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动植物的相关概念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动植物的相关概念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动植物的相关概念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动植物的相关概念研究随着即将出台的《科学(1—6 年级)课程标准》(送审稿),相对于之前的实验稿做了很大调整,标准的修订势必伴随着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又一次大修订。而选取被誉为“科技教育强国”的美国的主流科学教材来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本论文是对我国与美国科学教科书中动植物的相关概念做分析比较,希望能对小学科学教育提供参考,并期望对科学教科书的编辑和科学科的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研究的对象是我国与美国三至六年级的科学教科书,我国部分选择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简称教科设)《小学科学》,美国部分选择的是美国现行的小学科学主流教材,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科学启蒙》。研究的方法采用的内容分析法,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中所指的动植物的相关概念是指教科书中关于“动物”与“植物”的相关概念。而本研究的重点是针对动植物相关概念的内容分析,。分析的动物概念内容包括[植物的分类]、[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生长繁殖]、[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四项概念;分析的植物概念内容包括[动物的分类]、[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生长繁殖]、[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四项概念。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为[分析项目表],分析单位是单元,以量的分析为主,少数项目进行质的分析。本研究以[评判员信度],作为检定信度的方法。在资料处理部份,在量的分析上,采取次数和百分比统计为主,分析其分配情形。此外,在质的分析方面,则引用教科书内容作质化的描述和探究。

一、概念的界定

1、教科书的概念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教科书”与“教材”、“教学内容”等同,缺乏对教科书内涵的深入研究。事实上,教科书、教材与教学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三个概念,教科书包含在广义的教材概念之内,是教材的重要组成成分;而教材仅仅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大百科全书》给教科书的定义为: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还是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其作用十分重要。1《美国大百科全书》:从严格意义上讲,教科书是为了学习的目的通过编制加工并通常用简化方法介绍主要知识的书2。

美国学者戈温(Gowin,1981)认为,教科书是作为教育工具的书,教科书的特性是:作为好的思维或情感的媒介;作为具有潜能的可促使新事件发生的过去事件的记录;作为思想或过程的权威记录;作为概念或知识(信息)实体的编制者;作为增强意义和丰富经验的刺激物。3

在我国现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年版)中教科书被定义为“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定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4而在《教育大辞典》中也将教科书定义为“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教材的主体。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课外扩大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主要由课文、注释、插图、实验和习题等构成。其中课文是最基本的部分。”5以上对教科书的概念界定在具体的表述上存在差异,但都认为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媒体,是教材的核心,1邱科平.世界大百科全书(第2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2胡成霞.教师教科书评价简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29.

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45.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83.

作为教学资源尤其是作为学生资源而存在。

2、小学科学教科书

中国依据的是2007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美国依据的是2010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引进,McGram-Hill Education Macmillan出版的科学启蒙教科书。

3、动植物相关概念

(一)植物的相关概念:6

本研究所指植物相关概念包括[植物的构造与其功能]、[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生长]、[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四个主要概念。各概念內容如下:

[植物的构造与功能]:包含根、茎、花、果实、种子的基本构造与功能及特殊环境下植物的特殊构造。

[植物的繁殖]:包含植物的种子繁殖,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繁殖,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种子发芽的过程及植物生活史。

[植物的生長]:包含植物的维生方式、养分来源、光合作用及植物的

趋性。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包含植物在生态系中的重要性、植物与环境的

交互作用、植物的保育问題。

(二)动物的相关概念7

本研究所指的动物概念是指中美小学科学教科书上关于动物生活、生长、生理特征、繁殖相关概念;分为下列四项:[动物的分类]: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虫类、节肢类。

[动物的繁殖与生长]:同性生殖、异性生殖、卵生繁殖、卵胎生繁殖、胎生繁殖、水生、两栖、陆生。

[动物的维生方式]:腐食性、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

[动物的界定与环境关系]:动物的定义、动物在生态系中的重要性、动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动物的保育、稀有动物。

4、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的含义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就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对量化结果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的原始材料可以是文献,也可以是其他媒介信息。目的是弄清文献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揭示文献所隐含的情报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它具有系统、量化、客观的特点。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既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独立的科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有一套较严格的程序,主要包括文献抽样、设计分析维度及体系、确定分析单位及分析范围、量化处理、信度分析、统计处理这6个步骤。8

二、文献综述

1、中美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

(一)中国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内容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革与变动,而且直至今日还在经历着一6郑一乔.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国小自然课植物相关概念研究[D]:[未出版硕士论文].新竹市:国立新竹师范学院,2004.

7高文芳.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国小自然课动物相关概念研究[D]:[未出版硕士论文].新竹市:国立新竹师范学院,2004.

8杨晓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4-216

场新的变革。9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教学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育。当时,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并被列于语文和数学之首。尽管我国小学自然科学教育起源如此早,但直到1903年,中国的科学教育走上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即以哥白尼以来的现代科学内容为主的)的发展道路。

1903年,对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和制度传人中国,科学课(当时称“格致”)从此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

1929年,中国第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问世。该标准把高小的历史、地理和部分卫生内容合并为《社会》科,个人卫生部分并人《自然》科。初小则把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

1932年,高小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各科又单设,初小仍是一门综合的《常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前夕。

1949一1950年(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地区初小有《常识》,部分地区初小没有《常识》(这些地区的初小因而也就没有科学课程),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是每周三课时每课时50分钟)。

1951年,全国初小都取消了《常识》。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仍是每周三课时。

解放以后(1949—1979)的3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一直开设自然常识课,后又改为自然课。这一时期仍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20世纪50年代学前苏联,60、70年代基本上是“停课闹革命”。

