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知识讲深讲透 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最新教育资料

把知识讲深讲透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随着新课程走进校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成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对于采取课堂授课制的中学教学而言,其实质是充分利用资源,更加积极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数学的内容多,但总学时少,这就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无疑,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当前教学领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严重”,课堂教学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启而不发,满堂灌。究其因就是教学方法的形而上学,不能把基础知识讲深讲透造成的。

数学教师很重视“是什么”和“为什么是”的教学。但常使“是什么”的教学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对“为什么是”的教学只停留在正确性的论证上。讲深讲透,需要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度和记忆性,又能使学生领会到知识的应用规律,形成学生自觉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课业负担。

不深不透的主要表现是:对内涵的教学,一是忽视内涵中的部分条件,二是不能揭示内涵中各条件之间的关系,三是不能揭示知识构成中条件部分与结论部分之间的关系;对外延的教学,

主要是不能全面揭示外延的各种形态。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这两方面的问题。

平行线有这样一个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截得的内错角相等”。常被一些教师简化为“平行线,内错角相等”。殊不知这被忽略的内涵条件“第三直线”既是平行线存在内错角的条件,又是将平行关系转化为等角关系的条件。首先,没有截平行线的第三直线,或者不是直线而是射线或线段,内错角可能是不存在的。其次,由这两点关系导出定理的两条用法规律:第一,当命题给出的图形含有这样的第三直线时,即在该直线的位置将平行关系转化为等角关系进行推理;第二,当命题给出的图形不含这样的第三直线时,意味着可能需要引出一条第三直线来。有了平行线的这两条用法规律,学生面对有关平行线问题便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方法,也就能够自觉地解题了。但是,如果需要引出第三直线时,怎么引法,还需讲清外延才能明确。

这个定理的外延是:它存在的内错角因第三直线的位置不同而有无数对。这样揭示外延不仅使学生对定理的认识更深刻、全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联系着这个定理的又一个用法。如,“在圆内平行弦夹弧相等”这个命题没有给出截平行弦的第三直线,证题时需要引出一条来。引哪一条呢?当意识到截弦AB与CD的无数条直线状况时,其中有两条特殊的:CB与AD。这两条直线通过弦AB、CD与的交点。即它们与已知条件平行弦和待证条件两个弧都相关。这样引出的辅助线,依据鲜明,引法

确切,容易理解,自然能做到举一隅而多隅反。

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推出之后不能马上用来解题,要对它做进一步的分析:左式(内涵)含两层意思,一是两个函数的系数相等,二是两个同名正弦函数相加;右式(结论)含三层意思,一是系数为左式共有系数的二倍(不必是2),二是依次为正余弦函数之积,三是正余弦函数的角分别为左式两函数角的和与差之半(不必是)。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包括了内涵和外延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果对外延再说明确一点,要指出,左式的角、都是代数式,所以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任何实数、角度以及实数与角度组成的有理式。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推出它的应用规律:

1.给出的式子是等系数两正弦函数相加,就直接将它们化成系数为原式共有系数二倍,两个角分别为原式两角和与差之半的正余弦函数之积;(也可反过来按规律用)。

2.给出的式子不是等系数两正弦函数相加,如果能把它化成等系数两正弦函数相加即可化积,否则不能化积。有了这两个方法学生就能自觉地处理以下几个类型题了:asin(x+y)+bsin (x―y);sinA+cosB;2sinθ+

明确了把知识讲深讲透的标准之后,若想达到这一标准,还应做好以下几个基础工作。

1.必须把每一个知识纳入整体知识系统中去分析、认识,才能把知识认识深透,才有可能把它讲深讲透。任何数学知识都是

整体网络中的一个结,离开了这个网络,看不清它是怎样发生的,它以后怎样发展、应用、有哪些应用方法。

2.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系统、整体知识的巩固工作。知识应该是经过“提炼、浓缩”易于掌握、提取的系统、整体知识。有了这个基础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新知识,使课堂教学顺畅、高效。巩固工作不能完全依赖学生自觉行为,教师必须依据巩固规律有计划地对学生实行带有强制性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讲深讲透的知识还须配备相应的练习题,以求强化理解,提高应用能力。练习题要有典型性、完备性,不求多而求精。练习题的类型大体可分三种:一种是加深知识的理解题;一种是基本应用题;一种是综合应用题(或难度较大题)。理解题要突出对知识内涵、外延的认识,应用题要突出知识的应用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