是”语料”,它这里面包含着舞蹈编创的一个路径:语料库——重新组合——新语料。什么是语

浅谈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鉴赏

浅谈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鉴赏 摘要:主要介绍了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七种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部分作品赏析。 关键词:汉族民间舞蹈;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傣族舞蹈;彝族舞蹈;朝鲜族舞蹈 民族舞蹈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1 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2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尽情欢舞。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 3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4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

浅谈现代舞的即兴课教学

浅谈现代舞的即兴课教学 人类八大艺术之一的舞蹈,最早出现于远古时代,用于表达人的 内心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种类越来越多,本文阐述的现代舞,属于出现较晚的舞种,从现代舞的即兴课教学出发,通过解释现代舞 即兴教学的概念,揭示现代舞即兴课教学中存有的问题,最后就如何 提升现代舞即兴课教学效果,探寻有效途径。 一、现代舞即兴课教学简述 现代舞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当时的古典芭蕾风靡整个欧洲,其高难度的舞技,虽美丽绝伦,但却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片面 的追求技巧,使得古典芭蕾舞被戴上“摧残身体”的帽子,为其辉煌 的历史抹上一抹黑影。人们为了摆脱这种舞蹈的束缚,减小其带来的 伤害,开始了探寻其他舞种的步伐,于是现代舞应运而生。现代舞的 即兴课也是近代才兴起的一种舞蹈教学方式,即在没有准备,没有备 课的情况下,当场教学,要求说课者对该门学科掌握到位,并且要有 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和技巧。因为在即兴的时候灵感会充分涌现,现 代舞即兴课简单来说,便是用即兴的方式来讲解现代舞的课程,它的 出现是对因循守旧的舞蹈教学的一种挑战,它将有力的推动现代舞的 丰富和发展。 二、现代舞即兴课教学过程中存有的问题 现代舞的即兴课教学要求授课老师要有扎实的舞蹈基础、丰富的 音乐常识和熟练的表演技巧,所以在师资方面要求特别高。但问题也 随之出现了,国内高校里的教师虽然在专业知识上肯定有充足的基础,但是部分教师的思想觉悟性不高,而且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即兴课教 学课题,对教师自身要求就更上一级标准,如果不即时培训更新,会 感觉对付这种课程较为吃力。某些教师出于评职称的需要,要求学生 使用自己个人编写的书作为舞蹈教材,这虽然能使课程内容更加易懂 流畅,对于知识理解掌握方面也独有见解。但这些教师自成一家的教 学言辞和方式,很难使教学经验或成果得到交流并糅合各家的意见,

浅析傣族舞的“三道弯

需要修改的地方:1要结合实际在学习傣族舞的过程中体现三道弯的重要性,现在论文中没有体现出来。2通过舞蹈作品分析那块要以主题三道弯为主,现在分析的三道弯太少,没有扣住主题。3注意论文要求的格式 目录 一、引言 (1) 二:“三道弯”的基本概念 (1) 三:傣族舞“三道弯”形成的基本要领 (1) (一)特殊的地域 (1) (二)文化的积淀 (2) 四:三道弯的动律和体态分析 (2) (一)三道弯动律的基本特征 (2) (二)三道弯体态的基本特征 (2) 五:“三道弯”在傣族舞蹈艺术表现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3) (一)“三道弯”在傣族舞蹈艺术表现的内涵 (3) (二)通过舞蹈作品分析三道弯在傣族舞蹈中的重要性及创新 (3) 1:邵多丽的艺术创新 (3) 2:雀之灵的艺术创新 (4) 六:总结 (5) 参考文献 (5)

浅析傣族舞的“三道弯” 摘要:傣族舞蹈对于三道弯的使用非常独到,除了和其他民族舞有着三道弯的基本表现形式,而且还结合了本民族的独特属性,比如下体多保持一种半蹲状态、身体和手臂都能够形成反S形状,从而更加丰富了三道弯的表现形式。而傣族舞种的三道弯的独特魅力和其本身的文化和地域环境因素不无关系,当然这也和很多优秀的傣族舞蹈家们的创新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三道弯的基本定义着手,进一步分析了三道弯的律动特征和形体特征,再通过对傣族舞的两大经典作品的创新表现进行剖析,阐述了傣族舞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傣族舞;三道弯;发展 一:引言 傣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傣族舞蹈可以说是我国民族舞蹈的代表,优美、含蓄、轻盈、灵动表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心理状态。傣族舞蹈风格多样,特点优美,特别是三道弯的灵活和创新的使用,让傣族舞蹈形成一种灵动飘渺,由不失刚毅稳健的独特魅力。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弯主要有三个关键的表现形式,分别是从从脚掌到弯曲的膝部、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以及手臂的动作三道弯,也就是手指尖到手腕、手腕到肘、肘到手臂这三道弯。舞蹈动作多以半蹲状态做重拍向下,节奏均匀上下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颤动为基本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和傣族人民所居住的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因素不无关系。特别是现代舞蹈家对傣族舞蹈的持续创新,不仅仅让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变得更加鲜明,同时也让三道弯变得更加魅力十足。二:“三道弯”的基本概念 三道弯实际上是我国民间舞蹈一种特有的舞姿和造型,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舞蹈过程中整个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呈现一种拧的状态,主要包括头和胸;腰和臀以及胯和腿三个重要关节部位以反S缔造优美姿势。同时在舞蹈过程中,腰、胸、胯是三道弯的主轴,并呈现动态三道弯,再加上一些肢体的技巧,就能够形成各种风格的三道弯。 在傣族舞蹈中,三道弯是一个最为明显的特色,动听的旋律再加上三道弯这种刚柔并济的舞姿,能够完美阐释傣族人民朴实大方的民族气质,而且三道弯除了使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舞蹈背后的思想和含义,但是也会通过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来传情达意,因此能够形成一种立体的感情传达氛围,从这点上来说,三道弯已经不是简单的对线条起伏状态、数量多少、已经三道弯难度的区别,更多的阐述了对曲线美的赞赏。 三:傣族舞“三道弯”形成的基本要领 [1]

