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1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1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1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一个必考点。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和熟语(主要是成语)的能力。所谓“词语”,一是指常用词语,包括实词中的近义词、虚词和熟语;二是规范的词语,即现代汉语中的规范用词。所谓“正确使用”,一是考查“使用”是否正确,二是在“使用”中考查。本专题只涉及辨析近义实词,弄清易混虚词。

1.考查重点是近义实词的辨析和使用,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的使用。常见的命题形式包括判断词语使用正误、选出使用恰当的一组词语的选择题,直接根据语境填空的主观题。

2.既有对实词或虚词的单独考查,也有将二者合并(或与成语三者合并)考查的形式,后者更趋成为主流。

3.特别注重考查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设题时,常故意把词语的意义曲解得似是而非,试题的迷惑性很大。

4.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5.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不合语境等方面。

6.语料均选自报刊中的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强。

7.要注意熟语和实词、虚词的综合考查。

一、正确使用实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

1.弄清词义的侧重点

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①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如“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但“场面”重在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而“局面”重在指“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形势”。

②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再如“扩大”与“扩充”都有“向外发展”的意思,但“扩大”重在“由小到大”,“扩充”重在“增长充实”。

③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方面。如“陡峭”与“峻峭”,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冷僻”和“冷落”,前者重在“偏僻,不熟悉”,后者重在“不热闹,不热情”。

2.把握词义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敬佩”与“敬仰”都表示敬重之意,但“敬仰”有仰慕意,程度更重。

“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再如:“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3.辨明词义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词义范围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留同析异,确定词语的适用范围,来推断正确的选项。如“时代”与“时期”、“边疆”与“边境”、“局面”与“场面”、“年龄”与“年纪”等。例如:“年龄”指

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如“寺院里的两棵银杏树,看上去它们的年龄足有上千岁。”“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如“您这把年纪了还带头干活,我们这帮小青年哪敢怠慢?”再如“天气”和“气候”,前者指“大气在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现象”,后者则指“在较长时期内概括出来的气象特点”。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还表现在有的词是指事物的集合体,有的则是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籍”“树木”,后者如“河”“书”“树”。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词的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有些词在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例如:“果断”、“决断”、“武断”都有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的意思,但“果断”是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决断”是中性词。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例如:“诞辰”与“生日”,“商榷”与“商量”,前者用于书面语,后者用于口语。不过,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比如褒词贬用、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谐词庄用等等。这些都属修辞方面的问题,兹不详论。

1.把握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有利于正确使用词语。例如:“成果、结果、后果”都有结局之意,但“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为褒义词(带有肯定、赞许、喜悦的感情);“后果”往往指不好的结果、坏的结局,为贬义词(带有否定、贬斥、憎恶的感情);“结果”无什么褒贬的意义,为中性词。再如:鼓动(褒义词)、发动(中性词)、煽动(贬义词);称赞(褒义)、奉承(贬义)。

2.区分语体风格

语体指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式,一般分为口语(通俗)和书面语(较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

例如:“见面”用于口语,“会见”用于书面语;普通话叫“玉米”的,不同地方分别叫“棒子、包米、包谷”等;生活中说“土豆”,在植物学中称为“马铃薯”;在公文中常用的词语,如“教正、奉托、笑纳、承蒙、兹、拟”等在其他文件中就不常用。这样的近义词,或庄或谐,或文或白,或雅或俗,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作用。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

在语言运用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例如:

①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②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③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2.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

例如:①阻碍——障碍:“阻碍”是动词,如“阻碍生产”;而“障碍”是名词,如“排除障碍”。

②壮大——强大:前者为动词,如“壮大声势”;后者为形容词,如“强大的动力”。

③精华——精彩:“精华”是名词,如“全书的精华”;“精彩”是形容词,如“精彩的故事”。

④公然——公开:两个词语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可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可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可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⑤不齿——不耻:“齿”本为名词,指牙齿,在这里“齿”是动词,有“说到、提及、并列”之意。“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不齿”前边可以加“所”,构成“××所不齿”。如“人所不齿”。后边一般不接其他词语,如果要接就必须在所接词语前加“于”,构成“不齿于……”。如“不齿于人”等。而“耻”是个形容词,有耻辱、羞愧的意思。在词中“耻”具有意动用法,有“以……为耻”的意思。“不耻”前边不能加“所”,后边可直接接其他词语,构成“不耻××”,表示“不以××为耻”的意思。

3.适用的对象不同

例如:①爱护——爱戴:前者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而后者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②抚养——奉养:前者用于长辈对晚辈,而后者用于晚辈对长辈。

【方法技巧】

1.辨别语境含义法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

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选择恰当词语,先把握语境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坦承、坦陈)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坦承,坦白地承认;坦陈,坦率地陈述。从语境看,作为该市负责人是在说明和交代本市存在的问题,有承认事实的意思,因而用“坦承”较为恰当。

2.留同析异比较法

近义实词辨析主要是弄清近义实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近义实词的特点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留同析异,仔细辨别,注意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例如: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阔太太。“化装”与“化妆”,相异语素是“装”与“妆”。都有装饰、打扮的意思,但“装”有服装义,“化装”就是改变自己的服饰而装扮成某种身份的人;“化妆”就是打扮,使自己容颜美丽,因而应选“化装”。

3.习惯用语联系法

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不能通过语素比较鉴别,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词语放入日常习惯用语中,由此而区分出其异同,再选合适的一个。

例如:他(迟疑、犹豫)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迟疑”“犹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的意思。迟疑不决、犹豫不决,这些词语都正确。只有放到日常习惯语境中去体味其差异,才能判定应选哪一个。“我请他帮忙,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迟疑”常指行动而言,“犹豫”常指态度而言,因而根据语境应选“犹豫”。

二、正确使用虚词

常考的虚词有连词、介词和副词,在使用时的错误类型具体如下:

(一)连词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高考主要考查关联词的用法。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由连词、副词充当。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常存在如下错误:

1.错用关联词语

例:①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斗鸡,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

②尽管学习怎么紧张,他还坚持天天锻炼身体。(“尽管”和“不管”是不完全相同的。“尽管”是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是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你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来得不易。(“只有”与“才”搭配,所以应把“就”改为“才”)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规律: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

例:由于国棉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

(二)介词

介词用于名词、代词或短语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等。介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有:

1.滥用介词

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啰嗦,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

例:①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域的空白。(“在”是多余的,应删去)

②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从……里”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

2.误用介词

(1)该用这个介词而误用了那个介词

例:①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对”应改为“给”)

②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对于”应改为“关于”)

(2)介词同后面的介词宾语不搭配

例: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我们将占用的校舍里搬出来。(错用“将”,使前后文不搭配。“将”应改为“从”)

