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法”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技术操作规程

“五联法”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技术操作规程
“五联法”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技术操作规程

“五联法”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技术操作规程

【治疗目的及适应症】

采用普通针刺、电针、TDP、行罐、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以调和气血、疏经通络,从而达到驱邪牵正的目的。

【治疗作用】

通过普通针刺多经穴位透穴,可以使脏腑与经络、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之经气得以沟通交融,与常规取穴点面结合,弥补了常规取穴之不足,增强了经络之间的联系,使多经同时得气,提高了临床疗效。

电针的疏密波是疏波和密波轮流输出的组合波,疏密交替持续的时间各约1.5秒,因而对组织不易出现适应性反应。这种疏密交替的电流能引起肌肉有节奏地舒缩,加强血液与淋巴循环,调节组织的营养代谢,对一些软组织损伤、腰背筋膜劳损以及一些神经肌肉麻痹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对面瘫患者会感到有明显的牵拉患侧面肌的感觉。

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在临床使用已经半个多世纪,事实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能加强患部血液和淋巴的循环,促进组织营养代谢,对神经肌肉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面瘫多因风寒之邪客于面部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失于濡养,迟缓不收所致。而火罐有显著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有利于祛邪外达,祛风牵正。

穴位注射发挥了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痛苦小,疗效好。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一次性使用毫针(0.30*0.40规格),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1ml注射器,G6805-2型治疗仪,直径约4cm左右小号竹制火罐,95%医用酒精,等。

【操作方法】

1.普通针刺

(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足三里、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局部取穴和远道取穴相结合。

局部取穴:攒竹、阳白、阳白旁(阳白穴左或右5分处)、太阳、下关、牵正、夹车、地仓、迎香、水沟、承浆、四白等。

远道取穴: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

刺法:局部穴位除下关以外一律采用透刺法,阳白透鱼腰、地仓和夹车互透、水沟头地仓、承浆透地仓、迎香透四白等,下关直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远道取穴刺法同前。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府、风池、太

冲、合谷,刺法同前。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

寸。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

若面肌跳动可在跳动肌群处选2-3点平刺后,采用胶布压柄法即用

3-5cm的胶布把平刺的针柄一同贴在面部皮肤上;若面肌萎缩则选用

脾俞、三阴交穴针灸治疗,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或

联动,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

错或联动的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

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热敏灸治疗。

随症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

风痰阻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膈俞。

2.电针

适用于恢复期患者。一般选取三组穴位:

第一组:阳白—阳白旁;

第二组:地仓---颊车;

第三组:水沟---迎香、地仓。(2穴合用一个电极)

波形为疏密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

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TDP

采用重庆产仙鹤牌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在针刺的过程中照射患侧,

注意调节高度,以防烫伤,照射的过程中患者需闭目,若患侧不能闭

目,可选用适度大小的硬纸片遮盖眼睛。

4.行罐

针刺结束后,确定面部穴位没有出血的情况,在患侧面部轻轻地涂抹少许油性护肤品,选用直径约4cm左右的竹制小火罐,直头止血钳夹小棉球,蘸95%医用酒精,特别注意:燃烧的棉球不能大,蘸的酒精不能多!

行罐的方向

额部:从额中部向边缘部、额下缘向上缘;

面颊部:从四白穴太阳穴、迎香穴向牵正穴、地仓穴向颊车穴。不断反复,持续3-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行罐1次,每周治疗3-5次,治疗以病情而定。

5. 穴位注射

药物: 弥可保(若经济条件不允许亦可用维生素B12),规格:500ug,每次一支,十次为一疗程。

选穴:

急性期:选翳风穴

操作要领:直刺但不可深刺,以免损伤面神经。

恢复期:在太阳、颊车、地仓三穴中每次选2穴,每穴注射半支。操作要领:透刺法。

针对面神经损伤明显,面肌电兴奋较弱和较长时间(超过四十天)恢复不理想的患者,可在弥可保中加硝酸士的宁或硫酸新斯的明1ml。选穴仍为太阳、颊车、地仓。

操作要领:透刺法。由于硫酸新斯的明的刺激性较大,注射时应缓慢推注。出针后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一般以仰卧位

为主。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针刺结束后进行行罐操作,最后进行穴位注射。

10.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并签名。

【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治疗六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

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3.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针刺治疗期间避免颈项部吹风受凉。