简析傣族舞蹈的审美(一)

简析傣族舞蹈的审美(一) 【摘要】民间舞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是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傣族人民被称为“水的民族”。“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是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在舞姿造型上的体现,作者将从舞蹈体态方面简析傣族舞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傣族舞三道弯一边顺勾踢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间舞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是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就像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一样,傣族人民被称为“水的民族”。 著名傣族学专家黄惠教授指出:“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水,被傣语称为“喃木”;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为“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慢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变成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 生活在水边的人们爱水、赞美水,人也像水一样纯净、柔美。 余晖下,一位青春少女挑着水罐来到湖边,夕阳余辉照在她身上,她从水中照见自己修长的身影,脸上涌现出青春的喜悦,她散开秀美的长发,在清亮的湖水中。坐在岸边,用双脚轻拍嬉水,波清澈透明的江水吸引着她,她情不自禁地跳入江水中,冲去一天的疲劳。轻风徐来,轻抚洗净晾干的长发。夕阳落山,她起身三转两绕,盘起了傣家少女别具一格的发型。然后挑起水罐,踏着霞光,向着炊烟缭绕的竹楼款款走去……这是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在舞蹈《水》中给观众展示的情景。 作者将从傣族舞蹈的身体姿态浅析傣族舞的审美特质。“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是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在舞姿造型上的体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地区的傣族人民对孔雀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孔雀崇拜造就了“三道弯”的体态发展,孔雀的自然形态就被认为是一个“三道弯”经典。当孔雀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枝上,长长的尾羽垂下来,其形态正好是“三道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看它的骨骼结构,“三道弯”与弯曲的特点就更加鲜明。 从舞蹈的动势来看,在动作过程中相对静止的S状曲线姿态,可称为“体态三道弯”;通过动作的连续过程形成的S状曲线动态,可称为“动律三道弯”。 一、体态三道弯 体态三道弯主要表现在以S状造型作为基本体态特征的舞种中,它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在舞蹈动态过程中身体保持相对静止的三道弯姿态,傣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舞者始终保持三道弯的体态造型。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最能体现体态三道弯审美特征的是印度的奥蒂撕派舞蹈和我国的傣族舞蹈。在二者的舞蹈动作过程中,三道弯作为基本体态,舞者始终或经常保持相对静止的S状曲线造型。 傣族舞蹈中,模拟鸟兽的舞蹈居多,如“孔雀舞”、“鱼舞”、“蝴蝶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基本体态就是“三道弯”,即运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表现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这使傣族舞蹈中的此类造型具有较明显的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征,也因此凸现了人体姿态的曲线美。以三道弯作为基本体态的民族民间舞,一般在动律上较舒缓、柔软。有人形容这派舞蹈如微风中的柳条,它是所有流派中最能体现女性妩媚神情的舞种;因此傣族舞蹈以柔美、纤细、典雅的风格而著称。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国内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步。舞蹈作为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我国国民精神文明的进步有着较大的作用。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傣族人民幸福、吉祥、善良、美丽的象征。文章从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分析入手,分许了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并对傣族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及深远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风格特征;影响分析

Abstract in the new century, China's econom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anc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spirit of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our nation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e peacock dance is one of our favorite dance of the Dai people, is also China's Dai People's happiness, good luck, good, beautiful symbol.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Dai Peacock dance, Xu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ai Peacock D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Key words: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impact analysis 目录 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2) (一)认识孔雀舞 (2) (二)孔雀舞的传说 (3) 第二章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4) (一)快轻且稳的动律特征 (4) (二)优雅轻盈的形态特征 (5) (三)刚柔并济的动作特征 (5) (四)淡雅美优观的服装特征 (6) 第三章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 (6) (一)孔雀舞的发展趋势 (6) (二)孔雀舞的深远影响 (7)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10) 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一)认识孔雀舞 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代表性的舞蹈,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对于傣族孔雀舞的最早的记载源于新唐书一书,那时孔雀舞被称作孔雀桃台,这是我国对傣族孔雀舞的最早的记载。同时,缅甸内部的孔雀舞与我国傣族孔雀舞在跳法等方面较为相近。此外,在我国傣族民族的相关记载中,记录了古代傣族人民在进行拜佛、迎佛及过新