②动物园根据大熊猫安排了大熊猫所需要的生活环境。(“根据”不能同“大熊猫”搭配,应改为“根据大

熊猫的习性”)

(三)副词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语气等。它可作状语,有些能起关联作用。副词使用的常见错误:

1.不明词义,该用甲(副)词而用了乙(副)词。

例:①新来的经理同老经理一样,更会体贴员工。(“更”表示程度进一步增加,两个经理既然“一样”,就不能用“更”,可改为“很”)

②刚刚厂里开会,你参加了吗?(混用了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应改为“刚才”)

2.错把副词当形容词用。

例:①行军途中,碰到了一件很猛然的事情,首长及时调整了作战方略。(“猛然”是副词,应改为形容词“突然”)

②元朝政府曾一度把一些秘密结社改变为公然的组织,使他们的活动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公然”改为“公开”)

3.多重否定运用错误

运用多重否定时,如果不小心,就会把话说反。

例:①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就是“大家都承认”,应去掉后一个“不”)

②难道能否认雷锋精神在现代社会过时吗?(三重否定:“否认”是一次否定,“过时”也是一次否定,反问语气又是一次否定,想强调“雷锋精神在现代不过时”,但说反了,应在“过时”前加一个“不”,或把“否认”改为“承认”)

4.注意时态,正确选用表示已然、未然的副词。

例: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再”改为“又”,因为“了”表示已然语气)

【特别提醒】

1.把握词性,区分用法

不同的词性意味着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和功能,在选择使用时可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结合近义词语的词性进行辨析。如“固然/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作连词外,还可作副词。例如:

①这样办固然稳当,但是太费事。②他很爱那只小狗,小狗也诚然可爱。

2.照应对象,分清场合

正确使用虚词,还应从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例如表谦敬的副词、易混介词“对”“对于”即可由此区分。

介词“对”和“对于”的区别,前者适用范围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可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用“对于”。“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而“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如“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

3.摆正位置,对应搭配

虚词的摆放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而不能错位。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在搭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1)关联词语的位置由分句主语确定。(2)关联词语多成对出现,如句中只出现一个,应仔细判断是否有遗漏。

4.看清句式,辨明关系

虚词的使用与句式有密切的关系,有的虚词只能用于肯定句,而不能用于否定句;有的虚词只能用于陈述句,而不能用于疑问句;有的虚词只能用于常式句,而不能用于变式句。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先看清句式的特点。为了表明或强化词语之间、短语之间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常常需要使用虚词,在使用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辨明关系,否则,就会发生关系混淆、关系颠倒或强加关系等错误。例如:“尽管”表示让步关系,所引分句内容真实,“不管”表示条件关系,所引分句内容虚构;“从而”表示因果关系,“进而”表示递进关系。

三、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如“文不加点”用来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是一个褒义词,而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挖墙脚”是指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并不是真的去挖人家的墙。又例如: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量入为出”指依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限度,而不指“在家”和“出门”。

【特别提醒】

抓关键词,抓比喻义。避免望文生义的方法首先是抓关键词。例如:屡试不爽,爽,差错。多次试验都不错。

再例如:间不容发:间jiān,中间。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其次要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例如:方枘圆凿záo,方榫头,圆卯眼,两下里合不起来。比喻两者格格不入。再例如: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都托出来。原来比喻毫不保留地全都拿出来。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四、褒贬误用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特别提醒】结合语境,体会褒贬。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可能因语境的变化而存在差异。

有些成语或贬义或中性,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如“标新立异”——(中)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贬)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闭门造车”——(中)原指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也符合标准;现多作贬义,比喻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登峰造极”——(中)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贬)比喻达到极点,多用于坏人。

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或褒或贬,两义共存。

如“咄咄逼人”——(褒)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向上;(贬)盛气凌人,气势汹汹。“呼风唤雨”——(褒)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贬)反动势力的煽动。

五、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巧夺天工”是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只能用于人工制作的东西,不能用于本来就是自然的东西;“豆蔻年华”只能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不能用于男子。又例如:

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句中用于比喻“烦恼”,属于用错对象。

【特别提醒】弄清对象,注意搭配。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比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比翼双飞”“相敬如宾”只能用于男女或是夫妻之间,“一挥而就”“倚马可待”“洛阳纸贵”“江郎才尽”等只能用于写文章或是文学艺术之中。

六、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其所在的语境不协调,甚至出现逻辑错误。例如:

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驶,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又例如:

领导者应该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句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类似的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等。

【特别提醒】紧扣语境,寻找矛盾。辨别成语运用的正误要注意从具体的语境出发,这里强调的语境主要是从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语境不合的现象。例如: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谈笑自若”指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很明显,坐在月夜的树下,属于比较平常的情况、平常的环境。这就犯了不合语境的错误。

七、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例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则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意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意矛盾。

【特别提醒】

1.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2.每个成语在句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语法功能,如果对此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八、重复赘余

在辨析句中熟语使用正误时,要注意分析整句的意思,查看词义是否与句子重复,或者赘余。如“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一句中的“贻笑大方”本身就含有被动义,即让内

行人见笑,因此,“被人”属多余。

【特别提醒】

在句子上下文已有与成语相同意思的表述,导致成语语意和上下文语意重复。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括号内的词赘余,应删除)有:

(正)方兴未艾难言之隐(的苦衷)

(对自己)妄自菲薄 (人民)生灵涂炭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显得)相形见绌

(感到)习以为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故意说得)闪烁其词 (目前的)当务之急

(难得的)空谷足音

九、谦敬错位

成语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有些已经深刻打上古代礼仪文化的烙印。它们有的只用于向对方表敬,有的只用于自我示谦。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失当。例如: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不耻下问”指的是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归纳总结】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往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

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

常见的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十、搭配不当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与前后词语的搭配得当与否问题。例如:

(1)同心同德、深思熟虑只能作谓语,不能带宾语;津津乐道、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漠不关心等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不约而同只能作状语。

(2)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等闲视之、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成语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特别提醒】一个词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考点1、实词辨析运用

实词的考查对象主要为近义词,有些近义词之间的差别非常细微,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相应的辨析能力。实词的辨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词义方面辨析

词义辨析主要考虑词语的理解、词义的轻重、词义的侧重点等方面。

例1、(2013·高考山东卷)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2.从范围方面辨析

辨析范围需要考虑词语的适用范围和搭配对象等方面。

例2、(2013·高考天津卷)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________(崇敬/尊崇)有加,然而,“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甚至很遥远,普通百姓往敬而远之。

3.从色彩方面辨析

感情色彩有褒、中、贬之分,词的语体色彩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之别。

例3、(2013·高考江西卷)家庭的________(熏陶/熏染)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