【效果】

与一般针刺方法相比,具有取穴精,疗程短,见效快的特点。

燃煤锅炉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燃煤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司炉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考试及体检合格,持证方可独立操作。学徒、实习人员必须由师傅带领,否则不准操作。 2.锅炉投入运行必须经过上级锅炉监察部门检查、登记或定期检验,凭证使用,否则,司炉人员可拒绝操作。 3.操作人员应熟悉锅炉汽水系统、给水系统、燃烧系统情况,工作前必须巡视、检查设备的各部分运行情况和安全附件(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自动保护装置)及通风除尘设备、防噪声设备、给水设备等,以及锅筒、水管有否明显变性、臌包、泄漏,并进行交接。确认良好后,方可接班操作。 4.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各种仪表处,应有足够照明。作业人员应熟知备用照明设备或灯具的存放地点和使用方法。 5.锅炉房内不准堆放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当日用的燃料也不得堆放过多。 6.运煤与加煤时,应慎重检查,不准有爆炸物投入炉内。清炉渣应在用汽量少时进行。 7.严禁在无安全措施情况下,进入煤仓斗捅煤;或冬季在室外煤堆取煤时,掏洞挖煤,以防煤层突然陷落伤人。 8.锅炉房门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或关住。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锅炉房。9.锅炉房的除尘设备应保持完好,定期检查并清除所收集的尘埃。操作时,应防止二次扬尘。发现除尘设备严重失效时,应停炉检修。 10.作业人员在锅炉运行时,不得从事与锅炉操作无关的事情。

11.机器外露传动部分的防护罩要保持完好,不准随意乱拆乱扔。也不准擦拭正在转动中的机器设备。 12.严禁在有压力或锅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汽、水喷出被击伤。正在修理中的设备,要挂警示牌。电气设备检修,应由电气工作人员进行。 13.若在汽、水管的法兰及其接头处,安全阀、人手孔及检查孔等处巡视检查时,不应在正面,而应侧视。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以防烫伤。 14.操作者拉合电闸时,手必须干燥或配有绝缘措施,闸刀盖应完整,防止电弧伤人。 15.进入锅炉内之前,炉膛和烟道、人手孔须先打开,进行通风不少于半小时。若该炉与其它运行的锅炉之间有共同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则这些管道或烟道(包括给水管道,蒸气管道、排污管道等),必须用金属盲板隔开。当压力降到大气压力,温度降到40℃以下时,方可打开人孔或手孔。对蒸发量大于10吨/小时的锅炉,还应按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的要求,先检测氧气浓度,确认其保持在18%以上时,然后才能进入锅炉内。 16.进入锅筒炉膛或烟道内工作时,应设人监护。并能看见被监护者。关闭人孔,烟道门时,必须清点人数,保证无人滞留。 17.在锅筒或水箱内工作时,要轮换工作,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作业时,照明用电压不得超过12伏,在比较干燥的烟道内,而且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不高于36伏的照明电压。禁止使用明火照明。18.在锅炉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检查。例如:锅炉水位,压力波动情况,是否在许可范围,排污管是否关闭严密,受辐射热部位的锅炉壳体、水管或水冷壁管是否臌包,变形,胀接部位或对流管束部分有否泄漏,炉墙部分有否冒烟,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标准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工贸企业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2497 工贸企业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工贸企业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JC23-5、JC23-8型压力机的操作。 二、适用环境条件: 1、周围环境温度-10℃?+40℃,相对温度不大于85%。 2、环境中无大量灰尘和腐蚀性气体,能通风。 3、额定电源:220±10%V\220±5%Hz交流电源。 4、压力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三、开机: 接通冲床外部电源,按下冲床左侧绿色启动按钮,打开冲床。 四、检查: 检查冲床、模具是否良好,并将模具清理干净,准备生产。 五、上料生产: 1、将按要求备好的料放入模具中,并紧靠模具定位针; 2、用力踩下踏板,然后迅速松开,完成一次冲压成形; 3、检验首件产品是否合格,如合格后正式开始生产。 六、停机: 1、下班或因事停机时,首先按下冲床左侧红色

