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学案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课时

年级: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完成时间: ________ 教师审阅:_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分析出鲁尔区的工业区位特征

2.探讨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根据问题原因,推断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通过讨论比较鲁尔区与我国东北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发展的异同

【自主学习】

一、主干知识链接

(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因素的影响:

1)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水泥厂、发电厂、化工厂、炼油厂等

2)对水源有污染的应布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排污口远离水源,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化工厂、炼油厂等

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企业应远离居民区

4)高新技术产业应布局在技术水平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的位置:德国____。2.矿产资源:丰富的____资源。

3.工业部门:以____、钢铁、_____、机械制造等为核心。

4.工业城市:____、_________、杜伊斯堡等。

(三)、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的、工业开始走向衰弱,和利用带来的的变化,及其煤炭资源的枯竭、开挖深度的和的提高,使在能源中的地位大大削弱

2.由于____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减少,工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

钢铁生产向________________转移→钢铁产量下降→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衰落。

3.产业结构不合理:鲁尔区能源结构以为主,产业结构以为主

4.环境的恶化。鲁尔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鲁尔区矿山遍野,,占用了大量土地;

污染:工厂烟囱林立,不断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的,

:化工厂和钢铁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

污染:火力发电厂产生大量的

二.相关知识链接

【相关知识链接一】: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其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你知道鲁尔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吗?阅读下面材料,填写表格。

材料1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具有经济开发价值地占全国储量地90%.埋藏浅,露天多,近水平煤层。

材料2从海外进口瑞典、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区进口。

材料3区内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4条运河。

材料4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陆上交通广布,铁路网稠密,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区内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

不超过6千米,从法国巴黎通往北欧和东欧的铁路,由本区穿过。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和荷兰的高速公路也由本区通过。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

材料5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千米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加工、消费。 【相关知识链接二】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开始衰落。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一方面,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使炼钢用的耗煤量逐渐降低,煤炭开采量下降,鲁尔区

铁过剩,鲁尔区产业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生产的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材料三工业排放大量废气(CO2、SO2等),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流煤渣、矿渣堆积,占用大量土地。

材料四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等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鲁尔区由于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工业不愿到此落户。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本p57图片,结合相关知识链接一,完成以下问题

1. 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在鲁尔区丰富的本地资源基础上,都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使完成一下工业联系

3.鲁尔区为何将钢铁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的港口?

【探究活动二】:

1. 阅读课本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相关知识链接二,分析导致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有哪

些?

煤炭资源丰富

2.阅读课本p60活动,结合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使讨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三省经济在全国

地位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检测反馈】

1.下列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

B.流经鲁尔区的莱茵河,全长1 320千米,有欧洲“黄金水道”之称

C.德国著名的汉堡港位于该区

D.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储量的90%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区内……工厂林立,城市栉比、人口稠密……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结合下图,完成2~3题。

2.图中序号表示杜伊斯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 )

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②便利的水陆交通③广阔的市场④充沛的水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读“世界某地区略图”,回答4~6题。

4.下列四幅示意图表示该地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正确的是( )

5.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部原因主要在于( )

A.单一的重型工业结构 B.廉价石油的竞争

C.环境污染严重 D.技术的发展,劳动力需求减少

6.图示工业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③化学工业④煤炭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读“德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工业区);②________(河流);③______(城市);

④________(海)。

(2)①工业区的________资源丰富,发展的钢铁工业属于“移________就

________型”所需的铁矿砂来源,一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________

铁矿区进口,二是通过水上交通从________、________等邻近国家获得

的。

(3)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有哪些?

【课后强化提高】

1.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2~4题。 2.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3.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B .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 .世界性钢铁过剩

D .环境污染严重

4.现在,鲁尔区的很多钢铁企业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再将炼出来的生铁运到鲁尔区炼钢、轧材。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B .荷兰的劳动力成本低

C .荷兰海边煤铁资源丰富

D .荷兰的炼铁技术更高 5.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1) 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 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是怎样的?

