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与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与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与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史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的结果,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2)使学生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通过演示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

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学法引导]

理解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通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历史地图的运用,让学生学会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

[教学的基本思路]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和本课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相关的材料以及有利于突破知识点的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分组讨论,师生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师生民主交流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课堂教学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自然过渡到本课上来)2)导入新课:

战争并不是人类历史的主流,但一说起战争就让人记忆犹新,深恶痛绝。因为它有巨大的破坏性,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

战》。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教师简单介绍大战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害世界的日趋激烈。

(2)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

2、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斐迪南夫妇被刺

(投影)“被刺前的斐迪南大公夫妇”画像及斐迪南简介。

指定一名同学复述事件的经过。

(提问)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生1:做的对,对侵略者就要这样给他点颜色看看。

生2:普林西普的行为太冲动,刺杀不会解决民族矛盾,只会导致大战的迅速爆发,加重民族的灾难。

(教师指点)说明斐迪南访问的挑衅性。刺杀行动不是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做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2)巴尔干半岛危机

(指出)直接影响大战爆发的地区是巴尔干半岛。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就成了点“火药桶”的这粒“火星”。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电脑演示)“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观察图,了解半岛的局势,记忆各国的位置。诱发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导学。形象、直观,激发情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简介半岛的状况并指出,各帝国主义对这块肥肉都垂涎三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找个借口而已。

3、大战的爆发

(概述大战爆发经过)经过与德国策划,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碟,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炮击贝尔格莱德市,塞尔维亚被迫应战。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德、俄、法、英四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大战爆发了。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奥匈;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法、俄;意大利望风使舵,参加了协约国一方。(由学生评价意大利的参战)(学生讨论)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自己的盟友开战说明了什么?

(教师指点)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奥以此为借口,挑起了战争,首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意大利基于自身利益出发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二、大战中重大战役

凡尔登战役(1916年)介绍凡尔登要塞的战略位置重要性。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战况及插图。(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掌握战场形势)

使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134页小字本页插图“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激情导学,制造气氛。使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激发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之情。(学生谈论图片包含内容和看图后的感想)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此后的形势对德国更加不利。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大战的结束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协约国胜,同盟国败。

2.大战的性质

启发学生从参战国的性质、目的等分析。(归纳)大战是帝国主义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结果。因此,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大战的后果

大战最后怎样结束了?哪一方胜利?主要参战国家都是些怎样的国家?各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大战产生怎样的后果?

(学生相互讨论,谈自己的看法)

(1)学生回答教师归纳。(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沉重苦难,历史4年牵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造成重大物质损伤和人力伤亡。)

4、讨论:

请同学们从一战爆发原因、主要参战国性质及其目的入手分析是什么性质的战争?(思考并作答)

(教师指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发展的产物,

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它绝不是一次偶然灾难,而是经过了几十年酝酿和准备的大厮杀。发动战争的是两大军事集团的资产阶级和王朝统治者,因此,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尽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是正义的,但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从属意义,不能改变总的帝国主义的性质。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为什么仍遭受西方列强欺负和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学生讨论回答)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结(幻灯片)

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以同盟国一方的失败宣告结束。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

五、最后,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六:板书: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大战的原因