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原因的分析与方法

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原因的分析与方法 [摘要]分析了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的原因;提出了可能导致面瘫后遗症的因素。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双侧取穴,注重手法,刺激适度,慎用激素等方面,对防治面瘫后遗症进行了探讨。 [主题词]面瘫/针灸疗法 面瘫又称“ 僻”“口眼歪斜”,相当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症。针灸治疗面瘫临 床报道很多,疗效亦比较确切,但也有一部分面瘫患者,不能完全恢复,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笔者就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的原因及如何提高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作一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1无效病例的原因分析 1.1病程较长 通过680例面瘫患者的病程与疗效关系分析,提示病程愈短,痊愈的希望愈大;病程愈长,则完全恢复的可能性愈小。将无效病例与痊愈病例的病程进行对照,用“大数定律”进行计算后,痊愈率随着病程的增长单调下降;而无效率随着病程的增长单调上升,说明了发病后就诊时间愈早、痊愈率越高。无效病例多与病程较长,或早期治疗不当,贻误了治疗时机有关[1]。对病程较长,但尚未出现口眼联动等后 遗症的患者,可采用双侧取穴施治;患侧酌情选取地仓、颊车、颧 、下关等穴透穴深刺,采用“拽拉行气”手法[2],可加速病情恢复。 1.2病情较重 根据发病程度、面肌静止时的张力及主动运动情况,分为重型、中型、轻型三类,通过临床分析表明[3],病情愈重,痊愈的可能性愈小;病情愈轻,痊愈的可能性愈大。病情的轻重,与病变损害部位有密切联系: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和以上部位,临床体征明显,多属重型;损害在镫骨肌或鼓索部位,多属中型;病变在茎乳孔以下,较为单纯的面神经炎,多属轻型。我们认为面神经麻痹起病的轻重,标志着面神经变性的程度。在发病时,面神经呈水肿状态,髓鞘或轴突已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在茎乳孔和鼓索部位的神经最为显著,部分病人乳突部和面神经管的骨细胞也有变

压力炉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压力炉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压力炉操作规程 一、烧结前准备 1、压力炉每年由负责压力容器部门专门进行染色检查。高压氩气压力表(尤其负责炉内压力),高压进气阀要定期检修。高压气口不能对准人。炉内通气孔至少每月通一次。 2、必须每周检查冷却水过滤器进出水压差,若大于1Kg/cm2,则更换过滤芯;必须检查旋片泵、罗茨泵油位,少油则要加油。 3、若要使用脱蜡系统,则需检查排蜡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4、检查冷却水压是否大于1Bar;高、低压氩气、压缩空气阀是否打开,是否有足够的气体等。 5、检查炉内发热元件等是否有损坏和严重变形等现象,硬毡隔热层是否有损坏,一经发现,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护或更换。 6、检查石墨感应箱及密封盖是否有烧穿或裂缝等现象,有则需进行修补。 7、装炉操作之前,必须检查炉膛内的石墨滚轴传送机是否受损,滚轴缝隙内是否掉入小的合金碎块,必要时加以清理,以防滚轴的损坏及卡住。 二、装料操作 1、确保转料台车的运行通道畅通无阻,转料车在装运过程中应降到最低限位处,盘堆要用挡板挡住,以防料盘滑动、倾斜倒塌而导致产品的损坏。 2、进炉时,需将台车高度降低至石墨感应箱滚珠传送机构同样高度,方可进出产品。 第 2 页共 6 页

3、装炉时,要用合适的盖板盖住脱蜡口,进料结束要取走脱蜡口盖板。 4、装炉时,料盘堆要用手推入至炉内滚珠机构上,第一堆产品必须推到传送机构末端的限位柱垫为止。以后的每一盘堆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间隔,以防止盘堆间产品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出炉时放进铁钩。 5、装炉时堆盘与感应箱壁应留有间隙,使堆盘与感应箱壁之间无应力产生。 6、关炉门前,检查绝热体盖子的弹簧是否工作正常;炉门密封面上的润滑剂涂抹要均匀。三、炉子工作中 1、炉子通电后,先自动检漏,检查压差是否正常。 2、每隔30分钟检查冷却水系统。 3、烧结过程中一旦发生停电,应立即打开辅助供电发电机(自动控制),尽可能减少设备的损坏。 4、烧结过程结束,开启排蜡阀排蜡。蜡必须排放在防渗漏的专门器具中。 四、卸料操作 1、炉门彻底打开后,检查石墨板的清洁度和可能存在的损坏。 2、用铁钩小心钩出盘堆,并用转达料台车运送到规定地方,在运送过程中必须旋紧挡板,保证产品运送的安全。 3、用吸尘器清理石墨箱内部和所有密封面。 4、关闭炉门并抽真空以减少炉膛内氧的吸入。 5、烧结10次后,擦掉旧的润滑剂,涂上新的润滑剂。 6、每次作业完毕,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第 3 页共 6 页