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4.从语法功能辨析

不同虚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是不同的,在选择使用时可根据虚词的意义,结合其语法特点和功能进行辨析。

例4、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品味/品位)的作品来的。

考点2、关联词语填空

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有些复句必须使用关联词语,否则就无法对句意准确理解。准确选用关联词语,应考虑三个方面。

1.弄清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及其习惯搭配。

并列关系:“既……又……”“一方面……一方面……” “不是……而是……”等。

承接关系:“……首先……然后……”“……于是(继而、接着、便、才)……”等。

递进关系:“不但(不仅)……而且(还)……”“不但不……反而……”“尚且也……何况……”等。

选择关系:“或者(要么)……或者(要么)……”“不是……就是……”“与其……不如……”等。

转折关系:“虽然……但(但是)……”“尽管……却……”“……然而(却)……”等。

假设关系:“如果(要是、倘若、倘使)……就(那么)……” “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

因果关系:“因为(由于)……所以(因而)……”“既然……那么(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也……”等。

目的关系:“为了……”“……用以(以免、省得、以求)……”等。

“既……又……”

“既然……那么……”

“即使……也……”

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假设关系

“尽管……但……”

“不管……也……”

转折关系

条件关系

“不是……就是……”

“不是……而是……”

“不但是……而且是……”

选择关系

并列关系

递进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2.

例1、台北驻华盛顿经济文化办事处新闻组长王亿表示,台湾当局不接受菲律宾道歉,________菲律宾道歉缺乏诚意,把这起不幸事件定义为“非蓄意杀人”。

3.选用的关联词要检查是否符合语法习惯和生活习惯(语感)。

例2、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称,台湾渔民被菲律宾公务船开枪射杀,菲律宾方面说是自卫,________据最新调查结果,台湾渔船船身已勘验到多达59个弹孔。

熟语大致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就新课标全国卷和省市卷的情况看,多数以考查成语为重点,因此二轮复习只就成语的辨析进行讲述。

在实际操作中,成语的辨析大致可以着眼于五个方面。

(一)从成语意义上进行辨析

在准确理解成语的大意的基础上,尽可能找出与之相关联的信息,辨析所用成语与前后语境是否存在语意不合、侧重偏置、轻重失调等现象。

1.看是否因误断个别语素从而曲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而致运用错误。

例1、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看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解成语的意思造成与具体语境的不协调。

例2、现在就必须着手实现湿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科学化,使湿地资源利用具有充分的可持续性。若等到严重事态出现时再采取行动,那将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3.看是否因不辨语意轻重而造成语境中成语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3、刚学会走路的小欣非常顽皮,一会儿把积木扔在地上,一会儿又把爷爷种的花摘掉揉碎,妈妈训斥她,她还躺在地上不起来,真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孩子。

【解析】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用在此处词义过重。

4.看是否因不知成语的侧重点而造成成语意义与具体的语境不合。

例4、很多未成年人一开始只是对网络游戏好奇,但由于他们自制力差,很容易就上瘾。一旦上了瘾,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学业不等人,等他们茅塞顿开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解析】“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本句侧重于醒悟,侧重点不同。

5.看是否因成语与上下文内容不一致而导致整个句意矛盾的现象。

例5、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6.看是否因不了解成语的多义现象而将正确运用的成语错误判断。

例6、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二)从范围对象上进行辨析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看范围,不分对象,就可能用错。

1.看是否因不知成语的搭配对象而将其与不合适的对象进行搭配。

例1、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解析】“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使用对象错了。

2.看是否因不明成语的特定使用范围而将其用在不适合的语境中。

例2、北大教授程郁缀谈交友之道,善于把古代诗词典故和历久弥醇的现代醒世故事交错在一起,纵横捭阖,让听众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

【解析】“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不合语境。

(三)从成语色彩上进行辨析

1.看是否因不了解成语的特定褒贬色彩而导致与具体的语境不符。

例1、国家质检总局指出,个别党员干部不仅参与制假,甚至有些地方通过会议或口头打招呼规定每月15-25天不等的“企业宁静日”,禁止质监等执法部门检查,结果制假企业办得红红火火。

【解析】“红红火火”形容旺盛或经济优裕的生活,多用于好的事物。

2.看是否因不了解成语的谦敬等色彩而使成语用于不恰当的语境。

例2、舒女士希望得到医院的精神损失费、误工费、医药费等一系列赔偿;同仁妇科医院则称,不会为不情之请买单,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解析】“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谦辞,指自己提出的请求很冒昧。不能用于对方。

(四)从语法功能上进行辨析

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的语法功能,如果不加注意,在运用时可能就会出现重复累赘、不合习惯、搭配不当等毛病。

1.看是否因成语与上下文有关句子成分功能相同而造成重复累赘。

例1、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看是否因成语不能带某些成分或不能与之搭配而造成搭配不当。

例2、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求全责备他们某些过激言论。

【解析】“求全责备”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带宾语。

(五)从成语形态上进行辨析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因此,要看是否因粗心误看把其当作与之形似的另一成语而与语境不合。

例1、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1.下列各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徐教授不赞一词,并且严肃地指出了文章在逻辑上存在的诸多错误。

B.学习经验交流会上,胡老师现身说法,介绍了上届毕业生的许多学习经验。

C.快速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长此以往,文化会变得浮泛和肤浅。

D.安宏纺织公司近年来对员工管理严格,求全责备,产品质量过硬,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安检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突然一个画面定格在工作人员面前;一个包裹里藏有一支枪!机场方面立即将该包裹扣押并报警。

B.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了。

C.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

D.藏玉之人如过江之鲫,购玉之人也更仆难数,但赏玉之人却寥寥无几,许国文经过十多年的历练,其赏玉功力在圈内也是大名鼎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春天的颐和园,小草带着泥土的芬芳钻了出来,柳枝在昆明湖畔轻轻摇曳,桃花在枝头尽情绽放,真是秀色可餐。

B.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基石。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一个经济体爆发危机,就会冲击到其他经济体,因此,任何开放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D.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记者进入核电站采访,让他们按照规定路线走马观花地转了一遭。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全市中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报答,懂得感恩,不说睚眦必报,至少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要铭记于心。

B.现在长江地区的养殖散户不想负担处理死猪的成本,便以邻为壑,把流到别的地界的河当作死猪的掩埋场。

C.宁夏连续几个月降水稀少,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宁夏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来九中街欣赏树洞画的市民不绝如缕,看着这些美丽的树洞画,观者无不啧啧赞叹,为王月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创造击掌叫绝。

B.调查显示,70%的网友认为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

C.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D.iPhone5最令人不齿的就是“掉漆门”,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几乎每一家配件厂商都处心积虑,寻找对策。

