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可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直接证据的是

A.姜寨遗址

B.甲骨文

C.《史记》

D.二里头遗存

2.史学家钱穆先生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此种定义的主要视角是

A.思想文化

B.社会政治

C.民族关系

D.生活方式

3.“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对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解释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动机与后果

B.目的与手段

C.背景与条件

D.联系与区别

4.下图为某同学对10-14世纪中国主要民族政权时空关系整理示意图,?处对应的是

A.辽

B.西夏

C.金

D.宋

5.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完全取代门阀政治,形成“文官体制”是在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6.乾隆年间,诗人魏来朋在《鬻子行》中写道:“潍北(山东潍坊)邑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直接措施可能是

A.文字狱

B.闭关锁国

C.收复台湾

D.朝贡贸易

7.上述诗作中采用的纪年方式是

A.天干地支

B.年号

C.庙号

D.谥号

8.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奠基的事件是

A.光荣革命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9.咸丰帝朱批“览奏曷胜愤怒”,此地成为“国耻的图腾”。与此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C.甲午战败割让台湾岛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0.“布新而不除旧”,与此种评价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某同学设计中国近代史年代尺,该设计适用于表达的主题是

A.探索现代化道路

B.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C.不平等条约体系

D.从专制到民主共和 12.“发生在中国的美国革命”“如果中国成功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以上评价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13.图片为1978年《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头条新闻。这条新闻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重返联合国

14.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做出这一重要决定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15.“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社会的来临”“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资本的全球扩张”。以上内容可以归结到下列主题中的

A.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的世界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C.乡村生活到城市生活的转变

D.现代社会两大阶级的产生

16.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最早发端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17.17-19世纪欧美各国革命,在思想、政治、军事上直接给欧洲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18.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感知到的是

A.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B.生产关系急剧变革

C.经济基础质的飞跃 D 上层建筑自我调整

19.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放任自由”到实施“国家干预”的历史契机是

A.工业革命

B. 世界大战

C. 经济危机

D. 冷战对峙

5

2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共体

D.WTO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君主政治(15分)

问题:

21.示意图中“王国时代”A、B、C对应的朝代分别是?(3分)

“王国时代”为控制天下而采取的统治手段有哪些?此时期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什么?

22.以C为例,

(3分)

23.“帝国时代”政治特征是什么?秦汉帝国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什么?(4分)

24.以西汉为例,简要说明君主控制天下采取的主要手段。(5分)

(二)一图胜千言(20分)

请仔细观察反映“二战”前后历史的漫画与图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牙医”与“屠夫”

注:墙上的帽子分别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个是英国。

问题:

25.将图片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一定的时序进行排列。(将对应的字母填在时间轴上空白处,12分) 26.按一定的时空结构和历史逻辑,概述图片内容的历史进程。(8分)

E 希特勒与斯大林的“拥抱” D 葬礼

C 前苏联二战中的海报

(三)文白之争(25分)

材料一:“有文字为智国,无文字为愚国;识字为智民,不识字为愚民:地球万国之所同也。独吾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何哉?裘廷梁曰:此文言之为害矣。”

——裘廷梁1898《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材料二:“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原载《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第1卷第1号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原载《新青年》1919年1月15日第6卷第1号

材料四:“国语运动”……牵涉了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要以人力办到,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潮流必须合拍……欧战结束了,全世界发生一种新潮流,激荡着中国的社会,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所办不到的成绩。

——程巍《谁领导了1916—1920年的中国文学革命?》,载《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

问题:

27.材料一中裘廷梁认为“智国”“智民”的标准是什么?在他看来,导致中国不属于“智国”的原因什么?(4分)

28.材料二、材料三在观点与形式上有何异同?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6分)

29.你如何看待材料四中作者对“文白之争”结果的评价?(15分)

2017-2018学年度等级考嘉定区第二次质量调研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5:BBACD, 6-10:BABAA, 11-15:CDBBB, 16-20:BBACC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君主政治(15分)

21.夏商周(3分)

22.手段:运用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分封制。(3分)

23.中央集权,君主专制;(2分)郡县制;(2分)

24.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置官僚机构加强控制,实行内外朝制,并设刺史加强监察;从郡国并行到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王国,设郡县,掌握人事任免权;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边疆地区设四

郡,后设西域都护。(5分,如答具体措施可给分)

(二)一图胜千言(20分)

25. 答案:BAEDCF(12分)

26. 本题按时间结构2分、空间结构2分、史实与逻辑各2分进行评价。(1937年德日意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轴心国。英法苏集体安全体系失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在西部战线占领了多个国家,1940年8月发动对英国的不列颠空战。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袭击苏联,开辟东线,苏联军民奋起反抗,在莫斯科战役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法西斯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愤慨,中苏美英等大国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结束二战。1945年联合国总部前打结的手枪表达了阻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美好愿望。)(8分)

(三)文白之争(25分)

27. 国有文字、民识字。文言之害。(4分)

28. 同:提倡民主、科学;以《新青年》为阵地宣传。异:前者是文言文,后者为白话文。变化原因是“文学革命”。(6分)

29. 最高层次:能够辩证综合分析。提出观点或认识,结合历史背景与史实进行说明。

历史背景的变迁;政府与社会合力;知识阶层的作用。

观点:1-3分。文学革命成效显著;政府与社会互助的结果。

史实:1-6分。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反省……

论证:1-4分

组织:2分

一般层面:仅从一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