毫针刺法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大余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技术操作规 毫针刺法 [诊疗技术名称] 毫针刺法 [简介]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 适用于、外、妇、儿科等各种常见疾病。 [禁忌症] 1.具有严重脏疾病患者。 2.患者疲劳、饥饿或精神高度紧时; 3.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4.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患者; 5、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腧穴不宜针刺; 6、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经活络的腧穴,禁止针刺 [操作规] 一、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

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此外还有:舒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以及不同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基本手法

进针后再施以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行针技术就是针刺的基本手法。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称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转法。 3.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4.治神与得气 (1)治神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 (2)得气就是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5.留针与出针 (3)留针:是进针以后,将针留针过程中还可以间歇行针,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一般病症只需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就可出针,或酌予留置10~20分钟。 (4)出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时,便可出针。出针时先以左手拇、示两指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作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退出。

闭式单点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762 闭式单点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闭式单点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闭式单点压力机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 管理内容 3.1 操作规程 3.1.1 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操作顺序和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 3.1.2 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1.3 开机前,按设备润滑图表注油,检查油路是否畅通,气包放水。送气,调节系统压力、润滑压力、离合器、制动器压力、平衡缸压力、油雾装置。 3.1.4 检查各油标油位,开启浓油泵,运转30分钟,检查其油路是否畅通。开动离合器、制动器,检查进气、放气及联锁机构是否正确。 3.1.5 启动主电机,空转10分钟,寸动使滑块在下死点,调节滑块闭合高度,锁紧球头丝杆锁紧机构。 3.1.6 停机,关闭主电机,待其停转后,关闭总气闸,关闭浓油泵电机,气包放水。 3.1.7 关闭机床电控总开关,关闭电控柜空气开关。 3.1.8 清洁机床,按设备润滑图表注油,锁好电控按钮锁头。 3.2 安全操作规程 3.2.1 开机前启动浓油泵30分钟,检查其油路是否畅通。 3.2.2 开机时,应检查各气路的气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检查气路元件有否泄漏、工作是否可靠。 3.2.3 在离合器,制动器动作失灵时应即停机。 3.2.4 机身下方气补储气罐不得淹水,应及时检查抽水。 3.2.5 检查模具装置是否安全、紧固可靠,设备开动

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点火前的检查 1、炉内检查:燃烧室内部无杂物和积灰,烟道隔墙无短路,受热面清洁,水冷壁、对流 管、排污管完好,看火孔、人孔完整,炉墙无裂缝,喷燃器工作正常。 2、烟道检查:烟道清洁无积灰,挡板灵活密封性好。 3、进入炉膛和烟道检查时,必须指定专人在外监护。 4、炉火检查:(1)炉墙、看火孔、人孔严密无漏,调风器灵活,各部保温完整无损, 各种部件、零件齐全,梯子、栏杆完好,通道无杂物堆积,照明设备完好。(2)防爆门完好。(3)安全阀有校验标签而且完好灵敏。 5、两侧水位计水位指示一致,无泄漏,显示液位清楚,照明充足,各管道支架、吊架完 整牢固,保温层完整。 6、取样和加药设备及附件良好。 7、压力表、温度表、水位计警示标志规范,各种仪表完整、灵活、准确,照明充足。 二、锅炉点火前的准备 1、检查完毕后,开始向锅炉上合格的水,给水温度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上水应缓慢, 夏季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3小时。 2、水位升到水位计三分之一处应停止上水,检查孔、盖及法兰结合面,堵头和放水阀等 有无渗、漏水现象,若水位有降低现象,必须查明故障原因,及时排除。 3、新安装的锅炉和炉墙重新砌筑后的锅炉必须进行烘炉工作。待烘锅炉有关系统(管线)与其它正在检修或安装的锅炉必须隔开。烘炉的温度、锅炉压力、烘炉的时间必须按厂家使 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三、锅炉点火 1、检查各系统设备处于待启动状态,各阀门开关位置正确,燃气、燃油符合要求,各仪 表指示正确。然后按点火顺序点火,点火时应将风机档板关到最小,开启烟道档板,通风不 少于15分钟,然后根据不同炉型的操作步骤进行点火。 2、点火应注意监视燃烧情况,若点火不着或发生灭火时,应立即停止供应燃料,停止点 火,开大引风档板,按规定通风后重新点火,点火时,人站在火门侧面,严禁先开燃料阀门 后点火。 3、锅炉投入运行时,热水锅炉应先启动循环水泵,待系统充分循环后才能提高炉温。 四、运行中的调整 1、司炉工必须做到“五勤”、“六稳”:即勤检查、勤看火、勤联系、勤分析、勤调整 和汽压、汽温、汽包水位稳,风压燃烧稳,燃料稳,增减负荷稳。 2、水位保持在低于水位计上部可见边缘25cm,高于水位计下部可见边缘25cm的范围内,调节水位应缓慢、均匀,水位计保持灵活完好,每班至少要冲洗水位计2次,水位报警 器每交班时进行一次音响灯光(报警)试验。 五、排污 1、锅炉排污由化验员现场监视,排污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排污阀关闭严密。 2、排污应缓慢进行,防止水冲击,如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应停止排污,待故障排除后进 行排污。