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此处不合语境,应为“绞尽脑汁”。

【答案】C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航空博物馆里,歼敌机前人流络绎不绝,孩子们非常兴奋,很多白发老人也与孩子们一样惊奇,纷纷用相机拍下这难忘的画面。

B.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以及高山冰缘植被广泛发育,夏天,如花似锦,一片灿烂;冬天,也依然有不少红花绿草,满眼生机。

C.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做人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D.南京的夫子庙、总统府个个都称得上经典,花钱也不多。但综观现在盖起的栋栋高楼,真正能流传下来,并能代表南京城市特色和历史的微乎其微,而且花费巨大。

【解析】“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该句本身就是描写花的,不宜再用“如花似锦”。

【答案】 B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表演围绕“中原”“南阳”“农业”三大特色展开,演员们绘声绘色地表演把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绎得非常到位。

B.历史上因贪腐而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虽说值得注意,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流风余韵绵绵不绝,令人遗憾不已。

C.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从支持《新青年》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倒有几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情景。

D.据报道,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将用数据反戈一击,澄清事实,恢复公司的信誉。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一致好评,启示我们在饮食文化建设方面要博采众长,不断创新,让美食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最近的两场热身赛,加盟青岛队的美国篮球巨星麦蒂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分说,这让球迷对他在中国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好声音》作为2012最火爆的娱乐节目,人气节节攀升。优秀学员纷纷走上商业舞台,小魔女吴莫愁更是炙手可热。

B.上海城隍庙的宗教节日就是上海城市全体居民的节日……每年的“三巡日”,即城隍神出巡的日子,上海城内居民家中十室九空。

C.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畅交通圈。

D.业内人士认为,楼市调控政策“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花旗银行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中国房地产调控至少会出现部分放松,两者观点不谋而合。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探索和深入研究,不可能一挥而就。

B.烟草制品利用“技术进步”增加烟草制品吸引力,扩大烟草制品的消费,显然是在“危害”和“损害”人体健康,这与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南辕北辙。

C.本市多家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士表示,在为保险事故车辆定损时,他们已开始参考《保险事故车辆定损标准》执行,但本市各类汽车修理厂却仍在各行其是。

D.他是个敢作敢为的主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从小就喜欢到处打架斗殴,在这次事件中他又起了主导作用。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茅台取消“限价令”有何难言之隐的苦衷,说到底,当问各地执行中央廉政规定,严禁公款吃喝玩乐,促使政风清廉有多大的决心。

B.一阵暖风拂过,片片金黄的银杏叶在风中飘落,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虽说已是深秋,但并无萧瑟之感,反而给人以如坐春风的幻觉。

C.人到暮年,蓦然回首,曾经的白衣少年,曾经的青葱岁月,都已化作淡淡云烟,在风中飘逝,当一切已成雪泥鸿爪,只留一声叹息。

D.有一种声音称功成名就的梅西已经超越了贝利,他们宣称梅西已是史上最佳球员,但就社会认知度而言,贝利还是令梅西望其项背。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思科们”掘取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商机本无可非议,但棱镜门事件敲响了国内信息安全保护的警钟,更引发了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网络信息“安全战”的话题。

B.近日,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等八项规定,此举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了好整以暇、办事疲沓的官员们,无疑是一剂良药。

C.目前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却很有限,于是很多车主停车时只得见缝插针,有时甚至占用人行道,否则很难为爱车找到一箭之地。

D.因为谋求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公务员职位不容易,一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青人,见到上级总是诚惶诚恐,对一些有不正当行为的同事也情有独钟,唯恐得罪了人。

【答案】 A

1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些贪官污吏当政之时,都大言炎炎,冠冕堂皇,仿佛天下正义尽在掌握,私下里却漠不关心老百姓的

疾苦,误国之深,莫此为甚!

B.十八大以后,新—届领导人在改良会风上率先垂范,不说官话套话,不讲大话假话,这一做法直捣官场积习,赢得广泛赞誉。

C.中国首个职业拳王熊朝忠衣锦还乡,其家乡马关县给予75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家乡人民更是倾巢而出,争相目睹拳王风采。

D.一些评论家认为,获得贝尔奖的作家莫言,其文学才华和艺术能量固然令人瞩目,但贾平凹、陈忠实、刘震云等也可与之等量齐观。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黄老师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这让她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都亲切地叫她”黄姐姐”。

B.新闻报道的生命,一是真实,二是及时。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随时深入生活,如果事情已成明日黄花,再作报道往往就失去了新闻的意义。

C.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半斤八两,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

D.有福利机构负责人抱怨,一到每年3月,每天就要接待数十个来此学习雷锋的工作单位,有的只是走走过场,参观参观,并不做什么实事,让人不厌其烦。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素,该收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

B.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征地拆迁补偿问题被提及,是国家释放出的更为严厉的新楼市政策即将粉墨登场的信号。

C.前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多日前成为巴西世界杯组委会三人董事会成员,他表示,一定会对组委会工作鼎力相助,以他的个人魅力,化解巴西政府、国际足联、组委会之间的矛盾。

D.纵观本次比赛,中国队在进攻线上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主攻惠若琪和副攻“双塔”徐云丽马蕴雯都表现不俗,由她们三人组成的得分“铁三角”呼之欲出。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制定政策不能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唯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才能矫枉过正,根治腐败。

B.中国需要在国际平台上做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展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管见所及。

C.有些人遇见理论,就想要明白。如果不能完全明白,就不惜穿凿附会,因为这样似乎可通,并自觉新奇可喜。

D.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应严格按照程序,较大程度地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切勿隔岸观火,只做表面的清理

整顿工作。

初中语文生字词大全

初中语文人教版生字词大全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一瞬(shùn)间嶙(lín)峋(xún) 眩(xuàn)啜(chu?)泣小憩 (qì)擎(qíng)天撼(hàn)地忍俊不禁(jīn)唳(lì) 第二单元 濯(zhu?) 行(xíng)道树十姊(zǐ)妹窖(jiào)泯 (mǐn)厄(a)运猝(cù)然陬(Zōu)邑(yì)不亦说(yua) 乎愠(yùn)曾参(s hē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 第三单元 酝(yùn)酿(niàng)黄晕(yùn)髻(jì)栀子(zhī)唱和(ha)丁丁(zhēng)肥硕(shu?) 鳊(biān)鱼乌桕(jiù)寥(liáo)阔(或“寥(liáo)廓”)枯涸(h?)清洌(lia)梦寐(mai) 碣(ji?)石澹澹(dàn)竦(sǒng)峙(zhì) 第四单元 骸(hái)骨猛犸(mǎ)朱泳燚(yì)峰峦(luán)一霎(shà)那虹(h?ng或jiàng) 喑(yīn)哑(yǎ)静谧(mì)螽(zhōng)斯莴(wō)苣 (jù)颚(a)嗉(sù)囊喙(huì)淄(zī)川 山中蜃景(shan)奂(huàn)山青冥(míng)禅(chán) 院飞甍(m?ng) 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an)窗扉(fēi)倏(shū)忽 第五单元 丫杈(chà)粼粼(lín)匿(nì)笑谢道韫(yùn)陈寔(shí)尊君在不(fǒu)?