在这一时期,国家先后颁布了三个教学大纲。1956年,中国在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自然教学大纲,规定初小阶段的自然课内容在语文课中进行教学。除语文课编有自然课文之外,大纲规定每周要专门拿一节语文课来上“自然专课”,以使学生能有机会从事与自然科学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高小每周两课时自然课。初小学习生物界自然,高小学习无生物界自然。196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因全国多数初小语文教师反对在语文课中承担自然教学任务,教育部又坚持初小不单设自然课,所以这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只规定了高小的自然教学任务,而过去多少年初小都有的自然课或常识课无形中就被砍掉了。1978一1981年,在社会秩序刚刚从大乱转人初步稳定之后,教育部颁布了第三个全国通用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该大纲规定,小学阶段只在最后两年开设《科学常识》课(每周两课时),而低年级的科学课仍然空缺。同时,由于设在高年级的《自然常识》课不仅包括了50年代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自然课的所有内容,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增加了许多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内容。1982年秋,基于各方面人士对1978年大纲草案的反馈意见,教育部修改了小学自然教学计划,决定将小学自然课的学习提前至三年级开设,从而使学习时间增加了一年。同时,教育部还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修订并出版了新的自然教学大纲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第一册教材和教师用书。10

1980年到2000年,这一时期开始初步形成我国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

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明确指出“根据四化需要,必须加强小学自然科学常识教育,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并将课程名称恢复为“自然”,取消了画蛇添足的“常识”两个字,并从三年级起开设。1982年秋,在科学启蒙教育大师刘默耕的领衔下,具有崭新的教育理念(“自然课就是教孩子们‘搞科学’”)的《自然》及指导《自然》课教学的《教师用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9李华.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J].科学课,2003,01:31-34.

10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M].武汉:湖北出版社, 1998:2-5.

1992年国家教委又颁发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自然课。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材是以教科书为基础的系列教材,品种除教科书以外,同时供应教师教学用书,以后又陆续供应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等。它有“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两套,分别供两种学制的学校使用。11

2001年初,国家教育部开始组织编写新的《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学科的名称由原来的“自然”改为“科学”。这一改动不仅反映了教学内容上的扩展,从以自然现象、事物为主拓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ts)等等,而且还包含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新的标准又规定在小学3-6年级开展科学教育。12

2007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在随后几年,小学科学课的课程标准也开始展开修订,在2011年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版)》(送审稿)恢复了小学一、二年级科学课,加强了科学教育。

(二)美国

美国是科技教育强国,自二战以来,共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它以20世纪50年代末由苏联在“外层空间”的挑战而引发的“学科结构”运动为发端,70年代初兴起了改变职教与普教分离的“生计教育”,至70年代中期又展开强调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训练的“回归基础”运动,而80年代则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综合教育改革运动。13

1945年,美国联邦科研及开发办公室主任布什(Vannevar Bush)在《科学:无边的疆界》的报告中,向罗斯福总统呼吁:“改进科学教育迫在眉睫,因为具有科学潜力的学生对于不能唤起其兴趣或不能提供适当科学教学的高中教育,最容易深受其害。”布什的这份报告直接导致了1950年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建立,由此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美国科学课程的改革。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使得科学、技术及科学教育在巩固国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日益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所重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人意识到苏联在科学技术上的优势造成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该法的颁布为此后十多年里科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经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模式逐渐取代了自然学习模式,而“做个科学家”(Being a Scientist)则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口号。这次改革研究出版了大量的课程和教学资料。有较大影响力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有三种:14一是ESS课程(The Elementary Science Study, 1961-1971),它的特点是以一个大主题综合相关的知识内容(如“光和影子”等),强调让儿童亲身实践和探究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二是SAPA课程(Science-A Process Approach, 1962~1972),它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科学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又称“过程技能”(process skills)。三是SCIS课程(The Science Curriculum Improvement Study, 1962~1974),它强调儿童对科学概念的功能性理解,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概念结构和科学理解。比较ESA、SAPA和SCIS这三种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发现,它们或侧重于“内容”,即科学概念的掌握,或侧重于“过程”,即探究技能的发展,这使科学课程是“内容”还是“过程”的争论成为后续30年直至今天小学科学课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5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科学课程在总结了60年代的经验教训、并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探究”和“过程”的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发展全体民众的科学素养。其重要标志是美国于1985年启动的“2061 计划”,在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他5份专题报告中,明确提出“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科学、数学和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16并详细阐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初等、中等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

11蔡海军.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过程及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05:70-7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2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钟媚,高凌飚.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比较教育研究,2007,06:47-51.

14(美)赫德(P.D.Hurd),(美)加拉赫(J.J.Gallagher)著;刘默耕译.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方向[M].北京市: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0:29-32

15丁邦平.《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兼谈我国小学自然课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验,1998(3):31-36.

1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X

标和科学依据。

90年代以后改革进入了新的成熟阶段。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美国第一次推出全国统一的科学课程标准,目的是监控全国的科学教育质量。1995年12月6日,美国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正式出台,不仅论述分阶段(幼儿园到四年级、五年级到八年级、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科学教育的内容标准,而且对从事科学教育教师的素质以及科学教育中的评价等制定了标准。在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已注重科学、数学和技术的综合17。

2、中美小学教科书的发展与现状

(一)中国:

从新中国刚刚成立到上世纪末(1950~2000年),我国的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主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在这个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共编写并出版了8套小学科学教材。2000年以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出现了多套小学科学教材并行的局面, 目前通过国家审定的小学科学教材共有10套。

(1)《自然课本》(1950年版)

主要由顾均正和贾祖璋编写,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小学科学教材。该套教材共分4册,每册18课,适用于高级小学的高年级段(即5~6年级,当时的初级小学不设《自然》课)。

(2)《自然》(1953年版)

该套教材由方宗熙、陈同新等编写, 共分4册, 每册30课, 适用于高级小学的高年级段, 其主要特点之一是模块式设计。各模块内的知识具有相当严格的系统性, 各课前后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联系,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6大模块分布与情况见表一。

表1: 1953年版《自然》的模块内容及分布

本套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知识覆盖面太窄, 像天文、力与机械、物体运动、动物、植物等一些基本科学领域都没有涉及。

(3)《自然》(1957年版)

该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编写, 共分4册, 适用于高级小学的高年级段。该套教材继承了1953年版《自然》的模块设计,将以前的6个模块增加到8个,并调整了模块的顺序和内容,见表2。

表2: 1957年版《自然》的模块内容及分布

17梁志喜.美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222-223+229.