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毫针刺法操作规程 毫针刺法是指应用不同型号的金属针,采用一定手法,刺激人体腧穴,调整脏腑功能,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驱邪,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评估 1.核对患者,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目的,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要适当 2.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精神状态,当前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及 相关因素,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3.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出血倾向 二、准备 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戴好口罩,洗手 2.用物:治疗盘、消毒液、棉签、无菌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干棉球、纱 布、镊子及清洁弯盘、必要时备屏风 3.环境:整洁安静、光线明亮,调节适宜的温度,关闭门窗,防止对流风,必 要时屏风遮挡 三、操作方法 1. 备齐用物,再次核对,解释操作的方法,请患者配合 2.取适当体位,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暴露针刺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3. 定位:拇指循经按压腧穴,询问患者感觉,以确定穴位 4.消毒:局部皮肤消毒,术者消毒手指 5.进针:选用型号适当的毫针,检查针柄、针体是否有质量问题。根据部位选择正确的进针方法 6.行针:运用提插或捻转等手法使用者产生酸、麻、重、胀感并向远端扩散,即为“得气”,并根据病情运用补泻手法,达最佳针感后留针10~20分钟 7.观察:有无晕针、弯针、折针以及有无血肿、气胸等,并给予及时处理 8.起针:先用左手拇、食指夹持消毒干棉球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轻微捻针,缓缓退至皮下,再迅速拔出,切不可强行拔出,否则会造成出血或痛感。出针后要核对腧穴和针数,以防遗漏

9.协助患者穿着衣裤,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10.终末处理 11.洗手记录 四、评价 1.患者和家属理解针刺的目的,并主动配合 2.患者体位舒适,注意保暖 3.取穴准确度及操作熟练程度,进针后患者有“得气”的感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护理及注意事项 1.遵医嘱执行,仅在四肢部针刺。 2.认真评估,操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刺前要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针刺过程的感受和注意要点,以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同时取得患者的配合。 3.选择质量好的针具,有硬弯、锈蚀、带钩等不符合要求的针具,应剔除不用。 4.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去合适体位,既使患者感觉舒适,又便于操作。并应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取穴准确,正确运用进针方法,掌握好进针角度和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针1|4,以防折针。年老体弱的患者,手法宜轻。 6.针刺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询问患者感觉,若患者出现晕针等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针刺,并通知医生行紧急处理。 7.起针后要核对针刺腧穴机针数,以免针遗留在患者身上。 8.使用过的针具,应消毒后再进行检查和修理,再次消毒灭菌后备用。 一

切边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2021版)

切边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 (2021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K-AQ-0083

切边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2021版) 1、工作前仔细检查切边压力机各部分及手动、脚踏开关,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活完好,并给润滑系统加油。 2、所用压缩空气压力不得小于3.92MPa(40kgf/cm2);在安装模具时,模具的闭合高度必须与压力机的闭合高度相适应;检查切边冲头及凹模是否固牢,冲头与凹模的周边间隙是否分布均匀。装卸模具必须停车进行。 3、压力机运转时不得做润滑、调整及检修工作,更不得伸手到模内取放工件或清理毛边、连皮,而必须使用专门工具操作。 4、在工件放入冲模及手、工具移开冲模后,才可踩脚踏板操作,每次冲切后脚要及时离开踏板,以防连冲。 5、模具安装完毕,应试切一个带毛边的锻件,并进行自检,确认合格后方可投产。

6、二人共同操作一台压力机时,要互相关照、协调配合。 7、压力机工作台上不得放工件、工具及其他杂物,切边、冲孔后的锻件或毛边、连皮必须放在指定地点或料箱中。 8、工作完毕后,关闭电源,擦净切边压力机与模具,做好交接班。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面神经炎治疗方案