(3)图中,字母A 表示________工业,B 表示______工业。 (4)试分析该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拓展提高】

传统工业:在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主要分布地区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我国辽中南、英国中部。

学案15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doc

学案15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学习指导语] 借鉴鲁尔I龙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过稈】 一、鲁尔区位置 「①位于徳国__________ 部,_________ 河支流________ 河和_______ Z间; 位置彳 I②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工业区位因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衰退原因 「①___________ 危机,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导致y ②___________ 危机,原因: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鲁尔区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四、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整治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思维拓展——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1)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资源(木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经济结构单 (2)随着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企业效益迅速下滑,下岗失业人员大增。

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

阶段验收评估(九)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4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②生态环境恶化③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自然灾害④塑造华北平原⑤淤积河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3.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D.环境恶化 4.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D.减少污水排放量 (2015·淮安模拟)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直接() A.加剧水土流失B.造成土壤盐碱化 C.破坏地表植被D.引起草场退化 6.为实现图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煤炭产量 B.将涉煤企业外迁 C.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014·苏北模拟)读“60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图”,回答7~8题。 7.60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D.目前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8.近年来,部分跨国公司在北京投资相对集中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土地价格B.科技水平 C.市场D.劳动力数量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图,回答9~10题。 9.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A.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加剧该区洪涝灾害 10.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高中地理_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的第一课时——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必修二已经学过工 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所以本节课可以说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同时矿产资源是 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 供了一个成功的事例。本课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德国鲁尔区经济的繁荣到衰落的过程探 究,正确分析区域重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原因,理解能源和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用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区 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 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 题,选取其中的案例,让学生用“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进 行知识迁移来提升学习能力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它既是对本书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树立 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具体体现,也为后面区域综合开发与可 持续发展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上:学生在必修二已经学过了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一定的分 析方法,并且在必修三刚刚学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所以总体而言对于学习本节课学生 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但是仍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心理和能力上: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渐渐趋于成熟,对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增强, 且已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设计合作探究活动等活动, 均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区域认知根据地图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通过视频等了解鲁尔区的兴衰历程 地理实践力运用图片、视频加深对鲁尔区的感性认识,通过对鲁尔区发展中问题的学习能够迁移应用提出家乡和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或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综合思维通过地理图表、视频等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鲁尔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地协调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标准及09'测试要求】 【课前预习】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优越的地理位置:鲁尔区位于德国部,地处欧洲的“”。 2.便利的水陆交通: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3.丰富的资源:该区蕴藏了丰富的资源。 4.发达的工业: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重要的基地、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环境恶化: (1)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为主,产业结构以为主。 (2)表现:以污染和污染最为严重。 2.传统产业的衰落:

(1)原因:生产结构;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2)表现:20世纪60年代,传统的工业和工业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70年代,工人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产业,大力扶持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1)采取对企业实行化、化的改造和整顿; (2)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改造后的鲁尔区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以工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增长点的综合工业区; (3)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产业的发展。 2.治理,加强环境管理,营造: (1)首先整治,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污水净化系统,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2)其次是控制污染,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 (3)此外,加强,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4)美化,提高。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绿色空间”计划,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 【要点突破】 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环境恶化 环境恶化与鲁尔区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有关。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传统产业的衰落: 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⑴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⑵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鲁尔区形成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鲁尔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 C.德国鲁尔区、美国南部、英国东北部是相类似的工业区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设计者:石阡民族中学王明琳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3、通过对鲁尔区的新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能归纳出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工业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2.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师:(投影)奔驰汽车、宝马汽车图片,引入德国,德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请同学们说说。 生:谈德国。 师:(投影)欧洲政区图,请一位同学在图中找出德国。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

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100E和500N穿过德国中部。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情况。(播放视频) 能发动两次战争,其物质基础来源于国内一个著名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今天,我们就来对德国的鲁尔区进行探索。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鲁尔区的辉煌和衰退。下节课我们再学习鲁尔区可持续发展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的2-4-3,明确鲁尔区在德国的位置。 生:回答 师:从图中可看出,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处于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之间。 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德国的鲁尔区。 过渡:鲁尔区在19世纪中叶形成后,为什么能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而且辉煌了近100年,甚至在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呢?这里都有哪些发展工业的区位因素呢? 要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我们先要回忆一下必修二中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水源、土地、环境、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请看课本内容第一个部分进行自主探究:请尝试找出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条件? 一、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生:展示学案 师:(1)丰富的煤炭资源 请同学们看课本60页图2-4-6,从图中可看出,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请同学们据图分析一下,鲁尔区煤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自南向北埋藏越深,开采成本也就越来越高。)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储量大。 (2)离铁矿区较近 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图2-4-4,从图中可看出鲁尔区本地没有铁矿,铁矿全是进口,早期主要是从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通过陆路交通运至鲁尔区,后来随着海运和内河航运的发展,铁矿从瑞典、巴西和俄罗斯等国通过鹿特丹港,利用莱茵河运至鲁尔区。 (3)充足的水源 鲁尔区处于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几大河流之间,因此水资源充足。 (4)便捷的水陆交通 (投影鲁尔区交通图)从图可看出,鲁尔区内河航运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发达的河运使之成为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位置十分优越,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5)市场的广阔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世界上像德国鲁尔区这样利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区很多,如美国东