(4)《常识》(1961年版)

该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 共分4册, 适用于五年制小学4~5年级。

从严格意义上说,《常识》并不是科学教材, 因为它还包含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科学课的比重只有50%左右。

(5)《自然》(1964年版)

该套教材由刘默耕、李培实等编写, 共分4册,适用于高级小学高年级段。1964年版的《自然》可以说是1953年版《自然》的继承和发展。在1953年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动物”、“植物”2 个模块, 并对各模块的分布和内容做了调整(见表3)。

表3: 1964年版《自然》的模块内容及分布

(6)《自然》(1978年版)

该套教材由刘默耕、李培实等编写, 共分4册, 适用于五年制小学高年级段。

该套教材吸收了前几套教材特点,做了一些教法上的改变,但仍保留了以前各个模块内课的内容和顺序, 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突破。

(7)《自然》(1982年版)18

该套教材由刘默耕、李培实等编写, 共分4册, 适用于小学高年级段(后来被改变成6册, 供小学3~5年级使用)。

该套教材继承了前几套教材的一些优点, 同时又借鉴了国外教材的先进经验, 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创新。

(8)《自然》(1993年版)

该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北京教研室、天津教研室三家联合编写。共分12册(五年制为10册),,供一至六年级使用。

特点是与教材整体结构相适应,在教材中暗含着知识、能力、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单元结构。例如: 各种各样的果实、各种各样的根、各种各样的茎、植物的身体, 这4个内容就组成了一个教学单元。

(9)现行的8套小学科学教材中教科版的主要特色

2000年,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在教育部的倡导和主持下,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展开。在新课程改革中,制定了《科学(3~6 年级) 课程标准》,科学教学从3年级起始,教材的名称从《自然》改为《科学》。国家推行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多套教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截至目前,通过国家审定并在全国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共有以下10套,包括教科版、苏教版、冀人版、青岛版、大象版、鄂教版、湘版、粤教版等,其中教科版的使用范围最广。

教科版的主要特色:

200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在全国24个省(市)的150多个实验区使用,主编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郁波。全套教材共37个单元,约140个活动,其中侧重于生命世界主题的单元10个,物质世界主题的11个,地球与宇宙主题的8个,另有8个跨学科的综合单元。编排时从横向上注意了一册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的均衡性,从纵向上注意了各册18刘忠学. 从《自然》到《科学》(上)—五十多年来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演变[J].科学课,2007,11:4-7.

19刘忠学. 从《自然》到《科学》(下)—五十多年来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演变[J]. 科学课,2007,12:7-9.

教材间科学概念发展的应有逻辑顺序。从总体上内容的选择服从于活动设计的需要20。基于六年的教材实验和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2007年教材建设队伍对第一版本做了一定的修改,推出第二版本。本论文所要研究的是第二版本,也就是2007年版的小学科学教材。

与2001版相比,2007版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没有做大的变动,只是进行局部的调整和完善。37个单元缩减成32个,平均分配在4个年级,一共8册,每册4单元,考虑到年段和课时的不同,3年级和4年级每单元7课时,5、6年级每单元8课时。对教材进行逐个思考的基础上,把以下10个单元合并为5个单元。删去了六年级下册的《信息》,删去了四年级上册的《有生命的物体》,并将其中的一些内容移植到《植物和动物》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中,增加了《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主要是对比国外的教材,发现过去这方面的量不够,特别是关于土壤的形成等方面内容不足,增加了六年级上册的《生物的多样性》,最终变成了32个单元。

2007年版的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整体框架按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这三个领域来划分。起始部分都是从特性开始,沿着发展变化,到最后成为系统。线索非常清晰、明了。相比较2001年版,这个版本特别关注记录单,鼓励孩子将观察、实验记录,直接记录在课本的记录单中。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和有关资料的补充。教科书要成为孩子要看的读物,要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每一个资料都是科学概念的延伸和深化,很多资料都直接进入教材的层面。21(二)美国:

美国的科学教育哲学中早已将科学知识分为三个大领域: 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空间科学”22。传统的科学教材均以这三大块科学概念为核心, 由于人体健康的知识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 小学许多教材中又将人体科学单列出来。在《标准》和《基准》对美国科学教育的影响下, 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化, 对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这些新的科学教育文件倡导课程教材的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又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小学科学教材。

(1)以科学概念为核心

传统的以科学知识体系为主构建课程结构的教材属于以科学概念为核心的教材。《SRA真实科学》231一6 年级教材是以科学概念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分为四个板块: 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物质科学和人体科学。教材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力图从四个方面发动学生学习科学: 视觉资料;有清晰的教学过程的教材; 以学生为中心的、扩展的学习资源; 观察、记录、测量和实验等活动材料。

以科学概念为核心的教材,在科学概念上是前后紧密联系的,教材每册的单元较多,罗列的知识内容也较多,而在探究的深人上却有所欠缺.有文章认为这类教材容易导致“阅读科学心”。24

(2)以科学概念和统一概念为核心

《标准》中“科学的统一概念和过程”以及《基准》中的“通用概念”都是许多领域共用的思想武器。两者都提倡在教学中渗透统一概念的理解。有的教材在编写时特别考虑了统一概念。《科学发现工作》(见表4)以科学概念为课程结构体系,并在整套教材中贯穿了《基准》中通用概念的思想。其每个单元都能使学生对系统、模型、恒定和变化、规模四个概念中的至少一个增进理解。由于通用概念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用途,教材的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科的整合, 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开放性。

表4 “科学发现工作”课程模块

20刘德华.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7.

