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四十六 选修6.2环境污染与防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六

环境污染与防治

(45分钟100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

1.(2017·马鞍山模拟)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人口稠密的农业区,也是长江上游侵蚀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科研人员结合当地情况展开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下图为该区域某小流域治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

简析该区域土壤侵蚀的主要人为原因,并说出治理的主要措施。(14分)

【解析】由材料、图像可知,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人口稠密的农业区,人地矛盾突出,为扩大耕地,导致植被破坏和大规模的陡坡开荒。治理要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方面采取措施。

答案:人为原因:植被遭破坏和大规模的陡坡开荒。

生物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工程措施:修塘库、淤地坝;农牧业措施:修梯田,等高耕作。

2.(2017·太原模拟)下图中的M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岸四周牧场连片,湖区渔业资源丰富,除盛产鱼虾外,湖岸水产养殖业发达。为

方便湖底石油的开采及出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现可通行远洋油轮。近年来,这个巨大的“聚宝盆”陷入了水质恶化的困境。

简要分析M湖水质恶化的原因。(10分)

【解析】M湖水质恶化的原因,可以从人口增加、废弃物排放、石油泄漏等方面回答。

答案:人工拓宽北部入海水道,加剧海水倒灌,导致湖水含盐量增加;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石油渗漏,导致湖面油污增加;湖区发展养殖业产生的残饵、湖岸畜牧业发展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周围城市生活污水等随河流排入湖泊,使湖水水质恶化。

3.(2017·广东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下图为浙江省某河流由工业污染导致的水污染程度示意图(从Ⅰ-Ⅱ-Ⅲ-Ⅳ-Ⅴ,水质依次变差,其中Ⅴ级水质最差)。

指出甲到丙河段水污染程度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改善河流水质的措施。

【解析】该河段水污染程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即可回答,原因从污染物质的积累、千岛湖湖水的稀释作用方面回答。提高河流水质的措施从加强法制建设,使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关闭、搬迁水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方面回答。

答案:变化情况:污染程度先加重后减轻。原因:从甲到乙,河水中废物排放量不断积累,使污染程度加重;从乙到丙,有千岛湖湖水汇入,具有稀释作用,使污染程度减轻。措施: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水;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关闭、搬迁水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4.沙湖地处贺兰山下、黄河左岸,既有大漠戈壁之雄浑,

又有江南水乡之秀美,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

游胜地。沙湖位于黄河边的洼地上,周围灌区通过排水

沟与其相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燃油快艇迅

速增加,水质一度较差,后采取措施得以改善。下图示意沙湖地理位置。

试推断为沙湖水质的改善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简述其理由。(12分)

【解析】沙湖位于黄河边的洼地上,周围灌区通过排水沟与其相通,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湖泊自净能力弱。要加强水质监测,及时获取水质状况;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水质保护的意识。近年来旅游活动、农业生产、生活的污水排放量增大,要加强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改善灌溉、栽培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向湖泊排污;旅游景区对水质要求高,要加强景区污染物的清理和集中处理;使用清洁能源动力的水上交通工具,减少因旅游对湖泊的污染。

答案: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加大环保宣传,提高水质保护的意识;加强污水的收集及处理;改善灌溉、栽培等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景区污染物的清理和集中处理;使用清洁能源动力的水上交通工具。

理由: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湖泊自净能力弱;近年来旅游活动、农业生产、生活等的污水排放量增大;旅游景区对水质要求高。

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农作物施用农药时,大部分农药散落在土壤中,有些性质稳定的农药在土壤中可残留数十年。一部分农药随空气飘移至很远地方,或被冲刷至水体中污染水源。在有农药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农作物时,残存的农药有可能被农作物吸收。下图为农药污染及其侵入机体的途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