面神经炎治疗方案(面瘫\面神经麻痹,面部肌肉瘫痪) 2009-03-04 22:23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 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单侧型面瘫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双侧一重一轻型相似。中医称之为口歪眼斜,俗称吊线风、瞄准风(就像木工吊线,士兵瞄准一样)。如双侧同等程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则面无表情,不会笑,双眼不能闭严,口唇不能闭严,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不清。中医称之为全面瘫,俗称植物瘫、傻瘫。此三种周围性面瘫起病急,多数是在清晨洗漱时或与他人交谈时发现,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单侧型和双侧一重一轻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轻重程度会相互转换;或原发病侧肌肉已萎缩,较健康一侧开始瘫痪。这就是常见的口角先歪向一侧,后来又歪向另一侧的道理。另外,还有慢性外中风,不属于周围性面瘫,面肌并不瘫痪,口不歪,眼也不斜,表现为头疼、头紧、耳后疼、耳后紧、颈疼、肩疼、背疼、腰疼、腿疼、脚手发凉、背凉、半身凉、半身紧、面凉、面疼、面紧、面麻、面痒、面抽搐、面痉挛、怕凉、怕风等不适感。也属外中风范畴,要比急性面瘫好治的多,但如治疗不当会迁延多年不愈或导致慢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发病原因多数是脉络空虚,感受风寒。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再次是七情过极(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脑膜炎),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特别的,本病的最常见诱因有:掏耳朵、剔牙、饮酒和正在大出汗时突然受凉。 1)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叫面神经麻痹,又称为面瘫。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也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 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指病损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又称为核上性面神经麻痹。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嘴歪眼斜、眼睛流泪等,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2)面瘫手术监测效果更佳 人必须具备正常的面神经,才能够拥有各种表达内心感受的丰富表情。而发生面瘫则会令人额纹消失,不能或无力抬眉、闭眼,嘴角歪向一侧,说话不清晰,丧失表现表情的能力。据介绍,一部分面瘫经过药物治疗可以恢复,而另一部分面瘫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面瘫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在进行治疗前先使用面神经监测仪对面神经术后功能进行评估,而通过面肌电图判断面神经受损程度,可以较明确地判定哪些病人需要手术,哪些病人需要服药保守治疗,而且在手术中也可以使用面神经监测来帮助施行相应的面神经手术。一般来说,如果早期经过正规治疗,几乎所有的面瘫病人均能够痊愈。

面瘫的穴位注射疗法

面瘫的穴位注射疗法 面瘫通常是指一侧面神经周围性损害,引起该侧面肌瘫痪。本病中医古代称之为“口僻”、“口眼歪斜”、“歪嘴风”。面瘫穴位注射疗法一取穴:合谷、下关、地仓、太阳、阳间、颊车、颧髎、外关。用药:维生素B12注射液2ml。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 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每次选4个穴,每个穴位注射0.5ml,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面瘫穴位注射疗法二取穴:患侧瞳子髎、地仓、颊车、下关及对侧合谷穴。用药:维生素B12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 (5ml)1支。操作规程:一次性5m1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1ml。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瞳子髎、地仓、颊车取斜刺法,下关、合谷直刺。每周2次,6次为1个疗程。面瘫穴位注射疗法三取穴:患侧地仓、颊车、牵正、阳白、太阳及健侧合谷穴轮流。用药:复方牵正注射液(当归、全虫、白附子、僵蚕、蜈蚣)。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

1支。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每日1次,每次3穴,每穴位注射0.6ml。面瘫穴位注射疗法四取穴:臼间穴(位于口腔内上下大臼齿间的后壁黏膜处)。用药: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并据症加用:患侧乳突后自发性疼痛或压痛者发作期加入山茛菪碱注射液10mg,静止期加入加兰他敏注射液1~2mg;面肌抽搐连动者加入辅酶A100U。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针尖与耳垂平行,于“臼间”穴处刺入,深约1寸,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入。之后用乙醇棉球压迫,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继续第2疗程,隔日1次。面瘫穴位注射疗法五取穴:穴位第一组阳白、攒竹、印堂、四白、太阳;第二组四白、迎香、颧髎;第三组地仓、颊车、大迎、承浆、人中。用药:地塞米松注射液1ml+维生素B12注射液1OOμg。药物(器具)制备:一次性注射器(5ml)1支。操作规程: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穴位局部皮肤用碘伏或乙醇常规严格消毒,直视下采用无痛手法刺入穴位,至有酸胀感回抽无出血时即将药液缓慢注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点火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1. 锅炉内有无杂场,人孔,手孔是否封好,耐火砖墙及前后拱无严重裂缝和结焦。 2. 锅炉水冷壁管集箱和对流管束应无裂纹和渗漏,变形,下降管绝热无破损。 3. 隔烟墙完整无损,炉排整齐无杂物。 4. 煤层调节板齐平,起落灵活刻度位置指示正确,耐火砖应牢固。 5. 煤槽闸板应开关灵活,严密好用。 6. 烟道内无积灰无杂质,烟道挡板严密,开关灵活,开关位置指示正确。 7. 炉排变速机构应进行变速试车,使炉排运转正常为止。 8. 在炉排运动中,检查炉排运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 各分段风室内无杂物,搬把牢固,开关灵活,位置正确,放灰板严密,开关灵活好用。 10. 所有人孔门,看火门皆应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11. 所有的吹灰器都应灵活好用,吹灰控位置正确。 12. 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符合规定,齐全完好。 13. 所有阀门和塞都应开关灵活好用。 14. 各操作部位要有良好的照明。 15. 炉排前挡灰罩完好严密 16. 各种仪表齐全灵敏。 17. 各种电器设备安装试车符合要求。