21赵姣.我国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与美国STC教材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22Arhur A. Carin Joel E. Bass,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Ninth Edition,Merrill Prentice-Hall,Inc.2001.

23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 Real Science(1-6),Silver Burdett Ginn.1996.

24Newport,J. F. Elementary Science Texts:What’s Wrong with Them?Education Digest Oct90,V ol. 56 Issue 2,p68.

(3)以探究过程为核心

由于《标准》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美国相继出版多套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材。这些教材的每个模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因而这些教材结构一般比较简练,以达到“精心选择内容,并将内容放在探究导向的

课程中”的目的。《BSCS科学—教与概念和技能相关的活动》(TRACS)25K ~ 5 教材(表5) 和《为了孩子的科学与技术》(STC)261一6年级教材的单元结构都是以探究的顺序为核心27。

表5 TRACS单元模块

TRACS每个模块的探究顺序遵循5E教学模式,即引入(engage)、探索(explore)、解释(explain)、详细描述(elaborate)、评价(evaluate)。

STC教材的教学的模式与上面相似,主要教学步骤为:焦点,澄清学生对教学主题已有的知识;探究,使学生对客观事物、生物和科学现象进行积极的调查研究;反馈,鼓励学生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调整他们的观点;应用,帮助学生在新的情况下讨论应用他们的新观点。STC教材各个单元的实验材料与单元内容紧密配套。如植物生长发育单元的实验材料中有快速生长植物—油菜种子,传粉用的干蜜蜂标本等。快速生长植物的生长期只要40天,适合为时近两个月的单元教学。

以科学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McGraw-Hill的一个分公司Macmillan/Mc Graw-Hill于2005年出版的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科学》(SCIENCE),是美国小学科学的主流教材之一。该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关照儿童的身心和思维特点及发展需求,通过问题和故事方式呈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以科学为中心将生物、地理与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之系统化,因而亦有很强的科学性。透视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对于我国的教材编写及其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全书共六册,供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学习。这套教材,是典型的以主题为中心编制的。教材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生命科学(Life Science)、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和物理科学(Physical Science)。

3、动植物概念的相关研究

(一)动物概念的相关研究

(二)植物概念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邱科平.世界大百科全书(第2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2]胡成霞.教师教科书评价简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29.

25Teaching Relevant Activities for Concepts and Skills(1-5). Kendall/Hunt,1997.

26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hildren(1-6). Carnolina Biological Supply Company,1994-1997

27张军霞. 美国小学《为孩子的科学和技术》(STC)教材介绍(二)[J]. 小学自然教学,2001,05:37-38.

[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45.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83.

[6] 郑一乔.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国小自然课植物相关概念研究[D]:[未出版硕士论文].新竹市:国立新竹师范学院,2004.

[7]高文芳.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国小自然课动物相关概念研究[D]:[未出版硕士论文].新竹市:国立新竹师范学院,2004.

[8]李华.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J].科学课,2003,01:31-34.

[9]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M].武汉:湖北出版社, 1998:2-5.

[10]蔡海军.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过程及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05:70-7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2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钟媚,高凌飚.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比较教育研究,2007,06:47-51.

[13](美)赫德(P.D.Hurd),(美)加拉赫(J.J.Gallagher)著;刘默耕译. 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方向[M]. 北京市: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0:29-32.

[14]丁邦平.《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兼谈我国小学自然课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验,1998(3):31-36.

[15]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X

[16]梁志喜.美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222-223+229.

[18]刘忠学. 从《自然》到《科学》(下)——五十多年来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演变[J]. 科学课,2007,12:7-9.

[19]刘德华.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7.

[20]赵姣.我国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与美国STC教材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21]Arhur A. Carin Joel E. Bass,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Ninth Edition,Merrill Prentice-Hall,Inc.2001.

[22]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 Real Science(1-6),Silver Burdett Ginn.1996.

[23]Newport,J. F. Elementary Science Texts:What’s Wrong with Them?Education Digest Oct90,V ol. 56 Issue 2,p68.

[24]Teaching Relevant Activities for Concepts and Skills(1-5). Kendall/Hunt,1997.

[25]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hildren(1-6). Carnolina Biological Supply Company,1994-1997

[26]张军霞. 美国小学《为孩子的科学和技术》(STC)教材介绍(二)[J]. 小学自然教学,2001,05:37-38.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32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2.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2、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3、掌握运用多种形式搜集证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太阳对动植物的重要影响。 2、培养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讨论引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对比实验,我们了解到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对于同样生存在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出示常见动物图片)和植物(出示花、草等植物图片),太阳对他们也有相同的影响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动物也离不开太阳,它们也要光和热。 师:说的很好,我们很多同学家里养的小狗、小猫,它们冬天时候特别喜欢跑去阳台上晒太阳,白天也需要光才能活动。那植物呢?生:植物也要阳光,才能长得好。 师:你怎么发现的? 生:家里的花草都放在阳台上专门让它们晒太阳。