滑稽(jī)陛(bì)下赐(cì)御(yù)聘(pìn)爵(ju?) 士鲛(jiāo)人莽莽榛榛(zhēn)哞哞(mōu)酥(sū)踉踉(liàng)跄跄(qiàng)孪(luán)生边塞(sài)何遽(jù)髀(bì)跛(bǒ) 课后古诗 螣(t?ng)蛇枥(lì)襄(xiāng)州黍(shǔ)开轩面场圃(pǔ)溧(Lì)水婺(wù)源 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 确凿(z u?)菜畦(qí)皂(zào)荚(jiá)树桑椹(shan)油蛉(líng)斑蝥(máo)臃(yōng)肿 珊(shān)瑚(hú)珠攒(zǎn)长妈妈敛(liǎn)人迹罕至秕(bǐ)谷系(xì)蝉蜕(tuì)拗(niù)盔(kuī) 甲锡(xī)箔(b?)鸡毛掸(dǎn)子咻咻(xiū)玉簪(zān) 花木屐(jī) 第二单元 哽(gěng)炽(chì)痛嗥(háo)鸣谰(lán)语镐(gǎo)头 第三单元 夐(xuàn)曛(xūn)铤(dìng)弥(mí)高锲(qia)而不 舍兀兀(wù)穷年沥(lì)群蚁排衙(yá)迥(jiǒng)乎不同气冲斗牛踌躇(ch?uchú)磐(pán)石义愤填膺(yīng) 第四单元 归省(xǐng)潺潺(chán)行(háng)辈惮(dàn)撺(cuān)掇(duo) 橹(lǔ)旺相(xiàng) 撮(cuō)桕(jiù)树棹(zhào)着楫(jí)亢奋 (kàng)晦(huì)暗羁(jī)绊蓦(m?)然 冗(rǒng)杂戛(jiá)然而止水门汀(tīng)颦(pín)蹙 (cù)粲(càn)然嗔(chēn)视叱咤(chìzhà)风云尽态极妍(yán)花鬘(mán)斗薮(sǒu)

高考语文复习之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近义成语辨析 ——《每周6+1江苏版》p3-4成语辨析 1. 例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语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____,左右为难了。 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____的保守思想。 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____,而应该勇猛前进。 ④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____。 A.犹豫不决畏首畏尾畏缩不前举棋不定 B.畏首畏尾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畏缩不前 C.举棋不定畏首畏尾畏缩不前犹豫不决 D.畏缩不前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畏首畏尾 答案:选C 举棋不定: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畏首畏尾:形容“瞻前顾后”,疑虑重重。 畏缩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语境:青年人 犹豫不决:迟迟疑疑下不了决心。 (1)他是老江湖了,见多识广,早就成竹在胸了。 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2)这书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记的学者。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不管我们从那个入口走上步道,都可以殊途同归,到达顶端的凉亭。 许多宗教的信仰方式虽有不同,但其教义殊途同归,都是劝人为善。 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梅耶荷德的戏剧与中国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处。 4.如临深渊: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接近危险)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已经在经历危险) 5.自行其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除了自己之外别人都是错误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观认为自己做的事都是对的,除自己以外都是错的,后者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但不会认为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不会考虑而去执行自己的观点而已。 6.咄咄怪事: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出乎意料: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出人意料行尸走肉老气横秋 B.咄咄怪事酒囊饭袋老态龙钟 C.咄咄怪事行尸走肉老气横秋 D.出人意料酒囊饭袋老态龙钟 (1)“咄咄怪事”和“出人意料” 咄咄怪事:不可思议而使人惊讶的事.出人意料: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根

初中语文常用词语四字词

苏教版课后常用四字词语 七年级上册 千姿百态潜移默化危言耸听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熙来攘往旁若无人锱铢必较扬长而去死乞白赖说长道短刨根究底搜索枯肠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百看不厌烟波浩淼走投无路津津有味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眼花缭乱心旷神怡五彩纷呈油然而生滚瓜烂熟鸦雀无声明察秋毫物外之趣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白驹过隙茫然若失一视同仁谈笑风生其貌不扬罪魁祸首指手画脚不屈不挠茅塞顿开出手不凡道听途说无动于衷咬文嚼字沸沸扬扬出谋划策可歌可泣鸡毛蒜皮冥思苦想心花怒放自鸣得意密密匝匝嚎啕大哭陈词滥调涕泗横流忘乎所以火烧火燎与民同乐念念有词赏心悦目邪魔鬼祟返老还童琼楼玉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天涯海角海纳百川无欲则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呼朋引伴花枝招展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乘奔御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空谷传响轻飞曼舞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细滋慢长闲情逸致星罗棋布正儿八经斑斑点点漫不经心心不在焉默默无闻一劳永逸等因奉此狗血喷头天高地厚付诸行动兴高采烈窃窃私语根深蒂固孜孜不倦一事无成持之以恒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茫无涯际微不足道足不出户无可奈何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择善而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一览无余不可思议喜出望外感人肺腑近在咫尺不可救药全副精力骇人听闻 七年级下册 五光十色牛毛细雨结结巴巴不能自已心清如水迷迷糊糊初露头角相得益彰黄金搭档工薪阶层初生之犊变幻莫测别具匠心轩然大波力排众议当之无愧相辅相成水光山色融为一体貌不惊人轻妆淡抹熔于一炉手不释卷处决如流万籁俱寂人迹罕至总而言之人声鼎沸面面相觑相依相偎蹑手蹑脚粗心大意鲜为人知著作等身灰心丧气不堪设想不约而同得意洋洋恋恋不舍永垂不朽顶天立地丰功伟绩怒形于色勇往直前叱咤风云悠悠岁月断垣颓壁中西合璧枝繁叶茂栩栩如生金碧辉煌远涉重洋挥洒淋漓风起云涌芳草如茵佳木葱茏郁郁葱葱富丽堂皇异曲同工举世闻名游览胜地络绎不绝重檐翼馆广义而论依此类推接踵摩肩饶有风味连蹦带跳仪表堂堂一抹余辉一唱一和贪得无厌憨态可掬悠然自得体色黑驳悬崖绝壁将错就错弃荤食素屈指可数乐不可支荡倚冲冒喜不自胜惊心动魄软缠硬磨喜出望外呕心沥血胡子拉碴咬牙切齿九死一生尽收眼底