必修三 知识点总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2、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5、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就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她区域有所区别。 2、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3、区域差异 (1)比较的方法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 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等 (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比较接近。 青藏高寒区东部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横断山脉。 青藏高寒地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区域差异: 要素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 地形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丘 陵、高原为主。 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盆地为 主。 海拔最高,地形以高原、高山 为主 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 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 候干燥 高原高山气候,气温较低 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就是 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有熊、松 鼠、熊猫、梅花鹿等动物 植被为草原、荒漠;有骆驼、黄 羊等动物 植被为草原、荒漠及高山草甸 灌丛;有牦牛、藏绵羊等动物 农业种植业发达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与绿洲 农业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人口稠密较少很少 城市众多较少很少 阶段主要特点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业区与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 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明显的不协 调 转型阶段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 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矛盾加剧 再生阶段对症下药,促使区域经济复苏,一方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 构,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由紧张走向 协调 考点二生态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注意:黄土高原地区就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但不就是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由于人口、城市、产业集中,加上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因此成为我国水土流失造成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原因分类产生的影响 自 然 原 因 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各种位置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 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地质灾害频繁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差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

高中地理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 鲁教版必修3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鲁教版 必修3)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再生阶段 可结合学生熟悉的我国典型资源型工业区或学生所在地的资源型工业区实际,导入新课,拉近所研究课题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兴趣。 引导学生从“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中索取信息,说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主导工业部门,指出鲁尔工业区在开发初期,工业部门与资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该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中、后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治措施。(与教材比照,让学生自我评价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一方面体验成功的感受,另一方面寻找差距)。 可利用投影机展示鲁尔区在环境整治前后的不同景观。 至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传统产业的衰落”,可启发学生回顾世界工业发展史(能源结构的变化、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六、七十年代传统工业区的衰落),让学生结合鲁尔区实际尝试分析衰落的原因。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 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课件:鲁尔区图片展示) 师:能源和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近代很多著名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影响了这类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展示:图片——美国五大湖地区、英国中部区、中国东北、大同)

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

问题中心 以学为本 先学后教 合作展评 1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要求】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读德国鲁尔区地图,说出鲁尔区的位置。 2. 分析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越区位条件。(重点) 3. 从内因、外因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难点) 4. 列举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并归纳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学、展学、点学 一、 德国与鲁尔区的概况 1、在图中说明德国在欧洲大陆中的位置特点,找出德国邻国(自西向东;自北向南)? 2、在图中找出德国经纬度位置,说明德国所处的气候类型及莱茵河与鲁尔河、利珀河、多瑙河 3、指出鲁尔区的位置,找出主要城市(杜伊斯堡、多特蒙德、埃森;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 二、鲁尔区辉煌的区位优势(读鲁尔区图) 回顾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 1. 2 2. 3. 3. 4. 。 4. 5. 。 5.

有效问学:效率最大化、效果最佳化、效益最优化 2 自学、互学、展学、点学 探究一:请你尝试找出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条件 (1)德国鲁尔区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 (2)鲁尔区铁矿并没有丰富,为发展钢铁工业,其铁矿主要来自哪里? (3)莱茵河等河流除了有航运价值之外,它们还能给该地区提供什么? 探究二:鲁尔区传统的五大工业部门是什么部门?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获取最大经济效益,鲁尔区产业链如何联系发展? 探究三:山西煤矿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素有“煤海”、“煤都”之称。目前,山西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2900亿吨。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267万吨,到2010年的7.41亿吨,共生产煤炭119.21亿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其中,省际外调量占全国的3/4。 2012年,山西焦煤集团霍州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在“学习、创新、科技”上求实效,不断积累,“十二五”时期转型跨越发展。奋力建设核心竞争力,突显5000万吨级现代化新型煤电集团。 山西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但处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比较复杂。 问题:1.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试从地理位置、资源、市场和交通几方面简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问题: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问题:3.简析煤炭资源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必修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