并且能将观察到的事实用来支撑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师: 自己的观点,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2)启发提问,引导搜集证据的意识 师:对于“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刚才大家发表了很多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猜测的,有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要想让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就一定要找到事实证据,老师给大家一些线索图片,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发现吗?(PPT出示动植物图片) 师:都想好了吗?谁先来说说植物的生长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生:小苗要想长高长大,需要太阳光。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田地里的禾苗能晒到太阳的比处在阴凉地方的要长得高。 师:对,大部分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要比缺乏阳光的地方长得更好。还有谁要补充吗? 生:植物生长也离不开太阳给的热。 师:这个你怎么知道的? 生:冬天太阳不好,道路两旁的树很多都冻死了。为了防止树木被冻死,园丁给有的树木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师: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的确,冬天为了保护树木,很多树干都被裹上了一层保护衣,用来防止低温。还有谁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见过很多种植水果、蔬菜很常见的塑料大棚(出示图片),棚内的温度冬天要比室外高,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太阳的热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型分类.doc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型分类、界定与基本要求 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但是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探究方法。课堂教学活动 中,有的内容侧重于观察,有的内容偏重于实验。按照主要活动形式的不同,小学科学课堂教 学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课型。 ( 一 ) 观察探究课 1.界定 以观察活动为主要的问题研究形式,以获得思维发展和构建知识体系为目的的课堂教 学活动,我们称之为观察探究课。比如《蚂蚁》《四季星空》《它们都是鸟》等内容可以设计成 典型的观察探究课。 2.一般操作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引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情 境引入,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形成探究的动力。相反,情境引入不合理,教学过程就会失 去探究的色彩,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活动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通过特定的 激情境创设,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题目,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已 有的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观察,研究问题。在明确了探究的问题后,师生共同完善探究活动设计,然后 学生按照活动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察探究活动,如观测、实验等,对提出的问题开展探究。 (3)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观察、实验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有 价值的证据。然后对所搜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 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4)表达交流,深化认识。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 ( 如口头表达、交流展示等 ) ,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探究结果,在交流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既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成果,也要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 (1)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学课件优秀

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分类后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2、通过设计房屋的活动进行大胆想象;意识到使用材料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3、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根据材料的不同对人类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能设计实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玻璃器具、雨鞋、剪刀、棉衣、泡沫塑料盒、木凳子等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提出问题: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材料?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材料,在生活中你能给材料分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1、观察下列物品:玻璃器具、雨鞋、剪刀、棉衣、泡沫塑料盒、木凳子等,这些物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按材料是否能回收,将材料分为不可回收的材料和可回收的材料。……2、你知道这些材料从哪里来的?(直接在自然界中找到或人类自己造出来) 3、教师小结:像树木、羊毛这样天然生成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毛衣、纸这样人工制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可给学生看看有关图片或课件演示人造材料的制作过程。 4、找找生活中的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并分析、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及所用的材料中,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5、理解人造材料的优越性。 (二)探究布料的历程。 1、从远古时期到现代,人们在穿着上有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师提供的图片和有关资料,研究下列问题: 原始人用什么材料做衣服?分析这种选择的原因。 古代人用什么做衣服?与原始人相比有什么进步?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现代人们做衣服的材料有哪些?这种衣服在功能上有什么优势。 人们对布料的展望。 3、报告小组研究结果,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清晰地感受

青岛版五制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8.《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材料》单元的第四课时。从古至今,材料与我们的生活都密切相关,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生产制造,材料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教学主要是在学生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基础上,了解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认识新型材料及新型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利用身边的事例,引发学生去思考“生活中一些常见材料来自哪儿”的问题,为课堂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首先引导学生从来源上对这些材料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出处,知道从材料的来源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可将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然后通过对比观察、交流,不仅使学生了解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还可以认识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再利用石墨烯材料的话题,引出了新型材料的概念;最后通过资料了解新型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新型材料的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和舒适。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课下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一步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材料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材料的重要性。 本课以给材料分类为载体,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交流、处理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认识到人们在使用天然材料的同时,也开始大量使用人造材料,同时也发明了很多具有新的功能的新型材料,这些新型材料有了新的功能,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学生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中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对于学习科学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低年级,学生不仅学会了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也掌握了用看、闻、摸、听等方法认识石头、布料、塑料、金属等材料的特点,另外还通过区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物和人造物来认识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组成,建立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这两个类概念。本课的学习,主要使学生会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在中、低年级的基础上去了解人工世界中不断出现的新材料,如纳米材料、合金材料等。 【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

2.4植物·动物·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 (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不同。 (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的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他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难点知道植物、动物、人的相似。 教学准备 萝卜、兔子等的实物或标本,有关尺蠖等动植物的录像资料或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比较动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教师故事导入新课:兔子与萝卜的故事。(边讲边出示兔子的标本和萝卜或者制作多媒体课件动画导入) 2、模仿兔妈妈问:你(兔子)和萝卜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代表小兔发言。 4、再问:萝卜和兔子也有相似之处吗? 5、小组讨论。(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出示萝卜和兔子从小到大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兔子标本萝卜会比较动物与植物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6、全班交流汇报萝卜与兔子的不同与相同。(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二、再次比较动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图片(老虎、金鱼、水草、大树……) 2、提问:这些动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3、小组讨论、记录。 4、代表发言。 5、教师小结: 实物投影能通过语言、文字交流比较结果;知道动植物之间的共同特征。 三、比较人、动物、植物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1、提问:人是动物吗? 2、出示:人与黑猩猩。 3、小组讨论:人与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四、了解大自然中动植物的趣事。 1、播放录像。(奇妙的动物、奇妙的植物) 2、谈话: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或植物的趣事吗?上前来说给我们听听。播放录像资料了解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动植物;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五、小结: 我们都是有生命的,我们需要食物、水、空气和生活的空间;我们生长,我们也会死亡。实物投影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不同;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 板书设计 2-4 动物〃植物〃人

