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

中学生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
中学生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

中学生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我国法制教育的重点,因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特别是处在初高中阶段的中学生,更是帮助和教育的重点。在这一阶段的中学生,是违法犯罪的多发人群。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杀人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只需十四周岁就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是依法应当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因此,作为中学生,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打人、骂人等不良行为中吸取教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就拿我县检察院近5年办案的情况来看,有311名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成为罪犯,有的甚至被判了无期徒刑。他们中有的年仅14周岁,有的16周岁,有的17周岁,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辍学流荡社会。他们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归纳起来,除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以外,主要是自身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差、不知法、不懂法,当然谈不上守法,更谈不上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一些不良行为,未及时矫正,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于是不良行为发展成违法犯罪便成自然;二是不能区分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殊不知,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只有一步之差,稍不注意,一般违法行为就会转化为犯罪。因此,增强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目的所在。本文就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不良行为,浅说与违法犯罪的界限。

一、毁坏他人名誉、人格尊严的行为

公民的名誉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个人名誉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的名誉、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违反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名誉即名声,是指公民的才干、道德、信义、作风等方面的社会综合评价。人格尊严是公民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是人们应有的基本社会地位。

名誉直接关系着社会对公民个人的信赖程度,关系着公民民事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取得问题。因此,除《民法通则》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也指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侵害公民名誉权往往伤害公民人格尊严,甚至使受害人精神受损,由此带来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如无端怀疑某人盗窃财物,便对其非法搜身,同时侵害了该公民名誉权及人格尊严。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较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处理。但若造成严重后果,就是犯罪。如:某中学高三男生王某,现年17岁,他想找高一女生李某耍朋友,遭到李某的拒绝。王某心不甘,多次当着李某班上同学的面,编造李某是“破鞋”“卖淫女”等进行诽谤,并在校内贴“小字报”进行散布,损毁李某的名誉。李某终因不堪忍受,跳河自杀。后王某因犯诽谤罪被判刑三年,并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之间互相辱骂,甚至编造事实讥讽此事,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犯罪。上面的例子中,王某骂人的行为在民法上是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而表现在《刑法》上就可能涉嫌侮辱罪或诽谤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用暴力或其它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冶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类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同理,如有的同学经常挂在嘴边的“你龟儿子,你***”等不堪入耳的话,这些发展下去即可能发展为侮辱罪。上例中男生王某的行为属于诽谤行为,导致李某自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构成诽谤罪,又因为侮辱罪和诽谤罪的追诉年龄为16周岁,本案中王某已满16周岁,当然应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

二、私拆他人信件,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私拆他人信件的行为是指未经他人允许,私自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情节轻微,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但若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妨害通讯自由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不经法定程序,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非法拘禁罪。造成他人伤残、死亡的就转化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下面这一事例可以说明。

某校初三男生赵某,16岁,是班长,按照班主任老师的要求,对全班同学的私人信件一一开拆审查,以此对发现有早恋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同学进行教育。2003年6月的一天,赵某收到班上同学孙某(女,14岁)的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另一中学生给孙某写的求爱信。赵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班主任,班主任立即把

孙某叫到办公室教育了一番,感到现在早恋的问题非常严重,为了杀一儆百,让其在班上作检讨。孙某不服,与老师争辩,并拒绝在班上作检查,班主任非常生气,不准孙某上课,把孙某锁在宿舍两天,叫她闭门思过。第三天,孙某实在想不通,在宿舍触电自杀。后该班主任和班长均被判刑入狱,班长的行为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并开除学籍。班主任的行为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十三年零六个月,并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这个案例给人的启示是什么呢?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受法律保护,除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为侦破案件的需要,经批准,可以开拆信件以外,任何人不得开拆别人的信件,否则,是侵犯通信自由的行为,应受到冶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的,就构成犯罪。这个案件中,班主任和班长主观方面是好的,他们也是为了学生、同学的健康成长着想。但客观上却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即“侵犯通讯自由罪”,本案中班主任和班长的行为就属于共同实施侵犯他人通讯自由的行为,因造成了孙某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触犯了《刑法》,当然应当予以处罚。

本案中,班长是受老师安排开拆信件,为什么也受到法律的追究呢?因为他是帮助老师犯罪,刑法上把他与老师共同实施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行为叫共同犯罪,所以应当予以处罚,但考虑到他是未成年人和从犯,故对他进行了从轻处罚。

也许有人会问:班主任并未拆开信,好象并未直接侵犯孙某的通讯自由权,直接侵犯孙某的通讯自由权的应该是班长呀?为什么该班主任还构成侵害通讯自由罪呢?在我国刑法上规定了一种教唆犯,即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以被教唆者实施的犯罪处罚。对被教唆人没有犯教唆罪的,对被教唆人可以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因此,该班主任与学生共同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对该班主任应当从重处罚。另外本案中该班主任还有一个行为就是把孙某锁在宿舍内,不准其上课,既妨害了孙某接受教育的权利,又限制了孙某的人身自由,在刑法上构成非法拘禁罪,因造成孙某触电自杀的严重后果,按照《刑法》规定属于加重情节,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该班主任老师应以侵犯通讯自由罪和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十三年零六个月,于法有据。