“中国龙” 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 第9周地理家庭作业(文普)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下图 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A. “大量脱发” 一气候寒冷干燥一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一过度放牧与垦殖一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一地表植被破坏一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一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一在下游修筑梯田 2.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3. 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B.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 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 D. 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4.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核心 B. 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人民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C. 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为核心 D. 流域的开发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5. 右图中,A 处是( ) A. 我国重要的森林分布 B. 我国商品率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 C. 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 D. 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6. 右图中B 处农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是() A. 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区 B. 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C. 抓好天然林保护工作 D. 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7. 关于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领先于工业化,带来经济发展畸形 B. 乡镇工业过于集中,带来了聚集效益也带来环境污染 C. 小城镇规模扩大了,但城市规模相对缩小,这不利于解决城乡矛盾 D. 城市优势太突出,特色太明显,不利于辐射和带动周边发展 8.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 A.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 B.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C.乡镇工业发展过于分散 D.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 .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2章第5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习题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鲁尔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德国最大工业区。回答1~3题。 1.下列表示“德国鲁尔区工业联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在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面对问题,鲁尔区进行大规模调整,鲁尔区将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 A.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污染 B.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 C.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D.靠近海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分析:1选A,2选A,3选D。第1题,鲁尔区的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工业以煤炭为中心形成关联产业。第2题,该工业区一度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煤炭生产,产业结构单一。第3题,该地盛行西风,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陆地;德国和荷兰同为发达国家,没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鲁尔区西部并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该地铁矿石主要是通过莱茵河水运进口,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是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5.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相比较,鲁尔区( ) A.铁矿石短缺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D.水陆交通便利 分析:4选B,5选A。第4题,芝加哥有良好的水路运输条件,因此借助便利的交通发展钢铁工业。第5题,与美国五大湖区相比,鲁尔区主要缺少铁矿资源。 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是鲁尔区独特的开发模式,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原为著名的蒂森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年停产。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如图)。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读图,完成6~8题。 6.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③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 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高中地理必修二《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姓名:穆京宝 班级:1405班 日期:2015.10.20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理解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通过学生讲课形式带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以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学生讲课法、读图分析。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小结 德国鲁尔工业区 兴起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比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利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主导)煤炭工业(基础)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危机 3、钢铁危机 4、新技术革命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 整治措施1、改造传统工业2、发展新兴产业3、重视第三产业4、发展科技和教育 5、优化环境 6、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 导入播放有关鲁尔区的 新闻报道,提出问 题引出本节所学内 容。 观看新闻并跟随老 师思考。 以新闻报道形式引出本 节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兴 趣。 讨论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并进 行讨论交流,评价 和总结学生所答问 题。 积极思考交流、积 极回答问题。 加强学生总结能力和读 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学生代表讲解“鲁尔区衰退”内容评价学生所讲,并 进行总结。 学生代表讲解,其 他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学生自信以及组织 语言能力和总结能力。 可持续发展探 索引导学生看图分 析,多媒体播放鲁 尔区变化前后的图 片。 看图分析。 增强读图能力,增强对鲁 尔区变化前后的直观感 受以及理解鲁尔区可持 续发展的策略。 练习题组织学生分组选择 “青春”“包容” “自信”对应的习 题。 积极思考相关试题 并回答。 “学以致用”强化本节课 所学内容、熟悉相关出题 形式并达到对学生的德 育教育。