初中语文课后词语汇总

人教版七---九年级课后生字词汇总 第一册 第一单元 喧腾一瞬间训诫啜泣纳罕头晕目眩小心翼翼茁壮庸碌擎天撼地迸溅伫立忍俊不禁仙露琼浆 第二单元 缀连倔强洗濯玷污扒窃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及堕落点缀冉冉硕果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险象迭生盛名猝然长逝 第三单元

朗润酝酿嘹亮黄晕贮蓄澄清唱和湛蓝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枯涸 第四单元 骸骨海枯石烂峰峦一霎间千姿万态狩猎哀号喧嚣静谧篡夺更胜一筹 第五单元 憔悴嫌恶苦心孤诣寒颤霎时水波粼粼匿笑祷告 第六单元 称职滑稽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缥缈潺潺踉踉跄跄 第二册 第一单元

确凿菜畦脑髓人迹罕到人声鼎沸骊歌花圃嫉妒来势汹汹瞬息荒草萋萋 第二单元 祈祷炽痛斑斓谰语怪诞亘古默契 第三单元 筹划彷徨鲜为人知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锲而不舍重荷深邃踌躇博学多识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第四单元 归省晦暗蓦然冗杂惬意参差不齐静穆嗔视叱

咤风云浑身解数 第五单元 羸弱步履告罄闷闷不乐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语无伦次郑重其事不可思议齐心协力阴霾迫不及待 第六单元 垂蔓流泻逞能进退维谷眼花缭乱驯良窥伺遒劲畸形相得益彰 第三册 第一单元 阻遏锐不可当寒噤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拂晓瓦砾地窖赃物箱箧制裁

诘问霹雳狼藉尴尬微不足道大庭广众取缔稀罕伎俩文绉绉长途跋涉穷愁潦倒 第三单元 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镂空蔷薇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帷幕 第四单元 翩然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繁衍褶皱追溯天衣无缝归咎五彩斑斓物竞天择无动于衷顷刻面颊 喷嚏嘈杂充耳不闻 第四册

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疾 翻来覆去黝黑滞留禁锢犀利炽热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迁徙 美不胜收不可名状落英缤纷冥思遐想期期艾艾 第二单元 凛冽睥睨污秽犀利迸射踌躇鞭挞祈祷憔悴真谛璀璨镶嵌酷肖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

2017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解题思路

2017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解题思路 语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最新的资讯,小编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大家,请大家持续关注语文网。 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往往虚词、实词、成语各设一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所处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对实词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 在备考高考语文中,重点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落实:一是落实词义的认读,注重多角度的辨析;二是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三是重视语言实践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类:一是同音近义词,二是异音近义词,无论哪种类型,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辨析、判断用法迥异或微殊的词语都是不变的考查方向。实词的考查以同义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从意义方面辨析 从意义方面来辨析如词义的轻重。“激动”比“感动”更强烈。“蔑视”比“轻视”词义重。词义的着重点不同。如“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范围较小;而“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1)辨明范围 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2)把握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3)弄清侧重 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的方面。 (4)弄清具体与概括的不同 如:“船”和“船只”都指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但“船”是具体的,“船只”是概括的。如他在湖面上划船。来往船只很多。 2.从用法方面辨析 从用法方面来辨析。A、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上,“爱护”适用于对下。 B、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多充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也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还可充当定语,如“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考“修辞句”

一、比喻 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李贺)(比喻、夸张) 敌军似黑云般逼近,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位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将军形象。 3. 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布衾多年冷似铁”写出被子的寒冷和坚硬,“雨脚如麻未断绝”形象生动地写出秋雨连绵细密的特点,侧面表现作者凄苦的生活。 4.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把危亡的国事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6.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千帆”“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人,这一对比暗含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精神,表达诗人的豁达乐观。 8.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渲染出梧桐深院的孤寂、萧瑟、凄凉的环境,表达词人难以解脱的孤寂之情。 9.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李煜)以“丝”比喻“离愁”,表现出词人的万般无奈。 10.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高考语文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

第三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新田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考纲内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级(表达运用) 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往往实词、虚词、成语各设一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高考考查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如“熟悉”和“熟习”,“审定”和“审订”等。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妨碍”和“妨害”,“干涉”和“干预”等。从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向看,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是一个着重点。有些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相当细微,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辨析能力。考查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 【课时安排】 6课时(包括《优化方案》和《课时作业本》上相关内容的讲解) 一、考点分布 (1)近义实词辨析。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 (2)近义虚词辨析。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几类。 二、考点分析 1.正确使用实词 一般来说,考生在词语使用题上出现的失误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高考侧重考查的词语一般是那些似曾相识,但又常常用错的词语,如果只凭对该词语的感性认识,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仔细揣摩与辨析其意义和用法,就难免牵强附会,失之偏颇。 ②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外延。汉语的词语多义性强,色彩丰富,同一个词语,使用的场合或对象不同,其表达效果就会迥异。如果不能仔细审查词语的使用对象、色彩、程度以及语法功能等,就容易把词语用错。 ③词汇贫乏,只凭语感答题。有些考生平时重理轻文,懒于读书,或者即使读书,也是心不在焉,不注重丰富词汇,充实词语仓库,其结果,在解答主观题时,心里想到了,就是没有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在做词语使用题时,无章可循,只能“跟着感觉走”。 ④临场习惯不好,心态不佳。有些考生平日小考时词语使用题做得较好,但是一到正规考试就丢分太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缺乏主见,顾虑重重。 正确使用实词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⑴意义 ①词义范围不同。如“财富”和“财产”;“边疆”和“边境”。②词义轻重不同。如“毁坏”和“损坏”;“竭力”和“努力”。③词义重点不同。如“精巧”和“精美”;“诡辩”和“狡辩”。

初中语文词语分类大全

初中语文分类词语大全 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光明磊落不屈不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动于衷勃然大怒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说明事理: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画蛇添足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闻鸡起舞拔苗助长 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 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 形容四季特点: 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桃红柳绿春回大地春雨绵绵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 花繁叶茂热火朝天秋风送爽天高云淡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寒风呼啸 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如火如荼tú【解释】: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出自】:《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 ,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示例】: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 ◎巴金《家》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 描写美景:

2020高考语文成语专题近义成语辨析

第 2 讲近义成语辨析——掌控六大区分角度辨析正误只是成语使用的基本要求。有时在同一个语境中,使用几个成语似乎都合适,这是因为一些成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相近或者近乎相同造成了成语近义的特点。要在一组近义成语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这就须辨析。从辨析中选择最恰当的成语是正确使用成语的较高要求。 (2018 ·全国卷Ⅲ 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 )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________ 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 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动物究竟 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 助航设 施”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 ____________ 的故事出现。 A .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 B . 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 C . 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 D . 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查的是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波澜壮阔” :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此处写迁徙的场面有“雄壮”之意,故选“波澜壮阔”。“随遇而安”: 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之意。“ 随波逐流”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语境中没有“跟着别人、随着 以赴”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宵衣旰食”多用于勤于政务的人,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故选“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潮流”的意思,故选“随遇而安宵衣旰食” :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全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七年级上 1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2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 淋淋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5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6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8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9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0 油然而生:很自然的产生。 11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12 疲倦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13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14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5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6 恍然大悟: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来。 17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18 美不胜收:胜:尽,完。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9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20 漠不关心:漠:冷淡。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21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22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3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24 沉默寡言:深沉而少言语。 25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26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27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28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29 惊慌失措:惊恐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失去常态。 30 畏罪潜逃:犯了罪害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31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yì, 主观地,缺乏客观依据的)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2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33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34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35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治疗。 36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37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声音相应。 38 神通广大: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39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初中语文四字词语

初三四字词语总复习 1. 爱憎分明(ài zēng fēn míng)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2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yàng)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3. 跋山涉水(báshān shashuǐ) 跋:在山上行走。山岭;涉水:用脚蹚着水渡过大河。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 苦。 4. 百看不厌:(bǎi kàn bùyàn) 形容非常喜欢。 5 .搬弄是非(bān n?ng shìfēi ) 搬弄:挑拨。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 纠纷。 6. 变本加厉(biàn běn jiālì) 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原来更加严重。 7. 变幻莫测(biàn huàn m?ca) 变幻:不归规则地改变。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8. 别具匠心(bi?jùjiàng xīn) 匠心:巧妙的心思。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9. 不出所料(bùchūsuǒliào) 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10. 不计其数(bùjìqíshù) 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11. 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 药:<.书>用药治疗。病重到已无法救治的程度。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bùkěsīyì)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13.不能自已(bùn?ng zìyǐ)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14.不屈不挠(bùqūbùnáo)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15.不速之客(bùsùzhīka) 速:邀请。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16. 不省人事(bùxǐng r?n shì) 省:知觉。指人昏迷,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17.不屑置辩(bùxiazhìbiàn) 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18.不言而喻(bùyán ?r yù)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19.不约而同(bùyuē?r t?ng) 约:相约。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20.不折不扣(bùzh?bùk?u) 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21.畅所欲言(chàng suǒyùyán) 畅:尽情,痛快。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22.车水马龙(chēshuǐmǎl?ng)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称心如意(chan xīn rúyì) 称:适合。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成群结队(ch?ng qún ji?duì) 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25.承前启后(ch?ng qián qǐh?u) 承:承接;启:开创。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也说承先启后。 26.诚实守信(ch?ng shíshǒu xìn)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守信:讲信用;不失信。 27.诚心诚意(ch?ng xīn ch?ng yì) 心意很真诚。 28.出手不凡(chūshǒu bùfán )出手:开始做某件事情时表现出来的本领。不凡:不平凡;不平常。 29.触景生情(chùjǐng shēng qíng) 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最新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最新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 近义词辨析汇集一 1.暴发·爆发 二者都有突然发展的意思。"暴发"强调突然性,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还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爆发"强调爆炸性,既可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战争、运动、力量、情绪等,如"~~政变""怒火~~""~~力"。 2.必需·必须 "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的,必不可少;"必须",副词,指事情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3.窜改·篡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篡改"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理论、政策等。 4.法制·法治

"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治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5.反映·反应 "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6.分辨·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分辩"指用语言辩白。 7.工夫·功夫 "工夫"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功夫"也可以指前者的意思,但一般指本领、造诣。 8.勾通·沟通 二者都有使双方相通的意思,但感情色彩不同。"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的意思,含贬义;"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的意思,不含贬义。

9.化装·化妆 "化装",一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二指改变装束、容貌,假扮。"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10.检查·检察 "检查"指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指检举核查,考察。 11.交纳·缴纳 两词都有交付的意思。"缴纳",意思是交出,交付,着重于履行义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交纳"一般指向政府或上级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实物、金钱,着重指下级向上级主动的自愿的付给。 12.朦胧·蒙眬 二者都有模糊不清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朦胧",形旁为"月",表明与"月亮"有关,其意义为: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蒙眬","眬"的形旁为"目",表明与"眼睛"有关,指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综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一.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之”作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之”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 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臣以王吏之攻宋《公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补足音节,无意义,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狼》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正确使用词语”考点复习设计

“正确使用词语”考点复习设计 【考点分析】 对本考点的测试,近些年有逐渐加重的趋势。2000年全国试题中词语使用就占到3题9分(虚词、实词、成语各一题,每题3分)。2001年京皖春季试题继续保持这个格局。2001年夏季全国试题减少虚词1题。 正确使用词语,主要是指要正确理解和使用好近义词。近义词语的正确选用自1994年开始年年考,已从考近义成语的选用扩展到考一般近义词语的选用,从考近义实词的选用到考近义虚词的选用。要做到正确使用词语,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语体的差别、短语的结构、意义等基础知识。需具备以下能力:①能根据语境辨析多义词的音义。②能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③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④能正确运用虚词,特别是“关联词语”。要做到这些,准确把握词义是关键。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一般说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要辨析近义词,必须结合实际语境,根据词语的具体功能,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近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确切、更细致、更生动,增强语言的灵活性和精密性。 近年来词语考查经历以下题型的变化:1.同义词的辨析与选用,

如1995年高考试题。这种题型是最常见的,从1995年~2001年都采用这种题型,每年设置一道题,每道题包含三对近义词。往往采用间接选择题的形式。2.容易误解误用的词语,如1994年高考试题。这类试题也不多见,从1995年以后再未采用过。考容易误解误用词语,多采用直接选择题的方式。3.易混易误虚词的比较和把握。(1)易混虚词的比较选择,如1996年高考试题。(2)易误虚词的选择,如1999~2000年高考试题。易混虚词的考查,往往采用间接选择题的形式,从1992年至2000年9年间,只有1996年采用过一次。易误虚词的考查往往采用直接选择题的形式,1997年、1999年来用了这种题型。4.关联词语的选择、搭配,如1998年高考题。这是常见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直接选择题型,1992年、1993年、1998年高考采用了这种形式。 【样题分析】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2000年京皖春季第2题) 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人教版初中语文字词大全