三、小偷小摸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看见别的同学有一个好看的文具盒或一支好看的钢笔或一本好书,甚至一件好看的衣服,趁人不注意,就悄悄拿走了。在家里悄悄的拿父母、兄弟姐妹的钱物,在学校偷拿老师的钱物等。这样的事在中学生中有发生,看起来事情很小,是小偷小摸行为,但发展下去,就可能造成大错,甚至违法犯罪。根据我国现有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这类偷摸行为积累到一定数额,就可能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或劳动教养;再往下发展,数额累计达到500元,或者是一年内三次入户盗窃,即使只盗窃到一元钱,甚至没有盗到,但都构成盗窃罪,将受到刑事处罚。

重庆某中学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范某,十二岁,从小喜欢小偷小摸,手脚不干净,看见同学好看的东西就想拿,看见父母或亲属的钱物就想偷。一次下课了,范某到教师办公室交作业,见办公室无人,只有老师的一个黑皮包在椅子上,范某便把老师的黑皮包偷偷拿走,跑到厕所把其中的现金800余元和存折取出,扔掉了皮包,后范某因大肆挥霍时被父母和老师发现了,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下,范某非常后悔,向老师赔礼道歉,其家长也赔偿了老师的损失,为了挽救他,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老师才没有向公安机关告发。本案中要是范某所在的学校或者被盗的老师坚持向公安机关告发,尽管范某才年仅12岁,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是16岁),不构成犯罪,但公安机关可责令其家长严加管教或者给予劳动教养。但由小偷小摸行为发展为犯罪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举不胜举。

因此,中学生应树立法律意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能贪图小便宜,莫因恶小而为之,“顺手牵羊不算盗”、“书生窍书不算偷”的思想十分有害。“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不良行为最终必将导致违法犯罪,毁掉美好前程。

四、强拿硬要行为与寻衅滋事行为

强拿硬要、寻衅滋事行为,这类行为往往是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或者是大同学向小同学强行索要钱物,如不给就拳脚相加,施以暴力,当场占有他人财物。这些行为发展下去可能构成什么罪呢?

一是抢劫罪。所谓抢劫罪,主观上是想占有他人财物,客观上采取对被害人殴打、威胁等暴力、胁迫手段,当场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中学生应注意: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为14周岁,包括盗窃、抢

夺、诈骗之后当场使用暴力抗拒抓捕的行为(转化犯),也包括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抢劫罪不以抢到的财物的数量大小论,即使只抢到一分钱,也构成抢劫罪。抢劫罪也不以是否抢到财物为划分标准,即使什么也没有抢到,只要有抢劫行为,也同样构成抢劫罪(未遂)。前不久,我院就批捕了一个多次携带凶器,抢劫他人随身携带的香烟的小青年。为了小小几支香烟,却触犯了刑法,为什么?因为其行为性质恶劣,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所以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还规定:入户抢劫的,持枪抢劫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的,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8类行为属于抢劫的加重情节,均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无期或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去年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就曾对四个未成年人因抢劫、杀人判处无期徒刑,本来是够得上死刑的,因为是未成年人,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不适用死刑,所以被判处了无期徒刑,等待他们的将是高墙里的漫漫长夜。

二是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欧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欧的,对首要分子和其它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对多次聚众斗欧,聚众斗欧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交通要道聚众斗欧,造成社会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欧的,对首要分子和其它积极参加者,以聚众斗欧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寻衅滋事客观上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是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三是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是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这类行为,是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轻者会受到公安机关的拘留,重者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应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五、不正当上网打游戏、交友的行为。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表现最突出的是:电脑的普及,然而电脑在为人类带来方便和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因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都还不够成熟的阶段,还不能完全正确的分辨是非,不能坚决的抵制许多的不良诱惑。更重要的是:青少年时期处于增长知识和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现在如果不分白天黑夜上网、打游戏、交“网友”,就会严重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更为严重的还会违法犯罪,失去自由和生命。

去年,北京市有两个小学生,都未满10岁,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因几毛钱与网吧的老板发生争执,结果被老板杀死,然后肢解尸体后埋葬在荒郊野外。这个案件震惊全国。还有一个是某高中生,通过网上聊天,网友给他介绍如何伪造信用卡诈骗他人财物,后来也被判入狱。前不久,我院办理了一案件:我市长寿区一15岁女生沈某在重庆女子职高读书,课余时间喜欢上网、聊天,在网上与綦江齿轮厂某工人段某认识了,谈起了“网恋”。后沈某只身一人辍学来到綦江寻网友,但通过接触,彼此都觉得不是对方所想象的网上情人,于是两人不欢而散,此时,沈某也身无半文,又被学校开除了学籍,无脸回家面对父母,由于生活所迫,经人介绍在綦江某娱乐场所坐台,当上了卖淫女。结果钱还未找到,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送去劳动教养。15岁,正是一个花季的年龄,是人生中最宝贵最美好的时光,结果因网恋而失身卖淫,还被送去劳动教养,真可惜!