2、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大战的爆发

二、大战中重大战役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大战的结束2.大战的性质3.大战的后果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根据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和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我用了大量的历史图片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特别是用动画来演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组织学生讨论:一战爆发的原因、德国的野心、一战的性质、一战的影响等等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发言很踊跃。正是因为给予了学生思维自由飞翔的空间,使他们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了解当今世界局部战争的渴望。而且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我补充了一些课外的相关资料,比如美国的中立和参战的原因,俄国推出战争等等。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导语的设计,因为五步教学法中第一步是复习检测,所以如何导入本课内容上我很是苦恼,是用图片呢还是复习过渡,最后只能是两者都兼顾,但是这样的设计感觉怪怪的。而且因为使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上课时节奏较快。所以感觉前松后紧。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历史教师持续不断地去探讨。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掌握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2.能力要求: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达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阅读导入部分,提问引起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托拉斯。 二、展示目标 三、自主学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__________阶段。 2、以德、意、奥为首的和以英、法、俄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地扩军备战。 3、1914年6月,事件的发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1914年7月底,__________向塞尔维 亚宣战。、、、英国相继投入 战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 其中被成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___________。 6、1917年4月,对德宣战,协约 国力量大增。1918年11月,无 条件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7、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是一场战争。 四、合作探究 (一)生生合作: 1、试着概括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有哪些? 2、试着说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 (二)师生合作: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因此有人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那么事实是否如此,他们之间到底有何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高度发展,也由此出现了一批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最全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的解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史实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争根源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保持人类发展和进步同时远离战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索避免战争的可行方案,培养全局观和现代意识。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两大军事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矛盾引起了哪些冲突?最终结果如何? 答: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形成,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由于各国在经济上的激烈竞争,对殖民地的疯狂争夺,逐渐形成了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加剧了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1879年,德、奥两国缔结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形成,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2年,两国签订针对同盟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接连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主要有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4—1918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什么说巴尔干地区是20世纪初欧洲的一座“火药库”? 答:第一,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第二,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还有因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交错而造就的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②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③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④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②通过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多动手查资料,勤用脑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③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②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③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处理方法: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集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余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通过19世纪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有兴趣的同学也可在此基础上涉猎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内容。讲解时应采用启发式,注重分析综合,从整体上做出结论,揭示帝国主义本质和规律,认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搏斗大厮杀,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世界现代史,因为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联。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处理方法: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使学生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在学习重难点问题时,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通过谈话、讨论,与学生共同归纳、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认识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本质。通过使用多媒体电脑,演示地图、图片、图示等,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直观化、简约化;其过程还培养了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简明的地图语言进一步认识历史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引导学生“史论结合”地分析历史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教学文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钟少华这次能较顺利地完成公开课任务首先得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十月中旬公开课课题刚一确定,郭校长就非常关心我的准备情况,了解我的教学思路,一直到临上课前还在会场布置等环节上给我指导。王副校长也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意见,教务处总务处都在我教学所需之处及时快捷为我提供了帮助。 其次,我得感谢同组老师的帮助支持。公开课课题刚确定,荣秀老师就花了一个上午在教学思路上给我指导,在课件制作上永春老师也忙上忙下花了大量时间给我帮忙,荣海老师也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正是集合了所有的关心我支持我的力量,我才能够从容面对两百来位师生,顺利完成任务。 第三,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我们的学生存在着对学过的基本史学常识不了解,不会读题不会审题不会组织材料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突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针对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以教材为材料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材料意识和巩固意识。依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问题。如本节课通过问题“普林西普的行为对一战有何影响?你怎看待普林西普的行为?”“意大利原来属于同盟国,为什么参加了协约国作战,你怎看?”等。这样层层设疑提问疏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课堂上教师预设的太多,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小测后没有及时点评回收;学生对开

放性问题探讨后老师没有亮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学生参考;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学生留出空白时间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今后突破方向:在教学模式上,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为学生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回答,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开放性问题的探讨中教师要注意加以点拨;问题设置上,要注意因人施问,有的放矢,为了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出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且应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必须因人而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1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简述“同盟国”“协约国”的成员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

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设计思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大事。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后果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从2013年11月11日的一则纪念“一战”的新闻报道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最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一战”的原因和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观看一段2013年11月11日的新闻视频。 刚才我们观看了今年11月11日世界各国纪念一战95周年的新闻视频。世界各国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说明一战是重大的,是世界范围的。那么一战是怎样发生的?给世界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乘坐时光列车回到95年前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去重温那段历史,去寻找我们的答案。 展示: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本课的结构图。 学习新课: 1、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展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和影响。 美国参议院漫画说明什么问题?垄断组织干预和控制国家政治,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2、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法)激烈展开了世界霸权的争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生生交往、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研究、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讲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引起了我对新课程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想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良好的开头需要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也需要情境的创设。本课我在讲萨拉热窝事件之前,先让学生看材料:“在波黑共和国萨拉热窝的阿柏路十字街口的路旁铺有一块石板,上面刻有一双17岁青年的脚印,旁边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亨·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然后让学生思考,当地的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一个17岁的青年呢?由此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教材。这样有目的地引入一定的情景,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充分设计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应该做到着力于引导,就是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如本节课就是通过设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为什么?”、“意大利原来属于同盟国,为什么参加了协约国作战?”、“美国为什么先中立后参战?”等。这样层层设疑,提问疏导,前后呼应,突出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 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

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发明与刚刚结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关?由此,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

高考历史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专题1

高考历史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专题1 2020.03 1,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目的是() A.与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衡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美国涉足欧洲事务 D.便于自己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强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D.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3,下列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B.整个世界被列强完全瓜分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4,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日德兰海战②马恩河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5,一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的是()A.美国B.英国 C.日本