浅谈傣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一)

浅谈傣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一) 一、引言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文化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有效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典型状态和样式。民间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如果只关注舞蹈形式的绚丽、结构的精密、表现手法的完美而忽视舞蹈背后文化内涵的价值,是无法真正理解傣族舞蹈的真美内涵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傣族民间舞蹈时,应对其民族文化内涵给予高度重视。 二、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舞蹈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氛围,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韵致。傣族舞蹈中透出山JlI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平和、恬静、隽永、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凿之感。舞蹈动作中那些人体的头、手、臂肘、肩、腰、胯、膝等每一个关节都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由多种曲线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型,无论手的推拉和脚步起伏的动作,还是孔雀舞中的美丽造型的流动美,都具有造型丰富而个性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会使人们感到秀丽山河的自然律动美,还会使人们感到傣族人民生活的宁静祥和,朴实自然,更能使人感受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恬静幸福生活的向往。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感。傣族舞蹈中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脚以及头都极富有表现力,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舞时双腿半蹲,双手叉腰,上身向旁倾斜为基本舞姿。舞时一般前脚掌着地,但不强调有力地踏和跺,落地时轻而稳。傣族舞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小腿的灵活运用外,手和上身丰富的舞姿也极具特点,手式多样,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式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在动态形象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的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等,是动律的基本特征。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轻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和缓、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创造。而且,这些动态形象,是在象脚鼓、铭、钹等乐器和谐打击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泊泊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象脚鼓发出的“崩、巴、比、泼”等音响形成各种鼓点,紧密配合舞蹈表演中的动作变化。鼓的节奏平稳、绵延的乐音和舞蹈均匀的动律相呼应,增强了安详的气氛和热带的风情。这种静态的雕塑感和柔中带刚的动态舞蹈韵律,使傣族舞蹈既有静态的造型美,又有动态的韵律美。以上说明了傣族舞蹈的内涵及其形式特征,都是与傣族所居住的自然条件、民族性格、生产方式、审美心理、文化信仰以及宗教意识分不开的。 三、“三道弯”和“一顺边”的舞姿造型 “三道弯”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而“一顺边”的美,则源自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这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又一特点。 “三道弯”的舞姿造型表现在舞蹈中为:保持半蹲状态下腿部做韧性屈伸与颤动,手臂、身体、腿部都是“三道弯”的特殊动作与造型,这一舞姿特点,一直保持下来。现在还可以在“软舞”(嘎温)中窥见过去跳舞时的一些踪迹。相比传统的孔雀舞,经过创新改编的孑L雀舞表演,演员取掉了面具,加强了手、眼、身法的配合。首先是模仿这种鲜明的曲线特征除了其他相关因素外,让人联想起它与小乘佛教的灵动教义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吻合,使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更进一步地发展完善了。 过去,傣族在秋收后扬场中不使用风车,而是两手各持一把大竹篾扇,用扇风的方法筛选稻谷,这种筛法就是别致的一顺边的动态。当她们右手高举篾扇的同时,右脚亦弯曲并高高抬起,然后,手脚同时向下用力地扇风,身体由右方向左侧转动,左手扇风时,姿态和转动与

简析傣族舞蹈的审美

简析傣族舞蹈的审美 【摘要】民间舞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是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傣族人民被称为“水的民族”。“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是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在舞姿造型上的体现,作者将从舞蹈体态方面简析傣族舞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傣族舞三道弯一边顺勾踢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间舞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是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就像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一样,傣族人民被称为“水的民族”。 著名傣族学专家黄惠教授指出:“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水,被傣语称为“喃木”;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为“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慢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变成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 生活在水边的人们爱水、赞美水,人也像水一样纯净、柔美。 余晖下,一位青春少女挑着水罐来到湖边,夕阳余辉照在她身上,她从水中照见自己修长的身影,脸上涌现出青春的喜悦,她散开秀美的长发,在清亮的湖水中。坐在岸边,用双脚轻拍嬉水,波清澈透明的江水吸引着她,她情不自禁地跳入江水中,冲去一天的疲劳。轻风徐来,轻抚洗净晾干的长发。夕阳落山,她起身三转两绕,盘起了傣家少女别具一格的发型。然后挑起水罐,踏着霞光,向着炊烟缭绕的竹楼款款走去……这是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在舞蹈《水》中给观众展示的情景。 作者将从傣族舞蹈的身体姿态浅析傣族舞的审美特质。“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是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在舞姿造型上的体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地区的傣族人民对孔雀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孔雀崇拜造就了“三道弯”的体态发展,孔雀的自然形态就被认为是一个“三道弯”经典。当孔雀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枝上,长长的尾羽垂下来,其形态正好是“三道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看它的骨骼结构,“三道弯”与弯曲的特点就更加鲜明。 从舞蹈的动势来看,在动作过程中相对静止的S状曲线姿态,可称为“体态三道弯”;通过动作的连续过程形成的S状曲线动态,可称为“动律三道弯”。 一、体态三道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