因此,在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上网冲浪是一种时尚,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作为中学生,一定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不能在网上进行与学习无关的不正当交友,不能登陆黄色网站、反动网站。否则,这些不良行为将会毁你一生。

中学生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已有界定,对其深入研究的解决现实问题,任重道远。但只要中学生信认真学法、守法,正确划分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认真学习,就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医学心理学习题-第八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一、单选题(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I 易;II 较易;III 较难;IV 难) 1.持“如果个体的潜能遭遇挫折和干扰,就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错乱。”这种观点的理论模式是:()I A 社会模式 B 人本主义理论模式 C 心理动力学模式 D 行为模式 [答案] B 2.精神病科医师在判断就诊者是否有心理异常时经常采用的判断标准是:()II A 以经验为标准 B 社会适应性标准 C 病因和症状是否存在的标准 D 以上都对 [答案] D 3.在下列疾病中,不属于神经症的是:()II A 疑病症 B 强迫症 C 孤独症 D 焦虑症 [答案] C 4.用“潜意识冲突假说”来解释异常心理的原因的理论模式为:()I A 心理动力学理论模式 B 行为模式 C 人本主义理论模式 D 医学模式 [答案] A 5.认为“异常心理是由生物学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的理论模式为:()I A 行为模式 B 心理生物学理论模式 C 心理动力学模式 D 社会模式 [答案] B 6.判断心理活动正常与否时,相对更客观的标准是:()III A 以经验为标准 B 社会适应标准 C 心理测验的标准 D 以上都是

[答案] C 7.在下列症状中不属于知觉障碍是:()III A 错觉 B 幻觉 C 感知综合障碍D幻想 [答案] D 8.在下列症状中不属于意志障碍的是:()IV A 意向倒错 B 违拗症 C 矛盾意向 D 意志缺乏 [答案] B 9.CCMD这一精神疾病分类体系的制订国度是:()II A 美国 B 欧洲 C 中国 D WHO [答案] C 10.弗洛伊德的焦虑分类中不包括:()III A 现实性焦虑 B 神经症性焦虑 C 压抑性焦虑 D 道德性焦虑 [答案] C 11.关于焦虑,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III A 焦虑的主题是危险 B 过度焦虑即造成应激 C 焦虑往往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激活乱 D 焦虑有时是无意识的 [答案] D 12.持“焦虑是由知觉、态度与信念的冲突引起的”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派是:()III A 精神分析学派 B 学习理论 C 认知学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答案] C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 张金涨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 萩芦中心小学张金涨教学目标: 1、不良行为的认识。 2、不良行为的表现。 3、不良行为的分类。 4、如何杜绝不良行为,怎样与法律渗透。 重点:哪些是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难点:如何杜绝不良行为,怎样与法律渗透。 教学方法:讲解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学生早退,迟到是什么行为?出示图片,分析图片的内容。 二、授主题活动 1、出示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2、让学生了解现在中国违法犯罪的记载,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青少年犯罪人数高达15万人数。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数的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3、分析违法和犯罪的内涵,并加以区别。违法:是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它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守法义务,超越法定行使权利的界限,对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破坏和侵害。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行为的根本特征。 犯罪:是指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根据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三、师生互动交流

1、大家谈:问题 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2、对不良行为进行分类,讲解。 严重不良行: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非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成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的行为;

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及教育对策_德育论文

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及教育对策 我校学生中形形色色的不良行为确实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了。重视,即再也不能漠视其存在;深思,即应考虑如何教育这样的学生。这对纠正学生不良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是有重要意义的。为此,我将所发现的我校学生不良行为归纳如下,愿和同仁们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对策。 一、吸烟。尤以初中男生为甚。课间十分钟,他们躲在男厕所里,吞云吐雾,如入无人之境。我们刚开始检查时,一进厕所就能抓个现行,可见学生吸烟行为多么普遍。通过对抓到的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谈认识、写检讨、请家长、通报批评),有了一定好转,但还不能杜绝。 二、和社会上不良青年交往过密。有些在校学生与社会上流里流气的小青年交往密切,还领其到校。一次课间检查时,发现一位貌似学生的社会青年在教室前的走廊上抽烟,其神态简直就像个流氓阿飞,而我们的一些学生还报着一种欣赏的眼神看着他。抓住他时,态度极其蛮横,不接受处理。经查,该社会青年经常到校,还混在学生中上课,既上过文化课,还上过体育课。据他自己说,和我校某班某生是好朋友,所以常来学校找其玩一玩。经过教育并警告其不许再到学校来,然后礼送出校门。然而,刚过了一周时间,又在校内发现了该社会青年的身影。这次,则是和初三一女生在走廊上交谈。抓住之后,滞留在校警务室,让门卫及保安认清该人面貌,防止其以后再混入学生中溜进我校。然后共同批评,令其写出书面保证,并通知其父亲来校,在保证书上签字后领回。这是发现了的,肯定还有没发现的。这一现象的主要危害是对校园安全构成威胁。表面上看,是社会青年的问题,而根子在我校学生身上。 三、翻墙入室的“本领”。这主要表现在某些住宿男生身上。当宿舍熄灯之后,就有一些男生溜出宿舍,翻过男生宿舍北边高高的墙头,出去上网,然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自我控制