D.法国 6,19世纪末,俄奥矛盾主要表现为() A.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B.对亚平宁半岛的争夺C.对伊比利亚半岛的争夺 D.对土耳其的争夺 7,一战中提出“施里芬计划”的国家是()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8,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的原因是() A.巴黎和会的召开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人们对一战心有余悸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9,下列事件发生在同一年的是①俄国二月革命②德国十一月革命③中国政府参加一战④巴黎和会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11,宣告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反思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上完本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展示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同时又自然导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自然。 2.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书上有的一律用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 需要探究的知识一定要选取合适的材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3.学习历史一定要注重思想教育,这一点本课的体现较好,希望以后尽力强化。 不足之处: 1. 时间把握不好,学生讨论的时间稍微少一点,以后力争让学生充分讨论,不流于形式。 2. 一战原因分析还要在深入一些,让学生明明白白。 反思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集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余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通过19世纪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有兴趣的同学也可在此基础上涉猎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内容。讲解时应采用启发式,注重分析综合,从整体上做出结论,揭示帝国主义本质和规律,认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搏斗大厮杀,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世界现代史,因为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联。 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使学生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在学习重难点问题时,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通过谈话、讨论,与学生共同归纳、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认识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本质。通过使用多媒体电脑,演示地图、图片、图示等,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直观化、简约化;其过程还培养了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简明的地图语言进一步认识历史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引导学生史论结合地分析历史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上导学案 07-21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备人:王珍荣审核:历史组课型:新授课 班级组名组别_________姓名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知识链接】《战马》 继《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等二战题材后,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把目光转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影片以一匹前额有着白色十字花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在德文郡小镇,男孩艾尔伯特(杰瑞米·艾文Jeremy Irvine 饰)目睹了幼驹乔伊的诞生。在集市上,它被频繁叫价,最终被艾尔伯特的父亲泰德(彼得·穆兰Peter Mullan 饰)用30基尼的天价收入囊中,跛脚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尔伯特与乔伊尽情嬉戏,与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长,地主登门拜访,称如果乔伊不能犁地将立刻将其带走,泰德只好赌上了全部家当。于是,艾尔伯特在逼迫之下,为乔伊套上了鞍蹬,强迫它犁地,甚至还使用了皮鞭,最终灵性的乔伊真的领会了艾尔伯特的苦衷并将一片遍地石块的荒地翻耕了出来,第一次表现出其出人意料的潜力。 为了还债,泰德辛苦耕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换来了收成,但是一场大雨毁了一切。 德军来袭,父亲被迫将马变卖给骑兵军,换了30基尼。艾尔伯特虽然难以割舍也只能含泪送别乔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战场。 参军了的乔伊因为体格强健,温顺听话,很快就成为了上尉的座骑。然而战争惨烈,乔伊开始不得不的更换主人。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到德国骑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他们的人生起伏,悲欢离合,更看尽了人间冷暖与战争带来的苦痛创伤。而对乔伊难以忘怀的艾伯特,也参军来寻找它。尽管身处在这凄凉的战壕,乔伊的勇气感动了它身边的士兵和人们,它能够寻找到温暖和希望。但是它的内心却惦记着它的小主人艾伯特,最终他们相逢了。 (一)、自主学习 一、帝国主义争夺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阶段,他们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即和。 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 2、爆发:年,向宣战。 三、空前的灾难 1、战场主要集中在,后来扩大到、和地区。 2、1916年的,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结束:1918年11月,投降,一战以的失败而告终。 4、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发生在之间的一场争夺、掠夺的战 争,涉及的地区广、国家多,死亡人数多,所以是一次空前的灾难。 (二)、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与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1)这段话表露了德国什么样的外交倾向?“这样的时代过去了”指的是什么? (2)德国在中国“争夺阳光下地盘”做了些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3)德国为在全球“争夺阳光下地盘”作了哪些准备?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时间、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 目标4:分析一战爆发的性质和影响,体会战争的残酷。(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一战导火线: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3)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影响:在两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及教材,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总结。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理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家的矛盾。 学生回答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教师根据PPT图示讲解其中的矛盾。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含反思)

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引导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法国郊外的华工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人的出现。距离巴黎市中心200公里外的小村庄