青岛版小学科学《材料的分类》教学设计

19.材料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能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分类後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2.通过设计房屋的活动进行大胆想象;意识到使用材料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3.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根据材料的不同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玻璃器具、雨鞋、剪刀、棉衣、泡沫塑料盒、木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这个单元我们就要学完了,你在这个单元都学到了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材料?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为扩大参与面,可以让学生分组说说)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材料,在生活中你能给材料分类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汇报过程应该围绕你观察的什么,发现了什么,发现不同的观察方法(看、听、闻……)和角度(全面、局部、对比……),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1.观察下列物品:玻璃器具、雨鞋、剪刀、棉衣、泡沫塑料盒、木凳子等, 2.这些物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你知道这些材料从哪里来的?(直接在自然界中找到或人类自己造出来) 3.教师小结:像树木、羊毛这样天然生成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毛衣、纸这样人工制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可给学生看看有关图片或课件演示人造材料的制作过程。 4.找找生活中的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并分析、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及所用的材料中,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5.理解人造材料的优越性。 活动二: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1.学生分组将自带的物品合在一起。2.启发学生思考分类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例:按是否是天然材料,将材料分为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按材料是否能再生,将材料分为不可再生的材料和再生材料。按材料是否能回收,将材料分为不可回收的材料和可回收的材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2珍稀动植物》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2珍稀动植物》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通过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了解我国珍稀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及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5.12汶川大地震到现在过去已经36天了,那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时刻在我们眼前跳跃。汶川地震牵动了全世界的人民,也牵动着我们每位小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四川境内还有一个处所也倍受人们关注,那就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之一——四川卧龙保护区。(板贴:四川卧龙保护区)知道这儿为什么倍受关注吗?对,有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出示大熊猫图片)。同学们看,大熊猫憨憨的样子多可爱啊!在这次大地震中除了几只失踪外,其他的都被安全转移。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无一人离开他们的工作岗位,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现存野生大熊猫只剩1000多只了。像大熊猫这样的珍稀动植物我国还有很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珍稀动植物的世界。(板书:珍稀动植物)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生:(1)我国有哪些珍稀动植物?他们生活环境怎样? (2)这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这些珍稀动植物的?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珍稀的动植物 师:除了大熊猫,我国还有哪些珍稀动植物?课前让同学们搜集资料搜集到了吗?把你搜集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先在小组里交流,过会儿再在全班交流。 生:交流资料。(播放动物世界音乐)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我们先来交流珍稀动物。 生:交流金丝猴资料、中华鲟资料。 师:看老师也搜集到一张中华鲟的图片。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前,一直

三年级科学上册《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科学第五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动物·植物·人 清城区桥北小学黄影聪 【教材分析】:这一节课在前面学习了动物、植物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开来,把植物、动物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和相同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有生命物体的特征。,本课教学内容有两个层次:一是找出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以学生熟悉的兔子和萝卜为例进行比较,引出动植物生长的共同需求: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了解动植物之间虽然在外形、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有许多不同,但有时生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是相互依存。二是找出植物、动物、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一环节实际是本单元的总结。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让学生知道人类也是生物,也具有作为生物的生命特征和需求;最后用集合图的形式表达出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人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已有知识判别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不同之处。 2、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 2、通过学习,了解人也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

生存的权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是生物界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 2、渗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养成爱惜生命,爱护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根据已有知识判别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不同之处 三、教学难点: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 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 3、老师讲一个关于兔子与萝卜的故事导入新课。(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比较动物和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观察图片,找出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多) 2、小组汇报交流,小组长记录。 3、小结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相同点: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身边的动植物.docx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身边的动植物身边的动植物 1身边的植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想了解与植物有关的事情。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l 教学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吗?l 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5、教师小结。l拓展延伸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第二课时l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l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l拓展延伸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材料3

各种各样的材料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并做记录。 2、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2、意识到有些材料的不可再生性,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三)科学知识目标: 1、建立“材料”的概念。 2、知道可以把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重点: 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并做记录。 教学难点: 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观察记录表、橡胶、陶瓷、塑料、丝绸的历史资料。 学生:每人自带玩具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同学们,咱们身边的物体都是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 ?教学新课 一、它是用什么做的 1、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或你带来的物品,它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 2、学生分组活动,指名回答。 3、把这些物体按不同的材料分一分类。 4、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5、交流汇报。 6、小结: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材料。 二、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观察棉花和石油这两种物体的材料来源:棉布来自棉花,塑料来自煤和石油。 2、体会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区别。 人们把像棉花这样,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塑料这样,由人类合成制造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3、说说你知道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拓展延伸 你对材料还有哪些问题?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尝试着解决问题,了解有关材料的更多知识。 板书设计及教学后记: 1、形形色色的材料 2、你知道哪些材料?塑料、玻璃、木材、橡胶、棉花 3、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常见材料》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常见材料》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常见材料》是我们目前使用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首课。它是一节集知识归纳性,探研操作性等于一体的科学课。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将学生由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零星认识提升到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物体的方法,使他们在进入“材料世界”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来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本课可分为四个内容:认识常见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认识并描述一些常见材料;给材料分类;讨论关于材料想研究的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就儿童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这之前,他们在生活中对一些材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就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就儿童的思维而,他们不像成人思维具有较强的严谨性,所以他们的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时必然会出现“与从不同”的创新的东西,这就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异彩纷呈的精彩元素,这都会成为这一节课里有用的教学资源。但儿童的思维简单会导致研究方法的单一,这就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甚至较难区分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就开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常见材料。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2、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验室,初步感知材料 1、谈话:实验室里有些什么?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2、学生观察记录。 3、观察带来的玩具,说说玩具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汇报交流。 (从实验室的装置切入学习,不拘泥于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对玩具的研究是对实验室材料研究的补充,学生见到心爱的玩具有一种亲近感,愿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二)对材料进行分类 1、小组讨论:这些材料一样吗?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从质地、重量、大小、沉浮等进行比较。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材料的分类有所认识。 3、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知道材料可以粗略划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我又重点强调以是否直接来自大自然为分类标准,并提示两种材料间的关系。 4、引导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一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再次组织学生对教室内的物品进行观察,针对具体物品,按材料的来源差异分辨构成物品的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科学学习提倡给学生动手做的大段的研究时间,而不能是通过教师反复讲、学生认真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0 天气与动植物 教学设计 (1)