浅谈中学生不良行为自我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诊断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 是指中学生违反《中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有的是违纪, 有的则属于一般违法。从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本质上进行诊断,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尽管其表现各异,但都具有如下共同的心理特征. (一)道德认识错误。美国戈达德的研究成果表明:低能与违法确有关联。不良行为中学生智力一般是偏低的,他们对许多道德规范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形成了模糊的或颠倒的道德观。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是其道德认识中的三种主要的错误观念。 (二)道德情感失调。我国的郑和均、邓京华把道德情感分为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荣誉感、责任感、友谊感等五个方面,经过抽样调查:中学生对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荣誉感、友谊感持积极情感的分别接近或超过80%,而对责任感持积极情感的只占40%左右。不良行为中学生的责任感更是低下。道德情感的失调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正义感,甚至以受害人的痛苦为乐。 (三)道德需要畸形发展。在中学生的需要结构中,独立自主的需要和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占据重要的位置。不良行为的中学生,更

是强烈地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需要自主。但他们较为低下的认识能力和不良行为,又使他们难以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和尊重,难以自主。当他们的需要不能以合乎社会角色规范的方式得满足时,则只能用寻衅滋事、玩世不恭、打架斗殴、搞恶作剧等方式来争强好胜、表现自已而得到满足。 (四)道德意志薄弱。一般来说,中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性表现为抑制不够和冲动过剩两个方面,所谓抑制不够就是说,只要有一点冲动就会产生不良的行为;冲动过剩则包括一触即发的爆发性冲动和只要有一点不满就大发作。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思考 根据中学生不良行为成因的上述诊断,思考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我们教育工作的误区就显而易见了。 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第一个失误。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忽视道德教育,一切问题全归结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这一失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道德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和道德教育力量的单薄性之间反差的存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第二个失误。道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认

青少年犯罪的含义,特点及主要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含义 在我国,16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的起点年龄,14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的起点年龄。所谓青少年犯罪,是指14岁到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犯罪。我国青少年犯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青少年犯罪不仅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某些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主体年龄也有所放宽;狭义上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14-25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处罚的行为。犯罪学主要采取广义概念。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书本内容:各国青少年犯罪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盲目性大,纠合性强,诱发快,蔓延广,,可塑性和反复性大,反社会倾向性强。 一·从犯罪的主体特征为视角 从犯罪的主体特征为上看,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女性青少年犯罪上升 (一)未成年人犯罪比较明显,在校生、流失生犯罪增多 (二)女性青少年犯罪上升 1·性错罪是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类型 2·女性青少年犯罪往往是从受害开始的 3·女性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比较长 4·女性青少年犯罪有极大的腐蚀性 5·犯罪恶习的顽固性 二·从犯罪的行为特征为视角 从犯罪行为特征上看,青少年犯罪类型多样、手段狡猾、结伙性强 (一)青少年犯罪类型多样 1·财产犯罪突出 2·暴力犯罪严重 3·淫乱型犯罪持续增多 4·毒品犯罪急剧传染 (二)犯罪手段狡猾、隐蔽,趋于智能化 (三)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态是团伙犯罪 三·以犯罪的心理特征为视角 从犯罪的心理特征上看,青少年犯罪易受外界影响,突发性强,反复性大 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上升 网上找的: 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 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 5、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 1、从属性犯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 2、团伙性犯罪。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团伙犯罪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一个人带坏一群人。 3、报复型犯罪。有些青少年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或因处理不及时,或因对处理结果不能理解,就采取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别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4、冲动型犯罪。青少年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不够冷静,往往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感到后悔的事。 5、无知型犯罪。这一类型的青少年罪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甚至入狱后,对自己的罪行仍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书本内容: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心理矛盾与违法犯罪 特点:思想单纯、兴趣广泛、好奇心和模仿力强、精力充沛、什么都想尝试、容易接受外界事物 (一)生理发展与青少年犯罪 1·活动能量增大,精力过剩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法制教育课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马书明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马书明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知识目标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 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搜集不良行为走向违法犯罪的案例。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