设问:与19世纪中期相比,1913年英、法、德、美在工业产量(经济实力)和殖民地面积上有何变化? 提示:在经济上,美、德工业产值跃居第一、第二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在政治上(殖民地占有面积),英、法占有殖民地面积仍然处于第一、第二位,德、美处于第四、第五位。 归纳总结: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材料展示: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集团。1904年、1907年英国协调了与法国、俄国的矛盾,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设问:指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各自的盟友国。 提示: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归纳总结:两大军事集团之间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与影响。说说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谐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具】 课件、多媒体、展示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播放:两伊战争科索沃战争美国入侵伊拉克国家的视频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局部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灾难,那么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局部战争相比,又会带来多大灾难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一世界大战! 【落实课标】【解读课标】 (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应用、落实课标】 1、探究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探究目标:(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变化。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情景与问题:观看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相关片段。 (1)英法美德经济实力对比 (2)各国殖民地占有量对比 请思考:(1)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什么变化?(2)经济实力的变化,促使德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有什么新要求? (3)一战前,这些国家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共同追求?在斗争与勾结中这些国家开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资料,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背景过程,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老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如何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激发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学习成果,然后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得出的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合作,完善答案,形成以下结论: (1)美德两国实力强,后来居上;英法两国实力变弱;经济实力发生不平衡。 (2)强烈要求对外扩张,抢夺殖民地。 (3)共同追求;重新分割世界,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两大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探究二:大战的爆发 探究目标:导火线、爆发时间、标志、参战国。 情景与问题:播放“斐迪南大公被刺”的资料片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地图。请思考:(1)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地方在哪里?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4)想一想:在哪些参战国家?望风使舵的国家是谁? 过程与方法: (1)老师通过展示“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图片,结合学生阅读的教材知识,提取有效地历史信息,使学生置身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最前沿,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 黄桂荣 一、主要的成功之处 1、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彰显历史魅力。 历史课程的功能和特色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其基本要义在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大战前的欧洲:光荣与“梦想” (2)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 (3)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 对于以上三个部分,我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提供一定的史料用来说明问题,这些史料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实物等各个方面。如在讲述“大战前的欧洲”时,我呈现了关于欧洲文明成果的图片(如:欧洲著名的思想家、主要科技发明、英国议会大厦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战前欧洲文明的辉煌。在讲述完这个主题后,我又以图片、文字以及实物书籍的方式呈现了“一战”后欧洲受战争冲击和破坏的相关图片。通过设置强烈的对比情景使学生理解“一战”对欧洲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从而理解一战后欧洲相对衰落的历史事实,进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感受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感悟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2、搭建支架,就近发展:追求“高思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现场”,进而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如在讲述“一战”所导致的列强间实力的变化和战争的毁灭性时,我在教学中注重了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角度来审视列强间实力的变化,从而得出“一战”后欧洲相对衰落的历史事实,并把“一战”作为16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中心地位的确立直至“一战”开始从向衰落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一战”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3、不同视角,审视历史:体现高立意 本课在教学中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审视“一战”:第一,文明演进的角度,将重点放在战争对文明成果的破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战争是对文明的一种极大破坏;并同时说明在客观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第二,国际关系角度,主要讲述欧洲的相对衰落和美日等新力量的崛起。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而不是单纯而机械地照本宣科,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体现新课标的立意和要求。 二、有待完善之处: 1、顺其自然:课堂生成性有待加强。 课堂的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将学生的闪光点融入课堂,使自己的课堂更具生命力和生成性。 2、源头活水:教学资源的运用需更灵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 【课标要求】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寻找历史的智慧。 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 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⑵引发“人类如何远离战争?”的思考,激发为和平而不断努力的斗志。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下图是德国一战中阵亡将士陵园。在一战中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亲身经历了战争的人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感受到了失去亲人是切肤之痛,

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怎样分析这次大战的性质?这次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案导学 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依据 (1)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催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战后世界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请思考: 各国参战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什么?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1)目的: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对欧洲:(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它成为欧洲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选修3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选修3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背景: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世界霸权及殖民地的争夺及由此而出现的军备竞赛 3、原因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的实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3、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4、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5、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英德矛盾(主要)——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世界市场 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对付法俄。 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结盟,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904和1907年英法、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原因: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及历史冲突——民族关系复杂;列强在巴尔干的争夺 2、萨拉热窝事件:大战导火线 3、大战爆发:1914年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1、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2、内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70年代(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A.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矛盾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C.德奥结成军事同盟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3.一战前夕,围绕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美 B.英、德 C.法、德 D.英、法 4.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库”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关系 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下面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 B.开始于1914年7月底,结束于1917年11月 C.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加快了战争结束的步伐 D.是一场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战争 6.下列有关美国参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争夺世界霸权 C.援助协约国集团 D.时机已到,坐收渔人之利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B.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的崩溃 C.协约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D.同盟国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面材料 德国和奥匈为了加强同俄国和法国的对抗,1879年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参加了这一军事集团,20世纪初,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英国协调了它同俄、法之间的关系,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回答: ①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分别以哪国为主? 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大搞什么活动?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三、问答题 9.试从战争的起因、作战目标、酝酿的过程,分析一战的性质。 10.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②谈一谈你有何感想? 答案:1.B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的工业产量位次居世界第一、二位,而他们的海外殖民地面积分别是第五、四位,这种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成为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2.D 因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B 见课本德国外交大臣的那句话以及下面的阅读材料。 4.C 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