最新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 展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讲义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区域 拥有多种类型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二、区域经济学 (一)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 (二)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从多学科进行研究)。 三、区域开发 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内容庞杂:多学科 (二)应用性学科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治病的科学,综合,庞杂 一、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一)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全球化、知识经济,区域分工 (二)大国,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因地制宜) (三)为地方政府服务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 (一)自然地理学的认识:如平原区、高原区、山地丘陵区 (二)经济地理学的认识 1、类型区:差异性,如钢铁工业区、棉花 区 2、系统区: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如 流域区、都市圈 一、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一)古典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杜能,德国 2、工业区位论:韦伯,德国,研究运费、 劳动费、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运输区位论:胡佛,美国 (二)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市场因素 2、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德国 3、区位经济学:最大利润 综合效益最大化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1、20世纪50年代; 2、美国艾萨德 3、胡佛提出区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分割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第四节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庞杂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二)新制度学派 (三)区域管理学派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 (2)掌握德国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措施。 (3)学会知识的迁移,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可以把相关知识迁移到其他工传统工业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视频、导学案、阅读课本内容以及分析图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以及衰落的原因,探讨可持续发展措施。 (2)通过底特律资料分析,学习知识迁移,学会学以致用。 (3)通过练习题分析,巩固德国鲁尔区知识以及其迁移到其他传统工业区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探索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思考,探索能力,使学生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3)通过导学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提高学生成功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鲁尔区区位因素分析、衰退的原因探讨,以及可持续发展探索。 ②学会知识迁移,把德国鲁尔区知识迁移到其他传统工业区中去 (2)教学难点 底特律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2.教学重难点突破 (1)重点突破 ①通过德国鲁尔区煤炭分布图、离铁矿资源距离图、水资源分布图、欧洲西部的交通图、 欧洲西部行政图等分析鲁尔区繁荣的区位条件。 ②结合课本和图片分析区位条件出现了变化,分析衰退的原因 ③面对区位条件变化,对症下药,探讨可持续发展措施。 ④通过练习图,学会知识的迁移 (2)难点突破 通过阅读底特律繁荣衰退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探索底特律区位条件以及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有一定问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但是还是缺乏整体把握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 四、教学方法 1.视频欣赏任务驱动法 本节内容难度中等,教师整节课讲解就显得有些枯燥无味,通过视频欣赏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带着任务欣赏和阅读课本,有目的性,效率更高。 2.读图分析法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学校:嘉应学院 年级及班级:081班 授课教师:王晓红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上课题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3 必修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P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光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的策略 【教学难点】 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地图法、、讨论法。 【教具】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复习旧课 [教师提问]各位同学早上好。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复习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在学习第一章得时候,老师给你们讲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代表地区。有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复述一遍? [学生回答]…… [板书]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代表地区 [教师讲述]从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已经有250多年了。英国的产业发展起步早于其他的工业化国家。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它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蒸汽机的发源地。但是,到了现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由于缺乏创新机制,已经进入了“吃老本”的阶段,它早已失去了当年的辉煌,步入衰落。那么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德国的鲁尔区它是否也跟英国的曼彻斯特一样面对着衰退的问题?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么鲁尔区又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继续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0页。第二章的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板书]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

(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讲义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讲义 慈福义,商学院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区域 拥有多种类型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二、区域经济学 (一)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 (二)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一

般规律(从多学科进行研究)。 三、区域开发 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内容庞杂:多学科 (二)应用性学科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治病的科学,综合,庞杂 一、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一)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全球化、知识经济,区域分工

(二)大国,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因地制宜)(三)为地方政府服务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 (一)自然地理学的认识:如平原区、高原区、山地丘陵区 (二)经济地理学的认识 1、类型区:差异性,如钢铁工业区、棉花 区 2、系统区: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如 流域区、都市圈 一、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一)古典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杜能,德国 2、工业区位论:韦伯,德国,研究运费、

劳动费、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运输区位论:胡佛,美国 (二)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市场因素 2、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德国 3、区位经济学:最大利润 综合效益最大化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1、20世纪50年代; 2、美国艾萨德 3、胡佛提出区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分割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第四节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庞杂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区域可持续发展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区域可持续发展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 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 响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 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2.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 系 3.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 响。 4.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 理的对策措施 5.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 的方法与途径.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 的。 (2)特点: 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3、区域差异 (1)比较的方法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 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等 (2)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 要素日本英国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端,东临 太平洋 亚欧大陆西端,西临大西 洋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

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多火山地震 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南部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夏季炎热 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覆盖率高,类型多样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 日本少 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瀑 布峡谷,不利于航行, 但水利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资 源 贫乏煤、铁、石油 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较 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其布局高兴技术产业为主, 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 位突出,资源型布局为主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 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 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

高中地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3)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能力目标 1.读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点 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教学难点 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教学方法 1.采用图形和讲述相结合的方法,把课本中比较深层次的内容简单化,联系以前所学工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我们应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重新研究。 2.联系具体事例,由彼及此,便于学生深入地了解,为以后的具体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节课分别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从本节开始,我们利用两节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我们以前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的发展。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新课教学] 第五节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板书) 本节内容主要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过程,我们学习时应推而广之,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有一正确认识,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这些工业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上述所提及的,后来,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超级油轮、巨型运输船舶和集装箱的出现,形成了“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区域,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意大利的塔兰托等,这些也属于传统工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