18. 燃料,水源有充足的储备。 二、阀门的检查 1. 所有阀门应完整开关灵活,阀门是否在规定的位置,同时注意检查阀门应无堵板。 2. 检查的同时按规定位置进行调整。 蒸汽锅炉: (1)蒸汽系统—主汽阀门(关)母管戴止阀门(关),炉筒空气阀门(开),炉筒压力旋塞(开),压力放水旋塞(关)炉水取样阀门(关) (2)给水系统—省煤器进出口阀门,旁路阀门及排污阀门(开)直通上水阀门(关)炉筒进水阀门(开) (3)水位计—汽水旋塞(开)放水旋塞(关) (4)排污系统—炉筒排污阀(关),集箱排污阀及炉筒连续排污阀(关) (5)吹灰系统—各阀门(关) 热水锅炉: (1)锅炉共同水管阀门(开) (2)循环泵进出口阀门(开) (3)注水前打开各部门空气,注水阀关闭 (4)排污阀(关) (5)压力表旋塞(开) 3. 上水,通风运煤及除尘设备,生火前要进行全面检查。

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针刺疗法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常见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 【适应证】 针刺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内?外?妇?儿等各科都可应用,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对于疼痛性病症?功能失调性病症及某些急性病症,可视为首选疗法? 1、毫针刺法 【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2)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3)进针法: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4)针感: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角刺入,称"横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手法: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起针: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

开式固定台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992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开式固定台压力机安全 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开式固定台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检查电气及各工作部分是否正常,然后接 通电源,使电动机空转校正旋转方向。 二、压力机在使用前,应检查电动机、电器等 是否绝缘良好。 三、必须使开机前的空气压力达到0.4MPa。 四、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扎好袖 口,不准带围巾、带手套。女工发辫应挽在帽子内。 五、对新冲压工进行为期3-6个月的专门培 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对冲压工每年一次的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

六、为保证操作者人身安全,优先选用双手操作功能,双手操作按钮至工作危险区域的安全距离为600mm,此安全距离不得人为地缩短,否则会有出现事故的可能性。 七、工作前仔细检查工位是否布置妥当,工作区域是否有异响,机床各部位操作机构、停止装置、离合器、制动器等是否正常,机械传动部分,电器部分要有可靠的防护装置,禁止在卸下防护罩的情况下开车或试车。 八、工作前应将机床空运转1-3分钟,机床有故障时严禁操纵。 九、工作前打开进气截止阀,在气压不足时,黄色空气压力指示灯自亮,待达到规定气压时,黄灯熄灭,方可工作。 十、不得随便拆除压力机保护装置,如保险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 面瘫疾病在生活中属于多发病,面瘫的发病人群也是很广泛的。很多人也容易患上轻度面瘫,但是人们往往会认为轻度面瘫没什么大的危害,因此会忽视它的治疗。其实,轻度面瘫的治疗是必须的,否则会扩大化的。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 真实案例: 大风天气易引发面瘫年轻患者居多近日来,大风降温雾霾天气频频出现,生病的患者急剧增加,其中30至35岁的年轻人占到了30%—40%,而且他们的病症表现都是头痛,疑似感冒,实为面瘫。今年刚过30岁的小郑,平时身体素质很好,但前几日大风天气,出去跑业务后,就感到头后颈部酸痛,他以为是患上了感冒,过两天就会好。哪知越来越严重,最后影响了正常工作,他才来院就诊。医生却告知:他患的不是什么感冒,而是受风引发的面瘫。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延长了治疗时间。【【乾正康】】治疗面瘫远离痛苦治疗面瘫,让患者远离面瘫困扰。采用新型优质高效皮肤渗透促进剂,具有载药量大、恒定释放治疗成份等特性,药物吸收快,效力持久;药物经深层磁化处理,其与