教学方法: 讨论式、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二、授新课 名词解释: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I:不良行为类型及形成原因 请同学们思考: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安居育才中学初2013级9班:曾利梅 一、班会课召开的目的: 1.使学生加强对校规班纪和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纪律及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中学生。 二、活动的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三、召开班会活动的形式:情景剧、快板、抢答、讨论、观看视频、讲故事等。 四、活动准备: (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具体而细致的安排。 (1)落实: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提前安排好情景剧、快板的排练。 五、活动过程: 班会前播放《少年犯主题曲》,营造班会气氛。 (一)班会主题导入(5分钟) 情景剧--《看看他们俩》 场景一:周日返校教室里疲倦归来

场景二:周六晚上寝室里胜利大逃亡 场景三:周日中午网吧里恋恋不舍 主持人:请同学们判断这两位同学是合格的中学生吗?从而导入班会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二)根据情景剧内容学生活动(5分钟) 1.你认为这两位同学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请选择: 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 ②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 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 ⑤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⑥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扔纸屑; ⑦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⑧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 ⑨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⑩不迟到、早退、旷课; 2.如果让你去帮助这两位同学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你有何高招?请大家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主持人对以上活动作小结并过度:尊规守纪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那么,请同学们做好下面的抢答准备。 (三)抢答题:下列现象是对还是错(5分钟) (1)要考试了,我的钢笔不见了,小龙不在,我拿他的用一下;

2017秋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1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

第十一课树立防范意识 项目一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 (设计教师:山东省济南育文中学)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防微杜渐的思想。 2.能力目标 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了解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发展过程;知道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的概念,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制作教学使用课件,搜集与本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影音资料,搜集反映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生活图片,认真研读课本和教参,进行相关问题梳理。 环节一:法律知识点击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它是除《未成年人保护法》外又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

法律。 【教师过渡】刑法告诉我们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又该受到怎样的刑罚处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又会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和启示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部法律。 (设计意图:从单元整体结构看待两课之间的关系。两节课分别以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线开展教学,既突出法律的主线,又明确了法律的作用和相关规定;既回顾了上节课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启航。) 环节二:学法律明是非 【教师引导】在该法第三章、第四章分别列举了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 【屏幕展示】 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教师提问】通过对比分析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又有着什么联系?

浅谈中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

浅谈中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形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一个人的品性与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习惯决定人生不无道理。因此,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习惯如不加以控制和矫正,对其健康成长和人格形成将带来不利影响。 一、中学生不良习惯的表现。 当今大多数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好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学生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良习惯。不良习惯在中学生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就不良动作而言,有抽烟、嗜酒、赌博、迷恋游戏、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就处世和办事而言,有自由散漫、办事拖沓、讲话粗鲁、出口成“脏”等;就学习态度和程度而言,有态度不端正、厌学、怕学、精力不集中、懒得思考等。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至成为一种“动力定型”的结果。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使动作自动化的作用。所以,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习惯中受益匪浅,也会因坏习惯而深受其害。 二、中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第一、家庭是不良习惯形成的直接原因。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发生作用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实际行动的影响实现的。所以,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习惯的形成。比如有的学生张口脏话,伸手打人,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他们都会说:“在家父母就是这样教我的。”可见,家长的不良习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 第二、社会环境是中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在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但某些制度有不成熟、不完善的今天,社会上某些人存有重物性。一些商人因经济性的需要心理,时不时给什么都好奇的学生出售烟酒,有的网吧仅找中学生的钱,这样有令不禁,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逐渐染上了抽烟、酗酒、迷恋网吧,甚至染上赌博等不良习惯,既荒废了学业,又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园地,更是学生行为习惯得以形成的重要环节,可眼下,社会上的某些物质性,赌博风给宁静的校园也带来了影响,再加上,某些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法粗暴,久而久之,教师对学生的罚款、课堂上接电话、上课迟到等等,都会使学生仿效,形成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等不良习惯。 第四、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其不良习惯形成的关键。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因素诸如情绪、情感、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处于急剧变化时期,情绪易失控,行为易反常和重复,好走极端,兴趣爱好广但无恒心,这样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使他们是非不分,常在外界的刺激、诱惑和影响下重复错误的行为,难以用理智的闸门控制住自己的言行,日积月累便形成不良习惯,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乃至走上不归路。 三、中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 第一、净化外界环境,帮助学生树造良好效果。 中学生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在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中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虽有所表现但还未“定型”,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各负其责,形成教育合力,将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重任,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引导强化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行为习惯榜样。俗话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语言”。孩子的习惯就是在父母有意无意的行为影响下形成的。正如中央电视台的一句广告词所说:“其实,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 学校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教育要切实提高职业道德素和转变教育观念,切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加大对不良社会环境的治理和监督的力度,对于少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与本质脱节的行为严惩不贷。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 1.社会适应标准 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即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依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但该标准受到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2.内省经验标准 以当事人自己的主观体验为标准 如当事人自觉焦虑、抑郁、不能自控行为等。 治疗者或研究者对异常心理现象的主观判断 3.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呈正态分布。心理正常与否由其偏离平均值程度决定。 该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 4.医学标准 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存在着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基础。 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异常是疾病的症状。 病因为脑功能失调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学基础 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神经生化基础 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①对于病因的解释:遗传、神经生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 ②诊断系统:临床医学诊断标准 ③治疗方法:医学治疗方法、药物 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心理异常的物质根源 1.生物学基础——决定心理异常的发生和存在 2.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 社会-文化因素:指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阶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家庭状况、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二、社会文化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心理异常的发生: 1.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持续影响:如不良社会制度、宗教迷信、种族、性别歧视、不良社会风气、不良文化习俗等的持续影响。