天气与动植物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能说出根据天气变化来保护动植物的简单方法。 3、能提出有关天气变法对动植物影响感兴趣的问题。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5、能对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6、能够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的习惯,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 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T: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T:你们看到什么了? S:天气炎热下的庄家都枯萎了。 T:同学忙真棒!观察的特别仔细。(第二张)你们看到什么了? S:狗狗热的吐舌头。 T: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气与动植物有着怎样的联系吧! 二、讲授新课: (一)天气对动物的影响 T:你知道天气对动物有什么影响吗? 让我们把课本拿出来,翻到22页,看看最下面的图片上,同学们都看见了什么动物呐? S1:我看到了小燕子。 S2:我看到了小蜻蜓。 S3:我看到了小金鱼。 T:啊!同学们观察的真认真,把图片里的小动物都找到了。那同学们再来观察观察,这些小动物的表现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这些不一样的表现又和天气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前后四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S:燕子和蜻蜓飞很低,鱼儿跳出水面,说明要下雨了。 T:真棒!天气变化时,你还发现了动物的哪些行为? T:那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介绍吧! 1.(幻灯片图片)下雨前,青蛙会爬上树,还会大叫。 谚语有:蛤蟆大声叫,必有大雨到。 2.蜘蛛收网,预示将下雨。俗话说:“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3.喜鹊筑巢的高低,与常年雨水的多少有关系,如喜鹊在高处筑巢,常年雨水则会偏多;如喜鹊在低处筑巢,则预示常年雨水偏少。俗语曰:“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另外,“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只要听见喜鹊儿在枝头欢愉的鸣叫,那么当天一定是个大好晴天 4.“知了鸣,天放晴”,在炎炎夏日里,蝉鸣也预示着炎热天气将持续。不过当蝉鸣断断续续时,“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要来临。”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蚂蚁搬家要下雨 (二)天气对植物的影响 T:那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天气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来看看天气对植物的影响。 T:先来看一看课本上第23页,让我们来观察观察吧! S1:天气炎热玉米枯萎;雨后玉米生长旺盛。 S2:正常天气大树健康生长;大风会把大树刮倒。 T:那同学们知道天气变化对植物还有哪些影响吗? T:1.柳叶变成白色,就预兆着阴雨天气将会来临。是柳叶在阴雨天前会全部反转过来,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的,表面还带一层“白霜”。 2.含羞草是很奇妙的:你碰它一下,它的叶子会合拢起来,又垂下去,像害羞似的。这其中,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如果被触动的含羞草叶子很快合拢、下垂,之后,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态,则说明天气将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反之,叶子受触后收缩缓慢、下垂迟缓,或叶子稍一闭后即张开,则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 3.野蒿(主要指黄化蒿和杜蒿)遍布我国各地,是耐旱能力极强的菊科野生植物。若在大旱天气里发现它的根部生出很多幼嫩的白色小芽,则预示着不久天将下雨。 (三)应用与扩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型分类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型分类、界定与基本要求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但是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探究方法。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的内容侧重于观察,有的内容偏重于实验。按照主要活动形式的不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课型。 (一)观察探究课 1.界定 以观察活动为主要的问题研究形式,以获得思维发展和构建知识体系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观察探究课。比如《蚂蚁》《四季星空》《它们都是鸟》等内容可以设计成典型的观察探究课。 2.一般操作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引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情境引入,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形成探究的动力。相反,情境引入不合理,教学过程就会失去探究的色彩,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活动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题目,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观察,研究问题。在明确了探究的问题后,师生共同完善探究活动设计,然后学生按照活动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察探究活动,如观测、实验等,对提出的问题开展探究。 (3)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观察、实验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证据。然后对所搜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4)表达交流,深化认识。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如口头表达、交流展示等),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探究结果,在交流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既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成果,也要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太阳与动植物(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太阳与动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知识; 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与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 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太阳与动植物”的主题活动,意识到太阳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影响动植物生命活动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讲述:太阳离我们虽然十分遥远,但它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提问:你们知道太阳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怎样的关系吗? 二、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植物一生的图片资料。 2.提问:在植物一生的生命活动中,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在这幅图中作简要说明吧。 3.教师指导学生从光照与温度两个方面对植物一生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进行交流。 4.讨论: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5.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6.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7.教师进行小结。 三、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动物生命活动的音像资料。 2.分析音像资料中动物的生命活动。 3.讨论: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呢?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6.组织学生把讨论的结果简要的记录在教材第33页的表格中。 7.教师进行小结。 四、课后作业: 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失去了太阳的光和热,地球上还会不会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呢?为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生物链的角度确定太阳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 3.讨论:以草原群落为例,分析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关系。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二、拓展活动: 收集整理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科学小论文 1.提问:关于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吗? 2.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并进行汇报。 3.提出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

1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常见材料教案(2)