病变细胞的亲和性大增,强力渗透直达病灶迅速起效,组方含有营养神经的特别因子,能在短期内滋养、修复、再生面部神经。三个疗程彻底康复!冬季是面瘫的高发期,之所以年轻人频发面瘫,除了天气原因,与不规律生活,精神压力大也有较大关系。由于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一般面瘫不像老年人一样嘴歪眼斜,症状以头痛为主,会与初期感冒症状混淆,由此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留下面瘫后遗症:面部痉挛,眼角、嘴角会不由自主地抽动等。因此,专家建议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治疗,不要因为工作而拖延。 面瘫最佳治疗时间 【小贴士】:1、面瘫病人勿用冷水洗脸,注意头面部保暖、应该注意功能性锻炼,如张大嘴、努嘴、示齿耸鼾、抬眉、双眼紧闭、鼓气,有主意面瘫预防。 2、夏季避免电扇、空调直吹身体,如果患者感到有点凉了就要调整风向或关掉电器,不可贪图凉爽。 3、面瘫病人应该多食:甜瓜、香蕉、桑棋、山楂、紫匣、海带、大枣、新鲜蔬菜、粗粮如豆类、黄豆制品、丝瓜、冬瓜、黄瓜、南瓜、玉米、洋葱、瘦肉、苦瓜。 4、患病期间应该进行适当的活动,同时保持情绪乐观、足够的睡眠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常听轻快音乐。

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本岗位操作人员须具有劳动部门颁布的锅炉工人操作证,每班应有一运行经验丰富的锅炉工人带班。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定期总结操作经验,注意节约用煤,不断提高运行水平。 一、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确认如下设备已安装或检修调试完毕,并且处于备用状态。 静设备:锅炉主体、省煤器、除尘器、分汽缸、烟囱 动设备:给水泵、鼓风机、引风机、出渣机、炉排转动装置 仪表:压力表、水位表、配电操作台 工艺:工艺管道安装完毕 水压试验:系统已运行水压试验,且合格。 二、炉排冷态试车 锅炉组装完毕,炉排主轴与传动装置连接后,烘炉前应进行不少于8小时的冷态连续试运转。冷态试运转达如下要求: (1)炉排片在链轮轴处应平衡转弯,如发现拱起,可拧紧两只调节螺栓。 (2)两侧主动炉排片,与侧密封块和侧密封角钢的最小间隙不小于4毫米。 (3)主动炉排片与链轮的啮合良好。 (4)炉排长稍两端与炉排两侧板的距离在链轮轴处应保持相等,若发现一端与侧板发生摩擦,可在炉排装配门处用锒头轻击使之两端距离保持相等。炉排片无严重的单边倾斜。

(5)炉排片转动无卡住现象。 三、烘炉和煮炉 烘炉的目的:使锅炉砖墙能够缓慢而均匀地干燥,在使用时不致损裂。 煮炉的目的:清除锅炉部的杂质和油垢、锈斑等。煮炉时,锅筒加入适当药品,使炉水变成碱性炉水,去掉油垢等物。 为了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当锅炉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及长时间停炉后,都必须经过烘炉(停炉时间超过15天)和煮炉(停炉时间超过40天)。在烘炉和煮炉前,必须详细检查锅炉的各零部件,检查项目如下: 1.链条炉排冷态试车8小时以上,检查是否有断裂了的炉排片,炉排片销轴有否严重弯曲,如有可在炉排装配门处随时进行抽出校直重装或更换。 2.链条炉排的任何地方不允许有如螺栓、螺帽、铁钉等铁器失落。 3.点火门开启灵活,煤闸门左右侧与炉排面的距离相等,以保证炉膛两侧煤层厚度相等,如距离不等可调节链条下部的螺栓,使之相等。煤闸门上的盖板应严密覆盖好,以防煤块漏入卡住煤闸门上下活动。 4.炉排各风室的调风门调节灵活。 5.人孔、手孔要求严密,附属零件装置要求齐全。 6.炉墙要求正常,烟道连接要求严密。 7.省煤器密封严密,烟气通道畅通。 8.所有轴承箱及油杯按要求充满润滑油。 锅炉以上各部件检查完毕和试运转后,证实有安全启动的条件,即可开始烘炉和煮炉,烘炉时间不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 规范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