2.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强烈的社会文化冲击:如社会动乱、外敌入侵、战争、社会经济大衰退、文化性大迁徙、都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涌入城市等。 3.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如人格欠健全、心理品质较差、适应能力低下等 心理异常的心理学观点 精神动力学观点——本能作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观点——习得的 认知心理学观点——认知歪曲 人本-存在主义观点——自我选择的 第五章神经症 神经症(neurosis):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应激障碍,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 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病理基础。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 特征:1.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具有持久性,病程至少3个月以上 2.强烈的心理冲突,感到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被控制的心理活动 3.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4.精神痛苦,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 5.无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主要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 一、恐怖症 定义: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二)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情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作者:徐韵湘 课题的由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然而中小学生的行为并没有与社会发展同步,越来越多的不良行为暴露在我们的面前。中小学生的行为关系到他 们身心的健康及新一代人才的培养,乃至中国未来的蓬勃发展。 课题的目的、意义:深入探究形成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外因及内因, 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方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法。 步骤:1、制定方案 2、制定调查问卷 3、进行访问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把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做出以下的总结。 一、中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在一九八八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 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 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 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 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 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良 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呀!苏霍姆林斯 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 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 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 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我 们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现在的孩子,他们生活在无忧无虑、衣食富足的家庭里,大多数孩 子除了爸爸妈妈的疼爱外,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使他 们养成了贪玩好耍,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生活上只图舒适,缺乏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纠正策略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纠正策略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小学生不仅应该储备知识,更应该从小就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身心健康。主要以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他们日常经常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了分析,探讨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纠正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行为教育;换位思考;心理引导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 1.学习方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坏习惯,就像疾病一样,使人受害终身。”在现阶段小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学习不主动,总是要家长和老师督促才能进行有效学习;上课听讲习惯不好,在听讲的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前不会预习,课后不能有效复习;不会刻苦钻研,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懂得独立思考等。小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则至关重要。就学习习惯的养成做了一项简单的调查,86.5%的受

访者表示学习习惯是从小学时期养成的。 2.生活方面 现阶段的小学生都是“00后”,在家庭中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在生活方面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舍不得让他们进行劳动锻炼,造成了小学生懒惰的习惯。作为独生子女,家长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容易造成小学生过分依赖家长,不懂得自我管理;同时电脑、手机等一些高科技和信息化事物渐渐进入每个家庭,容易造成小学生过度沉迷电脑游戏、作息不规律等不良习惯。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还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3.品德方面 我国每一所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品德教育课,这就说明小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然而现在的校园内经常出现不文明的不良习惯,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容易说谎;高年级的小学生容易在校园内打架、骂人等;有的小学生不懂得爱惜公物,没有集体荣誉感;甚至还有小学生出现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一些不良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在小的时候不加以纠正,长大后很有可能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样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4.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包括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何秀华 张某,男,今年13岁,初一年级学生,在学校观擦,易冲动,有暴力倾向,抽烟、喝酒、上网吧,同学很怕他,平时同学们都不愿与他交往。上课要么睡觉,要么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若同学不搭理他,他还骂别人;老师若有批评,他还不服气,双眼瞪着老师,常常抄袭作业,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说谎话是他的“家常便饭”。偶尔还偷偷拿别人东西。 一、初步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陷:张某的父母因生计问题远离她外出打工。从小与他一起的只有照顾其起居饮食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疼爱孙女,无暇关注张某的学习。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自小缺乏温情和父母之爱的张某性格比较暴躁,以攻击同学来引起家长和老师同学的重视,以及说谎话哄骗教师的不良习惯。 2、自我认识的偏差:开家长会都是爸爸妈妈去,我的开家长会没人来我像个孤儿。平时我想怎么样都可以,只要我喜欢爷爷奶奶不管我,他们也不知道。 3、同学的排斥:在不受重视的家庭环境中,渐渐地,张某的心里滋生了一种妒忌和愤恨。这种情绪在家得不到缓解,便向身边的同学泄愤,造成同学间的矛盾,老师批评他,同学疏远他,他也觉得学习没有多大乐趣,为了争面子,经常说谎,有时故意找同学的碴……这些行为遭到同学的厌恶和鄙视,也更使他变得偏激、反叛。 二、主要纠正过程 第一,净化外界环境,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习惯。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时期,在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中学生各种不良习惯虽有表现但还未“定型”,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各负其责,形成教育合力,将培养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引导,强化训练。通过观察研究,我与任课老师协商、班委会议成立“师生组”、“同伴组”对张某进行接对帮助,从生活到学习,让他感觉到虽然他以前犯了很多过错,但老师、同学依然爱他,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矫正方法。 1、提高认识。我通过面对面谈话、作业批改一句留言等方式让他认识到行为习惯无小事,它影响个人形象,影响人的成才与发展,增强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动机和愿望; 2、循序渐进。开始帮助她矫正时,他总说改不了甚至干脆说不改了,对此我就帮助他把一种原先需要大决心才能完成的事情,分成几个用较小的决心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样,他心理上就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而心理阻力也就小的多。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坏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抛出窗外,但可以把它一步步赶下楼梯。” 3、持之以恒。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说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比培养一个好习惯要难的多,因为这里有一个“惯性效应”问题。我在课间总是走到她身边说:“今天表现很不错。”,“同学们说你最近很棒”,“今天你对自己很满意吗?”,“今天你哪儿做得还不够好?”,“加油,你会更棒的。”等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激发了她下大气力矫正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张某能和老师、同学和谐相处,学习上进,现在她每每打电话给父母汇报在校情况时,其父母都很吃惊,问这是我儿子吗? 三、思考和建议 1、对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教师在矫正过程中,各科教师要协作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交流,鼓励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表扬肯定学生的正确行为,交流说明对学生的关爱。 2、因为在同伴群体中存在社会感染机制,所以,让好的行为同学去感染有问题的学生,充分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往往通过一两次的训练是不够的。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有反复,教师应有耐心和恒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一个学生怎么样,都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多一颗爱心,多鼓励多欣赏,给孩子们的人生当好向导,用心呵护她们成长过程的每一步。 2012年5月2日