七上语文字词 第一单元 1、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 7个2、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闷热颤抖 12个 3、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回旋 短暂聒噪脆弱砂粒身躯 12个 4、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稀零 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绽开 酒酿沉淀穗藤萝瀑布依傍花舱 挑逗笼罩 21个 第二单元 6、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 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寂寥船舶脊梁

装载功勋蜕变 22个 7、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雏形丰硕 稀疏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烟囱牙龈污浊霎时间给予 仍然行道树孵姊妹 28个8、慧心嬉戏风韵闲适禀告厄运行乞 正色落难归属流落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地窖 泯灭抢劫慷慨拐杖折磨撤销 29个 9、执著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 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天赋 简陋纯粹获益匪浅魅力坚韧不拔粗糙 19个第三单元 11、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黄晕烘托

静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花枝招展发酵披蓑戴笠眨眼 应和 19个 12、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 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发髻害羞宽敞伦敦济南着落狭窄 20个13、黛色灵秀贮满终极匍匐融融澹澹 芊芊细草细滋慢长轻飞曼舞春华秋实急促 春花秋月闲情逸致主宰磅礴迸发潜伏 沸腾 19个14、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 清洌梦寐鳊鱼乌桕 11个 第四单元 16、奇幻远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茏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练习(附解析+答案)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练习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取的是中国现代和当代文 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既体现文学史的标准 ,又体现教材的 (2) 诗人朱湘认为 :" 本来在诗 里用形容词就是一种最笨最乏的方法 ,有想象力的人是决不肯 ____ 他们的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想象死后自己与战友的鲜血将随着雪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淌在五月的河里 , 滋润着大地 . A. 品味 乱用 融化 B. 品位 乱用 溶化 C.品味滥用溶化 D ?品位滥用融化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学习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中国文化经典的深沉哲思 ,将引领你们走近先贤圣人 , ___ 这 些思想家的风采 . (2) 这首诗采用象征的写法 ,名义上写井 ,实则写人 .但通篇没有出现人的影子 ,只是 ____ 地 写井. (3)这是一 首名诗 ,篇幅不长 ,但意境深远 ,远到你的想象力理解力发挥尽了 ,还不能 __ 宀 ___ 它的余味 A. 领会 关注 发掘 B. 领会 专注 挖掘 C. 领略 专注 挖掘 D. 领略 关注 发掘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法国时曾经给他所 的 艺术家罗丹当过秘书 . (2) 里尔克诗中的这只豹不再是巴黎植物园铁栏中的豹的简单写照 , 它渗透着诗人里尔克 主观的情绪 ,开掘的是悲剧中的英雄的心灵 .尽管如此 ,诗人创作的 仍然在巴黎植物园 .离 开了对植物园铁栏中的豹的仔细观察 ,也就不会有渗透里尔克主观情感的不朽豹 . (3) 他的诗歌中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感情 ,正源于他与大地经常直接的 _______交融 . A. 敬爱 契机 勾通 C. 敬爱 时机 沟通 B 敬仰契机 D 敬仰时机 沟通 勾通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马厩附近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牧场 ,童年的济慈喜欢在牧场上 ___,观看大自然用它那绚 丽多彩的画笔给大地万物绘出的种种颜色 ,聆听百鸟悠扬悦耳的啼鸣 . (2) 象征意蕴是指诗人在象征意象中 ____ 的精神内容 ,是作品内在灵魂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1) 小孩子 ,特别是没有沾染上 "大人气 "的孩子 角度去看事物 ,而是喜欢沉浸在幻想的境界中 西上发现美 . (2) 人们不珍惜生命 ,人们不仅挥霍而且极其 _ 去. A.阅历 忽视 藐视 B.经历无视 C. 阅历 无视 藐视 D.经历忽视 ,由于 __ 浅,不谙世事 ,他们不是从实用的 ,这样就往往能在为成年人所 _______ 的东 __时间 ,人们把它给予的一生随便地混过 蔑视 蔑视

初中语文常用词语四字词

苏教版课后常用四字词语七年级上册 千姿百态潜移默化危言耸听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熙来攘往旁若无人锱铢必较扬长而去死乞白赖说长道短刨根究底搜索枯肠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百看不厌烟波浩淼走投无路津津有味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眼花缭乱心旷神怡五彩纷呈油然而生滚瓜烂熟鸦雀无声明察秋毫物外之趣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白驹过隙茫然若失一视同仁谈笑风生其貌不扬罪魁祸首指手画脚不屈不挠茅塞顿开出手不凡道听途说无动于衷咬文嚼字沸沸扬扬出谋划策可歌可泣鸡毛蒜皮冥思苦想心花怒放自鸣得意密密匝匝嚎啕大哭陈词滥调涕泗横流忘乎所以火烧火燎与民同乐念念有词赏心悦目邪魔鬼祟返老还童琼楼玉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天涯海角海纳百川无欲则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呼朋引伴花枝招展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乘奔御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空谷传响轻飞曼舞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细滋慢长闲情逸致星罗棋布正儿八经斑斑点点漫不经心心不在焉默默无闻一劳永逸等因奉此狗血喷头天高地厚付诸行动兴高采烈窃窃私语根深蒂固孜孜不倦一事无成持之以恒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茫无涯际微不足道足不出户无可奈何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择善而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一览无余不可思议喜出望外感人肺腑近在咫尺不可救药全副精力骇人听闻 七年级下册 五光十色牛毛细雨结结巴巴不能自已心清如水迷迷糊糊初露头角相得益彰黄金搭档工薪阶层初生之犊变幻莫测别具匠心轩然大波力排众议当之无愧相辅相成水光山色融为一体貌不惊人轻妆淡抹熔于一炉手不释卷处决如流万籁俱寂人迹罕至总而言之人声鼎沸面面相觑相依相偎蹑手蹑脚粗心大意鲜为人知著作等身灰心丧气不堪设想不约而同得意洋洋恋恋不舍永垂不朽顶天立地丰功伟绩怒形于色勇往直前叱咤风云悠悠岁月断垣颓壁中西合璧枝繁叶茂栩栩如生金碧辉煌远涉重洋挥洒淋漓风起云涌芳草如茵佳木葱茏郁郁葱葱富丽堂皇异曲同工举世闻名游览胜地络绎不绝重檐翼馆广义而论依此类推接踵摩肩饶有风味连蹦带跳仪表堂堂一抹余辉一唱一和贪得无厌憨态可掬悠然自得体色黑驳悬崖绝壁将错就错弃荤食素屈指可数乐不可支荡倚冲冒喜不自胜惊心动魄软缠硬磨喜出望外呕心沥血胡子拉碴咬牙切齿九死一生尽收眼底风平浪静从容不迫扶摇直上自力更生横空出世问鼎苍穹夺人风采锐不可当经久不息生机勃勃循序渐进自怨自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