1.认识常见材料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曹玉莲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共有三课, 分别是《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见该单元的研究都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因而第一课时对于常见材料的认识既是基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本课内 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还让学生调用前概念,从物品出 发初步认识常见材料;活动二,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联,即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 见的8种材料,在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的特点,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第二部分聚焦具 体物品,进一步认识材料及其优点。这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 什么材料做成,加深对材料的特点认识,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发现生活中一 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才能更好发挥功能;活动二,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制作材料, 了解各种材料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科训练,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 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年纪小,基础知识和能力还相当 薄弱,科学的思维方式仍需加强,科学的记录习惯还待养成。例如,在学生前概念中分不清“铁”和“金属”,不能准确描述出“陶瓷”和“石头”的区别,对于常见8种材料的特征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年级《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学习的影响,把“纸制品”的制作材 料归为“木材”,“陶瓷制品”的制作材料归为“泥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种描述、比较、辨别,逐渐形成科学的思考习惯 及语言表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品特征的描述,识别身边常见的物品,辨别不同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举例 说出常见材料(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金属)。 2.通过“给物品分类”、“描述物品及材料的特点”的活动,能够辨别常见8种材料及其特点。3.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感受生活中一种 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功能会更好。 4.根据指定要求为一双鞋子的各个部分选择制作材料,知道不同材料各有优缺点,培养学生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0 天气与动植物 教学设计 (2)

第十课天气与动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一能简单的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能说出根据天气变化来保护动植物的方法。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教学准备 1.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或视频。 2.学生课前调查的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及有影响的相关材料。 三、教学过程, 1.情境与问题导入 图画导入,第一幅图为天气炎热时的庄稼,第二幅图为天气炎热时狗吐舌头散热。并借助提问,“你还知道天气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课题要探究的问题。 2. 探究与发现 为探究天气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设计两个探究活动活动。 活动一,天气对动物的影响。通过“燕子今天飞得这么低!”“鱼儿都跳出水面了!”这些对话描述了学生观察的内容是什么。提问“动物的这些行为,与天气变化有关系吗?”提示学生注意将这些行为与天气联系起来思考。提出问题,“天气变化时,你还会发现动物的哪些行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比较,发现动物会随着天气变化,做出一些一反常态的行为,初步感知动物的这些行为与天气变化是有关系的。 活动二,天气对植物的影响。图片对比,第一组是天气炎热时的玉米,和雨后的玉米。第二组是正常天气生长的悬铃木,和风雨过后的悬铃木。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发现,天气炎热时的玉米叶经低垂,雨后的玉米叶茎直挺,雨水让玉米生机勃勃。正常天气悬铃木挺拔生长,风雨过后的悬铃木被吹倒。通过玉米和悬铃木两组图片对比,引导学生,去发现天气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于学生从小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一、应用与拓展 1.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应对天气的变化,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植物呢? 2.观察图片,指导学生看图并提问,图上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了解为植物搭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材料》教案6篇(最新)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材料》教案:我们生活的世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2.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与识别物品,意识到物品与材料的不同。 2.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达到对材料特征的认识。 3.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培养发展分类思维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关注我们生活世界里的材料,发展研究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达到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分类,达到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放入目的。 难点: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培养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布、橡胶手套、烧杯、瓷杯、瓷碗、塑料杯、矿泉水瓶、玻璃瓶、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毛巾、鹅卵石、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汇总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类 PPT: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你能说出哪些物品?他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师: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材料以外,我们生活还有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等等 贴板书:材料名称(金属、塑料、玻璃、橡胶、布、陶瓷、木头等)。 PPT认一认:今天凌老师带来了15种物品。看看,你们都认识吗? 生:齐答,不认识的老师告知(比如:烧杯)。 PPT分一分:实验步骤及方法。 领材料→按顺序摆放→观察→记录→汇总粘贴→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实验要求: 1.1号:领取 2.2号:放回 3.3号:记录 4.4号:粘贴 思考:观察汇总表,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分类一样吗?你们为什么这么分类? 生:书本是纸做的 生:纸是木头做的 生:枪是用金属做的 生:房子是用砖头做的 生:碗是用陶瓷做的 生:棉衣是由棉花做成的 生:······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0 天气与动植物 教学设计 (3)

《天气与动植物》教案 一、教材说明:《天气与动植物》是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天气的第二课。本课采用观察、记录、分析、交流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天气与动植物的兴趣,并让学生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对动植物的各种影响,天气的变化与植物、动物的影响有哪些。 2、能根据动物的行为推测出天气的状况,能根据天气的状况推断植物的生长情况。 3、通过了解动植物的行为状态来预测未来天气。 4、应对天气的变化,应该怎样保护动植物的方法。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力﹑观察能力。 6、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持久性等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天气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未来的天气。 (四)教学准备:各种关于天气与动植物的图片,动物行为预告天气的图片。 三、教学活动过程 1、播放图片,提出问题 (1)、天气炎热时,植物会干旱叶子发黄枯萎;天气炎热时,小狗会吐舌头来散热。(2)、你还知道天气对植物有哪些影响吗?学生同桌交流,得出结论。 2、展示图片,观察图片中动物的行为与天气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同学互相交流,找生回答。(1)、还有哪些动物的行为和天气的变化有关系呢? 3、天气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图片,提出所观察到的情况,找生回答。 (2)、天气对其他植物有哪些影响呢?学生讨论,并交流 4、应对恶劣的天气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植物呢? (1)、学生主动说一说所知道的方法,一起交流讨论。 (2)、出示一些保护动植物的图片方法。 5、布置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保护动植物的方法,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完整版)小学科学教案动植物的观察

小学科学《动植物的观察》教案 教学内容: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六册 教学目标:(1):运用感知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 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2):通过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让学生体会到,科学 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器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 生的观察手段。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用观察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找出不 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 心的概念。 教学器材:校园中的大树,皮尺,放大镜,观察记录纸,大树的图片。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五、后续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第二课时 导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中观察了生物,同学们主要对大树进行了观察,大树的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树根下,各个地方都有生物,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一、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 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二、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 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三、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四、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第三课时: 导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大树和讨论,大家对于大树这种植物已经了解得较为透彻了。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内的观察中,还看到了哪些生物? 一、学生汇报 说一说你的记录纸上的内容,是如何获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