心理异常

第一章心理异常概述 第一节:心理异常及其病理学模式 什么是心理异常 (一) 心理异常就是某一时期或长期的、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没有能力按照社会所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心理异常的三个特征: a)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与客观环境失去了同一性。 b)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失去了协调性。 c)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失去了稳定性。 心理咨询分为“调适性”和“发展性”两种。 调适性心理咨询的目的: 1.渲泄。 2.改变,即改变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和思考方向。 3.激发,即激发来访者的潜能,让他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提供,即提供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发展性心理咨询的目的: 1.启发来访者正确地认识自我。 2.防止和处理各种发展性问题。 3.促进来访者更好地发展自我。 (二)心理异常的类型 心理异常分为: 1.非病理性心理异常(即一般心理问题,mental block)。 2.病理性心理异常(即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 是否具有情景性为这两类心理异常的区别标准,即特定的情景才能引起的心理异常,为非病理性心理异常。 病理性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又分为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精神失常,amentia),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紊乱,psycho-disturblance),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边缘状态(bordering state)。 心理疾病是各种心理障碍的症状群的集中综合体现。 心理疾病分为轻性心理疾病(主要是心理紊乱的集中的突出的体现)和重性心理疾病(主要是精神失常、边缘状态的集中的突出的体现)。 心理障碍的特殊类型分为心身障碍(psychosmatic disorders)和心身疾病(psychosmatic disease)。 (三)心理异常的病理学模式 1.生物学模式。 认为心理异常也与躯体疾病一样,都有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各种精神症状都可以定位于大脑的某一特定部位。如麻痹性痴呆,儿童多动综合征。

违法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设计 安居第一中学刘娟 一、内容标准: 本课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懂得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犯罪。以此来告诫大家若发现自己身上有不良行为要及时改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三、学情分析: 通过《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黄、赌、毒、法轮功”等到不良诱惑是有危害性的,并且也知道应该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这个道理。但要把这些认识落实到行动中就会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就已沾染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想从根本上去改掉这些不良行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通过案例教学震撼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让学生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重新审视,尤为重要。 四、学习目标: 1、绝大多数学生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通过叙永警方打掉一未成年盗窃团伙,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规定,能有95%以上的同学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交流,有95%以上的学生能杜绝不良行为,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五: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对案中青少年合伙抢却的犯罪经过的分析,评价学生对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认知程度。 2、结合案例中青少年犯罪,讨论漫画中“偶尔做一次错事没什么”的问题,评价学生对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也可能导致犯罪的认识程度。 3、通过相关法律中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和专家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观点,评价学生掌握了多少杜绝不良行为的可行性的做法,以及从思想还应吸取哪些教训的认识。 六、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杜绝不良行为(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自觉遵纪守法 2、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七、教学方法: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治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治 一、谈谈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意义及途径 青少年不良行为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共准则,与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治,是指引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帮助青少年认识和改正不良行为,发展起社会需要的良好行为过程与活动。 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治,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1、认识。正确认识青少年不良行为,是有效地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前提。第一,对不良行为有明确的认识。有些行为是表现出来的,如赌博、偷窃等。其他是不容易发现的。如敌意、迷恋倾向、说谎等。因此对这些不良的现象的矫治。对社会、他人以及青少年本人的健康成长确有利。第二、对不良行为有正确的认识。“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不同,犯罪行为是指根据法律定的。不良行为是根据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准则规范来确定。这是社会公认的最基本、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这类准则,有些是不成文的。第三、青少年本人对其不良行为应当有效矫治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2、改正。改正不良行为比认识不良行为更困难。许多不良行为的社会性质是十分明显的。改正不良行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或“挂失”。例如明知吸烟损害健康但是许多青少年仍然照吸不误。 3、塑造。塑造青少年的良好行为模式,不仅是圆满完成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任务的需要,也是巩固矫治效果,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由此可见。认识、改正和塑造,是完整矫治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在

矫治活动中,反之做到了认识和改正。那只是一种较低水平的矫治,只有在认识并改正了不良行为的同时,使青少年学会和形成了良好的行为模式时。我们才能说圆满地完成了矫治的任务。矫正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行为,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止他们在不良行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得而最终变成犯罪人,为国家长治久安等意义重大。二、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原则 在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治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下列一般原则,这些原则,对有效地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了解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不良行为往往是在不同原因的作用下产生的,准确了解这些原因,是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重要基础。正确了解不良行为原因的重要环节,就是了解不良行为的主观动机,其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准确评价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第二,有助于制定正确的矫治方案,第三,有助于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奖励应多惩罚 奖励和惩罚是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最常用的方法,奖励的矫治作用大于惩罚,更多地使用奖励,更少地使用惩罚,能够更有效地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 (三)矫治活动应力求一致性 第一、各级党政部门、教育部门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学生社会教育环境的净化,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 第二、要制定净化社会环境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对书摊、录象、电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情况调查报告 心理学认为“个性倾向体现了心理活动的动力和选择,是心里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一个人行动的方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自我意识。”因此,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是受一定的潜在的心理倾向所支配的。行为习惯是一种后天潜在的,并不断发展变化的、正常的心理现象。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的关键时期,是塑造人的个性、品质的重要阶段。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否得到正确的鼓励、或疏导、或矫正、决定了其心理是否能健康成长,最终决定其思想、行为的表现是否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行为规范。积极的行为习惯当然需要鼓励其发展;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就更需要广大教育者去认真矫正。因此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最终会导致不良思想的产生,成为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潜在诱因,是广大教育者所关心、研究和探索的心理学问题。 本次我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岗坪镇东中学,以问卷、谈话调查的形式,调查了30名班主任、100名教师、校长和学校主任7人,还有600多名学生、100多名学生家长。通过调查研究,我把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做出以下的总结。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几种情况 (一)中学生散漫的行为习惯 通过调查发现有散漫型行为习惯的中学生占了10%。这种心理行为表现为对任何事情都不在意、无所追求、期待无拘无速的生活。有这种心理行为习惯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观念淡薄,不羁于学校正常的行为规范、做事拖拉、对荣誉、尊严、责骂不屑一顾,自我感觉良好,常出现无故迟到、旷课、多讲话等懒惰现象。 (二)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习惯 在调查中发现有5%的中学生有攻击型行为。这种心理表现为冲动暴躁,逆反心理严重,惟我独尊。往往表现为自我的约束差,不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教育,报复心理强,对同学老师常带有顶撞、斗殴现象,对公物蓄意破坏,甚至开始模仿、涉足黑社会的行为等。 (三)中学生的利欲行为习惯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15%的中学生有利欲行为。这种心理表现为虚荣心重。自私自利、利欲熏心,贪图享受,为达到目的又不愿意自食其力,专找歪门邪道。有这种行为习惯的中学生表现为考试作弊,早恋,涉足不健康的娱乐场所,甚至赌博、偷窃、勒索等。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由于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涉足社会经验不足模仿性强。以上种种行为在学生中影响范围教大,影响力深远,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单纯停留在批评、责骂等教育方式上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要追根溯源,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治标治本。 二、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主观认识的片面性或偏激性造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现代生活,科技发展迅速,人们生活一天比一天丰富。中学生认识世界的敏感度也大大提高。并且时值青少年身心发展、见识剧增、知识膨胀的时期。他们认识和接受事物的方式不再停留在小学阶段那单纯的接纳和模仿过程,往往不自觉的渗入自己的意识和观点,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良的心理。如:通过调查发现校园的“追星一族”占学生的40%。如果他们追求的是明星的创业精神,无可非议的,但片面的倾慕某位明星的放纵、自由的个性,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理想生活的心理,最终造成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感到不满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反抗心理行为。更何况,他们接触到现实生活中一些有不良行为的人或群体,并错误的认同甚至羡慕某种本来就不正确的,却很符合或能满足青少年的心态的现象时,就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了。如:看到同龄人谈情说爱时,会错误的觉得这些人很浪漫,为满足一种好奇心与虚荣心,而产生一种期待早恋的欲望。 (二)中学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异造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